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简介

合集下载

丝绸之路历史资料

丝绸之路历史资料

丝绸之路历史资料丝绸之路,一条古代贸易交流路线。

又名丝路,是穿越中亚、翻过帕米尔高原、抵达西亚的线路。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丝绸之路历史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丝绸之路历史资料之发展前身玉石之路在丝绸之路的前身有条“玉石之路”。

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只有1600多年的历史,梁海燕说,考古及各种证据“玉石之路”比“丝绸之路”早3000年,是和田玉首开了我国新疆与中原,东方与西方交流的运输通道。

珍品和田玉后来的“丝绸之路”主要交易丝绸,而“玉石之路”和田玉不断往我国中原地区传播和运输,成为贸易交换的主要珍品。

[1][2] 丝绸之路历史资料之来历介绍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汉武帝时张骞首次开拓丝路和东汉时的班超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路,以及罗马人征服叙利亚的塞琉西帝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后,罗马人通过安息帝国、贵霜帝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国和阿克苏姆帝国取得中国的丝绸。

西汉时期由张骞首次打通的的丝路,被称为“凿空之旅”,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

公元73年,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西域。

并将这条路线首次打通延伸到了欧洲,到了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也首次顺着丝路来到当时东汉洛阳。

这不但是欧洲和中国的首次交往,也是完整的丝绸之路路线。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永平求法的佛教东渡,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

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

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

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行走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故事简介

丝绸之路的故事简介

丝绸之路的故事简介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

丝绸之路的故事简介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丝绸之路的故事简介一: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

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

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

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

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

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

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

但是,张骞坚贞不屈。

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

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

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

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

这样,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

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

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

因此,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

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

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

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

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

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语文丝绸之路ppt课件

语文丝绸之路ppt课件
增进相互了解
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沿线各国的使 节、商人、宗教徒和旅行者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 了解和友谊。
02
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
古代中国的崛起
夏、商、周
古代中国的崛起始于夏、商、周三代 ,这个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有了 显著的发展,为后来的丝绸之路奠定 了基础。
文化交流得以更加便捷。
罗马帝国的需求
罗马帝国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 家之一,对中国的丝绸有着极大 的需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罗 马帝国开始寻求与中国进行贸易
的途径。
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 出使西域,目的是与大月氏结盟 ,以夹击匈奴。张骞的西行探险 为后来的丝绸之路贸易奠定了基
础。
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
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价值
丝绸之路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线路之பைடு நூலகம்,具有极高的历史、文 化价值。
保护现状
当前,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 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措施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高保护意识,推动国 际合作,共同保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的经济合作和发展前景
历史意义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重要联系通道,是中国古代文明与外部文明交流的重要纽带,具有重要的历史 意义和价值。
文化价值
丝绸之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通过丝绸之路,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等多元文化得以交流和融 合,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同时,丝绸之路也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 部分。
01
促进贸易
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路线之一,它连接了中国、印度、

丝绸之路简介

丝绸之路简介

丝绸之路简介: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我们中国运的)。

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

这条道路,由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

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游牧于康居西北即成海、里海北部草原,东汉时属康居)。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

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在南北朝时期形成,在明末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元末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等等。

圆明园遭遇浩劫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

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1860年10月6日傍晚,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

丝绸之路的简介

丝绸之路的简介

丝绸之路的简介丝绸之路,是一条古老而文明的贸易通道,连接了东方和西方,串联了亚欧非三大洲。

它不仅是一条经济交流的通道,更是文化、科技、艺术和宗教传播的桥梁。

丝绸之路的诞生为世界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贸易路线之一。

丝绸之路得名于古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丝绸。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古代帝国汉朝的统治者开始将丝绸出口至西方国家,从而打开了一扇连接东西方的大门。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的长安(今天的西安),终点可以是地中海沿岸的一座城市,如罗马、亚历山大港,或者是东非的摩加迪沙。

这条贸易路线穿越了中国、印度、中亚、波斯、巴勒斯坦、埃及、希腊等许多文明古国,全长约7000公里。

丝绸之路的开辟给世界带来了繁荣与繁华。

在这条贸易路线上,东西方之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商品交流。

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与西方的香料、黄金、红宝石、马匹等互相流通。

这种贸易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增进了各地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联系。

通过商品交流,人们还传播了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以及艺术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丝绸之路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交流之地。

在这条贸易路线上,佛教传入中国,同时道教、伊斯兰教也传播到了中亚和中国,形成了多元宗教共存的格局。

各地的文化艺术在这种交流中相互融合,这不仅促进了各国的文化繁荣,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多次发生了重要变迁。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贸易路线逐渐形成,有时旧有的丝绸之路也会被废弃。

然而,丝绸之路的精神和影响力在世界历史上永不消失。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鉴丝绸之路的经验,推进共同发展和繁荣。

这一倡议已经得到了沿线国家的广泛响应,将为世界经济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丝绸之路的兴衰演变是历史的一个缩影,也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演进。

它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交流和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丝绸之路不仅是我们的历史遗产,更是一面镜子,引导我们面向未来,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世界。

历史趣闻丝绸之路简介 唐朝时期开辟的中国到欧洲的商道

历史趣闻丝绸之路简介 唐朝时期开辟的中国到欧洲的商道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丝绸之路简介唐朝时期开辟的中国到欧洲的商道导语:丝绸之路简介: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丝绸之路简介: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我们中国运的)。

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

这条道路,由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

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游牧于康居西北即成海、里海北部草原,东汉时属康居)。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

除了上述的生活常识分享。

丝绸之路线路简介

丝绸之路线路简介

丝绸之路,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路线)。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很多丝绸是中国运的)。

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所经路线①北线由长安(东汉时由洛阳至关中)沿渭河至虢县(宝鸡),过汧县(陇县),越六盘山,沿祖厉河,在靖远渡黄河至姑臧(武威),路程较短,沿途供给条件差,是早期路线。

②南线由长安沿渭河过陇关、上邽(天水)、狄道(临洮)、枹罕(河州),由永靖渡黄河,穿西宁,越大斗拔谷(偏都口)至张掖。

③中线与南线在上邽分道,过陇山,至金城郡(兰州),渡黄河,溯庄浪河,翻乌鞘岭至姑臧。

南线补给条件虽好,但绕道较长,因此中线后来成为主要干线。

南北中三线会合后,由张掖经酒泉、瓜州至敦煌。

中段。

敦煌至葱岭(帕米尔)或怛罗斯(今江布尔)。

丝路西段涉及范围较广,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历史上国家众多,民族关系复杂,因而路线常有变化,大体分为南、中、北3道:①南道由葱岭西行,越兴都库什山至阿富汗喀布尔后分两路,一西行至赫拉特,与经兰氏城而来的中道相会,再西行穿巴格达、大马士革,抵地中海东岸西顿或贝鲁特,由海路转至罗马;另一线从白沙瓦南下抵南亚。

②中道(汉北道)越葱岭至兰氏城西北行,一条与南道会,一条过德黑兰与南道会。

③北新道也分两支,一经钹汗(费尔干纳)、康(撒马尔罕)、安(布哈拉)至木鹿与中道会西行;一经怛罗斯,沿锡尔河西北行,绕过咸海、里海北岸,至亚速海东岸的塔那,由水路转刻赤,抵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海上丝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达到顶峰,明中叶因海禁衰落。

海上丝路的重要起点有番禺(后改称广州)、登州(烟台)、扬州、明州泉州、刘家港等。

同一朝代的海上丝路起点可能有两处乃至更多。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
目录
• 丝绸之路概述 • 敦煌文化简介 • 丝绸之路对敦煌文化影响 • 敦煌文化在丝绸之路地位 •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现代价值 • 总结与展望
01
丝绸之路概述
定义与起源
01
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重 要贸易通道,起源于公元前2世纪 ,因主要贸易商品为丝绸而得名 。
02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品交易的 通道,更是一条文化、宗教、科 技交流的桥梁,对东西方文明产 生了深远影响。
探讨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在旅游、教 育、艺术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文 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加强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的国际交流 与合作,推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 合,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发挥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在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中的独特作用,为世界和 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敦煌石窟中保存的大量文物和文献,为我们了解古代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 资料。
敦煌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成为著名 的旅游胜地之一。
05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现代价 值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高
1 2 3
敦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加强对敦煌壁画、文献等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 通过数字化技术等手段实现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 和传承。
和无限创意。
敦煌艺术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 促进了东西方艺术之间的交流和 融合,对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敦煌作为艺术创作和展示的平台, 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前来学习和创 作,推动了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历史见证与旅游胜地
敦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见证了古代中外贸易、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是研究 古代历史的重要遗址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的丝绸之路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题 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全面阐述中国 对中亚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政策,倡议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
带”,将其作为一项造福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习近平表示,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
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
断增强,大批犹太商人涌人中国,丝路上的商业往来活跃
起来。
三、海上丝绸之路
所谓“海上丝绸之路”是相对陆上丝绸之路而言的。“海
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
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绸、陶瓷、香料、茶叶等物由东南沿海港口
出发,经中国南海、波斯湾、红海,运往阿拉伯世界及亚 非其他国家,而香料、毛织品、象牙等等物产则从海外带 到中国。
公元前 139 年,张骞首次从长安出使西域,到达 楼兰、龟兹、于阗等地,其副手更远至安息国 , 身毒 国等,形成其基本干道。
陆上丝绸之路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 经楼兰,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 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 达大秦。
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 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 。
公元73年,班超随从大将军窦固出击北匈奴,并奉命出使
西域,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丝绸之路,并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
匈奴的控制,被东汉任命为西域都护,班超在西域经营30年,
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公元166年,古罗马派使者首次顺着丝路来到当时东汉首 都,标志着中西方文化交往的开始。这条路线首次正式打通并 延伸到了欧洲。这不但是欧洲和中国的首次交往,也是21世纪 初完整的丝绸之路路线。
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不断发展,主要有西
北丝绸之路(又叫绿洲丝绸之路或沙漠丝绸之路)、西南
丝绸之路(又叫永昌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三条。 随着唐政府对丝路的开发,尤其是隋唐大运河
投入航运,极大地加强了江南富庶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南
方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通过大运河运送到洛阳、长
安两京并通过丝绸之路远销西方。唐与中亚诸国的联系不
日益焕发路经过的地方,曾经为促进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作出过重要贡献。
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 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
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
和平,共同发展。 随着中国同欧亚国家关系快速发展,古老的丝绸之路
一、基本简介
• 丝绸之路起始于古代中国,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
商业贸易路线。
•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
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 人们通常所指的丝绸之路是穿越中亚、翻过帕米尔高原、
抵达西亚的线路。若再往北走,则是北路,往南走是南海
路。
二、陆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 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 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 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丝绸之路”是个形象而且贴切的名字
• 在古代,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在 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 “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 多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想给这条道路起另外一个名字,如
“玉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等, 但是,都只能反映丝绸之路的某个局部,而终究不能取代“丝绸 之路”这个名字。
丝绸之路的历史变革
西汉汉武帝时张骞从长安带队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人,
共同抗击匈奴。首次开拓丝绸之路,被称为“凿空之旅”。
但是,西域诸国仍未完全摆脱匈奴的控制,楼兰、车师
等国在匈奴的策动下,经常劫掠西汉派往西域的使臣和商队。
此后,汉朝频繁派出使节出使西方,汉武帝时期最远的汉使 到了犁轩(今埃及亚利山大港)。 西汉末年,丝绸之路中断。天凤三年(公元16年),西 域诸国断绝了与新莽(mang)政权的联系,丝绸之路中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