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基础及新生儿

合集下载

儿科各章知识点总结

儿科各章知识点总结

儿科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新生儿期的常见疾病在新生儿期,儿科医生常见的疾病有新生儿黄疸、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脑瘫、新生儿感染等。

其中,新生儿黄疸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代谢产物在肝脏中代谢不足导致的。

此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发生在早产儿身上,主要是由于肺发育不完全导致的呼吸功能不全。

第二章:婴幼儿期的生长发育婴幼儿期的生长发育是儿科医生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个阶段,医生需要关注婴幼儿的体格发育、生理发育、认知发育等方面。

在体格发育方面,医生需要根据婴幼儿的生长曲线,评估婴幼儿的生长情况,判断其是否存在生长迟缓的问题。

在生理发育方面,医生需要关注婴幼儿的各种生理反射、大运动、小运动、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发育情况。

在认知发育方面,医生需要关注婴幼儿的感知、认知、交往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以及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和关怀。

第三章:少年期的身心健康少年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科医生需要关注少年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

在身体健康方面,医生需要关注少年期的生理发育、营养状况、运动锻炼等方面,预防少年期的肥胖、营养不良等问题。

在心理健康方面,医生需要关注少年的情绪、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等方面,预防少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自残等。

第四章: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儿科学中,医生需要对儿童常见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常见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在预防方面,医生需要做好疫苗免疫、营养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降低儿童患病的风险。

在治疗方面,医生需要对儿童疾病进行精准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保障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时,医生还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康复情况,指导家长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促进儿童的康复和发展。

第五章:儿童营养和饮食儿童的营养和饮食对其生长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在儿科学中,医生需要关注儿童的营养需求、饮食习惯、营养不良、肥胖等问题。

儿科学基础

儿科学基础

儿科学基础一:小儿年龄分期与生长发育一、胎儿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到小儿出生,属于胎儿期。

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足天,定为围生期。

妊娠期应注意防止感冒和病毒感染,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定期体检。

二、新生儿期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满28天。

此期死亡率高,预防新生儿疾病。

三、婴儿期出生28天后至1周岁。

生长发育最迅速。

易患感染性疾病,应做好计划免疫。

四、幼儿期1周岁后至3周岁。

智力发育较前突出,开发智能及防止意外事故,加强传染病预防。

五、学龄前期3周岁以后(第4年)到入小学前(6~7岁)。

此期儿童易患肾炎、风湿热等疾病。

六、学龄期从6~7岁至12~14岁。

脑基本与成人相同。

此期应注意预防近视眼和龋齿。

七、青春期女11~12至17~18岁,男13~14至18~20岁。

此期生殖系统发育迅速,应进行生理、心理卫生和性知识教育。

体格生长发育的常用指标1.体重出生为3kg,前半年月增加700g:1周岁内:1~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月龄×0.77~12个月体重(kg)=6+0.5×月龄2岁~12岁:体重(kg)=年龄×2+82.身长(高)新生儿约50cm,第一年最快,约生长25cm,1岁时约75cm,粗略估计2~12岁身高:身长(高)(cm)=年龄×7+703.头围平均34cm,1岁时头围为46cm,2岁时达48cm。

头围在2岁前最有价值,头围过大常见于脑积水和佝偻病后遗症,过小见于脑发育不全及小头畸形。

4.胸围平均32cm,1~1.5岁时头围胸围相等。

5.囟门前囟约在1~1.5岁时闭合,很重要。

早闭或过小见于头小畸形;迟闭或过大见于佝偻病、克汀病或脑积水;前囟饱满为颅内压增高;前囟凹陷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

6.脊柱脊柱的变化反映椎骨的发育情况。

3个月凸向前的颈曲;6个月后凸向后的胸曲;1岁凸向前的腰曲。

7.牙齿 12个月未出为异常,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6。

医科大学儿科学新生儿教案

医科大学儿科学新生儿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儿科医学专业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新生儿生理特点,掌握新生儿的护理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新生儿生理特点的能力,提高护理技能。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新生儿护理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关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2. 新生儿的护理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新生儿的概念和意义。

2. 提出问题: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有哪些?如何进行护理?二、新课讲授1.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1)呼吸系统:新生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全,呼吸节律不规律,易发生呼吸困难。

(2)消化系统:新生儿消化功能较弱,易发生消化不良、腹泻等。

(3)泌尿系统:新生儿肾脏功能不完善,易发生尿布疹、尿路感染等。

(4)神经系统: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易发生惊厥、脑瘫等。

(5)免疫系统: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易感染疾病。

2. 新生儿的护理方法(1)呼吸系统护理: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

(2)消化系统护理: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预防消化不良、腹泻等。

(3)泌尿系统护理:保持尿布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尿路感染等。

(4)神经系统护理:注意观察新生儿神经系统症状,及时处理。

(5)免疫系统护理:加强新生儿营养,提高免疫力。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新生儿生理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2. 教师点评,总结各组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2. 提出问题:如何进行新生儿日常护理?二、新课讲授1. 新生儿的日常护理(1)保暖:保持新生儿体温在36.5℃-37.5℃之间,避免受凉。

(2)喂养:根据新生儿需求,合理喂养,注意营养均衡。

(3)睡眠:保证新生儿充足睡眠,促进生长发育。

(4)清洁: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预防感染。

(5)观察:密切观察新生儿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2. 新生儿常见病的护理(1)新生儿黄疸:加强光照治疗,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

儿科学知识点

儿科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儿科学的范围特点儿科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防治为主要任务的医学科学。

年龄:卫生部规定从出生到14周岁内容:分为基础儿科和临床儿科2、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1)胎儿期(受孕——分娩,约40周)①生长发育迅速,营养完全依赖母体。

②孕前3个月为各器官分化成形时期,如母体受不利因素影响,可引起胎儿畸形,死胎、流产、早产等,所以应重视孕期保健。

(2)新生儿期(出生时脐带节扎——足28天)①脱离母体,对外界适应能力差,尤其是围产期(胎龄满28周——产后7天)此期是从胎儿晚期到新生儿早期,是生命遭到最大危险的时期,死亡率高。

注意做好围产期保健。

②大脑皮质兴奋性低下,终日处于睡眠状态。

③易患新生儿疾病:生产性损伤、出血、溶血、先天畸形、各种感染。

④注意事项:加强护理、合理喂养、注意保暖、预防感染。

(3)婴儿期(28天——满1周岁)①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对营养物质需求大,而消化功能未健全,易引起腹泻、营养缺乏。

②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③该时期运动功能发育快,条件反射逐渐形成,所以要注意培养。

④4、5、6个月后婴儿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下降,易患传染病,所以应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4)幼儿期(1周岁——3周岁)①生长发育相对减慢。

②乳牙先后出齐。

③饮食:改母乳为软食并逐渐过渡到成人饮食,若喂养不当易发生消化、营养性疾病。

④智能发育增快,语言、思维能力加强,但对危险识别能力差,易引起创伤或中毒。

⑤该期免疫力仍低下,传染病发病率仍很高。

⑥该期的教养对小儿以后的发展甚为重要,所以要进行良好的教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5)学龄前期(3周——6、7岁)①体格发育减慢,而智力发育增快,求知欲强,对各种事物易形成牢固的概念,所以应注意培养。

加强教育,如简单的文化知识、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习惯。

②这时期传染病仍很多,创伤、中毒机会也很多。

(6)学龄期(6、7岁——13、14岁)①体格发育加快,肌肉发育加强,动作逐渐精细,这时期开始学习文化知识,家长应注意培养。

新生儿名词解释儿科学

新生儿名词解释儿科学

新生儿是指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通常是指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

儿科学是医学领域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健康问题和疾病预防与治疗。

以下是对一些与新生儿和儿科学相关的名词的解释:
新生儿护理:包括对新生儿的基本护理,如喂养、洗澡、保持舒适的环境、监测生命体征等。

新生儿筛查:通过对新生儿进行各种检查和测试,以早期发现并治疗可能存在的遗传性疾病、代谢疾病和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新生儿窒息综合征:新生儿窒息综合征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适应呼吸环境,导致氧气供应不足的一种严重状况。

早产儿:早产儿是指在妊娠37周之前出生的婴儿。

早产儿需要特殊的监护和护理,因为他们的器官和系统可能没有充分发育。

婴儿喂养:婴儿喂养涉及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技巧和方法。

儿科医生和护士会提供指导,确保婴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和健康发育。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皮肤和眼睛的黄染现象,通常由于胆红素排泄不畅引起。

对于严重的黄疸,可能需要特殊的治疗或光疗。

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预防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根据疫苗接种计划,婴儿在特定年龄接种不同的疫苗,以建立免疫力。

儿科学致力于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发育,通过专业的医疗服务、监护和预防措施,提供对新生儿和儿童全面的医疗和健康管理。

儿科知识点总结

儿科知识点总结

儿科知识点总结引言儿科学是医学中专门研究儿童疾病的学科,涉及儿童身体、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健康问题。

了解儿科的一些基础知识是每位家长都应具备的能力,因为儿童的身体和健康发展需要特别关注和照顾。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儿科知识点,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与儿科医生沟通和了解自己孩子的健康状况。

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生长发育是评估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下是几个与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的知识点:1. 儿童生长曲线儿童生长曲线是通过绘制儿童身高、体重和头围数据的变化趋势图来评估他们的生长发育情况。

生长曲线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和性别提供区别对待。

2. 儿童生长速度儿童在不同阶段的生长速度是有差异的。

通常,婴儿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内会迅速增长,然后逐渐放缓。

在儿童青春期期间,他们的生长速度会再次加快。

3. 营养对儿童生长的重要性儿童的健康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

营养不良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确保孩子获得均衡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常见疾病与预防接种儿童常见的疾病包括感冒、腹泻、呼吸道感染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疾病及其预防的知识点:1. 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

预防感冒的重要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避免与患病的人接触,并注重室内通风。

2. 腹泻腹泻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

预防腹泻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在处理食物和饮水时。

3.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由病毒引起。

在预防呼吸道感染方面,可以通过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避免与患病人接触来降低感染风险。

4. 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保护儿童免受各种传染病侵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常规预防接种包括百日咳、麻疹、流感等疾病。

接种时间和接种程序需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和儿科医生的建议。

儿童心理发展及行为问题儿童心理发展和行为问题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与儿童心理发展和行为问题相关的知识点:1. 婴儿期心理发展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开始认知和与周围世界互动。

《儿科学》教案新生儿

《儿科学》教案新生儿

《儿科学》教案新生儿儿科学教案:新生儿引言本教案旨在为儿科学教学提供指导,并着重关注新生儿的特殊需求。

新生儿阶段是儿童发展中的关键时期,教育者应根据他们的特殊需求和发展阶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本教案将从新生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以及适宜的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教授新生儿。

一、新生儿的生理发展新生儿的生理发展包括体格发育、感官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

1. 体格发育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会经历显著的体格发育。

他们的体重、身高和头围将逐渐增长,肌肉和骨骼也会不断发展。

教育者应该注意新生儿的体格变化,为他们提供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肌肉发展活动。

2. 感官发育新生儿的感官系统在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发育,但各感官系统的发展速度并不相同。

他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都需要依靠外界刺激进行发展。

因此,教育者应提供多样化的感官刺激,通过游戏、音乐和亲密互动等方式促进他们的感官系统发展。

3. 神经系统发育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在婴儿期经历着迅速的发育。

他们的大脑、脑神经和运动功能将逐渐成熟。

教育者应鼓励新生儿进行轻柔的触摸和运动,以促进他们的神经系统发展。

二、新生儿的心理发展新生儿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情绪反应和认知能力的提高上。

1. 情绪反应新生儿对外界刺激的情绪反应相当敏感。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高兴、不安、担心或不满等情绪。

教育者应尽量提供安全和稳定的环境,帮助他们建立情绪稳定的基础。

2. 认知能力尽管新生儿的认知能力有限,但他们对于声音、面孔和移动等刺激已经能够做出初步反应。

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互动活动,如唱歌、说话和面部表情模仿等,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三、适宜的学习方法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满足新生儿的需求,教育者可以采用以下适宜的学习方法:1.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化教学,教育者可以使新生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和发展。

例如,使用色彩丰富的玩具和音乐,通过亲密互动提供早期教育。

2. 创造性表达鼓励新生儿进行创造性表达是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儿科理论知识要点

儿科理论知识要点

儿科理论知识要点
在儿科学中,有一些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且基础的,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医生
正确诊断和治疗儿童疾病。

下面将介绍一些儿科理论知识的要点。

婴幼儿生长
•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是不同阶段不同的,主要有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和青春期。

•0-6个月是婴儿期,这个时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候,家长要定期带婴儿到医院做生长发育的监测。

•婴幼儿期体重增长迅速,头围在出生后的一个月内有快速增长,出生后12-16个月是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

儿童营养
•儿童的营养需求与成人不同,需要更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对于0-6个月的婴儿来说,母乳是最好的营养来源,因为其中包含丰富的免疫球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儿童的营养摄入与生长发育息息相关,缺乏某种营养素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儿童心理发展
•0-3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经历会对儿童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分为感知、运动、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父母要给予儿童充分的关爱和关注。

•合理引导儿童的行为和情绪,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独立性,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儿童免疫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疫苗接种是预防儿童疾病的有效途径,提高免疫力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

•定期体检和儿童保健是保证儿童免疫系统健康的重要措施。

总结起来,儿科理论知识的要点包括婴幼儿生长、儿童营养、儿童心理发展和
儿童免疫等方面,医生和家长应该充分了解这些知识,以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