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基本概念.pptx
互联网的概念精品课件

互联网的概念精品课件互联网,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是连接全球各地计算机网络的网络。
它是由多个自治的、互相连接的网络组成,通过标准的互联协议栈(TCP/IP)来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
自从互联网的诞生,它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互联网的起源与发展互联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国防部的一项项目ARPA(高级研究计划署)为了解决军事通信和信息共享的问题而启动了ARPANET。
ARPANET的成功标志着互联网的诞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逐渐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网络加入到互联网中,形成了现在庞大而复杂的网络体系。
二、互联网的基本结构互联网的基本结构由网络提供商(ISP)、主干网络、边缘网络和用户终端设备组成。
网络提供商是连接用户和互联网主干网络的桥梁,主干网络则负责传输数据包,边缘网络则是指各个组织和机构的私有网络,用户终端设备包括电脑、手机、平板等。
三、互联网的应用领域互联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
通过搜索引擎和网站,我们能够轻松地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
其次,互联网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购物、支付和物流系统实现线上购物体验。
此外,互联网在教育、医疗、娱乐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四、互联网的挑战和机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的深入,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网络安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黑客攻击、数据泄露和网络欺诈等问题不断涌现。
其次,互联网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网络上的信息可以很容易地被篡改和虚假发布。
然而,互联网也带来了许多机遇,如创业、远程办公和在线学习等,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和灵活性。
五、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为互联网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智能家居、自动驾驶和智能助理等。
2024版关于互联网ppt课件

•互联网概述与发展历程•互联网技术基础与原理目录•各类应用服务解析•网络安全与防护措施•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变革与挑战•总结:未来互联网发展趋势预测01互联网概述与发展历程互联网定义及特点定义互联网是一种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通过TCP/IP协议族连接各种设备和网络,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换。
特点开放性、全球性、交互性、信息丰富、服务多样。
互联网起源与历史起源互联网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为了应对核战争威胁,开始研究分布式网络通信技术。
发展历程从ARPANET到TCP/IP协议族的诞生,再到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出现和商业化,互联网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变。
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现状用户规模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超过40亿,普及率逐年上升。
技术创新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互联网的融合,推动了互联网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应用领域互联网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如电子商务、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能制造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02互联网技术基础与原理1 2 3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构成了一组完整的网络通信协议族。
TCP/IP协议族定义TCP/IP协议族采用分层结构,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各层之间通过特定的协议进行通信。
分层结构TCP/IP协议族实现了不同网络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可靠通信,确保数据在互联网中的传输和交换。
主要作用TCP/IP协议族及其作用域名系统(DNS )是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 地址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DNS 定义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时,DNS 服务器会将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 地址,以便计算机能够找到并访问目标网站。
工作原理DNS 提高了互联网的可用性和可访问性,使用户能够更方便地访问网站和应用。
主要作用DNS 域名解析系统HTTP/HTTPS协议原理HTTP定义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一种用于分布式、协作式和超媒体信息系统的应用层协议。
互联网基本概念

互联网基本概念互联网(Internet)是指将全球范围内的数以亿计的计算机设备相互连接而成的庞大网络。
互联网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是人类历史上信息交流和传播方式的一次革命。
一、互联网的基本构成互联网由多个网络构成,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网络是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和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它们通过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相互连接,形成了互联网。
互联网以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为基础,采用分布式的体系结构,没有中央控制和管理机构,各个网络之间以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简称AS)为单位相互连接,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
二、互联网的基本特点1. 开放性。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任何用户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地发布和获取信息。
2. 全球性。
互联网没有地域和国界的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
3. 去中心化。
互联网没有中央控制机构,各个网络之间采用自治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结构。
4. 信息丰富。
互联网上的信息种类繁多,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的信息。
5. 实时性。
互联网上的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用户可以随时获取最新的信息。
6. 互动性。
互联网上的信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交流和互动,包括邮件、社交媒体、在线聊天等。
三、互联网的基本应用1. 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是互联网最早也是最基本的应用之一,它可以实现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
2. 网络新闻。
互联网上的新闻和信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等方式随时获取,用户可以了解到各种领域的最新动态。
3. 在线购物。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在互联网上购物,享受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
4. 在线教育。
互联网上有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
5. 社交媒体。
《互联网概述》课件

1
ARPANET的诞生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立了ARPANET,为互联网的雏形。
2
互联网开放给公众
1991年,互联网被正式开放给公众使用,标志着互联网的商业化发展阶段的开始。
3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互联网的基本架构
互联网的通信协议与技术
1 T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通信协议,负责 数据的可靠传输。
2 HTTP协议
HTTP协议是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 超文本的协议。
3 HTML与CSS
HTML和CSS是互联网页面的标记语言和样 式表语言,用于构建网页的结构和外观。
4 SSL/TLS加密技术
垂直搜索引擎
垂直搜索引擎专注于特定领域的信息检索,如图片、视频、音乐、新闻等。
搜索引擎的特点
搜索引擎通过爬虫抓取网页信息,建立索引并提供相应的搜索服务,帮助用户找到所需的信 息。
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应用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和电子技术进行商务活动,如在线购物、在线支付、电子供应链管理等。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通过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应用,改变了传统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和 服务方式。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医疗结合互联网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为患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医 疗服务。
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教育将进一步推动在线学习、个性化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更 广阔的学习机会。
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应用与前景
《互联网概述》课件
通过这份课件,我们将了解互联网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基本架构、通信协 议和技术、应用领域以及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 云计算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互联网安全等内容。
互联网 ppt课件

02
03
04
05
深入学习互联网相关的 前沿技术,提升自身技 术实力
积极探索互联网应用的 新领域,拓宽自身的视 野和领域知识
加强团队合作与交流能 力,与行业内的专家和 精英共同探讨和分享经 验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 坚实的基础
期待互联网行业能够持 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 的机遇和福祉
物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01
发展趋势
02
03
04
跨界融合:物联网将与互联网 、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融合,
拓展应用领域。
技术创新:未来物联网将不断 涌现出新的技术和应用模式,
促进智能化的发展。
产业升级:物联网的发展将推 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产
生更多的经济价值。
05
互联网的未来展望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的应用场景 与案例分析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与未来展望
学习方法与建议
针对不同知识点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
设定学习计划与目标,保持学习的连贯 性与持续性
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教程、视频 、书籍等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际操作 能力
多参与线上、线下讨论,与其他学习者 交流互动
对未来的展望与期待
01
VPN提供安全的网络连接,保 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安全漏洞修补程序
及时更新系统和软件补丁,修 补安全漏洞,防止恶意软件利 用漏洞进行攻击。
互联网安全管理制度
定期安全审计
对企业网络系统进行定期安全 审计,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和
漏洞。
安全培训
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 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关于互联网的PPT

探讨了新技术、新应用、新市场等可能对互 联网行业产生的影响和变革。
29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机遇挑战
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技术的 发展将为互联网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商业模
式。
01
02
跨界融合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将产生更多的商业 机会,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能制造等 。
互联网定义及特点
定义
全球性
开放性
交互性
信息丰富
互联网是一种全球性的 、开放的、由众多网络 相互连接而成的计算机 网络,它采用TCP/IP协 议族作为通信规则,实 现了各种异构网络之间 的互联互通人们可以方 便地交换信息。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 台,任何人都可以加入 并使用它。
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交 易,包括二手交易平台、 拍卖网站等。
12
社交媒体领域
社交网络
提供人们在线交流、分享 信息和建立社交关系的平 台,如微信、微博等。
2024/1/28
短视频
以短视频为主要内容形式 的社交媒体平台,如抖音 、快手等。
直播
实时互动的在线直播形式 ,包括游戏直播、秀场直 播、电商直播等。
2024/1/28
24
国家相关法规政策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 络安全法》
该法规旨在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 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 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 。其中规定了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保护 义务,以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 者在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上的责 任。
人工智能
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包括机器学 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应用于智能推荐、智能客服等场 景。
八年级第二课《认识互联网》优秀课件

2.1 互联网的特点
• 互联网的概念 • 互联网又叫因特网,是由英文单词“Internet〞翻译而来的,本义指
“交互的网络〞。
互联网〔英语:Internet〕,又称网际网路,或 音译因特网、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 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 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这种 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 “网络互联〞,在这根底上开展出覆盖全世界 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 起的网络结构。互联网并不等同万维网,万维 网只是一建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 系统,且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效劳其中之一。
互联网的特点
特点1
特点2
特点3
互联网是一个基于 TCP/IP协议的国 际互联网络
互联网是一个网络用户 的团体,用户使用网络 资源,同时也为该网络 的开展奉献自己的一份 力量。
互联网是所有可 被访问和利用的 信息资源的集合 。
返回
2.2 互联网的效劳
网上浏览〔万维网效劳WWW〕 电子邮件〔E-mail〕
• 微型博客〔MicroBlog〕,即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 以及获取的平台。
返回
其他互联网效劳与应用
网上聊天、网上寻呼、网络会议、网上购物、网上教学、宽带影视和娱乐等。
2.3 互联网中的常用术语
常用专业术语
网站 上网
主页
互联网 域名
URL地址
IP地址
返回
网站
网站是网络信息组织、存储、发布站点,是互联网中提供信 息服务的机构,这些机构的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中,可以提 供万维网(WWW)等服务。
电子公告牌〔BBS〕和新闻组〔Newsgroup〕
《互联网基础知识》课件

互联网的构成要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计算机
作为互联网的节点,用于存储、处理和传输数据。
协议
规定了数据传输和通信的标准,例如TCP/IP协议。
网络设备
用于连接计算机和网络,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数据
是互联网的核心,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
互联网常见协议
1 TCP/IP
2 HTTP
是互联网最基础的协议,用于实现可靠的数据传 输。
数字证书用于验证和保证网站的真实性和安全性,通过数字签名实现。
网络隐私保护的基本方法
网络隐私保护的基本方法包括使用安全密码、保护个人信息、限制数据共享等。
《互联网基础知识》PPT 课件
这份PPT课件将带你了解互联网的基础知识,包括互联网的起源和演变、构成 要素、常见协议以及网络安全等内容。
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是全球范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标准化的协议连接全球各个网络, 实现信息的传递和资源的共享。
互联网的历史
互联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军事和学术机构之间建立了一系列的计算机网络,为后来的互联 网奠定了基础。
常用的网络传输协议
1
UDP
2
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传输。
3
TCP
提供可靠的、基于连接的数据传输。
ICMP
用于在网络中传输控制和错误报文。
H TTP协议
HTTP协议是用于web应用中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的协议,它使用 TCP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H TTPS 协议
HTTPS是在HTTP基础上添加了加密机制的安全传输协议,用于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F TP协议
FTP协议是用于在网络中传输文件的协议,包括上传、下载、删除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主机
网络1
R1
网络4
R3
网络2
R2
网络3
目标主机
IP数据报 帧头1 IP数据报
IP数据报 帧头2 IP数据报
IP数据报 帧头3 IP数据报
IP数据报
无连接数据报传递服务(续)
IP只要求物理网络提供最基本的功能:传输包。 IP数据报的传递是互相独立的; (OSI 模型中X.25
是有连接的,后来才增加无连接服务。) 收到数据报时不发确认;对IP数据报的损坏、丢 失、错序、重复 听之任之。 确定数据报的路由。 数据报的分段和重组。 尽力而为(best effort),不保证可靠。
第五章 TCP/IP协议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IP层在TCP/IP协议栈中的位置
应用层协议
传输层协议
ARP
IP
ICMP
网卡驱动程序
IPv4 和 IP 数据报
无连接数据报传递服务 IP 数据报格式 IP 数据报的分段和重组 IP 数据报的路由和转发 IP 数据报差错报告
无连接数据报传递服务
IP数据报格式
0
16
31
版本 报头长 服务类型
总长度
标识 生存时间TTL 协议号
DM
分段位移
FF
报头校验和
源 IP地址
目标 IP地址
可选项+填充
数据
IP数据报格式(续)
绝大多数IP数据报包含20字节的报头: 版本(4位):IP协议版本,当前为4。 报头长(4位):本数据报头的字数,每字4字节,
目标不可达
• 回答请求/回答响应
数据报超时
(ping 用它测主机可达性)
数据报参数问题 • 时间戳/时间戳响应
报源减速
• 地址屏蔽码请求/响应
重定向
路由协议
路由器的核心是网络层,包括 IP、ICMP、 ARP,还有一个或多个路由协议。由于路 由协议需要传输层协议支持,实际路由器 还包括高层模块,还有网管模块。
IP数据报的路由和转发(续)
202.112.58.1
R1
网2:202.112.58.0
50.0.0.1
202.112.58.2
202.112.58.3 R3
网1:50.0.0.0
R2
网3:166.111.0.0
128.1.0.2
166.111.0.1
网4:128.1.0.0
IP数据报的路由和转发(续) —路由器R3的路由表
外部路由协议或外部网关协议EGP —不同自治系 统的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
谓自治系统是由单一机构管理、操作下的 路由器连接的互联网。
路由协议分类
Internet的路由协议分两类:
内部路由协议或内部网关协议IGP—自治系统内
部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DV类。 IS-IS,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LS类。
DF(Don’t Fragment)(1位):DF=1禁止本报分段。 MF(More Fragment)(1位):MF=1表示后面还有
本报的分段, MF=0表示是最后一个分段。 分段位移:分段位移×8指出本分段在原数据报中
从第几字节开始。除最后一段外,其余分段的长 度是8字节的倍数。 这些字段是与分段和重组有关的。
由目标主机的IP层对分段报进行一次重组, IP不区分经一次或多次分段的报。
IP数据报的路由和转发
主机和路由器如何为IP数据报确定路径: 源主机和目标主机位于同一物理网络:数据报在
物理网络内传递。比如以太网,源主机将目标主 机IP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 把数据报封装在以太网 帧中直接发送。 源主机和目标主机位于不同物理网络:数据报经 路由器转发。路由器通过路由表决定数据报的下 一站。 源主机如何确定该发往哪个路由器? 主机也有一张路由表,并配置默认网关。
路由器功能和路由协议分类 内部路由协议OSPFv2 外部路由协议BGP-4 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
路由器功能
互联网中路由器的传统功能: 交换路由信息:与其它路由器交换网络拓
扑和网段时延等信息; 执行路由算法:基于路由信息计算、更新
路由表,为数据报决定路由。 Internet是由许多自治系统 AS互联而成,所
目标网络
屏蔽码
下一站 IP 地址
50.0.0.0
255.0.0.0
128.1.0.0 255.255.0.0
166.111.0.0 255.255.0.0
202.112.58.0 255.255.255.0
*
202.112.58.1 202.112.58.2
直接传递 直接传递 166.111.0.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项是默认路由项,或叫默认网关(default gateway)
IP数据报差错报告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就是 IP 数据报差错报告机制, ICMP 报文封装在 IP 数据报中发送。
ICMP差错报文:
ICMP信息报文:
源IP地址(32位):数据报源主机的IP地址。 目标IP地址(32位):数据报目标主机的IP地址。
IP数据报的分段和重组
物理网络一般限制通过包的最大长度,如 以太网允许最大帧长1518字节。若物理网 络允许的包长小于IP数据报长,路由器的IP 层要将该报分段成多个IP报转发。
分段后的数据报在被发送过程中还可以再 分段。
IP数据报格式(续)
生存时间TTL:指明数据报在互联网上逗留的最 大时间。标准按秒计,实际上按跳数计。数据报 每经过一个路由器,TTL减1,当TTL=0 时数据 报被丢弃。防止无法投递的报无限传递。
协议号(8位):指明上一层协议,6表示上层是 TCP,17表示上层是UDP。
报头校验和(16位):通过路由器时TTL减1,校验 和要重新计算。IPv6无校验和,...
范围是5~15,5即20字节,15即60字节,所以选 项最多占40字节 服务类型(8位)(type of service):本数据报的服务 质量参数,当前未实现,设置为0。 总长度(16位):数据报最大长度为65535字节。
IP数据报格式(续)
标识(16位):数据报编号,当路由器将本数据报 分段时,此标识拷贝到每个段的IP报头。在分段 重组时它用来确定该分段属于哪个数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