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专项复习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专项复习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其中,Ed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Q0为变动前的需求量,△Q为需求量的变动量,P0为变动前的价格,△P为价格的变动量,Q1为变动后的需求量,P1为变动后的价格。
Ed>1,富有弹性,价格下降法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上升会使收入减少,因此可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Ed<1,缺乏弹性,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上升会使收入增加;Ed=1,无论价格上升还是下降,销售收入都保持不变。
公式2:需求交叉弹性商品i需求量变动%∆Q i/Q iE ij==其中,Eij为需求交叉弹性系数,Qi为商品i的需求量,Qi为商品i的需求量的变动量,Pj为商品j的价格,△Pj为商品j的价格的变动量。
Eij>0,替代品;Eij<0,互补品;Eij=0,无关品。
公式3:需求收入弹性商品j价格变动%∆P j/P j其中,Ey为需求收入弹性系数,Q代表原需求量,△Q代表需求量的变动量,Y代表原消费者收入,△Y代表收入的变动量。
Ey>1,高档品;0<Ey<1,必需品;Ey<0,低档品。
公式4:供给价格弹性其中,Es代表供给价格弹性系数,Qs代表原供给量,△Qs代表供给量的变动量,P0为变动前的价格,△P为价格的变动量。
公式5:商品边际替代率1.MRS=-(△X2/△X1),表示为了获得第一种商品△X1个单位,愿意放弃第二种商品△X2个单位。
加负号是为了使边际替代率成正数。
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MRS=P1/P2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公式1:边际效用MU=△TU/△Q其中,MU代表边际效用,△TU代表总效用的变动量,△Q代表消费数量的变动量。
公式2: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边际替代率:MRS=-(△X2/△X1)表示为了获得第一种商品△X1个单位,愿意放弃第二种商品△X2个单位。
加负号是为了使边际替代率成正数。
公式3: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MRS=P1/P2公式3:预算约束P1×X1+P2×X2≤m其中,P1为第一种商品的价格,P2为第二种商品的价格,X1为第一种商品的消费量,X2为第二种商品的消费量,m为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
2024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5-10章强化练习题.pptx

D优胜劣汰 [多选题口.下列公共物品中属于准公共物品的有(), A国防 B治安 C医疗卫生 D教育 E收费公路 [多选题)2下列有关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的表述正确的有()° A对于纯公共物品消费者更愿意采取搭便车行为,所以无法求得纯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B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沿纵向相加得到的 C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相加得到的 D对手纯公共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 E对于准公共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货源的配置 [多选遮泣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将会出现().
A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B土地的供给曲线短期来∙S是一条垂直线
C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领料
D土地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E资本的供给曲线从长期和短期看都是后弯曲线 [多选遨心关于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市场上的参与者都是完全竞争的 B要素的供给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C要素的需求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D要素的提供者存在一定的垄断行为 E生产者完全是要素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多选题]4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属于(). A本源需求 B派生需求 C联合需求 D复合需求 E引致需求 [多选题]5.关于生产要素的需求,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C税收手段 D明晰产权 E法律手段 [多选题]6关于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的说法,正确的有(). A道饯风险仅存在于保险市场 B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在某项经济活动中,某一参与者比对方拥有更多的影响其决策的信息C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影 响资源的有效配置 D逆向选择存在于一切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商品和服务市场 E逆向选择仅存在于二手车市场的交易中 [多选题消除外部佗的微观经济政策有()° A政府生产公共物品 B税收政策 C合并相关企业 D明晰产权 E补贴政策
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 第五章 生产市场要素理论

第五章生产市场要素理论考点一: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或者“派生需求”。
解释:就要素的需求来说,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厂商。
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需要一种生产要素时,其原因在于该生产要素可以生产出消费者现在或将来愿意购买的商品。
生产者对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中间接派生出来的。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者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上所处的市场状态也会影响生产要素的需求。
考点一: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需求”或称“复合需求”。
这种联合需求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对每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数量将取决于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时受到其他生产要素需求数量的影响,反过来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和价格也会影响其他生产要素的需求。
由于生产要素的需求是联合需求,各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互补性,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
边际物质产品(MPP):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MPP=△Q/△L。
也称为边际产量MP。
边际收益产品(MRP):表示增加单位要素使用所带来的收益的增量。
MRP=MPP×MR边际收益产品=边际物质产品×边际收益。
边际产品价值(VMP):表示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价值。
VMP=MPP×P边际产品价值=边际物质产品×产品价格。
完全竞争生产者边际收益产品MRP(MPP×MR)=边际产品价值VMP(MPP×P)。
课外了解:在不完全竞争市场,MR是递减的,MR<P,因此MRP<VMP。
边际要素成本(MFC):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增量【公式】MFC=△C/△L。
了解:在完全竞争市场,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要素价格,即MFC=W。
解释:多请一个工人所带来的成本的增量就是付给该工人的工资。
平均要素成本(AFC):表示平均每单位要素投入的成本【公式】AFC=C/L。
了解:在完全竞争市场,边际要素成本=平均要素成本=要素价格,即AFC=MFC=W。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第五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课件新

三、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二)劳动和闲暇 ★
2.经济学认为劳动的供给和闲暇对于消费者都具有效用和边际 效用
(1)劳动的效用: 劳动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收入,而收入有效 用,所以劳动的效用实际上是收入的效用。
(2)劳动的边际效用: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效用。
根据公式化简完得出: 劳动的边际效用=劳动的边际收入与收 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
MRP>MFC:增加单位要素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增加要素投入数量; MRP<MFC:增加单位要素带来的收益小于成本,减少要素投入数量。
18
小试一下 【单选题】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 )。 A.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B.边际物质产品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C.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D.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产品价格
特点,即要素数量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不变的。 消费者 (要素供给者) 在一定要素价格下,将其全部资源在
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30
三、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二)劳动和闲暇 ★
1.劳动者需要在工作和闲暇进行分配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工作:通过工作增加货币收入。 ——劳动要素的供给 闲暇:时间的非市场性质的使用,不仅包括吃饭、睡觉、娱乐 等,也包括所有的家务劳动, ——劳动要素的保留自用
是该价格下所有要素需求量的求和。 整个市场的所有生产者都根据要素价格变化调整产量时,产
品价格就会发生变化, 所以生产者要素需求曲线会变得更陡峭。
26
小试一下 【多选题】关于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下列说法中错 误的有( )。 A.其要素供给曲线是垂直线 B.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价格有一定的掌控能力 C.要素价格为常数 D.要素供给曲线为MFC=AFC=W1 E.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及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供给曲线重合
word庄欣-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教材精讲班-第1部分 经济学 第5章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本章考情分析】年份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合计20151题1分2题4分3题5分20162题2分—2题2分20171题1分1题2分2题3分2018首次机考,多套考卷,情况复杂【本章教材结构】【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本节主要考点:1、引致需求和联合需求2、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一、引致需求(2019年标题变动)1、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1)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需要一种生产要素时,其原因在于该生产要素可以使他们生产出消费者现在或将来愿意购买的商品。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者是生产者或厂商,供给者是消费者或居民,生产者对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中间接派生出来的。
我们把这种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称为“引致需求”或者“派生需求”。
例如,消费者购买面包,这是直接需求;消费者对面包的直接需求引致面包厂商购买生产要素(例如面粉和劳动等)去生产面包。
面包厂商对面粉和劳动等的需求是派生或引致需求。
【例题:单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间接的需求,又是一种()。
A.所谓“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B.所谓“高品质”需求C.所谓“吉芬商品”的特异需求D.所谓“不存在价格机制”的需求【答案】A【解析】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或者“派生需求”。
(2)引致需求的概念反映了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的联系。
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
因此,不但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者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上所处的市场状态也会影响生产要素的需求,并最终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
【例题:2018年单选】反映生产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之间联系的是()。
A.引致需求B.联合需求C.复合需求D.有效需求【答案】A【解析】引致需求的概念反映了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的联系。
2、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需求(1)联合需求或称为复合需求,即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性,各种生产要素要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生产最终产品。
2024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默写本(填空版)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默写本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处第一章1.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于核心地位。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3.我国实。
行的收入分配制度。
4.区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一个关键在于,它通过、、。
等市5.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二章1.需求的两个构成要素包括:2.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是。
和3.需求曲线反映的是4.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包间的关系。
括之、、、、、。
5.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是。
6.需求价格弹性是对变7.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包括动的反应程度。
、、、。
8.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经济体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就越小。
9.生产者实行薄利多销策略的前提条件是该产品的10.确定两种商品是否具有替代关系或互补关系的标准。
是。
11.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是12.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包括。
:、。
、生产和成本理第三章论、和1.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式,主要包括2.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
是。
3.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4.生产函数是与。
间的函数关系之。
5.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其中主要包括、以及等。
6.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就在于。
市场结构理论1.市场结构的类型包括第四章、、和。
2.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是3.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
条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的曲线。
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5.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
是。
,斜率为6.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7.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完全垄断企业。
的和完全重合。
8.和完全垄断市场相同的是,垄断竞争市场上不存在。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1.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2.所有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是3.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
是。
2024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5章.pptx

I单选题)4当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是()• A水平 B向右上方倾斜 C垂直 D向后弯曲 [单选题]5关于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表现为劳动供给减少 B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表现力劳动供给增加 C劳动的供给原则是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D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不能用来解释劳动供给曲线为何后弯 【单选题拒消费者的要索供给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其条件是()。 A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劳动的边际成本 B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C替代效应等于收入效应
A劳动的边际成本等于闲暇的边际成本 B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劳动的边际成本 C劳动的边际效用小于闲温的边际效用 D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单选题]2以下关于劳动的效用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劳动对消费者具有效用和边际效用 B劳动的效用体现在劳动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收入 C劳动的效用实际是收入的效用 D劳动的边际效用是指增加单位劳动所带来的效用 [单选题]3.以下关于劳动供给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资增加既可能产生替代效应也可能产生收入效应 B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导致劳动供给增加 C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导致劳动供给减少 D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导致劳动供给增加
[多选题泣下列关于完全竞争要索市场的表述正确的有()。 A生产者完全是要素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B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为水平线 C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与边际要素成本曲线重合 D生产者面临的要索供给曲线与边际收益产品曲线重合 E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与平均要素成本曲线重合 [多选题)4完全竞争生产者的需求曲线与()壬合. A边际要素成本曲线 B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C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D平均要素成本曲线 E边际物质产品曲线 三、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单选题]1.劳动的供给原则即消费者为获得最大效用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知识点之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备考之生产要素市场理论2020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已经公布,学易网校对新旧大纲进行对比,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大纲章节没有变化,具体考试内容和要求基本没有一致。
在这里我们以2020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为基础,以章节为单位对中级《经济基础知识》主要考点、考试要求和历年考题进行总结,以供考生备考之用。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一、主要考点(一)生产者使用生存要素的原则1、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有引致需求(派生需求);联合需求(复合需求)。
2、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3、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
(二)完全竞争生产者要素供求曲线1、完全竟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右下倾斜、需求曲线=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需求对应收益);2、完全竟争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水平直线、供给曲线=边际要素成本=边际平均要素成本(供应对应成本)3、完全竟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一般是在该价格下所有生产者的需求量之和,但是整个市场所有生产者调整产量引起价格变化,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就会更陡峭。
(三)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1、生产要素供给的一般分析:消费者工作也就是劳动时和闲暇时的分配实现效用最大化。
2、劳动和闲暇:经济学认为两者都是有效用和边际效用的。
劳动带来收入,劳动的效用实际上是收入的效用,劳动的边际效用是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效用。
闲暇可以带来直接效用和间接效用。
3、劳动的供给原则:劳动边际效用=闲暇边际效用4、劳动供给曲线:后弯曲曲线。
土地供给曲线是竖直线(因为土地数量是不变的);资本供给曲线在短期内是竖直线,长期是后弯曲线。
考点难点:生产者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引致需求、派生需求、联合需求、复合需求);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和要素需求曲线;劳动的供给原则及劳动的供给曲线。
二、考试要求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