沿空掘巷小煤柱留设宽度合理确定

合集下载

沿空留巷煤柱合理预留宽度研究

沿空留巷煤柱合理预留宽度研究

2651 前言在多年的开采过程中,众多开采难题制约着发展,其中沿空留巷煤柱留设稳定性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沿空留巷是指利用上个采空区的运输巷道或者回风巷道为下个工作面开采提供条件的一种技术,但受到工作面采动影响,此时留巷极易发生垮落变形,留巷煤柱上方覆岩在达到承载极限后会发生断裂,严重影响煤柱稳定性[1-2],造成巷道报废,严重困扰着煤矿安全生产,所以针对沿空留巷煤柱留设宽度进行研究对于留巷成功与否十分关键[3-4],此前众多学者对此进行过一定的研究,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对煤柱合理留设宽度进行分析,为矿井安全提升,效益提升做出一定的贡献。

2 矿井概况及数值模拟研究正利矿位于山西省岚县县城东南10km处,井田面积为9.26km 2,设计生产能力1.5Mt/a。

14102综采工作面现开采山西组4#煤层,煤层平均厚度3.5m。

工作面在回采后,此时的煤柱的应力分布情况不仅与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支撑压力有关有关,同时其与煤柱宽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煤柱与煤柱宽度有关,支撑压力与煤柱宽度存在3种情况:分别为当煤柱宽度较小,此时的支撑压力范围会超过煤柱宽度,此时的煤柱塑性区域增大,由于回采及掘进的影响使得煤柱两侧的 支撑压力暴增,煤柱承担载荷较大,随着支撑时间的不断推移,此时由于覆岩和采动双重作用下,此时的煤柱稳定性进一步被破坏,但塑性区域发生贯通时,此时的煤柱无法 承担载荷,从而发生失稳破坏,严重威胁着矿井安全。

当煤柱宽度较大时,此时支撑 压力影响范围小于煤柱宽度,在巷道回采及掘进双重作用下,此时煤柱两侧的支撑压力值仍会升高,达到支撑压力的峰值,但此时煤柱中间部位仍为弹性区域,煤柱的支撑压力呈现出类似“马鞍”形态,能承担较大荷载,此时巷道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

当煤柱宽度极大时,此时支撑压力影响范围远小于煤柱压力影响范围,巷道掘进和回采的影响下煤柱两侧的支承压力仍会升高,达到支撑压力峰值时,此时的弹性核区的支撑压力原低于原岩应力。

1-3沿空掘巷窄煤柱宽度确定_张科学

1-3沿空掘巷窄煤柱宽度确定_张科学
图 2 窄煤柱宽度计算图 Fig.2 Calculation figure of narrow pillar width
并趋于稳定; 35 m 以外区域进入原岩应力区。 因此, 距上区段采空区 0~7 m 是应力降低区, 7~35 m 是应 力增高区,35 m 以外处于原岩应力区。沿空掘巷应 布置在应力降低区或原岩应力区,而布置在原岩应 力区段煤柱浪费较大,因此沿空掘巷应布置在距上 区段采空区 0~7 m 范围。
创造性地提出以
矸石为骨料预筑人造帮置换窄煤柱的二步骤沿空 掘巷新技术;张农等 [11] 针对迎采动工作面沿空掘 巷,提出预应力组合支护技术。本文从上区段采空 区侧向支承应力分布规律和应力场分布、位移场分 布、巷道围岩变形与煤柱宽度的关系,得出沿空掘 巷窄煤柱宽度的确定方法。
整个模型尺寸确定为 160 m×110 m×70 m, +X 方向为工作面的走向方向,+Y 方向为巷道掘进方 向,+Z 方向为垂直向上。模型中下界面、前后界面 和左右界面进行位移、速度及应力边界约束,上边 界施加垂直应力 σz=γH=9.75×106 Pa,模型中水平 应力取 σx=σy=σz=9.75×106 Pa。护巷煤柱宽度的确 定与沿空巷道支护方式有重要关系[6,11],模拟的巷 道支护采用锚杆支护技术,且巷道支护强度对窄煤 柱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本文以研究窄煤柱
收稿日期:2013-09-1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10CB226801,2010CB2268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4213);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 (NCET-10-077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2009QM001) 作者简介:张科学(1986—),男,河南省永城市人,博士,从事煤岩冲击失稳、巷道围岩控制方面的研究。 E-mail:zhkexue@ Tel:13366030731

综采工作面沿空掘巷窄煤柱合理宽度设计及其应用

综采工作面沿空掘巷窄煤柱合理宽度设计及其应用




21 0 0年第 7期
综 采工 作 面 沿 空掘 巷 窄煤 柱 合 理 宽度 设 计 及 其 应 用
于 洋 ,柏建彪 ,陈 科 肖同强 ,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 学院 ,江苏 徐州 1 2 11; 2 I6 2 10 ) 20 8 2 .中国矿业大学 煤炭资源 与安全开采 国家重 点实验室 ,江苏 徐州

要 :采 用极 限平衡 理论 和数值 模 拟方 法对 综采 工作 面 沿 空掘 巷 窄 煤窄煤柱 与巷 道 围岩 变形量 的 关 系,确 定 了合 理 的 窄煤 柱 宽度 ,并应 用 于工程
实践 。 实践 结果表 明研 究确 定的 窄煤 柱宽度 合 理 、技 术 和 经济 效 益 显著 ,对 类似 条件 下综 采 工作
YU Ya g , B i n—b a ,C n AIJa io HEN Ke ,XI o g—q a g AO T n in
(. col f nn nier g hn nvri f nn n eh o g , zo 2 16, hn ; 1 Sho o MiigE g ei ,C iaU i syo MiigadT cnl y Xuhu2 1 1 C ia n n e t o 2 SaeK yLbo ol eore n ae nn ,C iaU i ri f nn n eh o g , uh u2 10 , hn ) . t e a f a sucs dS fyMiig hn nv syo igadT cnly X zo 2 0 8 C ia t C R a t e t Mi o
Ab t a t h i t aa c h o y a d n mei a smu ai n meh d w r p l d t n lz h ain lw dh o e n ro s r c :T e l l n e t e r n u rc l i l t t o e e a p i o a ay et e rt a i t ft a rw mi b o e o h c a i a o h ae y d i i g ao g t e g a ft e f l c a ie o l mi i g f c . Ac od n O t e r lt n hp o lpl rf rt e g twa r n ln h o f o h u l me h n z d c a nn a e l v y c r i g t h ea i s i o b t e h i e e t d h n ro o lp l r n h u r u d n o k d fr t n v l e o e mi e g twa ,t e r t n l ewe n t e df r n t a w c a i a s a d t e s ro n i g r c e omai au ft n a e y h a i a f wi l o h o i t ft o p l wa e p a d w s a p i o t e e g n e n r ci s h r ci e u t h w d t a e n ro w d h o e c a i a s stu n a p l d t h n i e r g p a t e .T e p a t e r s lss o e h t h ar w h l l r e i c c t c a i a d h su id a d s t a a in n et c n c la d e o o c rs l e e o v o s h rc ia e u t o l o pl r l l wi t td e n e sr t a a d t e h i a n c n mi e ut w r b iu .T e p a t l r s l c u d w ol h s c s p o i e t ec r i ud n et e er t n l d h o en ro o i a rt eg twa r i ga o gt e g a fte f l rv d e t n g i a c o s t h a i a t ft ar w c a p l r o a e yd i n n o f l h a t o wi h l l f h v l h o h u y me h nz d c a n n a e u d r te s lrc n i o s c a ie o mi ig f c n e h i a o dt n . l mi i Ke r s ae a rvn o g g a ;n ro o lpl rwit y wo d :g tw y d ii g a n o f a r w c a i a d h;n me c i lt n l l u ra s i l mu ai o

大结构影响下沿空掘巷巷旁煤柱合理宽度分析

大结构影响下沿空掘巷巷旁煤柱合理宽度分析
因采 空 区支 撑压 力 的影 响而维 护 困难 的问题 。文 章对 窄煤柱 合理 的留设宽 度展 开研究 。
图 1 沿 空掘 巷 巷 旁 煤柱 力学 模 型
2 沿 空掘 巷 巷 旁 煤 柱 力 学 模 型 分 析
工 作 面 回采 后 ,采 空 区上方 基本顶 呈规 则 断
裂下沉 ,而 采空 区外侧 基本 顶会 在煤体 的弹塑性
2 5 ~ 4 5 MP a时 ,断裂 位置 距上 区段采 空 区侧 煤壁
形。 根 据相 关理 论研究 的巷旁煤 柱 的力学模 型 , 根 据 巷旁 窄煤柱 的受 力分 析 ,在煤 柱上边 界 给定 变
形 的情 况 下 , 分析 煤 柱 的左 右两 侧受 力 分 别 为 o r 。
和o r , 而 由于工作 面 回采后 采 空 区侧 向支 承 压 力 的影 响 不 同 ,造 成煤柱 左右 两侧 的破 碎 区宽度 有 很 大 的差异 , 巷道 掘进后 会对 左侧 巷 帮加强 支 护 , 所 以一 般情况 下左 侧 的支护 阻力会 比右侧 的支 护 阻力 要 大 , 即o r > r o 。 由此 产生 的作用 在煤 柱上 的 横 向作用 力可 以通 过煤 柱上 下边 界 的摩 擦 力来平
能 源 技 术 与 管 理
Ene r g y Te c h no l o g y a nd Ma na g e me nt d o i : 1 0 . 3 9 6 9 0 . i s s n . 1 6 7 2 - 9 9 4 3 . 2 0 1 3 . 0 2 . 0 3 3
KTH +

_ o
体 内 的塑性 区宽 度 可 以达 到 5 ~ 8 m。 因此可 认 为 在巷 道掘 进后 ,煤 柱两 侧存在 着一 定宽 度 的破碎 区和塑性 区 ,受下 一个 工作 面采 动影 响煤 柱两侧

五沟煤矿沿空掘巷窄煤柱宽度的合理设计

五沟煤矿沿空掘巷窄煤柱宽度的合理设计
巷围岩变形规律。 模型采用M o h r — C o u l u m b 材料本
尺寸和锚杆支护条件下 ,窄煤柱变形主要与以下 几个 因素有关[ 2 j : ①巷道上覆岩体大结构 的运动 和稳定性的影响; ②窄煤柱 的支护强度 ; ③窄煤柱
构关系 , 各岩层物理力学参数如表 l 所示 。 考虑边
2 7 。 ; 为煤层界面粘聚力 , 取2 . 3 M P a ; k 为应力集 中系数 , 取1 . 8 ; 为岩层平均容重 , 取 2 4 k N / m ; 为巷道埋深 ,取 3 6 0 m; P x 为对煤帮的支护阻力 , 因上 区段采 空 区侧采 用锚 杆支 护 , 取 0 . 1 MP a 。
t a n  ̄ p 0。 A J
式 中, 。 为因上 区段工作面开采而在下 区段 沿空掘巷窄煤柱 中产生 的破碎 区, m; x : 为窄煤柱

1 地 质 概 况
五 沟矿 1 0 2 3工作 面位 于南二采 区东翼 , 与 1 0 2 1 工作面相邻。1 0 2 3 工作面平均煤厚 3 . 6 m, 煤 厚变异系数 5 5 %, 煤层可采性指数 1 , 1 0 煤层倾角 2 。 1 0 。 , 平均倾角 6 。 。具体位置关系如图 1 所示。
煤矿 1 0 2 3工作面沿空掘巷合理 留设 窄煤柱宽度 进行研究 , 使1 0 2 3 工作面实现了顺利回采。
f 【 k y T H r t + — — — — — 一1 【
其 中 z t m a A n  ̄  ̄ o i n I f 【 " - - 0 " = t a I n , q  ̄ o I f
互 沟 煤 矿 沿 窑 掘 巷 窄 燥 槿 宽 度 的 合 理 设 计
方仕忠 , 牛孝 田, 张 [ 摘 明, 涂 磊

综放开采沿空掘巷小煤柱宽度留设及支护技术研究

综放开采沿空掘巷小煤柱宽度留设及支护技术研究

entry driving by fully——m 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ZHANG Pengpeng。一 HAO Bingyuan ,W ANG Kai ,HUANG Xiaopeng ,YAN Shupeng ,W EI Juan ,
(1.College of Mining Engineering,Taiyuan University Technology,l ̄iyuan 030024,China;2.Zhongxing Coal Industry,Fenxi Mining lndustu Co.,Ltd.,Jiaocheng 030500,China;3.Department ‘Mining Engineering,Sh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Yangquan 045000,China) A bstract:In order to determine reasonable width of sm all coal pillar and support method of gob—side entry driving,taking No.8407 working
(1.太 原 理 工 大 学 矿 业 工 程 学 院 ,山西 太 原 030024;2.汾 西矿 业 集 团有 限责 任 公 司 中 兴 煤 业 公 司 ,山 西 交 城 030500 3.山 西工 程 技 术 学 院 矿 业 工 程 系 ,山 西 阳泉 045000)
摘 要 :为合理 确 定 区段 小煤 柱 宽度及 沿 空巷道 支护 方 式 ,以阳泉 五矿 8407综放 工作 面为例 ,基 于采 空侧基 本 顶 断裂 力学模 型及 围岩极 限平衡理 论 ,理论 计 算 了合 理煤 柱 宽度 的上 下限值 ,采 用钻孔 应 力 监测方法,对回采过程 中煤柱 内部应 力分布进行 了实测,进而确定沿空巷道 支护参数 。研 究结果表 明 :沿空掘巷 小煤柱 宽度 合理 范 围为 9.03~l1.80 1TI,取 10 lrl为 宜 ,煤 柱侧 0~3 nl范 围煤 体 发 生 塑形 破 坏 、3~6 In范围 为弹性核 区 、6~10 in范 围靠 近 8409采 空 区承 载 能力 弱 ,因而在 8407回风巷掘 巷期 间采 用锚 杆+长短锚 索一次 支护 ,回采 期 间对煤 柱帮进 行 3 in钻 孔 注浆 加 固二 次 支护 ,现 场 实测 数据 显 示 ,8407回风巷 沿 空掘 进期 间 围岩 变形 量较 小 ,回采 期 间顶 板 、注浆 加 固煤柱 帮 、实体 煤 帮 最 大 变 形量 分 别为 0.20、0.05、1.O0 i n,围岩 变形 处 于可控 范 围 ,实现 了综放 工作 面安 全 高效回 采 。 关键 词 :综放 沿 空掘 巷 ;小煤 柱 宽度 ;煤 柱应 力监 测 ;注浆加 固 中图分 类号 :TD353 文 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号 :0253—2336(2018)05—0040—07 Study on width design of sm all coal pillar and support technology of gob——side

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留设及锚注支护优化研究

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留设及锚注支护优化研究

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留设及锚注支护优化研究随着煤矿深度的不断增加和矿井开采的进一步,小煤柱的合理留设和锚注支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小煤柱的合理留设对于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而锚注支护的优化研究则可以提高煤矿开采效率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从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留设和锚注支护优化研究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为煤矿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一、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留设沿空掘巷是煤矿开采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沿空掘巷小煤柱的合理留设,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煤层岩性和构造特征:不同煤层的岩性和构造特征不同,对于小煤柱的留设会有不同的影响。

在进行沿空掘巷小煤柱留设时,需要充分了解煤层的岩性和构造特征,做好合理的留设规划。

2. 煤柱的稳定性分析:对于沿空掘巷小煤柱的合理留设,需要进行煤柱的稳定性分析,确定小煤柱留设的合理宽度和间距,以保证矿井的安全开采。

3. 煤层厚度和深度:煤层的厚度和深度也是影响小煤柱留设的重要因素,需要根据不同的煤层情况进行合理的留设规划。

4. 矿井开采方式:不同的矿井开采方式对沿空掘巷小煤柱的留设也会产生影响,需要根据具体的开采方式进行合理的规划。

沿空掘巷小煤柱的合理留设需要全面考虑煤层的岩性和构造特征、煤柱的稳定性分析、煤层厚度和深度以及矿井开采方式等因素,以保证矿井的安全开采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锚注支护优化研究锚注支护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常用的支护方式,对于锚注支护的优化研究,可以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进行锚注支护优化研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锚杆的选取:对于不同的矿井条件和支护要求,需要选取合适的锚杆进行支护,包括锚杆的材质、规格和长度等方面的选择。

2. 锚杆的预应力设计:针对矿井实际情况,进行锚杆的预应力设计,提高锚杆的承载能力和支护效果,减少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3. 锚杆的布置方式:在进行锚注支护时,需要考虑锚杆的布置方式,包括锚杆的数量、间距和布置位置等方面,以提高支护的效果和减少材料的浪费。

沿空掘巷窄煤柱留设宽度工程设计与实践

沿空掘巷窄煤柱留设宽度工程设计与实践

t : 一基 兰 萋

二 j
图 1 1 3 0 3工 作 面 采 掘 工 程 平 面
( 1 3 0 3 工作 面切 眼及 胶带 顺 槽 掘进 结束 ) , 南 部 为 实 体 煤
层, 1 3 0 3工 作 面 采 掘 工 程 布 置 见 图 1 。 1 . 2 煤 层 赋 存 特 征 及 顶 底 板 情 况
柱 的宽 度 。 关键词 : 沿空掘巷 ; 窄煤 柱 ; 数值模拟 ; 宽 度 设 计
中 图分 类 号 : T D 6 2 3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O O 6 —2 5 7 2 ( 2 O 1 3 ) O 1 一O 1 O 5 一O 3
Hale Waihona Puke De s i g n a n d Pr a c t i c e o n Re s e r v e - wi d t h C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Na r r o w Co a l Pi l l a r i n Go b -s i d e En t r y Dr i v i ng
Li u Hu i z h a n, Li Xi a n g, Zh a n g Ni n g ( Gu o t u n Co l l i e r y, H e z e Co a l a n d El e c t r i c Co .o f Sh a n d o n g Lu ne n g Gr o u p,Yu n c he n g,Sh a n d o n g 2 7 4 7 0 0 ) Ab s t r a c t : Re a s o n a b l e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n a r r o w c o a l p i l l a r wi d t h i n g o b— s i de e n t r y d r i v i n g c a n n o t o n l y i mp r o v e t h e r e c o v e r y r a t i o o f c o a l r e s o u r c e s,b u t a l s o r e d u c e r o a d wa y ma i n t e n a n c e d i f f i c u l t y a n d i mpr o v e r o a d wa y ma i n — t e n a n c e s t a t u s . Th e n a r r o w c o a l p i l l a r wi d t h i n g o b— s i d e e n t r y d r i v i n g o n 1 3 0 3 f a c e o f Gu o t u n Co l l i e r y i s f i n a l l y d e t e r mi n e d b y t h e o r e t i c a l c a l c u l a t i o n,n um 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a n d t he t e c h n i c a l r e q u i r e me nt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pr a c t i c e f o r n a r r o w c o a l p i l l a r . Ke y wo r d s :g o b— s i d e e n t r y d r i v i n g;n a r r o w c o a l p i l l a r ;n u me r i c a l s i m ul a t i on;wi d t h d e s i g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沿空掘巷小煤柱留设宽度合理确定发表时间:2018-10-23T11:44:10.8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李刚[导读] 摘要:为了提高煤炭回采率和提高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以某矿10#煤组1012首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UDEC对不同煤柱宽度下的顶板移进量和底板的变形量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实测的数据对巷道掘进时期和回采时期的顶板下沉量、底板位移量、实体煤帮移进量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对比得出10#煤组1012首采工作面沿空掘巷小煤柱留设的合理宽度。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童亭煤矿生产技术管理部安徽淮北 235137摘要:为了提高煤炭回采率和提高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以某矿10#煤组1012首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UDEC对不同煤柱宽度下的顶板移进量和底板的变形量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实测的数据对巷道掘进时期和回采时期的顶板下沉量、底板位移量、实体煤帮移进量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对比得出10#煤组1012首采工作面沿空掘巷小煤柱留设的合理宽度。

研究表明:工作面小煤柱合理宽度为5m。

该研究结果对类似煤层开采条件下的区段煤柱宽度合理留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沿空掘巷;小煤柱;数值计算;巷道围岩0前言沿空掘巷是我国煤矿回采巷道布置和维护的一种技术,其目的是为了将巷道与采空区隔离[1-3]。

把巷道布置在位于靠煤柱一侧的低应力场,便于巷道维护,减少变形量[4]。

其中关键是严格控制煤柱宽度。

煤柱宽度对巷道的维护状况起决定作用,若煤柱过小,由于靠采空侧的煤柱受支承力的影响已呈塑形,容易失稳,片帮严重,若煤柱过大,则回采巷道布置在压力增高区内,将使巷道压力大,支护困难[5-7]。

王卫军等[8]得出基本顶给定变形下综放沿空掘巷合理窄煤柱宽度的计算公式;王德超等[9]通过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影响范围确定区段煤柱合理留设宽度;张科学等[10]通过分析垂直应力场呈现三角形的形状确定出沿空掘巷窄煤柱留设宽度。

本文通过对10#煤组1012工作面回风沿空掘巷的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煤柱宽度下的顶板位移和底鼓变形,并结合实测数据分析掘进和回采时期的顶板位移、底鼓变形和实体煤帮的变化,得出了本矿井地质条件下的沿空掘巷小煤柱留设宽度的合理性。

1工程概况1012工作面井下标高-400m,其地面标高+27.13m,巷道标高-373.4--425.3m。

西邻皮带大巷,东面古河床冲刷无煤带。

工作面走向长1530m-1620m,平均1575m;倾斜宽164m-166m,平均165m。

煤厚1.0-4.7m,平均在3.6m左右。

该面煤层倾角为4°-10°,平均6°左右,该面内煤层结构简单,但局部含一层夹矸,顶板岩性多为灰色粉砂岩,局部含一层灰黑色泥岩伪顶,底板多为粉砂岩和泥岩。

该面整体东西低,中间高,呈背斜构造,断层走向多与机、风巷斜交,受背斜及构造影响,煤层倾角起伏可能较大,对正常回采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工作面布置图2煤柱宽度确定原则煤柱是围岩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决定巷道的稳定性和煤矿开采中安全问题。

煤柱宽度应满足以下几个原则:①巷道处于应力降低区。

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分为应力降低区、应力升高区和原岩应力区,当巷道位于应力降低区时,煤柱及巷道的稳定性均较好,所以应将巷道布置在应力降低区[11]。

②煤柱内部有稳定的区域。

由于受上区段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作用和巷道掘进影响,煤柱两侧出现破碎区不可避免,如果煤柱均为破碎区,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较小,那么就应该只当增加煤柱的宽度,并做好支护工作[12]。

③有利于巷道围岩稳定。

煤柱过窄,不但煤柱破碎、实体煤帮也破碎,巷道围岩整体性差、承载能力小[13]。

测量数据表明,煤柱较小时,随煤柱宽度增大,巷道围岩变形量减小,煤柱宽度达到一定值后,随煤柱宽度增大,巷道变形量增加;因此,并不是煤柱越小围岩越稳定,煤柱宽度有一个合理的值。

④采出率高。

煤柱越小,采出率越大,在满足巷道围岩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煤柱宽度。

3数值模拟3.1数值模型建立为了探索出既利于安全生产又能尽量减少煤炭的损失的煤柱宽度。

以10#煤组1012首采工作面建立数值模型,根据现场观测数据和相关地质资料建立UDEC顶板和底板数值模拟模型。

根据研究内容计算得出所需建立模型的大小,模型的高度为100m,长度为150m。

此模型模拟采深400m。

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将上部的载荷看做均布载荷,上部的边界条件为应力边界条件。

下部边界条件简化为位移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地下巷道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边界上作用有铅直原岩应力P0和水平原岩应力λP0;模型下边界位移全约束,岩体取二维平面应变元;对模型内部各岩层计算时考虑重力,屈服准则选用摩尔库仑准则。

3.2煤柱宽度对顶板的影响从煤柱的位移场分布特征来看,煤柱宽度影响巷道围岩位移场分布,煤柱对巷道围岩变形的作用随煤柱宽度的变化而变化。

掘进时期:巷道顶板下沉量随煤柱宽度增大不明显。

顶板下沉量从总体看煤柱侧大于煤体侧。

2m时煤柱侧顶板下沉量为64.7mm,3m 时煤柱侧顶板下沉量为57.7mm,5m时煤柱侧顶板下沉量为29.3mm,7m时为32.6mm,10m时煤柱侧顶板下沉量为36.7mm,15m时37.5mm。

图中可以看出2m和3m煤柱巷道顶板下沉量较大,5m和7m时巷道顶板下沉量比较小,5m时顶板下沉量最小。

回采时期:巷道顶板下沉量2m时达最大,煤柱侧其值为389.2mm;煤柱宽度5m时最小,其值分别为333mm、煤柱宽度7m比煤柱宽度5m时顶板位移量稍大些,其值为339.7mm,然后随煤柱宽度增大而增大,然后趋于稳定,煤柱宽度10m时顶板位移量为370.3mm,煤柱宽度15m时顶板位移量为376.2mm。

3.3煤柱宽度对底鼓的影响掘进时期:巷道下不同煤柱宽度底鼓量相差不是太大,仅24cm左右;从图中可以看出:煤柱宽度为5m时底鼓的位移量最小,煤柱宽度为3m时底鼓位移最大,煤柱宽度为2m、7m、10m和15m时,虽然都有变化,但变化相差很小。

在巷道中间位置底鼓位移量最大,煤柱宽度2m、5m、7m、10m、15m时,其值分别为195.1mm、191.2mm、215.3mm、198.3mm、186.9mm。

回采时期:巷道煤柱侧底鼓量大于煤体侧底鼓量,巷道底鼓量随煤柱宽度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煤柱宽度2m时巷道煤柱侧底鼓量为423mm,煤柱宽度3m时煤柱侧底鼓量为351mm,煤柱宽度5m时煤柱侧底鼓量较大时底鼓量为115mm,煤柱宽度7m时巷道煤柱侧底鼓量为113mm,煤柱宽度10m时巷道煤柱侧底鼓量为34mm,煤柱宽度15m时巷道煤柱侧底鼓量为28mm。

与掘进时期相似的时,巷道中间位置底鼓位移明显比较大,回采时期煤柱宽度2m、3m、5m、7m、10m、15m时,巷道底鼓位移量分别为686mm、702mm、662mm、650mm、705mm、702mm。

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在掘进过程中,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是煤柱较小时由于受到二次采动的影响早已破碎,回采时由于超前支承压力和侧向固定支承压力的叠加作用使已经破碎的煤柱不在具有支承的能力,而上覆岩层关键块在侧向和后方回转力距的共同作用下其下沉量较大。

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并非煤柱越宽巷道顶板下沉量越小,当煤柱宽度为5m时为最佳煤柱留设宽度。

煤柱宽度2m和3m时,由于宽度较小受采动影响,煤柱破碎,煤柱侧底板已相对抬起。

3.4现场矿压观测及分析1)巷道掘进时期影响时间大约26天,围岩变形稳定所需时间较短,在其期间顶板的最大下沉量为35.4mm,顶板下沉速度最快5mm/d,最慢为0.3mm/d;平均下沉速度为2.1mm/d;底鼓量的最大值为32.1mm,底鼓的速度最大为4.8mm/d,最小值为0mm/d,平均为1.5mm/d;实体煤柱帮移进量为56mm,实体煤帮的移进速度最大为7.6mm/d;在掘进后的第16d,对底板进行清理,采用硬化方式(硬化厚度200mm)这样能使巷道底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2)在巷道掘进后的一段时间后,道处于稳定时期,此时顶板的最大下沉量为36.5mm,顶板最大下沉速率为0.3mm/d,最小的下沉量为0mm;最大底鼓量为32mm;两帮的围岩移进量大于顶底板之间的移进量,并且,煤柱帮的移进速度大于实体煤帮的移进速度,这是因为煤柱内的围岩应力对其的巷道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整体上对围岩的影响并不是太大,围岩变形也不是太严重,范围也不是太大。

此时表明所留设的煤柱是安全可行合理的。

4.结论(1)无论是掘进还是回采期间,煤柱宽度对巷道顶板下沉量都会产生影响,而且煤柱宽度对巷道顶底位移量影响较大。

但通过模拟可以看出,并不是煤柱越宽,顶板下沉量越少,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煤柱增宽能减少顶板下沉量,随着煤柱变宽,顶板下沉反而有增大趋势。

(2)数值模拟结果得出:掘进期间煤柱宽度3m时巷道有稍量底鼓量。

回采期间巷道煤柱宽度较小时,由于煤柱已破碎不具有支承能力,巷道跨度相对加大,底板在水平力的作用下底鼓量大;煤柱宽度5m时,底鼓量较小。

巷道煤柱侧底鼓量大于煤体侧底鼓量;煤柱宽度大于10m后软煤巷道底鼓量煤体侧大于煤柱侧。

回采期间2m和3m宽度煤柱顶底板下沉量比较大,10m和15m煤柱的顶板下沉量稍小些,5m和7m顶板下沉量相对于前者更小,可以看出合理的煤柱宽度反而比较宽的煤柱控制顶板下沉效果更好。

(3)现场监测表明了,所留设5m煤柱宽度是合理的,巷道掘进时期顶底板最大移进量35.4mm,实体煤帮移进量55mm。

留设5m煤柱巷道变形量较小。

合理的煤柱宽度不但保证煤体自身的稳定性,而且使巷道围岩变形量有效控制,对顶板和底鼓的维护及防治减少困难。

有利于巷道稳定,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高效进行,也有重要的工程和经济意义。

参考文献[1]柏建彪,侯朝炯,黄汉富.沿空掘巷窄煤柱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0):3475-3475.[2]李彦,杨明东.沿空掘巷护巷煤柱稳定性分析[J].煤炭技术,2017,36(8):58-60.[3]郭兵兵,孙光中.留小煤柱沿空掘巷合理时空关系研究术[J].煤炭技术,2017,36(5):33-35.[4]杨科,谢广祥.窄煤柱综放巷道围岩应力场特征[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24(3):311-315.[5]袁得江,高明仕,何双龙.中厚煤层沿空掘巷窄煤柱稳定性控制技术[J].煤矿安全,2011,42(12):42-44.[6]陈炎光,陆士良.中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8]王卫军,侯朝炯,李学华.老顶给定变形下综放沿空掘巷合理定位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6(2):1-4. 作者简介李刚(1980.10—),男,安徽淮北,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