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上)

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

《中国教育史》

第一章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1. 学在官府

内涵:是西周文化教育上的重要特征,奴隶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

客观原因:为官有学,而民无学;为官有器,而明无器;为官有书,而民无书。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结构。

特点:政教合一,官师合一。

教育内容:六艺。

教育宗旨:明人伦,培养治术人才。

2. 六艺

西周学校以六艺为教育内容。其中,礼、乐、射、御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是小学的课程。

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文事,也重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修养内心情感。

六艺教育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 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是一个相当完备的教育体系。

(1)六艺教育—生态式教育

六艺教育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培育完人的教育体系,德智体没诸育并重,无一偏废。

这六门学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融合、礼乐精神灌注其中,作为最古老的生态式教育,六艺教育和古希腊的七艺教育共同闪耀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

(2)六艺教育—基于艺术与审美的教育范式

即通过艺术教育实现体格、知识、德行的教育,融德智体艺术教育为一体。

(3)六艺教育—从生活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

西周时代的六艺教育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生活习惯教育,重视从实践中学习。近代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都与六艺教育有着想通之处。

(4)六艺教育—提倡个性发展的教育

学生资质、性情各不相同,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要求也各不相同。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4. 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因地址位于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而得名。性质:官家操办,私家主持;集讲学、着述、育才活动为一体;是一所可咨政,议政的高等学府。

特点:学术自由;稷下先生不治而议政;自由辩论,学无常师;在学生管理上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5. 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1)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2)‘庶、富、教’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治理好一个国家,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物质生活问题、然后才能发展教育。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3)“性相近,习相远也”,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接近,之所以在成长中有了千差万别,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承认教育的必要性和关键性。

(4)“有教无类”,在教育对象上,认为教育不分等级,人人都可以受教育。

(5)“学而优则仕”,认为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成为知识分子学习的动力,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和笼络人才的手段。

(6)教学内容:六艺。特别注重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特点: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7)教学方法:学思行并重,因材施教,启发诱导(the first one)

(8)道德教育:以仁为核心,仁礼为主要内容、原则:立志,克己,力行,改过,中庸,自省。

(9)论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热爱学生,以身作则,教学相长。

6.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价值

孔子在春秋末期面对官学衰败,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的社会现实,从“性相近,习相远”理论前提出发,极力主张扩大教育对象,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机会。他创办私学,聚徒讲学,广收门徒,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顺应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7. 孔子德育论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教育是孔子全部教育活动和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道德教育以仁礼为核心,以孝为基础。礼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仁是礼的基本精神,是爱人。把礼仁推及到社会各个方面,使人人之间各有其礼。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摸索出不少规律,提出许多道德原则,如立志、克己、力行、改过、中庸、自省,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8.孔子教学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将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把如何教的问题建立在研究如何学的基础上,把学习过程归结为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掌握知识,进行思考,见诸行动,即学、思、行。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几种基本方法:

(1)因材施教。主要解决统一要求和个别差异的矛盾。理论基础是“性相近,习相远也”,他本人并未提出这一概念,是朱熹根据他的教学经验,总结而得。实现这一原则需要对学生全面深刻理解,准确掌握学生特点,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专长,避免盲目,一刀切。孔子本人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他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均能准确概括出个人特点。

(2)启发诱导。主要解决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积极性的矛盾。他十分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才适合启发诱导。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这种教学方法包括三个特点:教师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的启发工作要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大知识范围。

(3)学思并重。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的问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先掌握丰富的知识材料作为依据,才可能进行有效思考。

(4)由博返约。主要解决教学广度与深度的矛盾。知识面广,但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统帅,强调“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9. 孔子的人性论及其教育意义

孔子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