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南饺子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河南饺子文化

摘要: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河南南阳人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中国汉族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河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和传说中饺子的产生地,在其传统民俗中饺子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饺子文化也构成了河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河南人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体现。

关键词:饺子河南文化

饺子是深受中国汉族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等名称。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成为“角子”,元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饺子的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饺子的制作原料营养素种类齐全,蒸煮法保证营养较少流失,并且符合中国色香味饮食文化的内涵。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和传说中饺子的产生地,历史非常悠久;在河南传统民俗和饮食文化发展的漫长的岁月中,饺子就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重要节日时,饺子绝对是必不可少的食物,可以说饺子文化已经深深扎根在河南文化当中,并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

一、饺子与春节

提到过年,对于河南人来说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家围在一起包饺子。因为饺子是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也是大多数家庭欢度除夕的一个重要活动。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在农历节气的民俗中,从正月初一开始,就要吃饺子。“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旧例还是要吃饺子,河南人称为“煮饽饽”。另外河南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有些地方还会把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币包在饺子里面,意为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好运不断。

根据文献记载,春节时候吃饺子这种习俗至迟在明代已经出现。到了清代,这种习俗已经非常广泛,已经把它固定下来。这种习俗和中国古代的计时法有关系,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来记录每一天的时间。并把每一天分为十二个时段,每天的开始是子时,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半夜二十三点到一点这个时间,到了每年的年底,即年三十的时候,那么这就不仅仅是新旧两天的更替,又是新旧岁的更替,中国人管它叫“交子”。中国人非常注意界限,尤其是辞旧迎新这个界限,应该举行一些仪式来祈求来年的吉祥如意,那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吃饺子,因为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所以就慢慢形成在春节吃饺子的习俗。

二、饺子与冬至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也是河南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冬至在我国古代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又有“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为什么冬至这天要吃饺子呢?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河南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

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河南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三、饺子与伏天

河南人在伏天是一定要吃饺子,这里也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伏天,是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三伏,虽然属于杂节气,但人们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它。人们感觉炎热的夏季是一大灾难,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就说:“一岁难过之关唯有三伏……”三伏在耕种上说的是:“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而在饮食上说的是“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以至于头伏饺子与除夕饺子一样,享有同等的待遇。

其实,“头伏饺子”是人们传达祈福的一种方式。俗语说:“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传统观念看来,饺子是元宝,是金,金宝长伏,头伏吃饺子谐音谐意就是“元宝藏福”。更重要的是,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头伏”吃饺子,再喝上热乎乎的原汤,发一身汗,能驱散盛夏毒火,贴补闷热天气引起的体力消耗,祈福驱暑。

四、饺子与婚丧

既然饺子在河南人的传统民俗中占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婚丧这么隆重的仪式中自然也是少不了饺子。在婚礼当中,娘家人会根据新娘的年龄包好相等数量的饺子作为婚礼当天的嫁妆之一送到新郎家去,而新郎家在煮好饺子端给新娘吃时会问一句:“生还是不生?”这时的新娘一定要回答“生”。其寓意自然就不言而喻了,就是新娘愿意为夫家传宗接代,绵延后代。人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寄托了对新人的祝福之情,希望其能幸福美满,早生贵字子、多子多孙,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在丧礼中,尤其是在年迈人的丧礼上,其子女会在长辈入土之时,在坟前埋上几个饺子,大约过十几分钟后取出来,此时的饺子会由于闷在土里的缘故而发酵膨胀,这里就蕴含着“发”的意思,即人们希望死去的亲人可以保佑自己发家致富,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此外,在每年的祭祀中,人们也不忘煮上一碗满满的饺子带给已故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以此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并祝愿他们在九泉之下也能吃饱穿暖,过着安详平静的日子。

总之,对于河南人来说,饺子不仅仅是古代传统重要节日的形象代言和千年探索最适合国人肠胃的养生圣品,更是祖先独创之蒸煮饮食文化的优秀代表和先人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体现,展现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的道德和文化风采。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版

[2] 罗枳、白萍:中国伦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版

[3] 危磊:“大团圆”审美心理成因新探,《文学评论》2002年第三期

[4] 缪士毅:饺子文化寓吉祥,《浙江餐饮文化报》2000年第九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