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计与工厂设计-车间布置设计共90页文档
化工生产车间布置设计

(3)在管廊上方有空冷器时 ①如泵的操作温度为340℃以下则泵布置 在管廊外侧,泵出口中心线伸出管廊距柱中 心线0.6m,泵的驱动机在管廊内侧。 ②如泵的操作温度等于或大于340℃,则 泵布置在管廊外侧(包括泵的驱动机),泵出 口中心线距管廊中心线3m。 (4)管廊内两排泵对称布置时,中间通道宽 度不应小于2m,两台泵之间的最小净距为
(5)设备布置尽量采用露天布置或半露天框架 式布置形式,以减少占地面积和建筑投资。比较 安全而又间歇操作和操作频繁的设备一般可以布 置在室内。 (6)要为工人操作创造良好的采光条件,布置 设备时尽可能作到工人背光操作,高大设备避免 靠窗布置,以免影响采光。 (7)要最有效地利用自然对流通风,车间南北 向不宜隔断。放热量大,有毒害性气体或粉尘的 工段,如不能露天布置时需要有机械送排风装置 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卫生标准的要求。 (8)装置内应有安全通道、消防车通道、安全 直梯等。
2.泵距和基础标高
(1)泵距 小型泵0.75~1.2m 中型泵1.5~2.1m 大型泵1.5~2.7m
(2)泵设备基础标高一般在0.3m。
3. 管廊下多泵的布置
(1)有多台泵的装置,泵宜在管廊下成排 布置,泵出口中心线取齐。
(2)在管廊上无空冷器时,泵在管廊内侧 ,泵出口中心距管廊柱中心0.6m。
化工厂房平面型式:
一般有长方形、L型、T型和П型。
2.4厂房的宽度
一般单层厂房宽度不宜超过30m,多 层 厂 房 宽 度 不 宜 超 过 24m , 厂 房 常 用 宽 度 有9m、12m、14.4m\15m、18m和24m。厂 房中柱子布置既要便于设备排列和工人操 作,又要有利于交通运输。
在进行车间布置时,要考虑厂房安全 出入口,一般不应少于两个。如车间面积 小,生产人数少,可设一个,车间门向外 开。
化工企业厂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要求.ppt

(七)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
•这里出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安全防护距 离的问题,国家已经着手制定或规范危 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防护距离标准。 但难以出台。
在国家安监总危化136号文(关于印发《危险化
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纪 要》的通知的第三项(一)提出了加快制定危 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防护距离的标准的要求: 根据《研究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有关问题 的会议纪要》(国阅[2005]81号)要 求.
风速m/s <2 2~4 >4 <2 2~4 >4 <2 2~4 >4 <2 2~4 >4 <2 2~4 >4 <2 2~4 >4
距离m 700 500 400 600 400 300 250 200 150 200 150 100 700 600 500 500 400 300
标准号
制 胶 厂
GB18079-200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相邻工厂或设施防火间距m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筒中心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居民区公共福利设施村庄15010012010025相邻工厂围墙或用地边界线120701205070国家铁路线中心线55458035厂外企业铁路线中心线453580301表419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相邻工厂或设施防火间距m液化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筒中心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国家或工业区铁路编组站铁路中心线或建筑物554580352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边35308030其他公路路边25206020变配电站围墙80501204025相邻工厂或设施防火间距m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筒中心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国家架空通信线路中心线50408040通航江河海岸边25258020输油管道原油及成品油管道中3030603030液化烃管道中心6060806060当相邻设施为港区陆域重要物品仓库和堆场军事设施机场等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距离有特殊要求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化工设计资料

第一章化学工业的发展一次能源:系指从自然界获得、而且可以直接应用的热能或动力。
二次能源:通常是指从一次能源经过各种化工过程加工制得的、使用价值更高的燃料。
化工生产的特点:1.化工生产的物料绝大多数具有潜在危险性 2.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苛刻 3.生产规模大型化、生产过程连续性强4.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化学工业危险因素:1.工厂选址2.工厂布局3.结构 4.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5.化工工艺 6.物料输送7.误操作8.设备缺陷9.防灾计划不充分化学工业安全措施:1.设备安全2.物料加工和操作安全3.装置安全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1.应遵循本质安全设计原则2.应遵循合理降低风险原则3.应遵循三同时原则本质安全设计:采用削减、缓解、替代、简化等手段,通过局部改用没有危险或危险性很小的物料或过程,从设计源头上消除或削减危险源过程危险源分析的基本方法:预先危险源分析(PHA)故障假设/安全检查表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工艺流程图(PF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EMA)故障树分析(FTA)系统的过程危险源分析:指对选定的某个设计装置(单元)进行专业的、全过程的综合分析,以辨识危险源对全局的影响。
化工安全对策措施设计原则:1.事故预防优先原则2.可靠性优先原则3.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化工设计的安全经济分析:1 装置的安全设计产生的效益2 装置中隔断设备使用寿命大致相同 3 股东投资和操作费用的关系 4 安全设计应满足规定条件下的最低费用保障化工设计三阶段法:法令规则标准规范企业经验标准第二章化工厂厂址的选择一级危险:易燃物质、火源、富氧、热源、压缩物质、毒性物质、人员失误的可能性、机械故障的可能性、人员物料和车辆在厂区流动蒸汽云降低能见度等。
二级危险:火灾爆炸游离毒性物质的释放跌伤倒塌碰撞工厂定位,一般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有原料、燃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的良好的流通条件;2.有储运、公用工程和生活设施等方面良好的协作环境;3.靠近水量充足,水质优良的水源;4.有便利的交通条件;5.有良好的工程地址和水文气象条件。
车间布置

车间布置8.1概述一个较大的化工车间通常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生产设施,包括生产工段、原料和产品仓库、控制室、露天堆场和储罐区等。
(2)生产辅助设施,包括除尘通风室、变电配电室、机修维修室、消防应急设施、化验室和储藏室等。
(3)生活行政福利设施,包括车间工作室、工人休息、更衣室、浴室、厕所等。
(4)其他特殊用室,如劳动保护室、保健室等。
车间布置是指对车间各基本工段、辅助工段、设施、设备、仓库、通道等在空间和平面上的相互位置的统筹安排。
车间布置旨在最有效地利用厂房空间,一方面方便于工作操作,避免生产设备的过度拥挤;另一方面,注意厂房的通风和防火防爆,确保安全生产。
其具体内容包括:在纵跨、横跨、高跨、露天跨建筑面积上的安排;在厂房内空间分层的安排;在多层建筑内的安排。
车间的平面布置要根据工厂的生产大纲和车间分工表、生产流程、工艺路线、生产组织形式、机器设备和起重运输设备的种类、型号、数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确定。
好的车间布置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搬运路程,让物料从进入车间依次流经各个工位后流出车间。
车间布置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既要符合工艺要求,又要经济实用、合理布局。
车间布局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投资,建设后的生产运行正常,设备维修和安全以及各项要做到考虑周全,仔细推敲,多种不同车间布置方案进行比较,以取得最佳布置方案,为工厂创造良好的操作条件,使生产正常、安全运行、节省经费。
8.2车间布置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石油化工工艺装置布置设计通则》8.3车间布置原则经济效果要好。
车间布置设计应简洁、紧凑,以达到最小的占地面积;车间立面图应尽量将高大的设备布置在室外,以减少建设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地形、主导风向等条件进行设备布置,有效地利用车间建筑面积(包括空间)和土地(尽量采用露天布置及构筑物能合并者尽量合并)明火设备必须布置在处理可燃液体或气体设备的全面最小频率风向的下侧,并集中布置在装置(车间)边缘。
第7章(化工厂布置)

1. 相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GBJ 16-1987(2001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1992 (1999年版)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① 检验实际情况与所绘图纸是否相符,如果选用,决定该地区 是否要重新测量,研究厂区自然地形的改造利用方式,和场 地原有设备加以保留或利用的可能性; ② 研究工厂现场基本区划的几种可能方案; ③ 研究确定铁路专用线接轨点和进线方向,航道和码头的适宜 地点,公路连接和工厂主要出入口的位臵。 ④ 实地调查厂区历史上的洪水淹没情况; ⑤ 实地观察厂区的工程地质情况;
⑥ 实地踏勘工厂水源地、排水口,研究确定可能的取水方案和 污水排除措施; ⑦ 实地调查热电厂及厂外各种管线的可能走向; ⑧ 现场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 ⑨ 周围地区工厂和居民点分布状况和协调要求; ⑩ 了解各种外协条件,并进行实地观察。 根据选厂指标,设计人员要踏勘现场,收集资料。一般应 踏勘两个以上的厂址,经比较后择优建厂。
表1 厂址技术条件比较
表2 建设费用和经营费用比较
7.2
化工厂总平面布置——总图布置
总图布臵设计的任务: 总体解决全厂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在平面和竖向上的布臵; 运输网和地上、地下工程技术管网的布臵; 行政管理、福利及绿化景观设施的布臵等问题。 一、化工厂总平面布臵的原则 1. 满足生产和运输的要求 (1) 保证生产线直、短,避免交叉迂回——物料输送距离最小 (2) 将水、电、汽耗量大的车间尽量集中,形成负荷中心,并使 其靠近供应源——水、电、汽的输送距离最短 (3) 厂区交通道路要做到径直短捷,避免人流和货流交叉和迂回。 货运量大,车辆往返频繁的设施宜靠近厂区边缘地段。 (4) 厂区布臵要做到厂容整齐,环境优美,布臵紧凑,节约用地。
管道布臵
2工艺流程设计-80页精选文档

工艺流程设计也是工艺设计的核心,在整个设计过程中 不断修改完善,由浅入深、由定性到定量,在整个设计 中最先开始(例如可行性研究阶段),最后完成(施工 图阶段)。
化工设计
2.1 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的选择
一、化工产品生产工艺路线的确定考虑的因素
(1)技术上可行; (2)经济上合理; (3)原料的纯度及来源; (4)公用工程中的水源及电力供应; (5)环境保护; (6)安全生产: (7)国家有关的政策及法规。
化工设计
化工设计
2.3 工艺流程图
3、物料流程图(PFD)——表达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结果 :
用图例表示出主要工艺设备及部分关键的辅助设备; 用箭头表示物流方向; 标注工艺设备的位号和名称; 用表格形式表示出各流股的温度、压力、流量、组分含量
百分比;在有热量变化的过程或设备旁,标出热量计算值。
全面衡量,综合考虑
化工设计
2.1 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的选择 三、工艺路线确定的步骤—三个阶段
A.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准备阶段 根据建设项目的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搜集国内外同类
型生产厂的有关资。包括技术路线特点,工艺参数、原材 料和公用工程单耗、产品质量、三废治理以及各种技术路 线的发展情况与动向等技术经济资料。具体收集的内容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化工设备与工厂设计
2 工艺流程设计
天津科技大学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工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2.1 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的选择 2.2 工艺流程设计 2.3 工艺流程图 2.4 工艺流程图的绘制
本章重点: 工艺流程设计方法 工艺流程图的绘制
化工设计
工艺流程设计是通过图形的形式,形象地反映出 化工生产由原料输入到产品输出的全过程;包括 物料和能量的变化,物料的流向以及生产中所经 历的工艺过程和使用的设备、仪表等;
化工设计第7章工厂与车间布置设计n

7.1.2.4 厂区布置
在进行总平面布置时,需划分为功能区,并在厂址中确定 各功能区的具体位置。
石油化工厂按表7-1进行分区,其他类型化工厂可参照。
在进行功能区布置时,首先应满足生产要求,并综合考 虑经济、安全、管理、工厂运行、美观和发展等因素,例如 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考虑风向、物料输送、 公用工程的衔接和厂外运输等条件,动力、循环水等公用工 程应靠近负荷中心,还应预留发展用地。
(3)动力站
动力站应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靠近 主要蒸汽用户,热电联产的动力站应方便外界电力上网。燃 气、燃油动力设施在符合安全生产的条件下,可布置在装置 区内;燃煤动力设施宜布置在厂区边缘,且应便于煤和灰渣 的输送和贮存;以焦炭产品为燃料的动力设施宜靠近焦化装 置布置。
(4)其他
制冷站、压缩空气、空分等装置和设施的布置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GB 50984《石油化工工厂布置设计规范》及国家、 行业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7.1.1.5 石油化工项目选址例 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中科炼化、石化产业园区和宝钢湛
江钢铁基地。
建设中的宝钢湛江钢铁基地 (2014年)
石化产 业园区
中科炼 化项目
钢铁产 业园区
图7-1 东海岛石化钢铁项目远景土地利用规划图
7.1.2 化工厂总平面布置
7.1.2.1 总平面布置的目的、任务
在厂址确定后,根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 以及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对工程 的多个组成项目和协作项目统一进行区域性总体布局和土地 利用的全面规划,合理确定其位置关系和运输路径。在此基 础上,确定工厂生产装置、各类设施之间的相对关系和空间 位置。绘制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图。
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篇一:厂区的平面布置说明厂区的平面布置说明设计依据与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xx2.《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sh3008-2000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xx4.《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sh/t3053-20xx5.《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xx6.《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gb4387-20xx总体布局分析全厂设计为长316m,宽180m的长方形平地,占地面积56880m2。
总图设置有生产区、原料和产品储罐区、装卸台、食堂、车库、控制室、办公楼、后勤中心、消防中心、维修车间、公共工程、质检中心、科研部等其他配备室和处理处。
本项目公用工程供热、供气、供风、供氮和空气调节,全部由石化工业区供应不再新建。
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全厂由罐区、生产区、办公区、后勤区四大部分组成。
该地受海洋季风气候影响,每年5-8月,盛行偏南风,10月-笠年3月盛行偏北风。
根据规定,将职工生活区布置在上风侧,将生产车间及罐区布置在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
厂区道路设计符合设计规范,交通方便,布置合理。
绿化率在充分利用土地的条件下达到国家标准。
在厂区南侧预留有发展用地,以用于二期发展。
布局构思厂区东正门设置入口,在西侧设置有货流入口和货流出口,厂内办公区设置在正门处,有利于对外联络,易于贵宾参观,兄弟企业观摩,商贸公司入内商谈等,东北方向为后勤区,符合风向要求,设置有职工饭堂、绿化设施等公共福利设施。
各分区说明办公区办公大楼办公大楼一楼设有接待大厅,多媒体会议报告厅,产品介绍展示中心。
二楼、三楼、四楼是各部门,领导办公室和小型会议室,用于人员办公,企业策划,内部协商,外部商谈,领导指挥工厂运营等。
科研大楼该大楼用于进行科研实验,进行产品分析、质检等工作。
急救中心急救中心用于职工紧急救助和一些常规的身体检查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地面。地面是厂房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车 间生产及操作的特殊性,要求地面防爆、耐酸碱腐蚀、耐 高温等,同时还有卫生及安全方面的要求。 9.门。为了组织车间运输及人流、设备的进出、车间发生 事故时安全疏散等,设计中应合理地布置门。 10.窗。保证建筑物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11.楼梯。按使用的性质可分为主要楼梯、辅助楼梯和消 防楼梯。
5.1 概述
车间布置设计阶段划分: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主要任务:
① 生产、生产辅助和生活行政设施的空间布置; ② 确定车间场地与建筑物、构筑物的大小,包括厂房轮廓、
层数、层高和柱网、樑的位置; ③ 设备的空间(水平和垂直方向)布置; ④ 通道系统、物料运输设计; ⑤ 安装、操作、维修所需的空间设计;
业(土建、设备设计、电气仪表等)的基本技术条件。
5.1 概述
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① 最大限度地满足工艺生产包括设备维修的要求。 ② 有效地利用车间建筑面积(包括空间)和土地。 ③ 要为车间的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合理以及节能等要求创
造条件。 ④ 考虑其他专业对本车间布置的要求。 ⑤ 要考虑车间的发展和厂房的扩建。
4.柱。柱是建筑物中垂直受力的构件,靠柱传递荷载到基础 上去。按材料可分为木柱、砖柱、钢柱和钢筋混凝土柱等。 5.梁。梁是建筑物中水平受力构件,它与承重墙、柱等垂直 受力构件组合成建筑结构的空间体系。 6.楼板。楼板是将建筑物分层的水平间隔,它的上表面为楼 面,底面为下层的顶棚(天花板)。 7.屋顶。屋顶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建筑物的内部,防止雨雪及 太阳辐射的侵入,使雪水汇集并排出,保持建筑物内部的温度 等。
二、建筑物的结构 建筑物的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
混合结构 砖木结构
建筑物模数 1.跨度:6.0m,7.5m,9.0m,10.5m,12.0m,15.0m,18.0m等 2.柱距:4.0m,6.0m,9.0m,12.0m 3.开间:3.0m,3.3m,3.6m,4.0m 4.进深:4.2m,4.8m,5.4m,6.0m,6.6m,7.2m 5.层高:2.4+0.3m的倍数 6.走廊宽度:单面1.2m,1.5m;双面:2.4m,3.0m 7.吊车轨顶:600mm的倍数 8.吊车跨度:手动1.0m,电动和桥式:1.5m
平台:
1. 平台宽度一般不小于0.8m,高度一般不低于2.0m 2. 相邻平台标高应尽量一致(联合更好) 3. 为人孔、手孔设置的平台:与人孔底部的距离宜为0.6—
1.2m,不宜大于1.5m 4. 为加料口设置的平台:距离加料口顶高度不宜大于1.0m 5. 直接装设在设备上的平台,不能妨碍设备的检修(做成
车间布置包括: 1)车间厂房布置设计(车间各工段,各设施在车间场地范 围内的平面布置) 2)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生产设备、电气仪表设施的布置)
5.1 概述
车间组成: ➢生产设施,包括:生产工段,原料产品仓库,控制室,露天 堆场或罐区等; ➢生产辅助设施,包括除尘通风室、机修间、化验室等; ➢生活行政设施,包括车间办公室、更衣室、浴室、厕所等; ➢其他特殊用室,如劳动保护室、保健室等。
根据生产规模、生产特点、厂区面积、厂区地形以 及地质情况等对厂房进行安排,厂房形式有集中式,分散式。 集中式——一般对生产规模较小,各工段联系频繁、生产特点 无显著差异,厂区地势平坦,可将车间的生产、辅助、生活 部门集中布置在一幢厂房内。 分散式或单体式——对生产规模较大,各工段生产特点有显著 差异或位于山区等。
5.1 概述
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
➢ 车间整体设计——集中布置或分散布置、室内或露天。 ➢ 厂房轮廓设计——厂房建筑的大小、平立面结构、跨度、
层次、门窗、楼梯等以及与生产操作、设备安装有关的平 台、预留孔等。 ➢ 设备布置设计——根据生产流程情况及各种有关因素,把 各种工艺设备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排列。
化工设计与工厂设计-车间布置设计
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
车间布置设计
5.1 概述
车间布置设计——是对车间建筑物、设备等设施配置 的安排作出合理的布局,主要是对设备按生产流程 在空间上(水平和垂直方向)进行组合、布置。
车间布置设计以工艺为主导,并在其他专业的密切配合下完 成的。工艺专业除工艺设计本身外,还需了解和考虑总图、 土建、设备、仪表、电气、供排水等非工艺专业的及机械、 安装操作等方面的要求
可拆) 6. 平台护栏1.0m(标高20m以上,为1.2m)
梯子:
1. 斜梯的角度一般45度(条件限制60度),每段长度不超 过5m,大于5m设梯间平台;
2. 斜梯宽度不小于0.7m,也不大于1.0m 3. 直梯宽度0.4-0.6m
5.2 车间设计技术
5.2.1 厂房布置技术 一、厂房安排——集中式和分散式
5.1 概述
⑥ 车间中所采取的劳动保护、防腐、防火、防毒、防爆及 安全卫生等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⑦ 本车间与其他车间在总平面图上的位置合理,力求使它 们之间输送管线最短,联系最方便。
⑧ 考虑建厂地区的气象、地质、水文等条件。 ⑨ 人员流动、物流不能交错。
5.1 概述
车间布置的方法
–图样法(纸块法)
成果:一组初步设计平(剖)面布置图。
5.1 概述
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任务:
在车间布置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完成 ① 绘制设备管口及仪表位置的详图; ② 确定与设备安装有关的建筑与结构尺寸; ③ 确定设备安装方案; ④ 安排管道、仪表、电气管路的走向,确定管廊位置。
成果:一组平(剖)面布置图——是工艺专业提供给其他专
• 纸块(比例)
摆列
• 形成平面图形
–模型法
• 设备(立体模型 )
布置
• 形成立体图形
优点:直观、充(化工建筑知识)
一、建筑物的构件
1.地基。建筑物的下面,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全部土壤称为 地基。 2.基础。基础是建筑物的下部结构,埋在地面以下,它的 作用是支承建筑物,并将它的荷载传到地基上去。 3.墙。墙按材料分有:砖墙、石墙、混凝土墙及钢筋混凝 土墙等。
5.2 车间设计技术
二、厂房层数 根据工艺流程的需要将厂房设计成单层、多层或单层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