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集团的“笔杆子”
冯玉祥与重庆綦江“三孝子”

54l939年秋天,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从陪都重庆出发,去贵阳督练99军,路过綦江时要作短暂停留。
第二天清早,国民党军政部第16补训处、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渝南警备司令部、重庆卫戍司令部綦江稽查处、宪兵2团9连以及县府等单位的大小头目,在补训处长邱清泉的统率下,徒步去离城2里许的“饭甑子”列队夹道迎候。
上午9时许,冯玉祥下了一辆军用小汽车。
“立正!”“敬礼!”邱清泉一声口令,公路两旁大小官员,双脚一靠,齐刷刷地将右手搁在帽沿边上。
冯将军面带微笑,抬手向左右摆动。
接着邱清泉以标准步伐跑至冯将军面前大声报告:“报告冯副委座,驻綦江各部,各机关、法团奉命前来迎接您,请示谕!”“这里离綦江县城还有多远?”冯将军问。
“两华里。
”邱清泉答。
“好,我步行入城。
”弯过“饭甑北校场,看见半山坡上有些军人在那里操练,冯将军边走边向他们挥手致意。
正在这时,瞥见前面不远处有两个身穿破衣、枯瘦如柴的人,用木棒抬着一床破席子捆着的、一双光脚露在外面的死尸,朝着冯玉祥迎面走来。
冯停步正准备看个究竟,两个人却向右转入公路边的石梯坎走上去。
冯将军略一思忖,也转弯上了坡。
邱清泉等人急忙尾随其后。
“站住!放下!”听见冯将军洪亮的喊声,两个抬尸体的人掉头一看,一长串都是当官的,连忙站住,放下死尸。
冯将军趋步上前,询问他们抬的是什么人。
其着回答:“报……报告长官,是……是死了的新兵。
排……排长叫……叫埋……埋掉。
”“把席子给我解开!”冯将军命令道。
二人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6955向疾驰。
1982年初,我刚调入市林勘队,队长就派我去参加飞播。
我的任务是随省林勘院宝鸡飞播队到凤县、宝鸡县、麟游县搞播区地面设计。
播区地面设计播区地面设计是为飞播时的飞机设计地面导航标志。
设计人员先要上山踏查、选择适宜飞播的播区,在图上确定四址,计算面积,一般的小播区大约在2万亩左右。
按照山梁设置航标线,一个播区要3—4条。
不断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冯玉祥将军

,
,
,
势大 振 加 速 了清 王 朝 的灭 亡
,
第 二 次 是 倒 袁 世凯 的 戈
,
,
。
辛 亥 革 命 后 窃 国 大 盗 袁 世 凯 窃 取 了 革 命 果 实 袁 世凯 掌握 政权 后 倒 行 逆
,
昌 的邀请 到 张家 口 组织抗 日同 盟 军 冯 玉 祥 将 军迫 于 压 力 于 一 九 三三 年 八 月 卸职重返 泰 山 第三 次 合作
。
是 冯 玉 祥 将军 第 二 次 去 南 京
,
。
。
一九 三 五 年华 北 事 变 后 民 族 危 机 更 加 严重 这 时 蒋介 石 在 全 国舆 论 和 压
直 系 中 的 另 个头 领 昊 佩 孚也 在 做着 武 力 统 一 全 国 的 美梦
,
曹
馄 执 政 使中 国 自袁 世 凯 窃 国 以 来 的 政 治毫 无 改 观 军 阀混 战 兵连 祸 接更 是 有增 无减
,
冯 玉 祥将军 对此
,
十 分 不 满 这 时他 已 读 了 孙 中 山 先 生 的 建 国 大 纲
,
阀势 力 拥 护 孙 中 山 先 生 的 三 民 主 义 实现 全 国 的 和 平 统 一 可是 政变 后 的 形 势 却 发 生 了 逆 转 孙 中 山 来
,
, , ,
到 北 京 后 受 到 排挤 并 且 积 劳 成 疾 以 身殉 职 段 棋 瑞 和 奉 系军 阀张 作 霖 互 相 勾 结 狼狈 为奸 重 新 掌 握 了
,
、
布衣将军 为国为民——记泰山冯玉祥墓

作者: 赵夫召[1]
作者机构: [1]山东省文物工程公司
出版物刊名: 人文天下
页码: 81-85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3期
摘要:"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奋斗不已,守诚守拙."——冯玉祥《我》冯玉祥将军是民国时期的军事家、爱国将领、民国军阀、著名民主人士,有"爱国将军""布衣将军"之称.冯玉祥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赤心报国的一生.在"隐居"泰山期间,他心系国运,兴教办学,造福百姓.为了永久纪念冯玉祥将军,中共中央决定在泰山修建冯玉祥墓,安葬骨灰.1988年1月13日,冯玉祥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20年公布的第一批山东省革命文物名录中,冯玉祥墓等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列其中.。
笔杆子,枪杆子

笔杆子,枪杆子作者:金一南来源:《领导文萃》2009年第18期说到枪杆子,人们马上想到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著称于世的毛泽东,以为“枪杆子”理论出自他的天才创造。
其实,最先给中国政治带进来“枪杆子”理论的是袁世凯。
通过对枪杆子的纯熟掌握运用,满清王朝不得不接纳他,辛亥革命也不得不接纳他。
最先给中国革命带进来军事的是孙中山。
同盟会的革命活动,基本就是对武装起义处心积虑地策划与发动。
然而,把枪杆子用到炉火纯青地步的当属蒋介石。
他登上中国政治舞台首先利用了鲍罗廷提供的机遇,其次便是手中的枪杆子。
鲍罗廷错以为他是一支革命的枪杆子。
于是中国的革命或反革命,一开始便具有了与别国截然不同的特色。
蒋介石让毛泽东认识了枪杆子从主张“呼声革命”、“无血革命”的毛泽东到主张暴力革命的毛泽东,在实践支撑下又经历了怎样的思想历程呢?真正教会他认识枪杆子的是蒋介石。
一个是1926年的“三二○”中山舰事件;一个是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蒋介石在共产党人面前把枪杆子的威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毛泽东后来描述说,大革命失败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八七会议“决定武装反抗,从此找到了出路”。
毛泽东通过蒋介石对枪杆子的运用,真正看清了他的真面目,也从枪杆子身上,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出路。
革命实践教会的又何止毛泽东一人。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陈独秀已看出蒋利用北伐实现个人军事独裁的危险。
当苏联军事顾问加伦将军请周恩来转问中共中央是帮助蒋还是削弱蒋时,得到的答复是:“是反对蒋介石,也是不反对蒋介石。
”面对刀枪如林的蒋介石,手无寸铁的陈独秀认识到了蒋介石的野心,但也毫无办法,只有采取这种消极态度。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共产党人曾经就这样一忍再忍。
对蒋的忍让,实际是对实力的忍让,对枪杆子的忍让。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不久,陈独秀悲痛地说:“我们一年余的忍耐迁就让步,不但只是一场幻想,并且变成了他屠杀共产党的代价!”对这一如此明显的事实,连布哈林在中共六大所作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报告中也不得不承认:“共产国际武装中国军阀而没有帮助中国共产党武装工农,结果,我国无产阶级创造的子弹射进了中国工农的头颅。
国民党陆军上将冯玉祥生平简介

国民党陆军上将冯玉祥生平简介冯玉祥,字焕章,原名基善,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
有“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称号,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国民党陆军上将冯玉祥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冯玉祥生平简介冯玉祥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字焕章,原名基善,出生于如今的河北沧州市。
作为西北军阀,有着“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称号。
他还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曾获得三大抗战勋章。
他在辛亥革命后参加了滦州起义,在1917年张勋复辟的时候率领部下击溃了张部。
在1924年的时候,由他发动了北京政变,推翻了直系军阀的控制的北京政府,还将所不改为国民军,并担任了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
1926年率领西北军出潼关参加了北伐战争。
1935年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最后在1948年的时候因轮船失火而遇难了。
冯玉祥的主要功绩是在滦州起义中,对于这次起义的目的是反对清王朝。
在20世纪初的时候,由于清政府清政府对外出卖主权,对内搜刮人民。
因此,劳动人民不甘压榨,多次举兵反抗。
而当时的他,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于是发起并组织了“武学研究会”,开始秘密进行反清革命。
在1911年,12月31日滦州起义爆发。
经过一年,宣布滦州独立,可是起义军准备进攻天津,在雷庄附近与清军展开激战。
因敌众我寡,渐居劣势,战至次日黎明,起义军失败。
滦州起义失败后,冯玉祥被革职递解保定。
但是虽然滦州起义失败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清军军心,大长了革命军民的士气,对于推翻清廷统治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冯玉祥虽然没有亲临前线参与武装起义,但他以起义领导者的身份,参与了前期的策划过程,毫无疑问他是起义的主要策划者和领导者。
冯玉祥驱逐溥仪冯玉祥不但是出名的爱国将领,他的思想也是先进的。
在辛亥革命期间参加滦州起义时起,就很是痛恨封建帝制。
他认为,民国不但要以剪辫子得行为来表示与清朝决裂,而且更不应保留着溥仪的朝廷。
因此就出现了冯玉祥驱逐溥仪的事件。
冯玉祥简介资料

冯玉祥简介资料冯玉祥,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
有“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称号,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冯玉祥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冯玉祥简介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县(今安徽巢湖市),生于直隶青县(今属河北沧州市),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
有“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称号,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系国民政府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银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三大抗战勋章获得者。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滦州起义。
1917年张勋复辟时率部入京击溃张部。
1921年7月后任第11师师长、陕西督军。
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并将所部改称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
1926年在直奉联军进攻下通电辞职。
1926年3月赴苏联考察,同年5月加入中国国民党。
9月17日在绥远五原誓师,任国民革命军联军(后改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司令,率领西北军出潼关参加北伐战争。
1930年3月与阎锡山组成讨蒋联军,任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
中原大战失败后隐居山西汾阳峪,后隐居泰山。
1933年5月,在察哈尔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
1935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1948年1月1日被选为民革常务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主席。
1948年7月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9月1日因轮船失火遇难。
冯玉祥人物生平参加革命冯玉祥原籍安徽巢湖,出生于直隶沧州,自幼在此处长大。
1910年,冯被任命为陆军第20镇(师)第80标第三营管带(营长)。
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参与发动滦州起义,失败后被革职法办,递解保定。
1914年7月,冯玉祥任陆军第7师第14旅旅长,率部在河南、陕西一带参加镇压白朗起义军。
9月任陆军第16混成旅旅长。
1915年奉令率部入川与护国军作战,暗中与蔡锷联络,于次年3月议和停战。
最高军事学府里的“金学员”—— 说说旧陆军大学里的特别班

冯玉祥
冯玉祥的“痛史”
促成它的诞生
特别班的成立,是冯玉祥与蒋介石第二次合作期间,在其担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时极力促成的。
冯玉祥为何主张开办特别班?因为陆军大学当年曾经给他留下过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冯是土生土长的行伍出身,青少年时期一直没有读过多少书,投军入伍后靠着一股打仗不怕死的劲头,在辛亥革命前已积功升到营长。
当时恰逢老陆军大学招生,此时深感文化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喜爱读书学习的冯玉祥主动要求部队保送自己入校深造。
谁知他的师长不仅不批准,还在全师讲话时当众奚落他:“冯玉祥‘白脖子’(意为在某些方面不懂装懂、被内行看穿的人,多为
682020.05
军事文摘
国民党陆军大学毕业证章
陆军大学部分军官合影
卫立煌 黄维淮海战役中阵亡的兵团司令黄百
韬,他虽然是杂牌出身,却对蒋介
石死心塌地,打起仗来凶狠顽强,
所部被称为国民党“杂牌军中的王
牌”。
第4期中有名学员叫刘元瑄,
1949年12月9日随川军首脑人物、
叔父刘文辉在四川雅安起义,算起
来他可是同“四川王”刘湘同族同
辈。
第5期毕业的柴意新是著名抗
日将领,也是国民党军在惨烈的常
德保卫战城区中牺牲的惟一一位
少将团长,被誉为“虎贲”英雄,并
被国民政府追授为陆军中将。
此外,陆军大学特3期还出过
一个韩练成,他曾受到3个对立派
系高层的共同信任:被冯玉祥誉为
“在北伐时与我共过患难”;又因
率部解救蒋介石于危难重围之中,
而被蒋“特许黄埔军校3期毕业,
列入学藉”,这种不入学而享受黄
埔学生待遇的罕见情况,当时被戏。
巢湖冯玉祥旧居

TUSHUOGUJU 图说故居
团 结
2020.01
C M Y K
巢湖冯玉祥旧居
冯玉祥故居钢笔画:李为民作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原名冯基善,是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 % 1948年民革成立 时,任民革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中央政治部委员会主任%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广泛影响的杰出 人物,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参加过滦州起义,讨伐过张勋,参加过北伐,反对投降,呼吁 团结,“为人所不敢为,说人所不敢说”,是坚强不屈的民 ,百折不挠的民主斗士%
冯玉祥 省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为1936年一1937年冯玉祥 时的住所,主体建筑共有5幢22间,青砖小瓦木梁结构, 4600多平方米,风格为江淮之间典型的民居建筑%
旧居分为 ,前院主要有门厅和议事厅,后院主要有书房、卧室、侍卫室%大门上方“冯玉祥 ” 字,为 的中国 会主 % 为《冯玉祥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览图片120幅,以及有毛泽东、 的挽帐, 的祝寿词以及冯玉祥生 、手迹与遗物等%
2006年,冯玉祥 国 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为民,昆明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文字资料主要来自于民革中央宣传部编《民革领导 人传》以及安徽文明网/责编 刘玉霞)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民革中央网站www .m ing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 月 冯玉祥与蒋介石因裁军问题发生冲突, 调集
所 部 至 西 北 地 区 , 备 开 战 , 韩 复 榘 等 投 蒋 叛 准 因
冯, 冯失 败下 野 。6 , 阎锡 山之 邀 到 了山西 。7 月 应
作 者简介 : 贾熟村( 9( , 河南偃 师人 , 13) 男, 一) 中国社会 科学院近代历史研 究所研 究员。
夜 写的东西 , 高按照他 写 出来 的 , 请 详细斟 酌 , 弄成 整 个 的东 西 , 并分 编许 多小册 子 。 1 2月 1 2日 , 高
拟印出分赠各友 。非敢日著作 , 不过借此可以回溯 余 及 团体 同人 为 国家服 务十余年 中是非 得失之 迹 , 以资策励将来耳 。”3日, 与孟宪章等讨论宣传 1 冯 工作 , 为蒋介石 的宣传工 作是我 们所不 及 的。 l 认 8 日, 与 孟 宪章 等讨 论 编 印《 冯 为什 么讨 蒋 》 小 册 等
奋斗史鼓词》 各数十册。 冯赞扬邓“ 彼以高龄而居高
位 , 能于公 暇埋首著 述 , 踏实地 做事 者也 。” 竞 真脚
冯玉祥还办了《 革命军人朝报》供官兵每 日 , 讲读 , 以免除 隔症 与脱症 , 为 “ 认 此乃 性命根 本 大事 ” 0 。3
E, 玉祥 、 t冯 阎锡 山 、 宗仁与蒋 介石 之 中原 大战爆 李 发。 5月 1 3日, 祥看《 冯玉 国民军 史稿 》 照片 。2日, 2 请 孟 宪章 搜集 本军 史料 ,编辑 成 为丛 书 。7月 2 4 E, 宪章 将冯 玉 祥 民 国十三 年 的 E记 印好 , t孟 l 自北 平 带来 , 玉祥令 尹心 田分 赠驻郑 州各 官长 。9月 , 冯
摘
要 : 玉祥 集 团又称 西 北军 , 乎只是 一个 “ 杆子 ” 团, 实 上 , 也 同意“ 冯 似 枪 集 事 冯 一支 秃笔
胜 过 十万 毛 瑟” 对“ , 笔杆 子 ” 十分 重视 , 中大量 能写 能说 的知识 分 子 , 了报 纸 、 物 、 集 办 刊 出版 书 籍 5种 , 6 对提 高 军 队素质 , 打败 日本 侵 略起 到 了巨大作用 。 关键 词 : 玉祥 集 团 ; 冯 笔杆 子 ; 队素 质 ; 日战争 ; 字宣传 军 抗 文 中图分 类号 : 2 127 K 9 /9
公厅 副主任 ’ 0月 I 。1 6日, 同高兴亚谈他 昨 冯
收集 副旅 长 以上 的军 官加 以训 练 , 以备 重用 , 请孟 宪章 等担 任 功课 。4月 1日, 请孟 宪章等讨 论 阎锡
山 、 玉祥 的通 电内容与 主 张。 1 冯 0日, 冯在 日记 中 写道 :孟 宪章送来所 整理 自民九 至十八 年之 E记 , “ l
第 1 第 1期 2卷
Vo . 2 NO. 1 1 1
潍 坊 学 院学 报 Ju a o W e agUnvrW o r l f i n ies n f i
21 0 2年 2月
F b2 1 e 0 2
冯玉祥 集 团的“ 笔杆 子”
贾熟村
f 国社会科 学 院 , 中 北京 100 ) 0 0 6
一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1 48(020 — 0 5 0 17 — 2 82 1)1 02 — 5、有 关 人 物
释 , 陆 军部 左 路备 补军 任 营长 。 11 人 93年改 编 为 京 卫 军 任 团 长 。 1 1 任 第 十六 混 成 旅 旅 长 。 9 4年 1 1 调任 保定 第六 巡 防营统 领 。 11 96年 9 7年 , 回任
冯 玉祥 集 团 的“ 笔杆 子 ”涉及 人 物众 多 , , 仅择 其 比较 重要 者 简介 如下 : 玉祥 (8 2 98 , 冯 1 8 —14 )字 焕 章 , 徽巢 县 人 , 安 出身 行伍 , 至 军 事 委员 会 副 官 委员 长 、 行政 院副 院 P4; 兴 亚 , 26 高 0 又作 新 亚 , 四川涪 陵人 [( , 曾任 苏联 顾 问 团翻译 , 俄 国 J 通
封经过。
细, 然体 裁 却 甚 新 颖 , 之 李 泰芬 所 编 之《 较 国民军
史》 胜强百倍矣。冯同高兴亚谈学问, 时间虽不长, 所得却 不少 。1 4日, 同高兴亚谈 成 立编译 室 , 己 彼
拟有 一定 办法 。 又谈 国民军史如何 增些材 料 、 。 像片 又谈拟 写几篇批 评十六 年时事 的文章 。1 5日, 高又 给冯 写 了极有经 验 的读 书方法 , 书名及读 的先 后次 序 。 1 t冯看 了高写 的革命低 潮 时如何 再 高涨 , 6E, 认 为极 有 意思 , 有价 值 , 多看 , 极 应 多研 究 。 1 8日,
二 、 史 沿革 历
千元 , 刘等 送到 武胜 关 , 将 礼送 出境 ( 。 12 99年 1月 1 7日, 玉祥命 秦 德 纯修 《 战 冯 实
见闻录》 。秦德纯(83 9 3 , 19 —16 )字绍文 , 山东沂水 人, 陆军大学毕 业 , 曾任第 二集 团军参谋 长 、 尔 察哈
第 十六混成旅) , 旅长 讨伐张勋 。1 1 年任湘西镇 98
守使 驻 常德 。12 年任 第 十一 师 师 长 , 陕 西 督 91 署
语文 , 著有《 国民军革命史稿》《 、 冯玉祥将军》3 ; _ ] ”
孟宪 章 (85 9 3, 19 —15 )湖北 均县人 , 北京 大学毕 业 , 留学 日本 , 有《 著 察哈尔抗 日实录 - ; 长耀 , ( 邓 字 鉴三, 河北静 海县人 , 出身 廪生 , 医学 , 猎 经 史 通 涉 子集 _1s, 4p)曾任 湖南 临澧 县 知事 、 远道 尹 、 西 (2 缓 陕 民政厅 长 。在重 要 场 所 , 玉 祥 常 派 他代 表 自己 冯 出席 , 称他 为 鉴哥 ; 尊 赖亚 力 , 又名 兴 治 , 四川 内江 人 嘲 北京 大 学 毕 业 , , 曾任 研 究 室 主任 【‘ : ] 吴 组 缃 (90—19 )安 徽 泾 县 人 , 华 大 学 毕 18 94 , 清 业, 曾任冯 玉祥 秘 书 , 北京 大学 教授 [‘2; 1P6翦伯 赞 ]6)
介石召集的会议 , 决定反苏反共。会后 , 召集在他
辖 区的共 产 党 员 , 对他 们 说 , 们 要 反 蒋 , 是 不 你 我 能干 的 , 要 和蒋 介 石 合作 反 张 作 霖 。你 们 要 反 我
蒋 ,愿 意 到哪里 去就 去 哪里 吧 。然 后送 给刘 伯坚
一
(8 8 9 8 , 19 —16 )湖南桃源人 , 留学美 国 , 曾任冯玉 祥 的 中 国通史 教 师 , 京 大 学 教 授L 姗 刘 伯 坚 北 l _ ;
军驻西安。12 年任河南督军驻开封 。 92 又任陆军 检 阅使驻 北京 。12 年兼任 西 北边 防督 办 。12 91 94
年举 行北 京 政变 , 国 民军 总 司令 。12 赴 苏 任 96年 联 考 察 。回 国在 五原 誓 师 北伐 , 以刘 志坚 为 政 治 部 副部 长 。12 9 7年 3月 7日, 准备 进兵 河南 , 玉 冯
13 9 0年 3月 , 冯玉 祥 离 开 山西 到 了陕 西 。2 3
日, 请 孟宪 章来 , 冯 讨论 《 为什 么要 打倒 蒋介 石 》 一
文 , 叫他带 去 仔 细研 究 。2 并 5日, 高 级 副官 处 , 设
日 军强占沈阳, 蒋介石决定不抵抗 。2 9日, 冯请余
心清 写抗 1誓词 。余心 清 (88 9 6 , 3 19 —16 )安徽 合肥 人 , 金 陵神 学院毕业 , 南京 曾任 冯玉祥 部随军 牧师 , 又 留学 美 国 , 曾任 察 哈尔 民政厅 长 、 又 中央政府 办
子, 分送 石友三 、 万选 才 、 殿英 、 楚等 。孟言 , 孙 孙 要
兴亚根据冯玉祥致汪精卫之 电文 , 马电诠释》 作《 ,
冯 认 为颇不 错 。2 9日, 玉祥 应邀 到 了南 京 。 冯 13 92年 1 2 , 军 进攻 上 海 , 廷 锴 部 月 81 1 3 3 蔡 奋 起抵 抗 。 国国政 府决 定迁 都 洛 阳 。 0日, 玉 祥 3 冯 等 离开 南京 。因为与 蒋介 石政 见不 合 , 3月 2 l 4E, 又到 了泰安 隐居 。 5月 1日, 在 日记上 写 道 :我 冯 “
2 ・ 5
・
潍坊 学院学报
月 1 5日 , 玉祥 会 见 高兴亚 , 为北 平所 办之 《 冯 认 民 报 》 因 经 费无 着 , 以停 刊 [_¨。2 , 可 【 ) 3日, 见孟 P 会 宪 章 , 西 北 军 的历 史 , 为在 军 事 方 面 着 着 胜 谈 认 利, 在政 治 方 面却 处 处失 败 , 以后 要集 思 广 益 , 细 心 研 究 , 然 的话 , 不 就是 再 打 胜 仗 , 是 与 国无 补 还 的 。1 0月 3 0日 , 高兴 亚从 北 平来 , 告 《 报 民报 》 被
给高兴亚送书《 由泰山到张家口》 t 。E军已强 占热 河, 将进 攻 张家 口, 玉祥 组织 察 哈尔 民众 抗 日同 冯 盟军 , 2 于 6日就 总 司令 之职 。蒋 介石 派兵 进 攻 张 家 口, 8月 1 4日, 玉祥 被 迫离 开 张 家 口 , 到泰 冯 再
祥 嘱刘伯坚 印制对豫西 民众 的宣传品 , 并派人前 往 张 贴 [l 2眦 。4月 1日, 玉祥 与 刘伯 坚润 色 其 j 冯 《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 团军总司令就职誓辞》《 、香凝 池中山泉革命歌》 请刘伯坚寄赠国民党中央诸友 ,
及 何香 凝 同志各 一份 。 6月 , 玉祥 至徐 州参 加蒋 冯
过 去 写 的 1记 , 3 多无 条 理而 又过 于简 略 , 致孟 宪 章 先 生 整理 甚 感 困难 。 ” 9月 2 0日 , 于 战史 的事 , 关
使全 国广大 的被压迫群 众都站 在革命 的立场 , 一定 要 作 理论 的宣传 ,此 乃各 国革命 的根 本规 律 1 3 2 日, 与孟宪 章讨 论扩 大宣 传机关 组织 。2 冯 4日, 又 命孟 宪 章拟 一稿 , 以激励 将 士 , 论用 兵之 道 。2 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