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内蒙古通辽市性病疫情分析_韩宇
2011年某市猩红热疫情分析报告

病 发 病趋 势 预测 分 析 显示 . 市猩 红 热 发病 趋 势连 续 3个 月 某
超 出 历 史 同 期 水 平 . 月 发 病 水 平 与 增 长 速 度 均 较 高 , 暴 且 有
发态势。
12 方 法 .
将 2 1 年 的猩红 热 疫 情 与 2 0 ~ 0 0年 的疫情 进 行 统 0 1 0421 计 、 照、 析。 对 分
2 结 果 21时 间 分 布 .
21 0 1年 猩 红热 四季 均 有病 例发 生 , 双 峰发 病 . 发 月 呈 高 份 是 6月 和 1 1月 , 病特 点 为 学 校寒 暑 假期 间 减少 . 学 后 发 开
逐 渐增 多 。2 1 0 1年 9月 份 之 前猩 红 热 发 病 与历 年 相 比略 有
猩 红 热 的 预 防 控 制 T 作 , 面 了 解 和 掌 握 近 期 猩 红 热 的 流 行 全
表 1 某市 2 l O 1年 猩 红热 地 区分 布
特征 , 为政 府 提 供 疫情 防 治 的 依 据 , 以便 制 定 相应 的 预 防控 制措 施 , 某 市全 年 的猩 红热 疫 情 进行 了全 面 的分 析 。通 过 对 全 面 的疫 情 分 析 , 时 采 取 了 综 合 的 防 治措 施 , 某 市 的 猩 及 使 红 热 疫 情 得 到 了有 效 的遏 制 , 有 造 成 暴发 , 时也 为 今 后 没 同 的猩 红热 疫情 防控积 累 了丰富 的经 验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2 0 ~ 0 0年 , 市 猩 红 热 发 病 率 水 平 在 19 /0万 ~ 04 2 1 某 .4 1
1 .61 38 /0万之 间波动 ,0 7年发病 率 最高 ,0 4年发 病率 水平 20 20
我院首例李斯特菌感染病例分析报告

我院首例李斯特菌感染病例分析报告一、病例概况我院于近期收治了一名首例李斯特菌感染病例,患者为一名60岁男性。
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全身乏力等症状,经检查确诊为李斯特菌感染。
经过及时的抗感染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已经痊愈出院。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例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现对该病例进行分析报告。
二、临床表现患者最初出现发热、头痛、腹泻、乏力等症状。
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出现了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同时肝功能和肾功能出现异常。
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患者被确诊为李斯特菌感染。
经过抗感染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控制,并且病情逐渐好转。
三、诊断过程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了临床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医生发现患者腹部压痛,体温升高,肝功能和肾功能异常。
随后,进行了血液、粪便和尿液的相关实验室检查,证实患者感染了李斯特菌。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患者为李斯特菌感染。
四、治疗过程患者在确诊后,立即开始了抗感染治疗。
根据感染科专家的建议,患者接受了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
对患者的肝功能和肾功能进行了监测,并进行了相应的支持治疗。
经过治疗,患者的发热、腹泻等症状得到了控制,同时肝功能和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经过10天的治疗,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且痊愈出院。
五、病原学检测在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的过程中,我们从患者的粪便样本中分离出了李斯特菌。
通过培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确定了菌株的种属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通过PCR技术检测,鉴定出了感染菌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这些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六、病例分析通过对该病例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和启示:1. 李斯特菌感染可以表现为发热、腹泻、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误诊。
对于出现这些症状的患者,应当警惕可能的感染病因,及时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2. 患者的粪便样本是李斯特菌的主要分离来源,对于怀疑感染的病例,应当及时采集粪便样本进行检测。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人感染病例触发的畜间炭疽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10内蒙古霍林郭勒市人感染病例触发的畜间炭疽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王海锋1,张絮颖2,修宗武1,王大伟3(1. 通辽市铁路动物卫生监督站,内蒙古通辽 028000;2. 通辽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内蒙古通辽 028000;3. 通辽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通辽 028000)摘 要:2020年8月25日,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出现一例疑似人炭疽病例。
为查明当地是否存在潜在的动物感染,以确定感染来源,通辽市农牧局立即成立专家组,赴霍林郭勒市指导开展畜间炭疽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专家组询问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病史,同动物疫病控制机构相关人员座谈,了解家畜养殖及疫情情况;对该患者饲养的羊只及储存的动物产品和环境样品进行实验室检验,同时指导当地开展畜间紧急流调排查以及紧急免疫和消毒工作。
调查发现:患者有去山林活动且被刺伤史;经排查和实验室检测,未发现畜间炭疽疫情及异常病死动物。
综合调查结果,可排除患者通过接触畜间动物及其产品感染的可能,推测被环境中炭疽芽孢杆菌感染的可能性极大。
调查提示,该地山林环境中存在炭疽芽孢杆菌污染,因而存在人畜感染风险,须加强防范,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防止人畜炭疽的传播和扩散。
关键词:炭疽;紧急流行病学调查;霍林郭勒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44X(2021)05-0010-03DOI:10.3969/j.issn.1005-944X.2021.05.003Emergency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n Animal Anthrax Triggered byHuman Infection in Holingol City of Inner MongoliaWang Haifeng1,Zhang Xuying2,Xiu Zongwu1,Wang Dawei3(1. Tongliao Railway Animal Health Supervision,Tongliao,Inner Mongolia 028000,China;2. Tongliao Institute Zootechnics and Veterinary Science,Tongliao,Inner Mongolia 028000,China;3. Tongliao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Tongliao,Inner Mongolia 028000,China)Abstract:On August 25,2020,a suspected case of human infection with anthrax occurred in Holingol City. In order to find out whether there was potential animal infection to determine the infection source,an expert team was immediately organized by Tongliao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Bureau and assigned to Holingol for guidance of emergency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The team asked the patient and his/her family about the medical history,discussed with relevant staff in animal authorities to learn about the status of livestock breeding and outbreak,carried out laboratory test on the sheep and animal products kept by the patient as well as relevant environmental samples,and guided local authorities to carry out emergency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n livestock as well as emergency vaccination and disinfec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investigated that the patient had gone to forest and been wounded;no animal anthrax or abnormal dead animals were found through inspection and laboratory test,by which,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patient was infected through contact with animals or animal products could be excluded,instead,the possibility of infection with Bacillus anthracis in the environment could be speculated.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收稿日期:2020-11-30 修回日期:2020-12-202021年第38卷第5期pollution of Bacillus anthracis was present in local forest environment,and therefore the risk of human and animal infection should be prevented through early detection,early disposal to prevent any spread of the disease.Key words:anthrax;emergency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Holingol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被我国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家畜、野生动物及人对其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1],家畜中牛、羊等草食动物最易感。
传染病疫情月分析报告模版.

保密庄浪县2009年11月份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的通报一、全县疫情概况据全县21个疾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系统的直报数据统计,2009年11月份全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0种213例,报告发病率50.7/10万,无死亡报告病例;报告发病率较上月上升9.79%,较上年同期上升14.52%。
甲类传染病:无报告。
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6种145例,占法定传染病总病例数的68%,报告发病率34.52/10万,报告发病数较上月下降16.18%(145/173),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4.71%(145/170)。
与上月相比发病上升的病种为:梅毒(400%)。
与上月相比发病下降的病种为:出血热(100%)、肝炎(12.70%)、痢疾(61.53%)、肺结核(28.13%)。
百分比病种图1 庄浪县2009年11月份乙类传染病与上月发病比较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病上升的病种为:无。
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病下降的病种为:肝炎(9.1%)、肺结核(47.72%)。
发病数前三位病种是:肝炎(110例)、肺结核(23例) 、菌痢(5例)、梅毒(5例)。
详见附件1、图2、百分比病种图2 庄浪县2009年11月份乙类传染病发病与上年同期较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3种68例,报告发病率16.19/10万,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31.92%。
发病数较上月上升223.81%(68/21),与去年同期相比325%(68/16)。
报告病例分别是:流感(56例)、手足口病(1例)、其它感染性腹泻(11例)。
与上月相比上升的病种:流感(833.33%)、其它感染性腹泻(120%)。
与上月相比报告发病下降的病种:流腮(100)、风疹(100%)。
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的病种:流感(1020%)、其它感染性腹泻(1000%)。
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病下降的病种为:流腮(100%)、风疹(100%)。
其它传染病:报告发病2种4例,报告发病率0.95/10万,报告病种为:尖锐湿疣 (1例)、水痘(3例)。
内蒙古病例病情分析报告

内蒙古病例病情分析报告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暴发,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来防控疫情的扩散。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境内较大的行政区域之一,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来控制病情的蔓延。
本文将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病例病情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防控措施的有效性。
截止到目前为止,内蒙古自治区已经累计报告新冠确诊病例1000余例,其中大多数病例分布在呼伦贝尔市和包头市。
病例的年龄跨度较广,主要集中在30到59岁之间,但也包括了少数儿童和老年人。
此外,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感染人数相对均衡。
通过分析病例的流行趋势和感染路径,我们发现内蒙古自治区的疫情主要受到了两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一个是从外地输入的感染案例,另一个是社区内的传播。
根据公开数据,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的外来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一部分人员是因为工作的需要而来,另一部分是探亲、就学等个人原因。
而这些感染者的输入,给当地的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同时,在社区内的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疫情的扩散。
在应对这一状况时,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工作,以尽早发现潜在感染者。
其次,加强了人员流动的管控,采取了封控、隔离、追踪等手段,严厉遏制了病情的扩散。
此外,各级政府组织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提高了公众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认知和配合度。
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内蒙古自治区病例数量开始逐渐趋于稳定。
我们可以看到,最初的阶段内蒙古的病例数量快速上升,但随着防控的逐步加强,病例增长速度开始减缓。
而在最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内蒙古的新增病例数量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说明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然而,仍需警惕的是,尽管病例数量下降,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特别是在防控的关键期,仍需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加强核酸检测和防控措施的执行力度。
此外,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外来人员的管理,加强与其他省份的联防联控,确保疫情不再扩散。
总之,内蒙古自治区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疫情案例和分析报告

疫情案例和分析报告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各种传染病疫情,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压力。
在这些疫情中,不少是由新型病毒引起,如2002年的非典型肺炎、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以及近年来全球肆虐的COVID-19疫情。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2002年的非典型肺炎疫情。
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呼吸系统传染病。
该病于2002年底在中国广东省发现,并迅速传播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非典型肺炎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情严重且病死率高,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在该次疫情中,全球共报告了8098例确诊病例,其中包括774人死亡。
尽管非典型肺炎的传播迅速,但得益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合作以及各国政府的果断应对,最终在2003年成功地控制住了传播,并未引起灾难性后果。
随后,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再次震撼了全球。
这是由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流行性感冒。
该病于2009年春季开始在墨西哥传播,并很快蔓延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甲型H1N1流感具有潜伏期短、传染性强等特点,加之人类对该病毒没有免疫力,因此疾病迅速传播。
据统计,全球共有214国家和地区报告了18,036例死亡病例,而确诊病例则数以百万计。
不过,与非典型肺炎相比,甲型H1N1流感的严重程度稍轻,病死率相对较低。
各国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在短时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工作,在全球范围内成功地控制住了该次疫情。
然而,最令人记忆犹新的莫过于近年来爆发的COVID-19疫情。
这是一种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COVID-19病毒非常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且潜伏期长。
该疫情于2019年底在中国湖北省爆发,迅速蔓延到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目前,全球共报告了数千万例确诊病例,其中包括数百万例死亡病例。
COVID-19疫情不仅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内蒙古通辽布病流行病学调查

内蒙古通辽布病流行病学调查
潘景坤;李绍荣
【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年(卷),期】1996(012)006
【摘要】内蒙古通辽布病流行病学调查潘景坤,李绍荣,韩立文通辽是内蒙古布
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早在1935年就有布病的发生。
为掌握通辽人间布病流行病学某些规律和特征,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职业分布特征调查848名布病患者,按所从事...
【总页数】1页(P55)
【作者】潘景坤;李绍荣
【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市卫生防疫站;内蒙古通辽市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6.701
【相关文献】
1.内蒙古农村牧区体育健身状况分析——以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为例 [J], 杨海
鹏
2.内蒙古通辽地区过敏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J], 马婷婷; 庄严; 雷彤; 张铁军;
包秀芝; 张芳芳; 海长江; 张彪; 王学艳
3.内蒙古扎鲁特蒙古部女性服饰的当代传承
——以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蒙古服饰文化协会为研究个案 [J], 常静;包木其尔
4.内蒙古扎鲁特蒙古部女性服饰的当代传承——以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蒙古服饰文
化协会为研究个案 [J], 常静;包木其尔
5.通辽市技工学校:霜天无惧竞自由──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技工学校采访手记 [J], 参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辽市2004-2007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b ,H u o AN Y ∥Chn s r r at a e 0 8 2 1 ) 1 6 ieeP i yHel C r ,2 0 ,2 ( 1 :6 — 2 ma h
Ab ta tO ECT V hssu ywa o d ce ou d  ̄tn h pd mi fau e fme s si o gio S st rvd ce t c sr c BJ / E T i td scn u td t n e a dte e ie c e trso al n T n l O a opo ie sini e a i f
中国初 级卫生保健 2 0 0 8年 l 月第 2 1 2卷 第 1 期( 1 总第 25期) 7
通辽市 20- 20 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04 0 7
张艳 萍① 张 静 波① 韩 宇①
摘 要 目的 了解 通 辽 市麻 疹 流行 特 征 .为控 制麻 疹 流 行 提 供 科 学依 据 。方 法 对 2 0 - 20 0 4 0 7年 该 市麻 疹 发 病 资 料 进 行 统
为 了解 通 辽 市麻 疹 流 行 情 况 .为 有 效 控 制 麻 疹 流行 提 供
12 检 测 方 法 .
科 学 依 据 .我 们 对 20 - 2 0 通 辽 市 麻 疹 流 行 病 学 特 征 0 4 0 7年
An lsso h i e i a a trsiso e se n To g a t r m 0 4t 0 7 Z ay i n t eEp d m c Ch r ce i c fM alsi n H o Ci fo 2 0 o 2 0 / HANG n pn t y Ya - ig, ZHANG i g Jn -
l 0万 ,2 0 06年 发 病 率 为 2 . / 0万 ,是 该 市 2 0 01 1 9 0 0年 以 来 发 病 率 最 高 的 年 份 。 麻 疹 发 病 存 在 明 显 的 季 节 性 。 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性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其传染性很强,并能引起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对人的身心健康、社会和家庭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的东部,属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防病意识相对缺乏。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各种性传播疾病在各地悄然流行。
为了解通辽市2011年性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今后制订全市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11年性病疫情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病例资料来源于全市8个旗(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上报的性病疫情月(年)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通辽市统计局。
报告性病病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国家卫生部《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中规定监测报告的性病病种。
1.2分析方法采用性病疫情管理软件和Excel 2003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
2结果2.1基本情况2011年全市报告梅毒、艾滋病、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Ct )、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1118例,其中男性572例,女性546例,男女病例比为1.05∶1,总发病率为30.99/10万,总病例数较2010年上升了53%,无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软下疳病例报告。
2.2流行特征2.2.1通辽市2011年6种性病报告病例数及其构成:梅毒报告病例数位居6种性病之首,尖锐湿疣报告病例数居第二位,见表1。
性病病种梅毒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艾滋病淋病Ct 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合计病例数(例)775332195510233411102915761118构成比(%)69.3242.8325.160.641.2930.063.679.842.5914.040.54100.00表1通辽市2011年6种性病报告病例数及其构成情况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年1月第27卷第1期(总第325期)①通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通辽0280002011年内蒙古通辽市性病疫情分析韩宇①,张艳萍①,周耘妃①摘要目的了解通辽市2011年性病疫情的发展趋势和流行特征,为今后制订全市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性病疫情管理软件和Excel 2003统计软件,对2011年全市8个县区上报的性病疫情月(年)报表进行分析。
结果2011年通辽市累计报告6种性病(梅毒、艾滋病、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Ct )、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共1118例,较2010年(729例)上升了53%。
其中男性572例,女性546例,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05∶1。
全市性病总报告发病率为30.99/10万。
增长幅度最大的为淋病(107.54%),其次为梅毒(71.91%),艾滋病(64.00%)和Ct (61.11%)。
结论2011年通辽市性病报告病例数较2010年有所增长,梅毒报告病例数位居6种性病之首,尖锐湿疣居第二,艾滋病报告病例数显著增加。
关键词性病;疫情分析;防治策略;通辽市doi:10.3969/j.issn.1001-568X.2013.01.039[中图分类号]R7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68X(2013)01-0079-02Analysis on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Venereal Disease(VD)in Inner Mongolia in Tongliao City in 2011/HAN Yu ,ZHANG Yan-ping ,ZHOU Yun-fei//Chinese Primary Health Care ,2013,27(1):79-80Abstract OBJECTVE For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epidemic features of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venereal disease in Tongliao in 2011,to provide basis for working out the tactics of prevention and cure of venereal disease in the whole city from now on.METHODS Adopting the administration software of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venereal disease and the Excel 2003statistics software ,to analyse the report forms of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venereal disease that 8countries reported.RESULTS There are 1118cases that added up by 6kinds of venereal diseases in Tongliao in 2011,which embraces syphilis ,AIDS ,gonorrhea ,Ct ,CA ,and genital herpes.There were 729cases in 2010,which went up 53%,including male 572cases and female 546cases.The rate of the cases of illnesses went of men and women were 1.05∶1.The sum up report incidence of venereal disease of the whole city was 30.99/100000.Which the maximum increase range was gonnorrea(107.54%),syphilis(71.91%),AIDS(64.00%),Ct(61.11%).CONCLUSION The report case of venereal disease is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by 2010in Tongliao in 2011,syphilis is the first one among the 6kinds of venereal disease which are reported ,CA is the second reported ,AIDS cases marked increase.Key words venereal disease ;the analysis of epidemic situation ;control strategy ;Tongliao CityFirst-author ’s address Tongliao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ongliao ,Inner Mongolia ,028000,China病种艾滋病梅毒淋病Ct 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合计病例数(例)393471018716572比例(%)6.8260.6717.661.4012.411.04100.00增减(%)95.0050.22119.57-11.11-15.48-25.0043.72病例数(例)2428921860546比例(%)0.3778.391.653.8415.750.00100.00增减(%)-60.0091.0728.57133.330-100.0064.95病例数(例)417751102915761118比例(%)3.6769.329.842.5914.040.54100.00增减(%)64.0070.33107.5561.11-7.65-25.0053.36表32011年通辽市性病发病数按性别构成与2010年比较男性女性合计2.2.22011年通辽市性病发病数按地区构成与2010年比较:2011年全市8个地区均有病例报告,城区报告病例数多于农村,占全市报告病例总数的59.84%,其中蒙古族聚居地区上报病例数占全市报告病例总数的40.16%。
有8个地区的报告病例数较2010年有所增长,其中3个地区增长幅度较大:科左后旗增长264.00%,霍林郭勒市增长124.44%,科左中旗增长118.60%,见表2。
2.2.32011年通辽市性病发病数按性别构成与2010年比较:在2011年全市报告的6种性病病例中,男性占全市病例总数的51.16%,其中艾滋病、梅毒和淋病发病数分别较2010年增长了95.00%、50.22%和119.57%;女性病例总数较去年上升了64.95%,梅毒、淋病和Ct 病例分别增长了91.07%、28.57%和133.33%,见表3。
2.2.42011年通辽市性病发病数构成情况:发病年龄以20岁组~和30岁组~居多,占性病病例总数的63.95%。
与2010年比,除0岁组~、1岁组~和10岁组~外,其他各年龄组发病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30岁组~增长了40.72%,20岁组~增长了76.80%。
职业分布广泛,待业480例,农民316例,餐饮服务业94例,工人79例,干部42例,其他职业者46例,不详者61例。
文化程度不详的有529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47.31%,中学488例,小学有50例,大专以上有45例。
婚姻不详者占47.13%,已婚者占34.08%。
传染来源不详者占64.85%,非婚性传播占32.47%,经配偶传播的占1.34%。
3讨论2011年通辽市淋病、梅毒和艾滋病疫情增长幅度较大,其中梅毒的构成比位居6种性病的首位,尖锐湿疣次之,淋病居第三位,艾滋病居第四位,Ct 居第五位。
Ct 感染构成比低的原因可能与我市医疗机构实验室检测手段不完善有关。
梅毒感染与HIV 感染有密切相关性[2]。
各期梅毒发病数与去年相比均有明显增长,特别是隐性梅毒和一期梅毒病例数的增长幅度较大。
早期梅毒和隐性梅毒传染性强,传染源隐蔽、传染期较长,并且大多数无明显的症状体征,潜在的威胁较大。
因此,开展对重点人群的检测,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控制梅毒的传播、降低发病率有着重要意义[3]。
二期梅毒的病例数增长幅度很大,我们要加强对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使患者及时就医,及时接受正规治疗。
本调查结果显示,三期梅毒增长了40%,说明梅毒还未得到有效控制,使病程进展速度逐渐增长。
通辽市作为蒙古族聚居区,属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防病意识相对缺乏,加之一些民族的生活观念等因素,早年曾是梅毒的高发地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各种性传播疾病在各地开始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