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怎么办
孩子为什么不愿和您沟通

孩子为什么不愿和您沟通甘肃教师学苑5月14日很多家长都面临这样一个难题:随着孩子逐渐进入青春期,他们不仅会变得“叛逆”,有时候还会把自己的内心关起来,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不是找不到聊天话题,就是没说几句就被孩子嫌弃啰嗦唠叨。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变得困难,家长又该如何做才能走进青春期孩子的内心世界呢?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近孩子,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了解他们不愿意和家长沟通的想法。
孩子不愿与家长沟通的几个理由理由1:不关心我内心的想法“我有时候真的不知道爸爸妈妈都在想些什么,为什么他们就是不明白我到底需要什么,为什么他们就喜欢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我?我为什么要顺着他们规划好的路线走下去?我不是一个傀儡,我也有自己的思想,我也要自己思考,我也会生气。
”理由2:似乎只有大人的事儿才最重要“爸爸妈妈似乎对于我的事情不以为然,好像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工作,只关心自己的事情,我们的事情在他们眼里都不值得一提。
所以我的烦恼,我的顾虑也没必要跟他们说,说了他们也不会重视我、安慰我,反而会责骂我、嘲笑我。
”理由3:对我提各种要求,自己却都做不到“为什么有些事情连爸爸妈妈自己都做不到,却总是要求我一定要做到,我们看到父母犯的错,给他们指出来,还会被误解为顶嘴,他们总会吼叫着教训我们,觉得这就是在教育我们。
在他们眼里,好孩子似乎就是要什么都听父母的。
”理由4:没耐心听我的真实想法“我根本没法跟爸爸妈妈沟通,他们就像听不懂我的话一样,对于我的意见熟视无睹,总觉得我还小,说出来的话很荒谬,都是借口,都是无理取闹,他们还喜欢独断专权,很多时候不征求我的意见,也从来不听我的解释。
”理由5:跟我“聊天”,话题只有“学习”“爸爸妈妈除了给我买衣服穿,买吃的之外,话题永远都是学习,没完没了的问我最近学习咋样,这让我很烦躁。
觉得跟他们没法沟通,话不投机。
在家里爸爸妈妈跟我说话,永远开口闭口都是把学习搞好,成绩再高一点,写完作业没,考重点学校……”理由6:用大道理代替心贴心的交流“每次我鼓起勇气想跟爸爸妈妈说一说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可是他们听完总是会啰里啰嗦一大堆道理,摆出大人的姿态,居高临下的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我。
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冷漠怎么改变

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冷漠怎么改变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是最亲近的人,也是他们最重要的支持和指导者。
然而,有些孩子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对父母冷漠,这给家庭关系造成了障碍。
为了改变孩子对父母的冷漠态度,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1. 倾听和尊重:父母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独立性。
给孩子提供一个开放的沟通环境,让他们知道无论何时都可以与你们交流,并且你们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
2. 情感表达:父母要学会表达对孩子的关爱和支持。
通过言语和行动表达爱意,让孩子感受到你们的温暖。
例如,可以经常亲昵地拥抱他们,互相问候,或者写一封情感丰富的便条给他们。
3. 赋予责任:给孩子一些家庭责任,让他们感受到作为家庭的一员是有价值的。
这将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归属感,也让他们更加尊重和尊重父母。
4. 培养共同兴趣:寻找共同的兴趣爱好,例如一起做家务、看电影、户外活动等。
这样的共同体验将有助于加强家庭关系,增加对彼此的了解和尊重。
5. 灵活的沟通方式:不仅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来沟通,也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如短信、社交媒体等,与孩子保持联系。
选择适合孩子性格和爱好的沟通方式,让他们感到舒适和自在。
6. 多角度理解孩子:了解并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点。
孩子们可能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有自己的困惑和烦恼。
父母要尽量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这样才能与他们建立更加深入和良好的关系。
7. 学会宽容和理解:不要对孩子过分苛责和批评。
理解孩子们的不完美,接受他们的犯错,并帮助他们成长和改正错误。
宽容和理解是家庭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改变孩子对父母态度的基础。
8. 建立信任:建立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信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时间和耐心。
遵守承诺,保持诚实和公正,尊重孩子的隐私,都是树立信任的关键。
改变孩子对父母的冷漠态度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和付出。
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理解和支持他们的成长。
同时,建立积极的沟通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培养共同兴趣和责任感,都是增进家庭和睦的重要方法。
孩子上初中后不愿意和家长沟通怎么办

孩子上初中后不愿意和家长沟通怎么办?1、采用巧妙的办法,注意引导孩子心理健康。
“大巧若拙”,有什么事不妨开诚布公与孩子交流,像成人之间一样诚恳地征求孩子意见,也适当给予他一些建议。
再有可以通过书信、便签、一起看一本书、寻找共同的话题等方式交流引导。
2、建立平等的相互关系。
做孩子的朋友是打开孩子心结的先决条件。
斥责与打骂必然造成孩子封闭,沟通就成了空话。
父母要放下架子,没事与他开几句玩笑,无意中给他一个拥抱,偶尔问一问他在校里有没有要好的朋友。
从这些生活的小细节入手,寻找打开孩子心扉的突破口。
关心他的生活而不是一味地唠叨他的学习,孩子觉得很暖心,大人就更容易走进他的内心。
3、将心比心,温情沟通。
这个时候不会像小学生一样听话,家长要理解。
将心比心,大家都是过来人。
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一味的否定。
孩子不赞同你的良好建议也不要苦闷,发火。
在沟通上做到平等对待,认真倾听,多提供实效有用的方法,少说空大的话,让孩子只明白道理,却又无处着实。
从小处着手,微处做起,帮助孩子,沟通自然会很顺利。
4、把握时机。
当有些时候孩子经历了一些事情,或者吃到苦了就要把握时机,把重要的事情耐心说到位,而不是说“看,叫你不听话,跌伤了吧”之类伤自尊的话。
好好说话,这个时候孩子是最听得进去的,从而预防吃到更多的苦,受更大的罪。
5、多与孩子聊他感兴趣的话题。
孩子毕竟是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他们一般都会滔滔不绝地和你谈起来,在谈话的过程中,观察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真正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处理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
6、软硬兼施。
初中生学习学不会还好,更重要的是会学坏,这就很麻烦了。
对一些出格的行为必须强硬制止,受到处罚。
对于一些痴迷游戏,兴趣爱好的学生不能简单粗暴,而是学会宽容,了解情况,加以规范和引导,从而不耽误学习。
孩子上初中后不愿意和家长沟通的原因:1、家长总泼冷水。
如果孩子有什么委屈的事情或学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他需要找人倾述时候,这个时候家长不要责怪孩子,更不能向孩子泼冷水,如果这样,孩子以后有什么事情就不会给你说了。
15岁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沟通:原因与解决方法

15岁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沟通:原因与解决方法在家庭关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许多家长发现,当他们试图与15岁的孩子交流时,孩子往往不愿意与他们沟通,这种现象背后有多种原因,包括但不限于青春期心理、代沟、家庭环境以及孩子的个人因素等。
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些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一、青春期心理15岁是一个孩子从少年进入青春期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身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他们开始独立思考、探索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
这种独立性和探索性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关闭心扉,减少与父母的交流。
此外,青春期的孩子面临着生理、心理和情感上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导致他们情绪波动大,难以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
二、代沟代沟是指不同年代之间在思想、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15岁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代沟可能比其他年龄段更为明显。
由于生长环境、教育背景和社交圈的不同,两代人之间很可能存在诸多观念和认知上的差异。
这种代沟可能导致孩子不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为他们认为父母无法理解或接受他们的观点。
三、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如果家庭氛围紧张、父母关系不和、经常吵架或者冷战,这些都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和焦虑,进而导致他们不愿意与父母沟通。
此外,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是关键因素。
过于严格、控制型的父母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过于宽松、放任型的父母则可能让孩子缺乏责任感和自主性。
四、孩子的个人因素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经历,这些因素可能影响他们与父母的沟通。
有些孩子天生内向、害羞,可能更倾向于独立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求他人的帮助或建议。
另外,一些孩子可能因为过去的经历或创伤而产生信任问题,使得他们不愿意与父母分享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
针对以上原因,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方法帮助父母更好地与15岁的孩子沟通:尊重和理解: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探索性,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
尽量避免指责或批评,而是试着理解孩子的立场和观点。
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反感家长,该怎么办

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反感家长,该怎么办随着孩子的成长,青春期逐渐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面临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同时也面临着与家庭关系的挑战。
其中,家长往往发现自己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对他们的态度变得特别反感,甚至不愿意与他们交流。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办呢?首先,理解青春期的孩子青春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关键阶段,他们面临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更加敏感、易怒,同时也更加追求独立和自主。
因此,家长需要理解孩子的这种变化,不要过度干涉他们的生活,而是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和空间。
其次,建立良好的沟通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
然而,在青春期,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交流,甚至会故意躲避家长。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沟通。
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与孩子进行一次真诚的对话。
尽量避免在孩子情绪不稳定或压力较大的时候与他们交流。
倾听孩子的想法:在与孩子交流时,家长需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批评孩子,而是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表达自己的关心: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自己关心他们,并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同时,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支持。
尊重孩子的意见:在与孩子交流时,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
如果孩子的意见与家长的意见不一致,家长需要耐心解释自己的想法,并尝试与孩子达成共识。
第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
在青春期,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变得紧张,但这并不意味着关系已经完全破裂。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在孩子需要帮助和支持时,及时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并支持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初中生对家长态度不好怎么办?

初中生对家长态度不好怎么办?1、尊重孩子现在的孩子,自尊心是非常强的,我们应该和孩子建立平等、民主的亲子关系。
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少用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
孩子受到父母的尊重,自尊水平高,就会成为一个自尊自爱的人,犯错的时候就会越来越少。
2、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家长每一次的敷衍和忽视,都是在拉开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
如果持续上演,孩子和家长可能就真的无话可说了。
想要孩子信任和亲近我们,和我们有说不完的心里话,就要先平视孩子的眼睛,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
3、父母需要放低姿态很多父母喜欢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方式进行询问,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并不是想要真正的与自己沟通,而是想用这种方式表明自己立场而已。
如果父母放低姿态,与孩子站在同一个高度,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对自己的重视,自然愿意与父母亲近。
4、缓解孩子压力初中孩子身上的学习压力是很大的,所以也会导致孩子变的暴躁易怒,压力过大甚至会压垮孩子。
这个时候家长有时间可以带孩子钓鱼、看风景、看看电影、唱唱歌、打打球之类的,通过这些方法缓解孩子心中的压力,帮助孩子更好的渡过叛逆期。
5、要给孩子适当的空间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处于“半独立、半依赖”的状态。
在这个半成熟心理的驱使下,特别不愿意父母对指手画脚,他们需要空间和隐私。
父母要把他们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尊重孩子,给予适当的空间,尊重孩子的隐私。
初中生对家长态度不好的原因:1、父母缺少陪伴导致的爱缺失孩子需要爱的陪伴,也需要榜样的力量。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平时在家里父母对于老人不尊重的话,孩子也会有学有样的。
并且这样的孩子的确是缺爱的表现,这时候家长也不要说什么孩子的矫情之类,若是自己最亲的父母都对自己毫不在乎,那么孩子怎么能信任其他人呢,甚至孩子只能依靠自己。
2、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严厉家长们对孩子过度严厉,也是导致孩子变得暴躁不尊重父母的一大原因,在孩子小的时候习惯于顺从父母的意见,是因为没有力量可以反抗。
20多岁孩子拒绝和父母沟通怎么办

20多岁孩子拒绝和父母沟通怎么办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此时的他们觉得和父母之间有代沟,所以无法沟通。
孩子和父母无法沟通,那么父母就无法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这样一来也会出现很多矛盾。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办呢?孩子和父母无法沟通怎么办1、父母减少负面语气父母在面对孩子提出的一些问题时候,不要因为自己的坏情绪就对着孩子大吼大叫,甚至用一些“我不是跟你说过……”“你怎么不听……”等等的负面语气讲话。
孩子本身积极向上,因为父母的这种强迫性的负面语气,孩子变得犹疑不决,内心会感觉到自己的失败和很差,提不起兴趣,自然更加不愿意与父母进行深入沟通。
2、在孩子愿意交流的时候交流如果是在孩子方便交流的时候,如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或周末与孩子一起下棋、玩游戏时,孩子往往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这时候,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父母因为平时工作,跟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时,想多了解孩子的生活,就要多创造这些和孩子一起活动、对他们没有压力的机会,让孩子愿意跟你交流。
3、改掉和孩子沟通时质疑的态度因为孩子的年龄小,他们并没有家长所见识到的东西多。
因此,很多时候对于孩子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家长们并没有去改正或者纠正的想法和态度。
而是对于孩子的想法和态度充满了质疑和怀疑,以一种不太友好的语气去对待孩子天真的想法和态度,也就是在抹杀孩子的天真和快乐。
4、定期进行家庭会议孩子和父母无法沟通,家长还可以定期举行家庭会议,让全家人共同参与讨论家庭事务。
在会议上,家长可以向孩子征求意见和建议,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家庭会议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孩子和父母无法沟通的原因1、与孩子沟通中缺乏平等。
与孩子平等沟通是很多家长都很容易忽略的事情。
当孩子和你表达一些想法的时候,作为家长的你肯定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你还小懂什么?”这样的话不仅会挫伤孩子表达交流的意愿。
高中生和父母难以沟通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高中生和父母难以沟通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孩子高中了,经常有一些家长讨论,以前很听话的孩子,为什么到高中以后经常会和父母起争执,家长说两句后,孩子反而会嫌弃父母特别烦。
其实,这种情况在高中生特别常见,家长应先了解具体原因所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高中生和父母难以沟通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欢迎借鉴参考。
沟通难的原因所在一、双方都以自我为中心,各说各话,无法激发交流的兴趣。
孩子问爸爸:您听说过《菊花台》吗?爸爸说:没喝过。
爸爸以为《菊花台》和茅台一样都是酒呢!什么是代沟,这就是代沟。
孩子喜欢李宇春、周杰伦、王力宏,穿着走哈韩、哈日路线,说话中英文混杂,思维跳跃;父母关注的是股票基金,听的是宋祖英、____,穿的是西装,说话中规中矩,思维四平八稳。
两代人喜欢的、关注的东西都不一样,怎么交流?没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想要找到话题还真难。
所以,高中生回家后主动与父母交流的很少,有些孩子甚至十多天不与父母说一句话。
他并不是和父母有矛盾,而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父母有时候会主动跟孩子说话,但无非是想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得怎么样,最近学习成绩好不好,能不能跟上之类的。
虽说这也是关心,但日复一日总是这一个话题,孩子听个开头就烦了。
父母最爱谈学习,这让高中生最反感。
可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不断询问孩子学习上的事情,给他们增加了心理压力。
而当孩子不想沟通时,大多数家长束手无策。
其实,高中生已经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都在增强,他们比小时候更加愿意与人交流。
当遇到困难时,他们通常会找信得过的人沟通,而不是非要求助于家长,这种长大的表现却不为家长所理解和接受。
二、家长的唠叨和拿孩子与他人相比较的做法,激发了高中生的逆反心理。
孩子上高中后,很多家长陷入两难境地:看着孩子的状态不好,不说吧,他不用心;说吧,他嫌你唠叨。
家庭矛盾由此产生,甚至双方长期冷战。
高中生烦的是家长唠叨,缺的是与家长的正常沟通。
而很多家长认为,跟孩子沟通就是督促他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怎么办
第一、学会倾听。
认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意见,要与孩子做朋友,家里就不能搞"一言堂"完全由家长说了算。
尤其是遇到孩子有关的事情,家长一定要与孩子商议,听取孩子的意见,对的意见要接受,不对的意见要做出解释。
当家长就家里的某件事做出决定时,也应征求孩子的意见,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会感到自己是家里平等的一员,在以后会积极为家庭着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事情本事的完成。
第二、理解和尊重孩子。
被尊重、被关爱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当一个人觉得被理解、被尊重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温暖的、安全的,没有孤独感的。
理解在亲子之间本来应该没有问题,但事实并不是没有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往往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很在重,总希望孩子无条件地服从我们,我们却不能无条件地去尊重子女。
如果家长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位置,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用他们的头脑去想,能够理解孩子而平等和谐进行沟通,孩子就会感到家庭的温暖、安全,就会愿意与父母沟通。
因此,理解、尊重孩子能有效地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代沟"。
第三、父母要主动和孩子沟通。
与孩子沟通,目的是要增进彼此的了解将自己的见解和要求向孩子说清楚让孩子明白
父母的意思,便是沟通。
其实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因为那只是单向性的,目的只是让孩子了解父母,要求孩子能做到父母所期望的。
这些父母是否想过:你们要求孩子听话和了解你们的意思,但你们有没有了解过孩子的想法?沟通,要求父母主动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孩子表达,同时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互相倾听,互相了解。
这样,才能了解孩子心中的所思所想,而后"对症下药"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孩子健康成长。
第四、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家长要注意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
试想,如果家长整天无所事事,蒙头大睡,睡不醒,醒而云游。
有时喝点小酒,酒后还在孩子面前撒酒风;有时招来朋友,在家打几圈麻将。
这样怎么能培养孩子?如果家长在家庭或事业上不思进取,一问三不知,不孝敬老人。
孩子根本就看不起你,怎么谈得上沟通?当然,这是个别现象,我们当中不会有这样的家长。
第五、对孩子的赞赏要多于批评。
我们一定要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对孩子的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
当孩子学习进步了,做了好人好事,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
恰到好处的赞赏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
第六、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孩子学习的时候要
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尽量少在家中接待。
家庭气氛要和睦、祥和、稳定,家长不要经常吵闹,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更不可能与孩子有好的沟通。
第七、相信孩子。
家长信任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基础。
同时家长要善于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
如考试没有考好,家长如果用"打骂和训斥"方法行不通,效果是不会好的,如果与孩子一起讨论没考好的原因是什么,比如说是因为没有听懂,或是时间不够等。
通过与孩子一起讨论查找原因,对孩子的学习效果就会好些,也易于与孩子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