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和美国水资源管理的经验
水环境治理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水环境治理的国际比较及启示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水环境治理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极为关注的重要议题。
水环境治理的国际比较对于各国在解决水环境问题上的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出发,探讨各国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我国水环境治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美国美国作为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水环境治理技术和丰富的水资源管理经验。
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工作,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测网络。
美国环保署负责统筹全国的水环境管理工作,各州和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水环境管理部门。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美国注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回收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与此美国还重视公众参与和社会合作,鼓励民间组织和市民参与水环境治理,形成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水环境治理格局。
(二)欧盟国家欧盟国家在水环境治理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
欧盟成员国根据欧盟水环境法规的要求,建立了统一的水环境管理体系和标准。
欧盟通过《水框架指令》等法律法规,要求各成员国对水体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具体的水资源管理计划和措施,保护和恢复水体生态系统,防止水污染和生态破坏。
欧盟还注重跨国合作和区域合作,推动各成员国之间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合作,共同应对水环境问题。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在水环境治理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解决路径。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采取了创新的举措,如印度推行雨水收集和地下水补给项目,埃及利用尼罗河水资源进行农业灌溉,巴西发展了生物柴油和乙醇燃料等。
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环境质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启示与思考(一)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各国都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建立了科学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制定了水资源利用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
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和欧盟国家的经验,建立全面、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水环境监测和评估,推动水资源的综合治理和保护。
欧洲和美国水资源管理的经验

仅有 律师 , 而且 有更 具权 威性 的其他 专业 的代 表 , 如 建筑 师 、 融 家 、 济师 等 。 金 经 ( )更经 济 。因 为 它 不 需 要 象 在 仲 裁 法 院那 3 样, 为三级 的参 与而 付费 。
法将这些联邦政府制定的总体性法律转化 为州法律 , 可 自 也
抽取地表水和地下水 收费 ( ; 税) ③价 格和税 收, 欧洲诸 国 和 美 国普遍将价格和税收作为环境管理 的政策手段 , 广泛应用
于 水 污染 控 制 、 活 用 水 供 给 、 业 用 水 供 给 、 水 处 理 、 生 工 污 农
构 , 职 责 涵 盖 与 水 资 源 相 关 的众 多 方 面 : 其 防洪 、 质 保 护 、 水
在美 国 , 根据宪法 , 联邦 政府 负责制 定水 资源管 理 的总 体政 策和规章 , 由州负责实施 。负责水 资源管理 的联邦政 府
机构 有 环 境 保 护署 、 军 工 程 兵 团 、 国地 质 调 查 局 、 类 和 陆 美 鱼
分 配 、 交 易 和水 质 交 易 , 种 手 段 美 国采 用 比较 多 , 各 州 水 这 但 的做 法 彼 此 有 很 大 差 异 ; 取 水 费 ( ) 多 数 欧 洲 国家 都 对 ② 税 ,
总体规划的起草 , 受环境 部监督 。在 德 国 , 都 联邦 政府 负责
制定有关水资源管理框架 的总体规定 , 各州必须通 过地方立
野生动植 物管理局 、 水土保持局 、 国家海洋 与大气管理局 、 联 邦能源监管委员会 等机构 。各 州政 府对 于其辖 区内 的水 和 水权 分配 、 水交易 、 水质保护等问题 拥有大部分 的权力 , 建 并 立了相当健全的州 级水资 源管理 机构 。为了解决 跨州 的水 资源管理问题 , 国建立 了一些基于流 域的水资源管 理委员 美
欧洲地区的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欧洲地区的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在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成为越来越紧迫的问题。
特别是在欧洲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因此,欧洲地区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护和合理管理水资源。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欧洲地区的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均对水资源有着巨大需求。
因此,保护和管理水资源对于欧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欧洲地区水资源的挑战1. 水资源供需失衡:欧洲地区的北部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而南部地区则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这导致了水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供需失衡。
2. 污染问题:工业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水质污染的问题。
水中的有害物质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3. 气候变化:欧洲地区正面临着气候变化的挑战,包括长期干旱、洪灾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这导致了区域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三、欧洲地区的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策略为了应对以上挑战,欧洲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护和有效管理水资源。
1. 政策制定与法律法规欧盟及各国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明确水资源的保护要求和管理措施。
例如,欧洲水框架指令为欧洲地区的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了整体的框架和指导原则。
2. 水资源的跨界合作欧洲地区的水资源普遍具有跨国流域的特点,因此,各国之间的跨界合作至关重要。
通过开展合作项目、共享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分配与利用。
3.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欧洲地区通过推动水资源节约利用与提高利用效率来解决供需失衡问题。
例如,采取现代灌溉技术、改进农业用水管理等措施,减少农业用水量。
同时,在工业和生活用水方面也加强了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
4. 水资源保护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欧洲地区将水资源保护与环境保护作为一体化的目标,通过保护湿地、改善河流水质等措施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公众参与与教育宣传欧洲地区注重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参与与意识提升。
水资源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研究

水资源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研究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水资源管理经验,对于提高我国水资源管理水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水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一)以色列:高效的水资源利用以色列是一个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但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水资源管理措施,成功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以色列建立了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成立了专门的水资源管理机构,负责全国水资源的规划、开发、分配和保护。
同时,以色列大力发展节水技术,推广滴灌、喷灌等先进的灌溉方式,使农业用水效率大幅提高。
此外,以色列还注重水资源的回收利用,通过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手段,增加水资源的供应。
(二)新加坡: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新加坡虽然降雨量丰富,但由于国土面积狭小,缺乏天然的蓄水设施,因此水资源也十分紧张。
为了保障水资源的供应,新加坡制定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政府通过立法,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同时,新加坡实行了阶梯水价制度,通过价格杠杆引导居民节约用水。
此外,新加坡还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建立了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确保水资源的安全。
(三)澳大利亚:流域综合管理澳大利亚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采取了流域综合管理的模式。
政府将整个流域视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建立流域管理机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制定流域综合规划,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同时,澳大利亚注重公众参与,鼓励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水资源管理决策,提高了水资源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二、国际经验对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借鉴意义(一)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我国应借鉴以色列和新加坡的经验,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同时,应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欧洲城市的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欧洲城市的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欧洲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大陆来说更是如此。
欧洲城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本文将从欧洲城市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欧洲各城市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多样。
一方面,欧洲城市大力开展水资源的利用,以满足城市用途。
例如,德国柏林通过建设供水系统,通过淡水湖和地下水资源提供城市饮用水。
同样,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则在城市规划中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和河流水利用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另一方面,欧洲的一些城市还倡导节水理念,并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用水量。
瑞士苏黎世市早已实施节水政策,通过高效供水系统和宣传教育,使居民对节水的意识不断提高。
二、面临的挑战欧洲城市在水资源利用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人口增长带来了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
欧洲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外来移民,并伴随着人口增长,人口集聚的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其次,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不断增加,欧洲城市频繁受到干旱、洪水和海平面上升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威胁。
再者,水污染问题也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压力。
由于城市排污和工业生产等活动,水体受到污染的情况普遍存在,需要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治理。
三、应对策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欧洲城市提出了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策略。
一是加大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力度。
例如,法国巴黎通过修复和增加水源地,提高市政供水的可靠性。
德国柏林则借鉴了丹麦哥本哈根的经验,建设了城市雨水利用系统。
二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通过建立水资源保护区和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保护水源地的水质和水量。
荷兰的鹿特丹市采取了生态修复措施,改善水体品质。
三是推广节水理念和技术。
通过教育宣传和政策引导,增强居民的节水意识,减少浪费。
瑞士的苏黎世市通过安装高效供水器具和设备,实现了显著的用水量减少效果。
美国水资源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美国水资源管理的经验与启示作者:唐黎标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16年第05期水资源短缺是个世界性的难题,美国水资源管理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美国,对于现有水资源的利用保护非常重视,同时又研发了很多新技术以节约利用现有水资源,这一点很多国家也都在做。
此外,美国对雨水和污水的治理和管理也投入了很大精力,并取得显著成效。
美国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美国非常注重水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为了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美国政府花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无论在街头还是在学校都不懈地进行节水宣传,使节水意识深入人心,使之成为人们一种有意识到下意识的行为。
除了宣传,美国也在各个领域实施节水措施。
美国农业灌溉的节水主要是针对输水、灌水、田间三个环节。
地面灌溉特别强调通过提高田间入渗均匀度实现节水,同时做到输水管道化。
滴灌是美国应用较多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应用于葡萄园。
滴灌可提高葡萄产量、改善葡萄品质,从而进一步提高葡萄酒的品质,所以滴灌技术备受农场主和葡萄酒商的青睐。
美国的喷灌形式多种多样:时针式、滚移式、平移式、卷盘式、支架式等。
支架式主要是微喷灌、小喷灌等方式。
其中滚移式、时针式、平移式、卷盘式与世界各地的形式没有大的区别,只是在使用范围上有所侧重。
草皮养殖场以平移式为主,大田作物则多用时针式、平移式或卷盘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非常注重节水,有的餐馆甚至挂上这样的牌子:由于该地区用水紧张,本店不主动向客人提供茶水除非客人有要求。
美国家庭日常的用水设备比如洗浴等也都注意节约用水,采用节水设备。
在美国的很多港口,为了节约用水,港口的用水设备尽可能地采用节水设备,既满足用水要求,又能节约水资源。
另外,对于工业用水也是有严格要求的。
总之,只要可以节约用水的地方都会尽可能地控制用水量,保护现有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美国对雨水的过滤与管理当然,说到水资源,我们也会想到雨水。
美国对雨水的管理和治理也是非常重视的。
水利调水知识点总结大全

水利调水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水利调水的概念水利调水是指通过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水利工程,以调整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用水的需要,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水利调水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涉及水资源调配、水文学、水电工程等多个领域,对于解决水资源不足和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利调水的重要性1.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日益紧张,水利调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2. 保障农业生产:农业用水是水资源的主要消费者,通过水利调水可以保障农业用水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促进工业发展:工业生产对水资源需求巨大,通过水利调水可以保障工业生产用水需求,促进工业发展。
4. 满足生活用水需求:人类生活用水需求在不断增长,通过水利调水可以保障生活用水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5. 维护生态环境:水利调水可以通过生态补水、湿地恢复等方式,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三、水利调水的基本原理1. 水资源调配:水利调水通过引水、输水、补水等方式,将水资源从丰富的地区运输到缺乏水资源的地区,实现水资源的调配。
2. 水文学原理:水利调水需要充分考虑水文学原理,包括水文观测、水文分析、水文预报等内容,以及对地下水、地表水的调查和分析,为调水工程的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水电工程原理:水利调水中常涉及水电工程,包括水电站、水泵站等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利用水资源进行发电和输水,实现水资源的多功能利用。
四、水利调水的技术手段1. 人工输水:人工输水是指通过人工开挖或建设水渠、隧洞等工程,将水资源从丰富的地区输送到缺乏水资源的地区,是早期水利调水的主要手段。
2. 引水工程:引水工程是指通过引水渠、引水泵站等设施,将丰富的水资源引入需要的地区,实现水资源的调配。
3. 输水管网:输水管网是指在城市和农村建设输水管道、水泵站等设施,实现城市供水和农田排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

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而水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
为了有效治理水污染,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旨在探讨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经验,并从中汲取对我国的启示。
一、美国的经验美国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与其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相关立法的制定以及公民的环保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1. 立法和政策措施美国通过《清洁水法案》等法律法规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标准和污染物排放限制。
此外,美国还建立了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环境保护局等机构来监督和管理水污染治理工作。
2. 水体修复与保护美国注重对污染源的治理,并且采用了一系列的水体修复措施,如造湿地、沿海保护带的建设,以及退耕还湿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质。
二、荷兰的经验荷兰位于欧洲的河流和海洋交汇的地区,水资源宝贵且脆弱。
荷兰对于水污染治理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在水资源管理和防洪方面。
1. 水资源管理荷兰通过建立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机构,加强了对水质和水量的监测和管理。
此外,荷兰还注重提高农业和城市排水的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防洪措施由于地势低洼,荷兰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严峻的洪灾威胁。
为了应对洪水,荷兰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洪措施,如建设堤坝、开辟洪水容量区等,有效保护了土地和人民的安全。
三、日本的经验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水资源的管理与治理成为其长期以来一项重要工作。
同时,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民间社会,形成了全面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
1. 水资源分配与利用日本采取了严格的水资源分配与利用政策,建立了全面监测和管理水资源的体系,并推动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减少用水的浪费,提高用水效率。
2. 河流和湖泊改善日本积极注重对河流和湖泊的治理和生态修复。
通过改善河道和湖泊的水质,保护了生态环境,提升了水体的功能。
四、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水污染治理,我国应该制定更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污染物排放的标准和责任,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银行政策分析和建议项目中国:解决水资源短缺背景文章系列欧洲和美国水资源管理的经验:从部门向综合管理模式的转变∗摘要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欧和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但也为此付出了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的代价。
由于城市化发展、工业和现代农业生产、防洪和发电设施的修建、公共投资失当等原因,加上管理部门反应迟缓,水资源稀缺和水质下降成为最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威胁到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公众健康。
面对水资源日益稀缺的巨大压力,在过去10至15年里,欧美诸国以及其他一些工业化国家努力寻求解决办法。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就是水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
欧盟于2000年颁布了《水资源管理框架指导方针》,为各成员国的水资源管理规定了共同的方法、目标、原则和基本措施,对各国以流域为单位制定管理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
从本质上看,目前欧洲的水资源管理机构有三种模式。
其中,英国、法国和德国的管理系统都具有综合性特点。
在英国,环境署是中央政府负责水资源管理的最主要机构,其职责涵盖与水资源相关的众多方面:防洪、水质保护、特定受控行业的废水减排、渔业和航运等。
其宽泛的职权范围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除国家级的管理机构之外,环境署还设有区域和地区办公室,环境署的八个区域办公室对应于英格兰与威尔士境内的八个大河流域;在法国,环境部作为国家级的水资源管理行政机构,主要负责水质保护,水环境与河流系统的保护、管理和改善,就政府对相关行业的干预行为进行协调和规划;全国水资源委员会在全国水资源政策的制定以及法律和规制文本的起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国的六大流域,每个都有一个流域管理委员会和水资源管理局,二者都参与水资源开发和管理总体规划的起草,都受环境部监督;在德国,联邦政府负责制定有关水资源管理框架的总体规定,各州必须通过地方立法将这些联邦政府制定的总本文为世界银行中国水战略研究项目“解决中国水稀缺问题:从研究到行动”的国际经验系列报告之一。
由中国国家行政学院王满船教授根据曹业始博士为世界银行完成的英文报告(Evolution of Integrated Approaches to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Some Lessons from Experience)编写。
有关世界银行中国水战略研究项目的信息和其它报告,请与世界银行谢剑博士联系,电邮:jxie@传真:202-522-1666;或访问项目网站http:// /eapenvironment/ChinaWaterAAA。
世界银行政策分析和建议项目体性法律转化为州法律,也可自行制定补充性的规章,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是联邦政府主管环境和水资源问题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处理与水资源管理相关的基本问题以及跨地区合作,水资源管理规制的实施由各州和市政府负责。
在美国,根据宪法,联邦政府负责制定水资源管理的总体政策和规章,由州负责实施。
负责水资源管理的联邦政府机构有环境保护署、陆军工程兵团、美国地质调查局、鱼类和野生动植物管理局、水土保持局、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等机构;各州政府对于其辖区内的水和水权分配、水交易、水质保护等问题拥有大部分的权力,并建立了相当健全的州级水资源管理机构;为了解决跨州的水资源管理问题,美国建立了一些基于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
美国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清洁水法》、《安全饮用水法》、《濒危物种法》等法律以及日最大负荷总量限制、水质管理规划、非点源控制计划等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措施。
在过去十几年里,欧洲和美国在水资源管理中越来越多地采用经济手段,主要有:(1)水权及水权交易,具体包括水权分配、水交易和水质交易,这种手段美国采用比较多,但各州的做法彼此有很大差异;(2)取水费(税),多数欧洲国家都对抽取地表水和地下水收费(税);(3)价格和税收,欧洲诸国和美国普遍将价格和税收作为环境管理的政策手段,广泛应用于水污染控制、生活用水供给、工业用水供给、污水处理、农业用水等多个方面;(4)私人投资,多数国家的做法是,公共部门保留供水和污水处理系统的所有权,而让私营部门参与一些服务的经营管理,同时,各国政府对水务服务提供补贴。
由于水资源管理涉及不同的层面和部门,涉及多方利益,因此,最近几年,欧洲和美国分别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促进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
在欧洲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奥尔胡斯协定》和《关于公众获得环境信息的指导方针》这两份政策文件最有影响;美国环保署早在1979年就颁布了专门法规,并于2003年制定了《公众参与政策》,就促进公众参与提出了具体要求。
面临水资源管理的巨大压力,欧洲和美国从不同层面积极寻求因应之策。
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在改善水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欧洲和美国水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改善水资源管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特别是,它们采用的基于流域的综合管理模式,值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借鉴。
当然,这种管理模式是与特定的行政管理体制相联系的,因此,中国必须根据本国的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及其未来改革趋势,建立行之有效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式。
一、压力与变革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长期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给西欧诸国和美国带来了中国:解决水资源短缺背景文章系列许多环境问题,水资源越来越稀缺便是其中之一。
为解决这一日益严峻的问题,这些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特别是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对其水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了重大变革。
(一)压力:水资源日益稀缺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欧和美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为这种进步付出了昂贵的代价,那便是环境质量的迅速恶化。
水资源管理成为最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因为水的稀缺和水质下降威胁到经济发展和公众健康。
造成水资源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城市化: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一方面要求供水量相应增加,另一方面也导致排放到水资源体系中的废水增加。
工业化:工业发展导致更多的化学物质最终汇入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其中很多是有毒和不可生物分解的物质;空气污染物也造成了水质的恶化。
现代农业生产:为了提高农业的产量,人们使用的化肥和农药越来越多,其中相当一部分进入了河流、湖泊、水库和土壤,造成了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土壤侵蚀造成了下游沉淀;牲畜成为水质恶化的一个原因;农业灌溉用水的提取影响到河水的流动和水环境的保护。
不适当的经济活动直接造成水质的恶化,并威胁到水资源供给的安全。
例如: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莱茵河这一为邻近国家提供饮用水源的西欧最大河流被工业、农业等生产活动严重污染,被人们戏称为“欧洲的下水道”。
一些河段的鱼种灭绝了,与水相关的灾难性事件频繁发生。
美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洪水控制和发电:为了控制洪水和发电,各国修建了越来越多的大坝和水库,破坏了河流系统的自净能力,影响了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并进而造成生态灾难。
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为满足各种用水需求,这些国家采用了很多工程技术手段。
随着水资源的开采和废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水资源体系变得越来越脆弱。
水资源免费开采和水服务价格过低更加速了这一趋势。
投资:一方面,各国在废水收集和处理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但有时候并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实施更严格的标准和更新老化的基础设施所需要的资金越来越短缺。
此外,非点源污染在总体污染中占了很大比重,但很难治理。
管理机构和行政部门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反应迟缓。
之所以如此,在很多情况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部门对出现水问题的流域没有管辖权。
因此,它们在管理时往往是各自为政,造成各管理机构之间、上下游之间相互冲突,从而导致供水量减少、质量下降。
这些人类活动和管理措施使河水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
清洁水源的短缺不仅威胁经济的增长,而且最终威胁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
世界银行政策分析和建议项目(二)变革:管理模式的转变到了上个世纪末,包括欧美国家在内的整个世界都面临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的水资源问题。
为此,很多国家政府和一些国际组织都在努力寻求解决办法。
在此背景下,根据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和都伯林国际水资源与环境会议所倡导的新政策和观点,在吸取多年教训的基础上,欧美诸国以及其他一些工业化国家开始转变其水资源管理模式。
这种转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从部门分割转向综合的水资源管理。
传统上,与水资源相关的部门各自完全独立运行,并常常因利用有限的共享水源而发生利益冲突。
与这种部门分割管理不同,综合的水资源管理规划对供水、污染控制、农业、水电、防洪和航运等统筹考虑,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机会成本分析或者水资源用途的最大价值分析来确定水的成本,从而改善对日益紧缺的水资源的配置。
例如:从1995年中期开始,欧洲委员会进行了一系列咨询活动,并于2000年制定了《水资源管理框架指导方针》(The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提出了“基于流域管理的水资源政策”。
这是欧盟水资源管理政策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为欧盟成员国提出了一种综合管理模式。
美国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这体现在《清洁水法》(The Clean Water Act)这一有关水资源质量的重要框架性法律中。
该法改变了美国原有的从项目到项目、污染源到污染源、污染物到污染物的管理模式,转而采用更为整体性的、基于流域的管理战略。
这种管理模式强调以流域为基础保护健康的水系、恢复被破坏的水系。
制定新规制和制度框架。
综合管理要求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必须以流域为基础。
为了采用这种新的管理政策和方法,欧洲诸国和美国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包括规章、标准和指导原则在内的新规制框架。
重视非点源污染控制。
在欧洲和美国,尽管污水溢流和雨水污染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但点源污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控制。
如今像农业灌溉用水等更难控制的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造成水污染的罪魁祸首。
因此,这些国家更加重视非点源污染的控制。
采用市场手段进行需求管理。
传统上,水资源管理主要指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而进行开发建设和拓展供水渠道。
这种纯粹采用工程手段进行的水资源管理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
近年来,欧洲和美国越来越多地实施侧重于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的需求管理,所采用的管理政策手段包括定价、收税、水权保障和转让以及允许私营部门参与水资源管理。
鼓励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参与。
公众参与和咨询被视为促使政府和污染者履行其职责的关键。
近年来,欧美国家正在越来越多地采用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手段,以保障利益相关者能够参与水资源政策和投资项目的规划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