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德罗《哲学思想录增补》
狄德罗的思想是什么_狄德罗的美学思想

狄德罗的思想是什么_狄德罗的美学思想狄德罗思想分为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
狄德罗的美学思想对哲学界、文学界乃至美术界都产生了悠久而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狄德罗的思想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狄德罗的思想狄德罗思想分为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
狄德罗在哲学思想上倡导形而上学辩证法和认识论、唯物辩证主义和契约论。
从狄德罗思想来看,他对哲学思想有很全面的认知。
从某一方面来说,狄德罗思想既能反映出形而上学,又能反映出辩证法。
1749年,狄德罗发表了《论盲人书简》,在这一文章中,狄德罗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唯物主义思想的看法。
在狄德罗看来,世界如同一个大系统一样,里面只存在时间、空间与物质三要素。
就物质本身来说,因为自身具有动力,所以不需要其它力量的参与。
而运动作为物质的一种属性,只有物质和运动联合在一起,才能造就出一个丰富而美丽的世界。
总而言之,世界之所以能统一,最终都是源于物质。
因为物质不断运动,所以世界上才会衍生出纷繁多彩的新鲜事物。
除此之外,狄德罗还指出,联系和统一是一种相互包含的关系。
同时,狄德罗还认为,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自然事物不但可以相互转化,同时它们在转化的同时,还会涉及物质的变化。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狄德罗思想存在形而上学的倾向,他将自然中的一切变化都归结于“纯粹数量的增长”。
狄德罗认为,自然中的因素是一种组合的事物,它是一成不变的。
即使自然中的物质存在着变化,那么这也是元素在循环。
狄德罗的美学思想狄德罗的美学思想对哲学界、文学界乃至美术界都产生了悠久而深远的影响。
狄德罗的美学思想是他依据唯物主义的观点而提出的。
狄德罗在研究美学思想时,他提出了“美在关系”说,即事物的所有性质都是美的根源。
除此之外,狄德罗还将“美在关系”中的关系分为了三种,即实在的关系、虚构的关系、察知的关系。
根据三种关系分类,狄德罗又将美分为三种,即“与我有关系的美”、“在我身外的美”、“虚构的美”。
狄德罗的美学思想之一“虚构的美”,即就是艺术家们所创造的美,比如莫奈的画作、毕加索的作品等,都是“虚构的美”。
狄德罗

狄德罗百科名片狄德罗狄德罗(Denis Diderot 1713年10月5日- 1784年7月30日),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
狄德罗是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
他的最大成就是主编《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1751年——1772年)。
此书概括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精神。
其它著作包括《对自然的解释》(1754年)和《生理学基础》(1774年——1780年)以及一些小说、剧本、评论论文集以及写给很多朋友和同事的才华横溢的书信。
中文名:德尼斯?狄德罗外文名:Denis Diderot 别名:狄德罗国籍:法国出生地:Langres 出生日期:1713年10月5日逝世日期:1784年7月30日职业:文学、文艺理论家毕业院校:巴黎大学主要成就: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代表作品:《百科全书》目录个人简介生平著述哲学思想美学思想艺术成就教育理论编辑本段个人简介18世纪20年代,在法国朗格尔天主教耶酥会中学,有一个学生常常以出色的回答博得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他以优异的成绩使他的父母对他充满了期望。
和所有天下的父母亲一样,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
但是有一天,这个中学生忽然对他父亲说,他不想上学了。
父亲没有责备儿子,只是看了儿子一眼,平静地说:“那好,到工场去吧,以后就当个制刀匠。
”此狄德罗Denis Diderot后这个中学生离开了校园,到父亲的工场里成为一名工人。
可是他接连5天为制作一把柳叶刀忙得团团转,还是毫无结果。
父亲一声不吭。
中学生糟蹋了材料,损坏了工具。
但是父亲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
第5天快过去了,父亲同样心平气和地问道:“怎么,干不了吧?”这个中学生一言不发。
第二天清早他收拾好自己的课本,急冲冲地上学校去了。
后来这个中学生成为法国18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唯物论和文艺理论方面大大超过了他同时代的思想家。
狄德罗哲学中的自然神论思想浅析

狄德罗哲学中的自然神论思想浅析通过分析法国资本主义革命启蒙运动时期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哲学家狄德罗的自然神论思想,结合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的神学观点,以阐明狄德罗朴素的自然神论的哲学理论和观点。
为宣传科学与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狄德罗;自然神论;哲学思想18世纪的欧洲,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自然科学取得了不少成就。
中世纪以来的基督教所宣扬的那种上帝创造万物的言论被彻底怀疑,教会和传教士给人们灌输的上帝是全知、全善、全能的言说不再是亘古不变的了,基督教哲学、经院哲学这一专门研究神学体系的传统模式被打破。
社会不断发展,神学体系受到冲击。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矛盾日益上升为法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这一时期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在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在其哲学思想方面,敢于打破传统的神学占统治地位的“主流”局面,敢于引导在当时看来是“异端”的思想,着意抨击封建制度和作为这种制度帮凶的僧侣政治。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科学水平的发展程度上看来是难能可贵的。
其哲学体系囊括了自然观、认识论、伦理学、美学及科学哲学等方面。
自然神论思想在狄德罗的哲学体系中影响深远。
一、自然神论自然神论认为虽然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是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
自然神论者推崇理性原则,把上帝解释为非人格的始因的宗教哲学理论。
又称理神论。
自然神论有如下特点:1.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否定迷信和各种违反自然规律的“奇迹”2.认为上帝不过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3.自然神论者也反对“预言”的应验和“神迹”作为上帝存在的根据二、狄德罗的<哲学思想录》所认为的自然神论《哲学思想录》系狄德罗写于1746年,早于他担任法国第一部《百科全书》总编辑的时间(1751—1772)。
故而这篇文章反映了狄德罗早年的自然神论的思想,他的自然神论思想既肯定了神的存在,又反对教会所宣传的神作为一种存在又不存在的客观实在干涉和影响着万物的生存与发展。
法国百科全书派的领袖——狄德罗简介

1713年10月,狄德罗出生在法国兰格尔的手工业者
家庭,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一名律师或医生。少年时狄德罗
16岁去巴黎求学,在天主教会学校学习,3年后获 巴黎大学文学
硕士,
并开始显示非凡的才能。
建议她进行政治改革,但毫无效果。1784年7月,狄德罗在巴黎病逝。
被释放。
狄德罗一生写了大量作品,涉及哲学、伦理学、戏剧、美学理
论、文艺批评、小说以及自然科学等。而他最出名、最有影响的作
品是他主持编篡的《百科全书》。
1749年,书商莱布里东请狄德罗把英国人钱伯斯的《百科
词典》译成法文,而狄德罗建议重新编写新的《百科全书》,书商
同意狄德罗的计划。他随即邀请一批当时法国最优秀的学者、专
家为 百科全书》撰稿。在编辑《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参加撰稿的
作者们,把《百科全书》作为传播各门知识,反对教会和宣传革命
思想的重要阵地,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他们被称为“百科全书
派”,狄德罗成为“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人物。他并亲自撰写1000
多条目,涉及哲学、文学、政治、艺术等领域。
1751年,《百科全书》第一卷出版,宣扬理性主义,批判封建
主义和宗教愚昧,向传统和权威发出挑战,产生巨大影响,1758
年当《百科全书》出版到第7卷时,当局正式将它列为禁书,他的
一些朋友也相继辞职。但狄德罗并没有退缩,独立承担全书的大
量组织、编篡、审校工作。 1772年,《百科全书》全部28卷终于出
齐,为此他耗费了20多年时间。
1773年,狄德罗曾应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邀请,去过俄国,
1746年,狄德罗发表了第一部作品《哲学思想录》,宣传无
论法国启蒙哲学——机械唯物主义

论法国启蒙哲学机械唯物主义导言机械唯物主义是近代自然科学的指导思想,其在18世纪的法国发展到顶峰,出现了一批出色的法国哲学家。
让我们来探讨机械唯物主义在欧洲启蒙时期的渊源——经验论和唯理论,及其18世纪在法国的迅速发展和其代表人物。
正文1、经验论与唯理论2、机械唯物主义3、结语经验论与唯理论机械唯物主义与17、18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论与唯理论有莫大的联系。
这时期西方哲学思想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神学与经院哲学,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
出现了一批代表人物,经验论的有弗兰西斯·培根、托马斯·霍布斯、洛克,唯理论的有笛卡尔、斯宾诺萨等。
培根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同时他也是古典经验论的始祖。
他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哲学的优良传统,把对经院哲学的批判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弗兰西斯·培根是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他著有《新工具》、《论说随笔集文集》等。
霍布斯则继承了培根的思想,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机械唯物主义思想,他被认为是18世纪意义上的“第一个近代的唯物主义者”。
霍布斯认为真理只存在于物体之中:“所有真实的东西都是有形的,无形的东西就是不真实的。
”“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思想的东西”,总是客观存在的,既不能被制造也不能被消灭。
他反对概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唯心主义观点。
他认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
他把逻辑的思维看作是观念加减的机械运算,认为几何学和力学是科学思维的理想楷模。
霍布斯著有的《论物体》、《论社会》、《论人》等理论作品对机械唯物主义体系的完整起到了重要主导作用。
唯理论的代表人物笛卡尔的笛卡尔哲学,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哲学来源。
在笛卡尔哲学中,物质的本性是广延,运动的特征是位移。
他提出了有名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唯心主义观点。
他认为人只有非常理性地使用数学上所重用的纯粹的推理方法才能认识世界。
实际上,笛卡尔是以力学运动为基础,把由地上获得的力学原则于天体现象以至整个世界,从而把自然科学中的机械论观念移植到哲学中并造就了机械论的精神。
狄德罗的戏剧理论

狄德罗的戏剧理论雒海宁【摘要】本文论述了狄德罗的戏剧理论,从其理论的缘起背景、依据、内容、服务对象、表现形式及戏剧效果等方面分析了其戏剧理论的内涵。
具体阐释了严肃剧所具有的审美特征、道德感染以及情境要素在人物性格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Diderot drama,from the origin of its theoretical background,foundation,content,the service object,forms and dramatic effects are analyze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drama theory.Specif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rious play ha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moral infection,and the situation elements in the character shaping in an important role.【期刊名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34)003【总页数】4页(P93-96)【关键词】狄德罗;戏剧;理论;情境【作者】雒海宁【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青海西宁8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狄德罗,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中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杰出的美学家、哲学家、戏剧家、诗人和文艺理论家,著名的《百科全书》的主编。
他精通希腊文、意大利文和英文,学识渊博,比较全面地掌握了他所处时代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和知识,被认为是自亚里士多德以后涌现出来的具有更加综合精神的学者。
作为唯物主义者,他反对形而上学,不仅从外部即从哲学的高度看待艺术,作为艺术家,还从内部看待艺术。
他“常常被称作为法国启蒙运动中最具有德国头脑的人,即指他具有哲学的深度,同时他的这种哲学深度又与法国的明晰和优雅结合在一起。
狄德罗效应

狄德罗效应狄德罗效应是一种常见的“愈得愈不足效应”,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稳,而一旦得到了,却不满足。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
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
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
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
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或“配套效应”,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
先说生活中的“狄德罗效应”吧,人们分到或买到一套新住宅,为了配套,总是要大肆装修一番,铺上大理石或木地板后,自然要以黑白木封墙再安装像样的灯池;四壁豪华后自然还要配红木等硬木家具;出入这样的住宅,显然不能再破衣烂衫,必定要“拿得出手”的衣服与鞋袜;就此“狄德罗”下去,有的也就觉得男主人或女主人不够配套,遂走上了离妻换夫的路子。
狄德罗效应给人们一种启示:对于那些非必需的东西尽量不要。
因为如果你接受了一件,那么外界的和心理的压力会使你不断地接受更多非必需的东西。
如何才能摆脱“狄德罗效应”的摆布呢?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他的处理方式。
有一天,几位学生怂恿苏格拉底去热闹的集市逛一逛。
他们七嘴八舌地说:“集市里的东西可多了,有很多好听的、好看的和好玩的,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东西应有尽有。
您如果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
”他想了想,同意了学生的建议,决定去看一看。
第二天,苏格拉底一进课堂,学生们立刻围了上来,热情地请他讲一讲集市之行的收获。
他看着大家,停顿了一下说:“此行我的确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向你介绍几本书这可是伟人推荐的

向你介绍几本书这可是伟人推荐的毛泽东最后向刘少奇推荐的几本书[摘要]1967年1月13日晚,毛泽东和刘少奇进行了最后一次会面和谈话。
一、毛泽东和刘少奇的最后一次谈话1967年1月13日晚上,毛泽东和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最后一次会面和谈话。
在这次会见和谈话中,毛泽东推荐给刘少奇几本书,后来刘少奇身边的一些工作人员和其子女对此有一些回忆。
如刘少奇的卫士长李太和在《卫士长的回忆》中说:“大概时间不到一个小时,主席把他送出来,在门口跟他握手,说‘你要好好学习’。
回来后他告诉秘书给他找三本书,一本是黑格尔写的,一本是费尔巴哈写的,还有一个叫什么。
当时主席还让少奇同志‘好好学习,保重身体’。
回来以后,我看他面容很高兴。
”刘少奇的女儿刘爱琴在《我的父亲刘少奇》一书中说:“1月13日,毛主席派秘书徐业夫接我父亲到人民大会堂谈话。
——毛泽东对我父亲提出的两点意见,沉思一会儿后,并没有表态,而是建议我父亲读几本书,他还特别介绍了德国动物学家海格尔写的《机械唯物主义》和狄德罗写的《机械人》两本书。
分手时,毛泽东要我父亲‘回去后好好学习,保重身体’。
”以上的回忆,对毛泽东推荐给刘少奇的书有所不同,除了是两本还是三本,两本中一说是德国动物学家海格尔的《机械唯物主义》和法国狄德罗的《机械人》,一是说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著作。
黄峥编撰的《刘少奇的最后岁月》一书引用了刘少奇机要秘书刘振德的回忆,是事后从王光美处获知“毛主席建议少奇同志读几本书”,但“有三本还没找到”,“我接过来(书单)一看,一本叫《机械唯物主义》,作者是海格尔(法);一本叫《机械人》,作者是狄德罗(法);另一本是中国的《淮南子》。
我先在少奇同志的书房里找,但一本也没找到。
我又到了中央办公厅的一个图书室找,正在那里值班的机要室档案处的小李同志也帮我找。
但也只找到一本《淮南子》。
剩下的两本书,我想再到大图书馆去找找,光美同志说:‘不用了,少奇同志说也可能书名不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思想录增补(1770)[法国]狄德罗一在宗教问题上,怀疑远不是不敬神的行为,而应当被看作好事情,因为怀疑是由于一个人谦卑地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并且是由于害怕误用理性以得罪上帝而产生的。
二承认在人的理性和永恒的理性,即上帝之间有某种符合,而又认为上帝要求牺牲人类的理性,这就是确定上帝同时又愿意又不愿意。
三如果说我们是从上带取得理性的,而上帝又要求牺牲理性,这就像一个弄幻术的人,把他给你们的东西弄个遮眼法又偷回去了。
四如果我舍弃了理性,我就再没有引导者了。
我将盲目地接受一种第二性的原则,并且假定那正成问题的东西。
五如果理性是天所赋予的东西.而对信仰也同样可以这样说,那么,天就给了我们两种不相容的、而且彼此矛盾的礼物。
六要解除这一困难,就得说信仰是一个幻想出来的原则,在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七巴斯噶、尼古拉以及一些别的人曾说:“说一位上帝,因为一个有罪的父亲的错误就以永恒的刑罚惩罚所有无辜的孩子们,这是一个杰出的并且和理性不冲突的命题。
可是,如果那明明白白地宣告读神的命题都是和理性不冲突的,那么.什么是一个和理性冲突的命题呢?八我在夜间迷失在一个大森林里,只有一点很小的光来引导我。
忽然来了一个不认识的人,对我说:“我的朋友,把你的烛光吹灭,以便更好地找到你的路。
”这不认识的人就是一个神学家。
九如果我的理性是从天上来的,那么通过它对我说的就是天上的声音,我就必须听它。
十功与过是不能归之于理性的运用的.因为世界上的全部善意也不能帮助一个瞎子辨别颜色。
我不得不在有明显证据的地方看到明显证据,而在没有明显证据的地方看到缺乏明显证据,除非我是一个傻子,可是傻是一种不幸,而并不是一种罪过。
十一自然的造物主,既不会因为我曾是一个聪明人而给我报偿,也不会因我曾是一个傻子而给我惩罚。
十二而他,甚至也不会因你曾是一个坏人而惩罚你。
怎么!你曾是一个坏人难道还不己经够不幸吗?十三一切道德的行为都伴随着内心的满足,一切罪恶的行为则伴随着懊悔。
而心灵是毫不羞耻也毫不懊悔地承认它反对这样那样的一些命题,因此不论相信它们或摒弃它们,都既无所谓道德也无所谓罪恶。
十四如果要做好事还必须一种神恩,那么耶稣基督的死又有什么用呢?十五如果有十万人受罪以使一个人得救,魔鬼总是占便宜,没有让他的儿子去死。
基督徒的上帝是一个很看重他的苹果,而很不看重他的孩子们的父亲。
十七除去了一个基督徒对子地狱的恐惧,你就将除去了他的信仰。
十八一种在一切时间、一切地方使一切人都感兴趣的真的宗教,应该是永恒的、普遍的并且显明的。
任何一种宗教也没有这三种性质。
因此一切宗教都三倍地被证明是假的。
十九只有几个人能作证的事情,是不足以证明一种宗教应该为所有人同等地相信的。
二十人们用来支持宗教的那些事情是古老而且奇异的,这就是说,是最可疑不过的事情,用来证明最不可信的东西。
二十一用一个奇迹来证明福音,就是用一个违反自然的东西来证明一个荒谬的东西。
可是上帝对那些没有听说过他的儿子①。
的人将怎么办呢?他将惩罚那些没有听见的聋子吗?①指耶稣。
——译者注二十三他对那些听见讲过他的宗教而没有能够理会的人又将怎么办呢?他将惩罚那些不会大踏步前进的侏儒吗?二十四为什么耶稣基督的那些奇迹是真的,而厄斯居拉伯、地亚那的亚波罗纽斯①和穆罕默德的那些奇迹就是假的呢?①厄斯居拉伯是希腊医神,地亚那的亚波罗纽斯是一个毕泰戈拉派的显圣者。
——译者注二十五可是,所有当时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都因看了耶稣基督的奇迹而公然皈依了吗?根本没有。
他们绝不是相信他,而是把他钉上了十字架。
必须承认这些犹太人真是一些绝无仅有的人。
人们到处都看到许多民族被仅仅一个假的奇迹所引诱去了,而耶稣基督虽有无数真的奇迹却对犹太民族丝毫无能为力。
应当加以重视的,正是犹太人的不信的奇迹,而并不是他的复活的奇迹。
二十七凯撒曾经存在,是和二加二等于四一样可靠的;耶稣基督曾经存在,也是和凯撒一样可靠的。
因此,耶稣基督复活了,也和他或凯撒曾经存在是一样可靠的。
这是什么逻辑啊!耶稣基督和凯撒的存在可并不是一个奇迹。
二十八我们在《居兰先生传》中读到,说在一间屋子里起了火,“圣体”一到场,这火灾立刻就止住了。
就算是这样吧。
可是我们同样也在历史中读到,一个修道士在一块圣饼上放了毒,一个德国皇帝吞下它立刻就死了。
二十九在那圣饼上面除了面包和酒这些表面现象之外,还有别的东西,否则就得说毒已进入耶稣基督的身体和血液了。
三十这身体发霉了,这血液变酸了。
这上帝就在他的祭坛上被蠹虫吞吃掉了。
盲目的人民,愚蠢的埃及人,张开眼睛看一看吧!耶稣基督的宗教,被一些无知的人宣传着,曾造成了那些最初的基督徒。
这同一个宗教,为一些学者和博士宜讲着,在今日却只造成了一些不信的人。
三十二有人说对一种立法的权威的服从是不容抗辩的,这说法遭到人们反对。
可是,在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一种宗教是没有一种同样的权威的呢?三十三是儿童时的教育禁止一个伊斯兰教徒去受洗礼;是儿童时的教育禁止一个基督徒去受割礼;是人的理性使人同样地看不起洗丰仁和割礼。
三十四路加福音中说,上帝圣父是比上帝圣子更大的,“父比我大”。
可是,教会看不起这样明确的一段经文,却痛斥那些照字面坚持他的父所立约书的字句的谨慎信徒。
三十五如果教会当局可以任意处理像这样全部《圣经》中再明确不过的一段话的意义,那么也就没有一段我们能自诩完全了解,没有一段教会不能在将来把它弄得全都合乎自己的心意。
“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
”①这究竟是一位上帝说的话,还是配得上“阿高老爷”的“乱弹”的东西呢②?①见《马太福音》第16章第18节。
这里是玩弄字眼.因为“波得”原义就是“石头”或“磐石”。
——译者注②塔布洛的《阿高大人的乱弹与杂感及高拉尔君的嘉鑫言钞》初出版于1572年,是一部充满了笑谈.同时又有很多真的科学知识的集子。
——译者注三十七“In dolore paries”(创世纪)。
“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上帝对那不尽责任的女人这样说。
而那些雌的动物又对他有什么冒犯之处,却在生产时也一样多受苦楚呢?三十八如果须照字面来了解“父比我大”,则耶稣基督就不是上帝。
如果须照字面来了解“这是我的身体”,则耶稣就当是亲手把自己给了他的使徒们。
这和说圣德尼在人家把他的头砍下来以后还吻自己的头是一样荒谬的。
三十九据说耶稣曾退隐到橄榄山,并在那里祈祷。
而他向谁祈祷呢?他自己向自己祈祷。
四十“这位上帝,他使上帝死了以慰上帝”,这是那位翁当子爵①说的很出色的一句话。
写出来拥护或反对基督教的一百厚册对开本的书,也不如这两行笑谈更明白。
①翁当子爵,格斯高涅的绅士,旅行家.生活于17世纪。
——译者注四十一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
四十二人是像上帝或自然把他造成的那样的;而上帝或自然是不作任何恶的东西的。
四十三那我们称之为“原罪”(le péché orignel)的,尼侬·德·朗克洛①称之为“元罪”(le péché originel)②四十四引证几个传福音者之间的符合一致,真是无耻绝伦,因为有一些在这几部福音中很重要的事实,在另外几部福音中就一字未提。
①尼侬·德·朗克洛(l620-1705),生于巴黎,是以机智和美貌出名的女子,她的沙龙里常聚集着当时有名的作家及大人物。
——译者注②这里是在玩弄字眼、法文original一字除也有与original一字相近的“原始”、“本原”等意义之外,尚包含有“新奇的”、“古怪的”、“特别的”等意义,因此这里包含有对基督教“原罪”说的嘲弄之意。
——译者注四十五柏拉图曾就三个方面来考虑“神性”,即仁慈,圣智和能力。
要在这里不看到基督教的“三位一体,,就得阿起眼睛。
将近三千年前,雅典的哲学家就己把我们叫做“圣言”的叫做“道”了①。
①“圣言”就是“圣子”,是“三位一体”中第二位。
“道”或译音作“逻戈斯”。
——译者注四十六“三位一体”中的三位,或者是三种偶然属性,或者是三种本体。
中间的是绝没有的。
如果这是三种偶然属性,我们就是无神论者或自然神论者。
如果这是三种本体,我们就是异端。
四十七圣父判断人是须受他永恒的报复的;圣子则判断人是配受他无限的仁爱的;圣灵则守中立。
如何能把这种天主教的废话和上帝意志的统一性弄成一致呢?四十八很久以来人们就曾请神学家们把关于永罪的教条和上帝的无限仁慈调和一致,而它们迄今还仍旧那样。
四十九如果从对一个罪人的惩罚中,已不能得到任何好处,为什么还要惩罚他呢?五十如果就仅仅是为他本身而惩罚他,那就是很残酷而且很恶劣的了。
五十一没有一个好父亲愿意像我们这个天上的父的。
五十二在冒犯者和被冒犯者之间有着怎样的比例?在冒犯和惩罚之间有着怎样的比例?真是一大堆的野蛮和凶残!五十三而这上帝,为什么要这样大发雷盆呢?人们岂不是会说,我也能做点什么来维护或反对他的光荣,维护或反对他的平静,维护或反对他的幸福吗?五十四人们但愿上帝使那丝毫不能反对他的恶人在一种绵延无尽的火中受焚烧;而人们却几乎不能允许一个父亲给一个累及他的生命、他的荣誉和财产的儿子一种暂时的死亡!五十五基督徒们啊!那么你们对于善和恶,对于真理和谎言都是有两种不同的观念的。
那么你们是最荒谬的独断主义者,或最过分的庇罗派。
五十六人所能犯的全部罪恶并不是全部可能的罪恶,而只有能犯全部可能的罪恶的人,才能够得上受一种永恒的惩罚。
为了使上帝成为一个无限地爱报复的东西,你们就把一坏泥土变成为一个有无限能力的东西了。
五十七听了一个神学家夸大着一个被上帝造得淫荡好色,而和被上帝造得很讨人喜欢很漂亮的女邻人睡了觉的人的行为,人们岂不是要说,在宇宙的四角都己放了火吗?喂!我的朋友,听一听马可·奥略勒,你就会知道你是由于两段肠子不正当而淫荡的摩擦而使你的上帝发怒。
五十八这些凶恶的基督徒译作“永恒”的这个字,在希伯来文原来只是表示“可经久”的意思。
是由于一个希伯来语言学者的无知及一个解释者的残酷的脾气,才有了那关于受罪的永恒性的教条。
五十九巴斯噶曾说:“如果你的宗教是假的,而你相信它是真的,则丝毫不冒什么危险;如果它是真的.而你相信它是假的,则须冒一切危险。
”一个回教教士可以和巴斯噶有完全一样的说法。
六十说作为上帝的耶稣基督曾受魔鬼的引诱,这是一个配收入“天方夜谭”的故事。
六十一我但愿一个基督徒,尤其是一个冉森教派的人能使我感觉到上帝降生成人“对人有什么好处”。
但如果要想稍稍利用这教条,也还是应该不把打人地狱的人数扩大到无限。
六十二一个年轻女孩子过着独居的生活;有一天她接受了一个带着一只鸟的年轻男人的拜访;她的肚子变大了,成这个孩子的?问得好!这是那鸟呀!六十三可是为什么莉达的天鹅及加斯多和波鲁斯的小火焰①使我们发笑,而我们不笑福音中所说的鸽子和火舌呢?①按希腊神话,莉达为斯巴达王丁达尔之妻,为主神尤比德所爱,尤比德化为天鹅以取悦莉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