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水系二期建设管理报告(DOC)

合集下载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7.04•【字号】东府办[2012]89号•【施行日期】2012.07.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东府办〔2012〕89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十二五”规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二年七月四日东莞市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十二五”规划《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十二五”规划》是水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是有效保护水资源、治理水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支撑。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等规划,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保护提出的新要求,缓解我市水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城市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水环境治理回顾(一)水资源保护及水环境治理建设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市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水资源供给与保护体系日趋完善、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推进、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截污主干管网建设基本完成、水政水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快。

1、水资源供给与保护体系日趋完善。

为确保我市中部及沿海片区的供水安全,我市于2008年启动了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以下简称“江库联网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现有水库的调蓄作用。

目前,联网水源一期工程已完成75%以上,计划2012年将东江与境内的松木山、马尾、五点梅、芦花坑水库连通,实现工程向大朗、长安、虎门等镇域通水的目标,同时启动了联网水源二期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2.17•【字号】粤办函[2013]64号•【施行日期】2013.0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13〕64号)东莞市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厅、文化厅、旅游局: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省府办公厅2013年2月17日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工作方案为加快推进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的开发建设,现提出以下工作方案:一、规划编制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东莞市政府抓紧编制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发展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一)总体规划是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开发建设的行动指南,是编制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其他专项规划的基本依据。

总体规划要明确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的区域范围、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导向等。

(二)专项规划主要包括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和水系专项规划。

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要围绕建设幸福导向型产业发展示范区,提出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产业发展定位、产业体系、产业分工、产业空间布局及与周边产业合作重点等。

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要明确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道路、桥梁、市政、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框架、目标任务和建设时序等。

水系专项规划要从治污、水利、防洪、景观等方面明确水环境治理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等。

二、政策创新省有关部门和东莞市要抓紧开展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开发建设相关专项政策创新研究,重点推进城乡统筹、环境保护、水利设施建设、土地等方面的政策创新。

三、相关要求(一)东莞市要切实担负起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主体责任,研究建立相关管理机制,积极推进相关前期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方案的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方案的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方案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3.17•【文号】发改基础〔2022〕427号•【施行日期】2022.03.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建设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方案的批复发改基础〔2022〕427号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上报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2021—2026年)的请示》(粤发改基础〔2021〕275号)收悉。

经研究并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现批复如下:一、总体意见为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更好地适应城市总体规划,服务群众便捷出行,原则同意对《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3—2019年)》(简称《规划》)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二、主要调整内容(一)优化调整1号线一期和3号线一期工程方案:1号线一期起于望洪站,终于黄江中心站,全长57.5公里,调整后地下线由28.0公里增加到49.4公里,总投资由346.4亿元增加到379.8亿元,其中直接工程投资由167.5亿元增加到239.2亿元,项目建设工期7年。

3号线一期起于交椅湾站,终于东莞东站,全长51.5公里,调整后地下线由34.3公里增加到51.5公里,总投资由302.9亿元增加到368.1亿元,其中直接工程投资由157.5亿元增加到227.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6年。

(二)规划期调整为2022—2027年。

除上述调整外,其余规划方案仍按《规划》原批复要求执行。

三、资金安排建设期东莞市政府及有关镇政府财政出资占总投资的比例不低于40%,计299.1亿元,剩余资金采用国内银行贷款等市场化融资方式解决。

四、下阶段工作(一)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按照现代、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的原则,统筹城市功能布局、城市开发进程、建设条件及财力情况,把握建设规模和节奏,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水厂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厂水资源论证报告
对于供水工程的水资源论证工作,水源区水量与水质及对其它取水户的影响程度是论证的关键。本项论证工作将根据水濂山水库的水文水质资料,采取数理统计等评价方法进行水量水质分析论证,并评价工程取水后是否对其它取水户产生影响,为取水许可审批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
1.2 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9);
东莞市总面积2465km2,其中山地677km2,占27.5%,水面210km2,占8.5%。境内有低山、丘陵、平原和河汊纵横交错的东江三角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部和东南部为山区,中部为丘陵台地,北部为东江流域平原,西部和西北部濒临珠江口,为三角洲平原河网区。
南城区土地类型属三角洲平原网河区,地势依山傍水,半属丘陵地带,半属水乡。东部地势较高,是起伏较大的丘陵地;西部地势较低,属冲积平原。西部地区毗邻东江南支流和东引运河,可利用潮汐自流灌溉。
2.3 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水厂总规模1万m3/d。
2.4 供水对象与范围
御花苑水厂主要供应御花苑小区生活用水,整个小区主要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别墅区、高级公寓区、公建服务区。项目总用地面积1300亩(90万m2),总户数约4600户。
2.5 主要净水工艺
净水处理工艺的主要任务是中和沉降,其次是杀菌。针对水处理的需要,结合本地区几十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拟采用中和+常规一级混凝沉淀及过滤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现状查勘、有关基础资料收集
取水合理性析
水质特征分析
水文特征分析
水源水量
可行性分析
水源水质
可行性分析
对其它用水户影响分析
结论
图1-1 技术路线框图
2 建设项目概况
2.1 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

水站建设推进情况汇报

水站建设推进情况汇报

水站建设推进情况汇报
近期,水站建设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了较大进展。

为了更好地推进水站建设工作,我对水站建设推进情况进行了汇报,具体情况如下:
一、项目进展情况。

截止目前,水站建设项目已完成了前期调研和选址工作,确定了多个水站建设地点,并完成了相关土地征用手续。

同时,我们已经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合同,并启动了水站建设工程。

目前,部分水站已经完成了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二、资金使用情况。

为了保障水站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已经安排了足够的资金用于水站建设工程。

目前,资金使用情况良好,各项费用得到了合理控制和使用,确保了水站建设工程的进展。

三、项目管理情况。

为了保证水站建设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我们严格执行了相关的项目管理制度,建立了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

同时,我们加强了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了施工中的各种问题,确保了水站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四、后期工作安排。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水站建设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做好后期的设备采购和水站运营准备工作,为水站建设工程的顺利竣工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目前水站建设工程正处于有序推进阶段,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为解决当地饮水困难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继续全力以赴,确保水站建设工程的顺利完成,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好的饮水服务。

感谢各级领导对水站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感谢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对水站建设工程的大力配合。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水站建设工程的圆满完成而努力奋斗!。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莞市市区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管网整改(大修)二期项目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东莞市市区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管网整改(大修)二期项目环评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项目名称:东莞市市区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管网整改(大修)二期项目建设单位(盖章):东莞市石鼓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7年6月国家环保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图1 赵屋村和谐路整改点示意图(2)实施效果分析本工程实施后:1、转接港口大道污水,对宏远路污水管起到分流效果,改善宏远路排水情况。

2、整改点拟对深业欧景城、江南第一城和江南雅筑小区的污水管、以及现状排污渠实施截流,直接建设污染物经雨水箱涵直排入厚街水道,改善外水体水质。

工程范围内的赵屋村社区,可以在未来旧城区改造时,自行改造区内污水系统,将社区污水接入和谐路污水管,再经本管网收集至市区污水处理厂。

(3)工程实施可行性分析1、本工程沿和谐路施工,施工面相对充足。

管道施工主要采取顶管施工,顶管井主要分布在道路中间。

施工期间需做好施工期围蔽和交通导流工作。

少量管道需开挖接入现状井,施工采取垂直开挖,开挖基坑附近无危险防护敏感点。

2、道路交通:该路段交通繁忙,人流量较大,施工期间需做好交通疏导和施工围蔽等工作。

水系改造工程情况汇报

水系改造工程情况汇报

水系改造工程情况汇报本次水系改造工程自开工以来,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现将工程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工程背景。

本次水系改造工程是为了解决原有水系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水质、改善水环境,确保城市水系的可持续发展。

工程范围包括XX河、XX湖等多个水系,涉及XX平方公里的区域。

二、工程进展。

1. 水质监测,工程开展以来,我们对水系进行了多次水质监测,确保了改造工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监测结果显示,经过改造后水质明显改善,水体透明度提高,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2. 水生态恢复,我们在工程中注重了水生态的恢复和保护工作,开展了水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水生物种群的保护工作。

目前,水生态系统逐渐恢复,水生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生态平衡得到了有效维护。

3. 水系景观提升,除了水质和水生态的改善外,我们还对水系周边的景观进行了提升工作,新增了绿化带、景观桥等,提高了水系的整体环境质量,增强了市民的休闲娱乐体验。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 完善设施建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水系改造工程的设施建设,包括水系清淤、河道整治、水生态修复等工作,确保改造工程的全面实施。

2. 加强宣传教育,我们将加大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市民对水系改造工程的认知和参与度,共同维护好水系环境。

3. 强化监测保护,在工程完成后,我们将加强对水质和水生态的长期监测和保护工作,确保水系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稳定。

四、结语。

水系改造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我们将继续秉承“科学规划、精心施工、精细管理、优质服务”的工作理念,全力以赴,确保水系改造工程取得更大的成效,为城市水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本次水系改造工程的情况汇报,请各位领导和同事们审阅。

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正和支持,谢谢!。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26•【字号】粤府办[2011]89号•【施行日期】2011.1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1〕89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水利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广东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粤发〔2011〕9号)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我省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全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突出抓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

现制定以下方案: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省水利工作会议和中发〔2011〕1号文、粤发〔2011〕9号文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主线,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等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体系和监控体系。

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责任制,逐步建立符合我省实际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原则。

--民生优先,人水和谐。

坚持以人为本,以建设现代化民生水利为目标,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东莞生态园中央水系挖湖土方及护岸建设工程二期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东莞生态园管理委员会二0一一年月日批准:吴杰飞审定:万仁玉审核:万仁玉编制:叶剑平目录1.工程概况 .............................................................................................................................1.1工程位置 (4)1.2立项、初设文件批复 (4)1.3工程建设任务及设计标准 (4)1.4主要技术特征指标 (5)1.5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5)1.6工程布置 (6)1.7工程投资 (6)1.8主要工程量和总工期 (6)2.工程建设简况 (6)2.1施工准备 (7)2.2工程分标情况及参建单位 (7)2.3工程开工报告及批复 (7)2.4主要工程开完工日期 (8)2.5主要工程施工过程 (8)2.5.1工程项目特点 (9)2.5.2主要施工过程 (9)2.6主要设计变更 (10)2.7重大技术问题及处理 (11)2.8施工期防汛度汛 (11)3.专项工程与工作 (11)3.1环境保护工程 (11)3.2水土保持设施 (12)3.3工程建设档案 (12)4.项目管理 (12)4.1机构设置及工作情况 (12)4.2主要项目招投标过程 (14)4.3工程概算与投资计划完成情况 (14)4.4合同管理 (15)4.5材料及设备管理 (15)4.6资金管理及合同价款结算 (15)5.工程质量 (17)5.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 (17)5.2工程项目划分 (18)5.3质量控制和检测 (18)5.4质量事故处理情况及质量评定 (20)6.安全生产与文明工地 (21)7.工程验收 (21)8.竣工验收技术鉴定 (22)9.历次验收、鉴定遗留问题处理情况 (22)10.工程移交 (22)11.工程验收初期运行及效益 (22)11.1工程验收初期运行情况 (22)11.2工程验收初期运行效益 (23)12.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 (23)13.工程尾工安排 (23)14.经验与建议 (23)1.工程概况1.1工程位置生态园中心区是生态园的核心,是发挥生态园影响力,展示生态园高标准生态形象的核心区。

本项目范围位于生态园中心区的月塘湖地块,占地1.84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为六、十一号路及南畲朗排渠、广深铁路、生态园大道之间地块,所处位置为茶山镇陈屋村及横沥镇月塘村。

1.2立项、初设文件批复2007年12月5日东莞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东莞生态园水系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府办【2007】137号),中央水系挖湖土方及护岸工程属于批复实施方案之一。

2009年4月17日东莞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确定中央水系挖湖土方及护岸工程总投资规模的复函》(东府办复【2009】245号),确定中央水系挖湖土方及护岸工程投资规模为25583.32万元。

1.3工程建设任务及设计标准根据《东莞生态园总体规划》要求,对现状地形挖湖造山,塑造出岛湖相依,城水相映的地理肌理,为下一步修复生态、重现生机勃勃的生态景观打下空间基础。

在营造生态景观的同时,承担蓄洪滞洪的功能。

本项目的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1.4主要技术特征指标本项目岛群顶标高(国家85高程,以下同)在3.0m~4.5m左右,岸线的标高根据功能不同设定在3.5~5.5m左右,湖底标高在-1.27~-3.5左右。

岛群、湖岸以及湖底竖向标高的确定,一方面需满足在不同的景观水位(高、中、低水位分别为1.7m、1.2m、0.7m)下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湿地植物及其它水生植物种植的水深要求以及洪水位(2.5m)下的场地使用的安全性,一方面需满足水利方面调蓄洪库容量的要求。

护岸型式原设计为浆砌石护岸,分为A型、B型、C型三种型式,施工过程中因优化设计全部取消,改为放缓坡与湖底相接。

本项目以土方开挖、外运填方为主。

填方场地采用机械压实,压实度设计为85%。

1.5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方开挖、土方填筑、污水管工程等。

1.6工程布置受南畬朗调污渠运行的影响,本项目分两期实施。

由于周边工程均在施工过程中,临近区域无法布置施工临时生活设施。

因此,施工项目部及生产人员宿舍在茶山镇陈屋村中临时租用土地修建,生产抽排水设施则跟随工作面的进展而灵活调整。

本项目按照施工作业分为7大工区,共有土方开挖152分区,土方回填66个分区,污水管工程K1+500~K2+565路段(变更)。

1.7工程投资本项目投资预算122157983.46元,施工中标价为105988775.28元,下浮11.09%。

1.8主要工程量和总工期本项目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4311820m3,土方回填1577048m3,污水管工程K1+500~K2+565路段(变更)。

本项目合同开工日期为2009年8月25日, 合同完工日期2010年1月21日,共150(日历)天。

受征地拆迁、南畬朗调污渠废除时间滞后以及高压电杆迁改进度缓慢等因素影响,实际开工日期2009年8月25日, 完工日期2011年12月05日,共677(日历)天,延期527(日历)天。

2.工程建设简况2.1施工准备2009年5月27日与邀请招标的设计中标单位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签订设计合同。

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于2009年6月完成招标设计,2009年8月完成施工图设计。

2009年6月11日与公开招标的监理中标单位佛山市南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签订监理合同。

2009年8月17日江西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通过公开招标中标本项目施工。

2009年8月施工单位成立项目经理部进场筹建。

2009年5月前已完成部分场地征收工作,具备进场施工条件。

2.2工程分标情况及参建单位本项目没有分标。

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东莞市水务局质量监督单位:东莞市水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建设单位:东莞生态园管理委员会设计单位::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监理单位:佛山市南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江西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2.3工程开工报告及批复我委于2009年12月3日向东莞市水利局递交了本项目施工许可申请,东莞市水利局于2009年12月15日向我委颁发了本项目施工许可证。

2.4主要工程开完工日期本项目原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包括8个分部工程,其中3个分部工程因设计优化取消,实际施工只有5个分部工程。

各分部工程开工、完工时间见下表:表1 分部工程开工完工时间表2.5主要工程施工过程2.5.1工程项目特点本项目主要为土方工程、污水管工程,施工主要项目为土方开挖、土方外运以及土方回填压实、污水管开挖、铺设、回填压实。

本项目特点是一是土方开挖及外运工程量大、施工工期紧,而周边均有其他项目在施工,征地拆迁、南畬朗调污渠的废除延期以及雨季施工影响,工作面无法全面展开,对施工道路布置要求高,施工强度不均匀性大;二是与一般土方项目如提防工程不同的是由于施工以挖湖填岛为主,施工难度随施工进度的进展而逐渐增大;三是由于本项目有大量土方需要外运而周边项目都在施工,如果对外运输通道不畅,势必严重影响工期,因此,外部协调工作难度大。

为此,我们首先进一步细化施工方案,根据现场情况划分施工分区,突出场内外交通布置,提高施工道路的路面标准。

其次,根据施工区域不同的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对以土质为主的施工区域采用机械分层开挖,基坑水用水泵抽至周边临时排水渠排出;对以砂质为主的施工区域则采用抽沙船抽排至指定堆填区域。

2.5.2主要施工过程按照项目划分,本项目分为1个单位工程,包括8个分部工程,分别为:北半区土方回填工程、北半区土方开挖工程、南半区土方回填工程、南半区土方开挖工程、北区护岸工程、南区护岸工程以及管涵工程、新增污水管工程K1+500~K2+565(变更)。

其中北区护岸工程、南区护岸工程以及管涵工程因设计优化调整而取消。

工程于2009年8月25日正式开工,2011年12月05日完工。

北半区土方回填工程于2009年8月25日开工,于2011年3月21日完工;北半区土方开挖工程于2009年8月25日开工,于2011年3月21日完工;南半区土方回填工程于2009年8月25日开工,于2011年6月15日完工;南半区土方开挖工程于2009年8月25日开工,于2011年5月19日完工;污水管工程K1+500~K2+565(变更)于2011年11月01日开工,于2011年11月30日完工。

土方开挖分为常规土方挖方和抽沙船抽砂。

常规挖方根据测量放样用挖掘机自上而下分层开挖,自卸汽车运输至指定工作面或弃土场。

土方回填则是由自卸汽车将土(表土和淤泥除外)运输至工作面,推土机平土,压路机按照100m分段、40cm厚度分层压实。

管道铺设则是由挖掘机吊装每一节管道铺设接缝施工吊装采用尼龙吊装带,禁止扔、拉管道。

卸装管道时,管道放在方木上,方木应距管端600mm。

如果管太低则应在管道的中间增加2-3排方木防止管道弯曲。

2.6主要设计变更本项目主要变更见下表:表2 中央水系挖湖土方及护岸建设工程二期变更统计表2.7重大技术问题及处理无。

2.8施工期防汛度汛由于本项目没有侵占河道施工,故不存在影响度汛安全问题。

但是,因为本项目是挖湖填岛项目,为防止汛期外围水倒灌基坑引发安全事故,在施工前专门编制《汛期安全度汛方案》,并在汛期成立防洪度汛领导小组检查督查实施。

3.专项工程与工作3.1环境保护工程无。

3.2水土保持设施由于本项目属于生态修复工程,坡面绿化涵养水土。

在施工过程中为防止临时堆土区发生水土流失引发安全事故,再设计图纸中已进行专项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3.3工程建设档案我委建设初期成立了档案室,由专人负责建设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

4.项目管理4.1机构设置及工作情况1.项目法人东莞生态园管理委员设置工程管理科、总工室、招标合约科、土地科、财务科等职能部门对工程各个阶段实行全面管理。

管委会主要领导实行分管制度。

工程管理科主要对工程实施阶段进行管理;招标合约科主要负责施工前期的招标工作以及施工阶段的履约检查;土地科主要负责征地拆迁工作。

对于具体施工的项目管理则由工程管理科下设项目组进行。

项目组配备组长一人以及专业技术负责人一人或若干人,同时设专业组(专业总工、质安组、水利组、概预算组)协助项目组进行管理。

项目组作为管委会现场代表对项目设计、监理、施工实行全面管理。

2.监理单位本项目的监理单位佛山市南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设置机构和派驻人员,履行合同和监理职责,参与工程的建设管理,按“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原则检查督促施工的工程管理、质量控制、计量及支付审查、合同管理、文档信息管理等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