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赏析
陆游《卜算子·咏梅》的意思及赏析

陆游《卜算子·咏梅》的意思及赏析陆游《卜算子·咏梅》的意思及赏析卜算子·咏梅陆游驿①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②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③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①驿:古时专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②著:同“着”,遭受、遇到。
③一任:任凭,随他。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上,有一树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会。
暮色将临,梅花孤独的身影已经够愁苦了,谁想到又遭风雨的摧一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和谁争艳斗一宠一,任由别人对它妒忌与排斥。
即使凋零到地上被碾为泥浆了,它依然和往常一样,清香不改。
【留香之美】梅花在寒冬开放,要忍受风雪和孤独。
别人不理解它,嫉妒它,它都可以不去理会。
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梅花依然散发着自己的清香词的最后一句,将梅花的品德写得风轻云淡,但是余味深长。
【赏析】陆游的这首《咏梅》歌咏梅花的品德高洁,用了层层递进的顺序。
先是直观上的孤独,然后是写它经受风雨。
由此联想到别的花对它的嫉妒,以赞美它的大度和潇洒,最后写它凋零之后,还保有香气。
层层递进的顺序,不仅让读者由远及近地观赏到了梅花,也将梅花的种种品格都写全了。
写作文的时候,最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就是文章建构,而好的文章建构,一定是有严格的逻辑顺序的。
【启示】陆游最喜欢梅花留下香气在人间的一精一神,而它“无意苦争春,一任芳群妒”的大气也是值得我们欣赏的。
嫉妒他人的出色本是很正常的心理,但是能够不为别人的嫉妒所困扰,坚持自己的品格,这就不平常了。
不论是别人的夸赞还是贬低,都不能真正影响到一个上进人的心,正所谓“是真名士自风一流。
”。
陆游《卜算子 咏梅》赏析

陆游《卜算子·咏梅》赏析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一、原文: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注释:①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
“卜算子”是词牌名。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
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
’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②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
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③断桥:残破的桥。
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④寂寞:孤单冷清。
⑤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⑥更:副词,又,再。
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
更著:又遭到。
⑦无意:不想,没有心思。
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⑧苦:尽力,竭力。
⑨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此指争权。
⑩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
任:动词,任凭。
⑪群芳:群花、百花。
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⑫妒(dù):嫉妒。
⑬零落:凋谢,陨落。
⑭碾(niǎn):轧烂,压碎。
⑮作尘:化作灰土。
⑯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三、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四、赏析: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
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绝句》里写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陆游《卜算子 咏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①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②【注释】①驿:古代官方设置的供递送公文或其它差役者中转休憩的交通站。
②碾(nian):压碎。
【译文】一枝野梅孤寂无依地吐芳在驿站之旁的断桥畔,黄昏来临时花容已甚憔悴,更加上风雨的侵袭,尤觉惨淡了。
梅花原本开早百花之先而无意争占春光,苦心经营自己,所以,随它群芳的嫉妒,绝不在意!即使在风雨中凋谢飘落,花瓣成泥或被碾压成尘,但形可灭神却永驻的,只要清香依旧留在人间,也就足以自傲,足多自豪了。
【集评】明·卓人月、徐士俊:“末句想见劲节”。
(《古今词统》)现代·唐圭璋:“此首咏梅,取神不取貌,梅之高格劲节,皆能显出。
起言梅开之处,驿外断桥,不在乎玉堂金屋;寂寞自开,不同于浮花浪蕊。
次言梅开之时,又是黄昏,又是风雨交加,梅之遭遇如此,故惟有独自生愁耳。
下片,说明不与群芳争春之意,‘零落’两句,更揭出梅之真性,深刻无匹。
咏梅即以自喻,与东坡咏鸿同意。
东坡放翁,固皆为忠忱郁勃,念念不忘君国之人也。
(《唐宋词简释》)”【赏析】咏物原是为的抒情,所以,咏物之作贵在舍物之形,抉物之神,然后合一己之情于某物之神,铸就物我相化的“意”。
陆游这首词之所以传为名篇,脍炙人口,就是因为它传述了词人一种坚毅的,虽死无悔也不变其志的心态。
词所透出的孤高风姿,不免遭受“孤芳自赏”的微辞,但是,在历尽磨难,备受打击之后,要力抱劲节,坚持心志,不孤芳自赏难道去随波逐流?脱离具体时空背景,滥加求全责备,若非大言欺人,则必属深文周纳,擅长罗积之举。
需要指出的是,后来龚定庵的“化作春泥更护花”诗句其实出之此词词意,只是放翁侧重于守持精神,定庵则强调己力的自信。
前者虚,后者实;前者劲节情出之委婉语,后者直言其崛强,如此而己。
2024年卜算子咏梅陆游赏析

背景
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诗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2024年卜算子咏梅陆游赏析
卜算子咏梅陆游赏析 篇1
卜算子·咏梅
作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①卜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一。《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赏析:梅花品格与情感寄托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赏析:梅花品格与情感寄托《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反用陆游同调同题词意而创作的咏物词。
此词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
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绘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
全词运用逆向思维立意,融合象征、拟人、衬托、比喻、夸张、对仗、顶真等手法,较完美地实现了托物言志的目的。
一、作品原文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品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反用其原本的寓意而写了这首词。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告。
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
2、注释冰:形容极度寒冷。
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犹:还,仍然。
俏:俊俏,美好的样子;(此处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文中指花全部盛开的样子)三、创作背景1960年6月,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召开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苏共代表团和中共代表团发生激烈争论。
会后,苏联撤走在华的全部专家,撕毁几百个协定和合同,停止供应重要设备。
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对华经济封锁。
苏联的严重措施,实际上断绝了中国从国外获取先进技术装备的正常渠道。
与此同时,中国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在严重困难面前,毛泽东始终保持着中华民族大无畏的气概顶住了大国沙文主义的压力。
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赢得了普遍的赞誉。
1961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为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做准备。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赏析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赏析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赏析原文: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品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反用其原本的寓意而写了这首词。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告。
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
注释冰:形容极度寒冷。
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犹:还,仍然。
俏:俊俏,美好的样子;(此处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文中指花全部盛开的样子)赏析:此词通过对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形象的塑造,寄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无畏,谦虚磊落,藐视各种困难的情怀,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同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作不屈不挠的斗争,坚定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必然会实现的信心。
词前小序说明这首词是逆向思维,反向立论。
毛泽东是充分肯定陆游咏梅词的爱国主义主题的。
“反其意”“主要是反忧伤、悲观之意为积极乐观、奋发有为的革命情怀;反寂寞、无出路之意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反孤芳自赏、个人奋斗之意为同春共乐、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高贵品质。
”毛泽东曾在一封信中说:“近作《咏梅》词一首,是反修正主义的。
”明白地告诉了读者创作这首词的主观意图。
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俏丽身姿。
起始二句叙季节的变换,既平直自然,又蕴含哲理。
第一句才说“春归”,第二句就说“春到”。
春归是梅花在风雨中所送,春到是梅花在飞雪中所迎。
很显然,这里的“迎春”、“送春”者,不是“风雨”、“飞雪”,而是梅和梅花。
在风雨中送走春天时,梅花虽已凋谢但在飞雪中迎来春天时,梅花却正吐艳。
“风雨”、“飞雪”喻指当时所说的修正主义和国际上的反华浪潮以及当时中国内的严峻形势,由此衬托了梅和梅花不畏风雪严寒的强大生命力。
卜算子·咏梅的诗意与鉴赏

卜算子·咏梅的诗意与鉴赏《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
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卜算子·咏梅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了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
不难理解,其《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原文:《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着同:著)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
“卜算子”是词牌名。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
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
’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
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断桥:残破的桥。
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寂寞:孤单冷清。
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更:副词,又,再。
着(zhuó):同“著”,遭受,承受。
更著:又遭到。
无意:不想,没有心思。
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苦:尽力,竭力。
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此指争权。
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
任:动词,任凭。
群芳:群花、百花。
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妒(dù):嫉妒。
零落:凋谢,陨落。
碾(niǎn):轧烂,压碎。
作尘:化作灰土。
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诗意: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
《卜算子·咏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卜算子·咏梅》原文、翻译及赏析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卜算子·咏梅》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著同:着)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注释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
“卜算子”是词牌名。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
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
’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
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断桥:残破的桥。
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寂寞:孤单冷清。
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更:副词,又,再。
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
更著:又遭到。
无意:不想,没有心思。
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苦:尽力,竭力。
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此指争权。
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
任:动词,任凭。
群芳:群花、百花。
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妒(dù):嫉妒。
零落:凋谢,陨落。
碾(niǎn):轧烂,压碎。
作尘:化作灰土。
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赏析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陈出新意境崇高
一一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赏读
湖北松滋新镇二张世英434200
“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
”(郭沫若《满江红. 读毛主席诗词》)堪称诗词中泰山北斗的毛泽东诗词,以博大胸襟,崇高风范,反映着中国革命光辉历程,体现革命导师的伟大思想。
它是诗中的诗,诗中的太阳。
闪耀着辉耀古今的奇光异彩。
是借鉴感人,推陈出新的典范。
毛泽东:“陆游咏梅诗,反其意而用之”而作的《卜算子.咏梅》,就是古典和谐与现代崇高这根和谐弦上发出的黄钏大吕之声。
为我们树立了伟大国际主义战士的英雄形象,创造出了先驱者的崇高意境。
文词俏丽,意旨蕴藉,在下之见地健,拢崇高于一身。
梅花,它冰鲜玉润,如从天而降的莹莹白雪。
它高节丽姿,是“清帝宫中第一妃”,“空谷佳人洛清浦仙”;它暗香疏影,傲霜凌雪,“花中气节最坚劲”。
历代文人墨客,他们从梅花的形、色、香中寻觅到了优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品味到了凿雅高洁的人生妙谛。
他们或抒幽愤,或鸣清高,哐寄牢骚。
林逋的咏梅绝唱《山园小梅》,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可谓道尽了梅花之神韵了。
但他所寄寓的却是一个传统文士在远离现实社会的闲逸情怀;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算是咏梅诗词中的超逸之品,但流露的只是感伤,
表现的是脆弱,是孤芳自赏,顾影自怜。
“一树梅花一放翁”。
只有毛泽东写的咏叹调梅词,才一下子把这个极熟的题目引到了崭新的境界当中。
“才华信美娇,千古词人共折腰”(柳亚子)。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春象征光明,象征生机,象征革命带来的希望。
春到人间,是飞雪迎来的。
这是北国的新春,虽然“大地微微暖气吹”,仍有“高天滚滚寒流急。
”“梅花欢喜漫天雪”,不是在寂寞的断桥边,不是在风雨黄昏里。
瞧吧,“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这梅花仍挺俏于悬崖百丈冰前,这不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境界吗?百丈冰是寒威,花枝俏则对寒威蔑视,反抗、示威、挑战。
更有胜境:不是“无意苦争春”,而是“俏也不争春”;不是“一任群劳妒”,而是“只把春来报”。
报被那“悬崖百丈冰”所遮断的春消息。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劳妒”,孤独郁闷,显现的是一个不合时宜的“我”的自慰解嘲。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呈现的是一个革命家高瞻远瞩的高大形象。
特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为民先锋,与民同乐,等到大地春回,百花齐放,梅子便掩映在花丛中和众芳共笑。
多么伟大崇高的革命家和时代先驱者的艺术形象啊!
陆游在梅中所见到的寻些“寂寞”、“愁”、“苦”、“零落”,正是一个封建士子,抗金爱国的壮志未酬,功名荣禄的雄心
不就,又自视清高的这一现实的缩影。
而毛泽东推陈出新,淘沙拣金,梅子反其意而用之,所咏之梅,则是悬崖一枝梅,傲树百丈冰,报春不争春,梅子笑东风,这正是作为革命导师,时代航手的伟大诗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国际共产主义革命家,面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淤泥浊浪,而毅然独立的崇高形象的概括。
这一崇高的梅子形象,熔炼和凝铸了诗人自己炽热的灵魂和血肉,集百家之长,毓一枝之秀,使这一艺术形象登上了新的艺术高峰。
是咏梅诗词百花园中茁绽的雄奇瑰丽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