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课本诗词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八年级下册课本诗词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八年级下册课本诗词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首联抒情: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典故)一是“闻笛赋”,一是“烂柯人”通过对受害战友的悼念,以及自己回到故乡竟然恍如隔世的情景,使愤激之情进一步深化。

颈联承颔联比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偶)。

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赤壁(唐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两句写兴感之由,“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发议论感慨。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本诗还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要有机遇。

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记叙)。

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比喻、对偶)描写国事到自身艰辛危苦。

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对偶)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含蓄地表达诗人对旧友的怀念和感慨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含蓄地表达诗人对旧友的怀念和感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

在这首诗中,刘禹锡借用典故表达了他对旧友的怀念和感慨。

刘禹锡在诗中写道:“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在这两句诗中,他使用了两个典故。

第一个是“闻笛赋”。

这个典故来源于一个古代的故事,说的是晋代的嵇康被陷害后,在行刑之前,他写了一首《广陵散》的曲子,表达了他对旧友的怀念和感慨。

刘禹锡用这个典故表达了他对曾经的朋友们的怀念和感慨。

第二个是“烂柯人”。

这个典故来源于一个古代的故事,说的是晋代的王质上山砍柴,遇到了神仙,神仙给了他一盘棋,让他在下山之前一定要下完。

王质在下棋的时候忘记了时间,等他回过神来,发现自己的斧头柄已经烂了,他回到村里后发现已经过去了几十年。

刘禹锡用这个典故表达了他回到家乡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因此,这两句诗通过借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刘禹锡对旧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翻译及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翻译及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翻译及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翻译及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律。

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翻译及赏析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译文及注释译文: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注释:⑴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用诗歌赠答。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⑵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

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⑶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年)冬应召,约22年。

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置:放置。

弃置:贬谪(zhé)。

⑷怀旧:怀念故友。

吟:吟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⑸到:到达。

翻似:倒好像。

翻:副词,反而。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赏析习题及答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赏析习题及答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作者】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精于文,善于诗。

刘禹锡的诗歌雄浑爽朗,语言干净明快,节奏比较和谐响亮。

尤以律诗和绝句见长。

【背景】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变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

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

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

在筵席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他。

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

【主旨】写出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赏析】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

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

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

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全诗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之上品。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译文及注释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译文及注释

全诗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之上品!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于古代巴国。朗州、连州等属于古代楚国。这些地区古代都很荒凉,所以用“巴山楚水凄凉地”来概括。“凄凉地”,指寂寞冷落的地区。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贬谪到异地,空有怀念老朋友的心情也无由见面,一再吟诵《思旧赋》也没有用,所以说“空吟”。写出了作者对旧友(王叔文)的怀念。
⑷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⑸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⑹侧畔:旁边。
(7)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8)到:到达
(9)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鉴赏
作者:佚名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至今被人引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诗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诗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诗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诗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和白居易(乐天)都是中唐时期的大诗人,彼此慕名已久,并有书信往来,但在很长时间内,一直不曾谋面。

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由和州刺史罢归洛阳,当时白居易也因病免去苏州刺史,在返京途中,两人在扬州相遇,神交已久,初次相逢,既喜且悲,彼此谈起了过去在政治上遭受打击、迫害的事情,感慨万端。

在宴席上,白居易即席吟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全诗是: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诗题的刘二十八即刘禹锡,二十八,是兄弟间的排行。

“使君”是刺史的称呼,刘禹锡当时的官职是刺史,所以称使君。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请给我杯子里添上酒,我用筷子敲着盘子为你歌唱。

你的诗才堪称国手,可又有什么用呢?不幸的命运压在你的头上毫无办法。

举眼四望,到处是一片繁华景象,只有你一个人长期孤单寂寞。

满朝人都升了官职,只有你长期坎坷。

这是你诗才太高名声太大,才使你在政治上遭受这样的折磨。

可竟折磨了二十三年,你被折磨得也太长了啊!诗中对刘禹锡的不幸遭遇充满同情,并指出他遭受折磨是由于才名所误。

刘禹锡读后,十分激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赠诗。

一开始诗人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沉痛地诉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这两句概述了诗人从事政治改革失败后的痛苦经历和处境。

永贞革新失败后,诗人备受打击、迫害,被逐出京,远谪南荒,一贬再贬,在巴山、楚水这些僻远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的流放生涯。

岁月蹉跎,壮年有为的时期过去了,现在已进入衰老之年,壮志未酬,两鬓先斑,诗人怎能不万分沉痛!这两句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语极愤慨,“凄凉地”、“弃置身”,抒发了诗人深受打击、迫害而无法平静的愤懑心情。

中考重点诗词赏析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题破山寺后禅院》

中考重点诗词赏析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题破山寺后禅院》

中考重点诗词赏析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班级和学号姓名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整体感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逢时。

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

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颈联,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

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创作背景】公元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被罢为和州刺史上任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盘桓半月,然后结伴北上。

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送给刘禹锡。

刘禹锡的这首诗就为酬答白居易,着重抒发这特定环境中思想感情。

【朗读节奏】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参考译文】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

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诗词赏析】首联,便表现出作者不同凡响的抒情才能。

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赏析_唐诗三百首

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赏析_唐诗三百首

精心整理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赏析_唐诗三百首原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赠》来酬答他。

译文巴山楚水一带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回到家乡后,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哼唱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在沉舟旁边有上千条船争相驶过,枯败的病树前万棵绿树生机勃发。

今天听到你为我作的那一首诗,就借这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共22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⑸翻似:倒好像。

翻:副词,反而。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

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乐天”,白居易的表字。

“见赠”指白居易赠给作者的诗,那首诗的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的这首答谢诗就是从这里开头的:“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意思是他被贬低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朗州(在今湖南省)、连州(在今广东省)、夔州(在今四川省)等地。

夔州属于古代巴国。

朗州、连州等属于古代楚国。

这些地区古代都很荒凉,所以用“巴山楚水凄凉地”来概括。

“凄凉地”,指寂寞冷落的地区。

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贬谪到异地,空有怀念老朋友的心情也无由见面,一再吟诵《思旧赋》也没有用,所以说“空吟”。

写出了作者对旧友(王叔文)的怀念。

,晋朝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歌
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
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
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
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

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
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
十三年折太多。

”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
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

大意是说:你该当
遭到不幸,谁叫你的才名那么高呢!可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未免过分了。

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

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
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
腹的亲切关系。

接着,诗人很自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
表示悼念而已。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
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
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
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
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
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

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
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
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
前头,正万木皆春。

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
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
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这两句诗意又和白
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
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

二十三
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

正象他在另外的
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

”他这棵病
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

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
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正因为“沉舟”这一联诗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
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而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


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来振奋
精神吧!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

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诗情起
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中优秀之作。

(袁行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