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险公司经营环境分析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营销环境分析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是中国境内最早成立的品牌保险公司之一,其保险产品涵盖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年金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多个领域。
同时,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也是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先行者之一。
在大数据时代,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营销环境,更好地开展业务,成为了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内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对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营销环境进行分析。
一、内部环境分析1.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一直秉持的是“诚实、敬业、创新、共赢”的企业精神,在业务拓展上也始终坚持以“保险为先导,资管为支持,科技为赋能”的发展战略。
这样的企业文化既有利于提高员工士气,增强团队凝聚力,又能使公司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从而提升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2. 产品线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的产品线比较完整,覆盖了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年金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多个领域,能够满足不同客户不同需求的保险需求。
其中,养老金保险、医保和寿险市场前景较好和长期,是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
此外,该公司还拥有多款创新保险产品,如“股神计划”“壹尊计划”等,也为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的销售表现和市场认可打下良好基础。
3. 人才梯队和制度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注重内部人才培养,拥有完善的人才梯队,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公司还实行公平竞争的制度,在全公司内,对绩效优秀的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
这样的制度和文化,既能够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能够保证公司的人才队伍和绩效水平稳步提升。
二、外部环境分析1. 行业发展趋势保险行业在中国市场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行业整体增速较快,同时保险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地区和不同性别的投保人对保险产品需求也不一样,所以,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也必须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2. 竞争状况目前,中国市场保险公司数量较多,其中很多公司市场份额都比较大,因此,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必须更好地竞争,积极拓展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保险市场潜力分析

保险市场潜力分析在深入探讨保险市场的潜力之前,有必要对保险市场的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逐年提高,保险产品的种类日益丰富,保险服务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市场的整体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这意味着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一、保险市场的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二、保险市场的需求分析1.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保险需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这使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险产品需求旺盛,为保险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健康意识提升带来的保险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健康保险市场逐渐成为保险市场的热点。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购买健康保险以应对潜在的健康风险。
3. 企业风险管理需求带来的保险需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企业保险(如雇主责任保险、团体意外伤害保险等)市场潜力巨大。
4. 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带来的保险需求互联网保险的兴起为保险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通过互联网平台,保险产品可以实现线上销售、理赔等环节,提高了保险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5. 创新保险产品带来的保险需求在市场需求驱动下,保险行业不断推出创新保险产品,如旅游保险、信用保险等,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三、保险市场的供给分析1. 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分析在我国保险市场,保险公司的竞争力是保险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保险公司在产品创新、服务质量、渠道建设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2. 保险公司的创新能力分析保险公司的创新能力是保险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保险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四、保险市场的竞争格局分析1. 市场竞争态势分析在我国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各大保险公司纷纷加大投入,提升服务质量,创新保险产品,以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保险行业的市场分析和竞争环境

保险行业的市场分析和竞争环境在当今社会,保险行业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人们对风险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化,保险扮演着保障财产和健康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保险行业进行市场分析并探讨当前竞争环境。
一、市场概况保险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并且持续增长。
据统计,全球保险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1.5万亿美元,并且每年以3%-4%的速度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经济的全球化和人们对风险管理的不断意识提高。
二、市场细分保险市场可以根据不同的险种和受众进行细分。
最常见的保险类型包括人寿保险、车险、财产保险和健康保险等。
在受众方面,保险公司可以面向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提供不同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三、竞争环境保险行业竞争激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险企竞争力:不同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产品创新、服务质量和价格竞争等方面。
保险公司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2. 市场份额分配:保险市场中,市场份额的分配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
大型保险公司通常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小型保险公司则相对较少。
这也导致行业集中度较高。
3. 新技术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区块链等技术正在改变保险产品的设计和销售方式。
保险公司需要跟上科技的发展,以适应市场需求。
4. 法律法规:保险行业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监管,如保险合同的签订和保险赔付的规定等。
保险公司需要合规运营,以确保合法合规经营。
5. 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例如,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健康保险的需求也在增长。
保险公司需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四、机遇与挑战保险行业的市场分析和竞争环境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机遇方面,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潜力巨大,保险公司有机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为保险公司提供了更多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挑战方面,保险行业竞争激烈,保险公司需要不断提升竞争力以应对市场压力。
2024年深圳保险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深圳保险市场环境分析引言深圳作为中国经济特区之一,保险市场发展迅速。
本文将对深圳保险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相关的数据和趋势分析。
1. 深圳保险市场概述深圳保险市场是中国保险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截至目前,深圳已经成为中国保险业的重要中心之一。
2. 深圳保险市场规模根据数据显示,深圳保险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
截至2019年底,深圳市场保险资产总额达到XXX亿元,保费收入达到XX亿元。
3. 深圳保险市场竞争情况深圳保险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中的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和外资保险公司都在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各家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4. 深圳保险市场的政策支持深圳保险市场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在保险市场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深圳的保险企业发展。
5. 深圳保险市场的风险管理深圳保险市场的风险管理是保险市场稳定发展的关键。
目前,深圳保险监管机构不断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力度,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市场健康发展的能力。
6. 深圳保险市场的创新发展深圳保险市场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些保险科技公司在深圳落地生根,推动保险行业向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7. 深圳保险市场的未来趋势未来,深圳保险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随着中国保险业的不断改革开放,深圳作为综合金融中心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保险市场也将进一步扩大。
结论深圳保险市场作为中国保险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圳保险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为深圳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保险行业的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

保险行业的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一、行业概述保险行业是指通过与客户签订合同,为客户提供经济补偿服务,以保证客户在遭受意外损失时获得赔偿的专业化金融服务行业。
保险行业在现代金融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险公司以单独或多项合同形式,向客户提供风险保护服务,并通过保费的累计实现保险公司自身资金的积累和运营发展。
保险业的发展规模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分支之一。
二、市场环境分析1.宏观经济环境近年来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持续稳健,整体经济形势平稳,基础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结构和消费水平都在不断优化。
这些因素对保险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得保险业在大环境下有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2.政策环境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保险行业逐渐透明化、规范化、专业化,相关法规也不断完善。
政府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改革保险市场的竞争环境,促进保险市场的发展并促使保险公司加强内部管理。
3.金融环境随着金融业不断发展,保险公司也多方面与其他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以推动金融全面融合和综合化发展,这对保险公司的业务拓展和运营模式的创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发展趋势分析1.普惠保险普惠保险是指面向社会各个层次群体,提供通俗易懂、互动性强的一般保险服务,实现保险的全民化。
随着国家提倡普及保险的理念越来越引起广大民众关注,并且政策支持逐渐到位,普惠保险市场空间巨大。
2.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保险是指保险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保险产品和服务。
该模式与传统保险公司的产品销售和服务流程相比,传播效率更高、审核流程更简单、保险产品线更丰富。
3.健康险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健康险涵盖了包括重疾险、门诊险、意外险、医疗险等多种险种。
健康险将是未来保险市场的重要增量来源。
四、总结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的变化都给保险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在当前宏观环境和政策的支持下,保险行业将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和市场竞争,提高服务标准和效率水平,以适应客户需求和市场发展的变化,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产品线和业务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财务业绩,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保险公司经营环境分析

保险公司应对竞争格局的策略
• 了解竞争对手 • 加强核心竞争力 • 优化竞争策略
竞争对手战略对保险公司经营的影响
竞争对手战略对保险公司经营的影响
• 竞争对手战略影响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 • 竞争对手战略影响保险公司的产品创新 • 竞争对手战略影响保险公司的营销策略
保险公司应对竞争对手战略的策略
• 了解竞争对手战略 • 加强核心竞争力 • 优化竞争策略
政策法规环境0对3保险公司经营
的影响
政策法规对保险市场准入门槛的影响
政策法规对保险市场准入门槛的影响
• 政策法规影响保险公司的设立条件 • 政策法规影响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 • 政策法规影响保险公司的经营许可
保险公司应对政策法规的策略
• 严格遵守政策法规 • 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提高公司经营合规性
保险公司竞争策略选择与实施
保险公司竞争策略选择
• 价格竞争策略 • 产品竞争策略 • 服务竞争策略 • 品牌竞争策略
保险公司竞争策略实施
• 加强产品创新 • 提高服务质量 • 加强品牌营销 • 优化营销策略
保险公司应对0经7营环境变化的
策略建议
加强保险公司内部环境建设
加强保险公司内部环境建设
• 提高公司治理能力 • 优化公司组织结构 • 提高公司经营合规性
• 经济增长带动保险需求增长 • 经济增长影响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 • 经济增长影响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
保险公司应对经济增长的策略
• 拓展新业务领域 •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 优化营销策略
通货膨胀与保险公司经营成本
通货膨胀对保险公司经营成本的影响
• 通货膨胀导致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上升 • 通货膨胀影响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 • 通货膨胀影响保险公司的定价策略
2024年人身保险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人身保险市场环境分析概述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及身体健康为基础的保险形式,是现代保险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人身保险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情况、监管政策、消费者需求等方面。
市场规模人身保险市场的规模可以从保费收入角度来衡量。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目前,我国人身保险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2019年,人身保险业保费总收入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这一数据反映了人身保险市场的潜力和增长空间。
竞争情况人身保险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险公司数量众多:目前,国内各类保险公司超过XX家,其中包括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保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等。
这些公司都在争夺人身保险市场的份额。
2. 产品多样性:各保险公司推出了多样化的人身保险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常见的人身保险产品包括寿险、重大疾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
3. 价格竞争: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保险公司积极调整产品价格,力求降低保费,吸引更多消费者。
监管政策人身保险市场的稳定发展需要有效的监管政策。
当前,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监管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完善的法律法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人身保险市场进行了规范,明确了保险公司经营行为的准则,并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2. 风险评估与监测: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的风险评估与监测工作持续进行,确保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稳健经营。
3. 信息披露要求:监管机构要求保险公司及时向消费者披露产品信息和条款,确保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实施。
消费者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人身保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保障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家庭保障的需求增加。
寿险和重大疾病保险成为消费者增加家庭保障的重要选择。
2. 养老保障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保障需求得到进一步关注。
人们希望通过人身保险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
中小型财产险公司的发展环境分析及建议

中小型财产险公司的发展环境分析及建议中小型财产险公司的发展环境分析及建议当前,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竞争激烈,涌现出了众多中小型财产险公司。
这类公司在市场占有率较低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因素。
本文将从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品牌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中小型财产险公司的发展环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因素是影响中小型财产险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大型保险公司处于优势地位,中小型财产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较小。
此外,消费者的服务需求和消费习惯发生了较大变化,他们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服务体验。
这就需要中小型财产险公司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增加服务体验。
建议:中小型财产险公司要通过提供更专业、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建立起稳定的客户群体,稳步提高市场份额。
二、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因素对中小型财产险公司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政府推行的监管政策和税收政策,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和盈利产生影响。
此外,政府对保险市场的规范和引导,也会影响中小型财产险公司的发展。
建议:中小型财产险公司应该密切关注政策环境,及时调整业务方向,合理规划财务预算,增强应对政策变化的能力。
三、技术环境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中小型财产险公司也要跟随时代步伐,加强技术创新。
比如,打造数字化保险服务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保险事务管理、引进智能化机器人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等。
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保险公司的运作效率,还可以提高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满意度,顺应客户的消费需求。
建议:中小型财产险公司要积极推进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在技术创新上加大投入,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实现合理的技术价值创造。
四、品牌环境在如今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品牌已经成为客户交易中重要的考虑因素,品牌形象的树立也是中小型财产险公司成功的关键之一。
通过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高质的服务和好的口碑来吸引客户和建立声誉,才能实现良性的品牌影响。
建议:中小型财产险公司通过加强品牌形象的投入和建设,同时在品牌推广上别出心裁,使得品牌在市场中具有独特性和时代感,引领消费者的潮流式消费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570024.6
89080569.8 8627607.1 3861847.7 6617266.4 47163184.6 28163316.4 18999868.2 15050143.9 2981707.5 968016.9
0.04
0.02 0.25 0.16 0.61 0.20 0.29 0.09 0.16 -0.17 0.18
第一讲
中国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市场环境 分析—以产险市场为例
内容概要
一、保险市场结构与运作 二、国际保险市场发展的新特征 三、我国产险市场发展特征与竞争格局分析 四、我国产险市场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五、完善我国产险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六、产险公司如何开发市场:两个案例
“三农保险”的市场开发:借助政府力量 责任保险市场的开发:公共部门的社会责任觉醒
5
做企业的三个境界
德鲁克曾以“三个石匠的比喻”来说明做企业
的三个境界:
第一个石匠说“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好饭碗”;
第二个石匠说“我做的是一流的石匠活”;
第三个石匠说“我在建一座大教堂”。 正如德鲁克说的,第三个石匠才代表做企业最
高境界。
6
石匠寓言与中国企业发展境界
中国目前的“成功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仍属于第 一种境界,有少数企业进入到第二种,具备第三种境 界的企业凤毛麟角,几近于无。而中国要想获得强大 的国家竞争力,就必须拥有一批不仅进入财富 500强 ,而且真正堪称“伟大公司”的企业。 中国企业要想在下一个20年从表面的胜利走向实质的 成功,就必须从第一种境界进入到第二种境界,进而 达到第三种境界。“伟大”是一种“永远在路上”的 状态,一种认为自己“永远不够伟大”的心态下对于 “伟大”的持续追求。
(二)保险市场的结构模式
2、垄断竞争市场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市场上大小保险公司并存, 少数大公司在保险市场上取得垄断地位,同业 竞争在大垄断公司之间、垄断公司与非垄断公 司之间、非垄断公司内部之间激烈展开。以英 国为例,1994年英国保险市场上有保险公司 672家,其中12家最大的公司垄断了保险业务 的80%以上,其余660家分享的业务不到20%。
其他被视为影响非寿险消费的因素包括:
教育水平——国民教育水平或识字率越高,非寿险需 求越大 宗教——有些穆斯林认为保险与伊斯兰教义相抵触, 在一些穆斯林人口众多的地区,保险需求受到抑制。 公民自由——给予公民较大自由的国家对非寿险的需 求比其他国家多 民众私有财产较少的国家或财产权不完善的国家对财 产险及责任险的需求也较少 受政府的影响,个人保险需求会更多地面向本土的保 险企业,特别是强制保险和政策性保险。
7
主要内容
第一讲:中国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市 场环境分析 第二讲:保险企业的使命与目标管理 第三讲:保险公司的组织 第四讲:保险企业的公司治理 第五讲: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效激励机制—
—利润分享计划与股票期权制度
第六讲:保险公司的业务管理 第七讲:保险招投标管理
思考与讨论(小组作业):
一、保险市场结构与运作
(一)保险市场的构成要素 (二)保险市场结构模式 (三)财产保险需求的决定因素 (四)财产保险供给的决定因素
(一) 保险市场的构成要素
保险市场是保险商品交易领域的总称。它既 可以指有形保险交易场所,也可以是无形的保险 交易空间。 1、为保险交易活动提供商品的卖方,即保险供给 方(保险人) 供给主体数量增加快,结构多元化。 2003年61家(产险30家、寿险31);2006年底已 有98家;2009年139家,2011年143家,其中产险 56家(中资36、外资20家)、寿险71家、再保险 8家、保险控股集团8家。 2011年总保费1.43万 亿元,产险4618亿元,占32.2%(2009年25.8%、 2010年26.8%);资产总额6.01万亿元。
2110家;2010年专业中介2570家、兼业机构14.9万家, 保险营销员290万人。2012年全国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2532家,同比减少22家,其中全国性保险专业代理机构 92家、区域性保险专业代理机构1678家,保险经纪机构 434家,公估机构325家。
(二)保险市场的结构模式
按保险市场竞争程度由强到弱,分为完全 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 全垄断市场四种类型。 1、完全竞争市场模式
竞争程度不同、 保险基金运行方式不同、 费率及利润率水平不同、 险种数量及服务质量等对市场反应灵敏度不同、 监管要求不同
我国目前的保险市场属于哪种模式呢? 未来的市场发展应采用何种模式取向呢?
(三)财产保险需求的决定因素
——经过实证分析验证的国际经验
国民收入水平 正相关性
瑞士再保险公司(1993)发现总体的保险需 求收入弹性是1.35。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非寿险收入弹性分别 是1.14和1.75,表明随一国经济发展,非寿 险的相对重要性提高。 结论:GDP的一定增长会产生保费收入的更 大增长;而且,随着人均GDP提高,需求增 速加快。
德鲁克对管理的定义
要掌握管理思想的精髓,必需从对管理的定义入手。身 为一名管理者,首先要弄明白管理是什么?管理为什么? 德鲁克说:“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 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 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 是管理。” 在这个定义中,德鲁克使用了一个关键词:使命。什么 是使命呢?使命就是组织存在的原因。关于使命的假设 规定了组织把什么结果看作是有意义的,指明了该组织 认为它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应做出何种贡献。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实务
(Insurance Company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丁 少 群
(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博导)
Email:sqding0980@
个人简介
1986年读本科,学习农村金融与保险。 1990年读硕士研究生,主研农业保险 1993年毕业留校,从事保险学教学科研 1997.10调入福建厦门,集美大学财经学院金融 系任教,从事金融保险教学 2003.9攻读博士学位 2008.9调入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从个人经历看对中国保险发展的简要认识
504816086.5
10391435.9 7089593.6
601381032.4
13781773.2 13246962.7
735457303.9
20090059.8 17111617.6
0.22
0.46 0.29
2、交易活动中保险商品的购买方,即保险需求方 (保险消费者、投保人或被保险人) 家庭投保率 不到20%、机动车投保率不到70%。2006年人均交 纳保险费56美元、2008年109美元. 2011年,保 险密度为1062元/人,较上年提高100元;保险深 度为3%。 3、交易的对象即保险商品 几十种到几百种、多 样化趋势,产寿险险种创新不断 4、保险市场中介方,即保险代理人、经纪人、公 估行等。2003年底专业保险中介机构705家;2006年
(四)寿险需求的性质与决定因素
寿险需求的理论模型认为,寿险是减少 一个家庭未来现金流量不确定性的一种 手段。(Yaari 家庭消费和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 考察影响国内寿险和国际寿险市场的主 要因素(通过实证分析验证的)
文化、宗教和人口的年龄结构可以对寿险需求产生强 烈影响。
韩国、日本和其它亚洲国家的文化倾向于大量储蓄,推动了某些 市场上以储蓄为目的的寿险需求。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1987年 是人均1002元,到2006年增加到11759元(城市),增长了10.7倍 多,而在此期间,居民储蓄存款由3073亿元,增加到16万亿元, 增加了51倍多! 有些穆斯林认为寿险与伊斯兰教义相抵触,在一些穆斯林人口众 多的地区,寿险需求受到抑制。 储蓄率增加与人口老龄化联系密切。如日本1995年平均寿命就达 到76.2、82.7岁,老龄化比例20%多,该国居民具有强烈的通过寿 险进行储蓄的倾向。我国呢?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
学习的方式:
三个建筑工人的故事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保险实务专家讲座 研究生讨论交流
教学的方式
考核要求
主要参考资料
Peter F. Drucker(德鲁克):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管理实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LOMA培训教材:Insurance Company Operations , 2003 Harold D. Skipper :国际风险与保险——环境-管理分析 (译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魏巧琴: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中国寿险管理师培训教材:《寿险公司经营与管理》, 2006 万 峰:寿险公司战略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1、我国寿险公司的产品管理现状、问题与建 议:主要产品、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与产品策 略的改进 2、我国产险公司产品管理现状、问题与建议 3、我国寿险市场的主要组织与竞争格局分析 4、我国产险市场的主要组织与竞争格局分析 5、我国保险企业营销管理现状、问题与建议
6、我国产寿险核保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7、我国产寿险理赔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8、我国保险企业再保险管理的现状、问题与 建议 9、我国保险企业的客户服务现状、问题与建 议 10、我国保险保险企业投资管理的现状、问 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