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基础-2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特征:
点阵参数: a1=a2=a3=a,
α 1=α 2=α 3=1200
平面轴X1、X2、X3和Z轴的夹角=90 ——四轴坐标系
O
Z轴的单位长度=c,用a、c两个量来度量
点阵参数:α=β=90º, γ=120º; a1=a2=a3≠c, 理想状态:c/a=1.633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本章教学目的
建立金属晶体结构的理想模型 揭示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
§1-1 金属
一. 金属的特性和概念
1. 特性
金属通常表现出的特性:良好的导电性、导 热性、塑性、金属光泽、不透明。
2. 概念
(1) 传统意义上的概念。 (2) 严格意义上的概念: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 数的物质,即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物质。
晶向─晶体点阵中,由阵点组成的任一直线,代 表晶体空间内的一个方向,称为晶向。 晶面─晶体点阵中,由阵点所组成的任一平面, 代表晶体的原子平面,称为晶面。
1.晶向指数的标定
晶向指数─用数字符号定量地表示晶向,这种数字符 号称为晶向指数。 以晶胞为基础建立三维坐标体系: z C′ O′ A′ c
γ O β α
晶体有各向异性, 非晶体则各向同性。
各向异性:不同方向上的性能有差异。
3.晶体与非晶体的相互转化性
玻璃
长时间保温
金属 极快速凝固
“晶态玻璃”
“金属玻璃”
非晶新材料的发展:光、电、磁、耐蚀 性、高强度等方面的高性能等。
二.晶体学简介
1.晶体结构模型的建立
(1) 假设:原子为固定不动的刚性小球,每个原子 具有相同的环境。
O′
z B′
C′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件 02金属的结晶

第2章 金属的结晶 2.1 纯金属的结晶与铸锭
过冷度越大,金属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推动力越大, 过冷度越大,金属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推动力越大,能稳定存在的短程有 序的原子集团的尺寸越小,因此生成的自发晶核越多。但是, 序的原子集团的尺寸越小,因此生成的自发晶核越多。但是,当过冷度过大或 温度过低时,由于原子的活动能力太低,生成晶核所需的原子的扩散受阻, 温度过低时,由于原子的活动能力太低,生成晶核所需的原子的扩散受阻,形 核的速率反而减小,故形核率与过冷度有关。 核的速率反而减小,故形核率与过冷度有关。 在实际金属结晶中,往往不需要自发形核那么大的过冷度就已开始形核, 在实际金属结晶中,往往不需要自发形核那么大的过冷度就已开始形核, 因为实际液态金属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含有一些杂质, 因为实际液态金属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含有一些杂质,杂质的存在常常促使金属 原子在其表面形核。此外,液态金属总是与锭模内壁相接触, 原子在其表面形核。此外,液态金属总是与锭模内壁相接触,于是晶核就依附 于这些现成的固体表面形成。 于这些现成的固体表面形成。这种依靠外来质点作为结晶核心的方式称为非自 发形核。 发形核。 按照结晶时能量的条件,基底与晶体结构以及点阵常数越相近, 按照结晶时能量的条件,基底与晶体结构以及点阵常数越相近,它们的原 子在接触面上越容易吻合,基底与晶核之间的界面能越小, 子在接触面上越容易吻合,基底与晶核之间的界面能越小,从而可以减少形核 时体系自由焓的增值,这样的基底促进非自发形核形成的效果较好,因此, 时体系自由焓的增值,这样的基底促进非自发形核形成的效果较好,因此,当 杂质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与金属的结构相似或相当时, 杂质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与金属的结构相似或相当时,有利于形成非自发形 晶核就优先依附于这些现成的表面而形成, 核,晶核就优先依附于这些现成的表面而形成,也有些难熔金属的晶体结构与 金属的结构相差甚远,但是其表面的凹孔或裂缝有时残留未熔金属, 金属的结构相差甚远,但是其表面的凹孔或裂缝有时残留未熔金属,也可以成 为非自发形核的核心。在生产实际中, 为非自发形核的核心。在生产实际中,液态金属结晶时形核方式主要是非自发 形核。 形核。
北科大《金属学》_讲义(精华版)_对考研的学材料的童鞋非常有用!

一:大纲分析: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金属学》复习大纲(适用专业: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一、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1.原子间的键合1)金属键, 2)离子键, 3)共价键2.晶体学基础1)空间点阵, 2)晶系及布喇菲点阵, 3)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3.金属的晶体结构1)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2)原子的堆垛方式,3)晶体结构中的间隙,4)晶体缺陷4.合金相结构1)置换固溶体,2)间隙固溶体,3)影响固溶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4)中间相5.晶体缺陷1)点缺陷, 2)晶体缺陷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3)面缺陷二、金属与合金的凝固1.金属凝固的热力学条件2.形核1)均匀形核,2)非均匀形核3.晶体生长1)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2)金属与合金凝固时的生长形态,3)成分过冷4.凝固宏观组织与缺陷三、金属与合金中的扩散1.扩散机制2.扩散第一定律3.扩散第二定律4.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四、二元相图1.合金的相平衡条件2.相律3.相图的热力学基础4.二元相图的类型与分析五、金属与合金的塑性变形1.单晶体的塑性变形1)滑移,2)临界分切应力,3)孪生,4)纽折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1)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2)晶界的影响,3.塑性变形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1)屈服现象,2)应力-应变曲线及加工硬化现象,3)形变织构等六、回复和再结晶1.回复和再结晶的基本概念2.冷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的组织与性能变化3.再结晶动力学4.影响再结晶的主要因素5.晶粒正常长大和二次再结晶七、铁碳相图与铁碳合金1.铁碳相图2.铁碳合金3.铁碳合金在缓慢冷却时组织转变八、固态相变1.固态相变的基本特点2.固态相变的分类3.扩散型相变1)合金脱溶,2)共析转变,3)调幅分解4.非扩散型相变参考书:1.金属学(修订版), 宋维锡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2.材料科学基础, 余永宁主编, 高等教育出出版社,2006;3.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 胡赓祥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出版社,2006;4.任何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学》或《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参考书。
金属学名词解释

金属学名词解释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金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其电阻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排列的物质。
它具有一定的熔点并且各向异性。
晶体结构:晶体中原子在三维空间有规则的周期性的具体排列方式。
阵点:为了清楚地表明原子在空间排列的规律性,常常将构成晶体的原子(或原子群)忽略,而将其抽象为纯粹的几何点,称之为阵点空间点阵:由阵点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三维空间阵列。
晶格:将阵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的空间格子。
晶胞:能够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晶面:在晶体中,由一系列原子所组成的平面称之为~晶向:在晶体中,任意两个原子之间的连线所指的方向。
多晶体:凡是由两颗以上晶粒所组成的晶体能量起伏:对于一个原子来说,这一瞬间能量可能高些,另一瞬间反而可可能低些的现象刃型位错:1.有一额外半原子面,2 位错线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细长晶格畸变管道,既有正应变又有切应变,3位错线与晶体滑移方向相垂直,位错线运动方向垂直于位错线。
4,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
螺型位错:1没有额外半原子面,2位错线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细长晶格畸变管道,只有切应变,而无正应变,3位错线与晶体滑移方向相平行,位错线运动方向垂直于位错线。
4,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
晶界:晶体结构相同但位向不同的晶粒之间的界面。
亚晶界:由直径为10-100μm的晶块组成,彼此间存在极小的位相差(通常<2°)这些晶块之间的内界面称为亚晶粒间接,简称~层错:在实际晶体中,晶面堆垛顺序发生局部差错而产生的一种晶体缺陷,是通常发生于面心立方金属的一种面缺陷。
相界:具有不同晶体结构的两相之间的分界面。
有共格,半共格,非共格三种。
第二章:纯金属的结晶结晶:金属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谓凝固,由于凝固后的固态金属通常是晶体,所以又将这一转变过程称谓~过冷度:金属的理论结晶温度Tm与实际结晶温度Tn之差,金属不同,则过冷度大小不同,金属的纯度越高,则过冷度越大,当以上两因素确定后,过冷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冷却速度,冷却速度越大,则过冷度越大,实际结晶温度越低,反之,冷却速度越慢,则过冷度越小,实际结晶温度越接近于理论结晶温度。
金属学及热处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金属学及热处理基础知识一、金属的基本结构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不同,其性能也不同。
但是对于同一种成分的金属材料,通过不同的加工处理工艺,改变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也可以使其性能发生极大的变化,可见,金属的内部结构和组织状态也是决定金属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
金属和合金在固态下通常都是晶体,因此首先要了解其晶体结构。
1、金属的原子结构及原子的结合方式(1)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最外层的电子数很少,一般为1~2个,最多不超过4个,这些外层电子与原子核的结合力很弱,很容易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变成自由电子,此时的原子即变为正离子,而对于过渡族金属元素来说,除具有以上金属原子的特点外,还有一个特点,即在次外层尚未填满电子的情况下,最外层就先填充了电子。
因此,过渡族金属的原子不仅容易丢失最外层电子,而且还容易丢失次外层的1~2个电子,这就出现了过渡族金属化合价可变的现象。
当过渡族金属的原子彼此相互结合时,不仅最外层电子参与结合,而且次外层电子也参与结合。
因此,过渡族金属的原子间结合力特别强,宏观表现为熔点高。
强度高。
由此可见,原子外层参与结合的电子数目,不仅决定着原子间结合键的本质,而且对其化学性能和强度等特性也具有重要影响。
(2)金属键处以集聚状态的金属原子,全部或大部将它们的价电子贡献出来,为其整个原子集体所公有,称之为电子云或电子气。
这些价电子或自由电子,已不再只围绕自己的原子核转动,而是与所有的价电子一起在所有原子核周围按量子力学规律运动着。
贡献出价电子的原子,则变为正离子,沉浸在电子云中,它们依靠运动于其间的公有化的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方式叫做金属键,它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3)结合力与结合能固态金属中两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正离子与周围自由电子间的吸引力,正离子与正离子以及电子与电子间的排斥力。
结合能是吸引能与排斥能的代数和,当形成原子集团比分散孤立的原子更稳定,即势能更低时,在吸引力的作用下把远处的原子移近所做的功是使原子的势能降低,所以吸引能是负值,相反,排斥能作用下把远处的原子移近平衡距离d 0时,其结合能最低,原子最稳定。
金属的晶体结构

引言金属学是研究金属及合金的成分、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关系的科学。
所谓力学性能主要指材料的强度、硬度和塑性。
通常用来承受载荷的零件要求材料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我们称这类材料为结构材料。
与结构材料对应的另一类材料是功能材料,它一般不要求承受载荷,主要使用它的物理性能,如光、电、磁性能等。
功能材料利用它对光、电、磁的敏感特性制作各类传感器。
金属学只讨论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不涉及物理性能。
固态金属通常是晶体,金属学研究的最小结构单元是原子。
原子通过不同的排列可构成各种不同的晶体结构,产生不同的性能。
原子结构不是金属学研究的范畴。
第1章金属的晶体结构1-1金属及金属键金属的定义根据学科的不同有多种划分方法。
本人倾向按结合键的性质来划分,即金属是具有金属键的一类物质。
这种分类的好处是有利于解释与金属力学性能相关的现象。
例如,为什么金属具有较好的塑性?什么是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我们早就熟知,金属键的最大特点是无饱和性、无方向性。
以后我们将会看到,正是这些特点使金属具有较好的塑性。
研究表明,固态金属通常是晶体,且其结构趋于密堆积结构。
这是为什么?下面我们用双原子模型来说明。
当两个原子相距很远时,它们之间不发生作用。
当它们逐渐靠近时,一个原子的原子核与另一个原子的核外电子之间将产生引力;而两原子的原子核及电子之间产生斥力。
研究表明,引力是长程力,斥力是短程力,即距离较远时,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相互吸引。
随着原子距离的减小,斥力增加的速度逐渐大于引力增加的速度。
显然这样作用的结果必然存在一个平衡距离d0,此时,引力等于斥力,偏离这一距离时,都将受到一个恢复力,如P3图2。
d c对应最大恢复引力,即最大结合力,它对应着金属的理论抗拉强度。
下面,我们从能量的角度来考虑系统的稳定性。
在引力作用下原子移近所做的功使原子的势能降低,所以吸引能是负值。
相反,排斥能是正值。
吸引能和排斥能的代数和是结合能。
由P3图2可以看出,当原子移至平衡距离d0时,其结合能达到最低值,此时系统的势能最低,状态最稳定。
1金属的晶体结构-2

2 金属结晶的过冷现象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T与理论结晶温度T0 的差称为过冷度 △T=T0-T 。 一定过冷度的存 在是金属结晶的必 要条件。
30
3 结晶的基本规律
金属的结晶
31
3.1 晶核的形成与长大
1)晶核的形成: 晶核的形成有自发和非自发之分。 2) 晶核的长大: 宏观长大的方式有:平面长大和树枝状长大方式。
27
§1-4 金属的结晶与铸锭
金属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由于固 态金属是晶体,故又把凝固称为结晶。
28
1 金属结晶的条件
1)结晶热力学条件:
2)结构条件:
热温仪表
3)能量条件:
温 度
热电耦 金属 坩埚
Tm DT
Ti
时间
其中:Tm是金属的熔点,在金属学中常称为理论结晶温 度,Ti是实际结晶温度。
23
1). 间隙相 形成间隙相时,金属原子形成与其本身 晶格类型不同的一种新结构,非金属原子处于晶 格的间隙中。例如,钒为体心立方晶格,但它与 碳形成碳化钒(VC)时,钒原子却构成面心立方 晶格,碳原子占据晶格的所有八面体间隙位置 2). 间隙化合物 间隙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都很复杂, 有的一个晶胞中就含有几十个到上百个原子。铬、 锰、铁、钴的碳化物及铁的硼化物均属此类,如 在合金钢中常见的有M3C型(如Fe3C),M7C3 型(如Cr7C3),M23C6型(如Cr23C6)和M6C型 (如Fe3W3C、Fe4W2C(Fe3C)-正交晶系等。其中 Fe3C是钢中的一种基本相也是重要的间隙化合物, 称为渗碳体,其晶体结构属正交晶系
一、一些基本概念
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
素经过冶炼、烧结或用其它方法组合而成具有金属
金属学与热处理-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第一节金属1度系数为负值。
第二节金属的晶体结构1、晶体的特征:1、具有一定的熔点2、各向异性非晶体为各向同性23、为了清楚地表明原子在空间排列的规律性,常常将构成晶体的原子抽象为纯粹的几何点,称之为点阵。
这些点阵有规则地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三维空间阵列称为空间点阵。
常人4567、常见的三种晶体结构主要是指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结构,其中体心立方结构(BCC)每个晶胞含有2原子,其原子配位数为8,致密度是68%面心立方结构(FCC)每个晶胞含有4原子,其原子配位数为12;致密度是74%密排六方结构(HCP)每个晶胞含有6原子,其原子配位数为12,致密度是74% 。
8、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AB AB AB……,构成密排六方结构ABCABCABC……,构成面心立方结构9、通常以[uvw]表示晶向指数的普遍形式原子排列相同但空间位向不同的所有晶向成为晶向族,<uvw>表示晶面指数的一般表示形式为(hkl)晶面族用大括号{hkl}表示10、在立方结构的晶体中,当一晶向[uvw]位于或平行于某一晶面(hkl)时,必须满足以下关系:hu+kv+lw=0当某一晶向与某一晶面垂直时,则其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必须完全相等,即u=b、v=k、w=l。
12、由于多晶体中的晶粒位向是任意的,晶粒的各向异性被互相抵消,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整个晶体不显示各向异性,称之为伪等向性。
一般金属都是多晶体第三节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1、晶体中的线缺陷就是各种类型的位错,它是在晶体中某处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现象。
2、刃型位错的重要特征:1、刃型位错有一额外半原子面;2、位错线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管道3、位错线与晶体的滑移方向相垂直,位错线运动的方向垂直于位错线螺型位错的重要特征:1、螺型位错没有额外半原子面;2、螺型位错线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管道,其中只有切应变,而无正应变3、位错线与晶体的滑移方向平行,位错线运动的方向与位错线垂直4、位错线与柏氏矢量垂直就是刃型位错,位错线与柏氏矢量平行,就是螺型位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4
间隙半径rB:
a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3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_间隙
八面体间隙 半径 数量 0.146a 4 0.146a 6 0.067a 6 四面体间隙 半径 数量 0.0794a 8 0.0794a 12 0.126a 12
FCC HCP BCC
1. 2. 3.
FCC与HCP相比,间隙尺寸相同,分布位置和数量不同。 FCC与BCC相比,FCC间隙数量少。 BCC与HCP相比,间隙尺寸不相同,数量相同。
单斜晶系
正交晶系 三斜晶系 单斜晶系
三斜晶系
六方晶系 菱方晶系
六方晶系
菱方晶系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Triclinic
P
P: Primitive I: Body-Centered F: Face-Centered C: Side-Centered
The 14 Bravais lattices
Monoclinic
(3)
八面体间隙数目: 16=6
密排六方的八面体间隙和四面体间隙的形状与面心立方的完全相似,当 原子半径相同时,间隙大小完全相等,只是间隙中心在晶胞中的位置不 同。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3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_间隙
体心立方(BCC) 八面体间隙
组成: 由6个原子构成
位置:每个边的中心和面心 八面体间隙数目:
问题:
密排面(close-packed plane) —— 原子排列最紧密的晶面 密排方向 (close-packed direction) —— 原子排列最紧密的晶向 堆垛方向 —— 密排面一层层堆叠的方向 (密排面的法线方向) 堆垛次序 —— 密排面循环堆叠的周期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3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_原子堆垛
晶胞原子数
γ-Fe、 Cu、 Ni 、Al 、 Ag等约20种
晶胞中含有4个原子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3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_面心立方(FCC)
原子密排列面是{111}, 密排方向是〈110〉,在 密排方向上原子相切: 原子半径
致密度:
每个原子有12个最近邻原子,配位数为12。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3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_密排六方(HCP)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3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_体心立方(BCC)
刚球模型
晶格常数 a=b=c; α=β=γ=90°
质点模型
晶胞原子数
α-Fe、 Cr、 Mo、 W、 V 、Nb等约30多种
晶胞中含有2个原子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3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_体心立方(BCC)
晶体:构成物体的微粒
(分子、原子或者离子) 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律的 周期性重复排列而得到的物体。
原子的规则排列 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
各向异性 晶体与非晶体的转化
晶态玻璃 非晶态金属
Crystalline order-长程有序 Glasses -短程有序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2 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3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_间隙
最密堆积
在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结构中: —— 在每个原子的上方和下方个存在一个四面体间隙(间隙数=2×晶胞原子数) —— 八面体间隙则位于两个原子面之间的第三个位置 包含间隙的堆垛方式: —— FCC:…(aAa)c(bBb)a(cCc)b(aAa)… —— HCP: …(aAa)c(bBb)c(aAa)c(bBb)… * 当原子半径相同时,面心立方与密排六方间隙的形状及大小完全相同
(3)密排六方结构 Hexagonal Close-Packed
BCC Metals α-Fe, W, V, Mo High temperature: Ti, Zr
FCC Metals Cu, Ag, Au, Pt, Al, Ni, Pb High temperature: γ-Fe
HCP Metals Ti, Zr, Mg, Zn, Be, Cd --
γ-Fe, Cu, Al, Ag, Pb, Ni Mg, Zn, Be, α- Ti α- Co, Cd
2
4 6
8
12 12
0.68
2 r a0 4 a r 0 2 HCP c0 1.633a0
0.74
0.74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3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_晶体中的堆垛方式
和间隙
金属学基础
主讲:郭艳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工程教研室 办公室:日新楼 412 Email:yanling_guo@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 2 3
金属 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的晶体缺陷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1 金属
什么是金属?
……
金属是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其电阻随温度的升
球模型(Ball model) 晶格常数
点模型(Point model)
晶胞原子数)
Zn 、Mg 、Cd 等。
a=b≠c;
α=β=90°;γ=120°
晶胞中含有6个原子。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3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_密排六方(HCP)
轴比
事实上大多数金属的轴比在1.58(铍)~1.89(镉)之间。当c/a ≠ 1.633时, 图中d ≠ a,这是致密度小于理想堆垛时的0.74。
排斥能+
结合能 排斥能 EAB
d0,这是固态金属中的原子趋于 规则排列的重要原因。 离开平衡位置势能↑
0
A
原子间距d 吸引能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 2
金属 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的晶体缺陷
3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1 晶体的特征
规则的外形?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1 晶体的特征
P
C
Orthorhombic
P F
C
I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Tetragonal
P
C
The 14 Bravais lattices
Trigonal
P
Hexagonal
P
Cubic
P I
PCC BCC
C
FCC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3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
(1)体心立方结构 Body-Centered Cubic (2)面心立方结构 Face-Centered Cubic
高而增加。
ρ 金属 非金属
——某些纯金属在绝 对零度附近的超导电性
T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1.1 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
原子结构理论:
原子:~10-10 m
原子核:~10-14 m
电子(-)
电荷平衡
中子
质量相等
质子(+)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1.1 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
最外层电子数少,一般为1-2个,不超过3个。价电子 过渡族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Ti/V/Cr/Mn/Fe/Co/Ni):变价
1/2 6 + 1/4 12 = 6
BCC 间隙是扁多面体
间隙半径rB: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3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_间隙
体心立方(BCC) 四面体间隙
组成: 由4个原子构成
1 1 位置: , ,0 及其等效位置 2 4
四面体间隙数目:
1/2 4 6 = 12
A
B C B C B
A
B
A
B C B
A
B C B
A B C B
A B C B
A
B C B
C
C
C
C
C
C
C
HCP stacking pattern ABAB… or ACAC…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3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_原子堆垛
A B C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z
a
x
b
y
晶格常数或点阵常数(lattice constant ) 三个棱边的长度a,b,c 轴间夹角α,β,γ表示。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2 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_The 7 crystal systems
立方晶系
四方晶系
正交晶系
七个晶系
立方晶系 四方晶系
晶格常数;轴(棱边)之 间的夹角
面心立方(FCC)
八面体间隙 组成: 由6个原子构成 位置: 棱边中心和体心 八面体间隙数目:
1 + 1/4 12 = 4
FCC 间隙是正多面体
间隙半径rB: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3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_间隙
密排六方(HCP)
四面体间隙数目: 1 2+ 1 6 + 1/3 12 = 12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1.2 金属键
电子云(气):处于集聚状 态的金属原子,全部或大部 分将他们的价电子贡献出来, 为其整个原子集体所公有。 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固态金属中,绝大部分原子 处于正离子状态,但仍有少 部分处于中性原子状态
金属键模型
正温阻系数、导电性、导热性、不 透明具有金属光泽、 延展性… …
原子堆垛模型
晶胞:能够完全反映晶 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最小平行六面体) 晶格: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晶体中原 子排列的规律,可以近似地将晶体中的 每一个原子看成是一个点,并将各点用 假想的线连接起来,就得到一个空间骨 架,简称晶格。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2 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
c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2.3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_密排六方(H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