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洛弗档案》影评观后感

合集下载

电影《科洛弗道10号》解说词影评解说稿

电影《科洛弗道10号》解说词影评解说稿

悬疑电影《科洛弗道10号》解说文案今天要给大家带来一部,全片只用了4个演员,就拿到了2016年北美票房亚军,仅次于同年的《疯狂动物城》,故事开始,一位叫米歇尔的女孩,在和男友发生吵架后,收拾东西驶离男友所待的城市,从白天开到了夜晚,油也没了,加完油后,男朋友打来了挽回电话,米歇尔不想听他解释,就放大了收音声音,电台里正在报道一则,有关南部沿海地区城市停电的新闻,说是今天多地出现停电现象后,还出现了恶劣的天气,这也导致多地发生了交通瘫痪,新闻还没说完,车后突然受到一阵猛烈撞击,车体在原地旋转360°后,冲破护栏翻向了野外,再次醒来的时候,米歇尔出现在一个地窖里,自己的手吊着点滴,自己的腿不仅骨折了,还被扣在了管道上,她下意识感到了危机,脑补出了被变态囚禁,自己的物品和手机就在墙边,用杆子把自己的手机挪了过来,打开一看手机是能用的,但是没有信号,很快她的动静惊扰了这个地窖的主人,他腰间配枪、胡子拉碴的进来给米歇尔送食物,米歇尔向他投降,恳请他放自己出去,男人没在意她在说什么,只是过来送了饭,还拿了一副拐杖和钥匙,让她自己解开锁活动活动,米歇尔用钥匙接开了腿上的锁,在还没有弄明白真相前,她并没有吃他送过来的食物,而是剔尖了拐杖的脚柱,准备谋杀掉那个男人,结果她忙活了大半天,在力量上还是轻松被男人压制,醒来后,男人开始介绍自己叫霍德华,并告诉了米歇尔一个难以置信的事实,他说外面的世界遭到了生化危机,导致空气被污染,死伤无数,要不是他开车路过时发现了车祸的她,。

变科幻为悬疑 《科洛弗档案》惊悚升级版

变科幻为悬疑  《科洛弗档案》惊悚升级版

变科幻为悬疑《科洛弗档案》惊悚升级版
陈薇薇
【期刊名称】《电影世界》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艾布拉姆斯显然很愿意继续当年宣传《科洛弗档案》的花招——"对我而言,人们只需要知道这是一个小镇的冒险故事,集有趣、温暖、惊恐和神秘于一体,这就够了"。

导演:J·J·艾布拉姆斯主演:艾丽·范宁、阿曼达·米夏卡、凯尔·钱德勒类型:科幻/悬疑出品:派拉蒙首映:2011年6月10日故事:故事设定在197g年,讲述一群青少年拿着Super8摄影机(在当时流行的一种家用摄影机的胶片格式)自制电影,结果拍到了外星人……"
【总页数】1页(P92-92)
【作者】陈薇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生活好了,推理、悬疑、惊悚就来了——从推理、悬疑、惊悚等类型小说的兴起说开去 [J], 李庭军
2.生活好了,推理、悬疑、惊悚就来了——从推理、悬疑、惊悚等类型小说的兴起说开去 [J], 李庭军;
3.惊悚悬疑类电影的声音创作研究——以新世纪国产惊悚悬疑类电影为例 [J], 徐
艺铭
4.对惊悚悬疑类短片中人物设置的研究 [J], 汪婷;张倩
5.悬疑惊悚类影片的拟音解析
——影片《秘密访客》的拟音经验 [J], 龙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哥斯拉》影评精选10篇

《哥斯拉》影评精选10篇

《哥斯拉》影评精选10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哥斯拉》影评精选10篇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哥斯拉,影评,精选,10篇,,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观后感中查看更多范文。

《哥斯拉》是一部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马修·布罗德里克/让·雷诺/玛丽亚·皮提罗主演的一部动作/科幻/冒险/灾难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哥斯拉》影评(一):哥斯拉这怪物,最早是日本人搞出来的。

不过,用了电脑特技且拍成灾难片的,似乎只有1998年美国版一部。

喜欢马修·罗德里克或让·雷诺的人,可以看一下。

否则,还是算了吧。

《哥斯拉》影评(二):推荐,好看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片子,甚至在某些桥段上感觉比《金刚》还要好看。

哥斯拉虽然远没有金刚的智商和人情,但它依然能流露出一种智慧和自然的母性光辉。

情节跌宕起伏,很多场景做的很不错,也很震撼。

《哥斯拉》影评(三):人vs自然!!!到底是是哥撕拉邪恶还是我门人类邪恶?这部电影给我了们很多的启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哥撕拉看到他的孩子死去时那种伤心的表情,瞬间就把我脑中的这个破坏地球安宁的大怪兽的形象冲淡了......《哥斯拉》影评(四):寓意太多看这部片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让雷诺,一直都超喜欢他,他那性感的大连胡,我永远的爱,嘿嘿,片子很大程度上是在比喻。

不管是什么都是现时生活中的写照,只是电影给放大了,我写照也说不清看完的感受,只是觉得人类这种动物也许真的要反思些什么了《哥斯拉》影评(五):恶趣味享受日式恶趣味(巨大怪兽)和美式恶趣味(英雄主义)的有趣结合体。

不管是多么没营养,但却能从闹哄哄的情节里感受到一种轻松快感。

拿特效来比实在没什么劲,谁都知道这东西一年一长进,前年的神作现在看也变渣,谁也没指望它坐上特效经典的位子,较这个真儿基本就是给自个儿找不自在。

《科洛弗档案》电影影评

《科洛弗档案》电影影评

《科洛弗档案》电影影评观看《科洛弗档案》的那一天,天地异象,仿佛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我头晕脚软地踏出家门,小区外马路上因排下水管道而挖开的碎裂水泥,让我一时分不清是怪兽的袭击,还是地壳的运动。

这是一部奇特的怪兽片,它的奇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故事无头无尾,怪兽的来历和去向都不明确;二是采用手提摄影,以纪录片的新形式讲述了一个老套的故事。

几年前,斯皮尔伯格的《世界大战》就提出了灾难片拍摄的新思路:与其一味关注灾难本身或由此激发的英雄主义情结,不如着重展现灾难降临时普通人的痛苦与绝望,这样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奥利弗·斯通的《世贸大厦》也是如此,对卑微生命在历史洪潮中挣扎的描绘更能打动人心。

《世界大战》和《世贸大厦》好歹还有光明的结局,而《科洛弗档案》的主角们却在一路奔逃与挣扎中难逃厄运。

怪兽就像地震一样,不可预测,不可战胜,也无法逃避。

现实中的天灾亦是如此,不会让人轻易用新式武器击退,也不会有超级英雄驾驶诺亚方舟前来救援,我们只能无奈地等待命运的审判。

第一次看这种片子的人可能会觉得屏幕摇晃得厉害,但只要能坚持看完《不可撤销》,就能对这种 DV 片完全免疫了。

前段时间我刚看了《女巫布莱尔》,虽然不觉得头晕,但那种压抑感却令人浑身不适。

《科洛弗档案》给人的观感与之相似,彻头彻尾的 DV 效果让人深陷片中持 DV 者的心理世界。

由于镜头失去了以往的全知视角,观众仿佛化身为持 DV 者本人,随之被那种无处不在的压迫感所包围,恨不得代替他甩掉 DV 机,夺路而逃。

当然,《女巫布莱尔》的片头片尾都做得极为逼真,极具欺骗性,让人误以为这是一部真实的纪录片,这也是我观影时感到恐惧的最大原因。

然而,《科洛弗档案》的海报却明确告知观众,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观众恐怕难以预料到导演会用如此新奇的方式来讲述。

不过,《女巫布莱尔》的成功仅仅在于其创意,无论人物还是情节都相当粗糙。

而《科洛弗档案》则有一个动人的情感故事,并运用了诸多巧妙的技巧,如倒带、DV 机易手等,对观众的心理冲击不仅局限于恐怖层面。

科罗扉道10号影评

科罗扉道10号影评

科罗扉道10号影评虽说是《科洛弗档案》的续作,全片也在尽力与前作扯上各种各样的关系,让观众相信这的确是“科洛弗”的姊妹篇,但说真的,这样的剧情处理确实太牵强附会。

不难看出制片方只是在借着“科洛弗”这个大红大紫的IP炒冷饭罢了,其实这个处理方式并不明智,甚至是失败的。

首先从DV视角电影变为传统电影就是一个潜在的减分项,其次剧情的刻意塑造也远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受到冷落和差评也就不难理解了。

个人觉得,与其费劲心思去和《科洛弗档案》攀亲戚,不如自立门户把它宣传为一部独立的电影,毕竟如果把电影名称和剧情中的某几句对日换捍,整电就就元王和料洛弗”没有半点关系。

毕竟该片本来就是根据美国作家约翰坎贝尔和马特司徒肯的小说《地下室》改编,早先筹备与拍摄时的定位也并非作为“科洛弗”的续作。

仅仅是为了攀附前作,就让这部电影朝着前作的方向去宣传,实在不可取。

至于剧情方面,简单来说就是末日背景下,一个关于绑架、信任、求生与逃脱的故事,又或者还带有一点“斯德哥尔摩效应”的影子?总体看来颇有点《3096天》的意味,但影片的结尾部分又试图弄出一副《寂静之地》的效果,相信一直在期待剧情反转的观众看到剧情居然是这么个反转时,都会感觉影片前半部分用了90%篇幅好不容易渲染出的紧张疑虑气息瞬间被浇没了,全片沦为一部努力想借着前作走红却拍得不伦不类的二流电影。

我也不是很喜欢这一段,我认为本片的结尾部分本应做得更好,来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反转结局,完美收尾。

但若是抛开牵强附会的内容不谈,仅从影片的独立效果来说,在我个人看来本片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剧情进展的节奏安排得恰到好处,不拖泥带水。

有几个让人费解的地方也可以拿出来在看过的朋友里当做茶余饭后的话题随意聊聊,由于担心剧透这里就不细说了,有兴趣的话本片还是可以一看,比不上前作,但也绝不算差。

《科洛弗档案》电影影评

《科洛弗档案》电影影评

《科洛弗档案》电影影评在观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不得不说,它给我带来了一次与众不同的观影体验。

影片的开头部分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否下错了影片。

随着剧情的推进,我逐渐意识到这是一部以记录片的形式展现的科幻灾难片。

与其他美片不同的是,影片并没有在开头就展现出激烈的冲突和紧张的节奏,而是用了很长的时间来交代人物背景,这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每个角色的性格和动机。

在影片中,导演巧妙地运用了 DV 拍摄的手法,让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片中人物的恐惧和紧张。

这种手持拍摄的方式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和临场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灾难现场之中。

同时,影片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主角的日常生活片段,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情节却为后面的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主角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关于影片的严密性,我认为作为一部科幻片,它并没有过于纠结于一些无法解释的科学现象,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人物的情感和行动上。

虽然影片中也存在一些拍摄上的 BUG,比如怪物打不死、DV 摔不烂等问题,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到影片的整体质量。

相反,这些 BUG 反而让影片更加真实,让观众感受到了片中人物的无奈和绝望。

在细节方面,影片也做得非常出色。

比如,当主角问起 DV 里面的带子时,那种失望又可惜的态度反映出了人物的性格和想法。

此外,影片还对 HUD 的拍摄技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交代,让观众更加了解了这种拍摄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影片的结尾也非常精彩,并没有出现美片常见的大团圆结局,而是给观众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科洛弗档案》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它不仅有精彩的剧情和出色的特效,还有对人性的深刻探讨。

影片通过一群普通人在灾难中的表现,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丑恶。

同时,影片也让我们意识到,在面对灾难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此外,影片开头 DV 的 4 月 27 日 6 点 42 分和最后的 5 月 23 日星期四6 点 42 分这个小细节也非常有意思,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主角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科洛弗档案》-电影对真实的创新探索

《科洛弗档案》-电影对真实的创新探索

《科洛弗档案》:电影对真实的创新探索[摘要]:《科洛弗档案》是一部用DV来呈现灾难的影片,它采用DV这种技术手段来表现灾难,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DV的道具设置,由它的代表真实的符号意义来形成观众的感知真实。

同时,该片是将电影内容从屏幕解放,用多种手段将电影的虚构内容拿到互联网上进行真实性转化的独创之作,也在操作层面和理论层面上对电影带来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科洛弗档案 DV 隐喻意义电影表征《科洛弗档案》是派拉蒙公司于2008年1月18号上映的灾难片,首映即创下了3411家影院首映,周末三天收获票房4100万美元的历史性记录,这也是有史以来北美票房一月份周末票房的最高纪录。

然而正如《综艺》所评价的,这部影片虽然披上了代表着流行的新潮外衣,可是影片的本质和风格仍然是老旧的。

因为它有着再老套不过的灾难片剧情:Rob被公司派往日本工作,他的亲友们为他准备了一个饯行派对,还特意准备了一台DV由他的好友Hud来负责记录下这场临别的聚会,但突然房屋开始摇晃起来,当他们跑出大楼来到街上时,自由女神的头颅被仍到了他们面前,一场灾难已经来临,一个庞然大物正在毁灭曼哈顿。

Rob一行5人开始逃生,在逃跑途中Rob接到了前女友Beth的电话,得知她被困在自己家里,于是他们开始前去营救Beth,但最后,他们无一生还。

Hud用DV记录下了这一切,他自己也在最后为了拣起掉落的DV而被怪物一口吃掉。

虽然在剧情上,本片毫无新意,但是它的价值却在另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一是本片用DV的纪实手段来表现灾难,是灾难片的一种尝试和突破。

在电影中,Hud用DV记录着这场灾难和他们逃生的过程,观众感觉影片完全是盘DV带,却忽视了画面外的另一台DV 摄影机。

Hud用的是一台看不清楚牌子的普通民用DV,实际用来拍摄本片大部分场景的是一台松下HVX200专业DV,拍摄视觉特效的摄影机则分别是一台Thompson Grass Valley Viper Filmstream专业DV和一台Sony F23专业DV。

《科洛弗档案》电影影评

《科洛弗档案》电影影评

《科洛弗档案》电影影评
直到《科洛弗档案》的出现,为怪物片的革新提供了一种可能影像实验。

这种手法在题材和剧情上都极具冒险性:全片使用一部 DV 机充当第一视角,所有人物都只能在这一视角范围内活动,场景和视角的转换生硬,所有事情都必须自然而然地“发生”在镜头前,而不是通过镜头来“讲述”故事。

这种拍摄方式对于怪物片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观众无法清晰地看到怪物的形象和其伤人的全过程,这无疑会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甚至可以说是与怪物片的宗旨背道而驰。

然而,《科洛弗档案》在剧本和剪辑方面却堪称完美。

通过巧妙地运用 DV 的开关,影片恰到好处地删除了不必要的部分,并在倒带过程中插入了故事的前因后果。

可以说,很难有其他第一视角影片能像《科洛弗档案》这样细致入微。

表面上粗糙的摄影风格,实际上暗合了“dogma95”的主旨。

影片幕后的运作方式不仅为怪物电影,甚至为所有小成本商业片开辟了一条新路。

从这个角度来看,《科洛弗档案》对电影的贡献是无法用奖项和口碑来衡量的。

值得一提的是,《科洛弗档案》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像风格的模仿上,尤其是在同类题材的怪物入侵片中。

其中,《第九区》是较为著名的一部,而饱受争议的《天际》和以广告宣传为目的的《洛杉矶之战》也都有《科洛弗档案》的痕迹。

最广泛得到肯定的则是手持摄影的应用。

对于一部科幻片来说,能够走出一条新路,或许就是其最大的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洛弗档案》影评观后感
《科洛弗档案》影评观后感:怪是打不死,还是大声说爱你《科洛弗档案》(Cloverfiled, 2008)是一个奇迹,它将两
个不搭调的词放在了一起:小成本和怪物电影。

全片全程使用DV
拍摄,是一个制作上的花招,也是故事的一部分。

这是形式和故
事合体的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想起了今年的《网络迷踪》,是一部创造力惊人的电影。

《科洛弗档案》的主人公属于纽约年轻雅痞群体。

女孩属于上层阶级,家里拥有一套能够俯瞰中央公园的大
公寓(请给我订airBnB);男孩Rob算不上屌丝,不过他还是和女孩的阶级不太搭调,让我们叫他落魄王子吧。

男孩暗恋女孩多年,两个人的同学朋友圈一直都是重合的。

男孩终于有一天睡了
女神,两个人度过了极其美好的一天,男孩没说出口那三个字。

之后男孩有一周没有联系女神(也说不上为啥),女神自然也没有联系他,这种事女孩怎么主动。

直到男孩要工作调度,去遥远的
日本。

在告别party上,他又见到了女神,女神身边跟着男神,
他不仅不表白,言语尖酸又刻薄。

女神受不了他的阴阳怪气,两
人大吵一架,女神提前离场。

男孩还在犹疑,自己马上要离开去
日本工作,究竟该不该把她追回来?他陷入了纠结。

大家玩兴正酣, 远处传来巨响,轰鸣声是陌生的。

远处的黑
夜天空发出剧烈的亮光。

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

这个时候停电了。

大地开始震动,楼房开始塌陷。

大家陷入恐慌,但没人知道发生
了什么,所有人都跑到了大街上。

若隐若现的外星怪物出现了。

从这开始,传统故事的套路开始展现它老旧而实用的魅力。

男主角在宛如末世的纽约城,在大停电的夜晚,要穿越这个沦陷
了的城市,找到女神,救她,对她说“我爱你”。

这套路对我管用。

奉命要将每位朋友对男主角说的告别辞录下来的男二号,也
就是打助攻的“小老弟”尽职尽责,把所发生的一切都记录了下
来(请忽略电池没电这个问题)。

所有的影像都是DV画面呈现。

首先,DV的晃动感大大加剧了不安的情绪。

这种情绪通过(1)来自小老弟前所未有的前卫构图。

同电影机所选取的角度不同,
手持DV,非专业人士拍摄,各种角度使画面对于普通观众更有代
入感。

尤其是前半部分party的部分打的底子,本来是记录快乐,有记录性的工具,代表着“美好的回忆”;现在则变成了“记录
未解的现实”,记录未知而能让后人去了解他们经历的恐怖。

(2)黑暗的部分。

正常的拍摄,画面不会这么多黑暗的角落。

不会有
人对着没有调好光的地方去拍。

虽然基本没有拍DV的小老弟哈德的几个镜头,但作为合格的
小老弟,他十分之敬业,有着极强的存在感。

除了哈德,从男主
延伸出去的几组人物关系都比较精彩。

有真情实感,有用,有闲,有意思。

比如落魄王子的弟弟,他一开始就挂了。

这里呼应前面Lily
马上就要和Jason结婚了,她给Rob的临别赠言就是“我把你当哥哥看,希望你把我当妹妹看”,Jason在大桥上被螳螂精袭击了之后,她决定陪着Rob。

另一个神经大条,类似于《老友记》中菲比的那个角色,和哈德是一类人。

让哈德暗恋她,然后她在最关键
的时候,挺身而出救了哈德,自己被虫子咬,也是合情合理。

说起这个怪物,在哈德小老弟死之前,是我们第一次在片中
能看清楚怪物。

怪物好像长了两个外接心脏式的人脑蟑螂精,有
着哥斯拉的身板,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像巨人一样打不死,但是能
边作战边生小怪物,如果真的是官方制造出来的…那脑子真的坏
得不轻了。

战斗力太强没有bug也没脑子,不是一个好的战斗机器。

故事的主线是闯关模式:落魄王子要去救公主的公寓,那里
也是全城最危险的地方。

几个小伙伴逆着人流而跑,军队和怪兽
正面交火的时候跑到地下铁;轰炸停止的时候钻了隧道;隧道里
有从蟑螂精身上掉下来的小怪物,几个人拐到地铁边上的一个房间,可能是工作人员换衣服和活动的地方,玛蒂娜受了重伤。


个出门,在地铁外面直接到的Mall里,被军人营救。

玛蒂娜咬伤
爆发,吐血身亡。

其中一名军人答应让Rob几人离开,去找Beth。

告诉他们0600到达指定地点,坐直升飞机离开。

如果不能按时离开,几个人就完蛋了,因为政府打不赢怪兽,所以决定炸掉整个
曼哈顿。

好不容易到了Beth的公寓,发现整个楼被攻击,倾斜倒
在旁边的楼上。

正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哈德出了主意。

三个
人从旁边的楼登上去,救出了Beth。

出门的时候又遇到怪兽攻击,打败大怪物和小怪物,几个人跑到直升飞机撤离区。

莉莉坐上了
第一个直升飞机撤离了,他们三个等了另外一辆,直升飞机飞离
开的时候,哈德用DV录下f16用导弹轰炸蟑螂精的场面,哈德以
为我们赢了。

当然了,套路就是就在以为万事大吉了的时候,蟑
螂精在尘埃中,用爪子一抓,直升飞机坠毁。

结局时候,三个人还没死,把Rob从飞机里拖出来的时候,
天已经大亮,三个人准备继续逃跑。

哈德在捡草地上的DV的时候,被蟑螂精吃掉。

Rob和Beth没能在时间之内跑到安全的地方,在
曼哈顿中央公园的桥下,爆炸开始了,桥也崩塌了。

天明之时,我以为他俩逃过了一劫。

但世界已经彻底完蛋了,落魄王子没能和公主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

即便如此,他讲出了
那天怎么也没能说得出口的那句“我爱你”。

其实这就够了。


规定我们一定可以幸福了,一定可以天长地久了,但是我们顽强
地抗争过了。

大环境的崩塌,军人倾力出动,拼尽全力他们谁也
救不了,世界在燃烧,仿佛地狱一般。

当幸福的日子就在手边,
我们的勇气跑哪去了,那句“我爱你”怎么都讲不出口,当一切
都一塌糊涂的时候,我知道,你会打电话给我,我会穿过废墟找
到你。

虽然都是些老掉牙的话和道理,在这里用的很淡,也就让
人很感动。

反正,我买账了。

随便说点闲话,科洛弗(Cloverfiled)这个词可不得了了。

除了我现在要写的《科洛弗档案》(Cloverfield,2008),还有
《科洛弗道10号》(10 Cloverfild Lane, 2016),今年竟然还
出了一个《科洛弗悖论》(The Cloverfiled Paradox, 2018)。

10号有三个编剧署名,其中一名是是8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爱乐之城》的得主Damien Chazelle。

估计不少人看《科洛弗道10号》都是因为2017年爱乐得了奖。

我也跑去看了一眼,女孩还没出地
下室我就看不下去了。

一度恍惚以为我下载错了文件。

科洛弗会
不会像汉尼拔一样,成为一个系列,生生不息:汉尼拔,红龙,
汉尼拔3,美剧少年汉尼拔。

室友说估计以后会有“小小汉尼拔”。

透支和贩卖,不是我们发明出来的。

只能说是人性-资本趋利
的必然结果。

脑洞开一开,究竟还是好的,但作为电影,只有脑洞,到底
能不能存活。

或者说,让它存活的话,应该怎么才能做好。

这些都不重要。

最后,要记得Jason在天台上对落魄王子Rob 说的那句话,就在停电之前:把世界忘掉,只为了那个最值得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