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细胞代谢PPT 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课件:细胞的代谢》

细胞代谢实验和实践应用
酶活性的比较
通过不同影响因素的实验测试,比较和观察不同酶 的催化剂作用和酶反应速度相对差异。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通过实验的方法定量检测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现象, 并与不断排出二氧化碳的呼吸作用进行对比分析。 这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细胞代谢的过程和分子机制。
细胞代谢与人类生命的关系
影响因素除药物外的其他 因素
细胞代谢作用是由酶催化控制的, 而酶活性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 包括温度、酸碱度、金属离子和 物质浓度等。
细胞的能量代谢
1 ATP是细胞内能转移
者
2 代谢路径
有两种不同的代谢途径:
3 能量损失在能量转移过ຫໍສະໝຸດ 中,能量细胞内的所有能量都来自
厌氧代谢和有氧代谢。厌
处于不断流失状态,最后
代谢废物的排出
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需要被及时排出体外, 包括二氧化碳、尿素等。对于这些有毒、无用的代 谢物,我们需要借助一些排泄器官将它们从体内释 放出去。
光合作用与光合色素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利用叶绿素等色素吸 收阳光的能量,最终合成有机物 质,并产生氧气的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 学能。
ATP在细胞内信息传递 中的作用
ATP在许多细胞内过程中起 到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当 外部刺激使ATP水解成为 ADP,ADP会激活特定的蛋 白质进而改变细胞内部的状 态。
ATP通过激活、抑制途 径和反馈机制调节代谢 途径的进行
除了作为能量转移者之外, ATP还能通过激活酶和蛋白 质、抑制代谢途径的进行和 反馈机制调节代谢途径的进 行。
碳水化合物代谢
碳水化合物代谢是生物体利用碳 水化合物摄入的能量的过程。它 包括糖原代谢、糖酵解和糖异生, 以及醣固酮和类固醇激素等的代 谢。
高中生物必修1《第3章细胞的物质代谢第1节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三物质进出细胞...》156北师大PPT课件

3、不能通过脂双层膜的物质, 细胞需要吗?如果需要它们怎样 才能进入细胞呢?
人工合成 的脂双层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 自由扩散。
外 细胞膜 内
比方:球往低处滚
载体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比方:卡车载运输需要载体
课前回顾与预习检测
默写:
• 1、生物膜化学组成:
• 生物膜主要由
是
。
构成,其基本支架
• 2、结构特点:
• 生物膜具有
分布是
。
,蛋白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上
• 3、功能特点:
• 生物膜是一种
膜。
• 4、物质跨膜运输有哪3种方式?
• 5、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的是那种跨膜运输方式?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与教师精讲,学生能够复述跨膜 运输的方式、特点以及说出各种方式的实例,并尝 试画出概念图。
葡萄糖进入红 小肠上皮细胞吸
细胞
收葡萄糖、氨基
酸、离子等
问题探讨 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
1、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
物质浓度、O2浓度、温度
2、判断下列曲线代表的是哪种跨膜运输 方式,并确定各点意义
物质浓度 运 输 速 率
耗氧量
物质浓度
运
输
速 率
• P
•Q
耗氧量
当堂检测
•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 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外 细胞膜 内 比方:卡车载货上坡
能量
对比 小结: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
项 目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人工合成 的脂双层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 自由扩散。
外 细胞膜 内
比方:球往低处滚
载体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比方:卡车载运输需要载体
课前回顾与预习检测
默写:
• 1、生物膜化学组成:
• 生物膜主要由
是
。
构成,其基本支架
• 2、结构特点:
• 生物膜具有
分布是
。
,蛋白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上
• 3、功能特点:
• 生物膜是一种
膜。
• 4、物质跨膜运输有哪3种方式?
• 5、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的是那种跨膜运输方式?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与教师精讲,学生能够复述跨膜 运输的方式、特点以及说出各种方式的实例,并尝 试画出概念图。
葡萄糖进入红 小肠上皮细胞吸
细胞
收葡萄糖、氨基
酸、离子等
问题探讨 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
1、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
物质浓度、O2浓度、温度
2、判断下列曲线代表的是哪种跨膜运输 方式,并确定各点意义
物质浓度 运 输 速 率
耗氧量
物质浓度
运
输
速 率
• P
•Q
耗氧量
当堂检测
•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 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外 细胞膜 内 比方:卡车载货上坡
能量
对比 小结: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
项 目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高中生物课件-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三)渗透作用的产生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具有半透膜; 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 具有浓度差。
渗透作用示意图
(四)成熟的植物细胞
相当于一个渗透系统。
⑴原生质层(主要包括细
原
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
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生 质 层
⑵外界溶液与细胞液存在浓度差。 因此,处于外界溶液中的成熟植物细胞可
一、扩散:
1、定义: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2、扩散的结果:使分子分布均匀,直到平衡。
二、渗透:
(一)渗透的概念:
水分子(或溶剂分子) 通过膜的扩散,叫做渗透。
(二)渗透作用的方向:
水分子
低浓度的溶液
高浓度的溶液
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渗透作用示意图
水分子相对较多 水分子 水分子相对较少 膜
问题1:渗透作用与扩散的区别? 扩散 渗透
④根毛细胞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⑤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
⑥根细胞吸收NH4+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④⑤⑥
例题:右图中能正确表示动物肌细胞内ATP的产生 量与O2供给之间曲线的是 ( B )
第二节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扩散: 渗透: 被动转运(又叫被动运输) 主动转运(又称主动运输)
8、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淀粉
例题:请根据下列反应式回答:
(1)上述反应从左向右进行时,能量来自ATP中
的
,这些能量可以用于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请列举出两个需要ATP提供能量的生命活动的实
例
。
(2)在动物体和人体内,ADP转化为TAP时所需能量主
要来自
作用。在绿色植物体内,ADP转化为TAP时所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完整)精品PPT课件

糖的有氧分解的能量转换效率大约是多少?
二、糖的无氧分解(无氧呼吸)
C6H12O6
1.
糖 酵
酶
糖
解
2ATP
的 无
2C3H4O4 (丙酮酸)
氧
分
酶
酶
解
过
程 2C3H6O3 (乳酸)
2C2H5OH (酒精)+ 2CO2
2、反应式
(1)产生酒精:C6H12O6酶 2C2H5OH+2 CO2+能量(2ATP)
于ATP中,其余以热能散失。
特别提示
1、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或乳酸对细胞 有害 2、无氧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少
所以一般陆生植物和动物不能长期忍 受无氧呼吸
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又称发酵
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同学们在跑步之后 肌肉会酸痛,为什么?
马铃薯块茎
进行无氧呼吸的生物或器官组织:
苹果等绝大多数植物 ——缺氧时,植物被淹时,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玉米胚、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
鲜 呼吸作用与人类生活: 伤口处理、运动健身、酿酒制
醋制味精
珠江啤酒厂
粮食的保存
举例说明: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选用“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既为伤 口敷上了药物,又为伤口创造了疏松透气的环 境、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 的痊愈。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酵母菌在 适宜的通气、温度和pH等条件下,进行有 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则进行 酒精发酵。
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氧气 充足和具有酒精底物的条件下,醋酸杆 菌大量繁殖并将酒精氧化分解成醋酸。
谷氨酸棒状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有氧条件下,谷氨酸棒状 杆菌能将葡萄糖和含氮物质(如尿素、硫酸铵、氨水)合成为谷氨 酸。谷氨酸经过人们的进一步加工,就成为谷氨酸钠──味精。
二、糖的无氧分解(无氧呼吸)
C6H12O6
1.
糖 酵
酶
糖
解
2ATP
的 无
2C3H4O4 (丙酮酸)
氧
分
酶
酶
解
过
程 2C3H6O3 (乳酸)
2C2H5OH (酒精)+ 2CO2
2、反应式
(1)产生酒精:C6H12O6酶 2C2H5OH+2 CO2+能量(2ATP)
于ATP中,其余以热能散失。
特别提示
1、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或乳酸对细胞 有害 2、无氧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少
所以一般陆生植物和动物不能长期忍 受无氧呼吸
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又称发酵
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同学们在跑步之后 肌肉会酸痛,为什么?
马铃薯块茎
进行无氧呼吸的生物或器官组织:
苹果等绝大多数植物 ——缺氧时,植物被淹时,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玉米胚、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
鲜 呼吸作用与人类生活: 伤口处理、运动健身、酿酒制
醋制味精
珠江啤酒厂
粮食的保存
举例说明: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选用“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既为伤 口敷上了药物,又为伤口创造了疏松透气的环 境、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 的痊愈。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酵母菌在 适宜的通气、温度和pH等条件下,进行有 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则进行 酒精发酵。
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氧气 充足和具有酒精底物的条件下,醋酸杆 菌大量繁殖并将酒精氧化分解成醋酸。
谷氨酸棒状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有氧条件下,谷氨酸棒状 杆菌能将葡萄糖和含氮物质(如尿素、硫酸铵、氨水)合成为谷氨 酸。谷氨酸经过人们的进一步加工,就成为谷氨酸钠──味精。
2021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代谢第4节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课件浙科版必修一.ppt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比实验的设置。(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教材 研读 探新 知
一、细胞呼吸 1.呼吸的概念 呼吸是指人体从周围环境中吸入空气,利用其 中的氧气,呼出 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过程。 2.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是指在细胞内进行的将 糖类等有 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气体交换过程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在气体交换过程中获得的 氧气通过 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的各个细胞,供细胞在有氧条件下分解 有机物,有机物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则通过 气体交换排出体外。
三、细胞呼吸是细胞代谢的核心 无论是分解代谢还是合成代谢,都与 细胞呼吸有着密切的关
系。 1.细胞分解代谢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主要利用 糖类作为呼吸过程中能量的来源,人和动物的细胞也
可利用脂肪和蛋白质作为能源。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的 水解产物——单糖、甘油和脂肪酸以及氨基酸等通过多种途径进入 细胞呼吸过程被氧化分解,释放出所储存的能量。
糖类中的多糖首先水解为单糖,然后以单糖形式进行 糖酵解, 最后被完全氧化成 二氧化碳和水。脂肪先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甘 油形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后进入糖酵解,脂肪酸则进一步被分解。当 蛋白质用于细胞呼吸时,首先被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脱去 氨基后 变成不同的有机酸,最终被完全氧化。
第二阶段:这个过程发生在 线粒体基质中。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在复杂酶系统 的催化下,经过一系列的 化 学 反 应 , 被 彻 底 氧 化 分 解 形 成 二 氧 化碳 ,并 产生 [H] 和少 量 ATP ,二氧化碳释放到细胞外。 第三阶段:这个过程发生在 线粒体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 经过线粒体内膜上电子传递链 的传递,与氧结合生成水,产生大 量 ATP 。所以,需氧呼吸在最后一步才用到氧。
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能量代谢第3节能量转换与释放三细胞呼吸在生产、...》45北师大PPT课件

人为什么要吃饭? 能量的最终来源是什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重难点突破典型课例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 (第1课时)
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的比较
探究点1: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物质和能量转化
1、物质循环
暗反应
C:CO2
有氧呼吸Ⅰ
有氧呼吸Ⅱ
(CH2O)
丙酮酸
CO2
光反应
有氧呼吸Ⅲ
O:H2O
O2
H2O
关键词如何理解?
二、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
探究点2:构建三种速率关系的物理模型(充足光照射)
【模型1】
检测指标为单位时 间内O2含量的变化
释 放 O2
外界环境
叶绿体
产生O2
呼吸 消耗O2
线粒体
真正光合速率 = 净光合速率 + 呼吸速率
二、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特别提醒:
(1)光来合源作用H中2O产光生解的产[生H]是指第还有 一原氧 、型呼 二辅吸 阶酶段Ⅱ(NADPH)无第氧一呼阶吸段
[H] (细去参胞考向呼必吸修中一还产教原材生第C的310[3页H])用是于指第还三原阶型段辅还酶原I(ON2 ADH用)于第丙二酮阶酸段还原
A(TP2)(还来参原源考氢必的修光书一反写教产应形材生阶式第段一94定页)不能写三成个H阶、段H都+、产H生2,只能写成只阶[在段H]第产一生
外因:温度、CO呼2供吸应速是率否充足、矿质元素是否速率供应充足等; 内因:光合色素和酶的多少、光合产物能否及时运出、类囊
A体绿薄色膜组面织积在的黑大暗小条等件下或非绿色组织测得的数值
思考思:考(:2()1C)点A前、后B限、制C三光点合的速含率义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重难点突破典型课例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 (第1课时)
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的比较
探究点1: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物质和能量转化
1、物质循环
暗反应
C:CO2
有氧呼吸Ⅰ
有氧呼吸Ⅱ
(CH2O)
丙酮酸
CO2
光反应
有氧呼吸Ⅲ
O:H2O
O2
H2O
关键词如何理解?
二、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
探究点2:构建三种速率关系的物理模型(充足光照射)
【模型1】
检测指标为单位时 间内O2含量的变化
释 放 O2
外界环境
叶绿体
产生O2
呼吸 消耗O2
线粒体
真正光合速率 = 净光合速率 + 呼吸速率
二、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特别提醒:
(1)光来合源作用H中2O产光生解的产[生H]是指第还有 一原氧 、型呼 二辅吸 阶酶段Ⅱ(NADPH)无第氧一呼阶吸段
[H] (细去参胞考向呼必吸修中一还产教原材生第C的310[3页H])用是于指第还三原阶型段辅还酶原I(ON2 ADH用)于第丙二酮阶酸段还原
A(TP2)(还来参原源考氢必的修光书一反写教产应形材生阶式第段一94定页)不能写三成个H阶、段H都+、产H生2,只能写成只阶[在段H]第产一生
外因:温度、CO呼2供吸应速是率否充足、矿质元素是否速率供应充足等; 内因:光合色素和酶的多少、光合产物能否及时运出、类囊
A体绿薄色膜组面织积在的黑大暗小条等件下或非绿色组织测得的数值
思考思:考(:2()1C)点A前、后B限、制C三光点合的速含率义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能量代谢第2节能量的获得一细胞能量转换器——叶...》67北师大PPT课件

名称和颜色分别是 D(
)
A.橙黄色的胡萝卜素 B.黄色的叶黄素
C.蓝绿色的叶绿素a D.黄绿色的叶绿素b
5.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
素分离,会看到近似同心的四圈色素环,排在最外圈
的色素是 ( A )
A.橙黄色的胡萝卜素 B.黄色的叶黄素
C.蓝绿素的叶绿素a D.黄绿色的叶绿素b
6.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
(2)加入少许SiO2 、CaCO3, 再加入10毫升无水乙醇,
进行快速、充分的研磨
• SiO2——使研磨充分 • CaCO3 ——中和酸性物质,
防止色素被破坏 • 无水酒精——溶解色素
(3)过滤:将研磨液迅 速倒入玻璃漏斗(基部放 置单层尼龙布),获取绿 色滤液,及时用棉塞将试 管口封严。
过滤叶脉及 二氧化硅等 防止乙醇挥发, 叶绿素氧化分 解
恩格尔曼实验的巧妙之处在哪里呢?
利用水绵做试验材料。水绵不仅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 体,而且螺旋分布于细胞中,便于观察和分析研究。
利用好氧细菌进行检测,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水绵细胞中 释放氧气的部位。
利用棱镜将可见光分成7色连续光谱,便于观察出好氧 细菌集中分布在哪些色光区,从而知道叶绿体中的色素 主要吸收哪些色光进行光合作用.
3、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养料的制造车间”、“能量的转
1880年,恩格尔曼的实验
水绵和好氧 细菌的装片
隔绝空气
黑暗,用极细光束照射
完全暴露在光下
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
结论: 氧是由 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
场所。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恩格尔曼又一个实验
这一实验又说明了什么? 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吸 收强度不同,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几乎不吸收绿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完整ppt课件

.
24
总结酶
1.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 所有的活细胞 细胞内、细胞外、体外
2.作用: 催化作用 降低活化能
.
25
3.本质:有机物(绝大多数、少数) 具备蛋白质的性质
(合成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与双缩脲反应为紫色、 可水解为氨基酸) 4.同无机催化剂一样,
只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方向和终产 物的浓度,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不发生改变。
合成代谢(同化作用)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
3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2 H2O2 → 2 H2O + O2
1.常温下反应 2.加热 3.Fe3+做催化剂 4.过氧化氢酶
加入试管直接观察 酒精灯加热 滴加FeCl3溶液 猪肝研磨液
.
4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变量
反应条件
.
10
.
11
3.酶的本质 A.酶本质的探索:
(1)1857年,法国 巴斯德 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发酵是由于酵
母细胞的存在 结论: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 精的
.
12
(2)德国 李比希 结论:发酵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 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3)德国 毕希纳 过程: 结论: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
.
49
巩固练习
1.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 B )
A.A - P - P~ P B.A - P~ P~ P C.A~P~P - P D.A~P ~ P~ P 2.在细胞内,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释放出 2870kJ的能量。计算: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 所释放的能量是1分子ATP水解所释放能量的多少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的特性: 1、高效性 2、专一性 3、作用条件温和
共性:反应前后自身不变
高温、过酸、过碱改变酶 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失 活,不可恢复;
低温不改变酶的空间结构 ,温度恢复,酶活性恢复 。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1、温度 2、pH 3、底物的浓度 4、酶浓度
酶浓度限制
条件:酶浓度一定 条件:底物充足
含量少,转化快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生命活动
考点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高→低
高→低
低→高
不需要载体蛋白 需要载体蛋白
需要载体蛋白
不消耗能量
不消耗能量
消耗能量
气体、甘油、酒精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离子;葡萄糖进入小肠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运 输 速 率
运输速率取
决于膜两侧溶液 的浓度差。
浓度差
被动运输:
※协助扩散
运 输
细胞代谢(一)
氧气、氮气、 二氧化碳
甘油、苯、 乙醇
氨基酸、葡萄 糖、核苷酸
功能特点: 选择透过性膜
其特性是: 水分子自由通过,
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 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 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 通过。
氢离子、钠离 子、钾离子、 钙离子、氯离 子、镁离子、 碳酸氢根
选择透过性是活 细胞的重要特征。 合成的脂双层
受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
速
率
运输速率取
决于膜两侧溶液
浓度差
的浓度差。
主动运输
运 输 速 率
受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
运输速率取决于 能量 能量(O2浓度)
。
生物点3: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酶的定义: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本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作用: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温度、pH适宜
温度、pH适宜
考点4: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组成元素: C、H、O、N、P
ATP的全称:三磷酸腺苷 主要能源物质: 糖类 简式: A—P~P~P 主要储能物质: 脂肪
(A:腺苷;P:磷酸;~:高能磷酸键)
作用: 直接能源物质 根本能量来源: 太阳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