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患者的心理康复PPT课件

合集下载

卒中患者的心理康复ppt课件

卒中患者的心理康复ppt课件
卒中后常见精神障碍
卒中后人格障碍
卒中后疲劳
对躯体性(正常)疲劳和病理性疲劳进行了鉴别,前者是指在身体活动过度后快速出现的倦怠感,在休息后可得到缓解;后者是指与活动不相关持续的疲劳感,休息之后也不缓解。在神经疾病中,病理性疲劳更加显著。通过疲劳自评量表进行评估,或者通过结构化的访谈来明确患者是否符合定义标准
A 组包括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碍。这些患者通常表现为古怪或反常。B 组包括反社会型,边缘型,表演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些患者通常表现为戏剧性,情绪化或不稳定的。C 组包括回避型,依赖型,和强迫型人格障碍。
卒中后常见精神障碍
03
适当用药
卒中后精神障碍药物治疗
基础疾病的治疗
合并幻觉妄想、躁狂状态
卒中患者家属
躁狂
躁狂定义为显著且持续性情绪高涨,易激惹,伴有精力或活动行为方面的改变,不是由于其他精神疾病引起的,且排除谵妄状态。伴随症状包括多动,强制性演讲(非常健谈很难打断),思维奔逸,夸张,睡眠减少,注意力分散或者错误判断。上述症状需导致严重的痛苦,或者导致社会功能,职业功能或其他重要功能的障碍。
卒中患者心理康复的目的: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现实,改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和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改善不良思维方式和异常行为;重塑健康人格,提高早期自我肢体康复的主动性,预防卒中复发;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强调家属的心理支持,创造患者与家属的良性心理互动环境,提高患者康复水平。
4.承认并接受自己的残疾现实,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对康复训练较为积极,抑郁情绪减轻或消失。
3.心情苦闷、沮丧、消沉、忧伤、无助甚至绝望等悲观情绪持久而突出,甚至会出现自杀意愿。意志力减退,主动性差、惰性强。对康复治疗不抱希望,对他人依赖性强,满足现状不愿进行康复训炼。

脑卒中ppt课件

脑卒中ppt课件
为脑卒中患者建立社会网络,包括康复中心、社区服务、 义工组织等,以便他们能够相互支持和帮助。
提供心理支持
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 ,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情感上的问题和挑战。
培养自我管理技能
为脑卒中患者提供自我管理技能培训,包括日常生活活动 训练、康复锻炼、饮食管理、药物管理等,帮助他们更好 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
谢谢您的观看
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 药物进行治疗。
降脂治疗
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水平,预 防再次卒中。
03
脑卒中康复治疗
康复评定
康复目标的确定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确定短 期和长期的康复目标,例如恢复 行走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
力等。
康复评定的内容
包括对患者的感觉、运动、言语、 认知、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 估,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 。
促进康复
家庭和社会支持可以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情感上的 支持和鼓励,增强其康复的信心和动力。
减少抑郁
家庭和社会支持可以减轻脑卒中患者的孤独感和 无助感,降低抑郁的发生率。
家庭和社会支持的干预措施
提供信息支持
为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有关疾病和治疗的相关信息, 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建立社会网络
脑卒中患者可能感到恐惧和害 怕,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不确定 性和担忧。
社会支持不足
脑卒中患者需要家庭和社会的 支持,但有时可能得不到足够 的关注和支持。
心理干预方法
心理疏导
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 支持,帮助他们面对和克服心
理障碍。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 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 惯,提高应对能力和情绪调节 能力。

脑卒中的全面康复精选课件

脑卒中的全面康复精选课件
3级: 肌张力严重增加 被动41活动困难。
协调功能的评定
❖协调功能是指产生平滑, 准确, 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 (适当的速度, 距离, 方向, 节奏和肌力)
❖协调运动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 与特定运 动或动作相关的肌群以一定的时空关系共同体作用, 从而产生平稳, 准确, 有控制的运动(适当的速度, 距离, 方向, 节奏和力量)
❖肢体可以完成随意运动, 但痉挛进一步加重达到高 峰, 不能在关节的全范围内进行活动, 由始至终贯穿 着联带运动的特点并达到高峰, 称为联 带运动阶段。
❖出现部分分离运动, 协同运动模式逐渐减弱, 痉挛减 轻, 多种运动组合变得容易。
22
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表
I. 上肢 II. 弛缓, 无随意运动 III. 开始出现联合反应, 但不一定引起关节运动, 开始出现协
26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 又称
关节活动范围, 是指关节的远端向着或离开近端运 动, 远端骨所达到的新位置于近端骨之间的夹角 ❖其主要分为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肌张力的评定 ❖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肌张力
13
3.腔隙性脑梗死
(1)发病多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 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2)多无意识障碍。 (3)应进行CT或MRI检查, 以明确诊断。 (4)临床表现都不严重, 较常见的为纯感觉性卒中、纯运动
性轻偏瘫、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症 或感觉运动性卒中等。 (5)腰穿脑脊液无红细胞。
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 并表现 为多种形式。

脑卒中后居家康复治疗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脑卒中后居家康复治疗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03
CATALOGUE
居家康复治疗方法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是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 基本生活技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训练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日常 生活活动,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使其能 够逐渐回归正常生活。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中,应注重细节和技 巧,如正确的姿势、动作的协调性和连续 性等。
心理干预与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和支持。
长期跟踪与随访
对患者进行长期跟踪与随访,及时发现并解决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THANKS
感谢观看
促进语言和认知功能恢复
针对脑卒中后语言和认知障碍,进行 相应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语言 和认知功能。
居家康复治疗的优点
01
02
03
方便灵活
居家康复治疗不受时间和 地点的限制,患者可以在 家中进行康复训练,方便 灵活。
亲情支持
居家康复治疗能够让患者 得到家庭的支持和关爱, 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康复。
经济实惠
远程医疗与在线康复
利用远程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康复服务,打破地域限制。
家庭康复设备研发
研发更多适用于家庭环境的康复设备,降低康复成本。
社区康复服务
建立完善的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方便患者就近接受康复治疗。
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与改善
生活质量评估体系
建立科学的生活质量评估体系,全面了解患者康复后的生活质量状 况。
脑卒中后居家康复 治疗及注意事项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脑卒中概述 • 居家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 居家康复治疗方法 • 居家康复治疗注意事项 • 患者及家属的自我管理与心理支持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脑卒中病人的心理护理PPT课件

脑卒中病人的心理护理PPT课件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脑卒中病人的心理护理12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医学模式?心理护理的作用脑卒中病人的心理护理13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型观念为指导的整体护理医学模式疾病护理脑卒中病人的心理护理14心理护理的作用脑卒中病人的心理护理15有助于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及品德脑卒中病人的心理护理16有助于护理人员自身的心理平衡脑卒中病人的心理护理17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脑卒中病人的心理护理18三脑卒中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脑卒中病人的心理护理19脑卒中病人的心理护理20脑卒中的定义?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 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 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 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 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 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 状和体征.
可编辑课件PPT
20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
• 意识障碍 • 言语障碍 • 肢体障碍 • 吞咽障碍 • 感觉障碍 • 头疼.恶心.呕吐 • 脑疝.死亡
疾病护理
可编辑课件PPT
13
心理护理的作用
可编辑课件PPT
14
有助于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及品德
可编辑课件PPT
15
有助于护理人员自身的心理平衡
可编辑课件PPT
16
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可编辑课件PPT
17
(三)脑卒中病人存在的心 理问题
可编辑课件PPT
18
可编辑课件PPT
19
脑卒中的定义
脑卒中病人的心理护理
可编辑课件PPT
1
概述
• 什么是心理护理 •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 脑卒中病人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浅谈脑卒中病人心理护理的方法

脑卒中患者健康宣教ppt课件

脑卒中患者健康宣教ppt课件
入。
适量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 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避
免剧烈运动。
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范围,避免肥 胖。
戒烟限酒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以降低 脑卒中的风险。
定期检查与随访建议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关注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
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
了解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
与医生保持联系,及时反馈身体状况,接受专业指导和治疗建议。
05
脑卒中患者健康宣教方 式
面对宣教
面对面宣教是指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和教育,包括讲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预防措施、治疗方法 和康复训练等。
面对面宣教具有互动性、即时反馈和个性化指导等优点,能 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提高患者 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
疾病知识普及
脑卒中定义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 脑部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 。
脑卒中症状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 胖等。
包括突然出现的肢体麻木、无力、言 语不清、视力模糊等症状。
健康生活方式倡导
01
02
03
04
合理饮食
低盐、低脂、低糖,多摄入新 鲜蔬菜和水果,控制总热量摄
选择低脂、低盐的蛋白质来源 ,如鱼、瘦肉、豆类等。
运动与康复训练
总结词
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 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 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日 常生活能力。
早期康复训练
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 始康复训练,包括关 节活动、肌肉力量训 练等。
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 等,有助于提高心肺 功能和耐力。

脑卒中康复ppt课件

脑卒中康复ppt课件
七、认知功能评定 八、心理评定 九、生活质量(QOL)评定量表
16
第四节 康复治疗
一、康复治疗原则
1.选择合适的康复时机,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48小时。 2.康复评定贯穿于脑卒中治疗的全过程,包括急性期、恢 复早期(亚急性期)、恢复中后期和后遗症期。 3.康复治疗计划是建立在康复评定的基础上,由康复治疗 小组共同制订,并在治疗方案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 善。 4.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 其家属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5.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 疗、心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和康复工程等。 6. 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治疗。
软瘫强化治疗 患者通过体位的正确摆放和关节的 被动活动治疗后,仍有一部分患肢处于软瘫,特 别是上肢和手。为此要强化治疗,并有意识地将 患侧上肢置于患者的视线之内.
软瘫期强化治疗的治疗原则:除体位的正确摆放 和关节的被动活动治疗仍可进行外,主要是利用 躯干肌的活动,促使肩胛带和骨盆带的功能部分 恢复,通过紧张性反射、姿势反射、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Rood感觉刺激等手段,促进靶肌肉的 肌力和肌张力增高。
29
第四节 康复治疗
1.软瘫强化治疗内容: 紧张性反射 (tonic reflex) 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 共同运动(synergy movement) Rood感觉刺激 运动再学习
30
第四节 康复治疗
2.床上和床边活动训练: Bobath握手 见图2-6 上肢自助被动运动 见图2-7 双侧桥式运动 见图2-8 ,单桥训练 见图2-9 活动桥式运动 牵伸躯干肌:屈患膝、髋内旋,一手压患膝,另一手压肩 牵张腘绳肌 见图2-10 ,图2-11 仰卧及俯卧位屈膝运动 起立床训练 体位转移训练:仰卧位的侧方移动 ,向健侧、患侧翻身 床上坐起训练

2024版《脑卒中》ppt课件

2024版《脑卒中》ppt课件

《脑卒中》ppt课件目录•脑卒中概述•脑卒中类型与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与评估工具•治疗策略与药物选择•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总结与展望PART01脑卒中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多由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或栓塞导致;出血性脑卒中则多因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等引起血管破裂。

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因,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

发病率和死亡率年龄和性别分布地域和种族差异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不同地域和种族间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与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

030201流行病学特点预防策略控制危险因素,如降压、降糖、降脂等。

定期进行脑卒中筛查和风险评估,早发现早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肥胖、缺乏运动、心脏病、家族史等。

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PART02脑卒中类型与临床表现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部血流减少或中断,引起脑组织缺血坏死。

血栓形成性脑卒中来自心脏或主动脉的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导致血管闭塞。

栓塞性脑卒中突然出现的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

症状包括脑出血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多由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引起。

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症状包括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血性脑脊液等。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不同类型脑卒中的鉴别诊断01020304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症状发生的时间、诱因、伴随症状等。

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言语功能、运动功能等。

包括CT 、MRI 等,有助于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鉴别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脑脊液检查等,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虑
患者需符合广泛性焦虑 障碍的诊断标准,焦虑 症状与实际出现的威胁 或危险不成比例,症状 需持续至少 6 个月,并 至少伴有以下症状中的 3 项:感到紧张、生气、 不安;疲劳感;注意力 难以集中;易激惹;显 著的肌肉紧张;以及睡 眠困难。
情绪不稳
情绪体验不稳定并伴有频繁的 心境变化;情绪极容易高涨, 紧张,或者出现与事件和环境 不相称的情绪变化。其也被称 为情绪化,病理性哭笑,情绪 失禁,不自主情绪表达障碍等。 尚没有标准的评估方法。通常 表现为哭泣的增加,可与抑郁 合并发生,也可不伴有抑郁。 症状通常轻微且短暂;但如果 严重也可导致极大的痛苦,尴 尬和社会回避。
震惊和否认期
愤怒期
给予希望,不过早打破其幻想 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康复训练。 采用支持治疗、行为疗法及认 知行为疗法,对家属进行指导, 使其参与到康复治疗中来
资源支持、宣泄
抑郁期
防止患者自杀采用 支持性心理康复, “向下比较”、同 质团体治疗
适应期 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
卒中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
患者脑卒中后,不仅患者心理处于应激状 态,患者家属特别是配偶及子女也表现出不同 程度的心理应激,面对现实的家庭生活、工作、 经济、社会等诸多问题,打乱了原来的生活节 奏,同样表现出恐惧、焦虑、悲伤等心理障碍, 更甚者有攻击性行为出现。家属的情感表现及 互动对患者心理具有很大的影响,是影响患者 康复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家属的心理干 预具有现实意义。这样可以帮助患者家属逐渐 的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增强 心理承受力,尽快适应现实并积极面对,和患 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和支持。医、患、家 属三方目标一致的做好患者康复工作,提高患 者康复水平。
卒中后常见精神障碍
卒中后抑郁
存在抑郁心境或快感缺乏 (丧失兴趣或快乐)持续 2 周或以上,外加以下症状中 出现 4 条或以上,症状持续 存在并干扰日常生活。这些 症状包括:明显的体重减轻 或增加;失眠或嗜睡;精神 运动性激越或迟滞;疲劳或 精力丧失;无价值感或不恰 当的内疚感;注意力不集中; 或犹豫不决。
卒中后疲劳
对躯体性(正常)疲劳和病理性 疲劳进行了鉴别,前者是指在身 体活动过度后快速出现的倦怠感, 在休息后可得到缓解;后者是指 与活动不相关持续的疲劳感,休 息之后也不缓解。在神经疾病中, 病理性疲劳更加显著。 通过疲劳自评量表进行评估,或 者通过结构化的访谈来明确患者 是否符合定义标准
03
适当用药
.
10
脑卒中后精神障碍多见于颞叶及额叶病变,也可为邻近的颞叶及额叶,大多患者发病时伴明显的精神异常,且精神障碍 难以自行缓解,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另外,脑卒中患者年龄普遍偏大,肝、肾功能衰退,用药效果 降低,排泄延长,同时其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较高,容易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治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在考虑疗效的同时 还应对用药安全性进行观察。
02
各阶段的心理康复
.
5
各阶段的心理康复
卒中患者心理康复的目的: 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现实,改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预防和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改善不良思维方式和异常行为; 重塑健康人格,提高早期自我肢体康复的主动性,预防卒中复发; 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强调家属的心理支持,创造患者与家属的良性心理互动环境,提高患者康复水平。
卒中后常见精神障碍
卒中后人格障碍
A 组包括偏执型,精神分裂 症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碍。 这些患者通常表现为古怪或 反常。B 组包括反社会型, 边缘型,表演型,和自恋型 人格障碍。这些患者通常表 现为戏剧性,情绪化或不稳 定的。C 组包括回避型,依 赖型的扭曲。除 卒中之外其他的病因也可导致精神症 状,包括谵妄,痴呆或者抗精神病药 物。最常见的重性精神病的症状包括 幻觉和妄想。妄想是指患者根据矛盾 的证据得出的坚定不移的固定信念; 幻觉是指患者异常的感觉,而其他人 感觉不到。其发生形式多样,可以很 简单,如闪光或单独的声音;也可以 很复杂,如看到整个场景,听到声音, 看到比正常小的物体。
4.承认并接受自己的残疾现实, 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对康复 训练较为积极,抑郁情绪减轻 或消失。
震惊和否认期 愤怒期
抑郁期 适应期
1.对突如其来的症状始料不及,对 康复治疗的期望过高,忧伤、悲观、 苦闷情绪较轻,对康复治疗比较被 动。
3.心情苦闷、沮丧、消沉、忧伤、 无助甚至绝望等悲观情绪持久而突 出,甚至会出现自杀意愿。 意志力减退,主动性差、惰性强。 对康复治疗不抱希望,对他人依赖 性强,满足现状不愿进行康复训炼。
淡漠
躁狂
淡漠是指目的性行为,动 机和认知减少的疾病。其 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相关性, 临床病程以及治疗方法。 然而其症状上与抑郁多有 重叠,如感情迟钝,兴趣 丧失或者精神运动性迟滞, 鉴别上较困难。 可通过淡漠量表,淡漠评 估量表或老年神经精神量 表对患者进行评估。
躁狂定义为显著且持续性情绪高 涨,易激惹,伴有精力或活动行 为方面的改变,不是由于其他精 神疾病引起的,且排除谵妄状态。 伴随症状包括多动,强制性演讲 (非常健谈很难打断),思维奔 逸,夸张,睡眠减少,注意力分 散或者错误判断。上述症状需导 致严重的痛苦,或者导致社会功 能,职业功能或其他重要功能的 障碍。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康复
心理医学科
.
1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阶段 01
02
适当用药
目录
03
04
各阶段的心理康复 康复治疗师的自我调节
.
2
01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阶段
.
3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阶段
2.病人在否认事实的同时,还会 存有一些希望。但发现事实无法 改变时会产生巨大的愤怒,会怨 天尤人,会感叹世事无常。抱怨 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对治疗比较 排斥。
基础疾病的治疗
治疗原发病,积极控制各项高危 因素给脑卒中后伴发精神障碍患 者提供良好的恢复平台。如溶栓、 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纤、活 血化瘀、脱水降颅内压、脑细胞 保护剂、清除氧自由基等,调节 血压、血糖、血脂,注意水电解 质、酸碱平衡、营养补充等。
合并幻觉妄想、躁狂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