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睡莲酚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睡莲酚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㊀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0D01A110)ꎻ自治区天山英才计划第三期(No.2021118)作者简介:郭子雨ꎬ女ꎬ硕士生ꎬ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ꎬE-mail:307770271@qq.com通信作者:李晨阳ꎬ女ꎬ博士生ꎬ副研究员ꎬ研究方向:中药民族药新药研究与开发ꎬTel:0991-2822398ꎬE-mail:licy0609@126.com睡莲酚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郭子雨1ꎬ赵军2ꎬ姚雨含2ꎬ李晨阳2(1.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ꎬ新疆乌鲁木齐830046ꎻ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维吾尔药重点实验室ꎬ新疆乌鲁木齐830004)摘要:目的㊀研究睡莲花中标识性成分睡莲酚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ALI)的保护作用ꎮ方法㊀72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㊁模型组㊁阳性药联苯双酯组(DDB)㊁睡莲酚低㊁中㊁高剂量组(25㊁50㊁100mg kg-1)ꎬ每组12只ꎮ根据分组给药ꎬ每天灌胃给药1次ꎬ每次给药2h后ꎬ除正常组外ꎬ其余各组小鼠灌胃给予52ʎ白酒(13mL kg-1)ꎬ连续7dꎮ16h后取血并收集肝组织ꎬ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情况ꎬ检测小鼠血清ALT㊁AST㊁TG和TC含量ꎬ测定小鼠肝组织MDA㊁GSH㊁SOD㊁TNF-α㊁IL-6㊁IL-1β及TG水平ꎬRT-PCR检测Keap1㊁Nrf2㊁NQO1的mRNA表达水平ꎮ结果㊀与正常组相比ꎬ模型组血清AST㊁ALT活性㊁肝组织MDA㊁TG㊁TC水平增高(P<0.01)ꎬGSH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㊁TNF-α㊁IL-1β㊁IL-6水平显著增加(P<0.01)ꎬNrf2mRNA㊁NQO1mRNA表达降低(P<0.01)ꎬ肝组织出现明显的空泡和细胞坏死ꎮ与模型组相比ꎬ睡莲酚给药组小鼠能有效改善血清中的ALT㊁AST活性(P<0.05ꎬP<0.01)ꎬTG㊁TC含量显著下降(P<0.05ꎬP<0.01)ꎬ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ꎬGSH和SOD水平明显升高(P<0.01)ꎬTNF-α㊁IL-1β㊁IL-6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ꎬP<0.01)ꎮPCR结果显示ꎬ睡莲酚给药组中Nrf2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ꎬKeap1mRNA的表达下调ꎬNrf2-Keap1信号通路显著激活ꎮ结论㊀睡莲酚对ALI有较好的防治作用ꎬ其机制与调控Keap1/Nrf2抗氧化通路相关ꎬ这可能为ALI治疗方法的发展提供新思路ꎮ关键词:雪白睡莲花ꎻ睡莲酚ꎻ酒精性肝损伤ꎻKeap1/Nrf2信号通路中图分类号:R285.5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2095-5375(2023)09-0668-005doi:10.13506/j.cnki.jpr.2023.09.005ProtectiveeffectofisostrictiniinonalcoholicliverinjuryinmiceGUOZiyu1ꎬZHAOJun2ꎬYAOYuhan2ꎬLIChenyang2(1.CollegeofLifeSciences&TechnologyꎬXinjiangUniversityꎬUrumqi830046ꎬChinaꎻ2.XinjiangKeyLaboratoryforUighurMedicinesꎬXinjiangInstituteofMateriaMedicaꎬUrumqi830004ꎬChina)Abstract:Objective㊀ToinvestigatethehepatoprotectiveeffectsofisostrictiniinfromNymphaeacandidaagainstacutealcoholliverinjury(ALI).Methods㊀Micewererandomlydividedinto6groupsaccordingtotheirbodyweights:normalgroupꎬmodelgroupꎬbifendategroup(DDB)andisostrictiniingroups(25ꎬ50ꎬ100mg kg-1).Alcohol(52ʎ)wasgivenbyin ̄tragastricadministration2heverydayfor7consecutivedays.Hematoxylin-Eosin(HE)andOilRedOstainingMethods㊀wereusedtoobservethepathologicalchangesinlivertissues.Theserum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ꎬalanineamin ̄otransferase(ALT)ꎬTriglyceride(TG)andtotalCholesterol(TC)levelsweredetectedbytheautomaticbiochemicalinstru ̄ment.Liverhomogenate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ꎬinterleukin1β(IL-1β)andinterleukin6(IL-6)levelsweredeterminedby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LiverhomogenateTG㊁malondialdehyde(MDA)ꎬsuperoxidedismutase(SOD)andglutathione(GSH)contentsweredeterminedaccordingtothekitinstructions.Obviouspathologicalin ̄juryinthealcoholicmodelgroupwereobservedꎬwhichwasimprovedaftertreatmentwithisostrictiniin.Results㊀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ꎬthemodelgroupexhibitedsignificantlyincreasedthelevelsofALTꎬAST(P<0.01)andthecontentsofTCꎬTG(P<0.01)ꎬelevatedMDAꎬTNF-αꎬIL-1βandIL-6(P<0.01)ꎬloweredGSHandSOD(P<0.01)ꎬdecreasedNrf2andNQO1mRNAexpression(P<0.01).Inlivertissuesꎬobviousvacuolesandcellnecrosiswereobserved.ComparedwiththemodelgroupꎬthemiceserumALTꎬASTlevelsinisostrictiniingroup(25ꎬ50ꎬ100mg kg-1)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P<0.05ꎬP<0.01)ꎬwhereasreversedliverindexesofMDAꎬTNF-αꎬIL-1βꎬL-6ꎬTCꎬTG(P<0.05ꎬP<0.01).Isostrictiniingroup(25ꎬ50ꎬ100mg kg-1)markedlyincreasedtherelativemRNAexpressionlevelofNrf2ꎬNQO1comparedwithmodelgroupꎬwhereasKeap1decreasedinthelivertissues(P<0.01).Conclusion㊀Isostrictiniinhaveaprotectiveeffectonacutealcoholliverinjuryinmiceꎬanditsmechanismmayberelatedtoinhibitingoxidativestressandreducinginflammation.Keywords:NymphaeacandidaꎻIsostrictiniinꎻAlcoholliverinjuryꎻKeap1/Nrf2signalingpathway㊀㊀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icliverinjuryꎬALI)是由于长期或大量饮酒所导致的肝脏细胞结构异常和功能障碍性疾病[1-2]ꎮ若无有效的治疗方法ꎬALI会进一步发展成为酒精性脂肪肝㊁酒精性肝炎㊁肝纤维化和肝硬化ꎮ近年来ꎬALI已成为肝脏损伤的第二大病因ꎬ仅次于病毒性肝炎[3-6]ꎮ睡莲花(Nymphaeacandida)为睡莲科睡莲属植物雪白睡莲的干燥花蕾ꎬ具有清热补心㊁湿脑安神㊁降热养肝之功效ꎬ临床用于心虚㊁肝虚以及热性感冒等疾病的治疗ꎬ是维吾尔抗肝炎复方制剂炎消迪娜尔糖浆的主要药味之一ꎮ研究显示ꎬ睡莲酚(isostrictiniin)是该药材的主要特征性化合物ꎬ对半乳糖胺㊁刀豆蛋白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以及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均显示了较好的防治作用[7-11]ꎮ因此ꎬ本文通过小鼠急性ALI模型研究睡莲酚对ALI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ꎬ以期可为睡莲花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参考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材料1.1.1㊀动物㊀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72只ꎬ体重18~22gꎬ购自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生产许可证号:SCXK(新)2018-0002ꎬ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CXK(新)2018-0002ꎬ伦理审查编号:IACUC-20220314-2ꎮ饲养条件:温度22~23ħꎬ湿度40%~50%ꎬ换气良好ꎬ环境清洁ꎬ无外来传染源ꎬ自由饮食和饮水ꎮ1.1.2㊀主要试剂㊀睡莲酚(自制ꎬ纯度98.7%)ꎻ52ʎ二锅头白酒(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ꎻ联苯双酯滴丸(BifendatePillsꎬDDBꎻH11020980ꎬ北京协和药厂)ꎻ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㊁丙二醛(MDA)㊁谷胱甘肽(GSH)㊁甘油三酯(TG)试剂盒(A001-3㊁A003-1㊁A006-2-1㊁A110-2-1ꎬ南京建成科技有限公司)ꎻ小鼠白细胞介素-1β(IL-1β)㊁IL-6和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lissa试剂盒(JR18442D㊁JR20268D㊁JL10484Dꎬ上海江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ꎻ油红O和HE染色试剂盒(G1261㊁G1120ꎬ北京索莱宝公司)ꎻ其他试剂为国产分析纯ꎮ1.1.3㊀主要仪器㊀Caris2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厦门优迈科医学仪器)ꎻVarioskanFlash酶标仪(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ꎻHZQ-C全湿恒温培养摇床(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ꎻHC-3018R高速冷冻离心机(安徽中科中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ꎻKDC-2046低速冷冻离心机(湖南凯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ꎮ1.2㊀实验方法1.2.1㊀动物分组及处理㊀小鼠ALI造模参照文献[12]方法ꎮ将健康雄性昆明小鼠72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ꎬ根据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㊁模型组㊁阳性对照联苯双酯组(DDBꎬ63mg kg-1)和睡莲酚低中高剂量组(25㊁50㊁100mg kg-1)ꎬ每组12只ꎮ每天按设定剂量灌胃给药ꎬ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蒸馏水ꎮ每次给药2h后ꎬ除正常组外ꎬ其余各组小鼠灌胃给予52ʎ白酒(13mL kg-1)ꎬ连续7dꎮ末次给药并禁食16h后ꎬ摘眼球取血ꎬ静置后ꎬ3000r min-1离心20minꎬ分离血清ꎬ冻存于-80ħ冰箱待检ꎮ颈椎脱臼处死小鼠ꎬ摘取肝脏ꎬ称重ꎬ计算肝脏指数:肝脏指数(mg g-1)=脏器质量(mg)/体质量(g)ꎮ将部分肝组织以预冷生理盐水冲洗ꎬ置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ꎬ用于病理学观察ꎻ再以锡箔纸包裹剩余肝脏放入液氮中速冻后放入-80ħ冰箱待测ꎮ1.2.2㊀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小鼠血清ALT㊁AST㊁TG和TC含量ꎮ1.2.3㊀肝组织生化指标的测定㊀精密称取小鼠肝组织ꎬ按照重量体积比加入9倍体积的生理盐水ꎬ剪碎组织ꎬ冰水浴中制备匀浆ꎬ3500r min-1ꎬ离心10minꎬ取上清液按照试剂盒说明ꎬ测定小鼠肝组织MDA㊁GSH㊁SOD㊁TNF-α㊁IL-6㊁IL-1β及TG水平ꎮ1.2.4㊀病理组织学检查㊀常规石蜡包埋ꎬ切片ꎬ进行HE及油红O染色ꎬ在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ꎮ1.2.5㊀RT-PCR检测Keap1㊁Nrf2㊁NQO1的mRNA表达㊀以离心柱法抽提肝脏组织中的总RNAꎮ在冰上配制体系进行反转录实验ꎬ以实时荧光定量PCR考察mRNA的表达量ꎮ1.2.6㊀统计学分析㊀实验结果以xʃs采用SPSS2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ꎬ多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ꎬ两组之间显著性比较采用Ttestꎬ检验水准为α=0.05ꎬP<0.05时有统计学差异ꎮ结果采用GraphPadPrism9.4软件作图ꎮ表1㊀RT-PCR引物序列组成基因引物Keap1FORWARDREVERSETGCCCCTGTGGTCAAAGTGGGTTCGGTTACCGTCCTGCNrf2FORWARDREVERSETCTTGGAGTAAGTCGAGAAGTGTGTTGAAACTGAGCGAAAAAGGCNQO1FORWARDREVERSEATGGGAGGTGGTCGAATCTGAGCCTTCCTTATACGCCAGAGATGGAPDHFORWARDREVERSEAGGTCGGTGTGAACGGATTTGTGTAGACCATGTAGTTGAGGTCA2㊀结果与分析2.1㊀睡莲酚对ALI小鼠血清AST㊁ALT水平及肝脏指数的影响㊀在试验过程中ꎬ正常对照组小鼠生长状况良好ꎬ食欲旺盛ꎬ毛发光泽ꎬ未发生死亡ꎻ而模型组小鼠随着造模时间延长ꎬ小鼠口唇发绀ꎬ粪便干硬偏黄ꎬ小鼠食量减少ꎬ体形消瘦ꎬ且死亡4只ꎬ说明酒精对小鼠产生严重的损伤ꎬ造模成功ꎮ此外ꎬ在试验期间ꎬ联苯双酯组小鼠死亡1只ꎬ睡莲酚中高剂量组各死亡2只ꎬ其低剂量组死亡3只ꎻ死亡原因同模型组ꎮ如图1所示ꎬ模型组小鼠的肝脏系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ꎬ说明小鼠摄入酒精后出现肝脏肿大ꎮ睡莲酚中㊁高剂量组(50㊁100mg kg-1)能明显降低酒精升高的肝脏系数(P<0.05)ꎮ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ꎬ模型组小鼠血清ALT㊁AST含量明显增加(P<0.01)ꎬ分别升高了81.9%㊁51.6%ꎬ说明酒精造成了肝细胞损伤ꎮ与模型组相比ꎬ睡莲酚高剂量组(100mg kg-1)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ALT活性(P<0.01)ꎮ结果表明睡莲酚具有改善肝功能的作用ꎬ能够减轻酒精所诱导的肝损伤ꎮ图1㊀睡莲酚对ALI小鼠血清ALT㊁AST以及肝脏系数的影响(xʃsꎬn=8)㊀注:与正常组比较ꎬ#P<0.05ꎬ##P<0.01ꎻ与模型组比较ꎬ∗P<0.05ꎬ∗∗P<0.01ꎬ∗∗∗P<0.001ꎮ2.2㊀睡莲酚对ALI小鼠血清TG和TC水平及肝组织TG水平的影响㊀由图2所示ꎬ与正常组相比ꎬ模型组小鼠血清TG㊁TC水平以及肝组织TG水平显著升高(P<0.01)ꎬ说明大量酒精摄入导致肝组织及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增加ꎮ与模型组相比ꎬ睡莲酚中㊁高剂量组(50㊁100mg kg-1)均能使小鼠血清TG㊁TC含量及肝组织TG含量显著下降(P<0.01)ꎬ且呈现出了剂量-效应依赖关系ꎮ结果表明睡莲酚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脂肪含量ꎬ具有较好的抗脂肪变性和脂肪沉积作用ꎬ可以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ꎮ2.3㊀睡莲酚对ALI小鼠肝组织MDA㊁GSH㊁SOD水平的影响㊀如图3所示ꎬ与正常组相比ꎬ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ꎬ说明酒精导致的脂质过氧化ꎬ损伤了肝细胞ꎮ睡莲酚低㊁中㊁高剂量组(25㊁50㊁100mg kg-1)能显著降低酒精损伤致小鼠肝组织MDA的升高(P<0.01)ꎮ与正常组相比ꎬ模型组小鼠肝组织GSH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ꎬ说明酒精导致的氧化损伤加快了抗氧化物质的消耗ꎮ与模型组相比ꎬ睡莲酚低㊁中㊁高剂量组(25㊁50㊁100mg kg-1)小鼠肝组织GSH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ꎮ结果说明睡莲酚可通过抑制肝细胞脂质过氧化以及提高抗氧化物水平减轻酒精诱导的肝损伤ꎮ图2㊀睡莲酚对ALI小鼠血清TG㊁TC及肝组织TG水平的影响(xʃsꎬn=8)㊀注:与正常组比较ꎬ##P<0.01ꎻ与模型组比较ꎬ∗P<0.05ꎬ∗∗P<0.01ꎬ∗∗∗P<0.001ꎮ图3㊀睡莲酚对ALI小鼠肝组织GSH㊁MDA㊁SOD水平的影响(xʃsꎬn=8)㊀注:与正常组比较ꎬ##P<0.01ꎻ与模型组比较ꎬ∗P<0.05ꎬ∗∗P<0.01ꎬ∗∗∗P<0.001ꎮ2.4㊀睡莲酚对ALI小鼠肝组织TNF-α㊁IL-1β㊁IL-6含量的影响㊀由图4可见ꎬ与正常组相比较ꎬ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TNF-α㊁IL-1β和IL-6水平显著增加(P<0.01)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ꎮ与模型组相比ꎬ睡莲酚中㊁高剂量组(50㊁100mg kg-1)均能明显降低小鼠肝组织TNF-α㊁IL-1β和IL-6水平(P<0.05ꎬP<0.01)ꎮ结果表明ꎬ睡莲酚可通过促炎细胞因子的调控发挥肝保护的作用ꎮ2.5㊀睡莲酚对ALI小鼠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㊀HE染色结果见图5ꎬ正常肝细胞边界清晰有序ꎬ细胞核和静脉毛细血管结构清晰ꎬ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和体细胞转化ꎮ模型组小鼠肝组织有显著改变ꎬ肝细胞变大ꎬ排列不整齐ꎬ而且有不规则脂肪空泡产生ꎬ肝血窦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ꎮ与模型相比ꎬ睡莲酚剂量组的小鼠肝组织病理损伤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ꎬ且有显著的剂量-效应趋势ꎮ睡莲酚低剂量组与模型组小鼠相近ꎬ但肝细胞肿胀和体细胞之间的边界仍然存在ꎬ而中㊁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结构较为正常ꎬ虽可见散在脂滴ꎬ但细胞间有着清晰的界限ꎬ不规则脂肪空泡减少ꎬ未见明显炎症ꎮ油红O染色结果与HE染色结果是相同的ꎬ在模型组小鼠肝细胞中ꎬ可以看到很多红色脂滴ꎬ联苯双酯组和各剂量睡莲酚组红色脂滴下降显著ꎬ而且睡莲酚组均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趋势ꎬ联苯双酯组与睡莲酚高剂量组程度相近ꎮ2.6㊀RT-PCR法检测ALI小鼠肝脏组织Keap1㊁Nrf2和NQO1的mRNA表达㊀如表2所示ꎬ与正常组比较ꎬ模型组小鼠肝组织Nrf2㊁NQO1mRNA的表达显著减弱(P<0.01)ꎬKeap1显著增强(P<0.01)ꎬ说明酒精灌胃促进了Keap1/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转录ꎬ提示酒精肝损伤可能与其激活Keap1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转录有关ꎮ与模型组比较ꎬ睡莲酚低㊁中㊁高剂量组(25㊁50㊁100mg kg-1)小鼠肝组织中Nrf2㊁NQO1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强(P<0.05ꎬP<0.01)ꎬKeap1显著降低(P<0.01)ꎬ提示受试药物及联苯双酯对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ꎬ可能是通过调节Keap1/Nrf2通路实现的ꎮ图4㊀睡莲酚对ALI小鼠肝组织TNF-α㊁IL-1β㊁IL-6水平的影响(xʃsꎬn=8)㊀注:与正常组比较ꎬ##P<0.01ꎻ与模型组比较ꎬ∗P<0.05ꎬ∗∗P<0.01ꎬ∗∗∗P<0.001ꎮA.HE染色ꎻB.油红O染色图5㊀睡莲酚对ALI小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ˑ100)表2㊀睡莲酚对ALI小鼠肝组织Keap1㊁Nrf2㊁NQO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xʃsꎬn=8)组别n剂量/mg kg-1Keap1Nrf2NQO1正常组12-1.00ʃ0.001.00ʃ0.001.00ʃ0.00模型组8-10.37ʃ1.03##0.17ʃ0.09##0.56ʃ0.09##联苯双酯组DDB11631.28ʃ0.20∗∗2.54ʃ0.87∗∗2.49ʃ1.19∗∗睡莲酚低剂量10250.93ʃ0.30∗∗1.23ʃ0.22∗1.07ʃ0.47∗∗睡莲酚中剂量10500.71ʃ0.69∗∗2.38ʃ1.71∗∗1.75ʃ0.65∗∗睡莲酚高剂量91000.78ʃ0.31∗∗7.80ʃ0.44∗∗2.41ʃ1.47∗∗㊀注:与正常组比较ꎬ##P<0.01ꎻ与模型组比较ꎬ∗P<0.05ꎬ∗∗P<0.01ꎮ3㊀讨论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ꎬ多种途径参与其中ꎬ但氧化应激已被认为在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ꎮ当肝脏功能不全或是大量饮酒时ꎬ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ꎬ乙醇氧化分解的速度变慢ꎬ则容易发生肝脏损伤ꎮ酒精的过量饮用可抑制肝组织中GSH及SOD等抗氧化酶的合成ꎬ同时会导致H2O2㊁ OH等自由基的大量产生ꎬ引起脂肪过氧化ꎬ产生氧化应激反应ꎬ导致肝细胞损伤ꎬAST㊁ALT和MDA水平升高ꎮ作为脂肪代谢及检测脂肪氧化的重要指标ꎬ在酒精引起的肝损伤中ꎬTG㊁TC水平也显著增加ꎮ睡莲酚能降低AST㊁ALT㊁TG㊁TC水平及肝组织MDA水平ꎬ说明睡莲酚确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TG㊁TC是血脂指标)ꎮ细胞因子代谢异常是ALI的一个主要特征ꎬ在ALI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ꎮALI小鼠的血清中ꎬ促炎因子TNF-α㊁IL-6㊁IL-1β显著升高ꎬ这些因子的表达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13]ꎮ睡莲酚给药后ꎬTNF-α㊁IL-6㊁IL-1β水平明显降低ꎬ显示睡莲酚通过抗炎活性发挥肝保护作用ꎮ病理学观察也证实了这一点ꎮ氧化应激通路中的相关蛋白Nrf2是一种转录因子ꎬ诱导各种氧化应激反应中下游基因的编码解毒酶和抗氧化蛋白[14]ꎮ生理状态下ꎬNrf2与Keap1结合ꎬ其活性受到抑制ꎮ酒精刺激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导致Keap1和Nrf2分离ꎬNrf2解离后进入细胞核ꎬ与转录因子结合后ꎬ再与抗氧化反应原件(ARE)结合ꎬ启动超醌氧化还原酶1(NQO1)等下游基因的转录与表达ꎬ从而发挥抗氧化应激损伤作用[15-16]ꎮ实验结果显示ꎬ经睡莲酚预防性给药后ꎬNrf2和NQO1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上升ꎬ抗氧化通路被激活ꎬ加速了自由基的清除ꎬ改善了氧化应激引起的肝损伤ꎮ以上研究结果说明ꎬ睡莲酚对ALI确有较好的防治作用ꎬ其机制与Keap1/Nrf2抗氧化通路的激活㊁促炎因子的调控相关ꎮ参考文献:[1]㊀FANJGꎬWEILꎬZHUANGH.Guidelinesofpreventionandtreatmentof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J].JDigDisꎬ2019ꎬ20(4):163-173.[2]GUSTOTTꎬJALANR.Acute-on-chronicliverfailureinpatientswithalcohol-relatedliverdisease[J].JHepatolꎬ2019ꎬ70(2):319-327.[3]CHAKRABARTYNꎬCHUNGHJꎬALAMRꎬetal.Chemico-PharmacologicalScreeningoftheMethanolEx ̄tractofGynuranepalensisD.C.DecipheredPromisingAn ̄tioxidantandHepatoprotectivePotentials:EvidencedfrominvitroꎬinvivoꎬandComputer-AidedStudies[J].Mole ̄culesꎬ2022ꎬ27(11):3474.[4]GERESUGDꎬUMERSꎬARAYASELASSIEMꎬetal.HepatoprotectiveEffectsofCrudeStemBarkExtractsandSolventFractionsofCordiaafricanaagainstAcetaminophen-InducedLiverInjuryinRats[J].CanJGastroenterolHepatolꎬ2022(2022):1449286.[5]梁晓琳ꎬ汪午屏ꎬ董嘉乐ꎬ等.龙虎人丹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ꎬ2021ꎬ37(2):18-22.[6]FANXJꎬWANGXYꎬLIANJꎬetal.FlosCarthamiExertsHepatoprotectiveActioninaRatModelofAlcoholicLiverInjuryviaModulatingtheMetabolomicsProfile[J].EvidBasedComplementAlternatMedꎬ2022(2022):8158699. [7]董惠娟ꎬ郭羽轩ꎬ王鑫ꎬ等.睡莲花总黄酮对CCl4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ꎬ2020ꎬ32(10):1754-1760.[8]马俊飞ꎬ张石蕾ꎬ吕梅霞ꎬ等.睡莲花烟花苷对半乳糖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癌变 畸变 突变ꎬ2017ꎬ29(5):370-373.[9]麦尔旦 吐尔逊麦麦提ꎬ刘涛ꎬ李晨阳ꎬ等.睡莲花isos ̄trictiniin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防护作用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ꎬ2018ꎬ41(3):321-325.[10]郭羽轩ꎬ董惠娟ꎬ刘涛ꎬ等.睡莲花总黄酮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J].中草药ꎬ2020ꎬ51(19):4983-4990.[11]姑丽巴哈尔 艾木都拉ꎬ张石蕾ꎬ刘涛ꎬ等.睡莲酚对H2O2致LO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ꎬ2020ꎬ43(3):344-348.[12]HANYꎬXUQꎬHUJꎬetal.Maltolꎬafoodflavoringagentꎬattenuatesacutealcohol-inducedoxidativedamageinmice[J].Nutrientsꎬ2015ꎬ7(1):682-696.[13]艾国ꎬ雒真龙ꎬ志成ꎬ等.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在小鼠自身免疫性肝损伤不同时期的表达及作用[J].医学研究杂志ꎬ2020ꎬ49(2):20-24.[14]白庆云.keap1-Nrf2信号通路在肝再生中的作用及相关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ꎬ2019ꎬ35(1):20-23.[15]胡流芳ꎬ王迎ꎬ任汝静ꎬ等.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及其调控机制[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ꎬ2016ꎬ43(1):146-152.[16]QIANZJꎬCHENMFꎬCHENJꎬetal.Intracellularethanol-mediatedoxidationandapoptosisinHepG2/CYP2E1cellsimpairedbytwoactivepeptidesfromseahorse(Hip ̄pocampuskudableeler)proteinhydrolysatesviatheNrf2/HO-1andaktpathways[J].FoodSciNutrꎬ2021ꎬ9(3):1584-1602.(收稿日期:2023-06-06)。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肝损伤是指肝脏受到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同程度损害的病理过程。

肝损伤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肝脏病理生理学机制、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开发新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模型是肝损伤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构建适用的动物模型,可以模拟人类肝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肝损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常用的肝损伤动物模型包括化学性损伤模型、物理性损伤模型和生物学性损伤模型。

化学性损伤模型是利用特定的化学物质对动物肝脏进行损伤,常用的化学物质有四氯化碳、二乙二酸、乙醇和亚硝酸等。

物理性损伤模型是通过不同的物理因素对动物肝脏造成损伤,常见的有手术切除、缺血再灌注和冷冻等。

生物学性损伤模型是利用病原体感染、毒素作用或基因突变等因素引起肝损伤。

在化学性损伤模型中,四氯化碳(CCl4)是常用的肝损伤诱导剂。

CCl4会在肝脏中产生活性氯自由基,进而导致肝细胞膜的破坏和肝细胞损伤。

研究表明,CCl4模型可以模拟急性和慢性肝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在物理性损伤模型中,手术切除是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肝叶的摘除可以模拟肝切除术后的肝再生和组织损伤修复过程。

在生物学性损伤模型中,病原体感染模型是研究肝炎和肝硬化等感染性肝损伤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特定基因敲除或过表达的动物模型,可以探究特定基因在肝损伤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使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一些促炎因子基因,可以研究这些基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利用转基因和基因表达技术构建特定基因表达的动物模型,可以模拟人类肝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构建APOE敲除小鼠模型,可模拟人类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

利用大型动物模型,如猪、猴等,可以更好地模拟人类的肝损伤,并提高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价。

猪模型可以模拟人类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和肝硬化的发展过程。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急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

急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

急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作者:刘彦双朱淑霞王永利作者单位:050200 河北省石家庄市卫生学校(刘彦双);河北武警总队医院(朱淑霞);河北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王永利)【关键词】急性肝损伤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的复制是进行防治肝损伤药物研究的前提。

目前,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复制主要有生物性、免疫性、化学性等方法,生物学方法要求实验条件高且费用昂贵,限制了应用。

免疫方法是造成免疫肝损伤,主要用于通过免疫机制而抗肝损伤的药物研究。

化学方法则是通过化学性肝毒物质,如四氯化碳、氨基半乳糖、硫代乙酰胺、黄曲霉素等致肝损伤。

在我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药理实验指导原则》中明确指定应用四氯化碳和氨基半乳糖肝损伤动物模型进行保肝降酶新药的药理实验,应用四氯化碳和氨基半乳糖复制肝损伤动物模型,条件要求低,技术易于掌握,可靠性强,重复性好,是其他任何肝损伤模型无法比拟的,故目前研究抗肝损伤新药常采用四氯化碳和氨基半乳糖复制动物模型。

1 化学性肝损伤动物模型1.1 四氯化碳性肝损伤四氯化碳(CCl4 )溶于精致植物油,配制0.1%浓度,按10ml.kg小鼠腹腔注射,12~24h后处死动物。

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质(TB)、总蛋白(TP)、白蛋白(A)、,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物(LPD)或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或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等反映肝功能及脂质过氧化的指标,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关于CCl 4 肝毒的作用机制,存在多种假设,但都一致公认,自由基的形成及引发的链式过氧化反应是其主要机制。

CCl 4在体内可经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 代谢激活,生成两个活性自由基(CCl 3 O 2 和Cl)及一系列氧活性物,可与肝细胞质膜或亚细胞结构的膜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膜磷脂大量降解,从而破坏细胞膜结构完整性,引起膜通透性增加,最终导致肝细胞死亡[1]。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具有排毒、合成蛋白质、解毒、能量储备和胆汁分泌等功能。

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肝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研究肝损伤的动物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本文将从动物模型的选择、建立方法和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动物模型的选择在研究肝损伤的动物模型时,研究者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

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猪和猕猴等。

小鼠和大鼠是最为常用的实验动物,它们具有生殖力强、易于获取、成本低等优点,更适合大规模的实验研究。

而猪和猕猴则更接近人类的生理特征,更适合用于某些特定的研究。

二、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1. 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模型,常用的损伤剂包括四氯化碳(CCl4)、酒精、丙酮、二乙酰肼等。

CCl4是最为常用的肝损伤剂,它会在肝脏内产生自由基,进而导致肝细胞损伤和坏死。

通过给予动物不同剂量和不同途径的CCl4,可以模拟出不同程度的肝损伤,从而用于疾病的研究。

2. 生物性肝损伤模型生物性肝损伤模型是通过给予动物不同病原体或毒素,来诱导其产生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从而模拟出相应的肝损伤。

常用的病原体包括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而常用的毒素包括霉菌毒素、大豆异黄酮等。

3. 物理性肝损伤模型物理性肝损伤模型是通过给予动物不同的物理性因素,如电击、冷冻等,来诱导其产生肝损伤。

这种模型一般用于肝损伤的急性期研究。

三、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方面,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和转基因动物技术,研究者可以构建出更为理想的肝损伤动物模型,从而更好地模拟出人类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利用影像学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者可以对肝脏进行更为直观和准确的研究,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肝损伤的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还利用干细胞和干细胞衍生物,构建出更为完整和复杂的肝脏器官模型,从而更好地模拟出人类肝脏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改良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改良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朱强 王科 钱 晓锋 饶 建华 王 学浩 李相成 吕凌 张峰
利用 简易 胃造
【 要】 目的 摘
探 索建立简便和稳定 的酒精性肝病 ( L 的动 物模 型。方法 A D)
漏 的方法 , 将实验动物分为 四组 , 为正 常小 鼠( A组 n=1 ) B组为 胃造 瘘后 给予生理盐水 ( 2; n=1 ) C 2 ; 组为 胃造瘘后给予酒 精( 8g・ g ・ ) = 2 ; 1 k ~ d ( 2 ) D组小 鼠给予 自制 的 z Q液 ( 2 ) n= 2 。实验动态 观察 l , 2周 分别 在第 4周 、 、 、2周测 四组小 鼠肝重、 6周 8周 1 体重值并 检测肝脏 A T和 A T水平 , L S 同 时 收集肝脏标本经 H E染色后光镜观察肝 组织 的结构变化 。结果 C组模 型与 A组 和 B组 比较也 出 现不 同程度的肝脏损害 , 但损害的程度较 D组轻。D组小 鼠在 4周开始 出现 了肝细胞脂肪 变性 , 8周
(8g・ g ・ a ) ( 1 k ~ dy n=2 ) ru eeg e o maeZ u ( 2 ;G opD w r i Dhme d Q f i n=2 ) h i rA J ad v l d 2 .T el e I n v T
AS v l wee d n mial n trd fr 1 e k . T e mo s r m v r r u r a u e i e T l es e r y a c l mo i e o 2 w e s y o h u e fo e ey g o p we e me s rd l r v w ih 。b d e g t n e e t d lv l o T a d AS t h 6, 1 e k e p cie ywh n t e l e eg t o y w ih d d t ce e es f a AL n T a e4, 8, 2 w e s rs e t l e h v r t v i w r olce t t e s ne t . T e p t o o i h n e o h p t is e i oh g o p a b e v d e e c l td a h a l i e me h a lg c c a g f,e a i t u n b t r u s w s o s r e h c s

护肝酒精实验报告

护肝酒精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大蒜多糖与葛根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作用及其保护机制,以期为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体重18-22g。

2. 实验试剂:大蒜多糖、葛根提取物、酒精、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试剂盒等。

3. 实验仪器:小鼠酒精灌胃器、离心机、酶标仪等。

三、实验方法1. 建立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蒜多糖组、葛根组和混合给药组,每组10只。

模型组小鼠以酒精灌胃法建立急性酒精中毒模型,其他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灌胃剂量为20%酒精溶液,体积为10ml/kg。

2. 观察小鼠醒酒效果:记录各组小鼠的醉酒率、醉酒时间、血清AST和ALT活性。

3. 观察小鼠肝组织病变:取小鼠肝脏,制作肝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变情况。

4.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

四、实验结果1. 醉酒率:与模型组相比,大蒜多糖组、葛根组和混合给药组小鼠的醉酒率明显降低(P<0.05)。

2. 醉酒时间:与模型组相比,大蒜多糖组、葛根组和混合给药组小鼠的醉酒时间明显延长(P<0.05)。

3. 血清AST和ALT活性:与模型组相比,大蒜多糖组、葛根组和混合给药组小鼠的血清AST和ALT活性明显降低(P<0.05)。

4. 肝组织病变:与模型组相比,大蒜多糖组和葛根组小鼠的肝组织病变明显减轻(P<0.05)。

五、实验结论1. 大蒜多糖和葛根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具有显著的解酒作用,可降低醉酒率、延长醉酒时间。

2. 大蒜多糖和葛根可降低血清AST和ALT活性,减轻肝组织病变,具有一定的护肝作用。

六、实验讨论1. 酒精性肝损伤是酒精摄入过量或长期酗酒导致的中毒性肝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酒精性肝损伤造模

酒精性肝损伤造模

酒后饮绿茶对小鼠肾功能影响的实验性研究李佳陈路军陈洁徐立思齐慧娟陆妙君指导老师:黄品贤(上海中医药大学03中西(七)上海201203)[摘要]目的观察给最佳酒醉状态的小白鼠灌茶对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检测给小白鼠0.15ml/10g白酒后20min灌入低、中、高浓度茶、解酒阳性对照药枳椇子各0.20ml/10g,连续7天后血肌酐、血尿素蛋及尿蛋白含量。

结果⒈高中浓度茶组、模型组的尿蛋白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⒉各组生存曲线比较的Log-rank检验结果:χ2=20.39,P<0.01。

⒊肾脏病理改变:低浓度茶组小鼠肾小球、肾小管未见明显病变,但间质血管扩张充血明显,有较多量红细胞漏出,可见炎症反应,间质未见纤维化;中浓度茶组肾组织结构完整,肾小球、肾小管未见明显病理变化,间质未见明显充血,少量红细胞漏出,间质未见纤维化;高浓度茶组肾脏组织结构与中浓度茶组接近。

阳性对照组肾组织结构基本完整,肾小球、肾小管未见明显病理变化,间质少量充血。

结论根据尿蛋白、实验小鼠的生存曲线分析、肾脏的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得出:⒈酒后饮茶均可导致小鼠的死亡,但是酒后高浓茶对肾脏的损害作用最小。

⒉酒后饮淡茶及阳性解酒药枳椇子能起到一定解酒作用,但对肾脏有明显的损害。

但本次实验由于死亡率高致样本含量不够,确切的结论有待继续研究。

[关键词]酒,茶,小白鼠,肾功能,病理学在中国,茶能解酒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的说法。

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用绿茶来帮助消食解酒,且认为茶越浓解酒效果越好。

人们认为,饮茶能够使人大脑兴奋、清醒,酒后饮茶能够让被酒精冲昏了的头脑清醒一些,从而达到“醒酒”的效果。

但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过量饮酒后饮茶对肾脏有害无益。

其理论依据为:绿茶的主要成分茶碱有利尿作用,浓茶中的大量茶碱更能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促使尚未分解的酒精代谢产物——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而乙醛对泌尿系统有很大的损害作用。

本实验采用56度白酒以最佳致醉量对小鼠灌胃后,用等量不同浓度的绿茶及阳性对照药物枳椇子对醉酒小鼠进行灌胃的方法,通过检测鼠尿中的尿蛋白、血样中血肌酐、尿素氮指标及对肾脏组织病理切片的观察,对以上两种观点的正确性作出验证。

麦绿素对小鼠酒精肝性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麦绿素对小鼠酒精肝性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查结果表明 , 所试 麦绿素各剂量对酒精 肝性损伤模型 小鼠
能 的作 用。
I关类 伤码 键号8性标: 中:2 损识 图 绿5 文 鼠 分 素5 ;A 词:精 献 麦; 小 R肝 酒 .

麦绿 素系从 大麦 嫩 叶 中提 取 出的绿 色 粉 末 ,
霎目内起 绿、究继成 r有 的蛋维开质绿道 前 植 对生矿 、素了 丰外 白 素物,报 富 物 麦素研叶 等: 国兴 、 发 相
测定试 剂盒 、 S G H测定 试剂 盒 购 自南 京建 成 生 物工
程研究 所 ; G测 定试剂 盒 购 自浙江 东瓯生 物工程 有 T
限公 司。
1 5 检 测 指 标 .
雄 性 昆明种小 鼠共 5 O只 , 洁级 , 重 1 2 清 体 8~ 2 g 由浙 江省 医学 科学 院实验 动物 中心提供 。动 物合 , 格证号 : 医( )O 3一O 0 。按 体 重将 动 物 随机 浙 动 20 (3 ) 分 为 5组 , 即空 白对照组 、 型对照组 和 高 中低 三个 模 剂 量 组 ( 别 灌 胃给 予 麦 绿 素 粉 15 2 0和 4 0 分 l 、3 6
馏 水溶解并 定容 至 2 0m , 2 . m , 为 高 o l 即 5 0 m l此
以 72型分 光光 度 计分 别 测 定பைடு நூலகம் 白管 、 准 管和 测 2 标
定 管 吸 光 度 。 以 下 列 公 式 计 算 肝 组 织 中 M A 含 D
量 : 组织 中 MD 肝 A含量 =( 测定 管 吸光 度 一空 白管
誉 绿素具有抗疲劳、 抗氧化等功能¨。本文观察了
绿素 对小 鼠酒精肝 性 损 伤 的保 护 作 用 , 以期 为 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精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陶伦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05期
【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酒精性肝损伤即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疾病。

在世界范围内AL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筛选有效的防治药物,寻找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就建立ALD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赵静波等[1]按0.7 ml/(100 g•d)56度白酒灌胃大鼠,2次/d,酒精腹腔注射组按2 ml/(100 g•d)注射18%的乙醇溶液2次,持续10 d。

结果表明白酒灌胃优于酒精腹腔注射。

赵敏等[2]采用12 ml/kg 1次灌胃50%乙醇后禁食4、6、8、10、12、16、20和24 h,结果表明禁食16 h后模型组血中TG含量显著升高,HDL值显著降低,病理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加重。

2 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2.1 Liber-Decarli模型 Lieber-Decarli等[3]提出全营养素的酒精液体食料,研究发现酒精性脂肪肝的严重程度与食料中脂肪含量有关。

此模型简便易行,形成率高及稳定性好,但动物须单独饲养,成本较高,不能保证较恒定的酒精摄入量。

2.2 Tsukamato-French模型 Tsukamato等[4]给大鼠手术置入胃管,持续注入含乙醇的液体食料。

研究发现液体食料中脂肪量及种类与ALD形成有密切关系。

该模型病变符合进行性ALD演变规律,造模效果好,实验重复率高,但酒精不符合正常摄入过程,技术要求高、维护复杂、成本高,且至今尚未形成酒精性肝硬化模型[5]。

朱强等[6]改进Tsukamoto-French的方法,将胃管直接经背部引出。

该模型可根据实验对肝脏损伤的不同要求随时调整剂量和造模时间,造模成功率高、模型稳定、成本低。

2.3 直接饮用酒精王晓红等[7]给SD大鼠自由饮用酒精饮料,酒精浓度从5%开始逐渐递增至40%,每个浓度均持续1周,40%持续4周,造模时间共12周。

此造模方式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发病过程相似,简单易行,但不易控制酒精摄入量,难以保持血醇浓度,造模时间较长,成功率不高。

2.4 酒精灌胃赵初环等[8]予大鼠灌胃浓度递增的52%白酒,11周起改用自由饮酒,12周后模型组血清AST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白蛋白水平、白球蛋白比例明显下降,肝脏组织有炎症、坏死和轻微脂肪变性、纤维化。

此模型接近人的饮酒习惯,且造模方法简便易行、费用低。

2.5 酒精食料加辅剂模型冯志强等[9]采用高浓度酒每日灌胃,增加食物中脂肪含量、增加铁剂的方法。

结果造模2周后可见肝脏轻微脂肪沉积,3周后中度脂肪肝,4周后重度脂肪肝病变,肝指数明显增大。

原海忠与韩刚等[10,11]采用酒脂乳10 ml/(kg•d)灌胃,实验6周后模型组肝指数、TG、GOT、GPT明显升高,肝组织匀浆中SOD活性明显降低,MDA
含量明显升高。

谢超敏等[12]采用灌服55度白酒并饲高脂饲料,4周后测定的各项指标值都证明了模型成功建立,而且实验造模时间提前了8周。

Yokoyama等[13]给豚鼠腹腔注入血红蛋白-乙醛加合物后,以15%酒精为唯一饮料,40 d后出现肝细胞坏死伴炎细胞浸润,90 d 时出现门静脉周围及中央静脉周围重度纤维化,且在肝纤维化部位可检测到乙醛加合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研究人员不断改进造模方法,为更好地研究ALD的发病机制、探讨其有效的防治措施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静波,王泰龄,张晶,等.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分析.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96,10(1):17-20.
[2]赵敏,黄俊明,谭剑斌,等.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动态研究.毒理学杂志,2010,24(5):378-380.
[3] Lieber CS,Decarli LM.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mount of dietary fat and severity of alcoholic fatty liver.Am JClinNutr,1970,23(4):474-478.
[4] Tsukamoto H,Towner SJ,Ciofalo LM,et al.Ethanol-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rats fed high fat diet.Hepatology,1986,6(5):814-822.
[5]王玲,孙妩弋,姜玲,等.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安徽医药,2010,14(7):745-748.
[6]朱强,王科,钱晓锋,等.改良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临床医学医师杂志,2010,4(9):1532-1536.
[7]王晓红,汪思应,黄德武,等.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的建立及与瘦素关系的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3(11):1537-1538.
[8]赵初环,卢中秋,李惠萍,等.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的建立.浙江临床医学,2007,9(4):435-436.
[9]冯志强,沈志祥,谭诗云,等.大鼠急性酒精性脂肪肝造模方法的改进.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11(8):1189-1192.
[10]原海忠,韩刚,董月,等.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7):3350-3357.
[11]韩刚,姚国贤,原海忠,等.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5):500-503.
[12]谢超敏,谭巧燕,饶子亮,等.结合高脂饲料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的研究.实验动物科学,2009,26(3):11-13.
[13] Yokoyama H,Nagata S,Moriya S,et al.Hepatic fibrosis produced in guinea pigs by chromic ethanol administration and immunization with acetadehyde adducts.Hepatology,1995,21(5):1438-
1442.
(收稿日期:2010-12-23)
(本文编辑:王春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