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权属于什么权利
荣誉权性质分析

荣誉权性质分析荣誉权是人身权利的一种,它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享有的荣誉及尊严的权利,是人类基本权利的一部分。
荣誉权的本质及其特点与其他人身权利不同,荣誉权的性质也是很特殊的。
首先,荣誉权是一种人格权利。
人格权利是指个人在保护其个性、尊严、自由和自主权方面所享有的权利。
在荣誉权方面,个人的个性和尊严是至关重要的,荣誉权的保护就是保护个人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尊严。
例如,当一个人受到谣言、信誉毁损等侵害时,他的荣誉权就被侵犯了。
其次,荣誉权是一种非财产权利。
与其他财产权利不同,荣誉权并不是可以交易、出售或继承的。
荣誉权的本质是与个人的人格相连的,个人的尊严和荣誉是无法转移的。
例如,明星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未经认可的个人肖像权、姓名权等涉及明星形象的权利行使被称为侵权行为,这是保护荣誉权的表现。
最后,荣誉权是一种社会性权利。
荣誉权的特点是具有社会性,意味着它不仅仅关乎个人,还涉及到社会公众对个人的看法和评价。
一个人的荣誉和尊严与他的社会形象和公众评价密切相关。
例如,2017年张柏芝女儿被曝出精神障碍、胡歌曾在微博上发表攻击言论等,均导致公众对他们的看法和评价发生变化。
荣誉权的侵害案例包括:2011年方俊被曝出奸情一事,使其一夜之间从江苏省发改委主任落到了犯罪嫌疑人;2017年,一位著名作家涂磊先生在微博上发表抨击网络文学作品的言论,引发文学评论界的争议,而被评论给撤稿;2019年1月,美国加州州防火员的荣耀和尊严被facebook公司的政治因素和个人恩怨进行的扭曲报道所毁损。
综上所述,荣誉权是一种很特殊的人身权利,它具有人格性、非财产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荣誉权的侵害在现代社会非常普遍,因此对于荣誉权的保护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保护好每个人的荣誉权,才能保障每个人在社会中尊严和形象的完整性。
荣誉权是每个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因此,维护荣誉权成为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荣誉权侵害事件中,受害人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追究侵权者的责任。
荣誉权的含义与名誉权的区别是什么?

荣誉权的含义与名誉权的区别是什么?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荣誉是社会组织给予的一种评价,而不是一般的社会评价;荣誉是一种积极的评价,而不包括消极的评价。
名誉作为社会公众对特定人的品行、能力、才华、业绩等的综合评价,既包括对一个人的积极评价,也包括对一个人的消极评价;荣誉是社会组织给予的正式评价,而不是随意的评价。
▲一、荣誉权的含义与名誉权的区别是什么所谓荣誉权,是指公民(包括残疾公民)或法人对其获得的荣誉及其利益所享有的保持、支配的权利。
荣誉权的具体内容主要有: 1.荣誉保持权。
这是指荣誉的获得者享有的保持其荣誉的权利。
各种荣誉,如劳动模范、战斗英雄、荣誉市民、优秀残疾人等一经有关组织正式作出并授予,其获得者就对该荣誉享有保持权,非经法定程序并由法定机关予以剥夺外,任何他人对这种荣誉都不能予以剥夺。
2.精神利益支配权。
这是指荣誉的获得者对其所获得的荣誉中的精神利益享有自主支配的权利。
荣誉中的精神利益,是指荣誉获得者因获得荣誉而享有的受到尊敬、崇拜、荣耀、满足等精神待遇和精神感受。
荣誉权人对这种精神利益具有支配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
如体操王子李宁曾获得各种荣誉,其利用这些荣誉,经营体育用品,就属于对自己荣誉的精神利益的支配,他人不得干涉。
3.物质利益获得权。
有的荣誉本身不含有物质利益,如授予某人荣誉教授称号;有的荣誉却含有物质利益,如全国劳动模范。
在荣誉附随物质利益的场合,荣誉权人有权得到该物质利益,并有权按自己的意愿对该物质利益进行使用。
有的地方和单位,错误地理解荣誉的含义,认为获得荣誉的人思想先进,应当好好表现表现,所以要求其将所得的物质奖励捐出。
这种作法是错误的,它侵犯了荣誉权的的物质利益获得权。
名誉权,是指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
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
这些被维护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
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民事权利分类五大类

民事权利分类五大类民事权利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关系中享有的法律权利,是保障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民事关系中合法权益的基础。
在我国,民事权利可以分为五大类,分别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知识产权、合同权利和其他权利。
一、人身权利人身权利是指个人在身体、生命、健康、名誉、荣誉、自由等方面所享有的权利。
这些权利是每个人天生具有的,是最基本的权利。
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名誉权、荣誉权、自由权等。
生命权是指个人享有的保护生命的权利。
在我国,生命权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任何个人、组织和机构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权。
身体权是指个人享有的保护身体完整和自由的权利。
健康权是指个人享有的保护健康的权利。
名誉权是指个人享有的保护名誉的权利,包括个人名誉和企业名誉。
荣誉权是指个人享有的保护荣誉的权利,包括个人荣誉和企业荣誉。
自由权是指个人享有的保护人身自由的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出行自由、信仰自由等。
二、财产权利财产权利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财产方面所享有的权利。
财产权利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
所有权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某种财产享有的最高权利。
使用权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某种财产使用和支配的权利。
收益权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某种财产所产生的收益享有的权利。
处分权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某种财产进行处分的权利,包括出售、转让、抵押等。
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知识产出者在知识产出中所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专利权是指对于某一种发明或实用新型的专有权利。
商标权是指对于某一种商标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是指对于某一种著作的专有权利。
商业秘密是指商业上的秘密信息,包括技术秘密、商务秘密等。
知识产权对于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合同权利合同权利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合同中所享有的权利。
合同权利包括:合同自由、合同平等、合同诚信等。
什么是荣誉权

什么是荣誉权
第一,荣誉权,是指公民或者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者特殊
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者其他荣誉的权利。
第二,荣誉权是社会组织或者社会团体所给予的一种正面的、积极的评价,是政府、社会团、所属单位或者其它团体组织对于特定人的特殊贡献的一种肯定,是荣誉的本身以及本身所包含的利益体现,故称为荣誉权。
第三,荣誉权是一种既得权,也是一种期待权,荣誉的既得权说明荣誉者
拥有此荣誉权利的占有权和保持权,其他任何人都对这一权利客体负有不容侵
犯的法定义务,而荣誉期待权,是指荣誉获得权主体可以在符合法定条件时,
向组织申请还未被授予的荣誉的一种权利。
第四,荣誉权包括精神利益支配权和物质利益享有权,荣誉权的获得者不
仅可以在精神上享有荣誉所带来的支配权,也享有荣誉权带来的物质利益,例
如劳动模范等等。
从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看出,公民或者法人获得荣誉权是骄傲的、自豪的,
是不容他人侵犯的,是荣誉获得者终生的成就。
民法典总则篇专题4: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的取得方式 民事权利可以依据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 规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李瑞元观点:民事 权利的取得方式 实为民事权利是 法律事实所产生 的法律后果,法律 后果包括权利、义 务和责任。
自主行使原则
权利义务一致原 则 不得滥用民事权 利原则
民事权利的行使 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 干涉。 民事主体行使权利时,应当履行法律规定的和当事 人约定的义务。 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 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北辰光法务
法条解构
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民法典解构理论
1-4 民事权利
自然人的人身权
法人、非法人组织 的人身权 物权
债权
知识产权
人身权利
1、人格权: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任 何 组 织 或 者 个
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人 需 要 获 取 他 人
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个人信息的,应当
2、身份权: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 权利受法律保护。 3、个人信息: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依法取得并确保 信息安全,不得非 法收集、使用、加 工、传输他人个人
信息,不得非法买
卖、提供或者公开
他人个人信息。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财产权利
1、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2、物权定义: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 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 保物权。 3、物权客体: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 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4、物权法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5、物权保护: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 护。 6、物权限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 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 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民法典名誉权不属于人格权吗

民法典名誉权不属于⼈格权吗我国公民和法⼈具有名誉权的,名誉权是品德、才⼲、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的综合评价。
任何⼈不得侵犯他⼈的名誉权,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民法典名誉权是不是不属于⼈格权?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民法典名誉权不属于⼈格权吗民法典规定,名誉权是属于⼈格权中的⼀项权利。
⼈格权包括⽣命权、⾝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条【⼈格权定义】⼈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命权、⾝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除前款规定的⼈格权外,⾃然⼈享有基于⼈⾝⾃由、⼈格尊严产⽣的其他⼈格权益。
第⼀千零⼆⼗四条【名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
任何组织或者个⼈不得以侮辱、诽谤等⽅式侵害他⼈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等的社会评价。
⼆、侵犯名誉权的⾏为1、侮辱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语、⽂字或者⾏为举⽌等⽅式贬低他⼈⼈格、毁损他⼈名誉的⾏为。
侮辱⾏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式可以是⾔语、书⾯⽂字或者⾏为举⽌,也可以使上述集中⽅式的混合。
《民法通则》第101条后端规定,禁⽌⽤侮辱⽅式损害公民、法⼈的名誉。
2、诽谤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的虚假事实,导致他⼈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为。
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式可以是⾔语、书⾯⽂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式。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名誉受到损害的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职权制作的公开的⽂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为所做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书和职权⾏为已公开纠正或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名誉权。
因提供新闻材料引起的名誉纠纷,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1)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致使他⼈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名誉权。
人格权侵害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独立、尊严、自由和自主的体现。
在我国,人格权侵害现象时有发生,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为了保护公民的人格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对人格权侵害行为进行规范和制裁。
本文将详细阐述我国人格权侵害法律规定,以期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二、人格权的定义与范围1. 定义人格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对自己人格利益的支配和保护的权利。
人格权包括人身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等。
2. 范围(1)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肖像权、姓名权、荣誉权等。
(2)名誉权:包括名誉、荣誉、信誉等方面的权利。
(3)隐私权:包括个人生活、通信、通讯等方面的权利。
(4)荣誉权:包括个人荣誉、职称、职务等方面的权利。
三、人格权侵害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是我国的民事基本法,其中关于人格权侵害的规定如下:(1)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侵害他人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姓名权、肖像权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对人格权侵害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详细规定:(1)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行为人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第十七条规定,行为人侵害他人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第十八条规定,行为人侵害他人姓名权、肖像权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对严重侵害人格权的行为进行了刑事处罚:(1)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侵犯他人隐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人格权的体系和内容

人格权的体系和内容
人格权是指个人因为其作为人而享有的一切权利,包括生命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自由权等多个方面的权利。
人格权的体系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生命权:个人有权享受生存的保护和尊重,包括不受他人侵犯生命的权利。
2. 姓名权:个人有权对自己的姓名进行选择和使用,并不希望他人未经同意冒用、损害自己名誉。
3. 肖像权:个人对其个人形象的自主权,包括对自己的肖像是否被拍摄、公开使用等进行控制。
4. 荣誉权:个人对其名誉的保护和修复权,对损害其声誉的行为有权追责和赔偿。
5. 隐私权:个人对其个人信息和私人生活的保护权,对他人未经同意的侵犯有权追责和赔偿。
6. 自由权:个人有权自由表达、思想、信仰和选择个人生活方式等。
7. 健康权:个人有权享受健康和良好生活环境的权利,对污染和有害因素有权维护和追究责任。
8. 教育权:个人有权接受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权利,对受教育的
平等机会有权要求和保障。
9. 劳动权:个人有权获得合理的劳动机会和合适的工作条件,不受不公平待遇和歧视。
10. 公民权利:个人作为公民有享有选举权、参政权、人身自由等公民权利。
人格权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体系和内容通过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保障,旨在维护个人的尊严、自由和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荣誉权属于什么权利
在我国,荣誉权人人可享有,但并非人人可拥有,而是需要经过努力和创造,用优异的成绩和杰出的贡献来获得荣誉称号,从而享受荣誉权带来的骄傲
和尊重以及敬仰。
第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
的解释》的规定,自然人因为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权利遭
受非法侵害的,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
受理。
第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公民的姓
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第三,公民所享有的身份权包括荣誉权、亲权、亲属权和配偶权,而荣誉
权的主体内容是荣誉利益,而这种荣誉利益应当属于获得者所有,而荣誉则是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通过表彰的形式而授予给公民或者法人的一种光荣的称号,是特定的身份拥有的特定的荣耀,不是人人可享有的一种权利。
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荣誉权的性质决定它属于身份权的一种,但是
司法解释又赋予它人格权的保护范围之内,所以荣誉权是集人格权与身份权为
一体的双重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