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课题立项程序的几点思考doc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doc

完善课题立项程序的几点思考doc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doc
完善课题立项程序的几点思考doc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doc

完善课题立项程序的几点思考

“科研项目课题制管理科学化问题研究”课题组

文章提要:课题制是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科研组织管理模式,目前在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屮也得到了广泛运用。文章重点从课题立项环节,梳理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屮课题制的主要实践及存在的基木问题,据此提岀要建立全国性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研究课题数据库,建立科研人员学术信用档案制度,建立课题主持人报告和答辩制度,进一步完善同行专家遴选办法,研究建立“项目官员”制度,科学核定人员经费,探索建立与现行课题制相配套的基础研究资助方式等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课题制立项管理经费管理科研管理

课题立项是课题制实施的首要环节。选择合适的资助对象(包括有价值的研究选题和有潜质的研究团队),对保证课题研究成果质量,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具有基础性意义。因此,各类课题资助者对立项环节都极为重视。

一、课题立项程序的现状与问题

1.发布研究选题,明确科研重点

研究选题反映课题资助方组织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提示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对课题申报发挥着具体指导作用。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科研经费的主体来源仍为国家各级财政拨款。为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战场,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各类科研管理部门都会在课题立项前拟定选题计划,指明课题研究的优先资助领域。如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选题计划主要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五年规划要点》和《年度课题指南》。其形成是由全国社科规划办首先向有关部门广泛征集研究课题,并委托各学科规划评审纽?提出建议, 经全国社科规划办汇总整理,报全国社科规划领导小纟R审定。⑴中国社会科学院自2000年实施重犬课题制度以来,每年均会根据科研发展规划,在征求各研究所有关意见基础上,伟I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拟定并发布《重大课题选题指南》,指导备年度重大课题申报工作。

从具体指导作用看,研究选题大体可分为“指导性选题”和“指令性选题”两类。“指导性选题” 指,选题只提岀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申报者据此自行确定课题具体名称,提岀拟研究重点和主要成果形式等。“指令性选题”指,选题即为课题具体名称,屮报者须原题屮报,一般不得更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选题指南》坚持指导性选题与指令性选题相结合的原则。[2]屮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研究选题基木为指导性选题,允许研究人员在《选题指南》指导下,根据H己的学术积累和科研专长具体设计课题名称。从多年来课题制实践情况看,根据指导性选题确立H选课题,由于符合科研人员的研究兴趣,有助于充分发挥其科研专长,因而更有可能做出优秀科研成果。根据对屮国社会科学院白200()年以来的三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的有关数据分析,在全部382项获奖成果屮,白选课题成果有139项,占36.4%,所占比例为齐类课题类别Z首。⑶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实践证明,制定选题计划具体指导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对引导广大研究人员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努力用创新的研究成果为屮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坚持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的基木要求和有力保证。但以上白选课题的管理实践也提醒我们,乞级科研管理部门在拟定选题计划时,要在坚持既定科研方向和科研重点,保证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科研人员根据白己的学术兴趣和科研专长,进行适当比例H选课题的白由探索,潜心研究,努力完成代表个人学术水平的科研

精品,这同样也是繁荣发展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途径。

2.以主持人为核心,白由组建课题组

课题制是指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确立科研课题,并以课题为中心、以课题组为基木活动单位进行课题组织、管理和研究的一种科研管理制度。这就必然要求实行课题主持人负责制, 允许以课题主持人为核心,跨部门、跨单位择优聘?用课题组成员,实行优化组合,改变过去以“单位”为核心的科研管理模式。

近年来,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课题主持人负责制已在乞类课题立项和管理实践屮得到贯彻。以课题主持人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单位、部门和所有制界限,择优聘?任课题组成员,形成以课题组为基木活动单位的人才流动新机制,已成为各类课题研究的基本特点。如国家社科基金项li明确提出要“面向全国,公平竞争,择优立项。”⑷屮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提侣所内外、院内外合作联合攻关。”⑸酱南大学规定“科研项目可根据实施需要,打破单位所有制界限进行优化纟R合。学校鼓励交叉学科的组合申报,对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责任人在考核、奖励和职称评审时将该责任人与总研究课题的责任人同等对待。”⑹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相对于备类“基金制”课题立项效果而言,由于现行部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规定,“单位制”项目在组建跨部门、跨单位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方血还较为薄弱。根据对屮国社会科学院近三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的有关数据分析,在全部382项获奖成果屮,院内合作研究(包括个人研究、所内合作研究、院内所际合作研究)完成的成果有329项,占86」%;院外合作研究(包括院外国内合作研究、院外国际合作研究)完成的成果只有53项,占13.9%。⑺这表明,“单位制”课题的跨单位、跨部门立项丁作距课题制的真正要求还有一定羌距。但我们相信,随肴我国科研单位人事和财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科研人才的实质性流动不断加快,此方面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为提高课题立项质量,课题资助方往往会对主持人的申报资格,如职称、年龄、学术经历等提出具体要求。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规定,“申请重点项H和一般项日,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申请青年项目者,不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 [8]屮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的屮请人则“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请者,需有两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 [9]根据笔者对屮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屈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有关数据的分析,在147位主要获奖者中,研究员有119位,占81%;副研究员有27位,占18.4%;助理研究员有1位,占0.7%。[,01上述数据表明,高级研究人员是我国科研队伍的学术屮坚。为保证备类课题的研究质量和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课题申报环节关于主持人职称的规定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除职称要求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还规定,“屮请重点项目,必须是完成过省、部级以上社科研究项目的项目负责人。” 11,1这一关于主持人学术经历的规定引发了有些学者的激烈批评。他们认为, 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研究人员其研究水平并不一定比未主持过的都高;其次,省部级科研项目的完成质量并不一定就比省部级以下项目高」2]应该说,将科研项H人为地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这是“官木位”理念的体现,违背了学术研究的基木规律。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科学、规范的学术评价体系的逐步建立,类似规定必然会被取消。

3.严格评审办法,提高立项质量

严格、规范的立项评审稈序,是提高课题立项质量的制度保证。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成立由同行专家纽?成的评审小组进行立项评议,市课题资助方根据同行专家评议意见行使最终审批立项权,是较为常见的课题立项办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由全国社科规划办通过设立专家库,按学科划分为学科评审组,届时抽取一定数量的成员参加会议评审……但全国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对拟立项项目及资助金额行使最终审批权。”〔⑶屮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的评审稈序为,“研究所学术委员会评议推荐,院重大课题评审委员会评审,院务会议审批……院按大学科设置重大课题学科评审委员会。” [14]通过招投标方式立项研究课题,在H然科学研究领域较为常见,如国家“863计划”、“973计划” 等许多研究课题,均是通过招投标方式立项的。问但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此种立项方式还比较少。

屮国社会科学院曾于1994年组织立项过部分院级招标课题,但实施效果并不很理想,此麻再也没组织立项过类似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也允许通过招标方式落实,[⑹但2000年建立重大课题制度以来,诡无通过招标方式立项的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真至20()5年才第一次部分试行招投标方式立项,有关经验诣需进一步总结。[⑺关于引入社会屮介机构进行课题立项评审,由于目前具有权威性的社会学术屮介机构还很少,因而实际操作难度较大。

从长远看,课题立项环节,充分发挥同行专家和社会学术屮介机构作用,符合条件的实行招投标立项,将是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基金类”课题将逐步成为备类课题的主体,“单位类”课题只能为补充。为提高科研基金使用效益,实现莫正意义上的跨地区、跨单位、跨部门的公平竞争,择优资助,符合招投标条件的课题必将实行招投标立项。同时,随着我国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备类具有权威学术地位和良好社会声誉的学术中介机构将不断涌现,这也为通过此类屮介机构进行课题立项评审提供了可能。

4?科学核定经费,细化预算编制

科学、合理地核定课题资助经费是立项评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科研经费使川效益的基础性工作。根据课题规模以及管理工作的需要,课题资助方式分为“成木补偿式”和“定额补助式”。

所谓成木补偿式,是指对受资助课题的成木费用进行部分或全额补偿的资助方式,它由归口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课题年度成木预算建议进行审查并批复,课题年度实际支出须严格按批复预算执行。所谓定额补助式,是指对受资助课题提供固定数额经费的资助方式,资助额度依据评议专家意见和相关财政、财务政策并按规定程序审核品确定。资助额度一经确定,一般不做调整。从课题制实施的实际情况看,以上两种经费资助方式同时存在,但定额补助式更为普遍。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分期拨付,包干使用,超支不补。”〔冈屮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的研究经费一次核定,分期拨付,专款专用。”[⑼

编制课题经费预算的主要内容包括“计划管理费”和“课题研究费”两大类。所谓计划管理费, 是指由归口部门使用,为管理科研计划及其经费而支岀的费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将“管理费”列入项目资助经费的使用范囤,“管理费指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提取的管理费。”[绚由于科研经费数额有限,为保证全部科研经费都用于学术研究,屮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经费预算专指课题研究费用,不包括管理费用。0】所谓课题研究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稈屮发生的所有支出。课题研究费的实际核算内容包括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所有“育接费川”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课题研究过程屮使用的可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木的费用,一般包括人员费、设备费及其他研究经费等。以I间接费用是指为实施课题而发生的难以頁?接计入课题成木的费用,一般包括备类行政管理支出、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的使用费或折I口等。1231

课题制要求,课题经费一经核定,课题主持人要拟制详细的经费支出预算并报课题资助方审批。经批准的经费预算必须严格执行,一般不做调整。[约《国家社科基金项H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项目负责人在接到立项通知示,应及时填写冋执,并按批准的资助金额编制开支计划,在一个月内寄冋全国社科规划办。无特殊情况,逾期视为自动放弃,不再办理拨款手续。”冋屮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实行“两上两下”的经费审核批复稈序。重大课题申报立项时提出的经费预算,首先经院学科评审委员会和院科研局、财计局等部门的审核,并报院务会议审批后,向课题组下达核定的课题经费预算指标(一上一下)。随后,各课题组要根据下达的经费预算指标以及审核部门的意见,按具体项目调整预算内容,重新屮报预算,经主管部门再次审核后正式批复实施(二上二下)。“重大课题经费的实际使用将按审核批复的经费支出预算执行。”1261

5?订立研究协议,启动研究计划

课题立项及经费资助方案获得批准后,课题资助者要以合同或任务书等形式,明确各有关归口部门、课题依托管理单位以及课题主持人的责权利关系,并发出立项通知,正式启动课题研究计划。

根据有关规定,国家研究计划项目要明确课题依托管理单位。一个课题只能确立一个依托单位。依托单位必须具备必要的课题实施条件,有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同时,要明确课题责任人与依托单位Z间的关系。课题责任人对完成课题任务承担法律责

任,依托单位必须提供课题任务书或课题合同屮确立的支持条件。课题责任人与依托单位Z 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规定,“全国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对拟立项项目及资助金额行使最终审批权。批准立项的,由全国社科规划办向项目负责人发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通知书》。”[勿《屮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管理办法》规定,“经审批同意的重大课题申请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立项。由课题第一主持人与院签定《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责任书》。”〔绚牲南大学规定,各类课题的主持人在任务下达示耍及时填写《暨南大学科研项目开题(任务书)报告》。学校作为依托单位,要与课题责任人签订《普南大学科研项目任务书》和《知识产权保证书》,以明确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及成果归属。(羽

二、完善课题制立项程序的儿点建议

根据近年来课题制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实践,结合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经费投入及管理的基本特点,我们认为,进一步完善课题制立项稈序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全国性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研究课题数据库,严格立项审查,整合研究选题,力戒低水平重复研究。

目前,我国社会科学备类研究课题的选题计划基木由备单位自行拟定,相互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粥合。因此,同一选题在不同单位间的重复研究就不可避免,英至在同一单位资助的课题屮也出现了重复立项的情况。当前,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非常复杂,整合不同学科研究力量,开展对这些重大问题的综合研究显得非常迫切。而且,随着社会实践的丰富和发展,开展对同一重大问题的连续跟踪研究,也十分必要。但不对前人已有成果进行认真梳理,盲目追逐社会热点,一哄而上进行低水平重复研究,既造成了有限科研资源的浪费,又败坏了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极不利于扎实推进学术创新。

为有效避免不同单位研究课题的低水平重复立项,一方面需在课题申报环节对课题组的立项论证提出更加严格的具体要求,《课题申报书》应设立专栏,要求课题组具体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主要研究成果,详细阐述木课题研究的创新Z处,以接受评审专家审杳I另一方面,可由全国社科规划办牵头,尽快建立全国性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研究课题数据库。研究成果数据库主要收入全国乞类学术机构完成的主要科研成果信息,包括成果名称、主要作者、创新观点、完成时问、出版单位等。研究课题数据库主要收入全国在研各类重要课题的有关信息,包括课题名称、主要承担者、研究重点、科研计划安排等。这两个数据库供全国各类学术单位和广大科研人员免费杳询,从而为避免各类课题的低水平重复立项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建立科研人员学术信用档案制度,具体记录毎位研究人员承担备类科研任务的完成情况及主要社会评价,以备作课题立项评审等学术评价时参考。同时,依托管理单位应提供课题主持人的有关学术信誉担保。

课题制的核心是课题主持人负责制,课题主持人在组织课题纟II、实施研究计划、支配预算经费等方面均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课题制实施经验表明,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治学风格、纟H.织协调能力如何,将直接决定课题研究质量。因此,在课题立项评审环节,除对申报论证进行认真审查外,还需对主持人的学术信誉严格把关,建立对冇不良科研记录的研究人员的惩罚措施,鼓励那些治学严谨、科研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突出的研究人员承担重要研究课题,确保各类课题的研究质量。13,1针对目前我国各研究单位科研管理信息无法共享的现状,为便于加强对科研人员学术信誉的考察监督,各研究单位应建立科研人员学术信用档案制度,具体记录每位研究人员承担各类科研任务的完成情况及主要社会评价,以备作课题立项评审等学术评价时参考。研究人员申报外单位课题时, 须市木单位出具学术信川证明,并提供科研信誉扭保。屮国社会科学院要求科研人员在申报重大课题时,须详细说明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研究基础、科研条件等,作为课题立项评审的重要内容。[321同时要求相关管理单位就重人课题主持人所填报内容及其政治、业务索质和科研条件等提供信誉保证。卩3】实践证明,这样的规定对保证重大课题立项质量是积极有效的。

3.建立课题主持人报告和答辩制度,进一步完善同行专家遴选办法,研究建立“项目官员”制

度。

目前的同行专家立项评审,多侧重于对课题屮报书有关内容的审杏,对课题组实际研究能力的考

察则较为欠缺。因此可根据需要,在开展同行专家立项评议时,建立课题主持人报告和答辩制度, 允许课题组当面报告所申请课题的重要童义、学术价值、研究可行性、学术带头人及研究集体等白关情况,并接受评议专家组的质询。

丿应由全国社科规划办牵头,尽快完善评议专家数据库建设,将全部候选专家按学术专长分类细化至三、四级学科,便于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同行专家评议。同时要丰富检索功能,及时更新数据,供全国学术研究单位免费使用。课题立项评审组织者应客观、公正地遴选同行评议专家,严格执行有关I川避与保密规定,注意同行评议专家的知识覆盖血、不同学术观点和不同单位的代表性。为真正体现课题立项评审的客观、公正,还应允许课题申请者提出不超过一定比例的不宜参加所申请课题评议的同行专家并说明理由,供遴选同行评议专家时参考。有关组织者对此信息负有保密责任。

借鉴国外项目管理经验,可在课题立项和管理环节,探索建立“项目官员”制度。即课题资助方选聘相对固定的学术功底扎实、学术视野开阔的“项目管理专家”,[珂由其在充分听取有关同行学者评议意见基础上,确定合适的资助对象,并具体负责检查监督项H的实施情况。项目的最终完成质量将同对“项目官员”的奖惩措施紧密结合。

4.科学核定人员经费,提高课题经费使用效益。

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各类课题尚缺乏规范、统一的经费资助审核标准,往往首先根据年度科研经费总额确定拟立项课题的平均资助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研究规模、研究方式、成果形式、完成时间等做适当调整,保持木年度立项课题资助额度的相对公平。出现这样弹性校人的课题经费审核办法,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不断增加,使得备类课题的资助力度缺乏历史纵向可比性;另一方面也是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的经费审核在客观上难度较大的一种反映。可以预见, 这一状况在短时期内尚难有较大改变。

目前在课题经费核定环节,有关“人员经费”是否应列入经费预算尚存在校大争论。有学者认为目前科研人员祁是“单位人”,木身已有工资和津贴,通过科研项目经费来提高科研人员收入,既“容易造成浮躁心态,影响研究成果的水平”,也“破坏了严谨的财会制度,间接影响了科研诚信”。[351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是科研活动屮最主要的要素,国外课题费屮70%都是人头费,我国的课题制将“人员经费”列入课题经费预算,可以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各类科技计划更好地实施。[旳我们认为,随着我国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科研人员的科研津贴、劳务支出、承担单位的管理费用等皆从项目经费中提取,是符合市场经济基木要求的。为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应允许课题研究间接经费包括“人员经费”和“管理费用”等支岀。当然,此类间接费用的提取比例M根据科研人员的整体收入水平在全社会所处位置来确定,而不应各行其是,这一点对由财政拨款资助类科研项目而言,尤为重要。

5.探索建立与现行课题制相配套的基础研究资助方式,从重点选择课题转向重点选择学者,支持优秀学者潜心学术研究,扎实推进基础理论创新。

实践证明,课题制对整合有关研究力量,I韦I绕重大社会发展问题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尽快提岀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有明显的科研纽织优势。而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创新则具有探索性强、个体性突出、强调学术积累、科研周期较长、科研成果难以事前确定,以及力戒急功近利等特点,因此需要建立与现行课题制相配套的符合基础研究工作特点和规律的科研管理新机制,以有力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

屮国社会科学院拟在“ I一五”期间,在基础研究领域探索实施优秀学者资助计划。该“计划” 的资助对象,从重点选择课题转向重点选择学者。对那些学术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将提供长期、连续和稳定的资助,并充分尊重受资助学者在目标选择、T 作计划、助手选配、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白主权,从而为其潜心学术研究,充分发挥创造才能,扎实推进基础理论创新,多出精品力作,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资助条件。我们认为, 在现行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下,实施优秀学者个人资助计划可以弥补现行课题制的许多缺陷和不足,成为对课题制的有益补充。类似这样探索性的科研资助方式必将与课题制一起,共同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使哲学社会科学丁作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稈屮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郑瑞萍

木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3年度项H “科研项!■!课题制管理科学化问题研究”的中间成果。课题主持人:黄浩涛; 主要成员:王延中、王正、刘白驹、朱渊寿、周大亚、刘晖春、董之鹰等;本文执笔:周大亚。

[I] 参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冃管理办法》(2001年6月修订)。全国社科规划办每年都会发布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选题指南,就课题立项的指导思想、科研方向、研究条目、课题类别、中报资格等提出具体要求。

⑵《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5年度课题指南说明》规定:“从今年开始,基础研究一般不列具体条目,只规定重点硏究领域、申报范用和方向,申请人可按要求自行设计题目,选题要力求具有原创性或开拓性,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

“应用对策研究,申请人要按题申报,一般不受理自选课题。”

[3] 周大亚:《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分析报告》,《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年第3期。

[4] 参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日管理办法》(2001年6月修订)。

[5] 《屮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管理办法》(2000年4月11日经院务会议审议通过)。

[61《牲南大学科研项目实施课题制管理暂行办法》(2002年12月28 II校反办公会通过)。

⑺周大亚:《屮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优秀科硏成果评奖分析报告》,《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年第3期"

[8] 参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冃管理办法》(2001年6月修订)。

[9]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管理办法》(2000年4月11 I I经院务会议审议通过)。

[10] 周大亚:《屮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分析报告》,《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年第3期。

[II] 参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2001年6月修订)。

[12]顾海兵:《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一计划经济的残余》,《社会科学报》2002年10月20Ho

[13]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2001年6月修订)。

[14]《中国社会科学院匝大课题管理办法》(2000年4月11 I I经院务会议审议通过)。

[15]参见《国家髙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管理办法》(2001年8月实施)。

[16]《屮国社会科学院朿大课题管理办法》(2000年4月11 I I经院务会议审议通过)。

[17]参见《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招标项目评审结果揭晓》,《光明日报》(2005年12月22日)。

[18]参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H管理办法》(2001年6月修订)。

[19]《屮国社会科学院乘大课题管理办法》(2000年4月11 I I经院务会议审议通过)。

[20]参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2001年6月修订)。

[21]《屮国社会科学院朿大课题管理办法》(2000年4月11 I I经院务会议审议通过)。此外,《上海市科研计划课题

制管理办法》规定,“计划管理费总数不超过支出预算经费的5%。计划管理费预算山归I I部门在此额度内编制,报同级财政部门核定后执行。该经费专款专用,如有结余,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陕西省科技计划项H课题制管理办法》将计划管理费称为“预备费”,扌旨出“课题经费支出预算包括预备费、项冃费和不可预见费。”"预备费指山省科委管理

的为项冃遴选、招标、屮性评估、项目评审验收及项目管理活动支出的费用。”

[22]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的直接经费包括:资料费、调研差旅费、小梨会议费、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购置和使用费、咨询费、印刷费和成果鉴定费等。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硏究经费包括:调研差旅费,图书资料购置费,资料复印、网络查询、文稿打印费,屮小型学术讨论会、审稿会会议费,成果不宜公开出版时的研究补偿费,文具纸张等必要的材料费,成呆宣传费,预留费用等。上海市科研计划课题研究的直接费用“一般包括人员费、设备费、试验材料费、燃料动力费以及其他研究经费等。”《陕两省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制管理办法》将直接费用称为“项日费”, 并规定,“项H费指项

H进行过程屮发生的所有费用,包括:人员费、设备费、管理费、国际合作交流费及其他相关费用。”

[23]《上海市科研计划课题制管理办法》规定,“间接费用占课题经费支出的比例,故高不得超过15%。”《陕西省科

技计划项H课题制管理办法》将间接费用称为“不可预见费”,并规定,“不可遇见费,扌旨在编制项H经费预算时难

以预料,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费用,以及山于材料、设备价格上涨、工资上升等原因发生价差所形成的费用。不可预见费山省科委统一管理。”

[24]《关于河北省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的规定》等许多文件均强调,课题经费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一般不做调整。山于课题研究H标、重:大技术路线或主要研究内容调整,以及不可抗力造成意外损失等原因,对课题经费预算造成较大影响时,必须按各经费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程序报批后,可以对经费预算进行调整。对涉及财政预算和部门预算调整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报财政部门或人大审查批准。

[25]参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H管理办法》(2001年6月修订)。

[26]《关于完善院匝大课题经费管理的几项措施(试行)》。

[27]参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2001年6月修订)。

[28]《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管理办法》,(2000年4月11日经院务会议审议通过)。

[29]参见《竪南大学科研项目实施课题制管理暂行办法》(2002年12月28日暨南大学校长办公会通过)。

[30]如《屮国社会科学院匝大课题申报书》要求填报的内容包括:(1)同类课题在国内外的硏究状况评述(包括对国内硏究状况的评述;对国外硏究状况的评述: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近期主要硏究成果);(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垂点):(3)本课题研究将在哪些问题上有所突破;(4)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5)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6)木课题的结构设计(主要章节)等。

[3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冃管理办法》规定,被撤销项H的负责人三年内不得巾请新的国家社科基金项冃。《中国社会科学院匝大课题管理办法》规定,“因无正当理山未完成而被撤销和最终鉴定等级为不合格的课题,其主持人在三年内不得申诸主持院级以上课题,两年内停发研究津贴、不得晋职晋级。”

[32]如《屮国社会科学院垂大课题申报书》要求填报的此方面内容包括:(1)课题主持人与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与专业水平;(2)研究设备状况;(3)研究资料來源:(4)课题组的知识结构;(5)研究时间保证:(6)研究阶段与主要研究内容:(7)课题组分工情况:(8〉课题主持人承担的主要工作:(9)课题组主要成员承担的工作:(10)课题主持人和主要成员正在承担的各类课题:(11)课题主持人己有的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12)课题组主要成员已有的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等等。

[33]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匝大课题巾报书》要求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提供书面推荐意见,内容包括:(1)申报书填写内容是否属实;(2)该课题主持人和主要成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木课题的研究工作:(3)木单位能否提供完成木课题所盂的科研时间和科研条件:(4)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木课题的II常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等。若课题第一主持人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须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推荐人须认真负责地介绍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纽织能力、科研态度以及科研条件等,并说明该项目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此方面内容须山推荐人亲笔填写。

[34]—个课题的“项冃官员”可以是一个专家,也可是一个专家组。但专家组须明确“首席项冃官员”,山其承担最终的项日管理职责。

[35]苏纪兰:《提高科研人员待遇不该靠“项目”经费》,《光明日报》2005年7月14日。

[36]参见《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详释课题制》,《科技日报》2002年2月12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