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浅谈当今的台湾问题

合集下载

浅谈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两岸发展的新形势

浅谈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两岸发展的新形势

浅谈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两岸发展的新形势我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两岸发展的新形势。

在此,我会尽量保持中立客观的立场,同时尊重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政府,遵守法律法规。

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经济发展与合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两岸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两岸经济合作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如产业竞争、市场准入等问题。

因此,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文化交流与认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两岸关系的纽带。

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认同,对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两岸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需继续努力,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

三、政治互信与对话政治互信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石。

双方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此基础上,加强两岸政治对话,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四、安全与稳定维护两岸安全与稳定,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保障。

双方应加强沟通与协调,妥善处理海上安全、网络安全等敏感问题,共同维护两岸和平稳定。

在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大陆经济持续增长,为两岸合作提供了广阔市场;另一方面,国际形势的变化也为两岸关系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因此,双方应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两岸关系的发展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只要我们坚定信念,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于形势与政策台湾问题心得体会800字

关于形势与政策台湾问题心得体会800字

关于形势与政策台湾问题心得体会800字在我国的国家政策中,台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接触媒体的方式比较多,也关注着自己所在的社交圈里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我想表达的是我对于台湾问题的真实感受。

其实,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个问题有些遥远。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从未经历过两岸关系的紧张局势,对于两岸间的分歧和历史背景的了解有限,更难以理解为什么这个问题在国际政治上引起了如此多的关注和争议。

尽管如此,我认为,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台湾问题都是我国的核心利益与重大原则问题。

我国有着统一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台湾岛屿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是不容质疑的事实。

台湾问题不是国际政治的普通问题,而是涉及到中国的核心利益和国家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其次,关于台湾问题,我们需要注意思辨。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不同,两岸间的政治态度和文化传统也日趋不同。

有些人对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持看法倾向于相互融合,有些人则更倾向于保持各自独立。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思辨水平,从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不同角度出发,去分析、研究这个问题,综合考虑两岸间复杂的因素,尽早寻找更全面、更可行的解决办法。

最后,我认为通过合理、稳妥、积极的措施实现祖国的统一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如果我们不统一,那么中国的全面发展将很难实现。

当前国家对于台湾地区的政策则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加深两岸民间融合;二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同时,我们应该强调互惠合作,加强经济贸易关系,通过两岸融合来实现台湾方面的尽快发展。

总之,在我看来,台湾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问题。

我国应该保持清醒和冷静,协调两岸政策,积极做好两岸融合和发展的各项工作,积极争取和平解决两岸纷争,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实现两岸同胞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形势与政策有关台湾问题论文(2)

形势与政策有关台湾问题论文(2)

形势与政策有关台湾问题论文(2)形势与政策有关台湾问题论文篇二《台湾问题与危机管理》摘要:台海危机的实质是中美之间的危机。

一个中国,是中美共识的基础。

和平统一,是中国的目标;不独不统,是美国的目标。

为避免在双方不情愿的情况下因第三者挑动而误判发生军事冲突,中美正在并将继续就台湾问题以及其他国际危机管理交换政策,加强沟通。

中国政府近年来采取多重措施,推动两岸交流,两岸统一虽然任重道远,但两岸稳定的趋势在未来几年很难改变,并且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一、台湾分裂势力膨胀造成台海局势紧张台湾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看:第一个方面就是分离主义或者叫分裂势力。

二次大战以后,成立了许多新独立的国家,他们当中为数不少的国家都面临着国家统一问题或者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

冷战结束后,分离主义加剧成为国际政治中显著的现象和问题。

前不久,塞尔维亚的科索沃省也闹出了独立。

分离现象加剧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世界上的国家数量越来越多:比如苏联解体后,原来的15个加盟共和国一转身就变成了15个独立的国家;还有东帝汶,2002年从印度尼西亚独立出来;尽管前面提到的塞尔维亚的科索沃的状况还不确定,但是冷战后南联盟解体之下也分成了克罗地亚、波黑等好几个国家。

第二个方面,就是国家的统一问题。

这在二战后亚洲涌现的新兴民族国家中比较突出,像20世纪50年代以来朝鲜半岛就一直处在分裂状态;像越南也是,从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到1976年才完成国家统一,十几年间,经历了抗法战争、抗美战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总之,普遍地来讲,二战后出现的新兴民族国家中有不少国家都存在着分离和统一这样的问题,而且,总的趋势是国家的数量在增加。

与其他国家不同,台湾问题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台湾问题是在国共两党内战打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结果,由于外国势力的介入,使得当时败逃到台湾岛的国民党存活了下来。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两岸的中国人在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根本问题上具有共识。

2023年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1500字3篇

2023年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1500字3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字篇一近一段时间来,台湾局势呈现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的局面,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正确认识和看待这一历史阶段的种。

种现象,拨开迷雾,把握大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的两岸局势从总的格局上看,祖国大陆紧紧抓住反对和遏制台独的首要任务,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保持了两岸关系的基本稳定。

这主要表现在:1、祖国大陆提出的新主张、新论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胡锦涛在会见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台湾人士时,提出了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样一个重要的主张,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祖国大陆构建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主张的内涵,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得到两岸民众的热烈欢迎和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

2、继续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陆续举办了两岸经贸论坛、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等大型系列活动。

继续推出并且落实了一系列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进一步营造了有利于遏制台独的外部环境。

祖国大陆以各种方式向国际社会宣传对台政策主张,表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意和坚决反对台独的立场,增进了国际社会对我对台方针政策的理解和对台独活动危险性的认识。

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

事实表明,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继续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因素继续增长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台湾当局仍执意实行激进台独路线,企图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因此,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形势仍然严峻、复杂。

2023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一年,台湾当局推动“法理台独”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

二、大陆的对台政策面对台湾局势的复杂变化,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祖国大陆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各项政策,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努力推进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浅谈台湾问题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台独问题

浅谈台湾问题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台独问题

浅谈台湾问题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台独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台湾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政治焦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台湾问题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和关心。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台湾问题的形势与政策不断发生着变化,需要我们持续关注与研究。

一、台湾问题形势的变化台湾问题始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政治分离,由于历史、文化、国家意识等原因,在大陆和台湾之间形成了一道由国境线、政治、军事等因素构成的界限。

从1949年至今,台湾问题已经持续存在了70多年。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际力量的嬗变和台湾本身经济、文化的发展,台湾问题的形势也开始发生变化。

首先,台湾问题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

在冷战结束时期,许多国家认为与大陆接触是会产生风险的。

而现在,随着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全球化,国际社会对台湾问题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台湾的存在和台湾民众的权利,支持台湾的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

例如,美国和台湾关系日益亲近,近几年来通过军售、对台湾官员的高层访问等方式,加强对台湾的支持。

其次,台湾问题的政治局势也发生了变化。

在当前多元化、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台湾民众开始关注和追求民主和自由。

这种愿望在台湾的政治领导层中也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台湾持续推动实现全面民主化。

在大陆方面,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改革开放的步伐,港澳台地区的经济联系也开始增加。

同时,两岸之间的人员往来和文化联系也比以往更为频繁,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基础。

二、台独问题的现状与政策在台湾问题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台独”问题。

所谓“台独”,就是指台湾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实现独立的一种可能性和倾向。

尽管如此,台独的问题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各方面的政策也没有执行。

目前,中国大陆对台独问题采取的政策是一贯的“一国两制”原则,即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在实际操作上,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政策主要体现在“和平统一、两岸共同发展”的基础上。

同时,中国大陆还为台湾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和合作机会,帮助台湾维持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台湾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台湾问题

一、台湾的地理位置及地位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

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绿岛等岛屿。

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

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

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

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优越且有良好的深水港湾,自古有“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之称。

台湾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台湾对大陆来说就是一艘永远不沉的航母,台湾对美国来说是它第一岛链的最前沿。

台湾经济军事及政治位置都不容小觑。

二、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渊源及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

隋唐时期称台湾为“流求”。

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

据史籍记载,610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

到宋元时期,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

公元12世纪,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

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

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

明朝后期开始出现台湾的名称。

进入16世纪之后,汉人在台湾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

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

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

1662年郑成功率领明朝海军力量驱逐了荷兰殖民者,设立承天府,全面治理台湾岛。

这种承天府的治理直到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变为福建省的一部分,1714年清政府派人到台湾测绘地图,以后一直将台湾岛视为“东南沿海七省之门户”。

清政府1885年正式成立了台湾省,派出刘铭传治理台湾。

浅谈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两岸发展的新形势

浅谈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两岸发展的新形势

浅谈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两岸发展的新形势两岸关系这一话题,时常让人感到复杂又沉重。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新问题浮出水面,令人深思。

我们今天聊聊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形势。

一、两岸关系的现状1.1 政治对抗目前,两岸的政治对抗非常明显。

大陆与台湾在各自的立场上,几乎是寸步不让。

台湾一方面希望保持自身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也受到外部势力的影响,尤其是美国的介入。

大陆则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容妥协。

这样的局面,就像是拔河,双方都在使劲,却都不肯松手。

结果呢?关系愈发紧张,民众的心情也跟着波动。

1.2 经济依赖尽管政治上剑拔弩张,经济上却有另一番景象。

台湾在很多方面都依赖大陆的市场和资源。

比如,台湾的电子产品大部分都要出口到大陆。

两岸间的经贸关系密切得让人咋舌。

可这种依赖也让台湾面临风险,随时可能被政治风波搅得天翻地覆。

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说的是两岸的经济命运。

二、文化交流的挑战2.1 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很多台湾年轻人对大陆的文化其实是陌生的,甚至有些抵触。

就拿流行文化来说,虽然有很多大陆的影视作品在台湾受欢迎,但也有不少人觉得这是“侵略”。

这种心态让两岸文化交流变得更加困难。

像一座桥,桥的两端都想过来,但又担心对方的“水土不服”。

2.2 旅游限制疫情之后,旅游业受到了很大影响。

两岸之间的人员往来一度停滞,给人感觉两岸关系几乎被按下了“暂停键”。

如今虽然有逐步恢复的趋势,但各自的防疫仍然让人心里没底。

旅游业本应是增进了解的渠道,却变成了限制交流的障碍。

2.3 教育交流教育方面,两岸的合作也面临瓶颈。

虽然有不少台湾学生选择到大陆留学,但在大陆的高校里,很多课程都无法适应台湾学生的需求。

两岸的教育体制差异,导致交流的效果并不理想。

教育本应是文化传承的桥梁,却成了阻碍。

三、未来发展的新形势3.1 新技术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普及,两岸关系也许会迎来新的转机。

浅谈当前的台海形势和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与建议

浅谈当前的台海形势和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与建议

浅谈当前的台海形势和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与建议当前的台海形势相对紧张,两岸关系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寻求平衡、稳定和和平发展的途径。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当前的台海形势和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当前的台海形势复杂严峻。

随着两岸关系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台海地区的紧张氛围日益加剧。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之一,中国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而台湾方面则追求独立和国际空间的扩大。

美国的介入也给两岸关系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以避免进一步升级和冲突的发生。

其次,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台湾当局以及一些外部势力试图在台海地区制造分裂和动荡,加大了两岸关系的紧张度。

另一方面,两岸交流和合作的停滞,也使得两岸关系陷入僵局。

这些挑战需要通过对话、交流和合作来解决。

只有通过相互理解和共同努力,才能够找到两岸关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其次,和平发展仍然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主流。

无论是新一届台湾当局还是中国大陆政府,都强调对话和谅解,反对冲突和对抗。

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主旋律,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双方需要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达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共识。

最后,本文提出几点建议,以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首先,双方应重启并扩大两岸对话机制,加强互信和沟通。

通过对话,双方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的需求和关切,找到解决分歧的途径。

其次,双方应加强经贸合作,推动两岸经济的深度融合。

经济合作是两岸关系的重要支撑,也是增进相互依赖和互信的桥梁。

最后,两岸应加强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增进双方的了解和友好感。

总之,当前的台海形势和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需要寻求平衡、稳定和和平发展的途径。

通过对话、合作和交流,可以化解分歧、增进互信,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两岸关系的发展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和稳定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和它的成员国不得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

联合国《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指出:凡以局部或全部破坏国家统一及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为目的之企图,都是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凌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而英勇奋斗的历史。

台湾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都与这段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

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

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也一天不会结束。

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已然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五十年来,中国政府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奋斗。

如果谈到台湾的问题由来那么就不得不谈一下台湾问题的历史成因,其一如下。

在远古的时候,台湾岛和祖国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是大陆的一部分。

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5000年前,相连接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中的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

这从台湾海峡海底的地形可以得到证明。

台湾自三国时期就与中国大陆有了较为频繁的交流,虽然在以后的年代中与大陆数次分离,甚至兵戎相向。

但那都是因为个人利益而进行的内部纷争,大陆与台湾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几千年来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用血浓于水来形容毫不过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曾经与中国国民党携手抗击侵入中国的日本军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结束后,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拒绝与中国共产党建立联合政府,并在1946年发动内战,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建立一党专政的政权。

经过三年战争,军事上处于劣势但得到人民支持的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

1949年10月1日,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党势力从中国大陆全面溃退,退踞只占中国国土面积三百分之一的台湾岛,并在美国的支持下,继续与已成为中国合法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抗。

从此,台湾陷入与中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至今已有57年。

另外,台湾问题的产生以及长期得不到解决,与一些外国势力,特别是美国在其间插手密切相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当时的美国政府本来可以从中国内战的泥潭中拔出来,但是它没有这样做,而是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派出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公然声称"台湾地位未定"。

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国在1954年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置于美国的所谓"保护"之下,阻挠中国政府解决台湾的正义斗争。

中美建交三十多年来,美国政府和国会仍然不断通过向台湾提供所谓防御性武器等做法,阻挠中国统一台湾的进程。

虽然现在两岸仍处于敌对状态,但这只是暂时的,政党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能将一个民族分裂的。

台湾所处位置的重要性也应在此稍作说明。

台湾岛地处交通要冲,既可作为遏制日本,控制南海诸岛,震慑东南亚的据
点,又可作为进入太平洋,固守大陆的前沿阵地。

如果将台湾收回,那么钓鱼岛问题将迎刃而解,美国设在关岛的所谓“遏制中国的前沿”也会失去作用。

到那时,南海舰队的有效保障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抢占的南海诸岛也会送回。

对日本而言,中国占领台湾岛就意味着日本以后无法再从西亚进口石油,而要依赖于俄罗斯,中国和俄罗斯就可以联起手来共同对付日本。

目前的台湾虽然脱离了民进党的统治,其前景同样不能不让人担忧。

从近期来看,国民党虽然不支持台独,但是国民党是个资产阶级政党,这是众所周知的,他对中共的态度在现在看来不反对,但不代表支持。

将来涉及到台湾主权问题时,仍然可能比较尖锐。

从个人角度讲,台湾回归,意味着台湾的执政者就会降级,从总统降到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想把自己的地位降低,更何况有日本、美国等国支持,还有比较强大的资金和一定的武力。

基于综上所述与主权的不可分割,台湾问题的如何解决,成为了一个摆在中国发展历史进程上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台湾问题呢?
将来大陆和台湾的关系会是怎样的呢?尽管大家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一点是绝对相同的,收复台湾是肯定的。

只不过有两个问题:第一,手段方法问题,如果台湾决心要实现台独的话,大陆肯定会动用武力;如果台湾总是徘徊,那么大陆就会观望。

大陆不会轻易动武,这是肯定的,因为如果动武,交战的不仅仅是两方,还会掺和进日本、美国。

美国会不会出兵倒是个未知数,而日本,个人认为肯定会出兵,因为涉及到其安全问题了。

一旦交战,经济肯定会受影响,而且东亚地区都会不稳定。

这直接引起了第二个因素:时间问题,可能很快,也可能在我们这代解决不了。

总之,台湾问题非同小可,解决台湾问题牵涉到的不仅是祖国大陆和台湾岛内,还有众多国家和地区,因此我们必须三思而后行。

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概括地说,就是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允许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

中国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长期和平共存,谁也不吃掉谁。

但针对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企图把台湾分裂出中国的动向和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的企图,中国政府同时表示,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积极促进“和平统一”。

第一,增进共识,确认只有一个中国。

海峡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随着岁月流逝和社会的前进,面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两岸都应以民族大义为重,以国家统一、民族昌盛和人民幸福为己任,以符合实际,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求同存异,化干戈为玉帛,结束两岸之间的分隔与对峙。

第二,增进互信,加深理解。

传统文化尤其是长期占居中国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是联系两岸人民的纽带。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深深渗透入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维持了两岸同一民族的心理稳定性。

大力进行两岸传统文化交流,可以唤醒台湾人民的“大中华意识”。

如果未来两岸能实现中华文化复兴基础上的统一,更是全球华人所乐见的,搭好对话桥梁,沟通谈判渠道。

第三,增加民间交往,扩大经贸合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之间文化、艺术、体育、演艺、学术、科技的交流不断增多,两岸人民受益日增。

但总体上看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台湾当局的阻挠和限制。

如:两岸不能全面直接“三通”等,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与加强。

至于未来两岸经济贸易合作与发展,则更
是前景广阔,机遇多多。

两岸经贸互补性极强,内地有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充裕的劳力,台湾有较雄厚的资金和较强的技术。

长期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中国的统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有利于中国本身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中国同各国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而随着中国政府相继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全中国人民更是迫切地期望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不能允许台湾问题再无限期地拖下去了。

我们坚信,在包括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世界各国政府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下,中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