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体格检查评分表

合集下载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选手参赛号:赛室号:竞赛开始时间:月日时分选手报告参赛号码,竞赛计时开始项目查核内容标分扣分及说明备注准备5 分1.工作人员:工作衣、帽、口罩、洗手( 6 步洗手法)2.用物准备:依据体查要求装备用物3.病人准备:查对病人,适合遮挡,做好解说,获得理解配合221 1.腹部外形(4 分)(如平展、蛙腹、舟状腹); 4视诊2.呼吸运动(2 分)(如腹式呼吸, 16 次/分); 210 分 3.腹部皮肤及疤痕(2 分)(如手术疤痕、黄染、静脉怒张) 24.有无肠型、胃型及蠕动波 21.肠鸣音:部位在右下腹,听诊 1 分钟。

(正常时一般 4-5 次/分,注意有无亢进或消逝、高调、金属音、气过水声等)。

102.血管杂音( 10 分) 2听诊(1)左右上腹部听诊肾动脉有无杂音 220 分(2)双侧下腹听诊髂动脉 2(3)双侧腹股沟听诊股动脉 2(4)腹中部听诊腹主动脉 2(5)脐周或上腹部听诊有无静脉嗡鸣音1.腹部叩诊音:正常状况下,腹部叩诊大多数地区均为鼓音,只有肝、脾所在部位,增大的膀胱和子宫占有的部位,以及双侧腹部近腰肌处叩诊为浊音。

2.肝脏及胆囊叩诊:用叩诊法确立肝上界时,一般都是沿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和右肩胛线,由肺区向下叩向腹部。

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

此处相当于被肺掩盖的肝顶部,故又称肝相对浊音区。

再向下叩 1—2 肋间,则浊音变成实音,此处的肝脏不再被肺所掩盖而直接切近胸壁,称肝脏绝对浊音界(亦为肺下界)。

确立肝下界时,最好由腹部鼓音区沿右锁骨中线或正中线向上叩,由鼓音转为浊音处即是。

沿右锁骨中线丈量肝上界至下界的距离,正常成人在 9-11 厘米。

23.胃泡鼓音区及脾脏叩诊: 4叩诊20 分胃泡鼓音区位于左前胸下部肋缘以上,约呈半圆形,其上界为横膈及肺下缘,下界为肋弓,左界为脾脏,右界为肝左缘。

正常情况下胃泡音区应当存在。

343 脾浊音区的叩诊:宜采纳轻叩法,在左腋中线进行。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部分之一,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以便医务人员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腹部健康状况。

1. 观察医务人员首先应该观察患者的腹部外观,包括腹部的形状、对称性、皮肤颜色和病灶等。

以下是观察腹部的评分标准:1.1 腹部形状:正常(得分2)、略凹陷(得分1)、明显凹陷(得分0)1.2 腹部对称性:对称(得分2)、轻度不对称(得分1)、明显不对称(得分0)1.3 皮肤颜色:正常(得分2)、黄疸(得分1)、发绀(得分0)1.4 病灶:无(得分2)、有(得分0)2. 触诊触诊是通过手掌接触患者腹部来评估腹部器官的大小、形状、密度和疼痛等情况。

以下是触诊的评分标准:2.1 腹部肌肉张力:正常(得分2)、轻度紧张(得分1)、明显紧张(得分0)2.2 腹部压痛:无(得分2)、有(得分0)2.3 腹部包块:无(得分2)、有(得分0)2.4 肝脏触诊:正常(得分2)、肿大(得分0)2.5 脾脏触诊:正常(得分2)、肿大(得分0)3. 听诊听诊是通过听取腹部器官的声音来评估其功能和异常情况。

以下是听诊的评分标准:3.1 肠鸣音:正常(得分2)、减弱(得分1)、消失(得分0)3.2 血管杂音:无(得分2)、有(得分0)4. 其他检查除了观察、触诊和听诊外,还可以进行其他腹部检查,如敲击、病史询问等。

以下是其他检查的评分标准:4.1 敲击音:正常(得分2)、浊音(得分1)、鼓音(得分0)4.2 病史询问:无腹痛、呕吐等症状(得分2)、有腹痛、呕吐等症状(得分0)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医务人员可以对患者的腹部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分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实际评估时还需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对于腹部检查评分标准的要求。

如有其他问题或需求,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腹部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腹部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15
胆囊触诊:单手触诊发:被检查者平仰卧位,两膝关节屈曲,检查者站其右侧,将右手4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放在其右上腹部,然后随其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前上在胆囊点下方左右滑行触诊下移的胆囊(5分);勾指触诊发:左手拇指指腹勾压于胆囊点,告知被检查者缓住呼吸)(5分)。
6
脾脏胆囊触诊
脾脏触诊:平卧触诊:被检查者仰卧,两腿屈曲,检查者站于被检查者右侧,左手绕过腹前方,手掌置于左腰第7~10肋处,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于左上腹与肋弓大致呈垂直方向,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及脾缘(6分);侧卧位触诊:当平卧位触诊不到脾脏时,嘱被检查者取右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此时用双手触诊法(5分)。叙述脾脏肿大时的测量方法:第1线:测量左侧的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向下至脾下缘的距离。第2线:测量左侧的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第3线: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4分)。
10
7
叙述视诊主要内容:腹部外形(膨隆、凹陷)、腹壁静脉(3分);呼吸运动、胃肠型和蠕动波(3分);皮疹、瘢痕、疝等(2分)。
8
腹部触诊
浅部触诊手法、顺序正确:立于被检查者右侧,嘱其平卧于床上,头垫低枕,两手放于躯干两侧,两腿屈起稍分开,放松腹肌(4分);检查者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触诊时手指并拢,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每个区域后,手应提起,不能停留在整个腹部上移动(4分)。
8
腹部包块触诊:触诊包块手法正确,深部滑行触诊(4分)(检查者以并拢的2、3、4指端逐渐触向腹部包块,并在其上下左右作滑动触摸);双手触诊法(4分)(将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并将被检部位向右手方向推动,有助于右手触诊);描述包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质地、压痛、移动度与周围脏器的关系(4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包括检查项目和评分细则。

一、检查项目:1. 外观观察:包括腹部形态、皮肤状况、腹壁肌肉紧张度等。

2. 触诊:包括腹部肌肉紧张度、压痛、包块、肝脾肿大等。

3. 打击痛:通过敲击腹部,观察是否有疼痛反应。

4. 听诊:包括肠鸣音、血管杂音等。

二、评分细则:1. 外观观察:- 腹部形态:正常(0分)、腹胀(1分)、腹水(2分)、腹围增大(3分)。

- 皮肤状况:正常(0分)、黄疸(1分)、紫红色(2分)、皮肤破损(3分)。

- 腹壁肌肉紧张度:软(0分)、正常(1分)、紧张(2分)、痉挛(3分)。

2. 触诊:- 腹部肌肉紧张度:软(0分)、正常(1分)、紧张(2分)、痉挛(3分)。

- 压痛: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

- 包块:无(0分)、可触及(1分)、明显可见(2分)、巨大(3分)。

- 肝脾肿大:无(0分)、可触及(1分)、明显可见(2分)、巨大(3分)。

3. 打击痛:- 无痛(0分)、轻度痛(1分)、中度痛(2分)、重度痛(3分)。

4. 听诊:- 肠鸣音:正常(0分)、减弱(1分)、消失(2分)。

- 血管杂音:无(0分)、可闻及(1分)。

根据上述评分细则,将每个项目的得分相加,得到总分。

总分越高,腹部检查异常的可能性越大。

需要注意的是,腹部检查评分标准只是一种辅助诊断工具,不能单凭评分结果做出诊断。

医生在进行腹部检查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

因此,在进行腹部检查时,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操作,并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病情和不适感受。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对于腹部检查评分标准的需求。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知。

腹部查体评分标准

腹部查体评分标准
7 动。同法向右侧叩诊,叩得浊音后嘱患者左侧卧位,以核实浊音是
否移动
膀胱叩诊:正中线上,由脐部叩至耻骨联合
4
肾区叩痛,注意双侧对比(可于最后坐起时叩诊)
2
按视诊、听诊、触诊、叩诊顺序进行腹部体查
3
操作过程中无过多改变患者体位,造成过多不适
2
注意
事项 10 分 操作完毕后复原患者衣物、被褥
1
告知患者相应体格检查结果
2
手法轻柔、注意患者感受
2
总分 100
100
考官签字:
考试日期:
分值 得 分
1 3 1 1
体位:卧位,双下肢屈曲稍分开,充分暴露腹部(2 分),检查者立 4
于患者右侧(2 分)
腹部外形、呼吸、腹壁静脉、胃肠型、蠕动波、色素沉着、腹纹、
视诊 5 分
5
瘢痕、疝、脐(每项 0.5 分)
肠鸣音:于右下腹部听诊 1 分钟(口述)
2
血管杂音:主动脉(1)、双侧肾动脉(2)、双侧髂动脉(2)
腰点,麦氏点
触诊 40 分 肝脏单手触诊:于右侧锁骨中线脐水平以下开始(1),四指并拢、 约与肋缘平行(2),以指腹向上推动(1),吸气时上抬指腹但不离 10 开腹壁(2),呼气时向下压腹壁(1);同样操作进行正中线的肝脏 触诊(3)。(亦可取双手触诊法)
肝-颈静脉回流征
2
Murphy 征:手法正确(2),嘱患者深吸气(1)
3
脾脏触诊:触诊手法正确(侧卧位触诊亦可)
5
肾者左手冲击左侧腹, 3
右手于右侧腹部感知
全腹叩诊:从左下逆时针至右下再至脐,呈 G 字型
3
肝浊音界:在右锁骨中线,从上向下叩上缘,从下向上叩下缘

腹部查体评分表

腹部查体评分表
10
肾脏触诊:
1、右肾:左手掌拖住腰部,并向上推动,右手掌平放在上腹部腹外肌外缘手指方向大致平行于右肋缘而稍横向(手法、位置)
10
2、左肾:左手越过被检查者前方拖住左腰部,右手掌平放于左腹直肌外缘(手法、位置)
10
膀胱叩诊
3
膀胱触诊
4
6
4
4
4
5
总体评价
操作熟练、无菌观念
2
操作步骤及手法正确
2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受检者反应并及时处理,操作时态度认真严谨、珍视生命、主动与受检者沟通
2
及时、主动与受检者沟通
2
物品复原、整理到位,垃圾分类处理正确
2
总分
100
考官签名
审核人签字
肾脏检查评分表
项目
具体内容
分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得分
准备
核对受检者的姓名、床号
2
自我介绍,告知目的、注意事项,消除顾虑,取得同意和配合
2
准备和检查物品是否齐全完好
2
洗手(七步洗手法)
站在病人右侧,问候,告知查体注意事项
2
正确暴露腹部,屈膝、放松腹部,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
2
操作流程
6
肾脏叩诊:
左手掌平放于肋脊角处,右手握拳用尺侧以轻到中等的力量叩击左手背(位置、手法)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一、引言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腹部的触诊、听诊和叩诊等方法,可以了解患者的腹部器官的状况,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旨在帮助医务人员进行腹部检查时更加准确、规范和全面。

二、评分标准1. 体位(10分)患者应取坐位,双脚放平,上衣解开,露出腹部。

患者应放松,不要用手遮挡腹部。

患者协助度好,不抗拒检查者的操作,可得10分;协助度一般,有轻微抗拒,可得5分;协助度差,强烈抗拒,可得0分。

2. 外观(20分)腹部外观应该平坦,无明显隆起或凹陷。

皮肤应光滑,无红肿、瘀斑或疮疖。

腹壁应对称,无肿块或腹肌紧张。

若腹部外观正常,可得20分;若有轻微异常,如轻度隆起或凹陷,可得10分;若有明显异常,如明显隆起或凹陷,可得0分。

3. 触诊(40分)(1)位置:医务人员应站在患者右侧,用右手进行触诊。

(2)方法:医务人员应用平滑的手掌,轻轻触摸患者的腹部,从上到下进行触诊。

触诊应分为浅层触诊和深层触诊两部分。

(3)浅层触诊:医务人员应先进行浅层触诊,用手掌轻轻按压腹部,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或不适感。

若患者无明显不适,可得20分;若患者有轻微不适,可得10分;若患者有明显疼痛或不适感,可得0分。

(4)深层触诊:医务人员应用手指稍微用力,进行深层触诊,感受腹部内脏的大小、形状和质地。

若腹部内脏无明显异常,可得20分;若腹部内脏有轻微异常,可得10分;若腹部内脏有明显异常,可得0分。

4. 叩诊(20分)(1)位置:医务人员应站在患者右侧,用右手敲击患者的腹部。

(2)方法:医务人员应用中指的指腹,轻轻敲击腹部各个部位,观察声音的响亮度和音调的高低。

(3)正常叩诊音:若在敲击过程中,腹部各个部位均有清脆响亮的鼓音,可得20分。

(4)异常叩诊音:若在敲击过程中,腹部某些部位出现浊音或实音,可得10分;若在敲击过程中,腹部出现浊音或实音,并伴有疼痛或不适感,可得0分。

腹部检查评分表

腹部检查评分表
15分
脾脏触诊
1.脾脏仰卧位触诊: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1分)。
2.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1分)。
3.然后左手绕过腹前方,手掌置于左腰部第9~11肋处,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2分)。
4.右手掌平放于左上腹部,与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1分)。
5.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及脾缘或肋缘(2分)。
15分
提 问
5分
总 分
100分
考核用时:分钟
考官签名:
考核日期:年月 日
5.检查完一个区域后,考生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1分)。
6.再以上述手法检查下一区域(1分)。
7.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增加时触诊感觉:强直呈木板状,不易压陷(2分)。
8.腹壁紧张度减低时触诊感觉:手指按压时腹壁松软无力,失去弹性(2分)。
10分
压痛
反跳痛
1.压痛与反跳痛检查: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考生站在其右侧(1分)。
14分
腹部浅触诊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1分)。
2.双腿屈曲(1分)。
3.考生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1分)。
4.考生应将手温暖(可以用双手搓擦法)、指甲应短,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被检查者适应片刻(1分)。
5.检查者此时可感受被检查者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1分)。
5.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传至对侧,应请另一人的手掌尺侧缘压于腹中线上协助检查(1分)。
6分
腹部紧张度
1.考生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1分)。
2.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1分)。
3.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被检查者适应片刻(1分)。
4.检查者此时可感受被检查者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触诊时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压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跳痛
压痛与反跳痛检查: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起,考生站在其右侧(1分)。考生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2分),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2分),被检查者腹痛骤然加重,并有痛楚表情或呻吟,称为反跳痛(2分)。
7
肝脏触诊
单手触诊: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起(1分),考生站在其右侧(1分),然后将右手4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腹部或脐上方(1分),估计肝下缘的下方。随被检查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吸气时,手指向前上迎触下移的肝缘(2分)。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不能离开腹壁,并逐渐向肋缘滑动,直到触及肝缘或肋缘为止。双手触诊:考生右手位置同单手触诊手法(1分),而用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腰部(1分),拇指张开至于季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推(2分),使肝下缘紧贴前腹壁下移,并限制右下胸扩张,以增加膈下移的幅度,可提高触诊的效果(1分)。
6
液波震颤
被检查者仰卧,双腿屈曲,放松腹肌,考生站在右侧(1分);考生以一手掌面贴于被检查者一侧腹壁(1分),另一手4指并拢稍屈曲(1分),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或指端冲击腹壁,如有大量液体存在,则贴于腹壁的手掌有被液体波动冲击的感觉(2分)。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传至对侧,应请另一人的手掌尺侧缘压于腹中线上协助检查(1分)。
6
腹部紧张度
考生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1分),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1分),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被检查者适应片刻(1分),检查者此时可感受被检查者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触诊时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1分)。检查完一个区域后,考生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1分),再以上述手法检查下一区域(1分)。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增加时触诊感觉:强直呈木板状,不易压陷(2分);腹壁紧张度减低时触诊感觉:手指按压时腹壁松软无力,失去弹性(2分)。
15
考官签名:___________
15
脾脏触诊
脾脏仰卧位触诊: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起(1分),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1分),然后左手绕过腹前方,手掌置于左腰部第9~11肋处,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2分),右手掌平放于左上腹部,与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1分),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及脾缘或肋缘(2分)。脾脏侧卧位触诊: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请被检查者取右侧卧位(1分),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2分)。双手触诊法操作:考生左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左腰部第9~11肋处,试将其脾脏从背腰部向腹部紧推(2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伸直与肋缘大致呈垂直方向(1分),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压腹壁,直至能触到脾缘或左肋缘(2分)。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表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100分)
考生姓名: 得分:
体检内容
分值
得分
腹部视诊
被检查者仰卧位,双腿屈起,考生站在其右侧(1分),俯瞰正视全腹(1分),自上腹部至下腹部视诊全腹(1分)。然后考生视线处于与被检查者腹平面同水平(1分),自侧面沿切线方向观察(1分)。
肋弓下缘(分)、腹上角(分)、腹中线(分)、腹直肌外缘(分),髂前上棘(分)、腹股沟韧带(分)、脐(分)(讲对并指点正确才能得分)。通过脐划一水平线和垂直线,两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四区(分),即:左上腹(1分)、右上腹(1分)、左下腹(1分)、右下腹(1分)。
10
胆囊及莫菲征
单手滑行触诊胆囊: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先将双手搓擦暖和,指甲应短(1分)。然后将右手4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于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腹部(1分),然后随被检查者呼气,手指压向腹深部(1分),吸气时,手指向前向上在胆囊点下方滑行触诊下移的胆囊(2分)。如上腹部触及包块,应垂直于长轴方向滑行触诊(2分)。Murphy征检查:考生左手掌平放于被检查者右胸下部(2分),拇指指腹勾压于胆囊点(2分),告知其缓慢做深吸气(2分)。判断Murphy征阳性:突然因疼痛而屏住呼吸或胆囊点压痛(2分)。
14
腹部浅触诊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1分),双腿屈曲(1分),考生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1分)。考生应将手温暖(可以用双手搓擦法)、指甲应短,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被检查者适应片刻(1分),检查者此时可感受被检查者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1分)。触诊时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完一个区域后,考生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1分),再以上述手法检查下一区域(1分)。一般先从左下腹开始(1分),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1分),原则上先触诊健康部位,逐步移向病痛部位(1分)。
10
深触
考生以并拢的2、3、4指,将腹型压陷至少2厘米以上(2分),以了解腹腔内脏与包块情况(1分),然后将指端逐渐触向腹腔包块(2分),并在包块上做上下(1分)、左右(1分)滑动触摸。
7
触右肾
右侧肾脏触诊:被检查者仰卧,两腿屈曲,考生立于被检查者右侧,嘱被检查者做较深呼吸(1分);考生以左手掌托住其右腰部向上推起(1分);右手掌平放在右上腹部(1分),手指方向大致平行于右肋缘而稍横向(1分);于被检查者吸气时双手夹触诊(2分),可触到光滑钝圆包块——肾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