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FD的风帆助航技术效能分析
风帆助航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对于风帆的空气动力特性的研究主要有风洞
实验与空气动力学理论计算两种方法.风洞实验将
风 帆 的 缩 小 模 型 放 入 风 洞 中 ,测 定 出 不 同 帆 向 角 的 情况下升力系数、阻 力 系 数 等 m ;计算流体动力学 (CFD) 的 方 法 则 是 通 过 求 解 R A N S方 程 得 到 结
如:面积、外 形 及 展 弦 比 ,剖 面 形 状 与 拱 度 比 ,帆的
结构形式等_8].在 诸 多 几 何 因 素 中 ,影响最大的数 展弦比与拱度比.
(1)
平面形状与展弦比.帆翼的外形主要由矩
形 与 三 角 形 ,三 角 形 的 重 心 与 风 压 作 用 力 在 中 心 较
低 ,有利于稳定性;矩形帆重心与风压作用力在中
6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
第 25卷
动 时 ,会 产 生 一 个 垂 直 于 气 流 方 向 的 横 向 力 ,推动 船舶.
4)抽气式涡轮帆.涡轮帆的基本结构如图4 所 示 ,为 一 个 可 定 向 转动的椭圆形筒,后缘左右两侧 各有I 个 由 许 多 小 孔 组 成 的 抽 气 面 ,并 设 置 一 个 活 动 的 分 流 板 ,可 随 风 向 的 不 同 而 转 动 关 闭 左 边 或右边的抽气面,椭 圆 上 下 设 有 端 板 ,上端板设置 抽 气 机 ,按 风 速 、风 向 、船 速 等 条 件 控 制 抽 气 量 ,使 帆 达 到 最 佳 推 进 效 率 [4].
第 25卷第1期 2017 年 3 月
JOURNAL OF广G州UA航NG海ZHO学U院MA学RI报TIME INSTITUTE
VoMl.a2r5.
No. 1
2017
风帆助航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2 汪 洋 u ,王志华\ 陈爱国
基于CFD模拟的海上风力发电风轮叶片气动性能分析

基于CFD模拟的海上风力发电风轮叶片气动性能分析海上风力发电是利用海上风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清洁能源技术。
风力发电的核心是风轮叶片,叶片的气动性能对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基于CFD模拟对海上风力发电风轮叶片的气动性能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CFD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CFD全称为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是一种基于数值计算的流体力学模拟方法。
通过将流体分割成小的计算单元,利用基本流体动力学方程和边界条件,模拟流体流动的过程。
CFD 模拟可以准确地预测流体流动的速度、压力、温度等参数,对于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接着,我们将介绍风轮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风轮叶片由材料制成,具有承载风能和转化风能为机械能的功能。
在风流中,风轮叶片受到风力的作用而转动,驱动轴连同发电机一起转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叶片的气动性能直接影响到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和运行的稳定性。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CFD模拟在风力发电叶片气动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叶片的几何模型,并设定模拟的计算域和边界条件。
然后,选择适当的数值方法和网格划分方法,对流体流动进行数值模拟。
在模拟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空气流动的不可压缩性、湍流等非线性特性,确保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在模拟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叶片表面压力分布的分析,评估叶片的气动性能。
压力分布可以表征叶片上不同部位的气动力大小和方向,从而分析叶片的受力情况。
此外,通过模拟计算得到的叶轮机组风速和风向,可以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和输出功率进行预测。
在分析叶片气动性能时,我们还可以通过CFD模拟来研究叶片的流动分离、涡脱落等现象。
流动分离是指流体在叶片表面分离成两个或多个方向不同的流动状态,会导致叶片的气动性能下降和振动增大。
通过模拟分析,可以优化叶片的形状和结构,减小流动分离的发生。
涡脱落是指流体在叶片后缘形成的涡旋脱离叶片,会导致气动力的损失和噪声的增加。
基于CFD模拟的水面船功率性能预报研究

基于CFD模拟的水面船功率性能预报研究CFD模拟是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数值模拟技术,可以用来研究船舶在不同水面运动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本文将基于CFD模拟技术对水面船的功率性能进行预报研究,通过模拟船舶在不同速度和航向角下的流体力学特性,分析功率消耗与航速之间的关系,为船舶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将选取一款常见的水面船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在CFD软件中的数学模型。
通过对船体的几何形状、流体网格划分、流体动力学模型等参数进行设置,模拟船舶在静水中航行和转向的流体力学过程。
通过求解流体的动量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可以得到船舶在不同速度和航向角下的流速场、压力场和力学特性。
接着,我们将进一步分析船舶在不同运动条件下的功率性能。
通过计算船体受到的阻力、推进力和扭矩,可以确定船舶在不同速度和航向角下所需的推进功率和转向功率。
同时,我们还可以计算船舶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阻力系数、升阻比和转弯半径,以评估船舶的性能表现。
最后,我们将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
通过绘制功率消耗与航速之间的曲线图和功率消耗与航向角之间的分析图,可以直观地展示船舶在不同条件下的功率性能特征。
同时,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设计方案或操作条件下的功率性能指标,为船舶设计和性能改进提供参考和依据。
本研究基于CFD模拟的水面船功率性能预报,可以为船舶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分析船舶在不同运动条件下的流体力学特性和功率消耗,可以为船舶设计者和船舶运营者提供有效的设计和操作建议,从而提高船舶的性能和效率,促进船舶工程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基于cfd的船舶风力助推转子空气动力特性分析

2018 年 5 月召开的 MEPC72 次会议上形成国
利用 Magnus 效应的转子技术最早在 1924 年就
际 海 事 组 织 (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ꎬ
被 ANTON F 尝 试 过ꎮ[1] 20 世 纪 初ꎬ ANTON 和
排初 步 战 略ꎬ 确 定 将 在 21 世 纪 尽 快 实 现 航 运 无
力系数达到最大ꎮ 对试验船舶转子系统进行 CFD 模拟发现ꎬ试验船舶的转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干扰ꎬ转子系统节
约轴功率约为 5% ꎮ 通过百吨级样船试验发现转子系统节约轴功率可达 10% ꎮ
关键词:船舶ꎻ风力转子ꎻ计算流体动力学ꎻ节能
中图分类号:U663. 2 文献标志码:A
CFD Analysis of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0?长径比长度与直径的比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转子在实际环境中的空气动力特性和节能效果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针对某风力转子试验模型开展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lationalflaiddynmics?cfd数值分析?评估转子应用样机在不同转速不同来流方向条件下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同时对目标试验船上两个转子流场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进行分析?对不同风向角下转子系统的推力进行分析?研究两转子之间相互作用对转子推进能力的影响?开展小型试验样船的节能效果验证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相对比?1风力助推转子空气动力学原理风力转子助推是以马格纳斯效应为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应用?旋转的圆柱体在来流作用下受到垂直于运动方向的侧向升力作用4?借助这项升力并通过调整转子的旋转方向?使其在横风或斜风状态下产生沿着船长方向上的推力?以达到助推效果?马格纳斯效应涉及的变量有
风帆助航改装船主推进装置性能研究

风帆助航改装船主推进装置性能研究摘要:本文针对风帆助航改装船的主推进装置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总结出风帆助航改装船主推进装置的性能特点和发展趋势。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风帆助航改装船主推进装置的功率、效率、可靠性和维护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
本文提出了风帆助航改装船主推进装置性能提升的建议,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引言:随着全球能源价格的上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风帆助航改装船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运输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风帆助航改装船的主推进装置性能是影响其航行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因此,对风帆助航改装船主推进装置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背景:风帆助航改装船是指将传统的货船或油轮等船只进行改装,使其能够利用风能进行助航的船只。
风帆助航改装船具有节能、环保、经济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风帆助航改装船的设计和改装过程中,主推进装置的选择和性能优化是关键环节之一。
主推进装置的功率、效率、可靠性和维护性等性能指标将对风帆助航改装船的航行性能和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风帆助航改装船主推进装置的性能进行研究。
通过文献调查了解风帆助航改装船主推进装置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中的数据和案例。
然后,结合实际案例对风帆助航改装船主推进装置的性能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影响主推进装置性能的关键因素以及提升性能的途径。
结果与讨论:本文对风帆助航改装船主推进装置的功率、效率、可靠性和维护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表明,风帆助航改装船主推进装置的功率和效率较高,能够在不同的航速和风速条件下实现较好的航行性能。
但是,主推进装置的可靠性和维护性还有待提高。
在可靠性方面,部分主推进装置在长时间运行后容易出现故障,需要加强设备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设计。
在维护性方面,部分主推进装置的维修和保养难度较大,需要完善设备的维护保养规范,提高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
基于CFD技术的无人帆船控帆策略研究

基于CFD技术的无人帆船控帆策略研究为使无人帆船高效地利用风能,开展了无人帆船控帆策略的研究。
首先采用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CFD)技术分析帆船的帆翼的气动特性;然后以帆翼推力性能最大进行优选,得到每一航向角所对应的最佳攻角,即为理论控帆策略;最后利用试验船进行湖试试验,验证了文章控帆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标签:无人帆船;风能利用;控帆策略;计算流体动力学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use of wind energy efficiently,the control strategy of unmanned sailboat is studied. Firstly,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ail wing are analyzed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CFD)technology,and then the optimal angle of attack corresponding to each heading angle is obtained by optimizing the thrust performance of sail wing,which is the theoretical sail control strategy. Finally,a lake test is carried out using the test ship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aper sail control strategy.Keywords:unmanned sailing vessel;wind energy utilization;sail control strategy;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无人帆船作为依靠风帆动力可自主航行的新型智能水上载运工具,在水体数据采集、水面巡逻、海洋勘探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风帆助航船舶能效控制系统研究

仿真,研究风帆助航技术的效能问题。但是,国内 对于风帆助航船舶的研究大多处于模拟仿真阶段, 很少有实船的风帆控制系统。
本文基于 30 万吨原油油轮实船,设计实船风帆 控制系统,并对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进行相关 分析。
1 风帆助航原理分析
风帆的种类主要包括翼型帆、转筒帆和天帆等, 其中研究最多的是翼型帆。翼型帆又分为普通型、 层流型、U 型和圆弧型等,不同种类的帆空气动力
0 引言
目前,全球约 70 000 多条商船正在运营,其 CO2 排放量占当前 CO2 排放总量的 3% 以上[1],远洋运输 行业是名副其实的碳排放大户。因此,降低航运业 CO2 排放量的呼声日益提高。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无 污染的绿色能源,将其利用在船舶航行推进、降低 营运能耗也是近年来的研究重点之一。陈鲁愚等[2]对 大型远洋风帆助航船舶节能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刘 伊凡等[3]针对船舶能效营运指数进行建模与仿真分 析;王宏明等[4]利用 CFD 软件对风帆系统进行建模
收稿日期:2018-05-23 基金项目: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项目 (船重科 20141295) 作者简介:池华方 (1969- ),男,河南开封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船舶辅机工程。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30
交通节能与环保
(2)
翼型硬质风帆的受力情况及流场与飞机机翼在
低速航行时近似[6],升力和阻力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FL =
1 2
ρVA2·CL·A
第 14 卷
FS
FR FD
VA
Vr
aw
φ
ß
γ
a
VS
Ft
FL
图 1 风帆受力简图 Fig. 1 Wind force diagram
基于EEDI能效指数的船舶风帆助航效能

中 国
航
海
V0 I . 4 0 No . 3
NA VI GA TI O N 0 F CHI NA
S e p.2 01 7
文章编号 : 1 0 0 0—4 6 5 3 ( 2 0 1 7 ) 0 3— 0 1 2 5—0 4
E n g i n e e r i n g , S h a n g h a i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0 2 4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C O2 e mi s s i o n s f r o m t h e s h i p p i n g b u s i n e s s a r e a l wa y s ̄l l o w e d b y e n v i r o n me n t l a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t h e r e f o r e ,r e d u c —
中图分类号 : U 6 9 2 . 3 文献标志码 : A
En e r g y S a v i n g o f Pr o p u l s i o n、 t h S a i l As s i s t a n c e i n Te r ms EEDI
Y U S h e n g i  ̄ e 。 , X I E Y i n g l i a n g ‘ , Z HO U G u i h u a , P A N G S h i k u n
摘 要: 航运业的 C O : 排放 量一直倍 受环保组织的关 注 , 因此降低船 舶能 效设计 指数 ( E n e r g y E f i c i e n c y D e s i g n I 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风翼. 船体组合试 验
图 2 风翼帆船受力 图
22 风 翼帆 推 力 C D分析 . F
首先建 立一 个风 翼帆 的模 型 ,如 图 2所 示 。图中 :
为船 的速度 , 为真实 风速 ,
为真实 风速
与航向的夹角,称为真实风向角。’ , 为航 向与船纵轴线的夹角,称为漂角。 为相对风速 。相对风速 的方向与航 向的夹角为 ,称为相对风向角。帆翼弦的方 向与相对风速 的方 向的夹角为 o ,称为帆翼 c
行 了试验 , 这种风帆的形式和操纵简单 , 但效率尚不能让人完全满意,对风的利用受风向限制较大l。 引
蝉翼型帆做成模块布置在船舶上,需要风力助航时可将帆升起,不需要时可将其折叠收藏;在需对风 帆模块进行维修或长期不用时可以拆下;但对此 目前仅仅是一个 尚存诸多不定因素的概念。风筝型帆
是在 船艏 张挂 巨大 的伞 翼 状 的风筝 , 通过 其拖 动 作用 协助 船舶 前进 ;风筝 型帆 相 比上述 三种 帆成 本低 ,
用 C D 软件对帆的助推力 、侧 向力、帆角 、风压力中心位置等特征数据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 。表 2 F 为 目标船舶参数;表 3 为翼型帆的风帆参数。
仿真 计算 的基 本 步骤 为
( )利用 G m i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图 3为风翼帆的 Fun 仿真模型及 网格划分情况 ; 1 ab t l t e
2
.
=
-÷ = =
C S0 O
. R
() 5
式 中 ,尺 为 无帆 、无 横倾 角和 偏航 角 时船体剩 余 阻力 ; 为横 倾角 ( ) 为偏 航角 (a );C 为偏 。; rd 航 角影 响系 数 ,低速 船 C 5~ 5 = 5 7 ,中速船 C 3 ~ 5 = 5 5 ,高速 船 C 2~ 5 - = 5 3 。本 试验 船为 低速 船 ,C 5~ 5 =57。 由上述 内容 可知试 验船 船舶 阻力 中剩 余 阻力约 占船 体 总阻力 的 3 %。 0 从表 8 算结 果 中可 以看 出 , 计 在 漂角 小于 3的情况 下船 舶 阻力 的增值 不超 过 5 。 %,但 当漂 角大 于 3 时阻力 增大 非常 明显 ,有 关资料 。 显 示船 舶不 适合 以超 过 1。 0的漂 角航行 ,本 文 以 o 。 ~5 的漂 角作 为分 析 范 围。
学 (F C D)方法 对风 帆助 航 技术 船舶 节技术发展趋势
虽然 帆 的应用 已经 有 千余 年 的历 史 ,但 人 们对 帆 的研 究并 未 间断 。各 国学者 开展 了大 量 的试 验 及 理 论研 究 工作 ,帆 的形式 不 断变 化 ,性 能也 不断 提高 。随着 理论 与计 算机 的发 展和 新材 料 的不 断 出现 , 帆 的研 究 工作 水平 和 帆 的性 能都进 一步 提 高 。 在 目前大 型远 洋船 舶 上采 用风 帆助 航技 术 的风 帆类 型有 :传 统风 帆 、硬质 风 帆 、蝉翼 型帆 、风 筝 型帆 和风 翼帆 等 。 统风 帆 主要 应用 于 小型运 动 竞技 体育 项 目船舶 , 传 或是 应用 于 内河 的小 型运输 船上 , 风 帆 动力 为船 舶前 进 的主 动力 。 日本对 硬质 风 帆做 了较 多 的研 究 ,在 千 吨级和 万 吨级 的远 洋船 舶上 进
F=F n 一 c s L if o f sl l
风对 帆产 生横 向的推 力 F 是风对 帆 的升 力 凡 与 阻力 在 垂 直船 舶运行 方 向上 的合力 t
() 1
5 2卷
第 2期 ( 总第 15期 ) 9
王 宏 明,等 :基 于 C D 的风 帆助 航技 术效 能分 析 F
基 于 C D 的风帆助航技术效 能分析 F
王 宏 明 , 吴桂 涛 一 , ,杨呙崧
(. 1 大连海事大学轮 机工程学 院,大连 1 06 2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 学院轮机 工程 系,南京 217 ) 1 2; . 6 110
摘
要
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 ( F 方法,分析了基于机翼理论的风翼帆船利用风能辅助 C D)
此 时用 帆效 果最 佳 。
3 0
中
国
造
船
学术 论文
23 船 舶 阻 力增 量估 算 . 目前 还没 有准 确计 算具有 横 倾角和 偏 航角 时 的船 体 阻力增 量 A 的可靠 方法 ,通 常采 用近 似估 算 R 方法 来计 算 。风帆 船 由于船 体倾 斜 ,其湿 表面积 大 小与 正常航 行 时不 同 ,摩 擦 阻力与 正常 航行 时也 不 同, 由于风 帆船 横倾 角一 般不 大 ,通 常小 于
风 翼帆 的剖 面呈 机翼 型 ,在不 断调 整攻 角 的条件 下 ,基于机 翼 理论产 生 的升力 为推 力 ,与船 舶航 向尽 可 能 一致 ,直接 转 换为船 舶推 进动 力 ,它与 螺旋 桨一 起组 成船 舶 的混合 动力推 进 系统 。
2 风翼帆动力分析
21 风 翼帆 技术 试验 .
增大,大幅度递增,随后横 向力与推力的差值愈来愈大,直到风向角为 10时横向力的值又突然减小。 8。 ( )帆位角基本上呈现出单调递增的趋势 。 3 ( )风力的压力中心变化不大 ,基本上徘徊在 0 倍弦长处 。 4 . 3 ( )综合表 4 7的计算结果,风 向角在 6 。 10区间内可 以得到最佳的推力及可控 的横 向力 , 5 ~ 0~ 4 。
传统帆在不同迎风角下的引力系数和阻力系数 、c 值的比较 ;图 l D l 为风翼. 船体的组合试验 。
模型试验表 明: 风翼帆的平均推力系数约为 1 ~1 , - . 最大推力系数可达 1 ~1 , 3 5 . . 空气动力性能 6 7
比传 统风 帆更 好 。
表 1 单 翼帆 与传统帆在不 同迎风角下 的 、c 值 的比较 D _
收稿 日期 :2 1—92 ;修 改稿 收稿 日期 ;2 1—23 000—7 001—0
基金 项 目: 中国远 洋运 输 ( 团 )总公 司资 助项 目 (0 9 R 1B)。 集 20 1 02
中
国
造
船
学 术论 文
结构简单,对船体改造要求低,占用船舶空间较小,但其释放与控制难度高,对风 向的要求更高【。
的几何 攻 角 ;帆翼 弦线与 船纵 轴线 的夹 角为 ,称 为转帆 角 。 根 据 机翼 理论 原理 ,在 垂 直于 风 的来流 方 向对 帆产 生升 力 , 着风 力 的方 向上对 帆产 生 阻力 在沿
,
则由风的作用在船舶前进方向上对帆产生的推力 F是风对帆的升力 凡 与阻力 的合力【 7 ]
推进 的特性。在仿真软件 F et l n 的仿真计算的基础上 ,当采用风帆助航技术 时, u 对凤帆产 生的推力及 由此引 起船舶 阻力变化进行 了分析 , 而对风 帆助航技 术的效能进行评估与分析 , 出了远洋船舶利用清洁 能源( 从 得 风 能 )在经济性与环保性方面 的可行性 。并提 出 帆助航 技术应用于大型远洋船舶后续需要解决 的问题。 风
进行 计算 分 析 。
o 1。 ~ 0 ,因此 引起 的湿 表面 积 的变化 也 不大 ,为 了简 化
计算 ,可 将横 倾角 对摩 擦 阻力 的影 响忽 略不计 ,根 据情 况不 同假 设漂 角分别 为 2 、3 、4 、6 的情 况 o o o o 美 国学 者提 出船 舶兴波 阻 力和漩 涡 阻力等 随横 倾角 的余弦平 方 的倒 数而 增加 的经验 公式 , 日本 学 者 曾提 出船体 总阻 力随偏 航 角 的平方 成 比例增 加 的经验 公式 ,参 考上述 经 验公 式和 风帆船 试验 资 料 ,得 出下 列公 式来 计算船 体 阻力增 值 A 8 RE J
5卷 2
第2 ( 期 总第 15 ) 9期
中
国
造
船
、 1 2 No2 ( e a No 1 5) ,. 05 . Sf l . 9 i
Jn. 0l u e 2 1
2 1 年 6 月 01
S P HI BUI DI L NG OF CHI NA
文章编 号:10 .8 2( 0 1 20 2 -9 0 04 8 2 1 )0 -0 50
假 定 实 际海 面 上 的风 况 为梯度 来风 的情 况下 , 进行 了风 翼. 船体 整体 空气 动力特 性 的模 型风洞 试验
研究,并在考虑风翼作用下进行船体和舵的水动力特性水池模型试验研究,建立 了船舶装备风翼后的 数学模型,开展 了目标船和 V C ( e a e rd a i )的直航性能仿真研究,表 1 L C V r L r u e re y gC C rr 为单翼帆与
( )将 网格 导入 到 Fun 中 ; 2 let ( )对 网格进 行 边界 条件 设 定 ; 3 ( )使用 Fun 中用 户 自定义 函数 对动 区 域制 定运 动 ; 4 let
( )在开始计算之前预览动网格 ; 5 ( )进行瞬时动网格计算 ; 6
( )对计 算 结果 进行 后 处理 。 7 表 4 表 7为船 舶 满载 、船 速 69 m s(35n ~ .5 / 1. )及 风速 分 别为 5 s 0 s 1m/和 2m/ , k m/、1m/、 5 s 0 s时 不 同风 向下 ,当 帆产 生最 大推 力 时 的助推 风压 和横 向风压 、帆 角及 压 力 中心位 置 。
关 键 词 :船舶、舰船工程;风帆助航;风翼帆;计算流体力学 ( F ;效能分析 C D)
中 图 分 类 号 :U 6. 64 1 3
文献标 识码 :A
0 引 言
近 几 年来 , 由于 油价 大幅 上涨 和环 保要 求 的 日趋 严 格 ,船 舶节 能 的压力 也越 来越 大 。船舶 常规 节 能减 排措 施几 乎 已到极 致 , 因而利 用太 阳能或 风能进 行 辅助 推进 达 到节 能减 排 的 目的正成 为趋 势 。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