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三倍体育种及二倍体育种的优劣分析实施报告
鱼类三倍体育种与

• 所属学科: • 定义3:
• 所属学科:
• 定义4:
• 所属学科:
– 遗传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学(二级学科)
三倍体欲与二倍体鱼的形 态区别
•
三倍体鲫鱼
二倍体鲫鱼
三倍体鱼与二倍体鱼形体上的差别:
1。成年三倍体鱼体积大于二倍体鱼 2。成年三倍体鱼的鳍、尾,头部的眼、 嘴都大于二倍体的鱼 3。三倍体的鱼鱼腹较大,鱼背较后而二 倍体则较薄
什么是三倍体? 什么是二倍体?
• 定义1:
三倍体
• 所属学科: • 定义2:
– 含有三组染色体的细胞或生物。三倍体生物因难以进行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故常不育。 – 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洋生物技 术(三级学科) – 具有3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 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育种学(二级学科) – 具有三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 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二级学科) – 有三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成年二倍体鱼与三倍体鱼 血液理化指标分析
• 二倍体大黄鱼和三倍体大黄鱼三项血液 血细胞常数值测定结果
大黄鱼二倍体、三倍体8项血液生理指标 差异显著性分析
• 这些理化指标说明: • 1.鱼类的血液生理指标值的大小随着鱼类种类、年龄、性别、性周期、 营养状况、季节变化以及鱼类本身活动性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 2. 人工诱导的三倍体大黄鱼, 具有三套完整染色体组, 比正常大黄鱼 二倍体多一套, 结果导致三倍体大黄鱼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体积也变 大, 结果也使其具有大黄鱼二倍体所没有的诸多优良性状。 • 3. 人工诱导的大黄鱼三倍体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MCH 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高于大黄鱼二倍体, 分别是二倍 体的1124倍、2112倍和1179倍, 表明大黄鱼三倍体红细胞性状优于大 黄鱼二倍体。鱼类白细胞机能与免疫、抗疾病能力有关, 在白细胞血液 生理指标上大黄鱼三倍体的白细胞数WBC高于大黄鱼二倍体的白细胞数 WBC, 是二倍体的1132倍, 表明三倍体的大黄鱼抗病性优于二倍体的大 黄鱼。 • 4. 从血液学的倍性效应看, 大黄鱼三倍体与大黄鱼二倍体比较, 血液 中红细胞血红蛋白总量不变, 红细胞体积的变大, 红细胞数目的减少, 白细胞数目增多。这与其它三倍体品种鱼类血液学的倍性效应相同[ 5~ 9]。我们进行生物学测量时(受惊扰) 观察到三倍体大黄鱼比二倍体大 黄鱼体色稍微苍白, 原因可能是三倍体鱼红细胞的体积增大和数目减少, 引起了红血球在末梢血管系统流动的速度缓慢, 在过激运动后身体恢复 速度要比二倍体缓慢, 所以在养殖生产三倍体鱼类要注意少惊扰。
黄颡鱼二、三倍体幼鱼生长性能的比较研究

黄颡鱼二、三倍体幼鱼生长性能的比较研究杨广;田梦园;董少杰;刘金兰;李永仁;陶秉春【摘要】为了探讨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二、三倍体幼鱼的生长差异,定期测定了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两者体长、体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过2个月的养殖,黄顙鱼二倍体幼鱼从初始值(体重(3.89±1.01)g,体长(7.35±0.50)cm)增长至体重(9.89±3.94)g、体长(9.71±1.42) cm,消耗饲料132.7g,饵料系数1.11;黄顙鱼三倍体幼鱼从初始值(体重(3.63±0.83)g,体长(7.21±0.38)cm)增长至体重(9.61±3.20)g、体长(9.80±1.23)cm,消耗饲料135.79g,饵料系数1.18.三倍体黄顙鱼比二倍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稍高,体长增长率及体长特定生长率偏高,饵料系数略高,但各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年(卷),期】2012(009)002【总页数】4页(P14-17)【关键词】黄顙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二倍体;三倍体;生长【作者】杨广;田梦园;董少杰;刘金兰;李永仁;陶秉春【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5.1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隶属于鲇形目鲿科,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川、湖泊、沟渠等水域中。
漆宇航 鱼类多倍体育种技术及应用

A A A-A A-A 阻止第一极体放出 A-A A-A
A A
A A
三倍体A A A
A A
经过减数分裂后的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
产生三倍体的示意图a
A A A-A A-A
A-A
阻止第二极体放出
A-A
阻止第二极体放出
A A
A A
三倍体A A A
A A
经过减数分裂后的精子A
产生三倍体的示意图b
A A
A-A A-A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某 些种类制种和大批量生产有难 度,规模化生产的成本问题等。
如果我们利用某些理化因素,在细胞分裂中期阻止纺锤和
中间隔膜(细胞板)的形成,而使已复制的染色体不能分
向两极,不能在中间形成隔膜,结果就形成了染色体组加 倍的细胞。 如果这时理、化因素消失,那么这个细胞再分裂形成的细 胞便有了加倍的染色体了。以这样的细胞形成的组织、器 官和由它产生的后代就是多倍体了 染色体的加倍也可以通过保留受精卵第二极体即抑制卵子 的第二次成熟分裂或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来实现。
鱼类多倍体育种 技术及应用
人工多倍体是用人工的方法诱导形成的,通过多倍体育种可培育出的 品种,是现代育种的一种新方法,目前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多倍体鱼类与二倍体鱼类不同的特性: 生长快、个体大、性腺发育异常、寿命延长和遗传特性改等。 1)巨型性 2)速生性 3)克服远缘杂交不育性 4)增强抗逆性 5)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明显
多倍体育种研究的发展方向
以前的多倍体育种的研究主要注重对三倍体诱导的研究。
但不育的三倍体虽能增产,但难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这 是因为它不能产生后代,经常制种生产成本较高,也不切 实际。 最理想的方式是先诱导四倍体,四倍体具偶数染色体,再 与正常二倍体进行交配产生三倍体,可实现三倍体个体的 批量化生产—这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虹鳟鱼全雌三倍体制种技术引进与应用可行性实施报告

一、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和意义(包括与自治区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装备开发、重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以及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的程度)(一)项目立项的必要性1、项目符合产业发展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入世后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人民消费水平、观念和结构的变化,整个农产品市场供求质量和种类也趋于优质和多元化,而特色、优质、绿色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为此,新疆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区域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加大特色农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经营力度,实现新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民增收,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
本项目依托新疆天润赛里木湖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引进芬兰国家渔业创新中心虹鳟鱼全雌三倍体制种技术,制订产业化制种技术规程,充分利用温泉县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尤其是泉水、山溪水、常年流水的冷水资源,大规模应用虹鳟鱼全雌三倍体制种技术,调整温泉县农业产业结构,助民增收。
2、稳边富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温泉县地处新疆西北边陲,三面环山,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达276公里,占博州边境线总长的2/3。
居住着汉、蒙、哈、维、回等19个民族,全县人口7.3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9万人,农业人口4.2万人,牧业人口0.56万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边境县。
受气候条件制约,全县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牧民收入渠道狭窄,使得农牧民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拓宽收入渠道的积极性非常高。
本项目的引进推广,使农民突破土地限制、牧民放下羊鞭,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投入到产值高、效益好的全雌虹鳟鱼养殖业中来,以提高其人均收入。
项目实施完成后,可在温泉县6个乡镇场27户养殖户的基础上新增20余户,对调整全县农业产业结构和稳边富民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3、符合市场需求水产品是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尤其是蛋白质含量丰富,利用率高达85%—90%,而且水产品肌纤维比较纤细,蛋白质的组织结构松软,水分含量较多,所以肉质细嫩,易为人体消化吸收。
第六章 鱼类多倍体育种技术及应用详解

• 2. 人工诱导的三倍体大黄鱼, 具有三套完整染色体组, 比正常大黄鱼
二倍体多一套, 结果导致三倍体大黄鱼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体积也变 大, 结果也使其具有大黄鱼二倍体所没有的诸多优良性状。
• 3. 人工诱导的大黄鱼三倍体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MCH 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高于大黄鱼二倍体, 分别是二倍 体的1124倍、2112倍和1179倍, 表明大黄鱼三倍体红细胞性状优于大 黄鱼二倍体。鱼类白细胞机能与免疫、抗疾病能力有关, 在白细胞血液 生理指标上大黄鱼三倍体的白细胞数WBC高于大黄鱼二倍体的白细胞数 WBC, 是二倍体的1132倍, 表明三倍体的大黄鱼抗病性优于二倍体的大 黄鱼。 • 4. 从血液学的倍性效应看, 大黄鱼三倍体与大黄鱼二倍体比较, 血液 中红细胞血红蛋白总量不变, 红细胞体积的变大, 红细胞数目的减少, 白细胞数目增多。这与其它三倍体品种鱼类血液学的倍性效应相同 [ 5~ 9]。我们进行生物学测量时(受惊扰) 观察到三倍体大黄鱼比二倍体大 黄鱼体色稍微苍白, 原因可能是三倍体鱼红细胞的体积增大和数目减少, 引起了红血球在末梢血管系统流动的速度缓慢, 在过激运动后身体恢复 速度要比二倍体缓慢, 所以在养殖生产三倍体鱼类要注意少惊扰。
讨论
• 二倍体育种为我国传统鱼苗育种方式,其方法一般为野生鱼体杂交——挑选优良品
• •
•
•
•
种——再次培育(包括少量杂交)——保留优良品种。 而三倍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大力研究,大量推广的一种新型鱼苗方法,它有如下几种 方式: 人工雌核(雄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导。二. 人工诱导鱼体三倍体基因 三.二倍体与四倍体 杂交得到 从两者的方法上来看二倍体养育方法单一而三倍体方法多样,但是前者方法简单易于掌 握而后者却需要大量的人工研究与探索,即使技术成熟也要较高素质的人员来完成这一 系列的步骤,难度较大且耗时耗力. 此外,从两者培育出的鱼种来看,同种鱼不论在身体结构,外形特征,抗病能力还是各项血 液指标来看三倍体鱼均优于二倍体,但是三倍体鱼不孕不育,不能保留自身优良的品种 基因.所以,每一代三倍体鱼苗都要通过上段所述方法重新育苗,这当中就存在一定风险, 基因也因此无法有效控制.而正因为三倍体鱼无法生育,所以鱼体本身的一些生长激素 也不同于正常鱼类,而这些影响是否会对人体有一定影响也没有深入研究. 所以,三倍体育苗技术固然有值得赞赏的地方,但我们也应理性的认识里面的利害关系, 合理开发,合理运用,让科技真正作用于人类.
鱼类三倍体育种及二倍体育种的优劣分析实施报告

鱼类三倍体育种与二倍体育种的区别金玥(上海海洋大学生物技术专业 0812104)摘要:本文就现在推广的三倍体育种和传统的二倍体育种在鱼体的身体结构与外形特征,血液理化指标及三种育种方法上做一比较,得出即使三倍体育种现在广泛推行但是它带来的各种后续问题并没有很好的研究解决,所以在我们大力支持三倍体育苗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考虑传统的二倍体育苗,毕竟回归自然改善自然才是科技发展的真正体现.本文结论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三倍体二倍体育种一.三倍体与二倍体的定义:三倍体是:♦定义1:含有三组染色体的细胞或生物。
三倍体生物因难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故常不育。
所属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洋生物技术(三级学科)♦定义2:具有3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所属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育种学(二级学科)♦定义3:具有三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二级学科)♦定义4:有三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所属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学(二级学科)二倍体是:♦定义1:含有两组染色体的细胞或生物。
雌、雄配子结合后发育而来的生物为二倍体。
所属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洋生物技术(三级学科)♦定义2:具有2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
所属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育种学(二级学科)♦定义3:含有两套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或个体。
以2n表示。
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二级学科)定义4:具有两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所属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学(二级学科)二.成年二倍体鱼与三倍体鱼身体结构区别1.外形成年三倍体鲫鱼(图一)成年二倍体鲫鱼(图二)从图一和图二可见成年三倍体鲫鱼在体积上比成年二倍体鲫鱼要大,其鱼尾、腹鳍、背鳍和头部的大部分器官都比二倍体的鱼大。
此外,三倍体鱼的腹部比二倍体体积要大,其背部肌肉比二倍体鱼要紧实。
三倍体鲤鱼丰富了二倍体鲤鱼种群的基因库

三倍体鲤鱼丰富了二倍体鲤鱼种群的基因库在鱼类养殖领域,三倍体鲤鱼作为一种特殊的品种,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与常见的二倍体鲤鱼相比,三倍体鲤鱼具有更多的优势,特别是在丰富基因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三倍体鲤鱼与二倍体鲤鱼的区别。
简单来说,三倍体鲤鱼拥有三倍于二倍体鲤鱼的染色体数量,这使得它们在遗传基因方面具有更多的多样性。
由于基因组的复杂性,三倍体鲤鱼在生长、繁殖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于二倍体鲤鱼的特点,如生长速度较快、抗病能力强等。
那么,三倍体鲤鱼如何丰富二倍体鲤鱼的基因库呢?首先,通过引入三倍体鲤鱼,养殖品种的基因多样性得到提高,这有助于增强种群的适应能力和进化潜力。
其次,三倍体鲤鱼与二倍体鲤鱼之间的杂交现象,可以产生不同于原有品种的遗传特性,为鱼类养殖带来新的可能。
这种杂交优势在植物育种中已被广泛应用,对于鱼类养殖而言,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因库的丰富对于鱼类养殖意味着什么?首先,基因库丰富有助于提高养殖品种的适应性,使其在面临环境变化、病害侵袭等方面具备更强的抵抗力。
其次,丰富的基因库为养殖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养殖目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品种或杂交后代进行养殖。
最后,基因库丰富有助于推动鱼类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单一品种的依赖,降低风险。
如何在养殖过程中利用三倍体鲤鱼丰富基因库呢?首先,养殖者可以尝试将三倍体鲤鱼与二倍体鲤鱼混合养殖,让它们自然杂交。
其次,可以通过人工授精等方法,将三倍体鲤鱼的优良基因引入到二倍体鲤鱼种群中。
此外,养殖者还可以关注三倍体鲤鱼与其他鱼类品种的杂交研究,以期在养殖过程中发现新的优良品种。
总之,三倍体鲤鱼作为基因库丰富的载体,在鱼类养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养殖者应充分认识其在丰富基因库、提高养殖效益等方面的作用,积极采取措施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
探究鱼类多倍体育种技术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S h u i c h a n y u y e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通过改变鱼类染色体组数量来实现对鱼类品种改良的遗传工程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培育出更加优良的鱼类品种,进而满足人来对鱼类水产品的消费需求。
该技术的操作难度较低,具有较高的可控性,通过该技术改良的鱼类品种,其生长速度能够显著提升,同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养殖这些经过改良的优质品种,可以大幅提高鱼类产品产量,促进我国渔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在鱼类多倍体鱼种技术的研究工作中,已经取得了较明显的研究成果,研究中心对草鱼、鲤鱼、鳙鱼、鲢鱼等鱼类品种都进行的多倍体育种研究,其中异育银鲫、湘云鲤都已经应用在了实际生产之中。
1、人工诱导鱼类多倍体育种技术的概述人工诱导鱼类多倍体育种技术是通过理化因子来刺激鱼类卵子,在不排除第二极体的基础上,实现与单倍体精子的结合,进而形成三倍体品种。
通过鱼类远缘杂交,让其变异出三倍体,甚至四倍体,该技术的具体育种方式如下:(1)温度休克法温度休克法是一种通过温度的调节对鱼类卵子进行处理的方法,具体包括热休克及冷休克。
采取冷休克方法进行育种时,需要在卵子受精后的5min开始冷休克处理,处理时间控制在50~60min,冷休克的温度标准为0~0.1℃,该方式获得三倍体的几率为90%左右。
如果卵子受精后>5min,在处理时间不变的条件之下,三倍体的发生几率就会出现明显降低,发生率具体会降低至60%~70%之间,由此可见,温度休克法的敏感性会受到遗传背景与卵子成熟度的影响。
而采取热休克的方法进行育种时,同样要在卵子受精后的5min开始进行热休克处理,热休克的具体温度在40~40.5℃之间,处理时长为2min,热处理获取三倍体的几率为90%~100%。
在相关研究中得出,温度休克法下,影响三倍体发生率的主要因素为处理开始时间、处理温度以及处理操作的持续时间,过晚处理、温度达不到标准,都会造成三倍体诱导几率的下降。
(2)静水压休克法静水压休克法也是一种诱导鱼类三倍体或四倍体的主要处理方法,采用静水压休克法处理受精卵时,静水压应控制在600kg/cm2,处理开始时间应在鱼类卵子授精后的3min时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三倍体育种与二倍体育种的区别金玥(上海海洋大学生物技术专业 0812104)摘要:本文就现在推广的三倍体育种和传统的二倍体育种在鱼体的身体结构与外形特征,血液理化指标及三种育种方法上做一比较,得出即使三倍体育种现在广泛推行但是它带来的各种后续问题并没有很好的研究解决,所以在我们大力支持三倍体育苗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考虑传统的二倍体育苗,毕竟回归自然改善自然才是科技发展的真正体现.本文结论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三倍体二倍体育种一.三倍体与二倍体的定义:三倍体是:♦定义1:含有三组染色体的细胞或生物。
三倍体生物因难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故常不育。
所属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洋生物技术(三级学科)♦定义2:具有3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所属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育种学(二级学科)♦定义3:具有三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二级学科)♦定义4:有三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所属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学(二级学科)二倍体是:♦定义1:含有两组染色体的细胞或生物。
雌、雄配子结合后发育而来的生物为二倍体。
所属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洋生物技术(三级学科)♦定义2:具有2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
所属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育种学(二级学科)♦定义3:含有两套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或个体。
以2n表示。
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二级学科)定义4:具有两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所属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学(二级学科)二.成年二倍体鱼与三倍体鱼身体结构区别1.外形成年三倍体鲫鱼(图一)成年二倍体鲫鱼(图二)从图一和图二可见成年三倍体鲫鱼在体积上比成年二倍体鲫鱼要大,其鱼尾、腹鳍、背鳍和头部的大部分器官都比二倍体的鱼大。
此外,三倍体鱼的腹部比二倍体体积要大,其背部肌肉比二倍体鱼要紧实。
2. 二倍体鱼与三倍体鱼垂体细胞和超微结构比较2 种不同倍性鱼的垂体呈鸡心形或近圆形, 外形差别不是很大, 白色, 位于间脑腹面, 以垂体柄与下丘脑相连. 这些垂体都是由神经部和腺部两部分组成. 垂体神经部由神经纤维微血管及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其神经纤维极其细微的分枝分布于垂体腺部(腺垂体)的各个区域, 胶质细胞与微血管网紧密相连.垂体腺部分为前腺垂体中腺垂体和后腺垂体二倍体的STH 细胞被橙黄G 染成橙黄色(图 1(b)), 三倍体的STH 细胞被染上很浅的黄色或着色不明显(图 1(d))此外,二倍体的GTH 细胞被过碘酸雪夫试剂染成紫红色(图 1(b)), 三倍体的GTH 细胞染成较深的紫红色(图 1(d))。
不同倍性鱼的垂体中同一类细胞体积大小有明显差别, 呈现的趋势为三倍体细胞>二倍体细胞, 其中二倍体三倍体STH 细胞直径分别为8.2, 13.7, 它们的细胞核直径分别为3.4, 5.6 m; 二倍体三倍体GTH 细胞直径分别为10.1, 14.6 m, 它们的细胞核直径分别为4.1, 6.1 m. 明显可见, 2 种鱼的GTH 和STH 细胞的直径随着倍性的增高而增大.具体的测量结果见表1. 除STH 和GTH 外, 在垂体的其他4 种分泌细胞中, 它们的细胞及细胞核直径也随着倍性的增高而增大.不同倍性鱼类中腺垂体的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所占的比例表现出差异. 在繁殖季节, 二倍体中腺垂体嗜酸性细胞占25%, 嗜碱性细胞占75%; 而三倍体中腺垂体的嗜酸性细胞占38%, 嗜碱性细胞占62%三.成年二倍体鱼与三倍体鱼血液理化指标分析二倍体大黄鱼和三倍体大黄鱼三项血液血细胞常数值测定结果大黄鱼二倍体、三倍体8项血液生理指标差异显著性分析表2显示出大黄鱼三倍体的红细胞数RBC、血栓细胞数TC和红细胞沉降率ESR低于大黄鱼二倍体的红细胞数RBC、血栓细胞数TC和红细胞沉降率ESR, 是二倍体的0152倍、0169倍和0171 倍, 线性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大黄鱼三倍体的白细胞数W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MCH 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高于大黄鱼二倍体的白细胞数W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MCH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分别是二倍体的1132倍、1124倍、2112 倍和1179倍, 线性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大黄鱼三倍体的血红蛋白HGB与大黄鱼二倍体的血红蛋白HGB基本接近, 是二倍体的0195倍, 线性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这些理化指标说明:1.鱼类的血液生理指标值的大小随着鱼类种类、年龄、性别、性周期、营养状况、季节变化以及鱼类本身活动性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2. 人工诱导的三倍体大黄鱼, 具有三套完整染色体组, 比正常大黄鱼二倍体多一套, 结果导致三倍体大黄鱼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体积也变大, 结果也使其具有大黄鱼二倍体所没有的诸多优良性状。
3. 人工诱导的大黄鱼三倍体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 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高于大黄鱼二倍体, 分别是二倍体的1124倍、2112倍和1179倍, 表明大黄鱼三倍体红细胞性状优于大黄鱼二倍体。
鱼类白细胞机能与免疫、抗疾病能力有关, 在白细胞血液生理指标上大黄鱼三倍体的白细胞数WBC高于大黄鱼二倍体的白细胞数WBC, 是二倍体的1132倍, 表明三倍体的大黄鱼抗病性优于二倍体的大黄鱼。
4. 从血液学的倍性效应看, 大黄鱼三倍体与大黄鱼二倍体比较, 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总量不变, 红细胞体积的变大, 红细胞数目的减少, 白细胞数目增多。
这与其它三倍体品种鱼类血液学的倍性效应相同[ 5~ 9]。
我们进行生物学测量时(受惊扰) 观察到三倍体大黄鱼比二倍体大黄鱼体色稍微苍白, 原因可能是三倍体鱼红细胞的体积增大和数目减少, 引起了红血球在末梢血管系统流动的速度缓慢, 在过激运动后身体恢复速度要比二倍体缓慢, 所以在养殖生产三倍体鱼类要注意少惊扰。
四.二倍体与三倍体在育种技术上的区别三倍体育种:1.利用四倍体鱼精子与二倍体日本白鲫卵子受精形成了三倍体湘云鲫。
湘云鲫具有生长速度快、不育、肉质好等特点。
四倍体鲫鲤和三倍体湘云鲫在染色体数目、DNA 含量、性腺发育及mtDNA, 等方面已被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利用异源四倍体鲫鲤与二倍体金鱼通过倍间交配方式产生了新型的三倍体鲫鱼,其不但表现出以前培育的三倍体湘云鲫不育、生长速度快等优点,而且在外形、肉质等方面比湘云鲫有所改进。
2.人工诱导鱼体三倍体基因在漳浦县江口育苗场对养殖大黄鱼受精卵进行冷休克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同年,在宁德市金鼎育苗场进行了热休克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冷休克诱导三倍体在相同温度条件下,以受精后2分钟为处理起始时间,10分钟为处理持续时间可获得较高的孵化率和三倍体诱导率;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以处理温度6摄氏度处理起始时间为受精后2分钟,处理持续时间为10分钟的条件组合获得了最高孵化率11.5%,以同样的处理起始时间和处理持续时间在2摄氏度条件下获得最高三倍体诱导率27.3%。
实验条件下,大黄鱼冷休克三倍体诱导效果相对较好的组合为:受精后2分钟,4摄氏度持续处理10分钟可见,热休克处理中,在处理持续时间为5分钟条件下,水温为37摄氏度,处理起始时间为受精后2.5分钟的三倍体诱导效果较好! 当处理水温达到40摄氏度时仅极少数受精卵孵出,虽然在孵出的受精卵中有较高的三倍体诱导率,但在实际应用中没有意义!3.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导人工诱导雌核发育, 是迅速实现基因纯合的方法之一, 理论上说, 该方法可以使优良性状以最快的速度达到纯合固定, 还可以通过雌核发育个体的性别转换实现养殖群体的性别控制, 达到培育单性品种的目的。
在雌雄个体生长速度和成鱼规格差异较大的物种、或在某一性别成熟过早的物种中尤为重要。
因此, 水产动物染色体操作研究是过去20a 来鱼类遗传育种研究中的较活跃领域之一水产动物染色体操作主要有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
在贝类和节肢动物染色体操作中, 多采用化学休克法诱导染色体加倍, 在鱼类染色体操作研究中,大多采用的是物理休克法进行染色体加倍。
静水压力( Hydrostatic pressur e) 处理是在鱼类染色体操作中应用非常成功的一种诱导方法, Str eisinger 等,首先在斑马鱼中获得成功, 之后, 出现了许多利用静水压力诱导鱼类多倍体或雌核发育的研究报道图为用静水压力处理鱼类染色体的结果五.讨论与总结二倍体育种为我国传统鱼苗育种方式,其方法一般为野生鱼体杂交——挑选优良品种——再次培育(包括少量杂交)——保留优良品种。
而三倍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大力研究,大量推广的一种新型鱼苗方法,它有如下几种方式:一.人工雌核(雄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导。
二. 人工诱导鱼体三倍体基因三.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得到从两者的方法上来看二倍体养育方法单一而三倍体方法多样,但是前者方法简单易于掌握而后者却需要大量的人工研究与探索,即使技术成熟也要较高素质的人员来完成这一系列的步骤,难度较大且耗时耗力.此外,从两者培育出的鱼种来看,同种鱼不论在身体结构,外形特征,抗病能力还是各项血液指标来看三倍体鱼均优于二倍体,但是三倍体鱼不孕不育,不能保留自身优良的品种基因.所以,每一代三倍体鱼苗都要通过上段所述方法重新育苗,这当中就存在一定风险,基因也因此无法有效控制.而正因为三倍体鱼无法生育,所以鱼体本身的一些生长激素也不同于正常鱼类,而这些影响是否会对人体有一定影响也没有深入研究.所以,三倍体育苗技术固然有值得赞赏的地方,但我们也应理性的认识里面的利害关系,合理开发,合理运用,让科技真正作用于人类.参考文献:Stefano Peruzzia, Stamatis Varsamosa,c, Be`atrice Chataina, ChristianFauvela,Bruno Menua, Jean-Claude Falguie`rea, Armelle Se´ve`red, Gert Flik 《Haemat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ploid and triploid sea bass, Dicentrarchus labrax L.》 cDepartment of Animal Physiology, University of Nijmegen, Toernooiveld 1, 6525 ED Nijmegen, The Netherlands宋立民袁立来刘肖莲王卫民《2种鉴定黄颡鱼三倍体个体方法的比较》第28卷第2期2009年4月华中农业大学学报Yoon Kwon Nama,*, In-Seok Parkb, Dong Soo Kima《Triploid hybridization offast-growing transgenic mud loach Misgurnus mizolepis male tocyprinid loach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female:the first performance study on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polyploid hybrid fish》 Faculty of Marine Science, Korea Maritime University, Busan 606-791, South Korea吴建绍《大黄鱼二倍体和三倍体血液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第40卷第4期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年7 月贾钟贺, 王常安, 徐奇友, 许红, 白庆利《高蛋白和高脂肪饲料对二倍体与三倍体山女鳟生长性能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第25卷第4 期大连海洋大学学报庄岩, 蓝勋, 王志刚, 齐洁, 王旭波, 张全启《牙鲆同质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导及其早期生长研究》第40 卷第6 期 2010 年6 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C.A. Hyndman a, J.D. Kieffer a,*, T.J. Benfey b《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diploid and triploid brook trout to exhaustive exercise》b Department of Biology, 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 Bag Service 45111, Fredericton, N.B. E3B 6E1, Canada贾钟贺,徐革锋,谷伟,张永泉,王常安,王炳谦《二倍体与三倍体山女鳟的血液学比较分析》第17卷第4期中国水产科学丁福红雷霁霖刘新富孟振刘滨张和森马爱军《饥饿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雌核发育二倍体仔鱼前期生长的影响》第41 卷第 2 期海洋与湖沼刘少军,孙远东,张纯,罗凯坤,刘筠《三倍体鲫鱼———异源四倍体鲫鲤(雄)×金鱼(雌)》遗传学报王军,王德祥,尤颖哲,苏永全,丁少雄,马梁,陈武国《大黄鱼三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0 卷第4 期庄岩, 蓝勋, 王志刚, 齐洁, 王旭波, 张全启《牙鲆同质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导及其早期生长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第40 卷第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