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模板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模板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模板

一交通量预测

1.1 交通调查现状

新开北路北延(源兴路~通沪大道)位于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北部,南起源兴路,北至通沪大道,全场约2.6Km,道路规划宽50m,是一条南北方向的城市主干道,是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二十一横二十二纵”的主干路布局中的一条纵向主干路,也是连通崇川区、通州区的重要道路。

新开北路北延建成后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兴富路、东快速路等道路的交通压力,提高了开发区与崇川区的连通性,提升南通市的城市面貌,拉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变附近的交通需求,项目建成后将产生大量的旅游交通量和沿线居民的出行产生交通量。

规划道路附近用地布局及道路流量图

1.2 远期交通量需求分析

本道路建成后交通量表现为旅游交通运输产生和沿线居民出行产生的交通量等,拟建项目预测的远景交通量构成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基于现状路网条件下而发展的趋势型交通量

(2)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诱增交通量

(3)本项目建成后本地出行交通量

1.3 预测思路和方法

1.3.1 预测思路

本研究预测的主要思路为:以交通调查为基础,在分析XX市路网现状状况、交通量现状和路网规划的基础上,结合XX市城市总体规划、经济产业发展的布局规划,根据研究路网的地位和交通功能,对未来交通量进行预测。

1.3.2 预测方法

交通预测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于增长弹性系数直接进行预测的交通增长率预测法或基于总体发展规划的总量控制法;另一类是基于土地利用的四阶段法,即出行发生、出行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量分配。本研究综合考虑两种方法,并结合TransCAD软件对目标年的交通量进行预测。

1.4 道路交通量预测

通过对现状道路交通量进行调查,通过拟建道路临近的第二条主干路或者快速路围合的范围建立道路交通网络,划分交通小区,运用Transcad软件和OD反推技术计算出该道路路段及相交道路未来年高峰小时交通量。

交通小区划分

充分考虑区域内土地使用性质,路网构成等因素,根据交通小区的划分原则,对现状道路网络进行交通小区划分。

交通小区划分图

OD反推

本次选取研究区域内关键道路进行高峰小时交通量调查,并与已有相关资料数据进行拟合,并根据最大熵模型和梯度法,从路段实测交通量反推O、D。

交通产生与吸引预测

根据《南通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关于南通居民出行特征的分析,可以得到居民人均日出行次数、出行目的构成、出行方式构成、出行吸引量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等等,以及对未来的相关数据的预测,本次交通量预测采用以上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推求未来目标年的交通产生量。

远景年年南通市不同出行目的出行强度预测表

远景年交通出行方式构成预测表(%)

交通分布预测

交通分布预测是根据各交通小区特征年交通发生(吸引)量,以及基础OD 分布矩阵,来确定各交通小区之间的交通流量、流向,即确定目标年交通小区的交通OD分布,同时叠加一期居住区和基地目标年的高峰小时吸引发生交通量,既得目标年OD期望线如下图所示。

目标年交通小区OD期望线

交通分配预测

本项目研究中,应用交通系统分析软件TransCAD来进行交通分配预测。目标年各交通小区交通量及路段饱和度的分布预测结果详见下图。

目标年道路网路段流量预测

1.4.1 路段流量预测

国胜路特征年路段交通量预测表(pcu/h)

注,方向不均匀系数取0.55

国胜路段特征年路段流量图

1.4.2 交叉口流量预测

新开南路~花园港路交叉口交通流向图

2032年新开南路-瑞兴路交叉口交通量预测结果

1.5 服务水平评价

1.5.1 路段服务水平分析

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之间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旅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服务水平一般由速度、行程时间,驾驶自由度,交通间断,舒适和方便以及安全等来反映。按不同类交通设施的服务水平,美国将服务水平分为A到F六个等级,我国服务水平分为四级,一级相当于美国的A、B级,二三级分别相当于美国的C级及D级,四级相当于美国的E、F两级,本次评价中采用A~F的评价指标。

服务水平标准表

各级服务水平的交通延误状况为:

A:畅行车流,基本无延误;

B:稳定车流,有少量延误;

C:稳定车流,有一定延误,但司机可接受;

D:接近不稳定车流,有较大延误,但司机还能忍受;

E:不稳定车流,交通拥挤,延误很大,司机无法忍受;

F:交通严重阻塞,车辆时开时停。

1.5.2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

城市道路中设计通行能力是指在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在选用的设计服务水平下,1h所能通过的车辆(标准汽车)最大数。

城市道路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pcu/h)

城市道路路段设计通行能力可根据一个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进行修正而得,对行车速度60km/h的道路,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为1800(pcu/h)。道路单向设计通行能力可按下式计算:

N=Np×A1×A2×A3

式中:

N—单向设计通行能力(pcu/h);

Np—一条车道可能通行能力(pcu/h);

A1—道路分类系数,次干路取0.85,主干路取0.8;

A2—车道数修正系数;

A3—交叉口影响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取0.9。

车道数修正系数采用值

根据计算,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单向的通行能力见下表:

1.5.3路段服务水平计算

道路服务水平评价一般通过将V/C的值带入到上表中来确定,XXX路段路段服务水平见下表

路段服务水平表(4车道)

路段服务水平表(6车道)

1.5.4 车道数确定

根据上述分析,胜利路布置双向两条机动车道,在建成年车流比较畅通,但在远期规划年末可以达到F级服务水平,交通严重阻塞。

胜利路布置双向四条机动车道,在远期规划年末交通服务等级刚达到C级,为稳定车流。

1.5.5交叉口服务水平分析

交叉口服务水平通过延误指标来确定,其延误一般通过理论计算或者软件仿

真得出,本次延误通过德国仿真软件VISSIM建立交叉口模型获得,将获得的延误值带入下表中获得交叉口的服务水平。

交叉口延误服务水平表

新开南路与瑞兴路、花园港路、新兴路等相交道路交叉口服务水平和延误如下表所示:

新开南路相交道路延误及服务水平表

根据上述分析,新开南路与各个相交道路的交叉口进口道渠化车道数(B方案)在规划年服务水平能达到C级服务水平,车流较稳定,能满足出行者的交通需求。

简述交通量分析预测方法

简述交通量预测方法与步骤 一、交通调查与分析 1.调查综述 道路交通量与项目影响区的交通出行分布是交通量预测的基础资料。为了对公路建设项目未来年的交通量发展情况进行预测,需要调查了解项目影响区交通发展状况,相关路网交通现状,各类车辆的起讫点分布,交通组成等基础数据资料。 交通调查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相关公路的道路状况和交通状况调查,另一方面是车辆出行分布调查,据此分析项目影响区的车辆出行分布状况。相关公路道路与交通状况调查主要包括相关公路历史流量发展分析,交通组成分析,用于分析项目影响区交通发展规律;车辆出行分布调查主要调查车辆出行的起讫点,即OD 调查,用于分析项目影响区及相关路网车辆的空间、时间分布特征,掌握交通现状。 2、交通量OD 调查及分析 OD 调查和交通量观测主要是为了全面掌握项目影响区内各方向公路运输通道的交通流量、流向、车型构成等交通特性,为拟建项目所在通道的运输需求特点分析和交通量预测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OD 调查点位置布设原则为: ⑴在能够把握交通流量分布特性和不影响调查目的及精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OD 调查点个数,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⑵OD 点应尽量远离城区(一般为10 公里左右); ⑶为了和历年的交通量调查资料相互检验、补充,在不影响调查目的的前提下,调查地点尽量与历年交通量观测点一致或靠近。 以OD 调查和交通量观测数据为基础,按照调查所采用的抽样率,根据主要相关公路历年交通量计算得到的月不均匀系数和周日不均匀系数将每个调查点的OD 交通量进行扩大、修正,形成单点年平均日OD 交通量(AADT ),并得到单点OD 表。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各代表车型和车辆折算系数规定如下表所示。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 各调查点年平均日交通量计算公式如下:

公路项目交通量预测分析关键点

公路项目交通量预测分析关键点 摘要:本文在介绍交通量预测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公路预测失准的原因,归纳总结出公路项目交通量预测的关键点,提高公路交通量预测准确性。旨在提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公路项目;交通量预测;关键点 交通需求量预测即远景交通量,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是提高公路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公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如何应用四阶段交通量预测法,做好建项目交通需求量预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思路与方法: 交通需求历来被认为是派生性需求,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等本源性需求的变化直接决定交通需求这一派生性需求的大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相关区域通道交通需求量将跟随呈现出增长趋势,必然产生趋势交通量;而公路项目的建成,又将改善公路服务区域内的交通条件,改善沿线地区投环境,进一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从而诱发潜在的交通需求,产生增交通量;同时,由于新建公路的走向和连结,还将改变原有路网与其运输方式,以及预测期内其它新建运输方式对通道内交通量的吸引,成转移交通量。因此,在预测交通需求量时,必须对趋势交通量、诱增通量和转移交通量进行相应的预测,以得出较为符合实际情况的远景通量。 预测交通需求量有多种方法,为了提高预测精确度,充分应用区域济学分区理论,采用四阶段交通量预测法,即根据交通调查所获得的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资料和OD分布情况,在分析该地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的基础上,预测其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从而预测区域未来各小区的趋势和诱增的交通出行产生与吸引量:然后进行通量出行分布预测,得到未来特征年的出行分布OD表;由于预测期项目区域交通路网或其它运输方式的可能建设,在充分考虑交通量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运输方式分担得出项目未来特征年的OD表,再通过交通量分配,最终获得拟建公路项目交通量的预测结果。 2、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失准的原因 2.1缺乏统一的预测标准 由于缺乏标准的限制,每种具体方法对数据的要求不够明确,使得前期现状分析或交通调查的各种数据与后面的交通量预测联系不紧密,有的数据用不上,应有的数据却没有。这不仅增加了预测的工作量,而且预测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同时,对模型中参数、系数的确定方法不够清晰,由于基础数据不完善及确定系

某城市桥梁改造工程交通量预测方法的分析研究

某城市桥梁改造工程交通量预测方法的分析研究 发表时间:2014-11-20T14:50:28.327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5月上旬供稿作者:项少华 [导读] 交通量预测是桥梁工程前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确定桥梁工程规模、技术标准的依据。 Analysis of Traffic Forecasting Methods of Bridge Reconstruction Project in a City 项少华 XIANG Shao-hua;张培辉 ZHANG Pei-hui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 230011) (Anhui Transport Consulting & Design Institute Co.,Ltd.,Hefei 230011,China) 摘要: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由于影响因素多,路网复杂,组织进行OD调查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本文针对兼具公路功能的市政桥梁工程,提出利用城市外围公路网OD调查数据来进行交通量预测的方法。 Abstract: Due to many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road network complexity of municipal highway bridge project, organizations need to conduct OD survey which will spend a larger number of human,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aiming at the municipal bridge engineering with the highway function, the method of using peri-urban road networks OD survey data for traffic forecasting is proposed. 关键词:交通量预测;四阶段法;OD调查 Key words: traffic forecast;four-stage method;OD survey 中图分类号:U49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3-0072-02 0 引言 交通量预测是桥梁工程前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确定桥梁工程规模、技术标准的依据。现阶段交通量预测广泛采用“四阶段”法进行预测。 “四阶段”法以机动车OD调查为基础,需要采集大量的基础数据,交通量OD调查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城市的桥梁工程项目受时间和财力所限,无法组织进行市内大规模的交通量OD调查。 本文结合蚌埠解放路桥改造工程,探讨了利用公路网OD数据来进行城市跨河桥梁交通量预测的方法。在该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本文通过对市区内几条过河通道进行交通量调查,结合蚌埠市外围公路网已有OD调查资料来生成区域基年OD数据,进行四阶段法预测。该方案充分利用现有公路网的OD数据,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投入。 1 项目概况 蚌埠市现辖龙子湖、蚌山、禹会及淮上四区。淮上区位于淮河以北,其余三区在淮河以南。现由本项目及朝阳路淮河桥共同承担市区内部过江交通任务(报告编制阶段,蚌埠大庆路淮河公路桥正在建设当中,现已建成通车,本次预测以当时的路网结构进行分析)。本项目是S101、S307及G206共用的一座过淮河桥梁,在区域公路及城市道路网中地位重大。 2 交通量调查 2.1 0D调查点布设根据对区域路网的分析,本次在蚌埠解放路桥及朝阳路桥处补充两处OD调查点,利用外围公路OD调查点6处,调查点分布如图1所示。 2.2 OD分区根据对已有外围的公路OD调查及本次补充的两座大桥调查资料的初步整理,本报告将项目影响区划分为24个OD小区,如表1所示。 3 交通量预测 3.1 交通生成预测交通量生成预测采用增长率法,关键为确定交通量弹性系数,城市交通受城市人口规模、土地利用状况等因素影响,与城市道路交通流密切相关的运输指标为城区机动车保有量。本次分析通过对比中心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增长状况,预测影响区未来客货车交通量增长弹性系数如表2所示。 根据上述经济及弹性系数预测结果,未来年各小区客货车增长率由下述公式可推算得本项目未来年交通量增长率。 Rk=Tk×E Rb=Th×E 式中:Rk、Rh—未来年影响区内客、货交通量增长率(%);Tk、Th—未来年影响区内客、货交通量对经济指标的弹性系数;E—未来年影响区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3.1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3.1.1调查综述 交通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现状区域路网的交通特性,掌握路段交通量及其特征。通过交通调查来分析路段交通量及车种组成、时空分布特征等,了解区域交通发生、集中及分布状况。 本项目有关的交通调查主要是交通量调查。 交通量调查是收集沿线主要相关道路的历年交通量状况,交通量的车种构成以及有关连续式观测站点的交通量时空变化特征等资料。 3.2 相关运输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拟建项目X922荔波县翁昂至瑶山(捞村至瑶山段)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起点位于荔波县捞村,顺接X922翁昂至捞村段,终点位于荔波县瑶山与X418平交,终点桩号K20+762.250。路线推荐方案全长20.762公里。 根据贵州省公路局及地方观测点提供的交通量统计资料,现有与该项目相关的公路主要有X922翁昂至捞村段(原Y101乡道),X418线。公路沿线历年的交通量观测值见表3-1。 表3-1 X922捞村至瑶山段(原Y007乡道)公路历年平均交通量单位:辆/日 车型年份小型货 车 中型货 车 大型货 车 中小型 客车 大型客 车 拖挂车其它车 混合车 折算值 200632 16 7 86 3 31 193 200742 21 8 114 4 40 251 200848 24 11 130 5 46 290 200959 31 13 164 5 58 361 201074 38 15 200 6 70 444 201194 48 20 255 8 90 566 2012101 51 21 274 8 96 605 2013105 54 23 288 9 102 639 2014121 61 24 328 11 114 725 2015133 68 28 364 12 128 805 注:表中数据除混合车折算值为按小客车为标准的折算值外,其余均为自然车辆数。

可研交通量分析

由于经济和人口因素发生变化,道路整改后,这个区域内的交通量会发生一定的增长,对这种增长的交通量预测称为趋势交通量预测。预测时,以路段交通量的增长与其影响区的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法进行预测。 1、影响区系数 影响交通量变化的相关指标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车辆拥有量等,利用数理统计知识,将各交通区经济指标与相应交通区的客货运量进行回归分析总结,得出各指标的相关系数,取最大相关系数对应的指标作为最相关指标,根据相关指标增长率确定路段的影响区系数。 影响区系数: ij ak k L m L m /)(∑= 式中,k L :路段在影响区内的里程 ak m :为影响区域内的最相关指标增长率 ij L :路段的总里程 2、正常交通量预测模型 m A A i i Q Q y y n n 101+==- 式中,n Q :远景第n 年的路段交通量 1 -n Q :远景第1-n 年的路段交通量,当1=n 时为基年交通 量 y i :交通量增长率 A ,1A :待定参数,根据历史年份的y i ,m 用最小二乘法 确定

本项目建成后,线路通行能力提高,从而导致部分交通量从其他路线转移到本项目路线上来。这部分交通量是由于道路的建成而产生的,同时也构成了这一路网的基本交通量。因此合理地确定转移交通量对道路交通量分析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 1、交通阻抗 确定交通阻抗是转移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预测的关键步骤之一,交通阻抗是指路网中路段或路径的运行距离、时间、费用、舒适度或者这些因素的综合。我们这里针对城市里居民出行考虑的首要因素,选取平均行驶时间作为路段的交通阻抗。 3 321)/(])/(1/[/C Q C Q U U U L t x ααβαβ+=+== 式中,t :交通阻抗 U :车辆平均行驶速度,h km / x U :道路的设计车速,h km / 1α,2α,3α:回归参数 Q :交通量,辆/h 2、相关路段转移交通量预测 (1)转移交通量计算公式 ro r r r Q Q Q P Q P Q t t c t t c c t c t c t P c t c t c t P -=?=+=+=-+--=-+--=0011100111111000000/2/)(2/)()]/exp()//[exp()/exp()]/exp()//[exp()/exp(σσσσσσ 式中,0t ,1t :道路建成前、后的交通阻抗

道路项目交通量预测方案

1、交通量预测依据的确定,预测思路和方法的撰写; ①明确本项目的开工时间、建成时间以及投入运营的时间; 2、现状交通调查及分析; ①确定交通小区:明确道路沿线周围的区、城镇、县等的行政管辖界限以及这些地区的大概用地性质,以便于道路影响交通小区的划分和影响范围的确定; ②制定交通调查的表格(客车和货车的调查表格); ③确定调查点(主要以城市出入口、快速路与快速路以及主干路等的大流量交叉口、主要人流量和车流量产生与吸引点) ④调查车流量的统计分析; ⑤本道路现状交通量的调查与分析(项目历年来的交通量统计、如果有分段的历年流量统计最好,还有分车型); ⑥与本道路相交的每条道路的历年流量统计(尽量包括所有相交道路历年来的分车型流量统计); ⑦确定本项目内是否有其他运输方式(比如铁路、航空等,如果有确定每个方式的规模和年运输量) 3、基年OD表的计算分析 ①评价年的确定; ②基年影响范围内交通小区OD的计算,根据OD公式来计算(分别统计出客车、货车的OD以及总的OD); ③对基年OD的交通特性进行分析;

4、交通量预测; ①各影响交通小区发生、集中交通量预测(本项目应用弹性系数模型来进行交通量预测,为了确定相关弹性系数,需要提供的数据主要有:各个影响范围内各个城镇、县、区等历年来的人口、GDP、(近一二十年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人均GDP等); ②各影响交通小区弹性系数预测(各个影响范围内各个城镇、县、区等历年来公路运输情况:包括客运量、客运周转量(亿人公里)、货运量、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 ③各影响交通小区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和交通增长率预测 5、趋势交通量 ①应用“弗莱特”模型进行交通量分布; ②确定未来年的趋势OD交通量; ③结合各小区未来年趋势OD交通量总结出本项目路段未来年的总趋势交通量; 6、转移交通量; 确定本项目影响范围内是否有其他交通方式,如果有确定好每种其他方式未来年的转移交通量,然后总结出未来年总的转移交通量。 7、诱增交通量 对拟建项目各特征年份诱增交通量增长率进行预测。 8、未来交通量预测 未来各影响区之间的交通量包括三个部分,即趋势型交通量、转移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一般说来,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主要分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3.1现状交通调查及分析 3.1.1项目影响区的确定 项目影响区根据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一般按行政区域划分。根据对各地区经济和交通的影响程度以及区域内物流和车流集散的特点,结合各地区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和路网状况,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彭山区,间接影响区包括眉山市、新津县等。 3.1.2交通现状分析 1、交通现状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仍然是居民的主要交通方式,但重要性有所下降,两轮电动车的出行比例已上升至10.1%,汽车出行增长较快,达到12.5%,公交车比例仅为14.7%。彭山区私家车发展势头强劲,将成为未来城市机动车增长的主要因素。 2、项目影响区交通现状及规划条件 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关系十分密切,当然这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当前我们正处在快速城市化和快速机动化交织的历史时期,城市交通压力急剧增加,过去五年彭山区机动车每年以10.8%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道路的增长速度远低于此。彭山区城范围内现状主次干道路网密度2.44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支路路网密度更低,而城市主干道和支路的平均容积率要达到规划水平,还存在有很大差距。因此加大路网建设力度仍然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 3.2 交通量预测方法 交通量预测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片区路网的分析,研究项目建设给片区经济发展所

带来的交通影响及其程度,判断在当前这种交通路网的承载能力下的影响,能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确定合理的项目出入口位置。道路断面的设置形式是否合理,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条件。设计通行能力低于设计交通量的道路形式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容易造成片区路网的交通拥挤,甚至发生交通堵塞,要求设计通行能力必须大于设计交通量。另一方面,通行能力也不能过大,否则使道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必然造成大量的浪费。 交通量预测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因素很多,把握预测方向和提高预测精度,一值是世界各国交通研究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一切交通问题研究的基础。本可研报告对交通量预测按照国际上业已成熟的四阶段模式,即交通生成、方式划分、交通分布和交通量分配进行的。是在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及土地使用分析的基础上,对道路网络整体进行交通模拟。交通模拟中各种模型建立,都是进行相应统计检验后得到,模型精度一般在15%以内。 3.3 交通量预测内容及结论 3.3.1交通量的组成 本项目属于新建道路,对此情况,远景交通量一般只包括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二类。 1、诱增交通量 由于拟建道路的建成通车,其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有效提升片区路网服务水平,与相邻道路之间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其诱发潜在的交通需求量较大。诱增交通量预测,目前采用的方法很多,一般以相邻路网的趋势交通量为基数预测诱增交通量,这种方法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区域间的运行时间、距离,按照“有无对比法”的原则,采用重力模型的思想,预测诱增交通量。这种方法计算工作繁杂,而且模型中的某些假定与实际情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3.1.1调查综述 交通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现状区域路网的交通特性,掌握路段交通量及其特征。通过交通调查来分析路段交通量及车种组成、时空分布特征等,了解区域交通发生、集中及分布状况。 本项目有关的交通调查主要是交通量调查。 交通量调查是收集沿线主要相关道路的历年交通量状况,交通量的车种构成以及有关连续式观测站点的交通量时空变化特征等资料。 相关运输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拟建项目X922荔波县翁昂至瑶山(捞村至瑶山段)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起点位于荔波县捞村,顺接X922翁昂至捞村段,终点位于荔波县瑶山与X418平交,终点桩号K20+。路线推荐方案全长公里。 根据贵州省公路局及地方观测点提供的交通量统计资料,现有与该项目相关的公路主要有X922翁昂至捞村段(原Y101乡道),X418线。公路沿线历年的交通量观测值见表3-1。 表3-1 X922捞村至瑶山段(原Y007乡道)公路历年平均交通量单位:辆 /日

注:表中数据除混合车折算值为按小客车为标准的折算值外,其余均为自然车辆数。 预测思路与方法 3.3.1 交通量预测的总体思路 公路远景交通量的预测,是为正确制定公路修建计划提供分析基础,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 根据对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调查的资料分析,计划建设的荔波县瑶山至捞村改扩建公路工程是荔波县境内的重要公路项目。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力地促进公路沿线工业和乡镇的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为精准脱贫提供交通保障。 预测远景交通量一般由趋势交通量、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三部分组成。 趋势交通量是指现有公路交通量按照它固有的发展规律、自然增长的交通量。 诱增交通量是指公路的开通,使它所覆盖的影响区内经济和交通体系的深刻变化,诱使经济、产业迅猛增长,则会新产生交通量。 转移交通量是指公路建成后,由于竞争关系而从其它运输方式(铁路、水运和航空)转移过来的交通量。对本项目而言,由于没有与本项目有竞争关系的其它运输方式存在,因此本项目不考虑转移交通量。 根据分析,本项目的远景交通量主要由趋势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组成。 3.3.2 交通量预测方法及步骤 由于该项目属于老路改造工程,大部分为改造路段,且公路沿线均设有交通观测点,因此该项目不作OD调查,采用沿线历年断面交通量与影响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及规划,进行相关分析,预测未来特征年的远景交通量。 交通量预测 3.4.1 预测年限和特征年确定 根据交通运输部交规划发[2010]178号文件发布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规定,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的预测年限为调查年到项目建成后20年;

交通量预测模板

3.3 交通预测及分析 3.3.1 预测的总体思路 3.3.1.1 概述 路网交通量预测分析是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道路建设规模和标准的主要依据,预测结果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决策。本项目交通预测可划分为以下两个部分,预测过程也相应分别进行,最后累加得到总的预测交通量。 背景交通量预测——由两部分构成,其一为背境交通量,即相关道路上的穿越交通量,起止点均在项目范围之外,主要由项目相关道路的现有交通量在研究期限内相应增长而得到;其二为研究区域内其它新建项目的交通量,由交通影响范围内其它建设项目所产生的交通量,在道路网上分配而获得。背景交通量预测采用国际通用的四步骤预测法,并利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作为计算工具。通过对现状与规划资料(土地、人口、社会、经济、交通)的调查研究,通过进行交通小区的划分,并据此建立交通模型。通过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得到交通生成量;采用重力模型进行收敛计算,得到小区分布交通量;通过交通方 式划分,得到机动车的出行量;采用均衡分配法进行分配,得到拟建项目的路段及交叉口流量。 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根据项目的建设性质及规模,预测目标年的项目交通生成量,即交通产生量与吸引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交通分布和交通分配,将因项目而产生的交通量分配到周围道路上,得到拟建项目交通量。交通需求预测主要根据该项目的开发强度及不同用地类型出行发生和吸引率,预测该开发项目目标年内部生成的交通需求。 图3-24 交通量预测流程图 3.3.1.2 预测依据 预测的主要依据如下: 1)《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2)《眉山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眉山2030)》 3)《眉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3)《眉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4)《眉山市城市规划条例》 5)《眉山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 6)《眉山市城市交通规划》(1999-2020) 7)《横琴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8)《横琴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9)《眉山市统计年鉴2009》 10)《眉山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集疏运网络规划》

交通量预测

1.5相关规划及交通预测 1.5.2城市布局结构 城市规划区的整体空间结构为:“一心三翼、两轴四带’’。 l、“一心”:指中心城区,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湘西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2、“三翼”:指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天门山风景名胜区和茅岩河风景名 胜区为主体的三个旅游职能片区。严格控制中湖、天子山镇发展规模,提升城镇建设水平与旅游服务品质。 3、“两轴”:指以澧水为纽带的城市发展轴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至天门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发展轴。 4、“四带”: 沙堤旅游发展带一一依托武陵山大道,发展近郊休闲度假旅游。 茅溪河旅游发展带一一依托张桑公路,发展水上休闲项目和近郊旅游度假设施。 澧水旅游发展带一一为张家界市未来旅游服务中心和度假基地建设的重点区域。 澧水城市职能拓展带一一是中心城区向东部拓展,完善城市中心地职能的空间拓展带。 1.5.3道路网规划 规划形成“两环五纵九连线’’的骨架路网结构。“两环”:快速路外环和子午路一迎宾路一大庸路构成的内环;“五纵”:茅岩路、天问路、溪西路、常德路一朝阳路、阳湖中路;“九连线”:子午路(内环以西)、荷花路、融山路、武陵山大道、沙堤大道、崇文路一永定大道、张峡路一永昌路、张联路一科技大道、官黎路一宝塔路。规划城市道路分为4级: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包括滨河景观路)和支路。 1、快速路 城市快速路主要包括南外环、西外环、机场一南外环联络线、北外环、枫中路、武陵山大道。 2、主干路 规划城市主干路红线宽度为30-60米。主要包括子午路、迎宾路、永定大道、大桥路、大庸路、崇文路、兑泽路、西溪坪路、永昌路、科技大道、沙堤大道、桔坪路、向家岗路及李家岗路等。 3、次干路 规划城市次干路红线宽度为20-30米,主要包括回龙路、天门路、解放路、岚清路和滨江东路等。 4、滨河景观路 规划沿澧水河沿岸设置滨河景观路,滨河景观路红线宽度为20-25米。 5、支路 规划城市支路红线宽度为10-20米。 1.5.4交通量预测 1.5.4.1交通量基础资料 1、人口 1)总规分配人口 规划近期:市域人口规模172万人。 2020年张家界市中心城市人口规模按42.万人控制。其中,中心城区人口规模

交通量预测

第三章交通分析及预测 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本项目位于昌吉州内。合计路线全长70.7Km。 项目组在外业调查中,收集了路线附近的交通量资料,并取得了路段两个典型断面全天24小时的断面交通量观测资料。 折算值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全部折算为小客车的数量,采用的折算系数见表3-1。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表3-1 汽车代表车型车辆折算系数说明 小客车 1.0 ≤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的货车 中型车 1.5 >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7t的货车 大型车 2.0 载质量>7t~≤14t的货车 拖挂车 3.0 载质量>14t的货车 现有公路通车困难,出行特别不方便,特别是现有老路历年的翻浆病害情况严重,老路路线技术指标低,平、纵线形组合差,路面平整差,也无法满足交通安全、舒适、快速的需求。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建设一条上等级的公路,是十分必要的。 3.2预测思路与方法 3.2.1预测思路、方法和步骤 本项目未来年交通量是根据昌吉回族自治州交通局提供的沿线各乡镇交通出行调查资料基础上,结合沿线乡镇经济发展规划与交通运输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预测。 根据交通部《交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汇编》(2010年)的规定,农村公路和功能单纯的各类专用公路,以及为大型工矿项目或新建开发区服务的配套公路或其它农村公路。交通量预测工作可适当简化或采用其它预测技术而不必采用四阶段法,故本报告预测方法采用“定基、定标法”。即首先进行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其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特点及其与交通运输的相关关系,通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模板

一交通量预测 1.1 交通调查现状 新开北路北延(源兴路~通沪大道)位于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北部,南起源兴路,北至通沪大道,全场约2.6Km,道路规划宽50m,是一条南北方向的城市主干道,是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二十一横二十二纵”的主干路布局中的一条纵向主干路,也是连通崇川区、通州区的重要道路。 新开北路北延建成后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兴富路、东快速路等道路的交通压力,提高了开发区与崇川区的连通性,提升南通市的城市面貌,拉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变附近的交通需求,项目建成后将产生大量的旅游交通量和沿线居民的出行产生交通量。 规划道路附近用地布局及道路流量图 1.2 远期交通量需求分析 本道路建成后交通量表现为旅游交通运输产生和沿线居民出行产生的交通量等,拟建项目预测的远景交通量构成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基于现状路网条件下而发展的趋势型交通量

(2)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诱增交通量 (3)本项目建成后本地出行交通量 1.3 预测思路和方法 1.3.1 预测思路 本研究预测的主要思路为:以交通调查为基础,在分析XX市路网现状状况、交通量现状和路网规划的基础上,结合XX市城市总体规划、经济产业发展的布局规划,根据研究路网的地位和交通功能,对未来交通量进行预测。 1.3.2 预测方法 交通预测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于增长弹性系数直接进行预测的交通增长率预测法或基于总体发展规划的总量控制法;另一类是基于土地利用的四阶段法,即出行发生、出行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量分配。本研究综合考虑两种方法,并结合TransCAD软件对目标年的交通量进行预测。 1.4 道路交通量预测 通过对现状道路交通量进行调查,通过拟建道路临近的第二条主干路或者快速路围合的范围建立道路交通网络,划分交通小区,运用Transcad软件和OD反推技术计算出该道路路段及相交道路未来年高峰小时交通量。 交通小区划分 充分考虑区域内土地使用性质,路网构成等因素,根据交通小区的划分原则,对现状道路网络进行交通小区划分。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第3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3.1公路交通调查及分析 3.1.1调查综述 3.1.1.1调查内容 按照交通规划的研究对象,本项目分别对公路客货运输量、年平均交通流量进行 调查。按照调查的方式,又大致分为以道路上的车辆为对象的实测调查和为明确人的 活动和货物的移动性质而进行的问卷调查。前者的调查有道路交通量调查和运行车速 调查,具体的调查事项及观测方法,因表示交通流特性所采用的要素不同而有所不同, 通过它可掌握汽车行驶状态有关的各种特性,为道路上实现畅通交通流而进行适当的 交通控制及建立交通规划发挥作用。后者的调查有居民出行调查、机动车OD调查和物 流调查。 3.1.1.2调查方法 交通调查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采集所需基础数据的最基本手段。其目的是了解项目影响区域公路交通运输的特性、构成以及客货运输的流量、流向,使后续的交通量预测建立在客观、可靠的基础上,为公路建设项目的计划、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1)交通量调查点的布设 交通量调查点的选择,对调查数据、区域路网流量分析、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有 着直接的影响,是整个交通量调查的关键。本报告交通量调查路段及其地点的选择, 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1) 根据拟建项目特点及其区域路网交通流特性,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布点; 2) 调查点远离城镇,尽量避免城镇内部交通及短途交通的影响; 3) 调查点选择在路基较宽、视距远的路段上,同时要保证上行与下行调查点之间 留有不少于150m的距离,以免造成交通阻塞; 4) 附近有收费站的,尽量将调查点设在收费站中,以减少对车辆通行的影响。 由于交通流量观测是在具体的某一天进行的,有的是24小时流量观测点,有的是12小时流量观测点,所以在交通流量分析时根据各流量观测点所在路段历年交通量观 测资料对其进行年月、周日、昼夜不均匀性调整,并以次推算出年均日交通量。调整 公式如下: Q ijk=q ijk·αi·βi·γi

3-交通量分析及预测(新)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交通量分析和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章首先在交通量观测及其他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项目相关线路及其影响区域的公路交通发展水平和特征,然后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调查与分析,使用公路可行性研究通用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分析预测远景年交通量发展规模和水平,为确定本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标准规模和经济评价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本项目采用交通量观测为交通调查方法。 3.1.1 调查综述 调查的目的、方法及内容: 公路交通调查是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为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公路交通量的特性和构成,掌握公路交通流量流向、车辆构成、货物种类等资料,为未来拟建公路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本项目公路交通调查主要包括相关公路观测交通量、汽车保有量、交通事故等方面内容,调查范围主要是针对拟改建项目所属区域及沿线所经区域进行调查。 3.1.2 调查资料的分析 1.历年相关公路交通量 表3-1 正镶白旗杨白音敖包嘎查测站历年交通量

2.交通量观测调查车辆构成分析 通过资料整理,可以得到各调查点断面交通量情况。详见下表。 3.2 预测思路与方法 3.2.1预测思路 交通量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确定项目技术等级、建设规模及标准的依据,也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 根据研究项目白旗伊克淖苏木白音敖包嘎查至乌兰胡吉尔浩特至陶苏图浩特公路周边地区的公路项目,路段历史交通量能反映该路段上交通量的发展趋势。因此,可以利用周围路段的历史交通量用基于运输通道的交通量预测法来进行预测。基于运输通道的交通量预测法的大致思路如下: (1)获取项目所在运输通道内各条道路的历史交通量; (2)根据运输通道历史交通量找出其发展趋势,运用相关趋势模型求出运输通道交通量的增长率,并计算出运输通道未来年总交通量; (3)根据项目运输通道内各条道路的历史交通量发展趋势,结合相关各条道路在未来年的等级、车道数和通行能力等因素,采用Lgoti概率模型来确定未来年各条道路在运输通道内所分担的交通量比例,最后计算出本项目未来年的交通量。 3.2.2 交通量预测方法及步骤 该项目为正镶白旗明安图镇三面井嘎查敦廷高勒浩特至白生图浩特公路,是白旗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之一,由于公路交通是白旗唯一交通方式,因此本项目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正镶白旗明安图镇三面井嘎查敦廷高勒浩特至白生图浩特公路线上的观测点交通量调查分析得出,现有道路的交通量比较大,由于省道的服务水平、道路路况等影响,在未来年单一的通道已经无法满足交通量的需求。 交通量预测:主要是在现状交通量观测调查的基础上,依据项目区未来年经济发展及项目所属通道运输方式发展趋势,测算公路通道的运输量,利用合理的预测方法进行

第三章_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

第三章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 第一节道路路网现状及道路服务水平评价 庐山区道路主要由十里大道、长江大道、外环路、学府路、学府二路,前进东路,并与周边的城市外围主干道长虹大道、庐山大道、芳兰大道、金凤路,九莲南路联系。 由于现有主要道路兼有区内交通、对外交通、以及生活性、交通性多重功能,虽在目前区域交通量并非十分巨大,但作为XX市区的规划范围,随着土地开发利用,规划道路应按城市道路“人车分离、机非分离”的原则规划设计。随着土地的开发利用,对道路运输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路网的不完善,将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现状道路的服务水平将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区域路网规划 一、交通运输规划调查 道路系统历来被称为城镇的动脉和骨架,是一个城市能否规划合理的重要因素。因此道路的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城镇能不能经济合理的发展。 道路规划本着“快速、顺畅、通达”的原则,合理调整布局,合理布置集镇道路网络。规划道路等级分为三级,即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主干道间距大于500米,红线30—60米;次干道间距为250—500米,红线宽度为20—40米;支路间距150—250米,红线宽度为9—20米以下。 二、路网规划

项目建设区域道路等级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三个等级。其中主干道有十里大道、庐山大道、濂溪大道、芳兰大道、长江大道、欣荣路、外环路,道路宽度为30—50m;次干道学府路、学府二路,前进东路,道路宽度20—30 m;支路道路宽度15—20 m。 三、道路新建必要性论证 交通建设对土地利用有导向作用,土地的开发利用,必须以道路的修建为基础。濂溪大道为XX市庐山区道路骨架中最重要的一条主干道,本工程(濂溪大道延伸线)是濂溪大道的一部分。它的建设是城区土地资源使用开发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经济发展对加强人居环境的开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居住环境离不开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将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了能更好地改善XX市投资环境,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就成为必然。 道路建设不可避免地征集土地,拆迁房屋,造成建设区人口动迁,劳动力重新安置等社会问题。对农村居民而言,由于道路建设占用一定农田,菜地等耕地,由此会使农民的生存和生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受到影响;且对农民的劳作带来不便。但随着城镇建设发展,农民也将从务农为主转变成服务、务工、务商为主,故由此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从长远来看,道路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推进XX的城市化建设进程。 本次工程沿线地势较起伏,因土地、规划部门工作到位,全线道

工可交通量预测

第3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3.1 公路交通量调查与分析 本项目公路交通量调查主要分为两部分,即区域内相关公路历年交通量、增长情况调查和公路交通量OD调查。 3.1.1 历年交通量 本项目影响区域内与之相关的高速公路历年交通量如下表所示。 表3-1相关公路历年交通量 由上面表格可知,项目影响区内的高速公路在近年来交通量一直保持较快增长,**高速和**高速路段交通量在2018年分别达到了, 2010年~2018年间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高速公路交通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区域内的交通处于快速发展期,二是全省高速公路网不断延伸、覆盖区域不断扩大。 3.1.2 公路交通量OD调查 为了全面的了解区域内公路的交通流量、流向状况,本项目进行了相应的交通量调查。数据包括以下两部分: ①.本项目搜集到的**省高速公路OD数据。这部分数据是本项目所用OD数据的主要来源,数据详细说明见下文。 ②. 部分国省道路段OD调查数据。 1、高速公路OD数据来源 **省高速公路网联网系统的统计数据具有完备、全面、获取便捷的特点。本报告以**省高速公路网的联网数据为基础,分析预测未来交通量。具体是将高速公路各互通服务区域虚拟为OD小区,将互通的出入交通视同互通服务区域的发生集中量,从而建立覆盖全省及周边的交通量OD数据。 本报告以**省高速公路网的联网数据(2019年)为补充OD资料,根据历史数据确定扩大系数(1.021),推算2019年基年OD,同时剔除直接影响区外的小区区内交通量。 2、国省道OD数据 调查点的确定 项目组研究人员2019年在**市交通运输局的协助下进行了交通量调查,交通调查包括OD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现状交通调查及分析 3.1.1项目影响区的确定 项目影响区根据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一般按行政区域划分。根据对各地区经济和交通的影响程度以及区域内物流和车流集散的特点,结合各地区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和路网状况,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彭山区,间接影响区包括眉山市、新津县等。 3.1.2交通现状分析 1、交通现状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仍然是居民的主要交通方式,但重要性有所下降,两轮电动车的出行比例已上升至%,汽车出行增长较快,达到%,公交车比例仅为%。彭山区私家车发展势头强劲,将成为未来城市机动车增长的主要因素。 2、项目影响区交通现状及规划条件 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关系十分密切,当然这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当前我们正处在快速城市化和快速机动化交织的历史时期,城市交通压力急剧增加,过去五年彭山区机动车每年以%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道路的增长速度远低于此。彭山区城范围内现状主次干道路网密度2.44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支路路网密度更低,而城市主干道和支路的平均容积率要达到规划水平,还存在有很大差距。因此加大路网建设力度仍然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 交通量预测方法 交通量预测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片区路网的分析,研究项目建设给片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交通影响及其程度,判断在当前这种交通路网的承载能力下的影响,能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确定合理的项目出入口位置。道路断面的设置形式是否合理,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条件。设计通行能力低于设计交通量的道路形式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容易造成片区路网的交通拥挤,甚至发生交通堵塞,要求设计通行能力必须大于设计交通量。另一方面,通行能力也不能过大,否则使道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必然造成大量的浪费。

交通量预测模板

交通预测及分析 3.3.1 预测的总体思路 3.3.1.1 概述 路网交通量预测分析是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道路建设规模和标准的主要依据,预测结果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决策。本项目交通预测可划分为以下两个部分,预测过程也相应分别进行,最后累加得到总的预测交通量。 背景交通量预测——由两部分构成,其一为背境交通量,即相关道路上的穿越交通量,起止点均在项目范围之外,主要由项目相关道路的现有交通量在研究期限内相应增长而得到;其二为研究区域内其它新建项目的交通量,由交通影响范围内其它建设项目所产生的交通量,在道路网上分配而获得。背景交通量预测采用国际通用的四步骤预测法,并利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作为计算工具。通过对现状与规划资料(土地、人口、社会、经济、交通)的调查研究,通过进行交通小区的划分,并据此建立交通模型。通过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得到交通生成量;采用重力模型进行收敛计算,得到小区分布交通量;通过交通方 式划分,得到机动车的出行量;采用均衡分配法进行分配,得到拟建项目的路段及交叉口流量。 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根据项目的建设性质及规模,预测目标年的项目交通生成量,即交通产生量与吸引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交通分布和交通分配,将因项目而产生的交通量分配到周围道路上,得到拟建项目交通量。交通需求预测主要根据该项目的开发强度及不同用地类型出行发生和吸引率,预测该开发项目目标年内部生成的交通需求。 图3-24 交通量预测流程图 3.3.1.2 预测依据 预测的主要依据如下: 1)《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2)《眉山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眉山2030)》 3)《眉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3)《眉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4)《眉山市城市规划条例》 5)《眉山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 6)《眉山市城市交通规划》(1999-2020) 7)《横琴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8)《横琴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9)《眉山市统计年鉴2009》 10)《眉山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集疏运网络规划》

转移法预测交通量

影响转移交通量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出行者(旅客、货物)的需求特性,与出行目的、货物种类、运距、批量等有关;另一个是运输服务属性,与运输方式有关,包括运输服务费用、运达时间、服务可靠性、服务频率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运输服务费用指出行者支付的全部运输费用,是影响出行方式选择决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任何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以尽可能少得费用支出,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对于出行者来说,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总是希望选择最经济的运输方式。 运达时间是指出行起终点之间的全部运输时间。由于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许多出行者为了节省运输时间,宁愿支付较高的运输费用,选择快速的运输方式,以提高时间效益。 运输服务可靠性是一种表示运输方式按时提供运输服务的属性。有些出行者愿意使用比较可靠的运输方式及减少出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变故,减少自己遭受损失的概率。 运输频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提供运输服务的次数,它影响出行者使用运输方式的方便性。 转移交通量的计算模型如下: 对于出行者来说,若现实中存在一种服务属性均为最佳的运输方式,那么,出行方式选择决策就变得非常简单。但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运输方式,现实中每一种运输方式的诸多服务属性中,既有最佳的,也有非最佳的。出行者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往往对其认为是最重要的服务属性要求最佳,而对于其认为是不重要的则要求次佳、中等或者稍差一些。也就是说,无论是在选择比较重要服务属性还是非重要服务属性时,所参照的标准都是相应服务属性的最佳值。因此,可以认为方式分担率是运输方式服务属性相对值得函数,即广义重力模型: P k(X ijh)=f(R rk,C rk,T rk,F rk) 式中:P k(X ijh)---节点i到节点j,方式k承担第h类出行所占的比例; R rk---运输方式k的服务可靠性; C rk---运输方式k的相对运输服务费用,等于备选运输方式中的最低服务运输费用除以运输方式k的运输服务费用; T rk---运输方式k的相对运达时间,等于备选运输方式中的最短运达时间除以运输方式k的运达时间; F rk---运输方式k的相对服务频率,等于运输方式k的服务频率除以备选运输方式中的最大服务频率。 上述广义重力模型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P k(X ijh)=α0R rkα1C rkα2T rkα3F rkα4 约束条件: N∑k=1P k(X ijh)=1 式中:α1、α2、α3、α4、α0是通过回归确定的系数。 由节点i到节点j,方式k所承担的第h类出行数量X kijh可由下列公式计算:X kijh= P k(X ijh)X ijh 上述抽象方式分担模型,经标定后便可用于预测每年货运方式的分担率。 模型各变量的取值与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运输方式k的服务可靠性R rk 运输方式的服务可靠性以所选运输方式按计划交货占运输货物的百分率来衡量其承运的可靠性。 2)相对运输服务费用C rk 运输方式k的相对运输服务费用C rk,可由下式确定: C rk=C b/C k 式中:C k---运输方式k的运输服务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