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在水平井设计中的应用
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特征与开发对策_徐正顺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项目 徐深气田开发技术研究 (040144)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徐正顺,1953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地质师兼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工作。
地址:(163712)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E mail:x uzhsh@petro china.co 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特征与开发对策徐正顺 房宝财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徐正顺等.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特征与开发对策.天然气工业,2010,30(12):1 4.摘 要 松辽盆地徐深气田是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发现、2005年探明的,主要气藏类型属于火山岩气藏。
为了有效开发该类气藏,先后开展了露头勘测、密井网解剖以及长井段取心等研究,研究成果证实:大庆地区火山岩气藏在地质上具有储层岩性、岩相类型多样,平面和纵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气藏受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气水关系复杂等特征。
对徐深气田试气、试采和试验区开发动态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该类火山岩气藏在开发动态方面具有气井早期产能差异大、平面分布不均衡,单井控制的动态储量差异大,出水类型复杂多样等特征。
通过综合地质、气藏工程、压裂工艺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结合火山岩气藏储层描述、地质建模、产能评价、水平井开发优化设计以及压裂增产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该区火山岩气藏的开发对策: 深化火山岩气藏地质规律认识; 开展产能评价技术研究,完善技术手段; 优化直井设计,实现 、 类储层区块有效开发; 整体考虑,分类治理 ,实现有效控水; 开展水平井开发技术攻关,探索火山岩气藏开发新模式。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徐深气田 火山岩气藏 地质特征 开发特征 开发对策 优化直井设计 水平井开发技术 DO I:10.3787/j.issn.1000 0976.2010.12.0011 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地质及开发动态特征基于松辽盆地徐深气田主体区块的开发资料,结合火山岩露头勘测、密井网解剖、重点评价井长井段取心等工作的认识,以及大量核磁共振、相渗透率、恒速压汞等常规和特殊分析成果,总结了该区的火山岩气藏储层地质特征;同时通过对试气、试采和试验区开发动态的跟踪研究,逐步认识了该区火山岩气藏的开发动态特征[1 7]。
大庆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的开发

大庆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的开发徐正顺;王渝明;庞彦明;艾兴波【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08(028)012【摘要】2002年,随着徐深1井在火山岩中获得高产工业气流,揭开了大庆深层火山岩气藏勘探开发的序幕.目前,大庆徐深气田已具有2OOO×108m3天然气储量规模.其中火山岩储集层储量占86.4%,成为我国东部陆上发现的最大气田.火山岩储集层由于受喷发期次、剥蚀改造等影响,岩性与储集空间复杂,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相邻气井产能差别大,对于火山岩气藏开发,国内外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近年来组织了科研攻关,针对火山岩气藏的特点开展了综合地质、气藏工程、钻采工艺多学科联合攻关,对火山岩地质和气藏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认识,形成了一套适用于火山岩气藏开发技术.为火山岩气藏的高效、快速开发奠定了基础,为我国在火山岩气藏开发技术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总页数】4页(P74-77)【作者】徐正顺;王渝明;庞彦明;艾兴波【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相关文献】1.徐深气田升深2-1区块火山岩气藏开发特征 [J], 于萃群;曹宝军;邵锐;李响;高涛2.徐深气田升平开发区火山岩气藏几个开发技术经济界限探讨 [J], 于士泉;罗琳;李伟;徐庆龙3.大庆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储集层识别与评价 [J], 徐正顺;王渝明;庞彦明;舒萍;高翔;艾兴波4.徐深气田升深2-1区块火山岩气藏开发优化部署 [J], 于士泉;李伟;唐亚会5.徐深气田汪深1区块火山岩气藏地质动态特征及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J], 奚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密井网精细解剖与三维地质建模

大庆石 油地 质 与开发
Pe t r o l e u m Ge o l o g y a d Oi l ie f l d De v e l o pme n t i n Da q i n g
F e b .,2 01 3 V0 l _ 3 2 No . 1
1 6 3 7 1 2 )
( 大庆油 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 究院 ,黑龙江 大庆
摘要 :针对松辽盆地徐深气 田火 山岩气 藏开发实 际 ,为 了实 现经济有 效开 发 ,通过密 井网精 细解剖 ,分 析了火
山岩储层的多种影响 因素 ,认 为火 山作用决 定储 集空间的分布与规模 ,后生改造作用决定火 山岩能否成藏 , 火 山
供 了技术支持 ,在实际应用 中效果显著 。 关 键 词 :松辽盆地 ; 徐 深气 田 ; 火 山岩气藏 ; 密井 网; 精 细解 剖 ; 三维地质建模
中图分类号:T E 1 2 2 .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0 - 3 7 5 4( 2 0 1 3 )0 1 - 0 0 6 5 - 0 6
作 用和后生改造作用二者共 同决定气藏 的储 量 ,高储渗 体和裂缝 的发 育程度决 定气井 的产能 。建立 了徐深气 田 火 山岩储层的岩石基质 、高储渗体 和裂缝 的三元 结构 概念模 型 , 通过 V S P速度 、叠加速度 和声波 速度 的联合 速
度 建模 和井控 、体控 、震控 的协 同储层建模 ,降低 了三 维地质模 型构造 和储层 预测 的不确定性 ,为气藏 开发提
第3 2卷第 1期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0 0 0 - 3 7 5 4 . 2 01 3 . 0 1 : 01 3
火山岩气藏三维地质建模实践与认识

深 大 断 裂 分 布 + 属 性 切 片 : 定 源 - - - - - 火 山 通 道 剖面地震响应 + 属性切片:定 体-----火山岩体 体内地震响应 + 单井分层:定旋回-----期次界面
汇报提纲
一、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特征 二、火山岩气藏三维地质建模实践 三、结 论
一、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特征
1、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埋藏深,气层普遍发育在靠近火山岩顶面的上部 位置
火山岩气藏获工业气流井的气层普遍发育在靠近火山岩顶面的上部位置,火山岩中、下 部发育气层且获工业气流的井极其罕见。 火山岩气藏顶部埋藏深度范围为2832~3892.4m 火山岩气藏单井产能与其所处构造位置存在一定的关系,即构造位置相对较高,试气产 能相对较高。
徐深气田火山岩全直径岩心分析孔隙度、渗透率分布直方图
二、火山岩气藏储层特征
3、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开发实践和野外地质考察已经证明:火山岩储层 非均质性极强,储层物性不仅与火山作用有关,而且与后生构造运动和风 化淋滤作用关系密切,具有典型三元结构特征,即岩石基质、高孔渗体和 裂缝发育带,裂缝和高孔渗体的分布与气井产能关系密切。
二、火山岩气藏三维地质建模实践
1、构造模型:构造模型是地质建模过程中最基础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高精度的构造
模型是水平井成功入靶的重要条件之一。
✓ 采用 “定源→定体→定旋回” 火山岩成因层次分析描述方法,获得准确的火山岩顶底及内 部旋回界面的构造解释成果,在利用 “VSP+叠加速度谱+合成地震记录” 联合构建的三维空变 速度场进行时深转化,建立构造模型。
徐深气田火山岩底水气藏合理开发对策研究

2 确定 水体规 模
2 . 1 容 积 法
考虑 到徐 深气 田 A 区块 为构造 一 岩性 气藏 ,其 水体 分 布范 围主要 受 岩性 和断 层 的控 制 ,而火 山岩 亚 相横 向规模 在 2 0 0  ̄8 0 0 m,按保 守估 计 的原 则 ,对于 有 断层 断 开底 水 的 区域 ,以断 层 作 为底 水 外 边 界 , 对于 没 有 断 层 断 开 底 水 的 区 域 , 以 井 为 中 心 外 推 l O 0 0 m 作 为 底 水 外 边 界 。据 此 划 出 水 域 面 积 1 7 . 0 4 k m , 由于水域 面积 内出水井 较 多 ,且水 层 厚 度 各不 相 同 ,因而 水 体厚 度 采 用 所 有井 的水 层 厚 度 的平 均值 5 6 . 3 4 m,有效 孔 隙度 为各 出水 井 水 层 有 效 孔 隙 度 的平 均 值 8 . 2 O ,含 水 饱 和 度 统 一 取 值 为
徐 深气 田火 山岩 底水 气 藏 合 理 开 发对 策研 究
王 海 燕 ( 中 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黑龙江 大庆 1 6 3 7 1 2 )
[ 摘 要 ] 徐 深 气 田火 山岩 气 藏 储 层 为 多期 次 多个 火 山体 喷 发 形 成 , 内部 岩 性 复 杂 ,储 层 低 孔低 渗 ,裂 缝 相 对 发 育 , 因 而 气 井 产 能 差 异 大 ;普 遍 发 育 底 水 且 气 水 关 系 非 常 复 杂 , 极 易发 生 水 侵 。 如 何 科 学 、 合 理 的
三段 火 山岩 ,完钻 5口井 :直井 4口,水平井 1口,试气 均获工业 气流 ,短期试 采井 4口 ( 1口正试 ) ,投
产井 4口,其 中 A4 O l 井 与 Al O l 井 气水 同产 。2 0 0 9 年1 0 月 4口直井投 入开发 ,全 区 日产气 9 . 4 2 ×1 O m3 , 日产 水 7 0 . 3 2 m3 ,目前 ,全 区累积产气 0 . 4 4 ×1 0 。 m3 ,累积 产水 3 . 6 0 ×l O m3 。徐 深气 田 A 区块 气水 关 系 复 杂 ,开采难 度大 ,使水 体规模 的确定 、单井合 理配产及 方案对 比优化等方 面面临许多挑 战 。
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水侵识别与预测方法

摘要 :徐深气 田火 山岩气藏普遍发育边水或底水 ,水 侵导致 了气井 产能下 降 ,气藏水 侵 的准 确识别 、水侵 量 的
快 速预测 是制定合理开发策略 的重要依据 。以徐深气 田 D区块 为例 ,建立 了一套识别气 藏水侵 和快速 预测水侵 量 的综合 方法 ,首先通过动静态结合综合识别 出气藏是 否存 在水侵 ,其 次采用正 向和反 向 2种思路计 算 D区块 不同时期水侵量 ,通过引入虚设压力 与累计产气量 关系 曲线反过来 验证前 2种方法 计算 结果 的可 靠性 ,最后通 过计 算不 同阶段的水侵量 ,建立水侵量与 累计 产气量 之间 的函数关 系 ,实现水 侵量 的快 速预测 。结果表 明,这
I DENTI FYI NG AND P REDI CTI NG M ETHoDS oF THE W ATER I NF LUX RATE FoR VoLCANI C GAS RES ERVoI RS oF
XUS H EN GASFI ELD
S HAO Rui
(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D a q i n g O i ie f l l d C o m p a n y L t d . , D a q i n g 1 6 3 7 1 2 , C h i n a )
T a k i n g B l o c k D o f Xu s h e n Ga s i f e l d a s a n e x a mp l e。a s e t o f i d e n t i f y i n g a n d i d e n t i f y i n g me t h o d s f o r t h e w a t e r i lu f n x
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水平井开发实践

摘
要 徐深 气田火 山岩气藏是大庆 油 区未来天然气开发上产的主力产层。该 类气藏储层 物性差, 气井 以压裂投 产为主 , 单
井产 量低 , 井控动 态储量较小 。底部 普遍发育水层 , 井稳产 能力差。为 改善 开发 效果 , 对 火山岩储层 开展 了水 平井 开发 气 针
先 导 性 试 验 , 过 开 展 气 藏 地 质 、 层 地 质 条 件 适 应 性评 价 。 三 维 地 质 建 模 、 震 和 气 藏 工 程 等 多 学 科 优 化 设 计 论 证 , 通 储 地 已在 6 个 探 明 区块 优 选 有 利 区 带部 署 8 口水 平 井 , 到 了 明显 的增 产 效 果 。 通 过 水 平 井 现 场 实 践 , 步形 成 了火 山岩 气 藏 水 平 井优 见 初 化 设 计 和 水 平 井地 质 导 向等 开发 配套 技 术 , 提 高 火 山岩 气藏 储 量 动 用 程 度 和 整 体 开 发 效 益 奠 定 了基 础 , 同 类 气 藏 的 开发 为 对 具 有 指 导借 鉴 作 用 。
10 0 0 10 0
压前l压后
j O l
宝
1
r- r
■
育在 局部 井 区 , 于 中低 孔 隙度 、 或 特 低 渗 透 储 属 低
层 。 目前 , 有 2个 探 明 区块 投入 开发 , 量动用 程 仅 储 度较 低 。为 提 高 储 量 动 用 程 度 , 强 开 发 效 果 , 增 探 索合 理 的开 发方 式 , 行 了水平 井开 发实 践 。 进
⑥
2 1 S iTc . nn. 0 c eh E gg 1 .
石 油 技 术
徐 深 气 田火 山岩气 藏水 平 井 开 发 实 践
扩展“G函数”模型在火山岩测试压裂参数解释中的应用——以大庆油田徐深气田为例

扩展“G函数”模型在火山岩测试压裂参数解释中的应用——以大庆油田徐深气田为例张玉广【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13(033)004【摘要】松辽盆地大庆油田徐深气田火山岩储气层由于天然裂缝发育及局部构造变化大,从而导致压裂中出现高滤失、高停泵压力梯度以及近井高摩阻等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疑难储层改造的施工成功率,基于以往对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测试压裂方法(传统“G函数”模型,二维)研究的成果,建立了更适合该气田的火山岩储层压裂参数解释的扩展“G函数”模型(三维).选取11口井共31层段进行现场实验,包括了天然裂缝较发育、天然裂缝极其发育、低滤失、高度衰退、复合型5种“G 函数”图版类型,其中仅有4个层设计加砂符合率低于80%,其余27层设计加砂符合率均高于80%.现场应用情况的统计结果表明,新理论模型使得压裂设计加砂符合率由72.4%提高到87.1%,从而更好地解决了火山岩难压储层改造成功率低的问题,为该类储层压裂成功率的提高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水力压裂技术在裂缝性火山岩储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总页数】5页(P61-65)【作者】张玉广【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测试资料在火山岩气藏评价中的应用——以徐深气田为例 [J], 王晓蔷2.大庆火山岩测试压裂参数解释新理论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J], 唐鹏飞;王海涛;刘宇3.返排率结合水气比及水性分析识别压裂后气井早期出水——以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为例 [J], 高涛;王高文4.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测井解释饱和度方法研究 [J], 杨学峰;王薇;郑建东5.多信息综合火山岩储层裂缝表征:以徐深气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为例 [J], 陈欢庆;胡永乐;靳久强;冉启全;王拥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