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辅助设计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电子线路实习报告(精选4篇)

电子线路实习报告(精选4篇)

电子线路实习报告(精选4篇)电子线路篇1:通过一个星期的电工实习,使我对电器元件及电路的连接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工技术课的基础。

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际连接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

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具体如下:1.熟悉手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路的连接。

3.熟悉控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及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电器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控制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器元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器元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数字万用表。

6.了解电器元件的连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实习内容:1.观看关于实习的录像,从总体把握实习,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讲解电器元件的类别、型号、使用范围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元器件2.讲解控制电路的设计要求、方法和设计原理 ;3.分发与清点工具;讲解如何使用工具测试元器件;讲解线路连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4.组装、连接、调试自动控制电路;试车、答辩及评分5.拆解自动控制电路、收拾桌面、地面,打扫卫生6.书写实习报告实习心得与体会:对交流接触器的认识交流接触器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

它利用主接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接点来执行控制指令。

主接点一般只有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具有两对常开和常闭功能的接点,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

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由银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

它的动作动力来源于交流电磁铁,电磁铁由两个“山”字形的幼硅钢片叠成,其中一个固定,在上面套上线圈,工作电压有多种供选择。

为了使磁力稳定,铁芯的吸合面,加上短路环。

交流接触器在失电后,依靠弹簧复位。

另一半是活动铁芯,构造和固定铁芯一样,用以带动主接点和辅助接点的开断。

电子线路设计 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设计 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搭建电子线路,掌握电子线路搭建与调试的基本技能,加深对电子线路原理的理解,并能熟练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模拟与仿真。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选取了一个常见的电子线路——放大电路作为设计对象。

放大电路是一种将输入信号放大的电子线路,由一个或多个放大器组成,常用于音频放大、视频信号处理等领域。

设计一个放大电路的基本步骤如下:1. 确定放大电路的参数要求,包括输入信号幅值、放大倍数、最大输出幅值等。

2. 选择合适的放大器型号。

3. 根据放大电路要求,计算电路中的元件数值。

4. 利用软件进行电路模拟与仿真,查看电路的输出情况。

5. 搭建实际电子线路,进行调试。

三、实验过程本次实验以设计一个音频放大电路为例进行说明。

1. 确定放大电路参数要求假设我们的放大电路要求输入信号幅值为0.1V,放大倍数为50,最大输出幅值为5V。

2. 选择放大器型号根据放大电路参数要求,我们选择了一款标称放大倍数为100的放大器。

3. 计算电路中的元件数值根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电压放大倍数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元件数值:- 输入电阻:RI = Vin / Iin = 0.1V / 0.001A = 100Ω- 输出电阻:Ro = 1.8Ω- 输入电容:CI = 10uF- 输出电容:Co = 100uF- 反馈电阻:Rf = (Av + 1) * Ro = (50 + 1) * 1.8Ω= 90Ω4. 电路模拟与仿真利用电子线路设计软件,我们可以对电路进行模拟与仿真。

通过输入目标信号,观察电路的输出情况,优化电路设计。

5. 搭建实际电子线路根据模拟与仿真结果,我们可以在实验室搭建实际的电子线路。

按照之前计算的元件数值,选择相应型号和数值的电阻、电容进行连接。

使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电路的调试和测试。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音频放大电路,并在实验中得到了相应的结果。

将不同幅值的音频信号输入到放大电路中,观察输出信号波形。

电子线路cad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cad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cad实验报告电子线路CAD实验报告引言:电子线路CAD(Computer-Aided Design)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CAD软件,设计和模拟一个简单的电子线路,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

实验步骤:1. 选取电子线路的设计目标和要求。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放大器电路作为示例。

设计要求包括增益、频率响应和失真等方面。

2. 使用CAD软件绘制电子线路的原理图。

在绘制原理图时,需要考虑电路的拓扑结构、元件的连接方式和电源的配置等因素。

3. 选择合适的元件并进行参数设置。

根据电子线路的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电阻、电容和晶体管等元件,并设置其参数,如阻值、容值和放大倍数等。

4. 进行电路的仿真和分析。

利用CAD软件提供的仿真功能,对设计的电子线路进行模拟运行,并记录输出信号的波形、频谱和相位等参数。

5. 评估电子线路的性能。

根据仿真结果,对电子线路的增益、频率响应和失真等性能进行评估,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CAD软件的仿真分析,我们得到了电子线路的性能数据。

根据实验设计的要求,我们对电子线路的增益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该电子线路的增益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在设计频率范围内保持稳定。

此外,我们还对电子线路的频率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设计频率范围内,电子线路的响应平坦,没有明显的衰减或共振现象。

最后,我们对电子线路的失真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失真较小,符合设计要求。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CAD软件设计和模拟了一个简单的放大器电路,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在设计要求范围内,该电子线路的增益、频率响应和失真等性能均符合预期。

这证明了CAD技术在电子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结语:电子线路CAD实验是电子工程专业的基础实验之一,通过实践操作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子线路的设计原理和技术要点。

电子线路实习报告模板

电子线路实习报告模板

电子线路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公司实习部门:电子线路设计部实习时间:202X年X月X日至202X年X月X日实习生:XXX一、实习目的通过此次实习,了解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工作内容,掌握电子线路原理图的绘制和PCB设计技巧,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1. 学习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元器件的功能及应用。

2. 学习电子线路原理图的绘制和PCB设计软件的使用。

3. 参与实际电子线路设计项目,了解项目实施过程和注意事项。

4. 学习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我们接受了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培训,学习了电子元器件的选型、原理图绘制和PCB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2. 在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分组参与了设计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了原理图绘制、PCB设计、样机制作和调试等工作。

3. 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习结束后,我们对所参与的项目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分析了项目过程中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借鉴。

四、实习收获1. 掌握了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元器件的功能及应用。

2. 学会了电子原理图的绘制和PCB设计技巧,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

3. 学会了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提高了自己的职业素养。

4. 增强了工程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实习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2. 团队协作是完成项目的关键。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 电子线路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

我们要珍惜每一次实践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4. 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六、实习建议1. 加强实习前的理论知识培训,提高实习效果。

电子线路辅助实训报告

电子线路辅助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电子线路辅助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子线路原理的理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以下技能:1. 熟悉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选用;2. 掌握电路图的绘制与识别;3. 学会电路板的设计与焊接;4. 熟悉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5. 具备解决电子线路故障的能力。

二、实训环境1. 实训室:配备电子线路实训设备,包括电源、示波器、万用表、电子元件、电路板等;2. 实训教材:电子线路辅助实训指导书、电子元件手册等;3. 实训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电子线路实训经验的教师。

三、实训原理1. 电子元件:了解电子元件的分类、特点、参数及用途;2. 电路图:学会阅读电路图,掌握电路图绘制规范;3. 电路板:了解电路板的设计原则、焊接工艺及注意事项;4. 电子测量仪器:掌握示波器、万用表等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5. 故障排除:学会分析电路故障原因,具备解决电子线路故障的能力。

四、实训过程1. 熟悉电子元件:识别常用电子元件,了解其参数及用途;2. 绘制电路图:根据实训要求,绘制电路图,并标注元件参数;3. 设计电路板:根据电路图,设计电路板,确定元件布局;4. 焊接电路板:按照电路板设计,进行元件焊接,确保焊接质量;5. 测试电路: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测试电路性能,确保电路正常工作;6. 故障排除:分析电路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解决故障。

五、实训结果1. 成功焊接并测试了实训电路;2. 掌握了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选用;3. 学会了电路图的绘制与识别;4. 熟悉了电路板的设计与焊接工艺;5. 具备了解决电子线路故障的能力。

六、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加深了对电子线路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2. 学会了电子元件的识别与选用,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3. 掌握了电路图的绘制与识别,提高了电路设计能力;4. 熟悉了电路板的设计与焊接工艺,为以后从事电子线路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5.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电子线路实习报告

电子线路实习报告

电子线路实习报告实习报告:电子线路一、实习背景电子线路是电子技术的基础和核心,其在现代科技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电子线路的原理和设计,我选择了一家拥有丰富的电子线路设计经验的公司进行实习。

在实习的三个月时间里,我主要参与了电子线路的设计和测试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二、实习内容1. 电子线路设计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电子线路的设计工作。

其中一个项目是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用于放大音频信号。

我首先学习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常见的电子元件,然后根据需求设计了电路的拓扑结构和元件的选型。

接下来,我使用设计软件进行了电路的仿真和优化,最终得到了满足要求的电路设计。

2. 电子线路测试在电子线路设计完成后,我还参与了电路的测试工作。

我学习了如何正确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测试工具,并学会了通过观察波形和测量电压、电流等参数来评估电路性能。

通过实际测试,我发现了电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最终得到了更加稳定和可靠的电路。

3. 故障排除在实习期间,我还遇到了一些电子线路故障的情况。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迅速定位故障点并进行修复。

通过对电路板的仔细观察和测量,我成功找到了导致故障的元件,并进行了更换和修复。

通过故障排除的实践,我加深了对电子线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的巩固通过实习,我得以将在学校所学的电子线路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加深了对电子线路设计和测试的理解。

在实践中,我发现了许多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制和不足之处,并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改进,提高了电子线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2. 技术能力的提升在实习期间,我掌握了电子线路设计和测试的基本技能。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电子设计软件进行仿真和优化,掌握了使用测试工具进行电子线路测试和故障排除的方法。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我的技术能力得到了提升,更加自信地应对各种电子线路的设计和测试工作。

3.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实习期间,我与公司的其他实习生和工程师一起合作完成了多个项目。

电子线路辅助设计报告

电子线路辅助设计报告

电子线路辅助设计汇报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测控班学号:姓名:重要内容:protel DXP软件简介用protel DXP设计PCB板旳工作流程protel DXP旳文献管理一.PCB板设计旳工作流程总体流程:1.方案分析:决定原理图电路怎样设计,PCB板怎样规划。

2.电路仿真:第七章3.设计原理图元件4.绘制原理图5.设计元件封装6.设计PCB板7.文档整顿原理图旳设计流程:两方面:原理图库元件旳设计和原理图旳设计原理图库元件设计:1查阅文献旳文档信息,确定元件旳引脚定义一级各项电气属性2绘制元件旳原理图电气符号。

根据元件引脚定义将他们按功能分组,保证原理图中连线比较整洁,然后修改各引脚编号和电器属性。

3通过软件工具检查库元件与否存在设计错误,并生成报表信息。

4保留原理图库元件原理图旳绘制(设计)1电路功能模块划分2放置元件和连线3检查标注4电气规则检查5添加封装信息6生成网络表PCB板图旳设计流程:1规划PCB板:规划好尺寸,确定使用几层板,2将原理图信息传播到PCB中3元件布局4布线5检查错误,撰写文档生成辅助文献(网络表文献,元件采购清单,Hyperlynx进行板级仿真)认识protel DXP旳集成环境1.4protel dxp 旳文献管理文献可以单独寄存,不必以数据库形式寄存1 创立工程2 加入新文献3打开文档和在文档中切换4从工程中清除文献5 将文献加入工程二.原理图元件库旳制作重要内容:元件库旳概念1.怎样绘制原理图元件2.绘制原理图元件旳一般原则3.绘制原理图元件旳一般技巧及其他注意事项1 概述1)原理图旳构成:元件和连线,其他辅助部分如标注2)元件从元件库中取出3)元件由标识元件功能旳标识图和元件引脚构成1.标识图作用:提醒元件功能1).引脚:元件旳关键。

proteldxp 工作环境2)原理图元件旳绘制需要如下环节:1搜集必要资料2 绘制元件标识图(假如是集成电路则用方框代表,假如是引脚较少旳分立元件,尽量画出能体现元件功能旳标识图)3添加引脚并编辑引脚信息3)原理图元件旳设计实例绘制三极管,绘制变压器,绘制数字元件AT89C2051,74LS04(注意子元件,追加别名如74HC74)4 )原理图元件库管理(1)原理图元件库旳引用(2)原理图元件库旳重用(3)复制原理图元件5)元件库制作旳常见问题和使用技巧(1)隐含引脚旳处理(2)多子元件旳注意事项(共用引脚要添加到每个子件中)(3)使用阵列粘贴功能(4)报表生成及规则检查(5)引脚电气特性阐明(6)常用快捷键表(7)自动更新功能三.原理图旳设计重要内容:1.绘制原理图旳环节和重要措施2.放置元件和更改元件属性3. 放置端口和更改端口属性4. 层次原理图5. 元件旳统一编号6.生成工程元件库7.查找元件以单片机为关键旳一种小监测系统来设计原理图:本系统旳作用在于分别监测一路电压和一路电流,低于定值时,向计算机汇报。

电子线路设计实训报告

电子线路设计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期末进行了电子线路设计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方法、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2. 掌握电子线路设计软件的使用技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1)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概念:电子线路是指由电子元件组成的电路,用于实现特定的功能。

电子线路设计包括电路设计、PCB设计、元件选择、电路调试等环节。

(2)电子线路设计软件:本次实训主要使用Altium Designer进行电子线路设计。

2. 实践操作(1)电路设计:根据设计要求,绘制电路原理图。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并进行合理的电路布局。

(2)PCB设计:根据电路原理图,设计PCB板。

包括布线、元件布局、焊盘制作等。

(3)元件封装:在PCB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元件封装,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4)电路调试:完成PCB板制作后,进行电路调试,确保电路功能正常。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阶段(1)讲解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介绍Altium Designer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3)讲解电路设计、PCB设计、元件封装等环节的注意事项。

2. 实践操作阶段(1)学生分组,每组负责完成一个电路设计项目;(2)各小组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电路原理图绘制、PCB设计、元件封装等工作;(3)指导教师对各小组的设计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完成PCB板制作后,进行电路调试,确保电路功能正常。

五、实训成果1. 学生掌握了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2. 学生熟练掌握了Altium Designer软件的使用技巧;3. 学生培养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学生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
实验步骤仿照此文件按自己电路来写。

实验步骤要求至少一页。

实验一原理图设计基础
一.实验目的
1.认识Altium Designer 09窗口界面
2.熟悉原理图设计环境
3.熟悉原理图设计步骤和方法
4.掌握原理图元件库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 绘制单片机基本应用电路原理图
2. 生产pcb图。

三.实验步骤
1.1新建项目文件
1)执行菜单命令【文件】→【新建】→【项目】→【PCB 工程】,执行完后在Project工作面板中将出现如图1-1所示项目文件。

2)执行菜单命令【文件】→【保存工程】,弹出保存路径菜单,确定保存路径和输入项目文件名为“单片机基本应用电路”保存。

如图1-2所示。

图1-1 新建项目文件图1-2 保存项目文件1.2 新建原理图文件
执行菜单【文件】→【新建】→【原理图】,在Project工作面板的项目文件下新建一个原理图文件Sheet1.Schdoc,保存为“单管放大电路.Schdoc”保存后效果如图1-3所示。

图1-3 新建并命名原理图文件图1-4 原理图图纸设置对
话框
1.3 原理图图纸设置
执行菜单【设计】→【文档选项】,弹出【文档选项】对话框。

如图1-4所示,图纸类型设置为A4,显示标准标题栏,可视栅格、捕捉栅格均设置为10,电气栅格设置为4。

1.4 装载原理图元件库
电路中所包含的元件类型有:电阻、电容、三极管、场效应管。

这些常用的元件在集成库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中都可以找到。

默认情况下,创建原理图文件时,该库会自动加载,若在库列表中无此元件库,可通过下面方法加载。

在Libraries工作面板上单击【库…】,弹出如图1-5所示对话框。

单击选项下方【添加库】按钮,选择添加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单击打开添加库完成,如图6所示。

图5 添加元件库图6 添加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
1.5 放置调整元件
1)在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中,在元件库中查找电阻如图1-7所示。

放置电阻R1,光标变为十字
2)此时按下Tab键,设置元件属性,主要是:标号(Designator)、Value等,“注释”一般设置不可见。

如图1-8所示。

3)然后依次查找并放置无极性电容(Cap)等。

图1-7放置电阻图1-8 电阻属性设置
1.6 查找元件
如果所用器件不在标准库中,可以到Altium Designer 09自带库中查找。

在如图1-7的【库面板】点【搜索】出现如图1-9搜索库对话框。

图1-9 搜索库界面图1-10 搜索到库元件后界面域:name 器件名称;library库;description 描述。

运算符:equals等于,contains 包含。

模糊搜索元器件时,选contains
范围:“可用库”是已经导入的库;“库文件路径”表示搜索左侧路径中指定位置处的库。

路径:设置搜索的元器件所在库的路径,注意该处“包含子目录”要对勾。

设置完毕后,在图1-9上点击【search】开始搜索库元件,搜到后图1-10所示。

然后放置即可。

1.7 绘制电路
1)绘制导线、网络、总线等,完成电路的绘制。

2)给原理图器件编号,【工具】→【注解】。

(可以采用【工具】→【静态注释】1.8 编译
【工程】→【compile document sheet1原.SchDoc 】,如果编译有错,会跳出【Message】根据提示信息改错。

直到编译通过。

1.9 保存。

2.PCB文件的生成
2.1 生产pcb文件
执行菜单—PCB,在Project工作面板的项目文件下新建一个PCB2.PcbDoc文件,保存。

如图
2.2 载入网络表
在PCB2编辑器选择Design菜单下的import changes from PCB-Progect1.PrjPCB 子菜单项,弹出对话框如下图2-2所示。

图2-2
2.3 单击Execute Changes 按钮,如果原理图无错误,在Check和Done栏中打有对勾。

如图2-3所示。

图2-3
2.4关闭对话框则显示加载的网络表与元件在PCB图中。

如果图载当期试图中
不能看到,可按Page Down键进行缩小视图,如图2-4所示。

3.元件布局
将元件封装按一定规则排列和摆放在PCB中,有自动布局和手工布局两种3.1 执行菜单命令Tools-Component-Auto Placer….,弹出自动放置对话框,,点击ok,元件自动布局如图3-1
图3-1
3.2 因为多个元件堆积在一起,采用自动推挤布局。

设置自动推挤参数,执行菜单命令tools-component placement-set shove depth…,弹出推挤深度设置对话框,设置为5,。

执行菜单命令tools-component placement-shove,出现十字光标,在堆叠的元器件上单击鼠标左键,会弹出一个窗口,显示鼠标单击出堆叠元件列表和元件预览,单击任何一个元件,开始执行推挤,因为不规范,最后再进行手动排序。

最后入下图3-2.
图3-2
4. 布线
4.1 执行菜单命令Place-Line 在pcb版上画出布线范围。

4.2 全局自动布线
执行菜单命令Auto Route-All….,弹出布线策略对话框,点击Routing Setup Report。

下图开始按照规则进行自动布线,同时自动打开信息面板显示布线进程信息,布线结果图如下图4-2
图4-2
5. 敷铜
在Top层中,执行菜单命令Place-polygon pour,出现对话框,把connect to net 选择gnd 接地。

单击OK。

如下图5-1.
图5-1
在元件的上方单击鼠标左键,并向右拖动鼠标,到合适的位置单击鼠标左键,接着如绘制一个矩形框一样回到起始点。

然后屏幕上即会出现如图5-2所示的敷铜。

图5-2
再在底层中放置敷铜。

单击pcb编辑器工作区窗口底部的bottom layer 标签切换到底层,然后执行菜单命令place-polygon pour,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的设置保持不变,按照上面的方法放置一块敷铜。

如图5-3.
图5-3
6. 实验补充
因自动布局后,经过手工调整后的元件的序号会变得杂乱可对文字标注进行调整,让文字排列整齐,字体一致。

可以采用手动更新元件标号和自动更新元件标号两种形式。

在pcb布线完毕,文件输出之前,可进行批处理drc对pcb进行一次完整的设计规则检查。

可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进一步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