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物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体会

合集下载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和中医药治疗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和中医药治疗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和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的辨证分型和中医药治疗第⼀部分概述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化,进⽽发⽣椎体⾻质增⽣硬化、边缘⾻赘形成、黄韧带肥厚及后纵韧带⾻化等病理改变,刺激神经、⾎管或颈脊髓造成各种临床症状的疾病。

可出现颈臂痛、头晕、恶⼼、呕吐、⼼悸,甚⾄⼤⼩便失禁等相应临床表现。

中医多归为“痹证”、“痿证”、“项强”、“⾎痹”、“⾻痹”。

系积劳伤颈,外感风寒湿邪,内损肝肾,致督脉空虚,髓海枯竭,颈部⽓⾎不和所致。

⼀、诊断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

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性病变。

2.多发于40 岁以上中年⼈,长期低头⼯作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间隙、关节突关节及患侧肩胛⾻内上⾓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壮硬结,可有上肢肌⼒减弱和肌⾁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5.X 线正位摄⽚显⽰:钩椎关节增⽣,张⼝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显⽰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有⾻质增⽣,韧带钙化,斜位摄⽚可见椎间孔变⼩。

CT 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西医分型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主编,⼈民卫⽣出版社)(⼀)颈型颈椎病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

X 线⽚⽰:颈椎⽣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

(⼆)神经根型颈椎病多数⽆明显外伤史。

⼤多患者逐渐感到颈部单侧局限性痛,颈根部呈电击样向肩、上臂、前臂乃⾄⼿指放射,且有⿇⽊感,或以疼痛为主,或以⿇⽊为主。

疼痛呈酸痛、灼痛或电击样痛,颈部后伸、咳嗽、甚⾄增加腹压时疼痛可加重。

上肢沉重,酸软⽆⼒,持物易坠落。

部分患者可有头晕、⽿鸣、⽿痛、握⼒减弱及肌⾁萎缩,此类患者的颈部常⽆疼痛感觉。

临床检查:颈部活动受限、僵硬,颈椎横突尖前侧有放射性压痛,患侧肩胛⾻内上部也常有压痛点,部分患者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受压神经根⽪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退,腱反射异常,肌⼒减弱。

颈 5-6 椎间病变时,刺激颈 6 神经根引起患侧拇指或拇、⽰指感觉减退;颈 6-7 椎间病变时,则刺激颈 7 神经根⽽引起⽰、中指感觉减退。

非药物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观察

非药物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观察

临床研究非药物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观察王琼芬,李 飞,李 玲(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500)摘 要:目的:观察以非药物疗法为主的综合方案,即牵引、电针、TDP 与推拿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132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牵引、电针、T DP 与推拿)和对照组(采用牵引、推拿与T DP)各66例。

采用Huskisson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SF -MP Q 评分”进行颈肩疼痛评分,并结合患者体征检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49.2%,愈显率68.9%,有效率98.4%;对照组临床痊愈率19.4%,愈显率35.5%,有效率95.2%。

经统计分析,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 <0.05)。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牵引、电针、T DP 与推拿综合疗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电针;牵引;推拿;T DP 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779(2008)02-0001-04作者简介王琼芬(5),女,主治医师,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颈椎病与脑卒中康复。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型,此型发病率最高,约占60%~70%,居颈椎病各型首位[1]。

医学界最早有关颈椎病的概念,大多来源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谓颈椎病的代表。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工作性质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电脑、空调、风扇等广泛使用,人们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及屈颈机会都大幅度增加,造成本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不断提前。

该病往往缠绵难愈,不仅长期折磨患者本人,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很大影响,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因而愈来愈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来源于本院康复门诊及住院部,共132例纳入研究。

《颈椎病的防与治》心得体会模板(三篇)

《颈椎病的防与治》心得体会模板(三篇)

《颈椎病的防与治》心得体会模板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

为了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我阅读了《颈椎病的防与治》一书,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颈椎病的危害以及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

下面,我将按照以下模板,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一、认识颈椎病的危害《颈椎病的防与治》这本书以科学的角度详细介绍了颈椎病的危害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颈椎病不仅会引起颈部疼痛、僵硬和麻木,还会影响到上肢和头部的运动功能,甚至会引发头痛、眩晕等不适症状。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预防。

二、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性预防是最好的治疗,对于颈椎病也不例外。

通过《颈椎病的防与治》这本书,我明白了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性。

书中提到,长期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注意保持颈部肌肉的力量和柔软度等,都是预防颈椎病的有效措施。

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期进行颈部和全身的运动,正确使用枕头等,也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三、改变不良习惯的重要性在学习《颈椎病的防与治》这本书时,我发现我自身存在很多不良习惯。

例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不规律的睡眠等。

这些不良习惯对颈椎的健康非常不利,容易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所以,我决定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

四、合理运动对颈椎健康的重要性《颈椎病的防与治》这本书详细介绍了颈椎的解剖结构和颈椎病的病因病机。

同时,书中还给出了一些简单有效的颈部运动方法,如颈部按摩、颈椎伸展运动等。

通过阅读书籍并在实践中尝试,我深刻体会到运动对颈椎健康的重要性。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改善颈部的柔软度,减轻颈椎的压力,从而预防和缓解颈椎病。

五、注重心理健康对治疗的重要性颈椎病的治疗不仅仅是对症状的缓解,更需要综合治疗。

在学习《颈椎病的防与治》这本书时,我了解到心理健康对于颈椎病的治疗也非常重要。

长期的疼痛和不适容易引起情绪的波动和焦虑,进而影响到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脊椎养生心得体会感悟(3篇)

脊椎养生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脊椎问题也日益突出。

脊椎作为人体的支柱,承载着我们的生命活动,维护脊椎健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

在我亲身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脊椎养生之后,我深刻体会到了脊椎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脊椎养生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一、脊椎健康的重要性脊椎是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支柱。

脊椎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脊椎健康出现问题,不仅会引发疼痛、麻木、肌肉紧张等症状,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功能。

以下是我总结的脊椎健康的重要性:1. 支撑和保护:脊椎是人体最重要的支撑和保护结构,它保护脊髓,防止脊髓受到外界的伤害。

2. 维持身体姿势:脊椎的弯曲和支撑使人体能够保持正确的姿势,有助于预防脊椎畸形。

3. 传递神经信号:脊椎中的神经传递着大脑和身体各部位之间的信号,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4. 增强免疫力:脊椎健康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二、脊椎养生的方法为了维护脊椎健康,我尝试了以下几种脊椎养生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注意坐姿:正确的坐姿对脊椎健康至关重要。

我在工作时,尽量保持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上,使用腰垫支撑腰部,减少脊椎压力。

2. 增加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脊椎肌肉,提高脊椎的稳定性。

我每周都会进行适量的运动,如瑜伽、游泳、慢跑等。

3. 睡眠质量:保证充足的睡眠对脊椎健康至关重要。

我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避免脊椎受压。

4.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导致脊椎肌肉紧张,增加脊椎压力。

我在工作或学习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站起来活动一下,缓解脊椎压力。

5. 调整饮食:合理的饮食有助于脊椎健康。

我多吃富含钙、镁、锌等矿物质的食物,如奶制品、坚果、绿叶蔬菜等,以增强脊椎的骨骼强度。

三、脊椎养生的感悟通过一段时间的脊椎养生,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感悟:1. 健康是一种责任:脊椎健康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应该承担起维护脊椎健康的责任。

临床经验分享:颈椎病中医中药治疗心得体会

临床经验分享:颈椎病中医中药治疗心得体会

一、内因
• (一)先天畸形 • 各种先天性畸形虽出生时即已存在,但生后多无症状,一 般到40岁以后发病。说明先天畸形引起颈椎病症状常与年 龄,劳损、风寒等各种因素有关。例如先天性的骨性椎管 狭窄,青年时代并无症状,中年以后继发骨质增生。黄韧 带肥厚时,就诱发或加重了椎管狭窄的症状。 • (二)肝肾亏虚,筋骨衰退 • 此为本病的重要原因。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 《素问· 上古天真论》“六八肾气衰”,*七八肝气衰,筋不 能动”,‘身体重,行步不正’状。
• 3.下肢的检查。凡有下肢症状而无腰椎病变者,均提示颈 段脊髓受到侵犯,这类病例则属于脊髓型颈椎病了。 • (1)有无感觉障碍:主要是下肢有无麻木、疼痛及其他 感觉异常(例如皮肤过敏、肢体蚁走感、手指发热或发冷 等)。由于腰椎病多先发生在腰4~5、腰5~骶1,因此主要 观察小腿外侧和足背的情况。 • (2)有无运动障碍:腰椎脊神经受压可出现下肢无力和 肌肉萎缩。颈椎的病变也可引起下肢的运动功能障碍。如 果颈段脊髓中管运动的锥体束神经纤维受压,可出现下肢 逐渐向上肢延伸的运动障碍。 • (3)有无反射异常:主要检查膝反射和跟腱反射,后者 又称做踝反射。膝反射:反射中枢位于腰髓2~4节段,相 当于腰椎1椎节处,由股神经传导。跟腱反射:反射中枢 位于骶1~2节段,相当于腰椎1~2椎节处,经胫神经传导。
检查
• 正常人颈部的活动范围仰伸是 35°~45°,低头35°~45°,左右旋转各 60°~80°,侧弯45°。腰部的活动范围是 前曲90°,后伸30°,左右旋转各30°, 侧曲30°,随着年龄增加,脊椎活动范围 减小。

• 1.活动检查。(1)活动范围是否突然较往日减少, 则提示脊椎椎节本身或是颈椎旁的肌肉、韧带有 无问题(大多为肌肉痉挛之故)。(2)活动时有 无疼痛:活动时感到脊椎疼痛也是脊椎病变的发 病信号之一。疼痛的部位大多在椎节后方中央处。 不妨用手指压一下棘突(即脊椎后方中央骨性突 起处),如疼痛加剧,则提示是脊椎病所引起的。 (3)脊椎有无僵直(发硬):除非急性椎间盘脱 出,一般脊椎病患者只是脊椎活动度减小,而不 是僵直;如果一点都不能动,更可能是强直性脊 柱炎。

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治愈案例

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治愈案例

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治愈案例引言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病因复杂,症状多样,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健康问题。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本文将通过介绍一个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治愈案例,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中医在治疗该病种方面的应用和效果。

案例介绍患者信息•姓名:王先生•年龄:42岁•性别:男性•病史:颈部疼痛、肩背酸痛、手指发麻,已持续3个月病情分析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病史,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方法,可以初步判断王先生属于脊髓型颈椎病。

其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肩背酸痛和手指发麻,属于肺经不利、痰湿相结的病理表现。

中医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结果,中医医师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1.中药内服–方剂:清开灵加味汤–成分:麻黄、苏子、生姜、石膏、阿胶、桂枝、白芍、甘草等2.外治疗法–拔罐疗法:采用拔罐器具,对患者的颈部和肩背部位进行拔罐,促进气血的疏通和代谢的提高。

3.针灸疗法–穴位:风池、肺俞、心俞、肝俞、脾俞等–操作:使用细针刺入相应的穴位,调理气血运行,舒缓疼痛和炎症反应。

治疗过程1.患者每日口服清开灵加味汤,按时按量服用,连续3个月。

2.每周进行拔罐疗法,持续6次。

3.每周进行针灸疗法,持续8次。

治疗效果评估1.症状缓解:患者服用中药和接受外治疗法后,颈部疼痛、肩背酸痛和手指发麻的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治疗稳定: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并未出现复发或加重的情况,且体检结果显示颈椎病情有所好转。

总结与展望本文通过介绍一个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治愈案例,展示了中医在该病种方面的应用和效果。

通过中药内服、外治疗法和针灸疗法的综合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然而,本文只是介绍了一个个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推广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和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1.张三, 李四. 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中医杂志, 20XX(XX):XX-XX.2.王五, 赵六. 中药清开灵加味汤的药理研究[J]. 中国中药科学, 20XX(XX):XX-XX.3.中国中医针灸学会. 针灸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XX.。

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的应用及临床心得

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的应用及临床心得

中国农村卫生2019年5月第10期总第160期China's rural health,May 2019,No.10,Total No.16028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的应用及临床心得梅 荣(张掖市肃南县祁丰藏族乡中心卫生院 735015)【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采取针灸疗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取我院2017年4月21日至2018年6月10日80例颈椎病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在此操作下,予以观察组针灸疗法。

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无显著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物质生活、社会关系、生理功能及心理状况评分分别为(81.55±3.09)分、(82.90±2.26)分、(86.79±3.44)分、(81.24±4.05)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对比意义,P>0.05。

结论:颈椎病采取针灸疗法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相关症状,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疗法;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5-0028-01颈椎病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因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所致,可见血管、神经及脊髓受到压迫刺激[1],临床可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及混合型等,患者主要表现为肩颈部局限性疼痛,存在麻木感、头晕、呕吐等表现,通常采取保守治疗,如针灸、牵引等。

本文旨在分析颈椎病采取针灸疗法的临床效果,便于为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1基础资料、治疗方法1.1资料我院8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2017年4月21日至2018年6月10日),以随机基本原则为依据,均分为两组。

30例对照组:年龄[上限62岁、下限31岁、平均值(42.09±2.75)岁],男女之比为18:12,病程(1.79±0.53)年。

浅谈中医非药物疗法在临床上的重要性

浅谈中医非药物疗法在临床上的重要性

浅谈中医非药物疗法在临床上的重要性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历史结晶,其中中医就是历史遗留下的瑰宝之一。

在当今社会中,中医的安全、副作用少,对肠胃、肝肾、心脏等的刺激小的优势已广为人知。

中医的非药物疗法是指通过不使用药物,借助一些手段来调动人体自身的正气,去抵抗外来邪气的侵犯的治疗方法。

中医非药物疗法主要由食疗、刮痧、拔罐、针灸推拿、艾灸等方法。

本文就是针对中医非药物疗法在临床上的重要性而展开的讨论。

关键词:中医;非药物;疗法;临床【引言】现如今,西医医院抗生素大量的滥用,西药治标不治本的缺点已深入人心。

中医非药物疗法内外兼顾,通过刮痧拔罐,针灸推拿、食疗等非药物的方法来使人们的整个身心达到了有机的统一和谐。

中医的非药物疗法汇集了古往今来的经典养生方法,集百家之大成,能够更好地消除人们的病痛,解决人们的烦恼。

通过非药物疗法我们可以解决目前人类很多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例如:风湿、肿瘤等等[1]。

现今,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在各大中医医院的临床上应用十分地广泛。

一、中医非药物疗法的分类及作用1.针灸推拿针灸是一门神奇的技艺,它其实是针法和灸法两种技艺的结合。

针法是指将针刺入人体的某些穴位,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来刺激这些穴位,使这些穴位能够提高对刺激的感应能力,增强对外来邪气抵抗能力。

灸法指的是艾灸等手法,将灸条放在人体的一些的穴位,再将灸条燃烧,通过气味、热来刺激机体,抵抗外来致病因素。

推拿是通过对机体进行有重点、有手法、有轻重的按摩,来疏通人体各个部位的经络,使得血液得以在经络中畅通无阻地流动。

通过针灸推拿的方法,使机体的气血精液得以畅通无阻、有序地运行,调节机体阴阳失衡的状态,从而使正气得彰,邪气被正气驱赶出体外。

2.刮痧拔罐刮痧是指用一些润滑物质涂抹在机体的一些区域,再用刮痧板在该处不停地刮,直到出“痧”。

通过刮痧的方式你可以使患处的某些部位活血消肿,从而消除这些部位长时间的疼痛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