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状况及发展建议
[农学]国内外双孢菇生产现状
![[农学]国内外双孢菇生产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1392896caaedd3382c4d3b1.png)
配套动力设施
• 配电室,变压器,锅炉间,蒸汽锅 炉,水泵间,水泵,储水池等。
• 压块机菌种播种
装盘设备及拖网式培养料敷设设备
• 托盘式栽培用装盘设备 • 拖网式栽培敷设设备
装盘生产线
பைடு நூலகம்
收摆盘系统
功能: (1)将育菇房使用过的托盘取出 (2)将装过料的培养托盘布入菇房
收摆盘设备
装盘机与收摆盘机械配合工作
拖网式布料
• 一次性布入发好菌的培养料并覆土,一般 要覆泥炭土4公分。
工厂化栽培双孢菇的工艺流程
• 培养料发酵 • 培养料发菌 • 培养料装盘或上床架 • 培养料覆土 • 菇房育菇管理
工艺设施、设备
• 根据工艺流程的安排,本项目需要建设的 设施及配套的主要设备如下
• 混料预湿设施:用于预湿、混合原料。配 套的还要有一个存放粪肥的储粪池和预湿 场地。所需设备有:装载机,水泵。
隧道式发酵用抛料机
发菌阶段设备
• 伸缩式传输抛料机 • 菌种播种设备
覆土处理间
• 用于覆土搅拌、消毒。 • 所需设备:覆土搅拌设备,运土车等。
空调蘑菇房
• 用于出菇培养。 • 所需设备:菇房进料设备,蘑菇房专用空
调装置,栽培床架,菇床喷水装置等。
伸缩式传输抛料机
播种设备菌种
• 发酵过的培养料播入 菌种进行发菌培养
拖网式栽培床架结构
拖网式培养料布料机
拖网式栽培在上料
菇房管理(出菇)
• 营造蘑菇生长的最佳环境 • 掻菌 • 温度 • 湿度 • 培养料含水量 • 空气成分控制,循环风
包装间、冷藏库
• 用于采收后的鲜菇分选、包装、预冷、保 鲜、加工、储藏鲜蘑菇。
• 所需设备:包装整理台及包装设备,预冷 保鲜机及保鲜冷藏库设备等。
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流程和关键技术

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流程和关键技术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的全面解析与关键步骤双孢蘑菇,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喜爱。
浅谈金山区双孢蘑菇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金山区双孢蘑菇种植户 以当地农 民为主 , 下镇 种植 模 廊 式 以竹架大棚 为主 , 亭林 镇种植模 式以蔬菜大棚为 主 , 中 其
廊 下 镇 种 植 面 积 占全 区 种 植 面 积 的 7 %, 产 过 程 以 分户 进 9 生 行 为 主 , 品销 售 以 批 发 为 主 。 产
成立 食 用 菌 专 业 合 作 联 社 , 挥 合 作 联 社 的 作 用 , 强 发 加
与市场对接 , 壮大 产业规模 。同时 , 加强品牌 宣传 , 拓宽销
1 一 0
上海农业科技
2 l— 016
早稻收获期 问灾害性天气对产量及效 益的影响与对策
裴 润根 1 黄 小 云 胡怀 坚 杨静 琦 陈建 云 陈 国雄
1 2 生 产主 体 与销 售 方 式 .
金山区双孢蘑 菇种植 品种 以 “ 7 6 2 9 ”为主 ,少量种植
“ ”品种 , “ 7 9 U3 且 2 6 ”品种 经多年种植 ,品性 已开始退化 ,
产 量 和 外 观 均 不 如 以前 。 3 对 策 与措 施 3 1 机 械 化 代 替 手 工 劳 动 .
关键 词 :灾 害性 天 气 ;早 稻 ;产 量 和 效 益 ;对 策
2 1 年 7 中旬 ,正值 早稻灌 浆成熟收获 的关键时期 , 01 月
长时 间的阴雨天气 , 给正在收 割的早稻带 来了严重 影响 , 导
致 早 稻 大 面积 倒 伏 , 前 终 止 灌 浆 , 重 下 降 , 实 率 降 低 , 提 粒 结
上海农业科技
21— 0 16
浅 谈金山区双孢 蘑菇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沈 渊 沈新芬 姚 明军 陈玉弟 ( 海市金 山 区农 业技 术推 广 中心 2 10 ) 上 050
我国食用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我国食用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一、我国食用菌发展存在的问题1、我国食用菌种业缺乏创新。
我国既是食用菌资源大国,又是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出口国。
但是,作为核心技术(产业“芯片”)的菌种,除木耳、玉木耳、银耳等品种外,目前大宗食用菌类品种几乎被国外垄断,如双孢菇菌种市场被美欧企业占据,白色金针菇菌种被日本千曲化成公司垄断。
究其原因,在于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虽快,但种业科技研发起步晚、起点低,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技术支撑严重不足,突出表现在食用菌菌种以作坊式而非专业化的生产方式、育繁推相互脱节、品种更新极慢、基础研究薄弱、技术支撑不足等诸多方面。
2、食用菌市场混乱,阻碍产业良好发展。
菌种对于食用菌而言至关重要,好的菌种蕴含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决定着企业的兴衰。
然而,目前我国菌种市场呈现比较混乱的状态。
①菌种厂设立缺乏合理的规划。
食用菌产业利润丰厚,不少企业纷纷投资设立菌种厂。
然而由于制作工艺的匮乏,菌种质量低下,食用菌产量低下。
②菌种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菌种培育需要专业的知识,在经过严格的工序之后才能产出合格的菌种。
然而,在当前的育种人员中,有不少未接受严格的专业培训,属于非专业人员,对于育种工作仅仅掌握皮毛。
③市场广告宣传混乱。
广告属于产品经营最重要的环节和范畴,借助媒介进行广告投放能够极大地提升产品影响力。
然而,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产品宣传效果,不少企业在广告投放时不免夸大其词,违背事实,宣传泛滥,严重阻碍了食用菌产业实现良好发展。
3、我国食用菌生产方式整体上仍然粗放。
目前食用菌生产仍然以传统农法栽培为主,并且普遍以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方式为主,属于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其生产技术不规范,缺乏标准化的工艺和流程,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
4、产品质量稳定性问题限制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食用菌在产品、质量以及包装上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质量稳定性上依旧不足,让人担忧。
近年来,因产品质量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此,各企业必须提高警惕,竭力保证食用菌的质量。
蘑菇厂

蘑菇厂双孢蘑菇上海生态孟宪明工业栽培工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目前,我国双孢蘑菇正处于产业转型时期,原有的栽培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实现工业化栽培是双孢蘑菇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市场容量、产品价格、栽培技术、设备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双孢蘑菇在中国必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在产业培育和升级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失误,减少损失,降低产业升级成本。
在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项目的建设和生产组织中,笔者认为应从工厂选址、工艺方案、设施、设备选择和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注意以下问题。
一、工厂选址与布局就项目建设的选址与布局而言,首先要注意的问题是:1。
交通必须方便。
运输麦秸和稻草的车辆和运输新鲜蘑菇的冷藏集装箱车辆通常高、宽、重。
在道路狭窄、电线和电话线很少的村庄,或者在很难用大型车辆建造工厂的地方,应该避开工厂。
2种植材料的生产基地应与居民区、学校、医院、办公室和污染企业保持一定的距离。
发酵培养物的气味不影响附近的人群,蘑菇厂的培养料和栽培的鲜蘑菇不应受到周围企业的污染。
3。
选择一个有足够水电的地方特别是,必须首先分析和测试水质的浊度(沉积物浓度)、酸碱度、硬度、盐度、腐蚀性和其他指标从而根据水质、水资源和电价确定最佳菇房空调系统4。
本项目拟建工厂的平面布局应根据场地形状、地形、主要风向等因素,尽量减少栽培料生产与蘑菇生产间的相互污染。
培养料生产基地与蘑菇生产室之间最好选择一定的距离,或者选择预湿混合物-一次发酵-二次发酵-蘑菇生产室和冷库的路线,以避免蘑菇生产室和一次发酵尽可能靠近,二次发酵隧道与蘑菇生产室之间应留有一定的距离。
生产工艺路线的安排应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物料运输距离,便于装载机节油。
雨季排水应与泡沫、肥料和水的回流分开。
在浇灌栽培材料的过程中,多余的肥料和水应返回肥料池,以减少泡沫、肥料和水的流出。
二、工艺方案、设施、设备选择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工艺方案和工艺设施选择是否正确,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要根据投资、生产规模、产品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工艺方案和工艺设施也就是说,要考虑到工艺流程的完善,各工序配套设施的完善,生产的顺利进行以保证质量,以及的经济规模。
中国双孢蘑菇发展现状及保鲜技术研究

中国双孢蘑菇发展现状及保鲜技术研究一、双孢蘑菇产量双孢蘑菇又称白蘑菇、蘑菇、洋蘑菇,欧美各国生产经营者常称之为普通栽培蘑菇或纽扣蘑菇。
双孢蘑菇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有"世界菇"之称,可鲜销、罐藏、盐渍。
双孢蘑菇的菌丝还作为制药的原料。
2010至2019年期间,双孢蘑菇的产量在2015年达到峰值,之后逐年降低,2019年其产量减少至231.4万吨,同比下降了6.81%。
从整体情况来看,2019年我国食用菌总产量为3934万吨,双孢蘑菇的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5.88%。
二、中国部分地区双孢蘑菇产量2017年我国双孢蘑菇产量最高的地区为河南、江苏、福建,其产量分别达到96.7万吨、51万吨和40.9万吨。
2018年我国双孢蘑菇产量排名前三的地区为江苏、河南和福建,其产量分别达到63.3万吨、45.8万吨和38.3万吨。
从变化情况来看,由于河南产量大幅减少,江苏产量增加,因此江苏成为2018年双孢蘑菇产量最高的地区。
三、双孢蘑菇行业竞争格局从各企业生产的双孢蘑菇数量来看,2019年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产量达到了61200吨,其次为江苏紫山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产量为36000吨。
四、双孢蘑菇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双孢蘑菇组织细嫩,表面没有组织保护,在采后贮运过程中极易受到机械伤害和微生物浸染,保质期比较短,是一种极易褐变、腐烂的食用菌。
随着人们对食用菌鲜品质量和安全要求的提升,研发无公害、无毒性、无污染双孢蘑菇品质调控技术成为了当务之急。
双孢蘑菇发生腐烂褐变原因主要有三种,包括酶促褐变、自身衰老和致病微生物的污染。
双孢蘑菇采后的保鲜方法有低温冷藏、臭氧保鲜、气调保鲜、辐射保鲜、化学涂膜保鲜和生物源涂膜保鲜,其中生物源涂膜保鲜是一种环保无污染的保鲜方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以及成本低且无残留危害的绿色保鲜技术逐渐升级,成本低、绿色安全且易操作的保鲜技术必将成为未来双孢蘑菇采后保鲜的热点方向。
工厂化种植双孢菇工艺技术方案-双孢菇

工厂化种植双孢菇工艺技术方案6.1主要技术方案总体思路1、在人为条件下进行工厂化周年生产。
2、筛选出适合我地材料的培养基配方。
3、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栽培料配方的含水量、PH值、持水性、透气性、灭菌时间、接种量的大小、菌丝萌发的快慢、接种成功率和产量的高低等,形成科学的生产技术。
4、对菇房内影响菇类生长的各种温度、光照、气温、湿度等条件进行控制,以实现高产稳产。
5、实现双孢菇堆料工厂化生产技术的成果转化,研究实际生产条件下的各项参数指标,并进行示范性推广。
6.2工艺技术及工艺流程1、工厂化生产双孢菇堆料工厂化堆制培养料就是按照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工艺要求,利用机械化设备及发酵隧道,在室内完成培养料的前发酵和后发酵的培养料堆制方法,工艺流程为:原料收集(秸杆、牛粪)一机器研磨一发酵一掺合一包装堆制培养料的全过程需要25天左右,建堆时间在播种前期5天进行。
培养成料堆制选在地平、不存水、无污染、有水源的地方;建堆前2-3天,将麦秸或秸秆浸水后捞出,逐层均匀撒入石灰粉,再将麦秸堆成长方形大堆,逐层踏实,同时将牛粪土预湿;建堆时先在堆料场上铺一层湿好的麦秸,厚薄15—20cm,然后再在麦秸上撒一层粪,共计10-12层,从第二层开始适量加水,分四次进行翻堆,第一次在建堆后的第七天进行,以后每次间隔5-6天,每次翻堆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
其优点(1):劳动强度低,栽培双孢蘑菇菇农不需要自己堆制培养料,可以直接向堆肥厂购买;(2)受天气影响小;(3)培养料的质量好,产量高;(4)培养料成熟度好、发酵度均匀、培养料疏松、含水均匀,无厌气、无氨气等不良气体;(5)经济效益高,菇农采购工厂化堆料价格比手工堆制培养料降低成本30%左右。
2、双孢菇示范性种植双孢菇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菇类蔬菜,其种植的关键在于堆料的生产,传统的堆料生产费时费力,且成熟度不易控制,从而对双孢菇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极大影响,是目前双孢菇种植推广的主要技术瓶颈。
传统种植--双孢蘑菇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及产业化经营

传统种植--双孢蘑菇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及产业化经营双孢蘑菇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及产业化经营一、必要性食用菌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
我市发展双孢蘑菇生产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我市属农业大市,农业种植品种比较单一,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创汇农副产品相对较少。
发展双孢蘑菇生产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出口创汇和提高财政收入,是提高我市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率和市场占有率的重要途径。
1、国际市场。
双孢蘑菇是欧美市场上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
最近美国欧美等发达国家解除对我国的出口限制,大量双孢蘑菇走出国门,国内外双孢蘑菇市场供不应求,双孢蘑菇市场价格也迅速攀升,种植户经济效益也成倍增长。
专家预测,人类对双孢蘑菇的需求将会以每年5%—8%速度增长。
2、国内市场。
一些营养专家建议:我国人民的日常健康饮食,餐桌上应该调整为一荤,一素,一菇。
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鲜菇消费市场正在迅速扩大,由于该地区以工业为主,双孢蘑菇种植栽培面积越来越小,市场供不应求。
六安距南京,上海,杭州等消费城市较近,交通便捷。
发展食用菌生产不仅符合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高山型、出口型、城郊型食用菌生产”的政策,而且还能为我市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地理优势、我市地处大别山北麓,江淮分水岭地区,人多地少,缺水易旱。
发展双孢蘑菇生产,具有占地面积小,御旱能力强,技术简单易普及的特点,是发展高效益节水农业的首选品种。
我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在15.5℃,适宜栽培双孢蘑菇。
实践证明:在我市种植双孢蘑菇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在省内外市场上倍受青睐,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4、资源优势。
金安区是水稻主产区,拥有丰富的稻草资源,随着金安区三十铺万头奶牛项目的实施,能够充分满足双孢蘑菇生产对牛粪及稻草等原料的需求。
以牛粪加稻草为主料从事双孢蘑菇的生产,比采用单一的稻草栽培双孢蘑菇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等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双抱蘑菇工厂化栽培状况及发展建议孟宪明近年来,我国的双胞蘑菇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最为活跃的产业,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财政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膳食结构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栽培双抱蘑菇的主要原料是麦秸、稻草、鸡粪、牛粪等农牧业废料,大力发展蘑菇产业,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成高营养的蘑菇,栽培后的废料可作为改良土壤的有机肥料,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循环农业。
既可大量吸纳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还可带动加工、包装、出口贸易等周边产业发展,有利于加快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因此,近几年我国的蘑菇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近三年来全部国产化的双抱蘑菇工厂化栽培企业已经在国内建成并投入生产,为我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双抱蘑菇工厂化栽培之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我国双抱蘑菇工厂化栽培的工艺技术状况目前我国双抱蘑菇的栽培方式正由顺季节“土法”栽培向工厂化周年栽培发展。
在山东九发、辽宁田园、山东澳登等引进设备的大型双抱蘑菇工厂化栽培龙头企业取得成功之后,又涌现出山东普泰贝尔、天津金三农等一批全部国产设备的中小型双抱蘑菇工厂化栽培企业。
其主要区别是引进设备的双抱蘑菇栽培企业,设备配套完善,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在工艺技术、生产操作正确的条件下,产量、质量都有保证。
但存在的问题是投资过大,设备折旧费用造成工厂生产成本很高,投资回收周期长。
而采用全部国产设备的中小型双抱蘑菇栽培企业,只配套了关键工艺设备,投资比较少,在工艺技术、生产操作正确的条件下,产量、质量都能达到进口设备水平。
但存在的问题是许多环节还是采用人工操作,劳动强度较大。
从工艺技术方面看,我国现有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企业的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施、设备也各有不同。
根据工艺流程顺序,按工序特点归纳,基本情况如下:在我国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栽培生产的主要环节是二次发酵、菇床上料方式及菇房的空气调节控制系统。
对于培养料二次发酵工序,过去在菇房内通入蒸汽进行培养料消毒和后发酵的模式正逐步被淘汰,现正在大力推广二次发酵隧道技术。
虽然过去建设的二次发酵隧道有一些失败了,但成功的实例也让人们看到二次发酵隧道的优势和潜力。
各种形式的发酵隧道不断出现,其主要区别在于通风底板和出料方式的不同。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使用过的至少有四种形式的二次发酵隧道:1、拉布式隧道,通风底板是在地下通风空间上面安装水泥横梁,每个横梁之间要留出一定通风间隙,在水泥横梁上面铺两层高强度尼龙布,发酵料装在尼龙布上面,出料使用专用设备拉动上层尼龙布,将发酵好的培养料移出隧道。
优点是出料快捷卫生,不踩压成品料,通风均匀风阻小,风机电耗少,发酵料质量好。
缺点需要有两层高强度尼龙布,要有专用的出料设备,隧道造价高。
这种二次发酵隧道也可用做隧道发菌(或称三次发酵)。
2、打孔式隧道,是在地下通风空间上面安装开了孔的水泥板。
优点是可利用铲车出料,操作方便。
缺点是通风阻力相对较大,如果设计施工不精确会导致隧道两端通风量不匀,地下通风空间内不易清理。
国内前几年做了一些这样的二次发酵隧道,应用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是通风系统设计不正确。
3、通风管道式隧道,这种隧道地下通风是采用塑料管加喇叭口气嘴。
优点是结构简单便于维护,通风均匀,进出料方便。
缺点是要求风机的送风压力较大,电耗较高。
4、专用通风板式隧道的地下通风采用专用小风阻通风板。
优点是风阻小,需要的送风压力低,风机电耗少,操作简单温度均匀,缺点是设计施工复杂,造价较高。
对于上料方式,目前有多种方式,在国内应用的至少有四种:1、拉布式机械上料,通过上料设备把播好菌种的培养料均匀铺平压实在尼龙网布上,并将其拉到菇床架的床面上。
这种上料方式的优点是料面平整压实均匀,上料速度快不易污染,卸料容易。
缺点是要有专用的上料设备,对菇床架的要求比较高,投资很大,适合大型栽培企业。
2、压块打包式上料,将二次发酵好的培养料播好菌种后,通过压块打包设备加工成菌包,用机械或人工摆放到菇床架上。
这种上料方式的优点是菌包运输方便、便于上料不易污染,对菇床架的要求不高。
缺点是要有专用的压块打包设备,要消耗大量热缩膜,投资大,生产成本高。
只适用于大型培养料生产基地与出菇房距离较远或出菇房分散且周边硬化场地空间不大的情况。
3、传送带式上料,将二次发酵好的培养料播好菌种后,通过传送带把散料送到菇床架上,用人工铺平并压实(也可用压实设备)。
优点是对菇床架要求不高,投资较少,生产成本较低。
缺点是人工铺平压实有不匀现象。
4、人工搬运上料、卸料,投资少,效率低,容易污染,劳动强度大,人工铺平压实有不匀现象。
对于菇房的空气调节控制系统,工厂化栽培的出菇房一定要有能够制冷和供热的空调设备,同时还要有能够调节室内空气成分(CO2 含量)和湿度(夏季比较重要)。
在我国应用比较成功的主要有以下三种:1、水冷却式中央空调系统,采用集中制冷(热)水,通过管道送到各个菇房的风机盘管内,各个房间分别调节。
这种空调系统的优点是安全可靠,便于维护,房间较多时投资相对减少。
缺点是夏季菇房湿度不易控制,蘑菇的含水量偏高,不易保鲜。
适用于菇房较多,不以鲜销为主的大型双孢蘑菇栽培企业。
2、单体式水源冷(热)空调机组,每个菇房一套,可分别制冷制热。
这种空调系统的优点是安全可靠,节能效率高,便于控制,夏季菇房除湿效果好,蘑菇的含水量容易控制,易于保鲜。
特别适合以鲜销为主的双孢蘑菇栽培企业。
缺点是菇房多时投资会增加。
3、单体式制冷空调机组,每个菇房一套,只能制冷,这种空调系统的优点是安全可靠,便于控制,夏季菇房除湿效果好,蘑菇易于保鲜。
适合以鲜销为主的双孢蘑菇栽培。
缺点是只能夏季使用,且菇房多时投资也会增加。
二、推广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应注意的问题(还没来得及写)三、对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发展模式的建议我国已经是一个双孢蘑菇栽培大国,但不是强国,我国双孢蘑菇产业的基础是成千上万的菇农和现有的栽培设施,在中原地区,仅一个县就有上万间菇房,在那里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栽培方式上,培养料生产方式落后,主要还是分散土法发酵,易污染,质量差。
菇房控制方式落后,大部分现有菇房都开许多窗口,用于自然通风,让蘑菇自由生长,产量低,只在秋、春季节集中出菇,销售价格低效益不高。
鲜菇保鲜加工方式也落后,主要为罐头厂提供原料,鲜品销售比例很小,附加值低。
对那些建设较好的菇房,只要适当改造就可成为标准化的出菇房,把自然通风改成控制通风,就可使菇房效率提高一倍。
把分散土法造料改为二次隧道发酵培养料,增加一些设施就能实现多季出菇。
如果抛开现有的产业基础,单独去追求所谓高档次的工厂化栽培,是可以造就一批优秀的双孢蘑菇栽培企业和栽培明星,但由于两种资源没有很好整合,必将在市场上发生产业内部冲突,导致两败俱伤,达不到农业产业化调整的目的。
双孢蘑菇产业的发展,应立足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采用工厂化栽培的技术,推广集约化的产业发展模式。
集约化发展蘑菇产业,就是利用高效发酵隧道,机械化集中生产培养料。
通过栽培基地的示范和培训,让农户用培养料生产基地提供的培养料,按统一的栽培管理方法进行标准化设施栽培,并统一协调栽培、加工、储运、销售及废料处理各个环节。
实行以销定产,按订单统一栽培,分类采收,集中加工销售的方式。
由自然季节栽培,逐步推广全年设施栽培技术。
这种模式集中解决了原料储藏,环保处理和质量控制等问题,提高了培养料生产效率和质量,保证了食品安全,提高出菇房的利用率。
即克服了分散造料质量不稳定,效率低、污染环境的问题,又可充分利用农户的劳动力资源,扩大栽培面积,统一开发销售市场。
进行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真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大生态循环农业。
集约化发展蘑菇产业,必须在项目公司或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下,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每一个环节上都要有增值,使整个产业效益最大化,才能保证产业顺利发展1、建设培养料生产基地培养料生产是整个蘑菇产业链的第一环。
首先从农民手中购买麦杆、鸡粪等原料,通过培养料生产基地集中生产出栽培蘑菇的培养料,销售给栽培户。
要把培养料销售和产品收购结合起来,通过培养料销售来调节生产节奏,控制产品数量,实现均衡上市,稳定销售。
2、栽培技术推广及标准化出菇房设施改造在目前已有的大量出菇房中,挑选出一定数量结构比较好的菇房进行适当改造,达到标准化出菇房要求,安装不同的空气调节系统,即可实现多季栽培或四季栽培。
同时要依托项目公司组建一个栽培技术服务队伍,提供栽培、采收一条龙的技术、设施服务。
这是整个蘑菇产业链的“纲”,是项目公司与农户紧密连接的“纽带” ,是保证产品产量、质量的重要环节,是让农户有稳定收益,公司有稳定货源,实现双赢的关键。
3、建设保鲜加工中心对区域内栽培的蘑菇,要制订详细的产品分类加工方案和市场销售方案。
按订单要求进行统一采收、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这是整个项目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是提高产品附加值,保证顺利销售的关键环节。
4、建设完整的冷链销售网络及销售策略。
销售是整个项目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要保证销售渠道通顺,就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冷链储运体系,这是鲜品销售的必要条件。
应在各大城市建立冷链物流保鲜中心,作为当地销售配送的中转站,也负责开发周遍地区销售网络,接受订货。
要做到产品包装、价格与品牌统一。
逐步提升品牌价值和产地形象。
5、建设栽培废料生产有机肥基地发展蘑菇产业的最大特点是没有废弃物,栽培后的废料经加工后,可生产生物有机肥和花卉栽培的优质培养土,同时可作为改良土壤的肥料直接还田,真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循环农业。
通过健全上述产业链条,实现了资本密集型的现代设施农业和劳动密集型的生态手工农业的有机结合,这完全符合中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集约化发展蘑菇产业,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组织,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制定出详尽可行的规划,并由主管部门督导实施。
特别在发展初期对一些关键环节,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和引导。
首先,在培养料生产上要推广隧道发酵培养料,因为培养料的好坏,直接决定蘑菇的产量、质量及食品安全。
政府可以把培养料生产基地的建设,视为农业基础设施来组织建设。
搞好集中发酵培养料可使蘑菇的产量成倍提高。
第二、鼓励按标准化出菇房要求改造原有菇房,提高现有菇房利用率和效率。
第三,要引进、培养技术人才,加强农户培训,无论是培养料的发酵还是栽培管理都需要有实战能力的技术人员指导实施。
提高栽培水平,实现优质高产才能使蘑菇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要强化产品保鲜加工环节,做出具有特色的营销战略。
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依托优质、高产和均衡出菇等优势,尽快打开国内外市场,创出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