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型社会建设(河南理工大学)
建设节水型高校的措施

建设节水型高校的措施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水资源不平衡和水污染严重加剧,建设节水型高校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必要措施和需要重视的热点问题之一。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精英的重要场所,更要充分发挥其社会责任,带头推动节水工作。
下文介绍建设节水型高校的措施,包括卫生间的节水设备、校园绿化的水资源节约、学生节水行为的培养等方面。
1. 卫生间的节水设备作为人们日常用水较为频繁的场所之一,卫生间的节水设备是实现节水目标的一大重要步骤。
目前在市场上已经有许多卫生间节水设备,例如断水器、节水龙头、六升冲水器以及智能感应洗手台等,这些设备的使用可以在保证卫生间正常使用的同时,大幅度降低用水量。
同时,高校应当通过加强维护和检修,确保这些设备的使用寿命,对节水目标的实现也至关重要。
2. 校园绿化的水资源节约在现代城市的校园中,绿化面积和绿化质量已经成为体现城市品质和文化内涵的重要标志。
然而,大面积的植物种植和经常浇灌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对于高校来说,可采用多种方式实现校园绿化水资源的节约,例如采用低水耗的园林植物、设置夜间浇灌、掌握科学浇水时机等措施,还可在室内桌面种植植物,增加校园绿化质量,减少用水量。
3. 学生节水行为的培养学生是高校中最大的人员群体,如何培养学生的节水习惯也是建设节水型高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高校教职员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做好学生的节水宣传和教育,例如开设相关课程、组织节水科技展示和竞赛活动、制定校内行为规范、设置公共区域标语等方式。
还可以加强学生自我约束和加强学生组织参与,以达到学生能自觉地节约用水,并积极参与校园节水活动的效果。
4. 加强节水管理和科研力量建设建设节水型高校,除了上述措施外,也需要完善节水管理服务和全面提升节水科研能力。
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特点,制定适合本校的节水管理制度,加强对校内水资源的优化和管理,对校园水资源的监测、测量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用水异常状况,减少用水浪费。
此外,加强节水科研能力,通过科研力量服务校内节水工作,加强对水资源的分析和利用,为高校节水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郑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郑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韦凤年;王莉;陈华
【期刊名称】《中国水利》
【年(卷),期】2008(000)009
【摘要】2005年2月,郑州市被水利部命名为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六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之一。
以此为契机.郑州市加大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力度.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总页数】4页(P前插5-前插8)
【作者】韦凤年;王莉;陈华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记者;《中国水利》通讯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
【相关文献】
1.郑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与成效分析
2.郑州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综述
3.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人水和谐发展——访郑州市供水节水办公室主任任长江
4.河南省郑州市: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中部崛起
5.河南省郑州市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中部崛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长葛市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长政办〔2018〕18号

长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长葛市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长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长葛市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长政办〔2018〕18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相关单位:《长葛市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2018年5月2日长葛市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方针,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河南省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豫水政资[2017]60号)》、许昌市水利局《许昌市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许水办[2017]11号)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节水事业发展,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坚持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把加强需水管理、转变用水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主要目标,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培育节水型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健全全社会、全领域、全方位的立体节水模式,全面推进“体系完整、制度完善、设施完备、高效利用、节水自律、监督有效”的节水型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水和谐。
节水高校建设情况汇报

节水高校建设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水资源的短缺问题也日益凸显。
作为高校,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响应国家的节水号召,积极开展节水高校建设工作,为推动节水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现就我校节水高校建设情况进行汇报如下:首先,我们在校园内部开展了一系列的节水措施。
比如,我们对校园内的供水管道进行了全面检修和更新,确保供水系统运行畅通,减少了因管道老化而造成的漏水现象。
同时,我们还对校园内的绿化进行了优化,采用了节水型植物,合理设计了灌溉系统,有效降低了浇水用量。
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了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其次,我们积极引导师生参与节水行动。
我们通过开展各类节水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师生对节水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我们组织了节水主题的科普讲座、校园节水征文比赛等活动,引导师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节水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节水宣传和倡导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水氛围。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节水技术研究和应用。
我们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节水技术研究项目,探索高效节水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应用。
我们在校园内部推广应用了一些节水新技术,比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等,实现了对水资源的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
最后,我们还积极参与了节水先进单位的评选和交流活动。
我们通过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向其他高校学习借鉴,不断提高自身的节水管理水平。
同时,我们也将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向外界进行了宣传和分享,希望能够为其他高校的节水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总的来说,我校在节水高校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普及,节水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不断完善和深化节水工作,为推动我校节水高校建设事业取得更大的成绩而努力奋斗。
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共同为节水事业贡献力量。
河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水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节 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明显的成效。“十三五”是河南全
1
河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
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随着我省粮食生产核 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 新示范区、河南自贸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和战略平台相继获批, 加快推进“四个强省”建设。在迎接重要发展战略机遇的同时,河南 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严峻等问题,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 建设是我省全面实现小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河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目标和任务19表21河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总体目标项目目标类型序号指标说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用水总量以内非常规水源利用用水效率控制指标综合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5农业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0601提高到0616农业用水计量率提高到60工业工业和城镇用水计量率提高到70生活10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由现状148控制在100以内11城市节水器具普及率提高到90以上12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由现状908提高到950以上水生态13全省重要水功能区达标率提高到7514新建城区硬化地面可渗透面积达到40以上15水生态系统得到进一步恢复地下水超采区得到有效控制节水管理制度建设16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总量和强度双控17完善节水利益调节机制健全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和水权交易机制推行合同节水管理18完善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19完善节水创新机制实行水效领跑者制度20全社会节水氛围进一步形成全民节水意识进一步提高河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目标和任务20表22河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分行政区建设目标行政区用水总量农业工业城市生活其他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万元增加值用水量m万元重复利用率节水器具普及率水功能区达标率非常规水利用量万m郑州市2077006685601327843135100063414123开封市14462061622825048341249795711050洛阳市179810572565259187186942882平顶山85580620542352981210295066750安阳市1384406453851845860108848333鹤壁市568206957991334976110868750新乡市1922305845592299798105828375焦作市14856066176621888871588355005200濮阳市163540580697285888083957750许昌市10694070070216536131109341000漯河市560706852781688590155835714三门峡50800675422209660094850100030南阳市23650057543527497458594088012114商丘市1271406803062195738100826611信阳市171940600243309266584732
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与水生态文明建设概况

4、水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突出
水污染、森林植被退化、水土流失问题严 重。
松花江水污染
太湖蓝藻
森林植被退化
水土流失严重
地下水超采及其引发的问题十分严重
现状北方平原区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开采率
(%)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松 花 江 区 辽 河 区 海 河 区 海 河 北 系 海 河 南 系 黄 河 区 淮 河 区 山 东 半 岛 西 北 诸 河 区
北方 19%
90%
平原区 10%
山丘区
与人口、耕地、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
( %)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北方 64 47 36 53
南方 65 35 19
total area 面积
population
人口
cultivatedland
耕地
water resouces 水资源量
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与 水生态文明建设概论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
第一部分 节水型社会建设
主 要 内 容
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涵、目标及任务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涉及的几个重要问题 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工作 五、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探索
水的重要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
降水
地表水 资源量
2、缺水问题突出
总用水量持续增长
亿 m³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50 2000 1000 0 1030 2744 4437 4848 4392
总用水情况
6022 5566 5133
年
亿m³
工业用水持续增长
节水型高校典型示范案例

节水型高校典型示范案例1. 引言节水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高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当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推动节水理念在学校内的普及和实践。
下面将列举10个典型的节水型高校示范案例,以期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2. 智慧用水系统的应用某高校引入智慧用水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实时监测用水情况,并根据数据提供合理的用水建议,以降低浪费和滥用现象。
3. 宿舍节水改造该高校对宿舍进行节水改造,安装节水淋浴头、节水水龙头等设备,采用分表计费制度,激励学生节约用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4.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某高校建设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将雨水用于浇灌花草和冲厕所等非饮用水用途,减少了对自来水的需求,降低了用水成本。
5. 智能化农田灌溉该高校的农田灌溉采用智能化系统,通过监测土壤湿度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实现精准灌溉,避免了过度浇水和水资源的浪费。
6. 湖泊水质治理某高校的湖泊水质长期受到污染,为了改善水质,该校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引入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处理,有效净化了湖泊水体,保护了水资源。
7. 节水型景观设计该高校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注重节水理念,采用抗旱植物和适应性植被,合理规划水体和绿地,减少了浇灌水量,提高了景观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
8. 环境教育与宣传该高校开展丰富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组织节水主题讲座、宣传展览等,引导师生树立节水意识,提高节水意识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9. 校园水资源管理某高校建立了完善的校园水资源管理体系,制定了详细的用水计划和管理措施,实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约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10. 学生社团参与该高校设立了水环保社团,组织学生参与节水活动,开展水资源科普宣传和节水知识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节水习惯。
11. 结语通过以上10个典型的节水型高校示范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高校在节水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这些案例展示了高校在节水领域的创新实践和积极探索,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节水高校建设情况汇报

节水高校建设情况汇报近年来,我校在节水高校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为推动节水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校园节水意识的提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
以下是我校节水高校建设情况的汇报:首先,我校加强了节水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水宣传活动,如举办节水知识讲座、举办节水科普知识竞赛等,提高了师生对节水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学校还制定了《节水管理办法》,明确了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如何节约用水,规范了用水行为。
其次,我校加大了节水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
学校对校园内的供水管网进行了全面检修和改造,更新了老旧设备,提高了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在校园内建设了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和利用,有效地减少了对自来水资源的依赖。
再次,我校注重了节水科研和技术创新。
学校成立了节水科研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与节水相关的科研项目,研发出了多项节水技术和产品。
同时,学校还积极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节水技术,将其运用到校园的建设和管理中,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我校加强了节水管理和监测工作。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节水管理体系,明确了各部门的节水责任和考核机制。
同时,学校还引进了先进的水资源监测设备,对校园内的水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保障了校园用水的安全和稳定。
综上所述,我校在节水高校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要看到,节水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加大对节水工作的投入和力度,不断完善和提升节水管理水平,为打造节水型校园,建设美丽校园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一起为节水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水型社会建设
农业节水体系建设的必要及紧迫性 姓名:张军伟
班级:机制10-5班
学号:31100400****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1、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小时候,我们课本上就说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国家,还有歌曲所唱“家里住着两条龙,长江和黄河”,我从没有感觉到我们伟大英雄的祖国缺少过什么,可现在我的观念的确不得不改变。
根据新华社报道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虽然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如果再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资源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少之又少,并且分布又极不平衡。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供水不足问题。
另外根据检测到的数据显示,我国多数城市地下水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且有加剧之势。
而我国人口在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增长,到2030年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将更少,面临的困境将更严重,将严重威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对此,我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及用水观念必须改变,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2、农业是用水大户
(1) 目前全国农业用水现状
全国农业用水约占用水总量的62%,部分地区更是高达90%以上,用水效率不高,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以我所在地区——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灌溉为例,大部分地区仍然采用大水漫灌的形式,这是传统的灌溉方法,也是使用最广泛的灌溉方法,漫灌是在田间不做任何沟埂,灌水时任其在地面漫流,借重力渗入土壤,是一种比较粗放的灌水方法。
灌水均匀性差,不仅浪费大量的水资源,而且费时耗力。
在此,以每家四口人、四亩地,需灌溉两天左右,若多户同时使用同一口井,上水速度慢,灌溉时间必将延长,而水是随便在地里流淌,虽然用一句话“这样浇的透”,但是浪费了大量水资源,不利于可持续的发展。
(2) 我国农业用水效率现状及节水前景
目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相当突出,年均缺水量巨大,我国农业用水效率不高,灌溉效率为0.50,与发达国家70%的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当然此也说明我国农业节水大有潜力。
我国现有效灌溉面积为9.25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49%的灌区,而生产出全国大部分的经济作物,另外,要想长远的解决我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关键还是在水,而水量一定的情况下,这就需要节水先行。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司长王爱国说,到2020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将形成300多亿方粘结谁能力,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有重要意义,年节水能力接近三峡总库容。
我国耕地水资源占有量为1400立方,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当然,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节水成绩明显,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实现了零增长。
今后,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大,必须强化鼎城设计,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发展农业节水。
上文已经说过,我国农业节水前景巨大。
对于年节水能力接近三峡总库容的水量,接近全年灌水总量的10%,这是一个巨大的的数字。
全国每年农作物受旱面积4亿亩左右,成灾面积1.8亿亩,因干旱损失粮食约300亿公斤。
与此同时,由于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我国农业灌溉水每立方米平均生产粮食为1公斤,每亩每毫米降水生产粮食为0.5公斤,
均仅为发达国家水平的一半。
有关专家测算,通过推广农田节水技术,如果将灌溉水的粮食生产效率提高0.1公斤每立方米,旱作区每毫米降水的粮食生产效率提高0.1公斤每亩,可增加粮食生产能力500亿公斤以上,相当于我们河南省2006年全年的粮食产量。
,如果合理利用好现有的水资源,三江平原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75亿公斤,新疆北部地区可新增100亿公斤,东北西部可新增30亿公斤以上。
由此可见,解决水资源高效利用问题,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3) 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缺乏节水意识:社会公众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认识和了解不
足,水危机和节水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宣传教育。
对于节水农业综合系统的认识不够全面,认为就是节水灌溉农业,忽视节水管理及其配套的政策法规的重要作用。
2 科技水平认识不高:节水农业看技术含量,认为高新节水技术才是
节水,而那些技术实用性强,效率比较高的“土”技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注重工程节水,忽视农艺节水,主要表现在将节水农业等同于农业工程节水,把节约水在输送和灌溉过程中的浪费作为主要技术内容,节水农业技术应包括农艺、工程和管理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综合利用各种农业节水措施的技术集成。
3 政策法规不完善、不健全:政策不配套,水权交易市场的开放需要
相关政策的支持。
4 投资力度上的不够:发展节水农业要以一定的资金投入为前提。
目
前,节水推广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政府。
由于水利供水工程尚未形成产业,受灌区水量调控条件、水管理机制和水价改革进程的影响,节水资金难以得到保证,节水推广只能根据国家投资力度而定。
但从目前国家水利投资政策看,只有电站、大坝和堤防工程能立项,节水灌溉工程难以立项。
特别是地处黄河和海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经济不甚发达,地方政府和群众的投资能力非常有限,单靠灌区自身的力量发展节水灌溉难度很大,以至于节水农业的发展步履艰难。
由于农田水利经费不足,资金缺额大,几乎所有灌区均处于亏损状态运行,根本不能保证工程的正常维修。
因此,急需建立并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资体系,充分发挥国家、地方、集体和个人等多方面的作用。
5 政府功能发挥不够:协调管理不善,各自为政,造成各流域矛盾重
重,重复开发,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3、农业节水可达到目标
初步建立农业节水体系,水利建设实现平原区旱能灌、涝能排,山丘区有雨存得住、无雨有水用。
基本完成节水改造和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农业用水量基本稳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
做好优化配置农业用水,调整农业用水和用水结构,完善节水工程措施,推广农机、农艺和生物技术节水措施,健全农业节水管理措施等,到202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农业节水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