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浓硫酸和浓硝酸

合集下载

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大总结

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大总结

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大总结一、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1、K、Ca、Na等活泼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H2。

2、金属活动顺序H前的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H2。

3、金属活动顺序H后的金属与非氧化性酸不反应,但能与强氧化性酸发生反应,但不产生H2,而是H2O ,如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但能与浓硫酸、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

4、很不活泼金属Pt、Au等不溶于氧化性酸,但能溶于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为1︰3的比例混合而成)。

5、常温下,Al、Fe遇浓硫酸和浓硝酸会发生钝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这是金属与强氧化性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

6、铁与硝酸反应较为复杂,具体情况如下:铁与稀硝酸反应,还原产物一般为NO:铁不足:Fe + 4HNO3(稀) Fe(NO3)3+ NO↑ + 2H2O铁过量:3Fe + 8HNO3(稀) 3Fe(NO3)2+ 2NO↑ + 4H2O铁与浓硝酸反应,还原产物一般为NO2:常温下:发生钝化加热时:剧烈反应,一般生成铁盐。

二、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的计算规律解答此类试题时,关键是确定金属与氢气或者酸与氢气之间的对应关系式,在根据试题所给的限定条件作出相应的解答。

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时,应注重下面四个方面的规律:1、金属与酸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且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酸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

2、1mol a价的活泼金属与足量的非氧化性酸反应,可生成a/2 molH23、Na Mg Al与酸反应规律酸足量(金属完全反应)时a. 等物质的量的不同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时,产生H2的体积比等于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之比。

即产生的气体Na :Mg:Al=1:2:3可简单记忆为: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数对应H原子个数,如:Na ~ H ~1/2H2 Zn ~ 2H ~ H2Al ~ 3H ~ 3/2H2b、相同质量的不同金属与足量酸反应时,产生H2的体积比等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之比。

即产生的气体Na :Mg:Al=1/23:2/24:3/27c、不同化合价的金属与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2:1, 1:1, 2:3d 、Na Mg Al与足量的酸反应,要使产生氢气的量相同,消耗金属的质量最大的是钠,镁次之,铝最少。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 苏教版教案:硝酸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 苏教版教案:硝酸

第2课时 硝酸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掌握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的重要用途。

2.通过比较浓硝酸与稀硝酸性质的差异,认识硝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1.通过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析硝酸的化学性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通过对实现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3.能依据实验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对硝酸相关性质进行探讨。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知识点01 硝酸1.物理性质硝酸是一种无色,易挥发,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2.化学性质(1)硝酸是一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某些盐反应、与碱反应。

但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不产生H 2。

硝酸与CaC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3+2HNO 3=Ca(NO 3)2+CO 2↑+H 2O 。

(2)不稳定性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4HNO 3========受热或光照2H 2O +4NO 2↑+O 2↑。

硝酸的保存方法:密封贮存在低温、避光处。

市售硝酸常因溶有少量NO 2略显黄色。

(3)【实验探究】硝酸的强氧化性 【实验1】铜与浓硝酸反应实验现象:试管中铜片溶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蓝色,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实验结论: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NO 2气体。

【实验2】铜与稀硝酸反应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实验现象:试管中铜片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变蓝色,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实验结论: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NO 气体。

(4)硝酸的强氧化性硝酸是一种氧化性很强的酸,能与大多数金属(除Au 、Pt 等少数金属以外)、许多非金属以及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①HNO 3与金属反应分别写出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Cu 的反应方程式: 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3Cu +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 ②硝酸与非金属的反应写出C 与浓硝酸反应的方程式: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

【高考化学】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常见无机物的性质、用途与转化

【高考化学】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常见无机物的性质、用途与转化

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常见无机物的性质、用途与转化1.(2023·山东卷)实验室中使用盐酸、硫酸和硝酸时,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稀盐酸:配制3AlCl溶液B.稀硫酸:蔗糖和淀粉的水解C.稀硝酸:清洗附有银镜的试管D.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苯的磺化【答案】D【解析】A.实验室配制AlCl3溶液时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以抑制Al3+水解,A不合题意;B.蔗糖和淀粉的水解时常采用稀硫酸作催化剂,B不合题意;C.清洗附有银镜的试管用稀硝酸,反应原理为:3Ag+4HNO3(稀)=3AgNO3+NO↑+2H2O,C不合题意;D.苯的磺化是苯和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苯磺酸的反应,故不需要用到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2023·浙江卷)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化铁属于弱电解质B.氯化铁溶液可腐蚀覆铜板C.氯化铁可由铁与氯气反应制得D.氯化铁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答案】A【解析】A.氯化铁能完全电离出铁离子和氯离子,属于强电解质,A错误;B.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可用来蚀刻铜板,B正确;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氯气与铁单质加热生成氯化铁,C正确;D.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呈红褐色,铁离子发生水解反应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D正确;故选:A。

3.(2023·湖北卷)下列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的是A.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氯气与强碱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同时发生反应D.Li、Na、K的金属性随其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答案】D【解析】A.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是对立的,当电解质的沉淀速率和溶解速率相等时,电解质建立了沉淀溶解平衡,因此,沉淀和溶解又互相统一在这个平衡体系中;石灰乳中存在着未溶解的氢氧化钙和溶解的氢氧化钙,因此,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这个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A不符合题意;B.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对立的,但是,氯气与强碱反应时,有部分氯气发生氧化反应,同时也有部分氯气发生还原反应,因此,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氯气的这两种作用统一在同一反应中,这个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B不符合题意;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同时发生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对立的,但是这两个反应又同时发生,统一在原电池反应中,因此,这个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C不符合题意;D.Li、Na、K均为第ⅠA的金属元素,其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其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因此,其金属性随其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这个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D。

硝化反应过程的主要危险性及安全措施

硝化反应过程的主要危险性及安全措施

编号:AQ-JS-02127(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硝化反应过程的主要危险性及安全措施Main hazards and safety measures in nitrification process硝化反应过程的主要危险性及安全措施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取代氢原子而生成硝基化合物的反应,称为硝化。

用硝酸根取代有机化合物中的羟基的化学反应,则是另一种类型的硝化反应,产物称为硝酸酯。

硝化反应是生产染料、药物及某些炸药的重要反应。

硝化过程常用的硝化剂是浓硝酸或浓硝酸和浓硫酸配制的混合酸。

此外,硝酸盐和氧化氮也可做硝化剂。

一般的硝化反应是先把硝酸和硫酸配制成混酸,然后在严格控制温度的条件下将混酸滴入反应器,进行硝化反应。

1.硝化反应的主要危险性(1)、硝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硝化反应的速度越快,放出的热量越多,越极易造成温度失控而爆炸。

(2)、被硝化的物质大多为易燃物质,有的兼具毒性,如苯、甲苯、脱脂棉等,使用或储存不当时,易造成火灾。

(3)、混酸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和腐蚀性,与有机物特别是不饱和有机物接触即能引起燃烧。

硝化反应的腐蚀性很强,会导致设备的强烈腐蚀。

混酸在制备时,若温度过高或落入少量水,会促使硝酸的大量分解,引起突沸冲料或爆炸。

(4)、硝化产品大都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尤其是多硝基化合物和硝酸酯,受热、摩擦、撞击或接触点火源,极易爆炸或着火。

2.硝化反应过程的安全措施(1)、制备混酸时,应严格控制温度和酸的配比,并保证充分的搅拌和冷却条件,严防因温度猛升而造成的冲料或爆炸。

CNTsZIF8新型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传感应用

CNTsZIF8新型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传感应用

CNTs/ZIF8新型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传感应用专业:应用化工技术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摘要:本实验利用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酸对碳纳米管进行酸化处理,使其表面接枝上羧基和羟基活性基团,并通过水热法制备出C NTs/ZIF 8。

将其超声分散于乙醇溶液中之后滴于打磨好的裸碳玻璃电极之上,红外烘干之后再滴加Nafion烘干制成材料电极。

用三电极体系测试过氧化氢,此方法快速而简便。

在常温常压下检测CNT和CNT/ZIF8对过氧化氢的催化氧化行为和灵敏度,结果未检测到氧化还原峰。

关键词: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有机金属框架化合物,过氧化氢检测,循环伏安法1.引言H2O2是过氧化酶参与的酶促反应产物,它的测定对药物、食品和环境分析等具有重要意义。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分为了军用、医用和工业用三种。

日常消毒的是医用双氧水,医用双氧水可杀灭化脓性球菌、肠道致病菌,一般都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

过氧化氢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其实它本身是具有毒性的,如果不慎吸入或接触高浓度双氧水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过氧化氢溶液,为无色无味的液体,添加入食品中可分解放出氧,起到了除臭、防腐和漂白等作用。

不法商家利用它的这些特性将一些变质、腐坏的原料浸泡高浓度双氧水漂白后,再添加一些人工色素或亚硝酸盐发色之后出售,过氧化氢可以通过与食品中的淀粉形成环氧化物而导致癌性,特别是消化道癌症。

因此,能快速、便捷检测出过氧化氢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有必要。

目前,检测H2O2的方法有滴定法、色谱法、电化学法、化学发光法、分光光度法等,其中电化学法由于具有快速而稳定的响应信号,良好的线性范围,较高的灵敏度而被广泛的研究[1]。

用作电化学检测双氧水的材料有很多,现在用得比较多而且比较方便、便捷的是碳纳米材料及其改性材料。

由于CNT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催化活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尤其对过电位的大大降低及对部分氧化还原蛋白质的直接电子转移现象,因此被广泛用于修饰电极的研究[9~11]。

2023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答案详解

2023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答案详解

2023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Si-28 S-32 C1-35.5 K-39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齐鲁文化特色,据其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的是 A. 泰山墨玉B. 龙山黑陶C. 齐国刀币D. 淄博琉璃2. 实验室中使用盐酸、硫酸和硝酸时,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稀盐酸:配制3AlCl 溶液 B. 稀硫酸:蔗糖和淀粉的水解 C. 稀硝酸:清洗附有银镜的试管D. 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苯的磺化 3. 下列分子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A. 2CSB. 3NFC. 3SOD. 4SiF4. 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 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冲洗 B. 皮肤溅上碱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的硼酸溶液冲洗 C. 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 活泼金属燃烧起火,用灭火毯(石棉布)灭火5. 石墨与F 2在450℃反应,石墨层间插入F 得到层状结构化合物(CF)x ,该物质仍具润滑性,其单层局部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与石墨相比,(CF)x 导电性增强B. 与石墨相比,(CF)x 抗氧化性增强C. (CF)x 中C C -的键长比C F -短D. 1mol(CF)x 中含有2xmol 共价单键6. 鉴别浓度均为10.1mol L -⋅的2NaClO Ba(OH)、、()243Al SO 三种溶液,仅用下列一种方法不可行的是 A. 测定溶液pHB. 滴加酚酞试剂C. 滴加10.1mol L KI -⋅溶液D. 滴加饱和23Na CO 溶液7. 抗生素克拉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克拉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 存在顺反异构B. 含有5种官能团C. 可形成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D. 1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1molNaOH 反应8. 一定条件下,乙酸酐()32CH CO O ⎡⎤⎣⎦醇解反应()3332CH CO O ROH CH COOR CH COOH ⎡⎤+−−→+⎣⎦可进行完全,利用此反应定量测定有机醇()ROH 中的羟基含量,实验过程中酯的水解可忽略。

浓硫酸浓硝酸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浓硫酸浓硝酸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还原剂 氧化剂
得4e-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因为HNO3有强氧化性,所以NO3-在酸性条件下不 能与还原性的离子共存:S2-、SO32-、Fe2+
浓硫酸浓硝酸课件【人教版】高中化 学必修 一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2
3Cu +8HNO3(稀)=3Cu(NO3)2+2NO↑+4H2O
还原剂 氧化剂
得6e-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作氧化剂的HNO3 :未作氧化剂的HNO3 (体现氧化性) : (体现酸性)
2 :6
3Cu+ 8H++ 2NO3- = 3Cu2+ + 2NO↑+ 4H2O
浓硫酸浓硝酸课件【人教版】高中化 学必修 一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内壁缓慢地注入水中, 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 扩散。
2、脱水性:
按2:1的个数比脱去有机物中的H、O元素(炭化)
C12H22O11(蔗糖) 浓H2SO4 12C + 11H2O
黑面包实验:
现象 蔗糖变黑
解释 脱水性、炭化
体积膨胀 放出刺激性气体
产生气体(CO2、SO2) 产生SO2
① 常用浓硝酸为何呈黄色?
② 实验室应怎样贮放浓硝酸?
浓硫酸浓硝酸课件【人教版】高中化 学必修 一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浓硫酸浓硝酸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优秀课件(实用教材)
1、不稳定性:

4HNO3 或光照 4NO2↑ + O2↑ +2H2O
久置硝酸分解产生的NO2溶于溶液中, 使得溶液变黄!
现象 溶液加入水中呈蓝色

3.2.4浓硝酸(作业本)

3.2.4浓硝酸(作业本)

3.2.4浓HNO 3一、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 水,稀释放热,易挥发(质量分数w % > 95%的浓硝酸因挥发出HNO 3蒸汽(小液滴)而产生“发烟”现象,被称为发烟硝酸)二、化学性质1、酸性:HNO 3 = H + + NO 3-(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与碱发生中和反应:HNO 3+ NaOH = NaNO 3 + H 2O(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2HNO 3+ CuO = Cu(NO 3)2 + H 2O(4)与某些盐反应:2HNO 3+ Na 2CO 3=2NaNO 3 + H 2O + CO 22、不稳定性:(1)浓硝酸呈黄色的原因:浓HNO 3分解产生的NO 2溶入其中(2)浓硝酸的保存:避光、阴凉处、棕色试剂瓶、玻璃塞3、强氧化性—— 最高价态(1)温度越高,浓度越大,硝酸的氧化性越强。

(2)还原剂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态。

(3)硝酸与金属反应得不到H 2,而是氮氧化合物NxOy金属+ 浓HNO 3 → NO 2 + 硝酸盐 + H 2O稀HNO 3 → NO① 硝酸能溶解Au 、Pt 以外的绝大多数金属② 常温下,浓硝酸与Al 、Fe 接触时因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

A :钝化条件:常温 + 强氧化性酸(浓硫酸和浓硝酸)B :加热或稀释可破坏钝化C :可使用铝质或者铁质容器盛放浓硝酸。

③ 将浓硝酸滴加到紫色石蕊试液中,先变红,后褪色。

④ Cu 与浓硝酸的反应Cu + 4H + + 2NO 3— = Cu 2+ + 2NO 2↑+ 2H 2O 现象:反应剧烈,铜片溶解,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蓝色n(被还原HNO 3) = n(NO 2) =21n(HNO 3) = 2n(Cu) 光或△ 4HNO 3 2H 2O+4NO 2↑+O 2↑ +4 Cu + 4HNO 3(浓) Cu(NO 3)2 + 2NO 2↑+ 2H 2O 还原剂⑤ Cu + 稀硝酸的反应3Cu + 8HNO 3(稀) 3Cu(NO 3)2 + 2NO ↑+ 4H 2O3Cu + 8H + + 2NO 3— = 3Cu 2+ + 2NO ↑+ 4H 2O现象:反应缓慢,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进入空气后变红棕色,溶液变蓝色n(被还原HNO 3) = n(NO) =83n(HNO 3) = 32n(Cu)(4)△时,浓硝酸可与C 、S 等非金属单质反应S + 6HNO 3(浓)=== H 2SO 4 + 6NO 2↑+ 3H 2O【练习】1. 稀硫酸中插入一块铜片,要使铜片迅速反应,可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A.稀盐酸 B.硫酸钠晶体 C.硝酸钾晶体 D.三氯化铝晶体2.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1)开始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铜有剩余,快结束时的反应式为(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的稀H 2SO 4,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分别滴在pH试 纸、蓝色石蕊试纸、普通纸上,能观察到 纸都变黑了 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强氧化性---实验4-9】 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现象:
产生的气体使品红 溶液褪色,溶液稀 释后呈蓝色。

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 2H2O 注 只有一个硫酸分子表现氧化性, 意 另一个表现出酸性,生成盐和水
思考题
工业上拟用Cu与适量硝酸制备Cu(NO3)2 , 下面是三位同学提出的三个方案: 甲: 铜
乙: 铜
浓硝酸
Cu(NO3)2
Cu(NO3)2
稀硝酸
空气 硝酸 丙: 铜 △ CuO Cu(NO3)2
请问:那一种方案最好?为什么?
思考: 能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 四种溶液一一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D ) A、NaOH B、AgNO3 C、BaCl2 D、Ba(OH)2
C12H22O11==12C+11H2O(放热) 蔗糖变黑; 体积膨胀; 变成疏松多孔的 海绵状的炭; 放出无色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
浓H2SO4
浓硫酸将有机物中的
氢和氧元素按水的组成
比例脱去,生成H2O ——浓H2SO4的脱水性
问题探究
1、蔗糖分子中含有水,浓硫酸将水吸去使它 生成炭而变黑,这种说法对吗?试分析。 不对,因为蔗糖分子中没有水
M+ HNO3(稀) → M(NO3)n +H2O +2NO↑ M+ HNO3(浓) → M(NO3)n +H2O +2NO2↑
ⅱ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ⅲ硝酸浓度越高,氧化性越强(浓硝酸>稀硝酸)
【发散思维】
• 试推测常温下,浓硝酸、稀硝酸与不 活泼金属银的反应方程式。
Ag + 2 HNO3 ( 浓) = AgNO3 + NO2 ↑+H2O
3Ag + 4HNO3 ( 稀) =
3AgNO3 + NO ↑+2H2O
(2)不稳定性

4HNO3
或光照
O2↑ +2H2O + 4NO2↑
久置硝酸分解产生的NO2溶于溶液中, 使得溶液变黄!
保存:
密封于棕色瓶中,并放在阴暗处!
归纳总结 浓硫酸的特性
⑴ 吸水性
⑶ 强氧化性 ① 加热时浓硫酸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但不生成 氢气,生成SO2
(1)加热时,浓硫酸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Au、Pt除 外) ,一般没有氢气生成,通常生成SO2气体。
(2)加热时,浓硫酸还能与一些非金属(S、C等) 反应,通常也生成SO2气体。 △ C+2H2SO4(浓)== CO2↑+2SO2 ↑+2H2O
钝化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可使铁或铝的 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内部金属 与浓硫酸进一步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钝化。
常温下,工业上用铁或铝槽车盛放、运输浓硫酸
【对比与总结】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 酸是否有氧化性?如果有,其氧化性与浓硫 酸的氧化性有何不同?
浓硫酸与稀硫酸比较:
( 1 )稀 H2SO4:由 H+ 和 SO42-构成 ——弱氧化性 (由H+体现)——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 (2)浓H2SO4:由H2SO4分子构成——强氧化性 (由 S 体现)— 加热时可与大多数金属和 某些非金属反应,通常生成SO2
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硝酸: 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能与水任意比互溶.
常用浓硝酸质量分数为69%,
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 酸”。
(1)强氧化性:
① 常温下,与金属单质反应(Pt、Au除外)
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2H2O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4H2O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 ⅰ金属与HNO3反应时,
课堂练习
1.有关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 A.浓硝酸有强氧化性、稀硝酸有弱氧化性 B.浓硝酸与铁常温下不反应 C.硝酸与Na2S反应制得H2S D.浓硝酸常因分解产生H2SO4中,加热无明显现象 发生,当加入下列一种物质后,铜粉的质 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 该物质是:( C ) A. Fe2(SO4)3 C. KNO3 B. Na2SO4 D. FeSO4
1) 吸水性:能吸收水份,可用于干燥与它不反应 的气体
如: O2、H2、Cl2、 SO2、HCl等
思考:1.能用浓硫酸干燥NH3 、H2S气体吗?
碱性气体:NH3 不可干燥 还原性气体:H2S、HI、HBr
【实验探究,书P101图4-31】 实验 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蔗 糖中 加入 浓硫 酸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硫酸和硝酸 (书P100)
二、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一)浓硫酸 1、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粘稠,
油状液体,
高沸点!难挥发!
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 98.3%,含有大量未电离的硫酸分子,具有不 同于稀硫酸的特殊性质。
⑵ 脱水性
Cu + 2H2SO4 (浓) = CuSO4 + SO2 ↑ + 2H2O
常温下使铁铝钝化 ② 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C + 2H2SO4 (浓) = CO2 ↑ +2SO2↑ + 2H2O


3.硫酸、硝酸的用途
• 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 学实验室的重要试剂。 • 硫酸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 制取各种挥发性酸及实验室作干燥剂. • 工业上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盐类等。
稀硫酸
完 全 电 离
浓硫酸
以 分 子 态 存 在 为 主
H2SO4= 2H++SO42-
酸的通性(5点)
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H2SO4
自身特性(3点)
1、吸水性 2、脱水性 3、强氧化性
2、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
3、与碱性氧化物生成盐和水 4、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5、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3.浓硫酸的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