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卡尔维诺小说美学风格与意义

合集下载

以卡尔维诺美学观浅析《罪与罚》

以卡尔维诺美学观浅析《罪与罚》

以卡尔维诺美学观浅析《罪与罚》《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之作。

在小说中,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主人公罗得连尼科夫的命运和心理变化,深刻探讨了人性、罪恶、救赎等永恒主题。

本文将以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美学观为切入点,浅析《罪与罚》中的美学特征及意义。

卡尔维诺是20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对文学美学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文学的魅力在于其对生活现实的再现和深刻的揭示,以及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现。

这种美学观念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特别是在《罪与罚》这部小说中。

从《罪与罚》的题材来看,这部小说本质上是一部犯罪与惩罚的故事。

在卡尔维诺的美学观中,文学作品应当对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揭示。

陀思妥耶夫斯基正是通过对罗得连尼科夫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他深刻地分析了罗得连尼科夫内心的挣扎和煎熬,以及他对自己罪恶行为的感受。

这种对罪恶和惩罚的描写,不仅仅是对社会现实的剖析,更是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呈现,符合卡尔维诺美学观的要求。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法,使小说内容更具美学魅力。

卡尔维诺认为,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其语言的美感和结构的完美。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运用了对话、心理描写、象征等多种手法,使作品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生动形象。

特别是在对罗得连尼科夫内心的描写上,他通过对话和心理独白的方式,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令人感同身受。

他还通过对象征的运用,将罗得连尼科夫内心的复杂情感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作品更加具有思想性和深度。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对人类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和表现,体现了卡尔维诺所提倡的文学美学观。

在小说中,罗得连尼科夫的内心世界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对他的动机、情感、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罗得连尼科夫不仅是一个犯罪者,更是一个复杂的人类形象,他内心的挣扎、矛盾和悲欢,使人产生了对他的同情和思考。

以卡尔维诺美学观浅析《罪与罚》

以卡尔维诺美学观浅析《罪与罚》

以卡尔维诺美学观浅析《罪与罚》《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精细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描绘了19世纪俄国贫苦人民的生活和心灵世界,展现了一个青年罪犯的内心挣扎和精神成长。

而在卡尔维诺的美学观中,文学作品应当具有明晰的结构、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内涵。

本文将以卡尔维诺的美学观为视角,浅析《罪与罚》这部作品的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

卡尔维诺认为,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结构的合理性和意象的生动性上。

从结构上看,作品应当有清晰的线索和逻辑的关联,避免无谓的杂乱和拖沓。

而在意象上,作品应当能够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情感,使之产生共鸣和思考。

《罪与罚》正是在这些方面表现出色,堪称卡尔维诺美学观的典范。

罪与罚的意象生动丰富,富有诗意和哲理。

在小说中,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写和对人物内心想法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俄罗斯上世纪城市的丑恶和贫困,以及主人公罗德里克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在书中描写了一些贫穷的家庭和流浪的人们,他们的悲剧命运和苦难生活,使读者深刻感受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和荒凉。

而在罗德里克的内心世界中,作者也通过其行动和言语,展现了他对自我的执着和对罪恶的追求。

在故事的高潮部分,罗德里克因为内心的煎熬和良知的谴责,终于做出了自首的决定,这种责任和勇气的表现,给人以启发和激励。

这些生动丰富的意象和细节,不仅使故事更有力量,而且使读者对生活和理想产生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罪与罚的内涵深邃丰富,富有智慧和启迪。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刻画人物内心的心理大作,也是一部对人性和社会的哲学思考。

作品中通过对罗德里克的精神变化和行动推进,勾画出了不同时期的俄国社会和人们的心理动态。

通过对一些贫穷人们的描写和对主人公罗德里克的寻求和救赎,作者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当时俄国社会的真实图景,揭示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

作者也在人性和社会现实之间寻求出路,提出了许多思考和启示。

罗德里克的犯罪行为和内心挣扎,反映了人的内心冲突和道德选择的重要性,而他最终的忏悔和自首,也体现了对生命和人性的理性认识和积极态度。

好空气卡尔维诺解析

好空气卡尔维诺解析

好空气卡尔维诺解析
卡尔维诺(CarloVinci)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就他的作品《好空气》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揭示作品中潜藏的艺术技巧与精神象征意义。

《好空气》是卡尔维诺一篇有趣而充满情感的散文,叙述了一个年轻少女因某些事情受到心理压力,寻求释放的过程。

因为某种原因,少女不得不在家里呆了很久,而她外出时从未有过的空气让她的心情大大舒畅开来。

作者在文章中用让人感受到空气质量改善的清新湿度、波浪、杂尘和春雨等意象表现出心情的转变。

从技术角度看,维诺在文章中广泛运用了情节转折,帮助读者跟随主人公的心情起伏;对比叙事手法,营造出自由与束缚,毛病与完美的对比关系;灵活运用叙述状语,使形象活跃生动。

语言使用十分恰当,文字简洁而优美,如“就像一道灿烂的日光,把空气中的烦恼一一抹去”,使文章更加充满韵律感,灵动自如。

从精神层面来看,《好空气》蕴含了许多深刻的哲理意象。

这篇
文章叙述了一位年轻女孩苦苦压抑,最终获得解脱的故事,可以看出作者想表达的是克服艰难,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而空气,也成为作者一再提及的象征物,它象征着清新、自由,象征着内心的活力与渴望,叙述中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力量,更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的人生体悟。

综上所述,《好空气》是一篇精彩绝伦的散文,充满了感情和生
命的力量,其中潜藏的文学技巧和精神象征意义使这篇文章温暖又宏
大。

卡尔维诺的文学作品,在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发挥了其不凡的作用,活跃了文学圈,启发了许多读者思考生活,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负轭之轻——论卡尔维诺轻逸观及其对文艺实践的影响

负轭之轻——论卡尔维诺轻逸观及其对文艺实践的影响

负轭之轻——论卡尔维诺轻逸观及其对文艺实践的影响李妍
【期刊名称】《潍坊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24)1
【摘要】“轻逸”,作为伊塔洛·卡尔维诺最为推崇的审美观念,它以辩证性的开阔思维、丰赡灵动的内在涵义和轻盈明快的审美格调,集中展现了卡尔维诺渊博之学识、敏锐之目光、细腻之感触。

同时,它也直接影响了其小说文本的结构形态与艺术效果,将现实与幻想、哲理与形象融为一体,在不断带给我们审美惊奇的同时,也引导着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理性思考,从而显示出文学艺术之精妙的敏捷智慧。

【总页数】4页(P9-12)
【作者】李妍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46.074
【相关文献】
1.轻逸之美沉重之思——《看不见的城市》与卡尔维诺的“轻逸”美学
2.论卡尔维诺小说的“轻逸”美学风格与意义--以《我们的祖先》为例
3.轻逸:从讽刺、“追求有趣”到边缘化——卡尔维诺与王小波小说比较研究之二
4.卡尔维诺小说的“轻逸”美学
5."轻逸"与"沉重"──卡尔维诺与博尔赫斯迷宫叙事之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11238874_浅析卡尔维诺文学中的轻盈美学

211238874_浅析卡尔维诺文学中的轻盈美学

061[摘 要]意大利著名小说家伊塔洛·卡尔维诺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他是意大利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

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轻盈的叙述艺术是卡尔维诺文学的重要特征。

卡尔维诺的叙述简化、节奏快、流动感强,同时篇幅短小精悍,由此体现出了一种轻盈美学。

[关 键 词] 卡尔维诺;小说;轻盈美学浅析卡尔维诺文学中的轻盈美学罗晨尹 纪海龙一、引言和传统小说的厚重沉郁不同,卡尔维诺的文学语言观在生存视域层面强调语言的轻盈,期望凭借轻逸的语言描写生命的诗意,主张叙述的简化和动态化。

轻盈并非用来形容文字或是文学的,但用来形容卡尔维诺的作品再合适不过。

我们会在卡尔维诺的小说中看到漫天飞舞的光线,翅膀静止滑翔着的燕子,或是澄澈透明的蜻蜓。

这些事物是如此轻逸,稍不留神,我们就会滑入太空之中,神游八荒去了。

二、关于轻盈美学的定义沉重的文学描写苦难,但卡尔维诺文学的轻盈并不等同于欢快、轻松。

同时,想象力丰富、奇幻色彩也不是卡尔维诺文学被形容为轻盈的原因,轻盈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其中最主要的体现是小说的距离感,不仅是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也是主人公和其他人物以及客观世界的距离感。

如在《帕洛马尔》中,主人公帕洛马尔的妻子就是被弱化了,虽然出现过却只是一笔带过,明明是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夫妻,帕洛马尔和他的妻子却存在着距离感。

在卡尔维诺文学中,推动小说前进的往往不是故事情节,而是主人公的思考。

主人公大多没有卷入生活的柴米油盐,没有卷入周围世界的矛盾冲突中,因此,读者在阅读小说时则不会感受到生活的压力,而有一种“轻盈感”。

三、卡尔维诺文学的轻盈美学形成原因追求轻盈是卡尔维诺一以贯之的文学理念,他期望可以通过文字使读者去思考摆脱生活枷锁的方式,从而寻找到不会对生命感到沉重的道路。

卡尔维诺强调主人公的思想,而不是主人公和周围世界的联结,最突出的就是主人公的思想独立性。

同时,卡尔维诺也是类似推敲型的作家,每个字用得都很准确,因此作品往往篇幅短小,但几千字的篇幅也能立刻感知到他的特点。

解读卡尔维诺我们为什么喜欢故事文学与想象力的力量

解读卡尔维诺我们为什么喜欢故事文学与想象力的力量

解读卡尔维诺我们为什么喜欢故事文学与想象力的力量解读卡尔维诺:我们为什么喜欢故事,文学与想象力的力量卡尔维诺,作为意大利文学的巨匠,他的作品总是充满着独特的想象力与魅力。

他的故事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别样的体验,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喜欢故事,文学以及想象力的力量呢?首先,故事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故事,我们能够倾听他人的心声,感悟到不同的人生经历与情感。

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探他人内心世界的窗口,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这样的情感共鸣让我们感到温暖与关怀,使我们意识到自己并不孤独,我们的喜怒哀乐都在别人的故事中找到了共鸣。

其次,文学是想象力的狂欢。

在文学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

通过文学,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创造、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各种奇幻与冒险。

文学的想象力拉开了现实与幻想的距离,让我们进入一个无限辽阔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与神仙、精灵、巫师一起冒险探险,也可以与历史名人、文学巨匠对话。

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让我们获得了超越现实的满足,释放了内心的无限可能。

更重要的是,文学的力量在于它的思辨性与启发性。

文学作品常常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探讨人类的生存意义,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通过文学作品,我们不仅从中汲取智慧与哲理,还能够获得内心的力量与勇气。

文学作品鼓励我们去面对困难,勇敢追求梦想,不屈不挠地追求真理与正义。

文学的思辨性与启发性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追求内心的满足与个人的成长。

最后,文学也是一种审美的享受。

卡尔维诺的作品以其精巧的叙述技巧、诗意的语言和巧妙的构思而闻名。

他的文字如同一束清晨的阳光,温柔而明亮,令人陶醉。

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字的美丽与力量,享受语言的魅力与韵味。

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令人向往,它能够满足人们对艺术的追求,提供给我们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总之,故事、文学与想象力的力量在于它们能够满足人们追求情感交流、体验冒险、思考生活意义以及享受审美的需求。

以卡尔维诺美学观浅析《罪与罚》

以卡尔维诺美学观浅析《罪与罚》

以卡尔维诺美学观浅析《罪与罚》《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之一。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被誉为“心灵之旅”的经典之作。

在小说中,陀斯妥耶夫斯基通过主人公罗迪恶罚科罗夫的悲惨遭遇和内心挣扎,探索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罪恶的本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美学观为切入点,对《罪与罚》这部作品进行浅析。

卡尔维诺是20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体现了对现实世界的审视和对美学问题的探索。

他提出的“日常生活美学”和“意外美学”等理论,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而在《罪与罚》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卡尔维诺的美学观在分析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上有着独特的价值。

我们来谈谈卡尔维诺对“日常生活美学”的理解。

在《罪与罚》中,陀斯妥耶夫斯基通过对罗迪恶罚科罗夫的生活进行逼真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19世纪圣彼得堡的贫民区,展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卡尔维诺认为,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细节包含着深刻的美学意义,而作家应该从这些细节中发现美的线索。

在《罪与罚》中,罗迪恶罚科罗夫的生活被描绘得如此细致入微,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他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

这种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描写,正是卡尔维诺所倡导的日常生活美学的体现。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卡尔维诺的美学观对《罪与罚》这部作品的分析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罪与罚》通过对罗迪恶罚科罗夫的生活和罪行进行描写,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罪恶的本质。

作为读者,我们可以从中体味到作家对日常生活和意外事件的敏锐观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学价值。

卡尔维诺的美学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解读这部伟大的作品。

卡尔维诺后现代小说的意义的开题报告

卡尔维诺后现代小说的意义的开题报告

卡尔维诺后现代小说的意义的开题报告卡尔维诺是一位意大利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在他的作品和理论中,他试图推动小说的发展,将其引入一个新的领域。

他的小说围绕着一些非凡的主题,如时间,空间和虚构,以及关于人类意识和存在的哲学问题。

他的小说将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糅合在一起,表现出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卡尔维诺后现代小说的意义,并讨论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首先,卡尔维诺的后现代小说让人们重新发现了与时间和空间相关的概念。

在他的小说中,他使用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来探讨人类的存在和意识。

例如,在他的小说《无穷的笑声》中,他将时间和空间的尺度扩大到无限大,探索人类存在的局限性和无限性。

这种对时间和空间的重新审视使人们意识到人类的存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其次,卡尔维诺的后现代小说探讨了虚构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他的小说将现实世界和虚构世界融合在一起,使得读者无法区分哪些是真实的事物,哪些是虚构的。

例如,在他的小说《如果一个冬夜一个旅人》中,他把读者作为主角,创造了一种双重现实,即读者的现实和小说中的现实。

这种对虚构和现实的探讨带来了文学的新思考方式,使得读者对文学的理解和体验更加深入和全面。

最后,卡尔维诺的后现代小说表现出一种对人类存在的研究。

他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探索了人类的内在世界和精神世界。

他试图揭示人类意识和存在的本质,带来深刻而有意义的启示。

他的小说尤其适合当代人的心理状态,尤其是那些在现代问题中感受到孤独和无助的人。

总之,卡尔维诺的后现代小说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小说探索了时间、空间、虚构、现实和人类存在等问题,使人们对文学的理解和体验更加深入和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卡尔维诺小说美学的风格与意义摘要意大利当代最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大量经典的实验性文本中倡导一种轻逸美学,在沉重与轻逸之间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美学思辨精神,他的艺术创作在沉重的肉身中体现出了心灵的自由与清逸,具有深刻的哲学价值与美学意义。

关键词:伊塔洛·卡尔维诺小说美学轻逸美学风格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意大利小说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 1923-1986)以想象丰富、风格多变的风格引起了文学、美学界的极大关注,他擅长融合奇异幻想与审美的思辨于具体生动的叙事之中,并以这种方式创造了大量的实验性寓言性文本。

卡尔维诺倡导一种“轻逸(lightness)美学”,这种美学精神的旨趣在于使苦难深重的生活变得更加精致,最完美地呈现了美学思辨,讨论卡尔维诺小说美学的风格与意义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把握他的艺术创作的美学精神。

一童话:轻逸美学的生命体验卡尔维诺是二战后意大利最具独创性的作家。

他奇特而充满想象的寓言作品使他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和美学家之一。

卡尔维诺的文学艺术充满了来自现实人生的生命体验,在他的书写中,对人的沉重的生命感觉有着特别深刻的体验。

卡尔维诺曾指出:“我的工作常常是为了减轻分量,有时尽力减轻人物的分量,有时尽力减轻小说结构与语言的分量。

”这种思考使他的创作时时展现出面对生活世界的美学智慧和生命体验,而传达这种美学智慧和生命体验的正是他艺术创作的主要美学风格。

卡尔维诺生于古巴圣地亚哥,父亲是意大利圣莱莫人,是个出色的园艺师;母亲是撒丁岛人,植物学家。

卡尔维诺2岁时,全家迁回到父亲的故乡圣莱莫。

他们住的那幢别墅既是栽培花卉的试验站,又是热带植物的研究中心;因此,卡尔维诺在他生命的最初成长时刻是浸染在一片浓浓的自然生命的氛围中的,这为他后来从事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生活滋养,使他的作品始终富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而别具一格。

在卡尔维诺的艺术创作中,他非常钟爱童话这种艺术形式。

在他看来,童话世界是一个本真的世界,童话世界脱离了生活世界中的各种桎梏,使人的生命与心灵充满了智慧的灵活性,正因为此,童话成为了他的轻逸美学的载体,是实现他的小说理念和审美构想的最恰当的形式。

非但如此,卡尔维诺的生命体验也与童话休戚相关。

这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上了深刻的审美烙印。

卡尔维诺的创作是从童话起步的,其中,他精心编写的《意大利童话》突出地显示了他对童话创作的热爱以及在他的生命体验中对早期童年的生活的珍视。

《意大利童话》不是卡尔维诺的原创,是他从采集自近一百年的民间传说,并从各种方言改写为意大利语,特别是经过了他的精心的剪裁、取舍与润色,使它成为了可以向全世界介绍的“全意大利的童话书”。

因此,这部并非他个人创作的作品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意大利童话》共收录了意大利各地区的民间故事200篇。

《无畏的小乔万尼》、《大力乔万尼,一下打死五百个》、《乔万·巴伦托》、《聪明的农家姑娘》、《十二头牛》、《小豆子与牛》、《木头玛丽亚》、《贝琳达与丑妖怪》等流传于不同地区的故事早已实现了卡尔维诺创造“意大利的格林”的梦想,那些用标准意大利语讲述的民间故事既展示了卡尔维诺慈悲博大的胸怀,又体现了他对能够轻盈地飞翔的生命的关怀。

卡尔维诺在他所编选的《意大利童话》序言中写道:“现在,童话旅行结束了,书完成了,我在写这篇前言,但我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我还能不能再将自己的双脚放回到大地上来?在两年的时间里,我生活在着了魔的森林和宫殿里,总是考虑着这样一些问题:如何才能看清那每天晚上都来躺在骑士身旁的陌生美人的脸,如何使用那件能使人变得不被人看见的斗篷,和帮助人变成动物的蚂蚁腿、鹰的羽毛、狮子的指甲?通过这两年,我周围的世界一点一点地变得适应这种氛围、这种逻辑,每一件事都随时可以被用变形和魔法来解释。

”这也正是他的童话世界所追求的生命精神。

童话使卡尔维诺找到了一个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它帮助我们设法避开世界的沉重,而且只有艺术能剥脱各种陈陈相因的虚俗伪饰,因此卡尔维诺觉得并将童话的特征手法实现在他的成人文学中。

成名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呈现了卡尔维诺的童话思维方式。

在这篇作品中,他运用了儿童视角很好地拉开了与社会现实的距离,也以轻松的童话氛围回避了沉重的二战话题。

《我们的祖先》用童话负载小说故事,使沉重的故事被轻松化。

可以说,正是通过童话,卡尔维诺表达了一种清逸的美学追求,那些来自生活世界的生命体验,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世界,我们曾经生活于其中、今天仍然生活于其中、将来也不可避免要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一直都是文学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二“轻逸”:小说创作的美学风格卡尔维诺“轻逸”美学的形成与他对童话体小说的选择直接相关。

正是在童话的叙述中,卡尔维诺创造了一种轻灵飞纵的美学感觉,同时也展现了他的轻逸的美学风格。

轻逸作为卡尔维诺小说美学风格,表现为一种轻盈、明快、灵动之美,它直接影响文本的结构形态与审美效应,并展现于他的文学创作过程之中。

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卡尔维诺就提出他的轻逸是为了让小说获得自由翱翔的方向,他声明他的创作目的就是减少人的沉重感。

在他看来,人的沉重包括天体的沉重、城市的沉重、语言的沉重感,这些都是人的生命体验中无法规避的现实。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躲避的沉重,可以在文学艺术中凭借智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寻求一种摆脱,从而找到一个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卡尔维诺用一种几近游戏和幻想的笔调来对付那些“沉重的基调”。

在《看不见的城市》中,作者叙述了各种各样的城市,这些城市有的由两个半座城市构成,有的完全建筑在高脚桩柱上,有的悬在半空,有的城市一切东西都向上运动。

这些抽象的城市图像,具有透明、轻盈的文本效果。

《看不见的城市》是一部奇妙的作品,作者运用其丰富的想象力,采用隐喻的手法,化实为虚地揭示了当今西方社会的现状,在这部作品中,卡尔维诺的叙事是童话式的,在那种虚幻的意境中折射出的正是他对生命的重与轻的奇妙体验。

轻,是卡尔维诺对生活沉重感的反应,但在文学创作中,卡尔维诺并非完全执着于摆脱生命的沉重与困苦,而是通过艺术的灵动与鲜活,体现了一种超越沉重现实的生命体验,而“轻”正是这样一种体验方式,轻与重的叙述也构成了卡尔维诺艺术观众最重要的审美结构方式。

《我们的祖先》是卡尔维诺小说这种审美结构的一次成功试验。

这部作品凝聚着作家对人、人的完整性及人的自由等一系列沉重命题的深刻思考,但是作者力图在小说叙事中“避重就轻”,尽量不让小说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背上“思想包袱”。

他有意识地从遥远的过去搬来子爵、男爵和骑士三个人物,并且巧妙地借鉴童话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

这三部小说带有童话般的氛围,减小了诸如血腥的博斗、恐怖的面容、恶心的场景这些沉重话题带给读者的巨大压力,从而体现了那种来自日常生活世界的生命感受。

“轻逸”的对立面是“沉重”。

在通常的文学创作中,超越沉重的现实思考很容易走向虚无缥缈的主观臆断,甚至造成了那种过度想象的不真实的境地。

但在卡尔维诺的文学创作中,他努力克服这种矛盾。

他的方式是努力减少故事的沉重感和语言的沉重感,以各种轻盈的意象编织童话般的世界,从而在一种奇妙的叙事感受中表达观看世界的奇妙体验。

这一点,在卡尔维诺的作品中,除了具有轻逸特色的语言风格和虚实相生的轻逸叙事结构之外,还经常出现具有象征意义的轻的意象,比如城市、月亮、鸟儿等形象都是充满轻盈的生命感觉。

在《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中,每一个故事中都有“月亮”这一意象,带给人一种轻逸、愉悦的审美感受;《树上的男爵》中有大量的树木、虫鸟等自然意象,即使是表现柯希莫与海盗的交战,也是在美妙的月光的衬托之下的;《贝维拉河谷的粮荒》中,老人“轻逸”的形象与那些紧张恐慌的人群以及面目可憎的法西斯士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卡尔维诺的叙述中,对世界的感知与体验传达了一种空灵的生命感受,传达了一种抽离了语言的沉重感沁入人们思想与情感体验之中的“轻逸”美学,是规避了人生的沉重与惰性之后,在生命的纯真感受中传达出来的审美智慧。

三自由:轻逸美学的审美价值米兰·昆德拉曾经说,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我们生命的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

面对沉重的生命,人将何为?艺术何为?尽管在人们的生命体验中,人们其实无法完全躲避生命沉重,但在这个过程中,是表示出一种苦涩的认可,还是把日常生活的俗务变为某种无限探索的不可企及的对象,抑或是在沉重的现实中精心构建生命的意义。

这是卡尔维诺以“轻逸”美学向他推崇的小说家昆德拉致敬的方式,他用小说的实例表现他关于轻的观念。

无法否认,卡尔维诺仍然无法回避生活的烦恼与生命的沉重,他曾经也是一位积极入世的作家,并一直怀着关注现代社会的问题和人的生存的现实处境。

但面对20世纪繁忙匆促的时代,他不是简单地抒发社会与时代的生命感受,而是在一种充满着直观性的哲学思考中传递对人生现实的感悟,在一个时代的大语境下叙述生命的轻与重,因此,他带给我们的更是那种异样的人生感觉。

在他的代表性论著《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卡尔维诺曾经说到,“只要人性受到沉重造成的奴役,我想我就应该像柏修斯那样飞入另外一种空间里去。

”这正是卡尔维诺轻逸美学的思想精神,用他的话说,他表达的是一种“包含着深思熟虑的轻”。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轻”并非是虚无,也并非是生命的放弃,而是一种生命的自由精神,它代表了一种审美的价值而非思想的缺陷。

在卡尔维诺的审美创造中,这种“轻逸”美学的审美价值揭示了只有轻盈的叙述才能够使苦难深重的生活变得可以承受,它是写作者在超越现实沉重之后,在寄托于智慧的灵动与思想的超越中所传递出来的生命奇观。

就此而言,轻逸与沉重的美学相遇展现的是生命体验的焦灼和痛楚,卡尔维诺强调的轻逸美学正是为了强调生命的自由和对生活焦虑的消解,他希望生命在“轻”的叙述中能够变得轻松起来,但却并不是不严肃的舍弃或轻浮的感受,而是一种深藏于内心深处的审美期待。

在卡尔维诺的“轻逸”美学中,“轻”是文学、是一种生存功能、是对生活重负的一种反作用力,在这个意义上,他的审美期待也是自由的期待。

对于“轻逸”之美的渴求曾经构成了卡尔维诺小说美学的主要精神,“轻逸”在卡尔维诺小说美学中也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蕴涵着卡尔维诺对人类的基本的追求与渴望的理解。

但在卡尔维诺那里,他并非直白地展现“轻逸”美学的审美特征,而是融现实与童话、哲理与形象于一炉,在亦真亦幻的意象世界中展现轻逸美学的神秘特性,这正是作为一个美学家的卡尔维诺的艺术超越精神所在。

在现代美学发展的历程中,卡尔维诺的“轻逸”美学有重要的意义,他在乔伊斯、福克纳、加缪等现代主义大师之后,重新提出了现代审美文化发展中生命的沉重与轻逸的问题,他用奇妙的叙述方式表达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影像,其美学精神与写作向度有重要的现代性美学思考的意义与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