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公开课精品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精品教案

《负数的初步认识》精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掌握负数表示的实际意义、写法、读法。
2、能够用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温度、海拔高度、盈亏情况、走的方向与路程等。
3、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生活中事件的可能性与否与生活中可能性与公平问题。
重点:负数表示的实际意义、写法、读法、负数表示温度、海拔高度、盈亏情况、走的方向与路程等、负数表示的生活中实际例子。
难点:负数表示的实际意义、负数表示温度、海拔高度、盈亏情况、走的方向与路程等教学流程:一、趣味引入“反方向”游戏老师手向上抬,学生向下低头;老师手向上抬,学生抬头;老师手向左,学生头偏右;老师手向右,学生头偏左。
方向是相反的两个,那么数字呢?会不会有相反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天气预报的视频,了解一下数字是怎么相反的?看下面天气预报,说说“-22”表示什么意思?零下22度二、探究1温度计显示的是某一天三个城市的最低温度。
问题:你能说说它们的最低温度是多少吗?追问:怎么读温度计?追问:它们的最低天气分别是什么?知识讲解:零上20℃可以记作“+20℃”,+20是正数读作正二十;零下20℃可以记作“-20℃”,-20是负数读作负二十。
追问:“+20℃”和“-20℃”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答案:+20℃表示零上20度,温度比0度高;-20℃表示零下20度,温度比0度低。
问题: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高或低多少米?通常,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
追问:想想比海平面高的怎么表示,低的怎么表示?比海平面高8844.4米,记作“+8844.4米”,读作正8844.4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155米”,读作负155米;珠穆朗玛峰高度记作:()吐鲁番盆地高度记作:()答案:+8844.4米-155米追问:下面的数有什么特点?答案:+20℃+8844.4米也都有“+”号,都表示比0大;称+20、+8844.4这样的数为正数,“+”叫做正号,可以省略不写。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及板书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及板书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接触过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的高低、海拔的高低等,但对于负数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学生在学习本部分内容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如何理解负数的意义,以及负数与正数、0 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收入与支出、盈与亏、上升与下降等。
为了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人们引入了负数。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理解正数、负数和0 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材通过温度计、海拔高度等实例,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负数,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情境中的实例,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负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
难点1.理解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借助数轴比较正数、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如温度的表示、海拔高度的表示等,让学生感受到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体验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在负数的认识上,学生可能存在对负数的模糊理解和恐惧心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消除学生对负数的恐惧心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负数的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负数的含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负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
2.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体验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实例材料3.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天气预报中的温度,引导学生思考负数的含义。
提问:“气温零下5摄氏度,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负数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负数的读写方法,如“-5℃”、“-2”等,同时给出实例,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写负数,加深对负数的理解。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负数运算题目,如“-3 + 2 =”“(答案为:-1)”,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讲解答案。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找零、温度转换等。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例进行展示。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负数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场景有哪些?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列举几个实例,并进行分享。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教学设计(区级公开课)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引出矛盾1.课前游戏:截然相反。
师:同学们。
我们一起来做个截然相反的游戏,好吗?老师不说游戏规则,大家试试看。
师说:东生答:西教师做向上升的动作,学生做向下降的动作。
……2. 呈现图片:常熟有名的景点——方塔,你估计它有多高?显示文字:方塔距离海平面73米,土鲁番盆地距离海平面155米。
提问:你觉得方塔和土鲁番盆地哪个高?3.显示图:这是海平面,方塔比海平面高7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师:现在你觉得谁高?为什么刚才有那么多同学会认为是吐鲁番盆地高呢?你能帮我想办法重新表示清楚这两个地方的高度吗?动手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学生异常兴奋,跃跃欲试。
学生与老师一起做相反的游戏。
学生估计方塔的高度。
学生猜两个地点的高度,预设大部分学生会上当,猜吐鲁番盆地高。
学生观察出示的高度图。
学生如梦初醒,交流上当的原因,产生引出负数的需要。
学生在练习纸上尝试表达这两个地方的高度。
媒体显示:媒体显示两个地点的文字。
媒体显示方塔与吐鲁番盆地和海平面的高度图。
课前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续知识服务。
创设比较方塔与土鲁番盆地比高度的情景,故设矛盾引学生上钩,找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连接点,这样数学知识的后续学习就变得“通俗易懂”了。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方案优秀4篇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方案优秀4篇认识负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认识负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负数,感受负数的实际意义;会正确读写正、负数;初步感知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的关系;知道负数都小于零,正数都大于零。
2、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会用正负数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多媒体出示沈阳大雪时的一幅照片)师:这是沈阳大雪时的一幅照片。
猜猜看,这时的气温可能是多少度?(指名口答)(评:以温度引入负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猜温度”既能服务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借助经验,自主探究1、认识温度计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借助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多媒体出示温度计图)你了解温度计吗?把你了解的情况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温度计上有两种计量单位:一种是摄氏度,一种是华氏度。
我国统一使用摄氏度。
师:[多媒体出示标有沈阳温度读数(零下20℃)的温度计]谁能读出图中沈阳的温度?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口答)师:(多媒体依次出示读数为零下22℃、零下18℃的温度计图)这时的温度又是多少呢?你能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吗?[评:认识温度计是本环节的教学要点,而正确地读出温度计所示的零下温度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零下20℃、零下22℃、零下18℃的对比练习,既突出教学要点,又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2、教学例1。
(1)教学正、负数读写法谈话:同学们,咱们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在气温上有很大差异。
当沈阳还是千里冰封的世界时,南京和海口的气温又是多少呢?咱们一一下。
(多媒体出示三幅温度计图:沈阳零下20℃;南京0℃;海口零上20℃)师:从这几幅图中,你能看出南京和海口的气温吗?你能说说怎样看出来的吗?你还能得到哪些重要的数学信息?(小组讨论、指名汇报交流。
)师:沈阳和海口的气温一样吗?为什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吗?(学生记录后,展示、交流。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负数》开学公开课教学设计(第1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负数》开学公开课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负数》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负数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读写负数,并能够进行负数的简单运算。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并运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正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生活中,负数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学生可能对其有一定的好奇心,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生动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含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负数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读写负数。
2.让学生能够运用负数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负数的含义及其与正数的区别。
2.负数的读写方法。
3.负数的简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负数的概念。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究负数的读写方法和运算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负数。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负数相关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探究。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负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温度计、高度计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场景中是否存在负数。
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负数的含义。
讲解负数是在数轴上表示的一种数,它表示与正数相反的意义。
如温度下降、高度降低等。
同时,讲解负数的读写方法,如“-5”读作“负五”,“-10”读作“负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游戏内容为填空题。
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负数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的概念和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概念,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掌握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对负数的概念和实际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概念和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概念,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掌握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负数的概念和实际应用,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负数的概念的理解,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如PPT、实物模型等。
2.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温度、海拔等。
3.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在巩固环节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温度计的示数,引出负数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温度计,发现有些温度是零下的,如-5°C,这就是负数。
引导学生思考负数表示的含义,如零下的温度表示比零度还要低的温度。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实物模型,呈现一些负数的实际应用,如海拔、贷款等。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负数表示的含义,如海拔-50米表示比海平面低50米,贷款-1000元表示欠款1000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负数的加减法运算练习,如3 + (-2)、-5 - 2等。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公开课精品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公开课精品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一负数的初步认识:1.认识负数(1)》公开课教案【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产生与应用。
相应课件。
* 课前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反着来》。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做出与它相反意思的动作。
( 1 )比划大小( 2 )举左右手( 3 )起立坐下一、谈话交流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玩了一组相反动作的游戏,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教学新知1 .初步感知相反意义的量(课件出示)。
① 149 路公交车始发站上来4名乘客,第一站下去 2 名乘客。
②小明妈妈往存折中存进 5000元,一周后又取出 3000 元。
③放学了,小明从校门口向东走了1/2千米,小华向西走了1/3千米。
师:仔细观察,这些情境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 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形成(1 )(只出示①)师:这里相反的数量是什么?相对于什么(标准)来比?(同桌讨论)上来 8 人和下去 6 人意思相反,相对于车上无乘客。
师:你怎么知道车上无乘客?(因为是始发站)师:那我们就说:以始发站没有乘客为标准,“上来8名”和“下去6名”是一组相反意义的量。
( 2 )学生陈述其他几条。
(说完第②条后)师:存折中原有的钱,你觉得会是多少?存折中可能是 0 元,也可能是 xx 元,说明(标准可以是 0 元,也可以是xx 元)( 3 )师:我们提取关键字,把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放在一起。
师:每个情境中都相对于一个标准确定相反的两个数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一负数的初步认识:1.认识负数(1)》公开课教案
【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产生与应用。
相应课件。
* 课前游戏:
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反着来》。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做出与它相反意思的动作。
( 1 )比划大小( 2 )举左右手( 3 )起立坐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玩了一组相反动作的游戏,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教学新知
1 .初步感知相反意义的量(课件出示)。
① 149 路公交车始发站上来4名乘客,第一站下去 2 名乘客。
②小明妈妈往存折中存进 5000元,一周后又取出 3000 元。
③放学了,小明从校门口向东走了1/2千米,小华向西走了1/3千米。
师:仔细观察,这些情境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 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形成
( 1 )(只出示①)师:这里相反的数量是什么?相对于什么(标准)来比?
(同桌讨论)
上来 8 人和下去 6 人意思相反,相对于车上无乘客。
师:你怎么知道车上无乘客?(因为是始发站)
师:那我们就说:以始发站没有乘客为标准,“上来8名”和“下去
6名”是一组相反意义的量。
( 2 )学生陈述其他几条。
(说完第②条后)师:存折中原有的钱,你觉得会是多少?存折
中可能是 0 元,也可能是 xx 元,说明(标准可以是 0 元,也可以是
xx 元)
( 3 )师:我们提取关键字,把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放在一起。
师:每个情境中都相对于一个标准确定相反的两个数量,今天,
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关系。
(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3. 用符号表示“意思相反的两个量”。
出示例图。
( 1 )认识一下温度计
( 2 )比一比,两个地方的气温一样吗?(零上 20 摄氏度,零
下 20 摄氏度)
( 3 )这两个温度是相对于什么来区分的? (0 度 )
师:先找到0 度,它是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以0 度为标准,往上 20 度是零上 20 度,往下 20 度是零下 20 度。
师:请你想办法来区分这两个温度,尝试用不同方法表示零上 20 度和零下 20 度。
( 展示学生作品: 1 、文字表示(不够简洁,应该用符号表示);
2 、符号表示(能表示,但如果是“存入”和“取出”,别人可能就看不懂,要用简单的、一看就明白的);
3 、 +- 号表示 )
师 :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新方法表示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当用 +- 来区分表示时,虽然写法和加减号一样,但是意义和读法却不同。
介绍:
“+”是正号,像零上 20 度可以写成“+ 20 ”,它是一个正数,读作:正二十。
“-”,叫“负号”。
像零下 20 度可以写成“ -20 ”,它是一个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以 0 ℃为标准,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
4.完成P2练一练
师:这里有一组数,我们一起来分一分。
5.提问:“ 0 ℃”是正数 , 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 , 强调:“ 0 ”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6. 师:回到课堂开始的情境,你能用刚刚学过的正负数知识来表示吗?
“上来4 名乘客”我们就可以记作 :+4 名,
“下去 2 名乘客”可以记作: -2 名
……
指出:像 +8 ……这样的数都是正数(板书:正数);正号也可以省略不写;像 -6 ……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板书:负数),负号不能省略。
7. 总结归纳。
(指着说)正数和 0 都是我们以前认识的数,那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负数) ( 板书课题 ) ,那么我们可以把数分为(完善板书。
)
8. 负数的历史。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播放):
三、练习应用
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
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逐一出示 :
1 .表示海拔高度。
2 .表示温度。
3 .表示时间。
4 .表示误差。
四、总结延伸
学生交流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