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
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

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2012》影片的过程叙事总是夹带着时间的紧迫感,无形中加剧了观众的紧张。
而且危机爆发的渐进性,增加了故事在诉说时的悬念。
下面是店铺向各位推荐的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篇一尽管在叙事上颇为拖沓,《2012》还是依靠其过硬的特技效果震撼着每个观影人的视觉。
如果你能对那些宣扬美国“主旋律”信念的台词选择性回避,并不深究本片到底是赞中国还是贬中国的话,你完全可以享受一道丰盛的大宴。
如果地球真的有一天不得不面对自然极度恶劣的末日,人类究竟该如何应对?本片要表现的核心内容正在于此。
先说些好话,本片在特技效果上确实是可以笑傲全球了。
影片中综合了灾难片曾经运用过的各种伎俩。
地震、火山、海啸、雪崩,这些在“《后天》制作组参与作品”里挑大梁的灾难,在本片中一股脑全部倾倒而出,而且全部都是“加强版”。
艾默里奇就是在证明,除了他之外任何灾难片都只是从他那里挖走了冰山一角而已。
想看最正宗的灾难场景,还是得等他的新片!你要是被边角料吓怕过,就别来电影院看《2012》!本片有两个段落最霸道:一个是主人公开着小破飞机在不断倒塌的楼群间穿梭,一个是男主人公父亲所在的游轮被巨浪掀翻。
前者将真人和灾难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前段日子上映过的韩国灾难片《海云台》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真人和海啸特技并没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没有办法在特技镜头的震撼中加入一份紧张。
本片的这段戏,可以说是集合了灾难片的震撼和动作片的紧张,更能使观众为主人公的行动揪心。
尤其是一个从飞机内向外看倾倒中的大厦的镜头。
倾倒的大厦近在眼前,一个个小人或悬挂或掉落,不算“气势磅礴”,却更冲击眼球。
后一个段落,一个超豪华、超巨大的游艇就被海啸掀起的巨浪硬生生给横了过来。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里面的人纷纷掉落。
记得上次看到这么“煮饺子”的镜头还是《泰坦尼克号》呢!本片一个最最最戏谑的地方,就是美国的总统放弃了乘坐方舟的机会,留在了国内。
《2012》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

《2012》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2012观后感范文(一)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了《2012》这部电影。
这部影片展现了世界末日来临之时,各地遭受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灾害的时候人类做出的种种表现和发生的各种情景。
在世界末日来临之际,与生命相比,一切事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了,在紧张的环境中大家都在想如何逃生,可是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不但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且还有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了世界末日的降临。
虽然此刻还没到世界末日的那一天,可是关爱我们的家园----地球,已经迫在眉睫!作为我们小学生,该怎样来呵护我们的地球呢?我们应当节俭每一滴水。
坚持做到随手关好水龙头,从饮水机倒水,喝多少倒多少,做到没有剩余的、浪费的水。
进取寻找生活中其他节水的小技巧,让水循环使用。
譬如:拖地的水我们能够拿去浇花;洗脸的水能够拿去洗衣服;我们还能够把衣服集中一齐洗,这样一样能够节俭水的消耗量。
我们应当节俭每一度电。
在这个时代里,电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我们每一天在电灯下学习,工作;我们每一天用电话来传递讯息;夏天,我们吹电扇;冬天,我们开空调。
这些我们都需要用电。
电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我们必须要做到不开“无人灯”,合理使用家用电器。
更应当广泛寻找并实践节俭用电的小知识,小窍门。
我们应当节俭每一张纸。
纸是从木头变化而来的,节俭用纸,就是节俭树木。
而纸和树木对我们都有很大的用处,树木能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降噪,它是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用纸写字,计算时,你又是否想到过那些有过沙尘暴的地区都是因为缺少树木而带来一次又一次灾害。
我们应当坚持做到作业纸双面使用,多用手帕少用纸巾,把旧教科书送给有需要的朋友。
我们应当节俭粮食。
古人李绅写古诗《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他这是想告诉我们,我们吃的每一粒米,每一片菜叶,都是人们辛勤劳动的果实。
《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

《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2012 世界末日》,这是一部在末日题材电影中颇具影响力的作品。
看完之后,我深感意外,因为它与我最初的预期相差甚远。
影片以悲情的母女分别开场,我原以为这会是一个重要的情节线索,或许会为主角的回归埋下伏笔,但事实证明,我的想法过于狗血。
影片前半段,还出现了一个略带幽默色彩的小插曲,一个DDS 成员看到人口贩卖者的情人在洗澡,忍不住“嘘”了一声,却遭到对方的无视和枪击。
然而,这位探员的死法却有些莫名其妙,他竟然被用枪指着头的坏蛋意外射死。
随着剧情的发展,当人们进入“围墙”,看到一大群朋克浩浩荡荡地抄着各种武器出现时,我彻底被雷到了。
这些人类封闭 25 年后的形象,竟然是朋克头。
他们的染发剂从何而来?政府还负责运送这个?这可真是一个贴心的政府部门。
当他们开始吃肉狂欢时,眼前的一切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有钢管舞娘、摇滚音乐、三点式美女,还有那句贯穿全片的“FK YU”。
他们竟然还使用一次性纸碟子,这真的是一个有趣的细节。
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一个漏洞,人肉的烹饪时间似乎违反了物理常识,仅仅烧了 20 秒,就从里到外都熟透了,这显然不太可能。
他们逃到一个废弃场地,发现了一辆崭新的宾利,而且还能开。
这一情节的设置确实让我感到惊讶,名牌汽车的品质真是令人赞叹。
而随后的追车和爬车追逐场景,持续了足足 7 分钟,紧张刺激之余,也充满了搞笑元素。
特别是 Sol 的女朋友在被女主角砍头杀掉后,Sol 又将其拼好,然而在爬车追逐过程中,她的头却被朋克手下的箭射穿,最后撞车时头也掉了,这一情节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无奈。
此外,我还注意到女主角的身材不错,给人一种强悍的感觉。
此外,电影的音乐也非常出色,为影片增色不少。
《2012 世界末日》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关于世界末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反而更像是一部带有一些搞笑元素的动作片。
虽然其中存在一些剧情上的漏洞和不合理之处,但它的视觉效果和娱乐性还是值得肯定的。
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

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我清楚地记得,当2012年12月2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即将来临时,全世界都笼罩在一种紧张的氛围中。
各种关于2012年将会是世界末日的传闻和预言,笼罩着人们的心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猜测。
而当那一天真正到来时,我却发现没有任何可怕或异常的事情发生。
这让我深思,以及对人类的恐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2012年被认为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源于马雅文明的预言。
马雅人相信,2012年12月21日将是他们的历法周期的结束,一种新的历法周期将开始。
这个预言被解读成世界末日的降临,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解读。
有人认为地球将会遭受毁灭性的自然灾害,有人认为人类将会面临巨大的灾难,甚至有人相信会发生全球性的核战争。
这样的恐慌蔓延到了全球,引发了人们的恐惧和担忧。
然而,当2012年12月21日终于到来时,大家都发现世界并没有像预言中所描述的那样崩溃。
没有发生任何超自然和毁灭性的事件。
人们的生活依旧继续,日出日落如常,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
这个结果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包括我在内。
当时的感受真的很奇妙,既有一些释然,也有一些困惑。
回想起那个时刻,我发现人类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恐惧是普遍存在的。
我们往往会被未来的可能性所困扰,从而想尽办法去解读和预测。
预言和传闻,就像是给我们对未知世界的一种解释和安慰。
然而,当这些预测没有成真时,我们才能意识到这种过度担忧和焦虑是没有必要的。
这次经历使我反思我们对世界末日和灾难的态度。
我们常常倾向于相信和害怕负面的情节,而忽视那些积极的可能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忽略眼前的幸福和生活的意义。
或许,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当下,关注和塑造我们的现实生活,而不是过于关注未来的不确定性。
这次事件也提醒了我科学和理性思维的重要性。
许多预言和传闻往往基于迷信或超自然现象,并没有科学依据。
科学的方法和证据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基石,是我们对各种事件和现象做出合理解释的基础。
我们应该以科学的角度面对事实,不断追求真理。
《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

《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在一个平凡的夜晚,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观看了一部颇具争议的电影——《2012》。
这部电影以玛雅文化的预言为背景,讲述了地球在未来某一天面临的巨大灾难,以及人类为生存而展开的挣扎。
然而,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影片的叙事模式确实具有典型的美国风格,通过展现几个毫不相干的主角,逐渐将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最后共同面对危机。
这种叙事方式在商业电影中较为常见,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增加故事的紧张感。
从特效制作的角度来看,电影中的雪灾、龙卷风、火山喷发等场景都制作得非常逼真,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这些特效的呈现为影片增添了不少视觉上的震撼,让观众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
然而,故事情节却成为了影片的一大软肋。
尽管披上了玛雅文化预言的外衣,但整体内容显得单薄而经不起推敲。
全片大致讲述了在未来的某一天,地球将经历山崩地裂的灾难,而被上帝选中的几个人类将汇聚到特定地点,见证一个婴儿的诞生。
婴儿的出生将使地球恢复平静。
影片结尾处,传教士为新生婴儿祷告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他说道:“你被选作上帝的信使,散布他的语言,使得非信徒离开地球;生命的奇迹使我们聚到一起,请记得上帝的仁慈及力量。
”这段祷告词使整个片子带有明显的传教意味——整个地球以及全体人类的灾难,在上帝的眼中竟比不上一个婴儿的诞生;上帝仿佛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主宰,随意摆弄着地球甚至宇宙的命运。
而结尾的那句“这仍然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上帝给了我们向世界展示他无穷的爱的机会。
这不是结束,只是开始……”则更让人感到讽刺。
影片大部分镜头都聚焦在几个主角身上,而对全体人类所遭受的灾难和痛苦却视而不见。
仅仅因为主角是“the chosen one”,所以他们的生命才显得如此珍贵,而其他人则被忽视。
这种随意而歧视的态度,真的是上帝“无穷的爱”的体现吗?如果本片中能够加入一些关于人类错误导致上帝报复的情节,或许还能让人更容易接受一些。
但影片完全按照玛雅人的预言展开,将现实中的一切灾难都视为对远古预言的印证。
2012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

2012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2012》电影观后感篇一我带着愉快的心情去看了一遍《2012》。
整部电影讲述的是人们在面对世界末日的来临,是如何去迎接灾难的到来,紧张的让人发抖,一幕幕出现的`片断,让人想起几年前,也有一部很好看的戏,记述着大地震的情景,两部戏相对来看,情况差不多,但看点是来自不同国家拍摄的,不同的表现方式,创意方面还是不够,尤其是诺亚方舟的一段,原来不能离开地球,就只能潜到水中,在片尾后一群人从水仓中走出来,迎接新世界的到来,没有新意,既然已经地球毁灭了,还要留在地球上呢?如果我是导演,我会把结束写成人类搬迁到外太空,是人类的进步,使人们有办法离开危险的地方。
但愿有一天,我们真的能实现这一梦想,把电影还原成真实,是否是人们的希望呢?《2012》电影()观后感篇二在我看《2012》的时候,我满怀期待;当我看完《2012》这部电影的的时候,我深受震撼。
我会像其他人一样,脑子里不时浮出一番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地球真的`会毁灭?玛雅人预言真的会实现?太阳真的会与地球形成一条直线吗……这都让我很恐惧。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印度科学家们发现了太阳活动异常,地球内部的能量平衡系统面临崩溃,玛雅人的预言即将实现,人类将遭遇灭顶之灾。
各国政府已经联手开始秘密制造方舟,希望能躲过这一浩劫。
而最后,制造好“方舟”,拯救人类的是中国,我为中国和亚洲感到骄傲!在这部电影里的主人公叫杰克逊,而他在发现灾难来临时,立刻带上自己的家人,开汽车,开飞机,历尽艰难万险来到中国,在一个造“方舟”的工人的帮助下进入了方舟。
可是却因此给“方舟”造成了损坏,差点害死了全船人。
于是杰克逊冒着生命危险与儿子一起齐心协力解决了故障,让大家都得救了。
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犯的错需要我们去承担!”我很佩服他在这种危急时刻选择了知错就改,勇于承担。
我最喜欢一句话“我们是一家人,我会留下来和你们一起度过难关!”不错,这就是美国总统在危难时候说出的话语。
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_四年级作文

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美国大片叫做《2012世界末日》。
影片是灾难片,是美国早就拍的烂熟的一种片子。
我以前也看过许多灾难片,可这部片子却是在内心深处震撼了我。
这部片子几乎聚集了灾难片的所有元素:特大海啸、超级地震、毁灭整个人类的大洪水、地面的上升与下沉,以及地球磁场的倒转和和无助的人群等待着灾难的到来。
我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没有多少时间能够平静的观看。
眼睛里全是惊天的大灾难,脑子也是随着主人公的近里说转动。
而这些,也只是我激动的理由,而不是我感动的理由。
在《2012》里我觉得无论是人类生命还是人类文明,都显得那么脆弱。
那么健壮的身躯、那么精美的建筑在大自然那狂暴的力量下,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一秒钟或者一分钟,在灾难的面前都消失了。
但我也看到人类在灾难的面前表现出了自己的尊严:美国总理在洪水来到时不愿上方舟,他要留在自己的国家祈祷。
船长不愿放弃自己正在下沉的船,博士那一声声激烈的讲话,方舟门打开,无数人欢呼着奔跑进方舟。
我相信在那一刻,所有人心中都会升起一丝暖意。
第1页共1页。
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

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2012年,一场备受关注的事件成为了全球热议的话题,那就是世界末日的预测。
据一些古老预言和科学研究,2012年12月21日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天。
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普通民众,都为这一天感到紧张和充满期待。
当那天终于到来,并没有发生任何“世界末日”的灾难,这让我心情复杂,也让我对人类的知识和预测能力产生了深思。
首先,我想说的是对于预言和预测,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理性的态度。
无论是人类历史上还是现代科学中,都有很多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
这些预言往往基于宗教信仰、传说或者科学探索,时不时就能引起一轮轰动。
然而,多数情况下,这些预言并没有实现。
因此,我们不应该盲目相信这些预言,而是要以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态度对待。
其次,2012年的世界末日预测也反映出人类对未知和未来的恐惧。
人类历史上的许多文化和宗教都存在着世界末日的传说。
这些传说里,通常有一种对于人类行为的警示,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揣测。
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性,人们往往会产生恐惧感。
而世界末日的预测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种表达,也是对未来的猜测和解释。
无论结果如何,这种恐惧感和对未知的追问都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然而,对于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而言,他们通过科学方法对世界进行观察、实验和研究,试图找到自然规律和解释事物的原理。
虽然科学方法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科学的发展确实极大地提升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正因为如此,当2012年世界末日预测被一些人热炒时,许多科学家和专家及时出来辟谣,指出这种预测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当2012年12月21日终于到来,尽管全球范围内都没有发生世界末日的灾难,但这一事件也引发了我对人类的知识和预测能力的思考。
我们作为人类,总是希望能够预测和掌握未来的走向。
然而,事实上,并没有任何方法能够完全准确地预测未来。
即便是科学也是如此,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不断改进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而非预测具体的事件。
另一方面,我也认为世界末日预测的失败并不是科学的失败,而是一种错误的解读和误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一):我不知道2012年世界末日会不会真的到来,但看了这部预言的片子,我真的感触颇多。
它主要讲了在世界末日当天,世界上的每一寸土地都将被毁灭,无一例外。
而在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上,人们也会遇到灾难,生死只在一瞬间。
在这个时候,亲情、友情、感情的种种交融更是扣人心弦。
灾难降临之后,无私与自私在这部片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堪称经典。
在这部片中,让我明白了,在生死危难的关头,父母亲总是把生存的期望留给了自己的孩子,他们自己则选取了牺牲。
这种爱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也只有我们的父母亲能做到这般境地了。
片中,男主人公只是一个无名的作家,他写的书也但是就能卖个500本而已,然而他的所作所为,让我感动,令我深思。
在灾难面前,我们显得是那么渺小,那么无能为力。
的确,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公平,坦白说,这个世界就是那么不公平。
在生死抉择的关头,生存下去是每个人的本能,每个人也都享有生存下去的权利。
在这部片中,对于那些有钱的资本家而言,生存下去好像成了他们应有的权利;而对于那些无产阶级,那些平民百姓,好像活该等死一样。
对于他们来说,连生存的权利也要被无情的剥夺,真是可叹啊!好在作者笔下,把现实的本质揭露出来之后,也揭示出了人的本性。
其实人性还是未泯的,尤其是当人们踩在生死边缘的时刻,他选取了让能生存下去的人尽量生存下去,活着就是期望啊!这部片结尾之余,哈姆西。
阿德里安博士讲出为了保存人类礼貌,我们务必做出困难抉择,但作为人类就就应互相关心,所谓礼貌,就是共同发奋创造,更完美的生活,但是看着外面那些为了生存而争先恐后,或是在互相残杀的人们,我们一点也不像人类,一点也不礼貌,我们真能袖手旁观看着外面那些人去死吗?如果我们不顾别人死活而开始新的生活,我们怎样向孩子交代,他们又怎样向下一代交代呢?我们只能祈祷那一天不会真的到来,如果真的来了,我们人类也就应团结起来,和睦相处,争取度过难关!正因我们都是地球的孩子,任何人之间是平等的!至于这部片的详情,还请自己慢慢去欣赏!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二):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人生活在世界上,离不开亲人、朋友、爱人,人与他人之间各种各样的感情总归而言可化为三种:亲情、友情、感情。
这三情人人都具备,可哪种情对人更重要?笔者曾思考良久,仍百思不得其解,前日看了电影《2012》后方恍然大悟,排出了三者的主次关联。
《2012》是一部优秀的灾难性电影,取材自神秘的玛雅预言。
电影中将灾难来临时人性的表现刻画得淋漓尽致,也向人们展示了亲友爱三情在灾难来临时发挥的作用,从而将三情的主次关联完美诠释。
人人都说:感情是至高无上的。
笔者并不这样认为,在电影中,虽然感情的元素仍旧存在,但比之人物间所表现的亲情,以及应对灾难携手共进的友情,感情简直微不足道。
三情之首亲情:虽然杰克逊与凯特已经离婚,与凯特的新家庭似乎没有关联,但在灾难来临时,他仍旧不顾生命危险,硬是将自己的孩子、前妻,甚至前妻的现任男友从死神的魔爪中拯救出来。
电影中不仅仅一次出现杰克逊为了拯救妻儿,奋不顾身地与灾难搏斗的画面,尽管他的眼神中依然存在着对灾难的恐惧。
中国工程师天钦,为了自己爷爷、奶奶、弟弟不会因遭受天灾而死去,冒着危险将家人引渡进方舟避难。
电影在此期间也发生了一幕感动世界的亲情情怀:应对天钦的拒绝,凯特仅仅要求天钦带走孩子,其他人对此也没有反对。
大人们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证孩子的安全,这是多么伟大的亲情啊!所幸天钦的奶奶说服了天钦,大家安然进入方舟。
影片中争议最大的莫过于原拳击手、富商尤里了。
在中国救援队到来时,尤里抛弃了生活多年的女友,抛弃了患难与共的杰克逊等朋友,甚至在临走前还骂为了众人而牺牲的莎莎是私生子的穷鬼,其忘恩负义、按金钱划分人的等级的品行无不令人唾弃,电影甚至给塔玛莎进入方舟前对尤里竖的中指做了特写。
尽管如此,但在方舟的大门即将关掉的时候,尤里用尽力气将自己的孩子送上了方舟,自己却付出了生命,令人慨叹。
而这就是尤里给出的生命的答案:灾难来临时,他能够为了自己的生命放下感情,放下友情,但他却能够为了亲情而放下自己的生命。
可见,亲情凌驾于三情之上,当之无愧的第一。
三情之次友情:影片中有这么一个片段:进入方舟时,由于大门突然打开,导致天钦、戈登、杰克逊尽皆失足,虽然杰克逊和戈登是情敌关联,但多日患难与共已经让两人成为了好朋友,因此杰克逊不顾危险,试图将戈登救出来,尽管杰克逊失败了,戈登失去了生命,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感情虽然导致二人关联紧张,但多日相处所产生的友情却让杰克逊忘记了戈登抢走自己心爱的女生所带来的恨,拼尽全力去救援戈登,由此观之,在友情面前,感情带来的恨已经不再重要。
莎莎是所有影片主要人物中第一个丧生的,不可否认,他是正因对塔玛莎的爱才将大家带离危险重重的拉斯维加斯,并在飞机迫降失败而牺牲。
但仅仅是正因他对塔玛莎的爱吗?笔者认为并非如此,正因在迫降的紧急关头,莎莎命令戈登和杰克逊他们一齐走,而自己留下稳定飞机,以保证他们能够逃出去。
可见,他并不仅仅仅为了塔玛莎,最重要的是为了已经被他当成朋友的杰克逊等众人。
为了朋友能够牺牲自己,正因友谊能够忘记感情的创伤,可见,友情比感情更重要。
三情之末感情:影片中的感情虽然存在,但都是给亲情、友情做铺垫。
前面很多地方都提到感情,比如杰克逊对凯特的爱,莎莎对塔玛莎的爱。
但从影片中我们不难看出杰克逊之因此不顾生命危险救凯特一家完全是对孩子的亲情的表现,而莎莎更多的是为友情牺牲。
而尤里的选取更加向我们阐明:感情,是三情之末。
《2012》虽然是一部灾难性电影,但对人性的刻画却是入木三分,不仅仅将三情的主次关联表现出来,也将人性的光明面、阴暗面生动地展现出来:比如因种种原因对无法拯救更多的人而心怀愧疚的艾德瑞安博士,以及自私自利的劳福斯先生等等。
整个影片似乎不是在叙述一个灾难话题,而是对每一个人人性的反思,令人发思,惹人深省。
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三):随着环境的污染,全球气温的升高,全球各地都用心地透过很多渠道去宣传环保。
原因,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生病了。
目的,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这天我就去看了篇关于地球的电影《2012世界末日》,虽然只是短短的2个小时的时刻,但里面的场景,资料却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里。
题目《2012世界末日》就已经震撼了我的心,其资料更是让人惊心动魄。
整个天空全是灰的,天气变幻莫测。
一下子下雨,一下子下雪,一下子又下冰雹,还有地震,火山爆发,龙卷风。
所有的灾难席卷而来。
下雨造成洪水泛滥,一些陆地都被淹没了。
本来好好天气,谁知一下子又下起了雪,还有冰雹。
电影中还有一个记者被冰砸到致死。
龙卷风的到来,卷走了很多东西,大家纷纷逃命。
火山爆发导致水变热,细菌增长快,引起连锁反应。
许多鱼儿死掉,人们就正因食用了这些死鱼而生病。
整个村子几乎全部病倒。
地震的影响也很大,地裂开了,建筑物倒了,简直山崩地裂。
但是,电影还是很有人情味的,最后,太阳出来了,一切风平浪静。
这就是世界末日?并非如此,既然是末日就不可能再重来过,电影只是给我们人类敲一次警钟。
我们务必要清楚的知道,如果我们再不好好保护好赖以生存的地球,那么上帝将不再仁慈,电影也不再只是电影,世界末日将会毫不犹豫的降临。
为了不让世界末日来到,我想我们就应觉醒了。
大家都就应要有所觉悟。
别再把垃圾乱丢,别再乱砍滥伐,别再从今往后,我们都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保卫地球。
保卫地球,从我做起。
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四):《2012》电影,看过吗?昨晚,我看了,那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景象,此刻还在我脑中回荡。
有人会问,2012是真的吗?我想,大家就应都不期望海水上涨,淹没整个城市,火山爆发,冰川融化的情景发生在你眼前,但是,如果像我们此刻这样干下去,它就会是真的。
看了2012,我真为我们此刻的行为感到心酸。
你抬头望望山,山还像以前那样充满生机,充满鸟儿的欢叫声吗?树木还像以前那样苍翠,新鲜,挺拔吗?看看小溪,溪水还像以前那样清澈见底,鱼虾随处可见吗?再瞧瞧城市,高楼一望无际,人行道上堵塞着无数汽车,从而排放出难闻又严重污染环境的尾气。
是的,一切都变了,正因科技的发展!如果想让2012永远只是谣言,谎言,预言,那就停止吧!放下手中的斧头,车钥匙,剩余的纸保护环境,让2012不在成真!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五):这天,我看了一部美国大片叫做《2012世界末日》。
影片是灾难片,是美国早就拍的烂熟的一种片子。
我以前也看过许多灾难片,可这部片子却是在内心深处震撼了我。
这部片子几乎聚集了灾难片的所有元素:特大海啸、超级地震、毁灭整个人类的大洪水、地面的上升与下沉,以及地球磁场的倒转和和无助的人群等待着灾难的到来。
我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没有多少时刻能够平静的观看。
眼睛里全是惊天的大灾难,脑子也是随着主人公的近里说转动。
而这些,也只是我激动的理由,而不是我感动的理由。
在《2012》里我觉得无论是人类生命还是人类礼貌,都显得那么脆弱。
那么健壮的身躯、那么精美的建筑在大自然那狂暴的力量下,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一秒钟或者一分钟,在灾难的面前都消失了。
但我也看到人类在灾难的面前表现出了自己的尊严:美国总理在洪水来到时不愿上方舟,他要留在自己的国家祈祷。
船长不愿放下自己正在下沉的船,博士那一声声激烈的讲话,方舟门打开,无数人欢呼着奔跑进方舟。
我坚信在那一刻,所有人心中都会升起一丝暖意。
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六):在千百万年前地球创造了人类,创造了生物,在千百万年后人类毁灭了地球,毁灭了生物。
题记地球,这个哺育时刻万物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她是那么的和蔼可亲,不求回报的给予人类所需要的一切。
而人类却不加节制的去利用。
郑渊洁以前说过一句话:地球母亲无私的为人类做贡献,而她的儿子却吃着母亲的肉,喝着母亲的血。
是的,当人类发觉母亲的血肉已经所剩无几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太不孝了。
当人类懂得再也回不到母亲温暖的怀抱后才懂得孝敬母亲了,但已经晚了,迎来的是死亡的气息世界末日。
这是我在观看《2012世界末日》后发出的感叹。
应对死亡,有的人沉着冷静,他们看破红尘把生死抛于脑后,静静的等待死亡;有的人焦躁不安,他们恨自己没有把该做的事做完,该学的没有学好。
但始终不恨自己没有把地球保护好。
想要挣扎的逃走,还抱着一丝期望,当他们在生死的边缘上挣扎时才恍然大悟。
片中的杰克逊一家在一次度假中偶然遇到一个疯子。
那疯子预言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杰克逊信了,他随着疯子的话语照办。
事实证明那疯子说的是正确的,地震火山海啸接二连三的在世界各地出现,这时人们惊慌了,他们确信无疑是世界末日到了。
但自私的人类总先想着自己,各个国家的元首早知此事,已经做好了逃生用的方舟,但每个座位的票价是10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