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6课时学案答案
2020春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单元-单元测试卷+课时练+学案+复习+爬坡题(002)

第六单元测试卷1(时间:60分钟分数:)一、填一填。
(14分)1.在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2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改写成线段比例尺是()。
2.是()比例尺,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3.在比例尺是1∶12000000的地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
4.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如果画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应该画()厘米。
5.在一张比例尺是10∶1的精密图纸上,量得零件长为5厘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为()。
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连一连。
(6分)中国地图20∶1精密零件图1∶2000医院平面图1∶50000000三、辨一辨。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8分)1.所有的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2.一幅图的比例尺应根据图纸的大小来确定。
()3.比例尺1∶500表示把实际距离放大500倍。
()4.按照3∶1的比,把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画在图纸上,图上的边长是3厘米。
()1.解比例。
(12分)∶=4∶x=∶x=0.4∶(2+x)∶2=21∶62.填表。
(6分)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3厘米450米4.2厘米1∶200001∶700000350千米五、按要求填一填。
(12分)1.⑤号图形是①号图形放大后的图形,它是按()的比放大的。
②号图形是①号图形按()的比放大的。
2.()号图形是①号图形缩小后的图形,它是按()的比缩小的。
1.乐乐就要搬新家了,旧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800米。
新家与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5分)2.南京长江大桥上层公路桥约长4600米,把它画在比例尺为1∶23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多少?(5分)3.小游戏:拿出一枚硬币,先用薄纸盖上,再用铅笔涂出硬币的面纹。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5分)4.一个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用1∶1000的比例尺画出这个篮球场的平面图,长、宽各是多少厘米?篮球场的图上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0分)5.在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的长度表示实际距离1000千米,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4厘米。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学案全集

打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1、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能否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评价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拥有良好的数感的一项重要尺度。
2、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3、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出结果。
2、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良好习惯。
3、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四、教学措施:本单元中教材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推导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推导,从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直至加、减法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推广,无一不表达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种内在联系,注意比照和沟通,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悟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新知,这样不仅省时、突出重点,还培养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类推能力。
重视口算,强化关键,培养能力。
本单元中,分数加、减法中的分子、分母一般都不大,很多计算题可以直接口算出来,因此在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提倡能口算的尽量口算,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口算能力。
五、课时划分共9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4、整理与复习……………………………………………………………………………2课时第1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学习书89页例1:〔1〕这道题用什么〔 〕法计算?列式为:〔2〕83和81的分数单位都是〔 〕,83是〔 〕个〔 〕。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教案(附参考答案)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教案(附参考答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故事”,包含了《长城与秦始皇》、《将相和》、《对韵歌》三篇文章。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民间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中深层含义方面可能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民间故事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中深层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多彩,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中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及相关资料的PPT,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呈现和讲解。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民间故事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民间故事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对民间故事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通过PPT呈现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分析文章层次。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分享对民间故事的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观点,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民间故事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以及如何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分享。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间故事的特点和价值。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材料和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一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些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项目。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但对一些复杂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仍有一定的困难。
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需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分析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创意写作。
4.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5.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复杂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创意写作和口语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材料:准备课文和相关阅读材料,提前发给学生预习。
2.教学多媒体:准备相关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
3.写作素材:准备一些写作素材和例文供学生参考。
4.口语表达素材:准备一些口语表达的话题和问题供学生讨论和回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多媒体课件或视频资料,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通过展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附习题、反思、素材)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附习题、反思、素材)15.自相矛盾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自相矛盾是一个成语,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
这个成语出自于《韩非子》,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
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
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
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
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作者介绍】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尊称韩非子或韩子。
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
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
他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
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韩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
”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
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
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了。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矛: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直刺和扎挑的长柄格斗兵器。
矛是古代军队中大量装备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
矛的历史久远,其最原始的形态是用来狩猎的前端修尖的木棒。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课练(含课时作业和课后作业)(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课练(含课时作业和课后作业)第15课《自相矛盾》第一课时课堂作业1.给加的字注音。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把下列词语和相应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楚人卖。
鬻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誉楚国人。
陷锋利。
利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以回答。
弗用。
应不。
【答案】1.yù dùn máo wú xiàn fú2.楚人:楚国人。
鬻:卖。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利:锋利。
以:用。
弗:不。
应:回答。
第二课时课堂作业1.说说下列“之”“其”是什么意思。
(1)誉之曰之:(2)又誉其矛曰其:(3)吾盾之坚之:(4)其人弗能应也其:(5)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之:2.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这则寓言名叫《》,选自《》作者是时期家。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B.物莫能陷.也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D.其人弗.能应也(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A.誉之曰。
译文: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译文:(4)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A.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夸大,否则会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
B.不要自己夸要自己。
C.同伙间不要相互争吵或冲突。
D.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不要发生矛盾。
【答案】1.(1)代指他的盾。
(2)代指他(卖盾又卖矛的人)。
(3)的。
(4)卖盾又卖矛的人(5)的。
2.(1)自相矛盾韩非子?难一战国思想韩非子(2) A.……的人。
2020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寓言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4.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5.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并与同学交流生活中类似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结合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寓言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阳光明媚,可把我冻坏了。
(此时学生会说,老师你说错了。
)老师哪里说错了呢?(前后表达不一致,自相矛盾。
)2.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像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还有很多,试着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更多例子。
)3.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下“自相矛盾”的出处吧。
在开始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段视频。
(看《自相矛盾》的视频)让学生大概了解故事情节。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
着重指导:弗(fú)、夫(fú)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矛、盾、誉、吾”,并在黑板上示范。
(“矛”的笔画是横撇、点、横钩、竖钩、撇。
“盾”的部首是“厂”。
“誉”的部首是“言”。
“吾”的部首是“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介绍相关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
)矛: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金属枪头。
盾: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2.体裁。
(寓言)3.指名朗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楚国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东西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好,什么都能戳破。
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4.分组朗读课文。
注释:楚人:楚国人。
鬻(yù):卖。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的意思。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案

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现代:()—→当代:广播、电视和()。
【课堂探究】三、读阅读材料1—4,填写下列的表格。
时间方式特点古代现代四、读读资料,认真理解。
1.为什么说电脑是个神奇的魔术师?2. 沉迷于上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五、谈谈自己的体验。
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用过哪些信息传递方式?你比较喜欢用哪一种呢?为什么?六、畅说欲言。
人们常说,“网络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是啊!没有正确的引导,我们难免会受到错误信息的引诱。
对于痴迷于网络的人,你有没有好的办法来帮助他?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达标训练】一、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灼.痛(zhuó zháo)咳嗽.(suò sou)猝.死(cù zú)警惕.(tī tì)恩赐.(tì cì)束缚.(fù bó)二、词语填空。
昏庸()()平安()()故伎()()按()不动如()大敌()()跋涉心()如焚()声()色()声()色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周幽王及时派人点燃了烽火,()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 )个个按兵不动。
2.过去制作有声有色的电子作品,()音像公司()办到,()现在,坐在家里就能完成。
3.()电报、电话的出现,()信息传递比以前更方便、更快捷了。
4.()现代社会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就越来越快了。
四、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
2.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3. 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了一家。
五、把下面的名句补充完整。
1. 折花逢驿使,。
,聊赠一枝春。
2. 海内存知己,。
3.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4.网络可以,可以,我们要文明上网。
六、阅读短文,完成作业。
鸿雁传书古时候,科技不兴,交通落后,通信非常困难。
官方传递文书还可以用驿站,而民间或驿路不畅的地方就得另想办法,如“鸿雁传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学案答案Unit 6 Work quietlyPart A Let’s talk【学习目标】1.能够理解对话大意,按照正确的意群即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进行角色扮演;2.能够在情境中运用句型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 eating lunch. What’s the little monkey doing? It’s playing with its mother. We are…I’m …等来询问他人和描述自己正在做事情的交际用语;3.能够正确的听、说、认读单词,如:bamboo,its等。
4.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并进行积极地思考和大胆的创新。
【重点难点】重点:1.在真实的情境中交流运用关于描述正在做事情的问答句“What are they doing? Theyare eating lunch. What’s the little monkey doing? It’s playing with its mother. We are…I’m…2.能理解并表演Let’s talk 的交际内容。
难点:能就创编和表演有关正在做事情的问答小对话。
【新知预习】读一读下列单词,并试着写出中文意思。
1. read a book 读一本书2. Have…class 上……课3. bamboo 竹子4. eat lunch 吃午饭5.its _____它的______读一读下列句子,试着将其翻译成英文1.What are they doing?他们正在做什么?2.They are eating lunch.他们正在吃午饭。
3.What’s the little monkey doing?小猴子正在做什么4.It’s playing with its mother.它正在和它的妈妈玩耍。
【课堂探究】1.听Let’s talk 部分的录音,判断正(T)误(F)。
①The pandas are eating lunch. ( T )②The little monkey is playing with its mother. ( T )③The elephant likes bamboo. ( F )2.读课文对话回答问题①What are the pandas eating for lunch?They are eating bamboo.②What are the elephants doing?The elephant is drinking water.【达标练习】1.将下列中文句子翻译成中文。
①他们正在做什么?What are they doing?②他们正在吃午饭。
They are eating lunch.【学习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年级(下)第六单元第2课时学案答案Unit 6 Work quietly!Part A Let’s learn【新知预习】一,英汉互译。
1.doing morning exercises_正在做早操__2. having …class正在上……课3.正在吃午饭eating lunch4.reading a book正在读书5.正在听音乐listening to music【课堂探究】探究某人正在做某事: 某人+is/are+doing something.陈洁正在读书(翻译):Chen Jie is reading a book.【达标练习】Ⅰ. 写出下列单词的现在分词形式。
1.plant planting2.read reading3.sleep sleeping4.play playing5.cook cooking6.climb climbingⅡ.选出不同类的单词。
( C ) 1. A. eating B. listening C. read解析:A,B为现在分词形式。
( C ) 2. A. doing B. having C. listen解析:A,B为现在分词形式。
( A ) 3. A. eat B. reading C. listen解析:A,C为动词原形。
Ⅲ. 单项选择(A )1. I often ____ music on the weekend . I’m____ music now .A. play, playingB. play,playC. playing,play解析:第一句根据often应选动词原形,第二句根据now应选现在分词形式。
(C )2. Look! Mary _____a book.A. readingB. readC. is reading解析:Mary正在做某事应用is doing…(B )3. I_____dinner with my family now .A. eatB. am eatingC. is eating解析:我正在做某事应用I am doing…(B )4.-----What are the _____doing ?-----They’re doing homework .解析:根据are应该选名词的复数形式students。
A. studentB. studentsC. boy(C )5. -----What ______you often do on the weekend ?----- I often ______ football.A.are,doingB. do,playingC. do,play解析:根据often可以确定为一般现在时。
IV.连词成句。
1.is, What, Amy,doing, (?)_What is Amy do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She,planting, is, trees(.)She is planting tre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年级(下)第六单元第3课时学案答案Unit6 Work quietlyPart A Let’s spell【新知预习】答案:what when where wh读/w/whose who wh读/h/解析:字母组合wh在大多数情况下发/w/音,字母h不发音;只有后接o时,字母h发/h/音。
答案:what: white why which when wherewho: whose解析:根据wh的发音规律进行分类,即wh后是否跟字母o。
【达标练习】1. T解析:A. who B. whoseA 选项后带字母o,即wh/h/;B选项为whose,后面也带字母o。
发音相同。
2. F解析:A. who B. whatA 选项后带字母o,即wh/h/;B选项后不跟字母o,wh发/w/音。
发音不同。
3. T解析:A. when B. whichA 选项后不带字母o,即wh/w/;B选项为which,后面也不带字母o。
发音相同。
4. T解析:A. where B. whyA 选项后不带字母o,即wh/w/;B选项为which,后面也不带字母o。
发音相同。
五年级(下)第六单元第四课时学案答案Unit 6 Work quietly!Part B Let’s talk【课堂探究】( B)1、你能猜猜“show”是什么意思么?A. 节目。
B.给人看。
( A)2、表示“给你”要用:____________。
A. Here you are.B. Here are you.3、Anything else的含义是其他的事情。
4、“保持房间干净”用英语如何说Keep your desk clean 。
解析:1、这里的show为动词,翻译为“出示、给人看”。
2、Here you are.翻译为“给你”,Here are you.3、anything pron.任何事情;else adj. 另外、其他4、keep v. 保持某种状态;clean adj.干净的【针对练习】一、根据汉语意思写出相应英语单词。
1. My name is John, what’s your name (你的名字)?2. Talk quietly .(小声地)3. Here (这儿)you are.4. I can show you (把……给你看)the English books.5. Please keep your clothes _clean (保持干净)。
解析:1、your为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翻译为“你的”。
2、副词“小声地”“quietly”放在动词之后。
3、本句话是倒装句,副词here提前。
4、how为动词,翻译为“出示、给人看”。
5、keep v. 保持某种状态;clean adj.干净的二、我会选词完成句子。
1.(What / Where)__What___are you doing?2. Please talk__ quietly ____(quiet / quietly)in the library.3. I want to__ read __(reading / read)a book.4. Please keep the door__ open ___(open / clean). It’s hot in the room.5.—Can you help me?—Of__ course _(course / sure).解析:1、特殊疑问词what对事情进行提问,where对地点进行提问。
2、talk为动词,其后需要用副词quietly。
3、want to之后应使用动词原形。
4、根据后半句话含义,应选择open,翻译为“请让门开着”。
5、of course与sure含义相同,翻译为“当然了”。
三、选择翻译正确的一项。
( )1.请安静。
( )2.小声讲话。
( )3.小声做事情。
( )4.不要吃东西。
( )5.请保持你桌面整洁A.No eating.B. Talk quietly.C. Work quietly.D.Keep your desk clean.E. Quiet, please.解析:以上这些句子都为祈使句。
2、3、以动词开头,省略主语you,副词“小声地”“quietly”放在动词之后。
4、No +ving.意思是不要做某事,禁止做某事。
五年级英语(下)第6单元第5课时学案答案Unit 6 Work quietly!PartB let’s learn【新知预习】根据汉语提示写出下列单词。
1. 按顺序来take turns2. 安静的工作work quietly3. 轻声细语talk quietly4. 靠右keep to the right5. 保持你的桌子清洁keep your desk clean【课堂探究】探究1 选出下列各组单词中不同类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