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树学实验二 常用测树工具的熟悉和使用

合集下载

测树学实习报告(2篇)

测树学实习报告(2篇)

第1篇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测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林业基础学科,在林业资源调查、森林资源管理、林业工程设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我们于2023年在某国家级森林公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测树学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测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树木生长量、生物量、蓄积量等指标的测定技术。

2. 提高野外实地操作能力,熟悉使用测树仪器和设备。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深入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增强对林业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三、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测树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学习,包括树木生长规律、树木结构、树木分类、测树学的基本方法等。

通过学习,我们对测树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2. 野外实习(1)样地调查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样地调查。

首先,我们学习了样地布设的方法和原则,然后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在指定区域内布设了标准样地。

在样地内,我们进行了树木挂牌、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等指标的测定,并记录了树木的种类、年龄、健康状况等信息。

(2)测树仪器使用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测树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测树尺、直径尺、测高尺、测距仪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这些仪器的使用技巧,提高了野外测量的准确性。

(3)树木生长量调查我们学习了树木生长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年轮分析、生长锥测定、枝条生长量测定等。

通过对树木生长量的调查,我们了解了树木的生长状况,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

(4)生物量调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生物量的测定方法,包括枝叶生物量、树干生物量、根系生物量等。

通过生物量调查,我们了解了森林生态系统对碳汇的贡献。

3. 实习总结实习结束后,我们对实习过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总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了测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树木生长量、生物量、蓄积量等指标的测定。

角规测树实用方法

角规测树实用方法

角规测树一、角规知识角规是1947年由奥地利林学家毕特利希发明的一种测树工具,它是一种利用固定视角,设置可变半径的圆形样地来测定每公顷立木断面积的仪器。

角规测树的理论严谨,而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若运用得法精度很好。

用角规测定林分单位面积的胸高断面积总和时,无需进行面积测定的每木检尺,打破了在一定面积的标准地上测算林分胸高断面积和林分蓄积的传统方法。

常用的角规实际上是夹角为1°8′45″的定角器,即杆长为觇板缺口的50倍,若杆长1m,则觇板缺口为2cm;杆长50cm,觇板缺口为1cm。

最简便的角规测器是在一根长度为L的直尺一端安装一个有缺口的金属片,缺口的宽度为l,l/L要根据预定要求设计为某一特定值,一般为1/50,即尺长L为50cm,缺口宽l应为1cm尺长L为100cm,缺口宽l应为2cm 。

这样,每有一株树与其相切割,则每公顷就有1m2胸高断面积;每有一株树与其相切,则每公顷就有0.5m2胸高断面积。

二、角规用法使用时将角规杆的尾端紧贴于眼下,测者通过缺口照准胸高1.3m处,凡树木大于缺口宽度者,按一株记数;若树木等于缺口宽度者按半株记数;若树木小于缺口宽度者,不记数。

这样绕测一周,共记数的株数n,即为角规样地测得单位胸高断面积为n㎡/ha。

三、角规测树技术角规测树的特点是:工效高,速度快,施测方便,但如不能保证其精度则毫无意义,因此如何确保角规测树的精度是其中心问题。

角规测树的主要误差来源有:角规常数的选定,角规绕测技术,坡度改正,林缘误差和样点数量的确定等问题㈠角规常数的选定角规常数F大,视角也大,视角越大,则被计数株数少,距离也近,可仔细观差,但如果搞错一株对结果影响很大;视角越小则观测距离越远,距离越远则肉眼观测的误差也大,漏测和错测的机会增多,也可能降低精度。

⑴平均直径8-16cm,或任意平均直径但疏密度为0.3-0.5的林分。

Fg=0.5⑵平均直径17-28cm,或疏密度为0.6-1.0的中近熟林分。

测量大树的高度实践报告(2篇)

测量大树的高度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树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净化空气、保持水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树木的高度,对于研究森林资源、进行林业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践报告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讨测量大树高度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我们对树木生长状况的了解。

二、实践目的1. 学习测量大树高度的方法和技巧;2. 了解树木生长状况与生态环境的关系;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材料1. 卷尺或激光测距仪;2. 标记笔;3. 计算器;4. 笔记本。

四、实践步骤1. 选择大树:选择一棵生长健康、树干直立的树木作为测量对象。

2. 测量树干直径:使用卷尺或激光测距仪测量树干胸高处的直径,记录数据。

3. 测量树高:根据树干直径和树高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1)间接测量法:通过观察树冠与地面的夹角,结合三角函数计算出树高。

(2)直接测量法:使用卷尺或激光测距仪直接测量树高。

4. 记录数据:将树干直径、树高、测量方法等数据记录在笔记本上。

5. 分析数据: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大树的生长状况,探讨树木生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五、实践结果与分析1. 树干直径:测量结果显示,该树干胸高处的直径为0.5米。

2. 树高:通过间接测量法,计算出该大树的高度为12米。

3. 分析:从测量结果来看,该大树生长状况良好,树干粗壮,树冠茂密。

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因素,可以推断出该地区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稳定。

4. 讨论: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使用激光测距仪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且操作简便。

但在测量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问题:(1)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间接测量法或直接测量法;(2)在测量树高时,要确保测量仪器与地面垂直,避免误差;(3)在测量树干直径时,要选择树干胸高处进行测量,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六、实践总结通过本次测量大树高度的实践,我们掌握了测量大树高度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了树木生长状况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大树高度测量实践报告(2篇)

大树高度测量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大树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人们提供阴凉和美化环境,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准确测量大树的高度对于评估其健康状况、规划城市绿化、以及进行灾害风险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通过实践,探讨大树高度测量的方法及其应用。

二、实践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大树作为城市绿化的核心元素,其高度测量成为一项基础工作。

然而,由于大树高度较高,传统测量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测量工具携带不便、测量精度不高、安全性低等问题。

因此,寻求一种高效、准确、安全的大树高度测量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践方法本次实践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大树高度测量:1. 激光测距仪法:利用激光测距仪,通过测量激光发射点到地面反射点的距离,结合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大树的高度。

2. 无人机测量法:利用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通过拍摄大树照片,结合图像处理技术,计算出大树的高度。

3. 标杆法:在地面固定标杆,利用测量工具(如卷尺、测距仪等)测量标杆到大树顶部的垂直距离,从而计算出大树的高度。

四、实践过程1. 激光测距仪法:(1)选择合适的位置,将激光测距仪对准大树顶部。

(2)调整测距仪,确保激光束垂直于地面。

(3)按下测距按钮,记录激光发射点到地面反射点的距离。

(4)重复步骤(1)至(3),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

2. 无人机测量法:(1)选择合适的时间段,确保天气晴朗、风力较小。

(2)将无人机起飞,飞至预定高度,确保摄像头对准大树顶部。

(3)拍摄多张大树照片,记录无人机与摄像头的距离。

(4)将照片导入图像处理软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计算出大树的高度。

3. 标杆法:(1)在地面固定标杆,确保标杆垂直于地面。

(2)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标杆到大树顶部的垂直距离。

(3)重复步骤(1)至(2),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

五、实践结果与分析1. 激光测距仪法:通过多次测量,得到大树的平均高度为X米,误差范围为±Y 米。

测树学的实验报告

测树学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测树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会使用测树工具,如测高仪、量角器、皮尺等。

3. 熟悉树木生长量、树高、胸径等基本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4. 了解树木年龄的测定方法,包括树木年轮的观察和计算。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三、实验地点XX林业试验站四、实验材料1. 测高仪2. 量角器3. 皮尺4. 树木样株5. 树木年轮样本五、实验内容1. 树木生长量测量- 使用测高仪测量树木高度。

- 使用皮尺测量树木胸径。

- 记录树木生长量数据。

2. 树木年龄测定- 观察树木年轮样本,确定树木年龄。

- 学习树木年轮的形成和生长特点。

3. 树木生长指标计算-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树木的径级、形数、材积等生长指标。

- 分析树木生长规律。

六、实验步骤1. 树木生长量测量- 将测高仪放置在树木正前方,调整至与树木顶部平齐。

- 启动测高仪,读取树木高度数据。

- 使用皮尺从树木基部量至胸高处,记录胸径数据。

2. 树木年龄测定- 取树木年轮样本,观察树木年轮的排列和特点。

- 计算树木年龄,即年轮数目。

3. 树木生长指标计算- 根据树木胸径和树高数据,计算树木的径级、形数、材积等生长指标。

- 分析树木生长规律。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树木生长量测量结果- 树木高度:XX米- 树木胸径:XX厘米2. 树木年龄测定结果- 树木年龄:XX年3. 树木生长指标计算结果- 树木径级:XX级- 树木形数:XX- 树木材积:XX立方米八、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测树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会了使用测树工具,如测高仪、量角器、皮尺等。

3. 熟悉了树木生长量、树高、胸径等基本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4. 了解树木年龄的测定方法,包括树木年轮的观察和计算。

九、实验心得1. 测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测树技术。

2.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测量树高度实验报告

测量树高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 了解测量树高度的方法和原理。

2. 掌握使用影子测量法、直角三角形测量法等基本方法测量树的高度。

3.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设备及要求1. 实验器材:直尺、卷尺、测斜仪、经纬仪、激光测距仪等。

2. 实验场地:选择一棵已知高度的树木作为实验对象。

三、实验步骤1. 影子测量法:(1)选择晴朗的天气,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2)将直尺或卷尺竖直放置在树木旁边,测量直尺或卷尺的影长,记为L1。

(3)测量树木的影长,记为L2。

(4)计算树木的高度:H = L2 / L1 L。

2. 直角三角形测量法:(1)在树木附近找一个直角等腰三角板,将其立放在地面上。

(2)观测者匍匐于地面,通过三角板的斜边观察树木的顶端。

(3)当正好观测到树木顶端时,测量三角板与树木的距离,记为D。

(4)计算树木的高度:H = D tan(θ),其中θ为观测者与三角板斜边所成的角度。

3. 使用测斜仪或经纬仪测量:(1)将测斜仪或经纬仪对准树木顶端,调整仪器,使其与地面垂直。

(2)读取仪器显示的树木高度值。

4. 使用激光测距仪测量:(1)将激光测距仪对准树木顶端,确保激光束垂直照射。

(2)读取仪器显示的树木高度值。

四、实验结论1. 通过影子测量法,我们可以根据直尺或卷尺的影长和树木的影长,计算出树木的高度。

2. 直角三角形测量法利用三角板的斜边和观测者与三角板斜边所成的角度,计算出树木的高度。

3. 使用测斜仪或经纬仪、激光测距仪等仪器,可以更精确地测量树木的高度。

4.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确保仪器与地面垂直,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实验,避免因阳光不足或角度偏差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3. 在使用测斜仪或经纬仪、激光测距仪等仪器时,要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六、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了测量树高度的方法和原理,掌握了使用不同仪器进行测量的技巧。

测树学测树工具使用实习报告

测树学测树工具使用实习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课程实习报告课程:测树学实习内容:测树工具使用实习目的与意义:1、熟悉和掌握测径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胸径的测定;2、熟悉和掌握测高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和树高的测定;3、了解测树仪的构造、原理,学会其方法;4、用不同仪器测树的树高。

一、实习内容与方法:(一)实习内容:测量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楼附近少量树木的树高与胸径。

(二)方法:1、用布鲁莱斯、克里斯顿、圆筒法;2、小组分工与合作。

(三)实习时间:2012年9月13日星期四(四)实习地点: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楼旁(五)测量步骤:测量胸径:1、在同一是水平上将围尺绕树干1.3m处一圈,不能倾斜;2、拉紧围尺,读出读数,精确至0.1cm。

测量树高:布鲁莱斯测高器测高:1、选好测点,量水平距离。

观测点选在可以同时看到树梢和树基的水平距离大于树高的地方;2、按仪器背后的按钮,是指针自由悬垂,从瞄孔看树梢,待指针停止时,按仪器前面的制动按钮固定摆针,从相应水平距栏读出指针所指高度h梢;3、重复以上操作,瞄准树基的h基;4、H=h梢+h基(同侧相减、异侧相加)。

克里斯顿测高器测高:1、选择大于树高的距离,用手拿着测尺上的绳子,使之垂直于地面,然后上下、前后移动使树梢和树基位于测尺的上端和下端;2、瞄准后,读出树高两米位置的相对应测尺上的读数,即为树高。

圆筒测高器测高:1、透过选择测点,量水平距离;2、通过透视孔仰视树梢,并使悬锤自由摆动,看准树梢后向右慢转圆筒,待悬锤固定后,在树高尺上读得h梢;3、重复以上操作,瞄准树基的h基;4、H=h梢+h基。

(同侧相减,异侧相加)二、实习结果:测径、测高计算结果三、数据处理:(一)根据公式计算得出最终数据并整理成表格;(二)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1、实际测量时布鲁莱斯测高器和圆筒测高器测量出来的数据精度比较高并且误差较小,克里斯顿测高器测量误差较大;(三)实际测量时测量者需要细心,耐心,读数准确,减少误差的产生,同时用多种方法测量能够得到更加精确的数据。

如何用小工具测量大树给我带来的启示

如何用小工具测量大树给我带来的启示

如何用小工具测量大树给我带来的启示摘要:一、引言:测量大树的背景和意义二、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1.测高仪2.测量树干的直径3.树冠面积的估算三、实际操作步骤1.设置测量基准线2.运用测高仪测量大树高度3.使用卷尺测量树干直径4.估算树冠面积四、数据记录与分析1.记录测量数据2.计算大树的体积3.分析大树的生长状况五、测量大树带来的启示1.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提高环保意识3.引导人们关注大树的价值六、总结正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大树往往被视为自然界的重要标志,它们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景观美化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我们是否真正了解过这些为我们带来诸多益处的大树呢?通过一个小工具,我们可以测量大树的尺寸,更深入地了解它们的生长状况,从而更好地保护这些绿色的使者。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在测量大树的过程中,常用的工具有测高仪、卷尺和测距仪等。

测高仪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测量大树的高度,对于了解树木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卷尺则可用于测量树干的直径,以便评估大树的年龄和生长状况。

此外,通过测距仪可以估算树冠的面积,进而了解大树的生态功能。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测量:1.设置测量基准线: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在地面上设置一条清晰的基准线。

这条基准线应与大树的垂直方向重合,以便后续测量高度。

2.运用测高仪测量大树高度:将测高仪放置在基准线上,使其对准大树的顶部,然后读取仪器显示的高度数值。

3.使用卷尺测量树干直径:将卷尺紧贴树干,确保卷尺与树干保持平行,然后读取卷尺上的刻度,即可获得树干的直径。

4.估算树冠面积:利用测距仪测量树冠的直径,然后根据公式估算出树冠面积。

完成测量后,我们需要对所得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首先,将测量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以便于观察和比较。

其次,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大树的体积,从而了解大树的生长状况。

最后,分析测量数据,找出大树生长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养护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 常用测树工具的熟悉和使用
一、实验时间、地点
时间:2012年9月27日14:00-16:30 地点:浙江农林大学学7附近
二、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几种常用的测树工具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三、实验仪器
(一)测径器
1.轮尺(卡尺)
轮尺构造十分简单,如图1,可分为固定脚,游动脚和测尺三部分。

固定脚固定在尺身一端,滑动脚可沿尺身滑动,尺身上有厘米刻度,根据滑动脚在尺身上的位置读出该树干的直径值。

测尺上有两种刻度:一种是从固定脚内侧为零开始,按cm 刻划,可精确到0.1cm ,用以量测直径;另一种是径阶刻划,在森林调查中,用于大量树木直径的测定,为了读书和统计方便,一般是按1、2、4cm 分组,所分的直径组称为径阶,用其组中值表示。

当按1cm 、2cm 或4cm 分组时,其最小径阶的组中值分别为1cm 、2cm 或4cm 。

径阶整化常采用上限排外法,刻度方法是把各径阶中值刻划在该径阶的下限位置上,采用这种整化刻度的轮尺测定直径时,最靠近滑动脚内源的刻度值,就是被测树木所属之径阶。

图1 轮尺
1.固定脚 2.滑动脚 3.尺身 4.树干横断面
使用注意事项:
(1)在测定前,首先检查轮尺,必须注意,固定脚与游动脚应当平行,且与尺身垂直。

(2)测径时,轮尺的三个面必须紧贴树干,读出数据后,才能从树干上取下轮尺。

(3)测立木胸径时,应严格按照1.3m 的部位进行测定。

如在坡地,应站在坡上部,确定树干上1.3m 处的部位,然后再测量其直径。

树木若在1.3m 以下分叉时,按两株测算。

(4)当树干横断面不圆时,应测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取平均数作为测定值。

2.围尺(直径卷尺)
围尺有布围尺,钢围尺和蔑围尺三种,围尺采用双面(或在一面的上、下)刻划,一面刻划普通米尺;另一面刻上与圆周长相对应的直径读数,也就是根据D C π=的关系(C 为周长,D 为直径)进行刻划。

使用时,围尺要拉紧并与树干保持垂直,应使围尺围在同一水平面上,防止倾斜,否则,易产生偏大的误差。

(二)测高器
三角原理测高:按三角原理设计的测高器,本质上都是一种测角器,多通过正切函数关系测算树高。

较为常用的是布鲁莱斯测高器(图2)。

其刻度盘上标有不同水平距离(15,20,30、40m)时所对应的不同仰角和俯角的树高值。

图2布鲁莱斯测高器构造 图3布鲁莱斯测高原理
1.制动按钮
2.视距器
3.瞄准器
4.刻度盘
5.摆针
6.滤色镜
7.启动钮
8.修正表
测高时,首先选测某一水平距离,然后,分别以下情况测算树高:
(1)在平地上测高:测者立于测点,按下仪器按钮,使指针自由下垂,用瞄准器对准树梢后,即按下制动钮,固定指针,在度盘上读出对应于所选测水平距离的数据h ,再加上测者眼高l ,即为全树高H ,见图4(a)。

(2)在坡地测高:先观测树梢,求得h 1,再观测树基,求得h 2,若两次观测角度正负号相异时(仰角为正,俯角为负),见图4(b)。

则树木全高(H)为:
)tan (tan 21βα+=+=S h h H 式中:S 为水平距离。

若两次观测角度正负号相同,见图1-4(c ),则树木全高(H)为:
|tan tan |||21βα-=-=S h h H
这种测高器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在视角等于450时,精度较高,但需要测树木至测点的水平距离。

测高注意事项:
① 测高时一定要两次读数之和(差)。

② 测高的水平距离应尽量与树高相同。

③ 树高小于5m 时不用测高器,而用测杆测定。

④ 对阔叶树不要误将树冠一侧当作树梢,应注意确定主干梢头位置。

⑤ 必须同时看见树梢和树基 ⑥ 即使树木是倾斜的,也要测垂直高。

全高要从顶部到底部的垂直距离。

⑦ 有圆锥形树梢的树木全高比平头准确。

图4在坡地上测高
四、实验内容
(一)直径的测定
选定一棵立木,用皮尺量出距离地面1.3m 的地方,然后用笔做上标记,分别用轮尺和钢卷尺测量做上标记以及树基部位,轮尺读出径阶及直径,钢卷尺读出直径及周长(具体操
作和读数方法见上面,下同)。

然后按同样的方法测10棵立木(5棵在平地上,5棵在坡地上)的直径,记录数据如表1。

图1 直径比较
由图我们可以看到,由轮尺和钢卷尺这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得的直径大小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差距并不是很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我们由此也可以检验我们的测量和读书方法的正误。

由于差距不大,所以我们可以完全肯定的说,测量方法准确无误。

(二)树高的测定
首先量出测量同学的眼睛离地面的高度,为1.46m
对于平地上的立木(1-5号),首先用皮尺拉水平距离大约为树高(一般为15m或20m)的距离,然后测者站在该点,按下仪器按钮,使指针自由下垂,用瞄准器对准树梢后,即按下制动钮,固定指针,在度盘上读出对应于所选测水平距离的数据h,记录下来。

对于坡地上的立木(6-10号),首先用笔在树干的测量同学的眼高处做个记号,然后在大概15m处用测高器的望远镜中丝对准树干等于测者眼高的位置,待摆针静止后扣动扳机
固定摆针,在刻度盘的最下面一行刻度上读出坡度角。

然后根据坡度角计算与水平距相对应的斜距,斜距=水平距/Cos坡度角。

将皮尺量至等于该斜距的位置作为观测点,在该观测点上用测高器对准树梢和树基观测各一次,记录两次的数据。

根据记录下的数据以及测者的眼高数据,可以求得全树高,最后结果如表2。

表2 树高记录表
五、实验总结
(一)测定胸径的注意事项
1、无论是轮尺还是钢卷尺,测量是都要与树干垂直放好,读好数再拿出来,而且读数时要先读小数位,再读前面的数字。

2、轮尺应该先读直径再读径阶,也可以直接不用读径阶,直接根据直径得出了径阶。

3、钢卷尺要紧贴树干,不能有褶皱。

(二)测定树高的关键技术
1、选定的水平距离应该尽量跟树高接近。

2、测量时人站直,头齐平,无论那个部位都不歪不斜。

3、脚站着不能移动,并且身子要垂直地面。

4、测量时不分心,不讲话,看到树梢立即按下,不用只会他人。

5、读数时切不可看错行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