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量

合集下载

如何进行城市道路交通量测量

如何进行城市道路交通量测量

如何进行城市道路交通量测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交通量的测量变得越来越重要。

准确了解和分析交通流量对于规划城市道路、优化交通系统、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测量参数、测量方法和技术创新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介绍如何进行城市道路交通量测量。

一、测量参数城市道路交通量测量的参数主要包括交通密度、车速、车头时距和交通流量等。

交通密度是指单位长度道路上通过车辆的数量,车速是指车辆行驶的速度,车头时距是指相邻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时间间隔,交通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给定截面的车辆数量。

这些参数是测量交通状况的基本指标,也是评价道路交通效率的重要依据。

二、测量方法1. 人工观测法人工观测法是最传统的测量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人工观察、计数、记录和计算来测量交通量等参数。

人工观测法主要适用于交通流量较小的道路,操作简单但时间成本较高。

2. 机械计数器法机械计数器法是利用安装在道路上的机械计数器来自动记录车辆通过数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测量效率。

机械计数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采样时间,准确记录车辆通过的数量。

3. 电子监控法电子监控法主要利用摄像头、雷达、激光等设备来实时监测道路交通状况。

这种方法可以自动采集数据,并通过图像识别、信号处理等技术来进行交通量测量。

电子监控法具有数据准确、实时性强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快速路、高速公路等交通繁忙的道路上。

三、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城市道路交通量测量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以下几个技术创新对城市道路交通量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智能交通系统(ITS)智能交通系统是通过信息传输、处理、控制和管理等技术手段,实现交通系统高效、安全和便捷运行的一种系统。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时获取交通流量、车辆速度、拥堵情况等数据,实现城市道路交通量的精确测量。

2. 车载传感器技术车载传感器技术是指安装在车辆上的传感器设备,可以实时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数据。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量调查分析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量调查分析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量调查分析交通量调查是交通规划和道路设计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对交叉口交通量的调查分析,可以获得道路使用状况的信息,为道路规划和优化提供依据。

本文将对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量调查的目的、方法以及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调查目的1.了解交叉口的交通流量情况,包括高峰期和非高峰期的交通状况。

2.分析交叉口的交通流组成,包括车辆类型和交通流组成。

3.评估现有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拥堵情况。

4.为道路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调查方法1.人工计数法:即通过人工录入交叉口通过车辆的数量和类型。

这种方法适用于交通量较小的交叉口,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调查,较为准确,但相对耗时。

2.视频观察法:通过摄像机观察交叉口的交通流量情况,并进行录像记录,然后通过录像进行交通量的计算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交叉口长时间段的交通量调查,准确度较高。

3.电子监测法:通过安装电子监测设备,如感应线圈或摄像头,实时监测交叉口的交通流量,并通过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交叉口实时交通状态的监测,准确度较高,但成本较高。

三、调查可行性分析1.调查的目的和需要:根据调查目的确定所需要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交通量调查。

2.交通量的重要性:如果交通量对交通规划和道路设计有重要影响,且交叉口交通量较大,那么进行交通量调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3.成本和资源可行性:交通量调查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成本较高或者资源有限,可以考虑其他调查方法或者选择少量样本交叉口进行调查。

4.调查的时期和周期:根据调查目的和需要,确定适当的调查时期和调查周期,避免调查期间的特殊事件或天气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量调查是交通规划和道路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采用适当的调查方法,可以获得准确的交通量数据和交通状况信息,为道路规划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需要在进行交通量调查时,充分考虑调查目的、调查方法的可行性以及调查时期和周期的选择,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浅谈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

浅谈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

浅谈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作者:傅亮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31期摘要:交通量预测目前国内以“四阶段”法为主要依据进行测算,四个阶段分别为交通生成、交通分布、方式划分、交通分配。

交通生成取决于预测区域的人口数量、地域规模、经济发展、用地性质等多个方面;交通分布主要是将各交通小区的交通发生和吸引总量根据一定的方法分摊到各交通小区之间;方式划分要考虑区域对外运输方式的影响,同时考虑交通小区之间通过公交、私家车等不同的出行方式,对几种交通方式之间运输比重进行重新调整;交通分配是将交通量分配到相应的道路网络上。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四阶段法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1(a)-0078-02交通量预测是预测科学在交通分析上的具体应用,是确定道路工程规模和技术标准以及经济评价的依据。

交通量预测就是根据历史、现状和未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交通量变化情况,推测道路在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增长和变化规律,预测得到设计寿命周期内的道路交通量。

目前交通量预测国内采用较多的方法是四阶段法,即交通生成、方式划分、交通分布、交通分配。

(1)交通生成。

交通生成是预测每个影响区未来对外交通发生量、吸引量。

交通出现大小也就取决于影响区的人口数量、地域规模、经济发展、工作岗位、各类用地规模、交通设施、车辆拥有等多个方面。

通过研究社会经济指标,采用线性回归方法预测交通生成量。

(2)交通分布。

阶段二是将各交通小区的交通发生和吸引总量,根据一定的方法分摊到各交通小区之间,也即生成交通OD表。

(3)方式划分。

考虑到城市对外运输方式不仅有公路、城市道路运输方式,还有铁路、水运等运输方式,同时考虑个人是通过公交、私家车、地铁等不同的出行方式,由此自然导致几种交通方式之间运输比重的重新调整。

(4)交通分配。

交通分配是将OD表中的交通量分配到相应的道路网络上,也即为所有出行OD选择从起点(O点)到终点(D点)的路线,本次预测用户均衡分配法。

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及通行能力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及通行能力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及通行能力分析摘要:交通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在对其展开分析的过程中首先要认识到道路上发生的多种交通安全事故都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只有从交通组成和交通量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才能够认识到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

城市道路在长期使用后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保证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就必须要对道路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因此城市道路中的施工现象无法有效的避免。

但是道路施工的过程会给周边的环境带来诸多的影响,如何尽可能降低道路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

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应尽可能减小施工对交通造成的影响;其次要尽可能降低道路施工给正常的行车驾驶人带来的风险。

现阶段在进行道路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路段的车速会显著降低,道路的通行能力明显下降,其他未施工路段则几乎不会受到影响。

当道路的施工区域占据了部分道路时,驾驶人在经过施工路段时不得不进行变道,这一行为会导致其他车道的车速变缓,进而出现一定的拥堵现象。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通行能力引言随着时间的飞逝,我国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城市逐渐变成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城市正在飞速发展,城市的交通也因人口不断涌入,使交通的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增多导致交通变得拥挤,市政府意识到需要对城市交通进行改变,为此下文会先分析,之后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一、城市道路施工区概述在进行道路施工的过程中,为有效保证施工人员以及各种类型设备的安全,对部分道路进行维修的区域称之为道路施工区。

这一区域在城市道路维护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在对施工区组成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后,将道路施工区域划分为4个部分,依次分别是预警区、过渡区、活动区及终止区。

现阶段在进行道路施工过程中,将施工区划分为2种类型:全封闭施工区域和半封闭施工区域。

全封闭施工区域是指一整条车道都被完全占用;而半封闭则是指只占用车道的一部分。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半封闭施工区域又可划分为占用一个方向全部车道进行施工和占用一个方向部分车道进行施工。

2-5 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

2-5 交通量、速度、密度调查
③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与间歇式调查相同。
④ 填报内容。除了间歇式调查所填报的内容外,还包括
年平均昼夜顺序交通量图、小时交通量统计表、日交通量 月报表、年报表等。计算年平均日交通量和月、周日不均 系数等。
5、城市交通量调查
城市交通调查的特点:路网密度大、交叉口多、路段短、
交通量大、车型复杂,影响因素多等。
(2)连续式调查(非间歇式调查)
① 调查站点的设置。站点设置的目的是获得交通流量
的变化规律,提供全年完整的交通量数据,逐步简化观测 工作。站点设置应设在有代表性的路段上,综合考虑地形、 气候因素,避免集中或过分靠近大城市。
② 调查次数和时间。连续一年为一个周期,每天连续
24h调查,按照小时交通量记录数据。
车型 时段
小客车 大客车 小货车
中型 货车
大型 货车
大型公 交车
合计
6:00~6:15
6:15~6:30
6:30~6:45

合计
(2)浮动车调查方法(Floating Car Method)
调查时,一人记录对向开来的车辆数量,另外一人 记录测试车超越同向车辆和被超越车辆数,第3人 记录时间以及停始时间。行驶距离应可以从里程表 读取。调查过程中,测试车一般需要沿调查路线往 返行驶12~16次。
调查对象:路段、交叉口和城市出入口道路、公交(路面
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车站、广场、交通枢纽、大型体育场 馆等。 主要道路:设置主控制站,24h调查/2年,分方向、分车 型 次要道路:设置副控制站,24h调查/2年,不分方向 调查方法:人工计数法和浮动车法
6.交叉口交通流量调查
特点:交通混合、车流复杂、交通环境和安全性差

城市道路交通量描述

城市道路交通量描述

城市道路交通量描述嘿,朋友们!咱今天就来唠唠城市道路交通量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城市道路啊,就像人体的血管一样,那交通量就是血液在血管里流淌的状况。

要是这血管里的血一会儿多得要命,一会儿又少得可怜,那身体能舒服吗?同理,城市道路的交通量要是不合理,那咱们出行可就遭罪啦!咱就拿早高峰来说吧,那路上的车啊,就跟蚂蚁似的,密密麻麻,一辆接着一辆。

你要是着急上班,那可真是心焦啊!看着前面的车龙,就感觉时间在一点点溜走,你说急人不急人?这时候你就恨不得自己的车能长翅膀飞过去。

再说说晚高峰,大家都累了一天,都盼着赶紧回家休息呢,可这路上的车还是那么多。

有时候堵得厉害,感觉自己就像被粘在了路上一样,动都动不了。

这时候你会不会想,为啥城市里的人这么多,车也这么多呢?其实啊,城市道路交通量的多少跟很多因素有关呢。

比如说城市的规划,要是商业区、住宅区都集中在一块儿,那上下班的时候交通量能不大吗?还有啊,公共交通要是不发达,大家都只能开车出门,那车能不多吗?这就好比家里的水管子,要是只有一个小口出水,那大家都得挤在那儿接水,不就乱套了嘛!咱再想想,要是大家都能文明出行,遵守交通规则,那是不是也能让道路顺畅不少呢?别老是乱插队、乱变道,这样不仅危险,还会影响整个交通的流畅。

这就好像一群人在排队,要是有人总插队,那队伍不就乱了,大家都走不快了嘛!而且啊,咱能不能多选择一下公共交通呢?地铁、公交啥的,虽然可能挤一点,但是环保啊,还能缓解交通压力呢!你想想,要是一半的人都不开车了,那路上得少多少车啊,交通量不就降下来了嘛!咱也别光抱怨交通不好,咱自己也得做点啥呀!比如提前规划好路线,避开那些容易堵车的地方。

或者干脆早点出门,避开高峰时段。

这就像咱要去一个地方,得找一条好走的路,不能明知前面堵得死死的,还非要往那儿钻,那不是自找麻烦嘛!城市道路交通量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出行,关系到城市的运转。

咱都得重视起来,从自己做起,为改善交通状况出一份力。

三级公路设计交通量标准

三级公路设计交通量标准

三级公路设计交通量标准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JTGD C02-2012)中关于三级公路交通量标准的规定,可制定以下交通量标准:
1. 设计年交通量(ADT):设计年交通量是根据道路等级和所在城市的规模、发展趋势等因素确定的预测未来交通量。

根据城市的规模不同,设计年交通量标准的值可能会有所不同。

2. 车道通行能力(V/C):车道通行能力是指车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车辆的最大能力。

三级公路的车道通行能力标准如下:
- 平均车速小于40公里/小时:每条车道的车辆通行能力不低于每小时400辆;
- 平均车速在40~60公里/小时:每条车道的车辆通行能力不低于每小时500辆;
- 平均车速大于60公里/小时:每条车道的车辆通行能力不低于每小时600辆。

3. 路段分流指数(LRI):路段分流指数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路段的车辆流量与车道通行能力的比值。

三级公路的路段分流指数标准如下:
- 平均车速小于40公里/小时:LRI不高于0.9;
- 平均车速在40~60公里/小时:LRI不高于0.8;
- 平均车速大于60公里/小时:LRI不高于0.7。

4. 中央隔离带对应车道数:根据交通需求和安全要求,三级公路中央隔离带对应的车道数应满足以下标准:
- 单向两车道:中央隔离带宽度不小于4米;
- 双向四车道:中央隔离带宽度不小于6米。

注意:
以上标准仅作为参考,实际应根据具体城市的交通规划、道路设计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调整,并结合可行性研究进行具体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量

城市道路交通量

月变化
• 一年内各月交通量的变化称为月变化 。 • 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平均日交通量之比,
称为交通量的月变化系数(或称月不均衡系 数,月换算系数),以K月表示。 1 365 Qi AADT 年平均日交通量 365 i 1 K月 1 k MADT 月平均日交通量 Qi k i 1
交通量的构成特性
• 指交通量中各种交通工具(机动车、非机动
车、客车、货车;大、中、小客货车、公交 车、出租车、摩托车等等)所占数量和比重。 • 公路交通量构成 • 城市出人口道路交通量构成 • 城市道路交通量构成
§3-2统计交通量的方法
• 交通调查:是一种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流以及与
其有关现象的数据(片断),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与掌 握交通流的规律。目的是:向交通、城市建设规划与环境 保护、公共交通管理等部门提供改善、优化道路交通的实 际参考资料和数据。调查对象:交通流现象以及与交通流 有关的一切。 美:1921年开始, 英:1922年开始,33年后每隔3年一次,平均每7km1个观 测点; 意:1927年开始,每年进行一定天数的连续观测; 日:1928年开始,1962年起每3年一次,每次春、秋非节 假日各调查2d,平均不到6km一个观测站,上午7点到下 午19点; 我国:1955、1958年,1979年10月起国道、干线调查。 参考资料:《交通调查与分析》严宝杰 主编,人民交通 出版社,1994
第三章 交通量
• §2-1交通量的分布特性 • §3-2统计交通量的方法 • §3-3交通量调查 • §3-4交通量资料的应用
交通量
• 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 • • • • •
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按交通类型分,有: 机动车交通量 非机动车交通量 行人交通量 一般不加说明则指机动车交通量,且指来往两个 方向的车辆数。 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交 通量都有变化。 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之为交通 量的时空分布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像法
• 可以通过一定时间间隔的连续图像给出连
续的交通流详细资料。要求将摄像机升高 到工作位置(或合适的建筑物),以便能 观察到所需的范围。 • 优点是现场人员较少,资料可以长期反复 应用,也比较直观。 • 缺点是费用比较高,内业整理工作量大。
自动计数法
• 目前世界上已经广泛采用自动装置进行交
通量调查。 • 优点:可连续观测;可得各时段的交通量 增减变化规律;目前已经可以分车道、车 种、流向; • 缺点:一次投资大;对某些车种、或车流 大时不够精确可靠; • 装置:车辆检测器(传感器)、计数器
车辆检测器
• • • • • • • • • •
12.7mm 1/2英寸
气压式车辆检测器 25.4mm 电接触式 1英寸 光电式 雷达式 磁场式 超声波 红外线 视频检测 其他: 电容式,压电式,摩擦电式,地震式等
计数器类型
• 1、数字式计数器 • 2、录带式计数器 • 3、环形图表式计数器 • 4、计算机式计数器
在城市道路上,交通量时变图一般呈马鞍形,上下午 各有一个高峰,在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个小时,称为 高峰小时,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 高峰小时交通量占该天全天交通量之比称为高峰小时 流量比(以%表示) 。
高峰小时内交通量的变化
• 高峰小时系数(PHF):就是高峰小时交通
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 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一日内的时变化
• 交通量的日变图。亦有采用直方图表示的,
以某一小时或某一时段交通量占全日交通 量之比表示交通量的时变规律。 • 常用的有16个小时(6:00~22:00)或12个小 时(6:00~18:00),亦有用18小时 (4:00~22:00)交通量占全日交通量之比及 高峰小时占全日交通量之比作为特征变化 系数。
交通量的构成特性
• 指交通量中各种交通工具(机动车、非机动
车、客车、货车;大、中、小客货车、公交 车、出租车、摩托车等等)所占数量和比重。 • 公路交通量构成 • 城市出人口道路交通量构成 • 城市道路交通量构成
§3-2统计交通量的方法
• 交通调查:是一种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流以及与
其有关现象的数据(片断),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与掌 握交通流的规律。目的是:向交通、城市建设规划与环境 保护、公共交通管理等部门提供改善、优化道路交通的实 际参考资料和数据。调查对象:交通流现象以及与交通流 有关的一切。 美:1921年开始, 英:1922年开始,33年后每隔3年一次,平均每7km1个观 测点; 意:1927年开始,每年进行一定天数的连续观测; 日:1928年开始,1962年起每3年一次,每次春、秋非节 假日各调查2d,平均不到6km一个观测站,上午7点到下 午19点; 我国:1955、1958年,1979年10月起国道、干线调查。 参考资料:《交通调查与分析》严宝杰 主编,人民交通 出版社,1994
高峰小时交通量 PHF 15 4 高峰15 min 流量
• 类似地还有PHF5, PHF6,PHF10等表示的
高峰小时系数。
统计 8:00 8:05 8:10 8:15 8:20 8:25 8:30 8:35 8:40 8:45 8:50 8:55 ~ ~ ~ ~ ~ ~ ~ ~ ~ ~ ~ 时 ~ 间 8:05 8:10 8:15 8:20 8:25 8:30 8:35 8:40 8:45 8:50 8:55 9:00
• 例:某测站测得各月的交通量及全年的累计交通量如 •
表,试计算各月的月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变系数(K月)。 月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变系数计算表
1
65785 2122 1.14
月份
全月交通量 MADT K月
2
42750 1527 1.58
3
67141 2166 1.11
4
73317 2444 0.99
5
77099 2487 0.97•方向分布:方向分布系数KD
• Kd=(主要行车方向交通量/双向交通量)×100% • 我国公路的方向分布系数
东部
n n
中部
n
西部
全国平均
n
类型 5mi 15m 60m 5mi 15m 60m 5mi 15m 60m 5mi 15m 60m i i i i i i i i
n n n n n n n n 城郊 公 0.66 0.58 0.58 0.61 0.57 0.57 0.65 0.57 0.58 0.64 0.57 0.58 路 乡村 公 路 0.71 0.60 0.61 0.60 0.57 0.61 0.66 0.59
第三章 交通量
• §2-1交通量的分布特性 • §3-2统计交通量的方法 • §3-3交通量调查 • §3-4交通量资料的应用
交通量
• 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 • • • • •
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按交通类型分,有: 机动车交通量 非机动车交通量 行人交通量 一般不加说明则指机动车交通量,且指来往两个 方向的车辆数。 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交 通量都有变化。 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之为交通 量的时空分布特性。
周变化
• 周变化是指一周内各天的交通量变化,因
此也称周日变化。
• 日交通量系数Kd定义为:年平均日交通量除以某周日 •
的平均交通量。 某周日的平均日交通量等于全年所有该周日的交通 量除以全年该周日的总天数。
周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全年合 计
累计交通 1114 1288 1294 1284 1270 1293 1268 881516 69 09 86 98 30 86 38 辆 周的年平 均日交 2103 通辆 Kd 1.15 2477 2490 2471 2443 2488 2439 0.97 0.97 0.98 0.99 0.97 0.99 2415
月变化
• 一年内各月交通量的变化称为月变化 。 • 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平均日交通量之比,
称为交通量的月变化系数(或称月不均衡系 数,月换算系数),以K月表示。 1 365 Qi AADT 年平均日交通量 365 i 1 K月 1 k MADT 月平均日交通量 Qi k i 1
分数; 测试延续时间较长,应注意路段和行驶时间不要太长; 得到的交通量是平均值。(整个观测时段内)
行车方 向
观测次 数
逆向交会 车辆数 XW
同向超越测 试车的车 辆数YE
行程时间tW 同向被测试车 超越的车辆 分 秒 换算为 数ZE 分
1
2 A→B ┇
n
平均值 行车方 向 观测次 数 1 2 B→A ┇ n 平均值 逆向交会 车辆数 XE 同向超越测 试车的车 辆数YW 行程时间tE 同向被测试车 超越的车辆 分 秒 换算为 数ZW 分


§2-1交通量的分布特性
• 一、交通量的表达方式 • 二、交通量的空间分布
• 三、交通量的时间分布
交通量的表达方式
1 n • 平均交通量= Qi n i 1
1 365 • 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AADT Qi 365 i 1 • 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
一个月的日交通量总和 MADT 本月的天数
• 研究表明,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之比的K值十分稳定。
• 选择适当的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
据国外观测,按道路类别及所在地区不同,K值分布在12%~18%范 围内。
量。根据美国的研究认为第30位最高小时 是最合适的。
影响交通量特性的因素
• 公路、城市道路的类型或等级 • 道路功能 • 地区特征 • 时间特征
6
72782 2426 0.99
7
70641 2279 1.06
8
70951 2289 1.05
9
83043 2768 0.87
10
91661 2957 0.82
11
88166 2939 0.82
12
78180 2522 0.96
全年 合 计
881516 AADT =2415
解:首先计算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2415(辆/d) 再计算月平均日交通量及月变系数:1月份MADT= 2122(辆/d) K 月= 1.14 其余类推,结果如表第三、第四行。 从表可知,二月份的月变化系数最大,为1.58。说明气候寒冷与春节对 出车影响较大,故二月为一年交通量最少的一个月。
通量。我国广大农村公路上交通量很小,甚至国 道某些线路上交通量也不大,而大城市出入口干 道一般大于5000辆/d,城市道路交通量就更大, 如武汉的航大路日最大交通量达21300辆,北京 崇文门的日交通量达27871辆,自行车为108306 辆/d,南京市中央路小汽车为33620辆/d。 由于路网上各路段的等级、功能、所处的区位不 同,在同一时间内,路网上各路段的交通量有很 大不同。一般我们用路网交通量分布图来表示交 通量在各路段上的分布。
5min 交 118 114 112 通 量
111 111 120 115 106 104 118 110 107
由上表知8:25~8:30为最高5min,故 PHF5= 1346/(120×12)=0.93 最高15min交通量为8:20~8:35,故 PHF15= 1346/(346×4)=0.97
1 WADT Qi • 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 7 i 1
7
• 小时交通量:一小时内通过观测断面的车
辆数。 • 高峰小时交通量(Peak Hour Flow,PHF): 一天内的高峰期间连续60min的最大交通量。 • 所谓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就是将一年中 测得的8700个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按序 排列,排在第30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 •
• • • •
一、手工计数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