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植计划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生产实践》课程

马铃薯种植计划书

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

年级:2015级

学号:***************

*名:***

指导教师:**

2017年1月1日

目录

一、种植目的(实践目的) (1)

二、马铃薯栽培技术与理论 (1)

(一)品种选择 (1)

(二)种薯切块 (2)

(三)确定播种期 (3)

(四)选茬整地与筑垄 (3)

(五)播种方法 (3)

(六)合理密植 (4)

(七)田间管理 (4)

(八)肥水管理 (5)

(九)病虫害防治 (5)

(十)适时收获 (6)

(十一)收获方法 (6)

三、参考文献 (7)

一、种植目的(实践目的)

一是要了解国内外市场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要求,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观念。

二是要确立正确的学习方法。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规律、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规律、以及作物生长发育和环境条件关系的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学习作物栽培学要理解这些规律的基本原理,并善于分析和归纳。在推广异地的品种和栽培技术措施时,必须经过试验和示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灵活应用。

三是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直接用于指导实践,为生产服务。因此,学习作物栽培学,一方面要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生产实践,从而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马铃薯栽培技术与理论

(一)品种选择

选用优良品种是获得马铃薯高产稳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本区马铃薯生育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栽作型与栽培制度的不同,对品种的要求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1、高寒山区无霜期短,地少人多,为一年一熟的一作区,要求中晚熟,生产潜力大,休眠期长,耐贮藏的品种。

2、适于二季作的地区,要求品种具有休眠期短或易于打破休眠的、早熟或早中熟、块茎膨大快,抗霜冻等特点。

3、在中海拔以下的山区,马铃薯与其它作物连作套种,如春马铃薯与水稻、夏玉米或甘薯等连作,对马铃薯的品种要求是早熟或早中熟,有利于下茬作物的整地播种。

无论是哪类品种,都应具有高产、食用品质好、商品率高、耐贮性强,高抗隐疫病,青桔病等病害及抗耐主要病毒等特性,癌肿病区还应具抗癌性强的品种。

30年来米拉(Mira)品种一直是西南山区的主裁品种,栽培面积已达千万亩左右,因其具有高抗晚疫病、癌肿病、耐病毒、耐贮藏,食味好等特点,深受欢迎,但因晚熟、植株高大,故不适于间套作,亦不适于二季栽培。此外,本区栽培面积较大的一些品种还有不加(Epoka)、阿奎拉(AqLlila)、新芋4号等,新育成的品种如川芋56、鄂783-l、鄂芋1-号、安薯56等目前正在加速繁殖推广。

但从总的情况来看,当前本区尚缺乏高抗晚疫病、青枯病、高产的中晚熟品种和质优、早熟、株丛紧凑、植株矮小适于间套作的品种。

费乌瑞它(Favorita)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直立,分枝少,株高约60cm左右,茎秆粗壮,茎紫色,生长粗壮,叶片肥大,叶绿色,叶缘波状,叶下垂。花冠蓝紫色,花粉多,天然结实率高,块茎结薯集中,并且大而整齐,薯块膨大迅速,长椭圆形,芽眼浅,淡黄皮淡黄肉,表皮光滑,休眠期短,较耐贮藏。早熟,生育期60d左右,食味好,适宜鲜食,植株易感晚疫病,块茎中感病,抗马铃薯Y病毒,对A病毒免疫;感环腐病,轻感青枯病。退化快。

品质分析:该品种干物质含量17.70%,淀粉含量14%左右,还原糖0.03%,粗蛋白1.55%,维生素C含量13.6mg/100g鲜薯,口感好,蒸食品质佳。

产量表现:2002-2013年的种植结果表明,该品种平均产量35000kg/hm2,比早大白增产25%左右,商品率85%,在辽宁、河北、山东、甘肃、安徽等地一般产量37500kg/hm2,高产可达52500kg/hm2以上。

青薯九号:

特征特性:属晚熟品种,从出苗到成熟120天以上。株型直立,生长势强。株高100厘米左右,茎紫色,横断面三棱形,分枝多,着生部位较高,生长势强。叶较大、深绿色,茸毛较多,叶缘平展。聚伞花序,花冠浅红色,天然结实弱。结薯较集中,块茎椭圆形,表皮红色,有网纹,薯肉黄色,薯块横切面外缘有红色环状花纹。芽眼较浅,较整齐,单株结薯数平均3-6个,商品薯率90%以上。

品质分析: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品质分析结果:鲜薯淀粉含量19.76%,干物质25.72%,Vc含量23.03mg/100g,还原糖0.253%。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山西省马铃薯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434.0公斤,比对照晋薯16号增产40.1%,6个试验点全部增产。同年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258.3公斤,比对照晋薯16号增产43.8%,6个试验点全部增产。

(二)种薯切块

把种薯分切成小块播种,可以节约种薯,降低生产成本,很多地方均采用这种方法。但如果采用不当极易造成病害蔓延,缺苗严重,以至导致减产。故在使用时需注意:第一,切块播种时首先应选用绝对健康无病的种薯;第二,种薯必须有一定的大小,以保证切块不致过小。一般种薯不宜小于20~25g;第三,栽培地段应保持良好的土壤墒情,并应具备良好的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以确保苗齐、苗全、苗壮。切块不宣过小,以免切块中水分和养分不足,影响幼苗发育,而且切块过小不抗旱,易于缺苗,故一般切块重量不宜低于20~25g,每个切块带有l~2个芽眼,便于控制密度。切块时应切成立块,多带薯肉,不应切薄片、切小块,或挖芽眼留薯肉(图9—2)。一般50-lOOg重的种薯可以从顶部到尾部纵切成2~4块。如种薯过大,切块时可从种薯的尾部开始,按芽眼排列顺序螺旋形向顶部斜切,最后再把芽眼集中一分为二,以免将来出苗密集。如欲利用顶端优势时,可将种薯从中部横切一刀,将上半部留作种用,所余尾郝可作食用或饲用。

切块时间以播前数天为好,可以根据劳动力和用种量的多少来安排,应以不使切块堆置时间过长而造成腐烂或干缩为原则。切后应尽快播种,以免造成损失。

有怀疑是罹病的种薯、经催芽处理后仍未发芽的种薯、幼芽纤弱的种薯、选种时由于疏忽而漏选的老龄薯、畸形薯等,均应挑出不切。切块时如遇病薯污染了切刀,则必须对切刀进行消毒,可在500倍的升汞液中浸泡5s。切块后3~5d内,切块应保持在17~18℃的温度和80%~85%湿度条

件下使切块木栓化,避免播后烂块缺

苗。

除了切块播种外,如种薯是本地

生产的,有条件时应选择整薯播种,

即上一季节生产的马铃薯商品性较

好的大、中薯用于出售、加工、食用,

雨20~30g的小薯则用作第二季播种

材料。整薯播种有以下凡个优点:①

增加产量,一般增产20%-30%;③避

免了切块传染病害的环节,降低田间

发病率;③节省了切块的人力和工

具;④有利于马铃薯栽培向机械化方

向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