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量预测模板

交通量预测模板
交通量预测模板

3.3 交通预测及分析

3.3.1 预测的总体思路

3.3.1.1 概述

路网交通量预测分析是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道路建设规模和标准的主要依据,预测结果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决策。本项目交通预测可划分为以下两个部分,预测过程也相应分别进行,最后累加得到总的预测交通量。

背景交通量预测——由两部分构成,其一为背境交通量,即相关道路上的穿越交通量,起止点均在项目范围之外,主要由项目相关道路的现有交通量在研究期限内相应增长而得到;其二为研究区域内其它新建项目的交通量,由交通影响范围内其它建设项目所产生的交通量,在道路网上分配而获得。背景交通量预测采用国际通用的四步骤预测法,并利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作为计算工具。通过对现状与规划资料(土地、人口、社会、经济、交通)的调查研究,通过进行交通小区的划分,并据此建立交通模型。通过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得到交通生成量;采用重力模型进行收敛计算,得到小区分布交通量;通过交通方

式划分,得到机动车的出行量;采用均衡分配法进行分配,得到拟建项目的路段及交叉口流量。

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根据项目的建设性质及规模,预测目标年的项目交通生成量,即交通产生量与吸引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交通分布和交通分配,将因项目而产生的交通量分配到周围道路上,得到拟建项目交通量。交通需求预测主要根据该项目的开发强度及不同用地类型出行发生和吸引率,预测该开发项目目标年内部生成的交通需求。

图3-24 交通量预测流程图

3.3.1.2 预测依据

预测的主要依据如下:

1)《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2)《眉山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眉山2030)》

3)《眉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3)《眉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4)《眉山市城市规划条例》

5)《眉山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

6)《眉山市城市交通规划》(1999-2020)

7)《横琴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8)《横琴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9)《眉山市统计年鉴2009》

10)《眉山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集疏运网络规划》

11)《眉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以及其它国家、省、眉山市相关规划。

3.3.1.3 预测年限

本次交通量预测基准年为2012年,项目建成年为2013年上半年,目标年为2022年,特征年为2013年、2022年。

3.3.2 交通量生成预测分析

3.3.2.1 社会经济、人口发展预测

根据《眉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眉山市“十一五”发展规划总体思路研究》等相关资料,眉山市城市发展目标:2011 年眉山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673.3 亿元,增长 15.6%,三次产业结构为 18:56.4:25.6;人均 GDP 22817元,增长21.9%,折合约 3622 美元。从产业结构和人均水平看,眉山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属于加速发展期。

发展定位:眉山将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次级中心城市,不仅仅是强调内向服务功能,而更多承担区域职能分工。眉山是成绵乐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与成都的联系日益密切,是成都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眉山将实现与成都的半小时交通,全面对接成都,承接成都产业转移,服务成都城市发展,实现与成都的同城化。

3.3.2.2 人口预测

1、眉山市

人口预测是交通需求预测的基础,为更好的适应交通发展需求,本次交通规划的人口预测是在眉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口控制规模基础上,根据眉山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并参考《眉山市总体规划(2009-2030)》所采用的人口规模而确定的。详细人口规模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到2022年,眉山市总人口约为70万,届时,眉山市主城区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以上。

注:参考眉山市总体规划

3.3.2.3 车辆保有量预测

随着眉山市多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眉山市各种机动车也在迅速发展。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3.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817元。眉山市机动车由客车、货车、摩托车和其它机动车组成。根据统计,眉山市2011年底汽车保有量159745辆,机动车拥有量达54万辆。2000年~2011年,机动车快速发展阶段,汽车年均增长率为14.04%,其中客车年均增长率高达18.29%,小汽车与小货车增长迅猛,机动车总量也飞速增加,表明机动车已开始进入家庭,从眉山市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汽车发展政策来看,机动车快速增长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眉山市历年机动车保有量、发展趋势见下图表:

注:资料来源:《眉山市统计年鉴2009》。

图3-25 眉山市历年汽车保有量、人口、人均GDP等增长趋势图

眉山市区汽车保有量的预测采用以下方法:弹性系数法、回归分析法(货车)、购买力法(小

客车)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到预测结果见下表。预测过程的采用指标、中间结果等,参见《眉

山市主城区道路交通规划(2005—2020)》。

1、办公用地

考虑到横琴湖的景观效果,本次规划总部基地采用相对较高的开发强度,容积率为3,建筑

密度30%,绿地率40%。老城区需求情况:总部经济保守估计可达1000多家,按跨国公司的总

部平均每家消化办公楼面积1010平方米计,总建筑面积为101万平方米,总用地34.35ha,则容

积率为3.0。

2、商展用地

会议展览:设置4万㎡展览面积, 1.9万㎡会议面积。

星级酒店:建筑面积180万㎡,占地面积90万㎡。

服务式公寓:约1.25万人有公寓需求,按人均建筑面积80㎡计,共需公寓建筑面积100万

㎡。

其他配套用地,按10万㎡。

综合计算总建筑面积需295.9万㎡,容积率2.2。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有关的会议2004年

度约为80次,其中最大参与人数规模为1.6万人次。招工招聘会议是3.5万人。老城区未来旅游

人口3万人。

3、服务业用地

2005经眉山横琴口岸出入境的人员192.5054万人次,日均车辆通关1600辆次。设计通关

能力为:旅客7万人次/天,车辆1万辆次/天。按目前年出入境通关人数250万人次和出入境人

数年均增长22%速度计算,至2020年横琴口岸年通关人数将达4046万人次,日均通关人数11万

人次。

横琴口岸服务区与这一案例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合横琴实际情况,通关日流量与商业面积

的比例至2020年取为2.5,则口岸服务区共需商业面积27.7万平方米。口岸区商业用地16.91

公顷(合120万平方米),则横琴口岸服务区容积率为1.63。

图3-26眉山老城区土地开发强度

4、公园用地

根据《眉山老城区旅游度假可行性研究》得出游客总量2010年为543万人次/年、2020年为663万人次/年。《眉山市城市总体规划》预测2010年的游客总量为496-914万人次/年。参考以上研究,至2020年横琴游客总数可能达到600万人次/年左右,即日平均游客量约1.6万人次;根据2004年10月至11月,在广东省全省10个市国内旅游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2002年以来以观光度假休闲、探亲访友和商务的旅游目的游客占88%,其中观光/休闲/度假比重高达57%,按50%计,主题乐园游客每天按0.8万计。以开创中国主题公园先河的深圳华侨城占地面积为 48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日平均游客接待人数达1.37万人次,人均建筑面积约为73㎡。确定总建筑面积58.4万平米,占地面积172.36ha,容积率为0.34。3.3.2.5 区域交通发生预测

交通运输需求是一种派生性需求,因此,通过分析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变化的规律,分析它们与交通运输的关系,便可较准确地把握交通需求的变化规律。交通出行量预测是通过建立小区出行量与小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等特征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依据社会经济预测结果得到未来年各小区的产生量和吸引量。也可以根据OD调查的结果和交通调查的结果来进行预测。本项目采用趋势法、类比分析等方法进行交通发生预测。

(1)、交通发生量增长率预测

根据历史资料研究交通量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并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得到相关模型,然后分析未来交通的发展规律,最终确定弹性系数。在研究项目所在地区交通和国民经济相关关系时,交通指标采用相关公路通道交通量、客货运量和汽车保有量等指标,国民经济指标采用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最终采用相关度较好的指标。

弹性系数的公式如下:

经济指标变化的百分率

运输指标变化的百分率

弹性系数=

e

从眉山市历年客货运量发展来看,1990年~2007年间公路客货运输发展平稳,货运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客运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50%、8.57%,这主要是由于眉山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制约了客运的发展。客货运输量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7、0.42,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未来随着眉山市与粤西、粤东、香港等地公路交通变得更加便捷,弹性系数会有所提高。

从眉山市历年汽车保有量发展趋势来看,客车保有量发展平稳,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1990年~2007年年均增长率为15.22%,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0.77;货车保有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波动性,1990年~2007年货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为10.45%。

(2)、居民出行产生吸引预测

未来出行总量可按人口的增长和工作岗位的增长,以及未来居民的人均出行强度的增(或减)来推求未来的居民出行总量。以规划期人口数乘以出行强度即可得出各分区总的出行发生量。

出行强度与预测区的人均收入、人口的年龄结构和职业结构有关。眉山市市居民出行调查成果,结合眉山市交通调查资料,采用Gompertz 模型,形式:

式中:Yt ——t 年出行强度值;

K ——出行强度的最大值; a 、b ——参数。

将预测年代入模型中,得到预测年出行强度估算结果,2010年为2.8次/日,2020年为2.85次/日,2030年为2.9次/日。

(3)、各小区趋势型发生吸引量预测

眉山市市居民出行吸引量预测采用类别吸引率法进行。即根据现状OD 调查资料按相应的吸引总体(就业岗位、就学岗位、小区人口数等)计算吸引率。

吸引率K1=劳动力资源/就业岗位

参考国内同等人口、经济规模城市的有关资料,眉山市未来预测年劳动力资源与城市人口之比取70.0%,就业岗位数取为劳动力资源的80.0%。所以可得:

K1=(Qi ?0.7)/(Qi ?0.7?0.8)

=1.25人/单位就业岗位 式中:Qi ——分区人口数。

吸引率K2=就学人数/就学岗位 就学人数取为人口数量的30.0%,即K2=1.0。

2005年上班平均出行强度为2.73,上学平均出行强度为3.97。由于预测年份方式出行强度

无法估算,故采用1994年值估算未来分区吸引量。

吸引量=就业岗位数×K1×上班平均出行强度+就学岗位×K2×上学平均出行强度 即: Ai =Qi ?0.7?0.8?1.25?2.73+Qi ?0.3?1.0?3.97 式中: Ai ——分区出行吸引量

根据此公式估算出规划期末各分区吸引量。

由于吸引量的计算中上班平均出行强度与上学平均出行强度均取用的是2005年的值,因此出行吸引量较出行发生量稍少些。考虑到预测期内居民出行吸引总量应与出行发生总量相等,对各区的吸引量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吸引量为:

i A '

=

i

A / α

式中:'

A i——调整后的分区出行吸引量;

A i——同前;

α——

A P

i i ∑∑/

3.3.2.6 眉山市区交通生成预测分析

(1)交通分区

按照眉山市区功能分区、道路规划情况,以主干路、自然疆界(如河流、铁路、森林公园、山脊等)为边界,将横琴划为12个交通小区。

(2)出行总量预测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弹性出行将会有所上升,因此,未来居民人均出行次数总体上将会有所增长,结合现状眉山居民出行水平,并类比国内其他城市,预测2022年居民人均出行次数约2.75次/人·日,则横琴居民一日出行总量将达到192.5万人次左右。

(3)居民分目的出行量预测

按与分目的居民出行生成密切相关的特征指标—小区人口以及就业岗位,进行居民出行预测。

工作出行发生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小区人口,吸引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小区就业岗位;上学出行发生、吸引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小区人口;弹性出行发生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小区人口,吸引的主要因素是小区三产就业岗位,工业岗位的影响相对较小。

本报告在进行交通分布预测时采用重力分布模型。重力分布模型可以很好的反映各地区人口、经济指标的变化对出行分布的影响。

重力模型公式如下:

∑?

?

?

=

z

iz

z

ij

j

i

ij d

f

A

d

f

A

P

T

)

(

)

(

∑?

?

?

=

z

zj

z

ij

i

j

ij d

f

P

d

f

P

A

T

)

(

)

(

式中: Tij —未来年份i区与j区之间的交通量;

Pi —未来年份i区交通发生量;

Aj —未来年份j区交通吸引量;

dij —未来年份i区与j区之间的交通阻抗;

f(dij)—未来年份i区与j区之间的阻抗函数;

z —交通小区数。

未来年份各小区之间的交通阻抗可以采用小区间的距离、行程时间、费用或综合成本,本报告采用各小区间的综合交通成本作为其交通阻抗。根据基准年OD调查资料及预测得到的未来年份各交通小区的交通发生量,运用重力模型进行交通分布分析即得到未来各特征年OD出行分布。

表3-9-1 2011年汽车出行OD表(pcu/d)

表3-10-2 2022年汽车出行OD表(pcu/d)

图3-27 远景年(2022年)期望路线示意图

图3-28 老城区内部高峰小时居民出行分布

3.3.4 交通量承担方式预测

从未来道路运输条件上分析,项目所在区域为老城区,交通具有一定不均衡性,在节假日交通量、行人量、路侧停车需求将较大。根据近年来我国汽车生产和销售情况分析,未来小客车是汽车需求的主导车型,私人小客车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仍将持续高速增长,因此未来客车载运系数将有所下降;对于货车,中型货车作为最不经济的一种车型将逐渐向两极发展,未来货车车型将以大货车、小货车及微型货车为主,且货车载运系数将有所上升。

3.3.5 交通分配

3.3.5.1 交通量预测方法

本项目的交通量预测选用美国交通规划地理信息系统软件TransCAD作为应用开发软件,研究建立了区域性交通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完成了本项目影响区域公路网系统交通量分析预测工作。TransCAD为美国Caliper公司推出的,在Windows系统环境下运行的专业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TransCAD是将数字地图、地理数据库管理和图形渲染的能力与复杂的交通运输规划、运筹学以及统计分析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旨在帮助交通运输规划专家更有效地处理日常工作,为交通规划部门提供一个管理战略研究数据的工具,它可处理各种交通运输数据,应用于各种运输方式,是建立交通规划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用开发工具。

3.3.5.2 交通量分配模型选取

预测出未来特征年的交通出行OD分布后,进行交通量分配也就是把i区与j区的分布交通量分配到未来年的路网上去。交通量分配也称路径选择问题,其目的是通过了解各OD交通量在道路网的流动情况,预测各路段上的交通量。交通量分配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具有多种个性的人的行为,由于交通网络的复杂性及交通状况的动态性和随机性,且径路选择的基准不同,且又是在不确定信息下通过主观判断进行径路选择,因此,建立具有普遍性的模型有一定的难度。

图3-29 交通量分配工作流程图

(1)、交通分配模型

采用美国公共道路管理局(BPR )所推荐的广义费用函数形式:

()???????????

?

??+??+?+=β

α?δi i i i i i C

x t L k x c 1

式中:

()

x c i -i 路段的广义费用总值;

i

k -i 路段的收费额;

δ-车辆运营成本;

i

L -i 路段的长度;

?-行为时间价值。

行为时间价值是指驾驶员在选择出行路径时,对时间的一个价值判断。一般而言,驾驶员在进行出行路径选择时,主要考虑时间、油耗和收费等口袋成本。全车种分配中的行为时间价值为平均行为时间价值。一般而言,社会经济发达地区,其行为时间价值高于其它地区的行为时间价值。在分配过程中,本方法是将OD流量分成若干份,每次把其中的一份分配给动态交通阻抗最小和次小的路径上。

(2)、交通阻抗

本项目不设置收费站,因此本项目不计该项参数。但因交通分配路网中有粤西沿海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广珠西线公路等收费公路需在分配路网中计算交通阻抗。

时间价值:小客车时间价值根据OD调查时平均载客人数、眉山市人均单位时间价值(GDP)综合确定,预测结果见下表。

(3)、运输成本

a、交通量—车速模型:

交通分配与均衡都是以考虑拥挤对行驶时间的影响为基础和前提的,而考虑的方法则是借助交通量-速度函数。本项目采用世界银行援助的《公路投资优化和改善可行性研究方法》,World Bank,(以下简称“PPK报告”)的研究得出的车速模型公式,计算特征年不同交通状况下的车速,分配过程中所用车速成本模型如下:

()()E

-

+

=2

Cost+

+

*

B

Speed

D

C

A

Speed

式中:Cost—运输成本 Speed—车速

A、B、C、D、E—模型参数,见下表。

将研究区域不同技术等级道路的收费标准、运输成本分别进行计算,得到不同技术等级道路标准小客车车辆行驶广义费用,按路网中各段道路的长度和行驶速度计算出各条道路的标准小客车的广义费用,作为交通阻抗进入分配程序中进行计算。

图3-30 区域路网规划路网图

3.3.6 交通量预测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本项目各段道路的各特征年交通量预测如下:

注:本项目2013年上半年建成

3.3.7 主要交叉口节点交通量

本项目属于旧路改造,建设范围内有多交叉口,其中交通流量较大的重要交叉口4处,为主路交叉口,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3-37 重要交叉口节点图

3.4.4.1现状交叉口调查

本次调查选择交通量较大的4个主干路交叉口做现场取样,调查时间为2012年5月23日,受时间资金技术等限制采用人工计数法,得到现场数据如下。本项目属于旧路改造,调查得到交叉口交通数据为交叉口设计提供参考。

(1)一环路—环湖东路交叉口,调查时间:2012-5-23(17:10-17:30),属于晚高峰时段。

一环路—环

湖东路交叉口交通流量流向图

单位:pcu/h

(2)裴城路—东坡大道交叉口,调查时间:2012-5-23(17:30-18:00),属于晚高峰时段。

裴城路—东坡大道交叉口交通流量流向图

(3)一环路—三苏路交叉口,调查时间:2012-5-23(15:00-15:30),属于午后平峰。

单位:pcu/h

一环路—三苏路交叉口交通流量流向图

(4)一环路—红星路交叉口,调查时间:2012-5-23(16:10-16:40),晚高峰时段。

单位:pcu/h

一环路—红星路交叉口交通流量流向图

3.4.4.2现状分析

现状道路主要交叉口服务等级为B 级及以上,交叉口交通运行状态良好,完全满足目前的城市交通需求。 3.4.4.3规划年交叉口交通量预测

本项目为眉山市一环路,属于开发强度较高的区域,预计未来年交通量增长与当地经济水平与汽车购买力相关。按照成都地区机动车保有量年增长率约5.18%来预测远景年2022年设计道路交通流量。

(1)一环路—环湖东路交叉口,位于老城,根据眉山市总体规划,该地区未来不存在新建和改建。

单位:pcu/h

一环路—环湖东路交叉口交通流量流向图

(2)裴城路—东坡大道交叉口,根据眉山市总体规划图,东坡大道未来作为连接北部新城和老城区的交通干道,新城区项目新建将会带来巨大的新增交通量,根据总体规划用地布局以及现状背景交通量预测未来2022年该交叉口交通量。

单位:pcu/h

裴城路—东坡大道交叉口交通流量流向图

(3)一环路—三苏路交叉口,位于老城,根据眉山市总体规划,该地区未来不存在新建和改建。

单位:pcu/h

一环路—三苏路交叉口交通流量流向图

(4)一环路—红星路交叉口,位于老城,根据眉山市总体规划,该地区未来不存在新建和改建。

单位:pcu/h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3.1现状交通调查及分析 3.1.1项目影响区的确定 项目影响区根据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一般按行政区域划分。根据对各地区经济和交通的影响程度以及区域内物流和车流集散的特点,结合各地区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和路网状况,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彭山区,间接影响区包括眉山市、新津县等。 3.1.2交通现状分析 1、交通现状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仍然是居民的主要交通方式,但重要性有所下降,两轮电动车的出行比例已上升至10.1%,汽车出行增长较快,达到12.5%,公交车比例仅为14.7%。彭山区私家车发展势头强劲,将成为未来城市机动车增长的主要因素。 2、项目影响区交通现状及规划条件 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关系十分密切,当然这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当前我们正处在快速城市化和快速机动化交织的历史时期,城市交通压力急剧增加,过去五年彭山区机动车每年以10.8%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道路的增长速度远低于此。彭山区城范围内现状主次干道路网密度2.44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支路路网密度更低,而城市主干道和支路的平均容积率要达到规划水平,还存在有很大差距。因此加大路网建设力度仍然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 3.2 交通量预测方法 交通量预测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片区路网的分析,研究项目建设给片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交通影响及其程度,判断在当前这种交通路网的承载能力下的影响,能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确定合理的项目出入口位置。道路断面的设置形式是否合理,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条件。设计通行能力低于设计交通量的道路形式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容易造成片区路网的交通拥挤,甚至发生交通堵塞,要求设计通行能力必须大于设计交通量。另一方面,通行能力也不能过大,否则使道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必然造成大量的浪费。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3.1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3.1.1调查综述 交通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现状区域路网的交通特性,掌握路段交通量及其特征。通过交通调查来分析路段交通量及车种组成、时空分布特征等,了解区域交通发生、集中及分布状况。 本项目有关的交通调查主要是交通量调查。 交通量调查是收集沿线主要相关道路的历年交通量状况,交通量的车种构成以及有关连续式观测站点的交通量时空变化特征等资料。 3.2 相关运输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拟建项目X922荔波县翁昂至瑶山(捞村至瑶山段)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起点位于荔波县捞村,顺接X922翁昂至捞村段,终点位于荔波县瑶山与X418平交,终点桩号K20+762.250。路线推荐方案全长20.762公里。 根据贵州省公路局及地方观测点提供的交通量统计资料,现有与该项目相关的公路主要有X922翁昂至捞村段(原Y101乡道),X418线。公路沿线历年的交通量观测值见表3-1。 表3-1 X922捞村至瑶山段(原Y007乡道)公路历年平均交通量单位:辆/日 车型年份小型货 车 中型货 车 大型货 车 中小型 客车 大型客 车 拖挂车其它车 混合车 折算值 200632 16 7 86 3 31 193 200742 21 8 114 4 40 251 200848 24 11 130 5 46 290 200959 31 13 164 5 58 361 201074 38 15 200 6 70 444 201194 48 20 255 8 90 566 2012101 51 21 274 8 96 605 2013105 54 23 288 9 102 639 2014121 61 24 328 11 114 725 2015133 68 28 364 12 128 805 注:表中数据除混合车折算值为按小客车为标准的折算值外,其余均为自然车辆数。

可研交通量分析

由于经济和人口因素发生变化,道路整改后,这个区域内的交通量会发生一定的增长,对这种增长的交通量预测称为趋势交通量预测。预测时,以路段交通量的增长与其影响区的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法进行预测。 1、影响区系数 影响交通量变化的相关指标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车辆拥有量等,利用数理统计知识,将各交通区经济指标与相应交通区的客货运量进行回归分析总结,得出各指标的相关系数,取最大相关系数对应的指标作为最相关指标,根据相关指标增长率确定路段的影响区系数。 影响区系数: ij ak k L m L m /)(∑= 式中,k L :路段在影响区内的里程 ak m :为影响区域内的最相关指标增长率 ij L :路段的总里程 2、正常交通量预测模型 m A A i i Q Q y y n n 101+==- 式中,n Q :远景第n 年的路段交通量 1 -n Q :远景第1-n 年的路段交通量,当1=n 时为基年交通 量 y i :交通量增长率 A ,1A :待定参数,根据历史年份的y i ,m 用最小二乘法 确定

本项目建成后,线路通行能力提高,从而导致部分交通量从其他路线转移到本项目路线上来。这部分交通量是由于道路的建成而产生的,同时也构成了这一路网的基本交通量。因此合理地确定转移交通量对道路交通量分析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 1、交通阻抗 确定交通阻抗是转移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预测的关键步骤之一,交通阻抗是指路网中路段或路径的运行距离、时间、费用、舒适度或者这些因素的综合。我们这里针对城市里居民出行考虑的首要因素,选取平均行驶时间作为路段的交通阻抗。 3 321)/(])/(1/[/C Q C Q U U U L t x ααβαβ+=+== 式中,t :交通阻抗 U :车辆平均行驶速度,h km / x U :道路的设计车速,h km / 1α,2α,3α:回归参数 Q :交通量,辆/h 2、相关路段转移交通量预测 (1)转移交通量计算公式 ro r r r Q Q Q P Q P Q t t c t t c c t c t c t P c t c t c t P -=?=+=+=-+--=-+--=0011100111111000000/2/)(2/)()]/exp()//[exp()/exp()]/exp()//[exp()/exp(σσσσσσ 式中,0t ,1t :道路建成前、后的交通阻抗

道路项目交通量预测方案

1、交通量预测依据的确定,预测思路和方法的撰写; ①明确本项目的开工时间、建成时间以及投入运营的时间; 2、现状交通调查及分析; ①确定交通小区:明确道路沿线周围的区、城镇、县等的行政管辖界限以及这些地区的大概用地性质,以便于道路影响交通小区的划分和影响范围的确定; ②制定交通调查的表格(客车和货车的调查表格); ③确定调查点(主要以城市出入口、快速路与快速路以及主干路等的大流量交叉口、主要人流量和车流量产生与吸引点) ④调查车流量的统计分析; ⑤本道路现状交通量的调查与分析(项目历年来的交通量统计、如果有分段的历年流量统计最好,还有分车型); ⑥与本道路相交的每条道路的历年流量统计(尽量包括所有相交道路历年来的分车型流量统计); ⑦确定本项目内是否有其他运输方式(比如铁路、航空等,如果有确定每个方式的规模和年运输量) 3、基年OD表的计算分析 ①评价年的确定; ②基年影响范围内交通小区OD的计算,根据OD公式来计算(分别统计出客车、货车的OD以及总的OD); ③对基年OD的交通特性进行分析;

4、交通量预测; ①各影响交通小区发生、集中交通量预测(本项目应用弹性系数模型来进行交通量预测,为了确定相关弹性系数,需要提供的数据主要有:各个影响范围内各个城镇、县、区等历年来的人口、GDP、(近一二十年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人均GDP等); ②各影响交通小区弹性系数预测(各个影响范围内各个城镇、县、区等历年来公路运输情况:包括客运量、客运周转量(亿人公里)、货运量、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 ③各影响交通小区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和交通增长率预测 5、趋势交通量 ①应用“弗莱特”模型进行交通量分布; ②确定未来年的趋势OD交通量; ③结合各小区未来年趋势OD交通量总结出本项目路段未来年的总趋势交通量; 6、转移交通量; 确定本项目影响范围内是否有其他交通方式,如果有确定好每种其他方式未来年的转移交通量,然后总结出未来年总的转移交通量。 7、诱增交通量 对拟建项目各特征年份诱增交通量增长率进行预测。 8、未来交通量预测 未来各影响区之间的交通量包括三个部分,即趋势型交通量、转移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一般说来,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主要分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3.1.1调查综述 交通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现状区域路网的交通特性,掌握路段交通量及其特征。通过交通调查来分析路段交通量及车种组成、时空分布特征等,了解区域交通发生、集中及分布状况。 本项目有关的交通调查主要是交通量调查。 交通量调查是收集沿线主要相关道路的历年交通量状况,交通量的车种构成以及有关连续式观测站点的交通量时空变化特征等资料。 相关运输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拟建项目X922荔波县翁昂至瑶山(捞村至瑶山段)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起点位于荔波县捞村,顺接X922翁昂至捞村段,终点位于荔波县瑶山与X418平交,终点桩号K20+。路线推荐方案全长公里。 根据贵州省公路局及地方观测点提供的交通量统计资料,现有与该项目相关的公路主要有X922翁昂至捞村段(原Y101乡道),X418线。公路沿线历年的交通量观测值见表3-1。 表3-1 X922捞村至瑶山段(原Y007乡道)公路历年平均交通量单位:辆 /日

注:表中数据除混合车折算值为按小客车为标准的折算值外,其余均为自然车辆数。 预测思路与方法 3.3.1 交通量预测的总体思路 公路远景交通量的预测,是为正确制定公路修建计划提供分析基础,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 根据对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调查的资料分析,计划建设的荔波县瑶山至捞村改扩建公路工程是荔波县境内的重要公路项目。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力地促进公路沿线工业和乡镇的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为精准脱贫提供交通保障。 预测远景交通量一般由趋势交通量、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三部分组成。 趋势交通量是指现有公路交通量按照它固有的发展规律、自然增长的交通量。 诱增交通量是指公路的开通,使它所覆盖的影响区内经济和交通体系的深刻变化,诱使经济、产业迅猛增长,则会新产生交通量。 转移交通量是指公路建成后,由于竞争关系而从其它运输方式(铁路、水运和航空)转移过来的交通量。对本项目而言,由于没有与本项目有竞争关系的其它运输方式存在,因此本项目不考虑转移交通量。 根据分析,本项目的远景交通量主要由趋势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组成。 3.3.2 交通量预测方法及步骤 由于该项目属于老路改造工程,大部分为改造路段,且公路沿线均设有交通观测点,因此该项目不作OD调查,采用沿线历年断面交通量与影响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及规划,进行相关分析,预测未来特征年的远景交通量。 交通量预测 3.4.1 预测年限和特征年确定 根据交通运输部交规划发[2010]178号文件发布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规定,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的预测年限为调查年到项目建成后20年;

交通量预测

1.5相关规划及交通预测 1.5.2城市布局结构 城市规划区的整体空间结构为:“一心三翼、两轴四带’’。 l、“一心”:指中心城区,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湘西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2、“三翼”:指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天门山风景名胜区和茅岩河风景名 胜区为主体的三个旅游职能片区。严格控制中湖、天子山镇发展规模,提升城镇建设水平与旅游服务品质。 3、“两轴”:指以澧水为纽带的城市发展轴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至天门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发展轴。 4、“四带”: 沙堤旅游发展带一一依托武陵山大道,发展近郊休闲度假旅游。 茅溪河旅游发展带一一依托张桑公路,发展水上休闲项目和近郊旅游度假设施。 澧水旅游发展带一一为张家界市未来旅游服务中心和度假基地建设的重点区域。 澧水城市职能拓展带一一是中心城区向东部拓展,完善城市中心地职能的空间拓展带。 1.5.3道路网规划 规划形成“两环五纵九连线’’的骨架路网结构。“两环”:快速路外环和子午路一迎宾路一大庸路构成的内环;“五纵”:茅岩路、天问路、溪西路、常德路一朝阳路、阳湖中路;“九连线”:子午路(内环以西)、荷花路、融山路、武陵山大道、沙堤大道、崇文路一永定大道、张峡路一永昌路、张联路一科技大道、官黎路一宝塔路。规划城市道路分为4级: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包括滨河景观路)和支路。 1、快速路 城市快速路主要包括南外环、西外环、机场一南外环联络线、北外环、枫中路、武陵山大道。 2、主干路 规划城市主干路红线宽度为30-60米。主要包括子午路、迎宾路、永定大道、大桥路、大庸路、崇文路、兑泽路、西溪坪路、永昌路、科技大道、沙堤大道、桔坪路、向家岗路及李家岗路等。 3、次干路 规划城市次干路红线宽度为20-30米,主要包括回龙路、天门路、解放路、岚清路和滨江东路等。 4、滨河景观路 规划沿澧水河沿岸设置滨河景观路,滨河景观路红线宽度为20-25米。 5、支路 规划城市支路红线宽度为10-20米。 1.5.4交通量预测 1.5.4.1交通量基础资料 1、人口 1)总规分配人口 规划近期:市域人口规模172万人。 2020年张家界市中心城市人口规模按42.万人控制。其中,中心城区人口规模

交通量预测模板

3.3 交通预测及分析 3.3.1 预测的总体思路 3.3.1.1 概述 路网交通量预测分析是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道路建设规模和标准的主要依据,预测结果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决策。本项目交通预测可划分为以下两个部分,预测过程也相应分别进行,最后累加得到总的预测交通量。 背景交通量预测——由两部分构成,其一为背境交通量,即相关道路上的穿越交通量,起止点均在项目范围之外,主要由项目相关道路的现有交通量在研究期限内相应增长而得到;其二为研究区域内其它新建项目的交通量,由交通影响范围内其它建设项目所产生的交通量,在道路网上分配而获得。背景交通量预测采用国际通用的四步骤预测法,并利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作为计算工具。通过对现状与规划资料(土地、人口、社会、经济、交通)的调查研究,通过进行交通小区的划分,并据此建立交通模型。通过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得到交通生成量;采用重力模型进行收敛计算,得到小区分布交通量;通过交通方 式划分,得到机动车的出行量;采用均衡分配法进行分配,得到拟建项目的路段及交叉口流量。 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根据项目的建设性质及规模,预测目标年的项目交通生成量,即交通产生量与吸引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交通分布和交通分配,将因项目而产生的交通量分配到周围道路上,得到拟建项目交通量。交通需求预测主要根据该项目的开发强度及不同用地类型出行发生和吸引率,预测该开发项目目标年内部生成的交通需求。 图3-24 交通量预测流程图 3.3.1.2 预测依据 预测的主要依据如下: 1)《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2)《眉山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眉山2030)》 3)《眉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3)《眉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4)《眉山市城市规划条例》 5)《眉山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 6)《眉山市城市交通规划》(1999-2020) 7)《横琴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8)《横琴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9)《眉山市统计年鉴2009》 10)《眉山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集疏运网络规划》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模板

一交通量预测 1.1 交通调查现状 新开北路北延(源兴路~通沪大道)位于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北部,南起源兴路,北至通沪大道,全场约2.6Km,道路规划宽50m,是一条南北方向的城市主干道,是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二十一横二十二纵”的主干路布局中的一条纵向主干路,也是连通崇川区、通州区的重要道路。 新开北路北延建成后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兴富路、东快速路等道路的交通压力,提高了开发区与崇川区的连通性,提升南通市的城市面貌,拉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变附近的交通需求,项目建成后将产生大量的旅游交通量和沿线居民的出行产生交通量。 规划道路附近用地布局及道路流量图 1.2 远期交通量需求分析 本道路建成后交通量表现为旅游交通运输产生和沿线居民出行产生的交通量等,拟建项目预测的远景交通量构成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基于现状路网条件下而发展的趋势型交通量

(2)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诱增交通量 (3)本项目建成后本地出行交通量 1.3 预测思路和方法 1.3.1 预测思路 本研究预测的主要思路为:以交通调查为基础,在分析XX市路网现状状况、交通量现状和路网规划的基础上,结合XX市城市总体规划、经济产业发展的布局规划,根据研究路网的地位和交通功能,对未来交通量进行预测。 1.3.2 预测方法 交通预测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于增长弹性系数直接进行预测的交通增长率预测法或基于总体发展规划的总量控制法;另一类是基于土地利用的四阶段法,即出行发生、出行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量分配。本研究综合考虑两种方法,并结合TransCAD软件对目标年的交通量进行预测。 1.4 道路交通量预测 通过对现状道路交通量进行调查,通过拟建道路临近的第二条主干路或者快速路围合的范围建立道路交通网络,划分交通小区,运用Transcad软件和OD反推技术计算出该道路路段及相交道路未来年高峰小时交通量。 交通小区划分 充分考虑区域内土地使用性质,路网构成等因素,根据交通小区的划分原则,对现状道路网络进行交通小区划分。

交通量预测

第三章交通分析及预测 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本项目位于昌吉州内。合计路线全长70.7Km。 项目组在外业调查中,收集了路线附近的交通量资料,并取得了路段两个典型断面全天24小时的断面交通量观测资料。 折算值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全部折算为小客车的数量,采用的折算系数见表3-1。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表3-1 汽车代表车型车辆折算系数说明 小客车 1.0 ≤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的货车 中型车 1.5 >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7t的货车 大型车 2.0 载质量>7t~≤14t的货车 拖挂车 3.0 载质量>14t的货车 现有公路通车困难,出行特别不方便,特别是现有老路历年的翻浆病害情况严重,老路路线技术指标低,平、纵线形组合差,路面平整差,也无法满足交通安全、舒适、快速的需求。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建设一条上等级的公路,是十分必要的。 3.2预测思路与方法 3.2.1预测思路、方法和步骤 本项目未来年交通量是根据昌吉回族自治州交通局提供的沿线各乡镇交通出行调查资料基础上,结合沿线乡镇经济发展规划与交通运输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预测。 根据交通部《交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汇编》(2010年)的规定,农村公路和功能单纯的各类专用公路,以及为大型工矿项目或新建开发区服务的配套公路或其它农村公路。交通量预测工作可适当简化或采用其它预测技术而不必采用四阶段法,故本报告预测方法采用“定基、定标法”。即首先进行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其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特点及其与交通运输的相关关系,通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第3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3.1公路交通调查及分析 3.1.1调查综述 3.1.1.1调查内容 按照交通规划的研究对象,本项目分别对公路客货运输量、年平均交通流量进行 调查。按照调查的方式,又大致分为以道路上的车辆为对象的实测调查和为明确人的 活动和货物的移动性质而进行的问卷调查。前者的调查有道路交通量调查和运行车速 调查,具体的调查事项及观测方法,因表示交通流特性所采用的要素不同而有所不同, 通过它可掌握汽车行驶状态有关的各种特性,为道路上实现畅通交通流而进行适当的 交通控制及建立交通规划发挥作用。后者的调查有居民出行调查、机动车OD调查和物 流调查。 3.1.1.2调查方法 交通调查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采集所需基础数据的最基本手段。其目的是了解项目影响区域公路交通运输的特性、构成以及客货运输的流量、流向,使后续的交通量预测建立在客观、可靠的基础上,为公路建设项目的计划、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1)交通量调查点的布设 交通量调查点的选择,对调查数据、区域路网流量分析、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有 着直接的影响,是整个交通量调查的关键。本报告交通量调查路段及其地点的选择, 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1) 根据拟建项目特点及其区域路网交通流特性,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布点; 2) 调查点远离城镇,尽量避免城镇内部交通及短途交通的影响; 3) 调查点选择在路基较宽、视距远的路段上,同时要保证上行与下行调查点之间 留有不少于150m的距离,以免造成交通阻塞; 4) 附近有收费站的,尽量将调查点设在收费站中,以减少对车辆通行的影响。 由于交通流量观测是在具体的某一天进行的,有的是24小时流量观测点,有的是12小时流量观测点,所以在交通流量分析时根据各流量观测点所在路段历年交通量观 测资料对其进行年月、周日、昼夜不均匀性调整,并以次推算出年均日交通量。调整 公式如下: Q ijk=q ijk·αi·βi·γi

第三章_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

第三章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 第一节道路路网现状及道路服务水平评价 庐山区道路主要由十里大道、长江大道、外环路、学府路、学府二路,前进东路,并与周边的城市外围主干道长虹大道、庐山大道、芳兰大道、金凤路,九莲南路联系。 由于现有主要道路兼有区内交通、对外交通、以及生活性、交通性多重功能,虽在目前区域交通量并非十分巨大,但作为XX市区的规划范围,随着土地开发利用,规划道路应按城市道路“人车分离、机非分离”的原则规划设计。随着土地的开发利用,对道路运输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路网的不完善,将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现状道路的服务水平将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区域路网规划 一、交通运输规划调查 道路系统历来被称为城镇的动脉和骨架,是一个城市能否规划合理的重要因素。因此道路的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城镇能不能经济合理的发展。 道路规划本着“快速、顺畅、通达”的原则,合理调整布局,合理布置集镇道路网络。规划道路等级分为三级,即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主干道间距大于500米,红线30—60米;次干道间距为250—500米,红线宽度为20—40米;支路间距150—250米,红线宽度为9—20米以下。 二、路网规划

项目建设区域道路等级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三个等级。其中主干道有十里大道、庐山大道、濂溪大道、芳兰大道、长江大道、欣荣路、外环路,道路宽度为30—50m;次干道学府路、学府二路,前进东路,道路宽度20—30 m;支路道路宽度15—20 m。 三、道路新建必要性论证 交通建设对土地利用有导向作用,土地的开发利用,必须以道路的修建为基础。濂溪大道为XX市庐山区道路骨架中最重要的一条主干道,本工程(濂溪大道延伸线)是濂溪大道的一部分。它的建设是城区土地资源使用开发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经济发展对加强人居环境的开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居住环境离不开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将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了能更好地改善XX市投资环境,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就成为必然。 道路建设不可避免地征集土地,拆迁房屋,造成建设区人口动迁,劳动力重新安置等社会问题。对农村居民而言,由于道路建设占用一定农田,菜地等耕地,由此会使农民的生存和生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受到影响;且对农民的劳作带来不便。但随着城镇建设发展,农民也将从务农为主转变成服务、务工、务商为主,故由此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从长远来看,道路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推进XX的城市化建设进程。 本次工程沿线地势较起伏,因土地、规划部门工作到位,全线道

3-交通量分析及预测(新)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交通量分析和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章首先在交通量观测及其他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项目相关线路及其影响区域的公路交通发展水平和特征,然后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调查与分析,使用公路可行性研究通用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分析预测远景年交通量发展规模和水平,为确定本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标准规模和经济评价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本项目采用交通量观测为交通调查方法。 3.1.1 调查综述 调查的目的、方法及内容: 公路交通调查是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为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公路交通量的特性和构成,掌握公路交通流量流向、车辆构成、货物种类等资料,为未来拟建公路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本项目公路交通调查主要包括相关公路观测交通量、汽车保有量、交通事故等方面内容,调查范围主要是针对拟改建项目所属区域及沿线所经区域进行调查。 3.1.2 调查资料的分析 1.历年相关公路交通量 表3-1 正镶白旗杨白音敖包嘎查测站历年交通量

2.交通量观测调查车辆构成分析 通过资料整理,可以得到各调查点断面交通量情况。详见下表。 3.2 预测思路与方法 3.2.1预测思路 交通量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确定项目技术等级、建设规模及标准的依据,也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 根据研究项目白旗伊克淖苏木白音敖包嘎查至乌兰胡吉尔浩特至陶苏图浩特公路周边地区的公路项目,路段历史交通量能反映该路段上交通量的发展趋势。因此,可以利用周围路段的历史交通量用基于运输通道的交通量预测法来进行预测。基于运输通道的交通量预测法的大致思路如下: (1)获取项目所在运输通道内各条道路的历史交通量; (2)根据运输通道历史交通量找出其发展趋势,运用相关趋势模型求出运输通道交通量的增长率,并计算出运输通道未来年总交通量; (3)根据项目运输通道内各条道路的历史交通量发展趋势,结合相关各条道路在未来年的等级、车道数和通行能力等因素,采用Lgoti概率模型来确定未来年各条道路在运输通道内所分担的交通量比例,最后计算出本项目未来年的交通量。 3.2.2 交通量预测方法及步骤 该项目为正镶白旗明安图镇三面井嘎查敦廷高勒浩特至白生图浩特公路,是白旗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之一,由于公路交通是白旗唯一交通方式,因此本项目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正镶白旗明安图镇三面井嘎查敦廷高勒浩特至白生图浩特公路线上的观测点交通量调查分析得出,现有道路的交通量比较大,由于省道的服务水平、道路路况等影响,在未来年单一的通道已经无法满足交通量的需求。 交通量预测:主要是在现状交通量观测调查的基础上,依据项目区未来年经济发展及项目所属通道运输方式发展趋势,测算公路通道的运输量,利用合理的预测方法进行

简述交通量分析预测方法

简述交通量预测方法与步骤 一、交通调查与分析 1.调查综述 道路交通量与项目影响区的交通出行分布是交通量预测的基础资料。为了对公路建设项目未来年的交通量发展情况进行预测,需要调查了解项目影响区交通发展状况,相关路网交通现状,各类车辆的起讫点分布,交通组成等基础数据资料。 交通调查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相关公路的道路状况和交通状况调查,另一方面是车辆出行分布调查,据此分析项目影响区的车辆出行分布状况。相关公路道路与交通状况调查主要包括相关公路历史流量发展分析,交通组成分析,用于分析项目影响区交通发展规律;车辆出行分布调查主要调查车辆出行的起讫点,即OD调查,用于分析项目影响区及相关路网车辆的空间、时间分布特征,掌握交通现状。 2、交通量OD调查及分析 OD调查和交通量观测主要是为了全面掌握项目影响区内各方向公路运输通道的交通流量、流向、车型构成等交通特性,为拟建项目所在通道的运输需求特点分析和交通量预测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OD调查点位置布设原则为: ⑴在能够把握交通流量分布特性和不影响调查目的及精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OD调查点个数,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⑵OD点应尽量远离城区(一般为10公里左右); ⑶为了和历年的交通量调查资料相互检验、补充,在不影响调查目的的前提下,调查地点尽量与历年交通量观测点一致或靠近。 以OD调查和交通量观测数据为基础,按照调查所采用的抽样率,根据主要相关公路历年交通量计算得到的月不均匀系数和周日不均匀系数将每个调查点的OD交通量进行扩大、修正,形成单点年平均日OD交通量(AADT),并得到单点OD表。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各代表车型和车辆折算系数规定如下表所示。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现状交通调查及分析 3.1.1项目影响区的确定 项目影响区根据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一般按行政区域划分。根据对各地区经济和交通的影响程度以及区域内物流和车流集散的特点,结合各地区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和路网状况,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彭山区,间接影响区包括眉山市、新津县等。 3.1.2交通现状分析 1、交通现状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仍然是居民的主要交通方式,但重要性有所下降,两轮电动车的出行比例已上升至%,汽车出行增长较快,达到%,公交车比例仅为%。彭山区私家车发展势头强劲,将成为未来城市机动车增长的主要因素。 2、项目影响区交通现状及规划条件 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关系十分密切,当然这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当前我们正处在快速城市化和快速机动化交织的历史时期,城市交通压力急剧增加,过去五年彭山区机动车每年以%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道路的增长速度远低于此。彭山区城范围内现状主次干道路网密度2.44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支路路网密度更低,而城市主干道和支路的平均容积率要达到规划水平,还存在有很大差距。因此加大路网建设力度仍然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 交通量预测方法 交通量预测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片区路网的分析,研究项目建设给片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交通影响及其程度,判断在当前这种交通路网的承载能力下的影响,能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确定合理的项目出入口位置。道路断面的设置形式是否合理,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条件。设计通行能力低于设计交通量的道路形式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容易造成片区路网的交通拥挤,甚至发生交通堵塞,要求设计通行能力必须大于设计交通量。另一方面,通行能力也不能过大,否则使道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必然造成大量的浪费。

浅谈公路四阶段交通量预测思路

浅谈公路四阶段交通量预测思路 浅谈公路四阶段交通量预测思路 丁伟赵新华 (江西省交通设计院南昌330002) 摘要:四阶段交通量预测,在分析项目区域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经 济指标,预测其发展趋势,并通过对交通与经济的弹性分析,预测交通的发展趋势,从而预测 项目区域未来各小区的趋势和诱增的交通出行集中与发生量,得到未来特征年的出行分布OD表; 在充分考虑预测期内项目区域交通路网或其它运输方式对交通量的分流影响,通过交通量分配, 最终获得拟建公路项目预测交通量。 关键词:交通工程;四阶段;经济;OD;弹性系数;集中;发生;分布;分配 前言 公路远景交通需求量的预测,是公路交通规划的基础,是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交通量预测的方法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个别预测法,二是以出行起讫点为基础的四阶段预测法。前者主要以单个运输行为为研究对象,根据老路交通状况的历史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技术,预测老路的远景交通量,此方法预测过程较简单,没有考虑综合运输网络和运输方式的分担,预测的精确性不高,此法在我国九十年代以前采用多。后者从交通需求出发,考虑了交通的发生、吸引,交通量的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以及交通量的分配;五六十年代,英、美等发达国家对这种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来日本人在运用研究中,把它称作为四阶段推定法;作为当今最为完善的交通需求预测理论体系,在我国,首次在沪宁高速公路采用后,后来逐步得到运用推广。笔者就自己对四阶段预测法理论的理解,并结合可行性研究中的运用体会,浅谈公路四阶段交通量预测思路。 1总体思路与方法 交通量增长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交通量是由于人的社会经济活动对交通的需求而产生的,一方面经济发展带动交通需求的增长,将产生新增交通量,同时又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另一方面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导致降低运输成本和节约在途时间,人的社会经济活动因此变得更便利更频繁,将

交通量预测模板

交通预测及分析 3.3.1 预测的总体思路 3.3.1.1 概述 路网交通量预测分析是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道路建设规模和标准的主要依据,预测结果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决策。本项目交通预测可划分为以下两个部分,预测过程也相应分别进行,最后累加得到总的预测交通量。 背景交通量预测——由两部分构成,其一为背境交通量,即相关道路上的穿越交通量,起止点均在项目范围之外,主要由项目相关道路的现有交通量在研究期限内相应增长而得到;其二为研究区域内其它新建项目的交通量,由交通影响范围内其它建设项目所产生的交通量,在道路网上分配而获得。背景交通量预测采用国际通用的四步骤预测法,并利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作为计算工具。通过对现状与规划资料(土地、人口、社会、经济、交通)的调查研究,通过进行交通小区的划分,并据此建立交通模型。通过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得到交通生成量;采用重力模型进行收敛计算,得到小区分布交通量;通过交通方 式划分,得到机动车的出行量;采用均衡分配法进行分配,得到拟建项目的路段及交叉口流量。 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根据项目的建设性质及规模,预测目标年的项目交通生成量,即交通产生量与吸引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交通分布和交通分配,将因项目而产生的交通量分配到周围道路上,得到拟建项目交通量。交通需求预测主要根据该项目的开发强度及不同用地类型出行发生和吸引率,预测该开发项目目标年内部生成的交通需求。 图3-24 交通量预测流程图 3.3.1.2 预测依据 预测的主要依据如下: 1)《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2)《眉山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眉山2030)》 3)《眉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3)《眉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4)《眉山市城市规划条例》 5)《眉山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 6)《眉山市城市交通规划》(1999-2020) 7)《横琴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8)《横琴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9)《眉山市统计年鉴2009》 10)《眉山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集疏运网络规划》

第三章 交通量预测

交通量预测-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交通分析及预测 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本项目位于昌吉州内。合计路线全长70.7Km。 项目组在外业调查中,收集了路线附近的交通量资料,并取得了路段两个典型断面全天24小时的断面交通量观测资料。 折算值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全部折算为小客车的数量,采用的折算系数见表3-1。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3-1表 现有公路通车困难,出行特别不方便,特别是现有老路历年的翻浆病害情况严重,老路路线技术指标低,平、纵线形组合差,路面平整差,也无法满足交通安全、舒适、快速的需求。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建设一条上等级的公路,是十分必要的。 3.2预测思路与方法 3.2.1预测思路、方法和步骤 本项目未来年交通量是根据昌吉回族自治州交通局提供的沿线各乡镇交通出行调查资料基础上,结合沿线乡镇经济发展规划与交通运输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预测。 根据交通部《交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汇编》(2010年)的规定,农村公路和功能单纯的各类专用公路,以及为大型工矿项目或新建开发区服务的配套公路或其它农村公路。交通量预测工作可适当简化或采用其它预测技术而不必采用四阶段法,故本报告预测方法采用“定基、定标法”。即首先进行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其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特点及其与交通运输的相关关系,通

3-2 第三章 过经济规划值预测区域交通运输量的增长率,最后得出拟建公路各路段的最终预测交通量。 预测分析流程图3-1 交通预测分析流程图图3-1

根据交通部《交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汇编》(2010年)的规定,功能单纯的各类专用公路,以及为大型工矿项目或新建开 3-3 第三章 发区服务的配套公路或农村公路、其他公路。交通量预测工作可适当简化或采用其它预测技术而不必采用四阶段法。 根据现有交通量观测资料和调查表明,本项目的交通流比较单一,大部分车辆为县城通往乡镇的短途交通运输以及沿线乡镇之间的客货交流,现有公路的交通量大小主要是由项目影响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条件所决定的,随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交通量将会相应增长。通过对基础资料的分析,趋势交通量与项目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因而未来年份的趋势交通量采用增长率法进行预测。 预测步骤如下: ——确定预测目标;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3、1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3、1、1调查综述 交通调查得目得就是了解现状区域路网得交通特性,掌握路段交通量及其特征。通过交通调查来分析路段交通量及车种组成、时空分布特征等,了解区域交通发生、集中及分布状况。 本项目有关得交通调查主要就是交通量调查。 交通量调查就是收集沿线主要相关道路得历年交通量状况,交通量得车种构成以及有关连续式观测站点得交通量时空变化特征等资料。 3、2 相关运输方式得调查与分析 拟建项目X922荔波县翁昂至瑶山(捞村至瑶山段)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起点位于荔波县捞村,顺接X922翁昂至捞村段,终点位于荔波县瑶山与X418平交,终点桩号K20+762、250。路线推荐方案全长20、762公里。 根据贵州省公路局及地方观测点提供得交通量统计资料,现有与该项目相关得公路主要有X922翁昂至捞村段(原Y101乡道),X418线。公路沿线历年得交通量观测值见表3-1。 表3-1 X922捞村至瑶山段(原Y007乡道)公路历年平均交通量单位:辆/日

3、3 预测思路与方法 3、3、1 交通量预测得总体思路 公路远景交通量得预测,就是为正确制定公路修建计划提供分析基础,为项目得决策提供依据。 根据对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调查得资料分析,计划建设得荔波县瑶山至捞村改扩建公路工程就是荔波县境内得重要公路项目。本项目得建设,将有力地促进公路沿线工业与乡镇得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为精准脱贫提供交通保障。 预测远景交通量一般由趋势交通量、诱增交通量与转移交通量三部分组成。 趋势交通量就是指现有公路交通量按照它固有得发展规律、自然增长得交通量。 诱增交通量就是指公路得开通,使它所覆盖得影响区内经济与交通体系得深刻变化,诱使经济、产业迅猛增长,则会新产生交通量。 转移交通量就是指公路建成后,由于竞争关系而从其它运输方式(铁路、水运与航空)转移过来得交通量。对本项目而言,由于没有与本项目有竞争关系得其它运输方式存在,因此本项目不考虑转移交通量。 根据分析,本项目得远景交通量主要由趋势交通量与诱增交通量组成。 3、3、2 交通量预测方法及步骤 由于该项目属于老路改造工程,大部分为改造路段,且公路沿线均设有交通观测点,因此该项目不作OD调查,采用沿线历年断面交通量与影响区社会经济得发展情况及规划,进行相关分析,预测未来特征年得远景交通量。 3、4 交通量预测 3、4、1 预测年限与特征年确定 根据交通运输部交规划发[2010]178号文件发布得《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得规定,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得预测年限为调查年到项目建成后20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中规定:三级公路得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 结合本项目所在地区得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本项目预测得特征年设定为2018年(公路通车年)、2023年、2028年、2033年与2038年。预测基年为2015年。交通量预测流程图见图3-1所示: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第3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公路交通调查及分析 3.1.1调查综述 3.1.1.1调查内容 按照交通规划的研究对象,本项目分别对公路客货运输量、年平均交通流量进行调查。按照调查的方式,又大致分为以道路上的车辆为对象的实测调查和为明确人的活动和货物的移动性质而进行的问卷调查。前者的调查有道路交通量调查和运行车速调查,具体的调查事项及观测方法,因表示交通流特性所采用的要素不同而有所不同,通过它可掌握汽车行驶状态有关的各种特性,为道路上实现畅通交通流而进行适当的交通控制及建立交通规划发挥作用。后者的调查有居民出行调查、机动车OD调查和物流调查。 3.1.1.2调查方法 交通调查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采集所需基础数据的最基本手段。其目的是了解项目影响区域公路交通运输的特性、构成以及客货运输的流量、流向,使后续的交通量预测建立在客观、可靠的基础上,为公路建设项目的计划、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1)交通量调查点的布设 交通量调查点的选择,对调查数据、区域路网流量分析、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有着直接的影响,是整个交通量调查的关键。本报告交通量调查路段及其地点的选择,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1) 根据拟建项目特点及其区域路网交通流特性,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布点; 2) 调查点远离城镇,尽量避免城镇内部交通及短途交通的影响; 3) 调查点选择在路基较宽、视距远的路段上,同时要保证上行与下行调查点之间留有不少于150m的距离,以免造成交通阻塞; 4) 附近有收费站的,尽量将调查点设在收费站中,以减少对车辆通行的影响。 由于交通流量观测是在具体的某一天进行的,有的是24小时流量观测点,有的是12小时流量观测点,所以在交通流量分析时根据各流量观测点所在路段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对其进行年月、周日、昼夜不均匀性调整,并以次推算出年均日交通量。调整公式如下:Q ijk=q ijk·αi·βi·γi 式中:Q ijk――i地点、j方向、k类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第三章-交通量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预测

第三章交通分析及预测 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本项目位于昌吉州内。合计路线全长70.7Km。 项目组在外业调查中,收集了路线附近的交通量资料,并取得了路段两个典型断面全天24小时的断面交通量观测资料。 折算值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全部折算为小客车的数量,采用的折算系数见表3-1。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表3-1 现有公路通车困难,出行特别不方便,特别是现有老路历年的翻浆病害情况严重,老路路线技术指标低,平、纵线形组合差,路面平整差,也无法满足交通安全、舒适、快速的需求。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建设一条上等级的公路,是十分必要的。 3.2预测思路与方法 3.2.1预测思路、方法和步骤 本项目未来年交通量是根据昌吉回族自治州交通局提供的沿线各乡镇交通出行调查资料基础上,结合沿线乡镇经济发展规划与交通运输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预测。 根据交通部《交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汇编》(2010年)的规定,农村公路和功能单纯的各类专用公路,以及为大型工矿项目或新建开发区服务的配套公路或其它农村公路。交通量预测工作可适当简化或采用其它预测技术而不必采用四阶段法,故本报告预测方法采用“定基、定标法”。即首先进行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其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特点及其与交通运输的相关关系,通

过经济规划值预测区域交通运输量的增长率,最后得出拟建公路各路段的最终预测交通量。 预测分析流程图3-1 交通预测分析流程图图3-1 根据交通部《交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汇编》(2010年)的规定,功能单纯的各类专用公路,以及为大型工矿项目或新建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