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

合集下载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体格检查是评估心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心脏的触诊、听诊、叩诊等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心脏的大小、杂音等情况。

为了对心脏体格检查进行评分,常需考虑的因素包括心脏的搏动、心脏的界限、心脏杂音的性质和强度等。

下面是对心脏体格检查评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心脏搏动评分标准:a. 0分:无心脏搏动;b. 1分:心脏搏动微弱,仅能在强烈压力下触及;c. 2分:心脏搏动较明显,能在一般手压下触及;d. 3分:心脏搏动明显,能在轻轻触压下触及。

2. 心脏界限评分标准:a. 0分:心脏界限难以确定,无法触及;b. 1分:心脏界限不清晰,但能通过深按得以确定;c. 2分:心脏界限清晰,但需较深按压才能确定;d. 3分:心脏界限清晰,轻按即可明确。

3. 心脏杂音评分标准:a. 0分:无心脏杂音;b. 1分:心脏杂音极轻微,需要集中注意才能听到;c. 2分:心脏杂音较明显,可在一般情况下听到;d. 3分:心脏杂音明显,不需专注即可听到。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对心脏体格检查进行评分时,可以根据具体观察结果和检查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评分。

评分越高,表示心脏体格检查异常程度越明显,可能存在着心脏疾病或异常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心脏体格检查评分只是初步判断心脏状况的一种方法,对于确认疾病的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医学检查方法。

此外,心脏体格检查的评分标准也可能会因医学专业、研究目的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应用评分标准时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分和解读结果。

心脏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分标准对心脏体格检查进行评估,对于早期发现心脏疾病和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心脏体格检查评分表(考试用)

(完整版)心脏体格检查评分表(考试用)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表总分:50分姓名得分项目项目总分操作要求分值评分标准扣分得分仪表和态度2①工作衣、帽穿戴整齐,②对病人态度和蔼,做必要的交流。

2每项1分①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检查者站在被检者右侧。

②解开衣服,充分暴露前胸部。

2每项1分检查前准备3备齐用品(携带听诊器)1①其视线自上向下,必要时与胸部同水平视诊。

②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与凹陷。

②观察心尖搏动范围。

③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

3每项1分视诊5正确叙述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及位置。

2每项2分①检查者右手全掌开始触诊。

②然后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

③触诊时手掌按压力度适当。

④确认心尖搏动(用两指或单一中指指腹)2每项0.5分指出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在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0.5~1.0cm处(左室肥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2触诊7①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

②分清出现时期(收缩期、舒张期还是连续性的)③检查顺序心尖→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剑突下偏左(逆时针法)3每项1分①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②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

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消瘦者例外),③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3每项1分①先叩左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

②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③逐个肋间向上,④直至第2肋间。

4每项1分口述右界叩诊,①先叩出肝上界,②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③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3每项1分叩诊(心浊音界)14叩出实际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心浊音界位置。

4超过2厘米扣2分心脏检查①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

②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③主动脉瓣区: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

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

⑤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剑突下偏左或右)。

5每项1分听诊顺序,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主次法也可)3错一项扣1分心率(正常心率1例)2心律(房颤等1例)2正常心音或心音改变(奔马律异常1例)2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在模型人上听诊)杂音(二尖瓣狭窄杂音1例)2整体印象3手法娴熟及按望触叩听顺序进行3利津县中心医院。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

体检内容 被检查者仰卧位(或者坐位) (1 分),正确暴露胸部,上至颈以下(1 分),下至中上腹(1 分),两侧至腋中线(1 分) 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其视线与胸部同水平开始视诊(2 分),子细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 异常搏动,然后正鸟瞰整个前胸,观察心尖搏动位置与范围(2 分)。

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在第几肋间(2 分),在锁骨中线内侧还是外侧(2 分)。

(正 常人心尖搏动在第 5 肋间, 锁骨中线内侧 0.5-1.0cm );能够正确描述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及 是否正常(4 分),具体搏动范围指划给考官看(2 分)。

(正常人心尖搏动范围直径为 2.0-2.5cm )。

考生与被检查者位置正确:被检查者仰卧,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2 分)。

考生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1 分),然后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者食指、中指及环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3 分),也可用单一手指指腹触诊。

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2 分),在锁骨中线内或者外(2 分)。

(正常人心尖搏动于第 5 肋 间左锁骨中线内侧面 0.5-1cm ) (指点不正确不能得分)。

心脏震颤触诊(5 分):考生用手掌或者手掌尺侧小鱼际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 细的震动感。

心包磨擦感触诊在心前区或者胸骨左缘第 3-4 肋间触诊(4 分),能说出使触诊满意的条件:被 检查者胸前倾位(2 分)、收缩期(2 分)、呼气末(2 分)。

考生以左手中指的第一、二指节作为叩诊扳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击的部位,扳指与肋间平 行(3 分),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扳指)第二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3 分),叩击时应以腕关节与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便、短促, 富有弹性。

叩击后右手中指即将抬起(3 分),在同一部位叩诊可连续 2-3 下(3 分)。

左侧:在心尖搏动外 2-3cm 处开始叩诊(2 分),由外向内至浊音浮现(2 分),逐个肋间向上 (2 分),直至第 2 肋间(2 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检查评分标准项目(分)内容和评分细则满分得分备注操作前准备5分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准备检查用具 1 介绍自己及将要进行的检查,取得合作 2 协助患者取坐位或者仰卧位,正确暴露检查部位 1 站在患者右侧 1视诊15分心尖搏动位置 3范围 3强度 2有无负向心尖搏动 2 心前区隆起 2 心前区其他部位搏动有无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 1有无剑突下搏动 1有无心底部搏动 1触诊20分触诊顺序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5 心尖搏动用单一示指指腹触诊 2位置 1范围 1强度 1 震颤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平贴于各瓣膜区 2部位 1时相 1临床意义 1心包摩擦感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平贴 1心前区胸骨左缘3、4肋间 2描述最佳触诊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气末、屏住呼吸) 2叩诊25分手法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 1仅左手中指远端第一指节与皮肤接触,余部位不能接触 2平卧时,板指与其肋间平行(坐位时,板指与其肋间垂直) 1右手中指借右腕关节活动均匀轻叩板指 2项目(分)内容和评分细则满分得分备注顺序先叩心左界,后叩心右界 2 由下而上 1 由外向内 1左界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 1 以听到叩诊音由清变浊来确定心浊音界 2 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2右界先于锁骨中线上扣出肝上界 1 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 2 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2标记和判断叩出心脏相对浊音界,并在胸廓体表做出标记 1 用硬尺测量前正中线至各标记点的垂直距离 1 再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 1 记录并报告心界是否扩大 2听诊30分顺序从心尖区(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5内容心率(数30秒) 2判断心律(齐、不齐) 3判断心音(正常、异常) 3心脏杂音(有、无) 3有心脏杂音部位 2时期 2性质 2强度 2传导方向 2 额外心音 2心包摩擦音 2整体评估操作的熟练程度,顺序、手法正确,人文关怀 5 共计100。

心脏胸肺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胸肺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胸肺、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检查者精神饱满(0.2)仪表端庄(0.2)举止大方(0.2)态度诚恳和蔼(0.2)关心体贴患者(0.2)查体前检查者准备:自我介绍(0.5),洗手(0.3)备齐检查用物(0.2)查体前被检查者准备:解开患者衣服(0.5)充分暴露前胸部(0.5)检查者与被检查者位置正确;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0.5(被检查者坐位或卧位右侧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检查体检内容分值分),两侧至腋中线(1分)1被检查者仰卧位(或坐位)(1分),正确暴露胸部,上至颈以下(1分),下至中上腹(4,仔细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然后正俯视整个前胸,观察心尖搏分)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其视线与胸部同水平开始视诊(2心4分)。

脏动位置与范围(2视肋间,锁骨中线内侧(正常人心尖搏动在第5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在第几肋间(2分),在锁骨中线内侧还是外侧(2分)。

诊(正常人心尖搏动范围直径为。

;能够正确描述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及是否正常(0.5-1.0cm)4分),具体搏动范围指划给考官看(2分)102.0-2.5cm)。

考生与被检查者位置正确:被检查者仰卧,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2分)。

2 ,也3分)1分),然后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食指、中指及环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考生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4 可用单一手指指腹触诊。

心指点不正确不0.5-1cm)(2脏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2分),在锁骨中线内或外(分)。

(正常人心尖搏动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面4 )。

触能得分诊:考生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

心脏震颤触诊(5分)5、呼气心包摩擦感触诊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诊(4分),能说出使触诊满意的条件:被检查者胸前倾位(2分)、收缩期(2分)102分)。

末(,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分)(3考生以左手中指的第一、二指节作为叩诊扳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击的部位,扳指与肋间平行,叩击时应以腕关节与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手中指(扳指)第二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12 (富有弹性。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体格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估患者心血管健康的工作。

通过观察、听诊、触摸等方式,医生能够依据特定的评分标准对心脏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血管疾病和异常情况。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1.心率、节律和强度测量心率、判断节律和强度对于评估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在衡量心率时,要求患者安静休息15分钟以上,并使用心电图工具进行电极贴附。

检查时医生应当评估心率是否规律、是否合理、是否增强等。

2.心尖搏动心尖搏动是心脏前端的流体推动感应,身体正常人的心尖搏动通常位于左第五肋间中线左侧。

医生必须对心尖位置进行感悟,判断是否移位或扩展。

3.心音心音是心室和心房压力改变的结果,通过听诊等方式进行检查。

医生应当注意区分第一声和第二声声音的强度、清晰度和时间间隔,以及第三和第四心音的存在。

4.肺动脉瓣二尖瓣医生必须评估肺动脉瓣和二尖瓣的听觉特征,包括共同的运作方式、是否存在杂音、受到感染的程度以及瓣膜疾病的其他症状。

5.腹部检查医生应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检查,判断有无扩大的大血管、腹水、肝或脾脏肿大等病情症状。

此外,还要注意腹部肌肉的张力和腹壁移动的程度。

6.颈静脉搏动检查颈静脉搏动可以帮助判断心脏的充血状况和心脏排血功能的强弱程度。

医生应当感知颈部静脉的压力状况、颈动脉和颈静脉之间截距以及颈动脉和胸骨之间的距离。

7.下肢水肿下肢水肿通常是体外循环或其他室腔病症的危险症状。

医生应当对膝外侧肿胀、腘窝以上的区域进行检查,还应注意检查膝下和脚踝的水肿程度。

总之,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包括各种检查项,如心率、节律和强度、心尖搏动、心音、肺动脉瓣二尖瓣、腹部检查、颈静脉搏动和下肢水肿等。

医生应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和异常情况,提醒患者注意保健和治疗。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表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表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心脏视诊、叩诊)
姓名得分
二、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二(心脏触诊、听诊)
姓名得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三(腹部视诊、听诊)
姓名得分
二、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四(腹部及脾脏、胆囊触诊)
二、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五(胸部视诊、触诊)
姓名得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六(胸〈肺〉部间接叩诊、听诊)
姓名得分
官店镇中心卫生院医生三基技能考核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七(神经系统检查)姓名 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姓名得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八(眼、淋巴结检查)
官店镇中心卫生院三基技能考核心肺复苏操作评分姓名 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心脏、胸肺、腹部体格检查评分实用标准

心脏、胸肺、腹部体格检查评分实用标准

检查者精神饱满(0.2)仪表端庄(0.2)举止大方(0.2)态度诚恳和蔼(0.2)关心体贴患者(0.2)查体前检查者准备:自我介绍(0.5),洗手(0.3)备齐检查用物(0.2)查体前被检查者准备:解开患者衣服(0.5)充分暴露前胸部(0.5)检查者与被检查者位置正确;被检查者坐位或卧位(0.5)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文档大全文档大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100分)文档大全文档大全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1、测血压: 测量血压前半小时禁烟,病人在安静状态休息5—10 分钟(1.5 分),取仰卧或坐位,通常测右上肢血压,裸露伸直被测上肢并轻度外展45℃,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3 分)。

打开血压计开关,水银柱液面与0 点平齐,排尽气囊空气,将袖带气囊位于肱动脉表面均匀紧贴皮肤缚于上臂,下缘在肘旁横纹上约2—3cm,袖带不宜过紧过松,以能伸进一指为宜(4 分)。

先于肘窝处触扪及肱动脉搏动,将听诊器膜型体件置于肘窝处肱动脉上,不可塞在袖带下(4 分),以右手向袖带边充气边听诊,待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 后缓慢放气,两眼平视汞柱缓慢下降(以每秒2mm 为宜),听到的第一个搏动声响时汞柱数值为收缩压;随着汞柱下降,当声音突然变低沉,直至消失,此时所示汞柱数值为舒压(3 分),再重复测量 2 次,取其最低值(3 分),测量完毕整理放好血压计袖带,向右侧倾斜血压计约45°,让水银完全进入水银槽后关闭开关并盖好(1.5 分)。

2、眼球运动检查、集合反射、直接对光反射及间接对光反射: 检查对光反射时,医生一手持手电筒由外往直接照射一侧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如瞳孔立即缩小是为直接对光反射存在(4 分);如用手隔开双眼而观察对侧瞳孔并见其立即缩小是为间接对光反射存在(4 分)。

查集合反射时嘱病人注视1m 外的医生示指尖,然后将示指尖缓慢移近眼球(距眼球约10cm 处),正常人此时瞳孔缩小,双侧眼球向聚合(4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检查(100分)
二、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法评分标准
三、无菌技术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5分钟)
无菌技术操作
一、无菌持物钳(镊)使用法
(一)目的
取用或者传递无菌敷料、器械等。

(二)注意事项
1、无菌持物钳(镊)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条、球);
2、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移至物品旁进行操作;
3、无菌钳(镊)使用时不能低于腰部;
4、打开包后的干持物筒、持物钳使用的有效期≤4小时。

二、无菌容器使用法
(一)目的
保持已经灭菌的物品处于无菌状态。

(二)注意事项
1、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容器盖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
2、无菌容器打开后,须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有效使用期为24小时。

三、铺无菌盘法
(一)目的
将无菌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无菌区,以供实施治疗时放置无菌物品使用。

(二)注意事项
1、操作区域须清洁干燥,无菌巾避免潮湿;
2、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
3、注明铺无菌盘的日期、时间,无菌盘使用的有效期为4小时。

四、戴无菌手套
(一)目的
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或者接触无菌物品时须戴无菌手套。

(二)注意事项
1、戴手套时须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
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
2、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洞,应立即更换;
3、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

四、胸穿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0分钟)
五、腰穿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0分钟)
六、换药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0分钟)
七、气管插管评分标准(操作时间5分钟)
八、穿脱隔离衣评分标准(操作时间6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