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织物预处理及染色实验
浙江理工 染整实验二 设计实验 One棉织物染色

实验报告肖海瑞轻化一班(1)A08130125一、实验名称:棉织物的染色二、设计性实验目的及要求1.设计真丝绸脱胶与染色工艺,制订脱胶、染色工艺处方与工艺参数。
2.要求达到技术指标:白度》80,毛效10 耐水洗色牢度4级。
三、实验设计原理及方案1.活性染料简介:活性染料是由染料母体、反应性基团和桥基三部分组成。
双活性基染料是一个染料大分子中含有两个相同的活性基团(KD型、KE型)或两个不同的活性基团(M型)。
增加了染料与纤维羟基反应的机会,特别是引入不同的活性基时,不仅反应性强、固色率高、色泽浓艳的有点,而且能发挥两类活性基团的长处。
2.活性染料染色性能:其染色温度一般为40-60℃,固色温度60℃-80℃。
3、活性染料对纤维的染色是一种化学反应,是纤维与染料之间的共价结合。
纤维素纤维在中性介质中是不活泼的,只有当纤维素纤维在碱性介质时,才能与活性染料起共价结合。
染料水解速率大于固色速率反而对固色不利一般PH在10-11左右较好,一般可选用碳酸钠调节PH。
4、元明粉的用量较多,一般50-70g/l用于提升活性染料直接性综上,活性染料染色基本配方为:要达到最佳固色率,应从不同温度、碱剂种类、碱剂用量、促染剂种类、促染剂用量及不同浴比这几方面去筛选。
本实验以活性蓝染料入手,筛选出染料最佳上染条件。
Ⅰ、元明粉用量结果:试验后得知元明粉以40g/l为宜Ⅱ、温度影响实验。
结果:试验后得知温度以70℃为宜Ⅲ、碱剂用量结果:试验后得知碱剂以20g/l为宜Ⅵ、碱剂对比结果:试验后得知同样用量染色碳酸钠优于碳酸氢钠四、所用仪器、材料、药品1、仪器:数显恒温水浴锅HH-6、染杯、移液管(10ml)、胖肚移液管(10ml)、容量瓶(500ml、25ml)、温度计、吸球、电子天平、玻璃棒、药匙、K/S值测试仪器等。
2、材料:漂白棉布(2g/块)3、药品:、活性蓝、元明粉、Na2CO3、NaHCO3五、实验操作步骤1.棉织物染色步骤:半漂棉布1/2染杯(按处方配置好染液, 先不加碱和元明粉)加1/2元明粉【注:皂洗配方:净洗剂:1g/l ; Na2CO 3:1g/l ;温度:95℃ ;浴比:1:50 】2.各方案适宜条件筛选步骤:将个方案所得染样用k/s 值测试仪器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数据,数值较大者说明织物得色量最大,即染色效果较好——固色率最好。
纯棉织物染色实验

纯棉织物染色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在实验室进行手工扎染作品制作,了解对织物染色的过程,以及织物染色时染料发挥的作用。
实验要求:1.能够了解扎染工具和技法的使用,并且能够进行简单扎染作品的设计和制作。
2.能够掌握直接染料染色的几个重要步骤和要点。
实验仪器:电磁炉、不锈钢盆、玻璃棒
实验试剂和原料:白色纯棉布、直接染料、食盐、针、线
实验步骤:
1.在白色纯棉布上设计绘制花纹。
2.根据设计进行捆扎、缝扎等各种制作技法,把作品制作完成。
3.把扎结好的作品放入清水中进行漂洗,然后晾至半干。
4.配置染液:利用直接染料配置成合适浓度的染液,根据实际需要的颜色深浅及织物的多少来决定染料用量。
5.加热染液至沸腾,放入织物并加入食盐助染。
6.染色15-20分钟。
7.捞出织物用清水漂洗后晾干拆除扎线。
实验结果:染好的织物。
染整工艺学实验教程

目录实验一棉织物的退浆 (1)实验二棉织物的煮练 (2)实验三棉织物的漂白 (5)实验四直接染料染色 (7)实验五酸性染料染色 (9)实验一 棉织物的退浆一、实验目的掌握棉织物碱退浆的工艺;掌握退浆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退浆主要是为了去除坯布在织造过程中经纱所上的浆料,同时也能部分去除原棉上的天然杂质。
目前棉织物所用浆料主要是淀粉浆或淀粉和PV A 的混合浆,上浆率一般为5%~10%。
染整加工中一般要求退浆率达到80%以上。
退浆可以采用酶退浆、碱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
碱退浆是棉织物退浆的一种常用方法。
碱可使淀粉浆、化学浆料(PV A 等)发生一定程度的溶胀,使其由凝胶状态转化为溶胶状态,对纤维附着力降低,在经过充分水洗作用后,浆料脱离纤维,从而达到退浆的目的。
该方法适用于大部分浆料的退浆。
退浆率是评价退浆效果的有效方法。
淀粉浆退浆率的测定有重量法、水解法和高氯酸法。
二、实验内容 (一)碱退浆法 1.主要化学品 氢氧化钠、润湿剂 2.实验处方氢氧化钠10g/L 润湿剂 1~2g/L 温度 100℃ 浴比 1:50时间30min 3.实验步骤将纯棉坯布放入碱液中,加热至沸腾,处理时间为30min 。
然后取出,用热水洗(60℃),在充分用冷水洗,最后挤干水,烘干,留作测定退浆率。
(二)退浆率的测定(重量法) 1.主要仪器电子天平,烘箱,干燥器 2.实验步骤将欲退浆的棉坯布置于105~110℃烘箱中,烘至恒重,迅速取出织物,放入干燥器中(预先将硅胶烘干并冷却至室温),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重量W 0。
在坯布经过退浆后,挤干水,放入烘箱,在105~110℃下烘至恒重,迅速取出织物,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重量W 1。
按下式计算试样的退浆率(%):101W -W =100%W 退浆率实验二棉织物的煮练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煮练的一般方法,煮练效果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经退浆后的棉织物,纤维已经除去了大部分的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但还存在棉蜡,果胶以及棉籽壳等杂质,必须通过烧碱煮练加以去除,以提高棉织物的吸湿性。
棉织物前处理工艺实验及效果测试

实验一棉织物前处理工艺实验及效果测试一实验内容: (一)纯棉织物轧蒸法碱退浆(二)纯绵织物常温煮练工艺实验(三)纯绵织物漂白丝光及煮练效果测试------毛效法(四)纯棉织物的丝光及效果测试二实验目的: 1 学习纯绵织物轧蒸法碱退浆浸渍法碱煮法的工艺方法2 学习煮练效果测试方法三实验原理: 《染整工艺学》P279纯绵机织物含有大量的杂质(浆料油脂蜡质果胶色素棉子壳等)杂质的存在将影响印染加工的效果及织物成品质量。
因此在印染加工中通常要进行被称做前处理的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的加工过程,以提高织物的表面质量,润滑性,收复性典型的前处理过程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半成品为增加纱线的触耐磨性可织性机织物的经讲在织是前,要经过浆丝处理,但在整加工前,首先要除去浆料.纯绵织物一般使用淀粉浆料,淀粉浆在稀的NaOH 溶液变温作用下膨化,转化为凝胶态时,纤维的附着力下降,再经水的冲击等作用脱落.棉纤维伴生物的存在,影响工作时纤维的处理,不利于染整加工, 煮练的目的是去除绝大部分纤维伴生物.伴生物: 油脂:高级脂肪酸,在热稀碱作用下发生皂化而溶解,水洗可去除。
蜡质:高级一元醇,皂化物,精练助前对其进乳化棉籽壳:为木质素,亚硫酸钠使其转化为木质素磺酸盐。
氢氧化钠热溶液使之溶解,在机械力作用下去除。
含氮物质:为蛋白质,亚硝酸钠,硝酸钠等物质,在碱的作用下使其水解或形成钠盐。
果胶质:主要成分是以果胶酸的钙,镁盐和甲制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与纤维分子之间形成酯键。
精炼时在高温和烧碱作用下,酯键水解成羟基,并转变成钠盐。
同时也可能发生分子键的断裂,提高在水中的溶解度而除去。
(一)棉织物退浆:1 处方:NaOH 10g/l润湿剂JFC 1.5 g/l2 工艺流程及条件:织物浸于80-85℃工作液→二浸二轧(轧液率110-130%)→汽蒸(100-102℃,25min)→热水洗(80℃,洗两次,5min)→冷水洗至碱性(用PH试纸检验)→留做煮练效果测试3 退浆效果的测试:步骤:将织物样品放入碘化钾/碘溶液大约1分钟,冷水冲洗,用铝质细杆立刻与紫标对比。
棉及棉粘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实验报告详细版

处方四
烧碱
6g/l
渗透剂JFC
2g/l
温度
60℃
②煮练
煮练方法:在恒温水浴锅中煮练
工艺流程:织物→加氢氧化钠和助剂→水洗
煮练处方:
处方五
氢氧化钠
18%
硅酸钠
1%
肥皂
2%
雷米帮A
2%
亚硫酸氢钠
1—0.5%
温度
95
时间
2h
升温曲线如下:
③漂白
漂白方法:过氧化氢漂白
工艺流程:织物→加助剂→加双氧水漂白→水洗
工艺流程:轧碱→汽蒸(60min)→水洗
轧碱处方
处方一
烧碱
7g/l
10g/l
渗透剂JFC
2g/l
温度
60℃
②煮练
煮练方法:在恒温水浴锅中煮练
工艺流程:织物→加氢氧化钠和助剂→水洗
煮练处方:
处方二
氢氧化钠
20%
硅酸钠
1%
肥皂
2%
雷米帮A
2%
亚硫酸氢钠
1—0.5%
温度
100℃
时间
2h
升温曲线如下:
③漂白
漂白方法:过氧化氢漂白
工艺流程:织物→加助剂→加双氧水漂白→水洗
漂白处方:
处方三
双氧水(100%)
1.5g/l
3g/l
硅酸钠
7g/l
渗透剂JFC
3g/l
PH(NaOH调节)
10.5—11.0
浴比
1:20
温度
100℃
时间
30min
升温曲线如下:
2、粘棉混纺织物
①退浆
退浆方法:碱退浆
棉及棉粘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实验报告详细版

实验设计方案
1.纯棉织物
①退浆
退浆方法:碱退浆
注:小样1和小样2经不同的煮练操作后,按漂白处方进行相同的漂白操作。
④测毛效(按照ZBW04 019-90标准)
将小样1和小样2剪成2.5X30cm的布条→测毛效值
⑤测白度
将小样1和小样2于白度仪上进行白度测试→记录各自白度值
⑥测强力(按GB/T3923.1-1997)
将小样1和小样2的毛边扯去,扯成6X38cm大小,于强力仪上测试强力(经向),并做记录。
(二)处理大样
由小样1、2的处理结果(白度、毛效、强力),要求符合标准—白度>>75,毛效10,强力>>80%,后按照最佳工艺条件进行染大样操作,操作步骤与小样步骤一致。
2、粘棉混纺织物
处理过程与处理纯棉织物类似,处方按照处方四、五、六进行操作,小样同样取两块大小为6X40cm,记为样3,样4。当小样达到要求标准后进行染大样操作,步骤略。
五、实验结果讨论
1、毛效值
小样
毛效值cm
小样1
16.4
小样2
15.6
小样3
17.3
小样4
16.5
由小样1和小样2的毛效值大小、小样3和小样4的毛效值大小和可知进行水浴锅煮练的效果比轧碱的效果好,说明退浆和煮练的试剂用量较合理,除去杂质效果不错。
2、白度值
小样
白度值
小样1
81.26
棉织物预处理及染色实验

染整工艺实验报告实验题目:棉织物前处理及染色实验系别:轻化工程系班级:轻化工程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同组同学:实验日期:实验成绩:实验一棉织物前处理及染色实验实验目的掌握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的工艺,棉织物和纱线的丝光方法,直接染料染色的一般方法。
文献综述一、前处理纺织产品染整加工中的前处理包括:烧毛、退浆、精练、漂白工序。
主要目的是去除各种杂质,提高织物的白度和吸水性以满足后续染整加工的需要。
但棉及棉型织物的前处理也包括一些以改善织物品质为目的的过程,如丝光,热定型等。
简化工序,缩短工艺流程,节约生产成本和减少污染是人们愈来愈感兴趣的课题。
近年来,国内印染界在棉织物的短流程加工工艺以及冷轧堆加工工艺研究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如棉织物碱氧一浴冷轧堆工艺和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工艺等;棉织物前处理和染色合一的工艺也有一定量的研究,但使用的染料多是直接,硫化和还原染料,而活性染料未见报道。
棉织物前处理和活性染料染色一浴一步冷轧堆这种合二为一的工艺有很多影响因素要考虑,既要考虑织物上的人为杂质和天然杂质的去除,又要考虑处理液中各染化料之间的相容性,如活性染料是否耐强碱水解和双氧水破坏以及活性染料的某些结构是否对双氧水分解有催化作用等。
二、基本原理成熟的棉纤维中含有果胶蜡质、蛋白质、灰分、木质素及色素等天然杂质,itd纯棉织物除此之外,还含有大量的人为杂质,如浆料、油污及其他杂质等。
这些杂质的存在严重影响棉织物的染整加工,一般在染色加工前去除。
从上述杂质的结构及去除的原理分析,烧碱在高温时借助于表面活性剂,能将淀粉等浆料溶胀,使其变成溶胶状物质,从织物上脱落;再之,它又能使果胶质与纤维素相连的醋键水解断裂,同时也能打断它们的分子链,对蛋白质分子,碱促使其酰胺键断裂而溶解,脂肪物质则与碱发生皂化而榕解,高级脂肪醇及其他物质可借助于表面活性剂去除。
若将保险粉、还原剂和碱同浴,也有利子棉籽壳的去除、色素结构的破坏而消色。
纺织织物染色工艺流程

纺织织物染色工艺流程纺织织物染色工艺流程是指将原始的纺织织物进行染色的一系列工艺流程。
纺织织物染色是指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通过染料的应用,使纺织品的颜色变得丰富多彩。
纺织染色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染色、定色和后处理等环节。
首先,预处理是染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对后续的染色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预处理主要包括浸渍、除色、漂白和整理等步骤。
浸渍是将纺织品放入浸渍槽中,使其充分湿润,以便后续的染色处理。
除色是通过化学药剂将纺织品上的染料颜色去除,以消除原有颜色对后续染色的影响。
漂白是将纺织品暴露在氧化剂中,使其变为白色,去除织物中的杂质。
整理是为了改善纺织品的手感和外观,常见的整理方法有软整理、硬整理和防皱整理等。
接下来是染色环节,染色是将染料通过特定的方法和工艺应用于纺织品上,使其获得所需的颜色。
染色分为印花染色和固色染色两种方式。
印花染色是将染料印刷在纺织品上,通过多种染料的组合形成花纹或图案。
固色染色是将染料溶解在水中,将纺织品浸泡在染料溶液中,直至染料完全渗入纤维内部。
染色过程中还需要控制温度、时间和染料浓度等因素,以保证染色效果的稳定和一致性。
染色完成后,需要进行定色,定色是使纺织品上的染料牢固地附着在纤维上,不易脱色的过程。
定色一般是通过高温蒸汽的方式进行,使染料与纤维之间的化学反应发生,从而增强染料与纤维之间的结合力。
定色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温度、时间和压力的控制,以确保染料的牢固性。
最后是后处理环节,包括洗净,烘干和整理。
洗净是将染色后的纺织品进行清洗,将残留的染料和化学剩余物清除,以减少对人体的污染。
烘干是将洗净后的纺织品通过热风干燥,使其恢复到正常的含水率。
整理是为了改善纺织品的手感和外观,常见的整理方法有软整理、硬整理和防皱整理等。
纺织织物染色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和工艺流程,以保证染色效果的稳定和一致性。
同时,还需要合理选择染料类型和配方,以符合纺织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整工艺实验报告实验题目:棉织物前处理及染色实验系别:轻化工程系班级:轻化工程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同组同学:实验日期:实验成绩:实验一棉织物前处理及染色实验实验目的掌握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的工艺,棉织物和纱线的丝光方法,直接染料染色的一般方法。
文献综述一、前处理纺织产品染整加工中的前处理包括:烧毛、退浆、精练、漂白工序。
主要目的是去除各种杂质,提高织物的白度和吸水性以满足后续染整加工的需要。
但棉及棉型织物的前处理也包括一些以改善织物品质为目的的过程,如丝光,热定型等。
简化工序,缩短工艺流程,节约生产成本和减少污染是人们愈来愈感兴趣的课题。
近年来,国内印染界在棉织物的短流程加工工艺以及冷轧堆加工工艺研究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如棉织物碱氧一浴冷轧堆工艺和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工艺等;棉织物前处理和染色合一的工艺也有一定量的研究,但使用的染料多是直接,硫化和还原染料,而活性染料未见报道。
棉织物前处理和活性染料染色一浴一步冷轧堆这种合二为一的工艺有很多影响因素要考虑,既要考虑织物上的人为杂质和天然杂质的去除,又要考虑处理液中各染化料之间的相容性,如活性染料是否耐强碱水解和双氧水破坏以及活性染料的某些结构是否对双氧水分解有催化作用等。
二、基本原理成熟的棉纤维中含有果胶蜡质、蛋白质、灰分、木质素及色素等天然杂质,itd纯棉织物除此之外,还含有大量的人为杂质,如浆料、油污及其他杂质等。
这些杂质的存在严重影响棉织物的染整加工,一般在染色加工前去除。
从上述杂质的结构及去除的原理分析,烧碱在高温时借助于表面活性剂,能将淀粉等浆料溶胀,使其变成溶胶状物质,从织物上脱落;再之,它又能使果胶质与纤维素相连的醋键水解断裂,同时也能打断它们的分子链,对蛋白质分子,碱促使其酰胺键断裂而溶解,脂肪物质则与碱发生皂化而榕解,高级脂肪醇及其他物质可借助于表面活性剂去除。
若将保险粉、还原剂和碱同浴,也有利子棉籽壳的去除、色素结构的破坏而消色。
与此同时,还原染料本身不溶于水,它们需要在碱剂和还原剂存在下还原溶解而上染。
在一浴法加工过程中,随加工的进行,浆料及杂质慢慢地成为可溶性物质等而除去,染料隐色体就慢慢地被织物吸附,从而使染色时间大为降低。
但是一浴法加工,将影响煮练效果及杂质的溶解除去,同时,加工时赤去除的杂质将影响上染,溶液中的杂质也将影响染色的进行,为此,将棉织物前处理和染色一浴加工需进行综合考虑。
三、基本方法1.退浆过程碱退浆该方法以氢氧化钠为主要反应剂。
氢氧化钠不能使淀粉溶解,但它能使淀粉发生剧烈的膨化使分子间距增大,结构变松;同时也使得淀粉与棉纤维上的轻基之间的氢键结合受到破坏,进而使淀粉在棉纤维上的附着力下降,提高了它脱离棉纤维而溶解于水的能力,使其水溶性增加,再经水洗就可将淀粉去除。
氢氧化钠是腐蚀性很强的碱,溶解时污染空气,运输、贮藏要求高,废水不宜治理。
通常汽蒸法退浆液由氢氧化钠10 / L、表而活性剂1-2 g/ L等组成。
2.煮练过程煮练要去除的是纤维素的共生物,主要包括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化合物、棉籽壳和灰分。
这些共生物的存在,影响着纤维的吸湿性和白度。
根据使用的煮练剂不同,煮练方法有碱煮练和酶精练。
碱煮练该方法以氢氧化钠为主要反应剂。
通常轧蒸法煮练液由氢氧化钠20 ~ 40}/ L、表而活性剂5~ 8/L、亚硫酸氢钠0~5/ L,磷酸钠0~1/ L等组成。
用碱和助练剂在高温条件下处理棉织物,使纤维素共生物分解、乳化再经水洗而被去除。
3.漂白过程双氧水漂白该方法以双氧水为主要反应剂。
漂白液的组成与双氧水退浆液的组成相类似。
现在提倡双氧水和过氧化物酶漂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丝光过程棉织物丝光是指棉织物在经纬方向上都受到张力的情况下,用浓碱溶液或其他丝光剂处理,以改善织物性能的加工过程。
通过丝光棉织物的强度有所提高,对染料的吸附能力有所增加,还产生丝一般的光泽。
,常用的丝光剂有氢氧化钠、液氨等。
氢氧化钠丝光该方法以氢氧化钠为主要反应剂。
使用的氢氧化钠浓度为240~ 2809/ L,由于碱的浓度较高,需要回收利用。
实验原理机织物织造时,经纱会反复受到摩擦力和张力的作用,导致纱线起毛断纱,为使织造加工得以顺利进行,通常在织造前对经纱实施上浆处理。
而浆料的存在,会阻碍染化料向纤维内部的渗透,故在染整加工中,首先要进行以去除浆料为主要目的的退浆处理。
棉织物常用淀粉浆或淀粉和PV A的混合浆,上浆率一般为4%-8%。
当退浆率在80%以上即可满足印染加工的要求。
酶退浆是用于棉织物退浆的方法之一。
淀粉酶(主要是α-酶)对淀粉大分子具有强烈的催化水解作用,在温和条件下,使淀粉大分子降解为水溶性的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
利用淀粉酶的这种作用,可高效率地分解织物上的淀粉浆,且水洗排放液中所含成分均可生物降解,对环境无污染,但只用于含淀粉浆的织物退浆。
碱退浆是棉织物退浆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碱可使淀粉浆、化学浆料(PV A等)等发生一定程度的溶胀,使其由凝胶状态转化为溶胶状态,对纤维附着力降低,在水洗过程中,经水的机械冲击作用,浆料脱离纤维,从而达到退浆的目的。
该方法适用于大部分浆料的退浆。
实验过程一、浸渍法退煮漂一浴工艺1. 主要实验材料化学品和仪器棉织物坯布氢氧化钠双氧水烧杯量筒温度计电子天平2. 实验处方和工艺条件3. 实验步骤按照实验处方称取规定量的助剂,量取规定量的蒸馏水于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搅拌均匀。
升温至80~85℃,加入双氧水。
取一块10cm×10cm(经×纬)的棉织物坯布,用少量蒸馏水润湿,挤干后投入工作浴中,保持处理60min,取出热水洗(80~85℃,)温水洗(50~60℃)冷水洗,晾干。
二、丝光工艺1.主要实验材料漂白纯棉织物氢氧化钠硫酸烧杯量筒电子天平2.实验处方及工艺条件3.实验步骤:取步骤一漂白纯棉织物,按照实验处方用蒸馏水配成碱液,将漂白纯棉织物放入碱液中,室温保持5min,用热水(80~90℃)洗5min,洗两次,冷水洗。
硫酸(2g/L)中和处理5min,浴比1:20,充分水洗进中性,用PH试纸检验达中性后晾干。
三、直接染料染色及电解质的影响1.试验主要材料丝光漂白棉布直接湖蓝5B(B类) 食盐平平加O 烧杯染杯表面皿量筒移液管吸耳球温度计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烘箱2.实验处方和工艺条件试样一 二 直接湖蓝5B/%(对织物重) 2 2 食盐/(g/L) 10 20 染色温度/℃ 90 90 染色时间/min 45 45 浴比1:501:50染色工艺曲线3. 实验步骤用蒸馏水配置染料溶液,在干净的染杯中加入规定量的染料溶液,补足所需水量。
染浴配置完成后,升温至40℃,将已润湿的丝光漂白棉布挤干后投入染浴中开始染色,染杯中盖上表面皿。
染浴在15min 内逐渐升温至90℃,在90℃染15min 后逐渐降温至50℃,染色完取出试样,用冷水洗,洗净的织物烘干。
分别测定试样一和二在入染、30min 、60min 的上染百分率。
比较电解质对染色工艺的影响。
四、 温度对直接染料染色的影响1. 实验主要材料丝光漂白棉布 直接湖蓝5B(B 类) 食盐 平平加O 烧杯 染杯 表面皿 量筒 移液管 吸耳球 温度计 电子天平 恒温水浴锅 烘箱 2. 实验处方及工艺条件试样三四入染40℃90℃15min1/2食盐1/2食盐15min 15min50℃冷水洗烘干直接湖蓝5B/%(对织物重) 2 2 食盐/(g/L) 10 10 染色温度/℃ 室温 60 染色时间/min 45 45 浴比1:501:50染色工艺曲线4. 实验步骤用蒸馏水配置染料溶液,在干净的烧杯中加入规定量的染料溶液,补足所需水量。
染浴配置结束后,将已润湿的丝光漂白棉布挤干后投入染浴中开始染色,染杯上盖上表面皿。
第一个染浴保持室温,第二个染浴在15min 后升温至60℃,在60℃染15min 后加入1/2食盐,60℃继续染15min 后加入剩余1/2食盐,再继续染15min ,然后逐渐降温到50℃。
染色完毕取样,用冷水洗净织物,烘干。
分别测量试样三和四在入染、30min 、60min 时的上染百分率,比较温度加入量对染色工艺的影响。
实验记录一浴法工艺 织物重(100mm*100mm )5.313g 氢氧化钠(s ) 1.2772g 双氧水(30%) 2.8647g作用时间(h ) 1h 处理后织物重 4.6952常温入染 60℃15min 15min1/2食盐1/2食盐15min15min50℃冷水洗烘干数据处理氢氧化钠用量=308 5.66671000⨯⨯=1.36g双氧水用量=30 5.66675 100028%⨯⨯⨯=3.035g退浆率A=(5.6667-4.6952)/5.6667=17.14%思考题1、试绘图分析加入食盐对染色过程有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分两次加入?通过此图可知,食盐加入量越多,上染百分率越大,上染效果越好。
加入食盐起到促染的作用,食盐染色前加入,染料上染速度过快,可能会造成色花,中途加入,这时候染料上的差不多了,食盐加入后,继续促进染色,可以提高上染率。
所以分两次加入。
2、试绘图分析温度对染色过程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温度越高,上染百分率越大,上染效果越好。
参考文献[1] 许志忠,李建,任保增.棉织物前处理过程绿色化分析 [J] 河南:2003[2] 曾林泉.棉织物前处理质量控制 [J] 株洲雪松印染有限公司 2000[3] 罗巨涛.棉织物前处理染色一浴法研究 [J] 浙江省纺织工业学校)1989[4]高芬,朱虹,彭薇,石宏伟. 酶氧一浴法处理后棉织物染色性能 [J] 印染,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