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实施创新

合集下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
一、背景和意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性规划,是国土空间开发
的重要战略性规划。

在当前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以及面
临的环境、资源、生态等问题的挑战,需要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适应新形势下城市发展的需要。

通过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切实解决当前各种问题,如
土地过度开发、城市用地过度集中、资源浪费等,合理规划土地利用,达到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结
构等目的。

二、修编目标
本次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是:
1. 制定城市空间发展总体框架,规划城市总体用地布局与城市
发展的空间结构;
2. 加强区域发展统筹,促进协同发展,构建城乡有机结合的空
间格局;
3. 保障公共资源供给,建立社会公平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土地利
用格局;
4. 引导和规范城市空间布局和地域空间结构调整。

三、修编工作范围和内容
1. 修编对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影响因素及修编建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影响因素及修编建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影响因素及修编建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依据。

第一、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对加强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导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以日照市为例,就出现了控制指标偏紧、规划落实不到位、规划适用性不足等诸多问题。

综合分析,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

自1998年以来,日照市经济投资规模逐年递增,建设用地数量明显增加。

建设用地规模与耕地保护等主要规划指标受经济建设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预期,规划的落实受到了严重影响。

技术因素。

由于受数据约束与理论研究限制,规划方法实用性不强,导致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难以兼顾政策目标与土地利用现实。

同时,规划的灵活度也严重不足,无法落实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政策体系。

政策因素。

土地产权边界不清与产权主体模糊是当前存在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使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主体-地方政府行为发生偏离,同时也使规划缺乏民众监督的支持,违反规划用地的行为时有发生。

针对此,特提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建议:修正当前规划管理方式。

地方对规划发展空间的期望与上级的规划控制要求有很大的现实差距,必须对目前的规划修改管理方式进行修正,以求达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拓展建设用地空间。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目的是要为2005-202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找出发展的空间。

在土地各类规划空间不能改变和突破的情况下,要通过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政策,将规划修编与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达到拓展用地空间的目的,同时又能完成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保有量的任务。

日照市在此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2008年研究制定了《日照市建设用地置换暂行办法》,并在全省率先编制了市、县(区)两级《农村建设用地挖潜利用规划(2006-2020)》,规划拆旧项目1939个,拆旧面积1426.96公顷,实施后扣除安置需要,可复垦整理出耕地面积10409.3公顷,增加的建设用地面积相当可观。

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划部门按照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和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对一个地区(包括城市、乡镇、农村)确定土地利用类型、条件和方式等方面的规划。

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调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一、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一般涉及到市场调查、资料收集、方案设计、项目论证、评估审批等多个环节。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流程。

1、市场调查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之前,有必要对该地区的发展前景进行市场调查。

通过调查,可以对市场的需求、资源以及环境状况进行了解。

同时,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资源供给情况,制定出适合该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

2、资料收集资料收集是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步骤。

政府、企业、居民社区等部门提供的有关信息和数据,构成了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

这些数据和信息包括土地类型、土地质量、地形地貌、气候状况、自然灾害情况、人口、交通、建筑要求等等。

3、方案设计方案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到地区的整体规划、市场需求、生态环境等方面。

该阶段需要将各种因素纳入考虑,确定相应的土地利用模式,并制定出合理的宏观布局。

以及如何计划不同区域和地段的土地使用类型(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农业区、生态保护区等)的安排和相应的使用要求。

4、项目论证根据方案设计,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相关政策、法规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如果规划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

除了经济、技术和环境方面的论证,还需要进行社会和政治因素的考虑。

5、评估审批当初步确定规划方案后,需要对其进行评估。

针对规划方案中的矛盾和冲突进行处理,确定最终的规划方案。

评估的结果对规划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审批,将制定的规划方案具象化,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只是过程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实施规划。

浅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措施

浅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措施

浅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措施摘要:当前,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土地,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基础,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依据,其实施涉及方方面面,需要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多种手段,制定切实有效的实施机制,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从而实现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

本文在此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如何有效落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了几个重要措施。

关键词:土地;总体规划;问题;实施措施前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集约节约用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作为协调各行业、各部门经济活动综合平台的土地规划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以保障土地规划的作用充分发挥。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土地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基础,包括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等。

土地利用规划在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让土地用途的管制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得到顺利的实施。

要综合运用先进的、适应现阶段发展的规划理念指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督反馈全过程,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衡量标准,科学评价,以期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要求首先要通过县级下达强制性控制指标来约束建设用地的增长,保护耕地红线不减少。

其次,调查研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确定规划目标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保护阶段任务。

最后,进行规划的方案的编制,以基本农田的调整和划定为重点,进行土地利用分区,并合理安排好建设项目的用地,调整土地利用布局,将指标分解到各乡镇,落实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最后成果检验,依法公告。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及建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及建议

探索与创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及建议廖磊(长沙市天吉土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0)摘要:在经济发展背景下,逐渐暴露出土地问题。

为了全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注重土地总供给、总需求平衡,优化土地结构。

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才可以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长期以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属于重要研究内容,不仅包含土地资源利用,还包含土地资源保护、计划土地资源使用。

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综合考虑生态理念,实现社会、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F30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2)01(b)-0186-03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for General Land Use PlanningLIAO Lei(Changsha Tianji Land Planning and Consulting Co.,Ltd.,Changsha,Hunan Province,410000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land problems are gradually exposed.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ll walks of life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The overall land use planning pays attention to the balance of total land supply and total demand,and optimizes the land structure.Only by ensuring the scientific of overall land use planning can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tability be maintained.For a long time,the overall land use planning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which not only includes the use of land resources,but also includes the land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the planned use of land resources.When carrying out the overall land use planning,we should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 ecological concepts to achiev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nature.Key Words:Land use;Overall planning;Problems;Measures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环境保护,更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方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方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方案一、修编背景和目的1.1 修编背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通过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明确土地合理利用的目标和原则,制定出统一的规划方案,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综合规划的过程。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根据上级规划要求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需要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更好地指导土地开发和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修编目的本次修编的目的是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和更新,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减少土地浪费;•完善土地保护与利用的制度和政策措施;•加强对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二、修编原则2.1 基本原则本次修编的工作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国家法律法规的合规性原则,确保修编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公众参与原则,促进公众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参与和监督,增加规划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综合平衡原则,协调解决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2 修编原则本次修编的工作要遵循以下修编原则:•科学性原则,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可操作性原则,规划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实施和监督;•可行性原则,规划方案要有较高的可行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规划目标;•经济性原则,规划方案要在保证效益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资源和资金的投入。

三、修编内容和工作步骤3.1 修编内容本次修编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现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土地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2.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政策进行评估和修订;3.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和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4.对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进行重点规划和政策指导;5.对土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政策和措施进行完善和优化;6.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的长效机制和监督体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

协调与衔接
加强与相关规划的协调和衔接,包括城市 规划、农业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 确保各项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
制定方案
根据现状分析和目标任务,制定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修编方案,包括总体布局、用地 规模、用地结构、空间管制等。
工作方式与方法
采用信息化手段
利用GIS技术、遥感技术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加强公众参与作的 公开性和透明度。
注重科技创新
加强科研合作,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和方法,提高修编工作的科技 含量。
04
资源环境评价与决策分析
资源环境评价
01
自然资源评价
评价土地、水、生物等自然资源 的数量、质量和分布特征,分析 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提供必要的经费和人力资 源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 顺利进行
保障措施
01
03 02
实施保障措施与监督机制
•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公众对规 划修编的认知和参与度
实施保障措施与监督机制
01
监督机制
02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规划修编 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
03
鼓励社会监督,对违反规划的行为进行举 报和查处
修编工作的重要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是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 重点工作,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 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修编工作的成功实施将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和国土安全,有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有 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0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
汇报人: 2023-12-08
目录
• 引言 • 修编工作基础 • 修编工作方案 • 资源环境评价与决策分析 • 实施与管理 • 结论与建议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重点及创新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重点及创新

现控 制建设 用地 和 占用耕地规模 , 间布局 形态可依程序在扩展 边界 内
Sp ci a e e al p P
专稿 圜
发挥 农 地 多重 功 能 ,拓 展 生态 空
促 进 节 约 集 约 ,形 成 合 理 用地 结 进 行 调 整 。 间 ,为 建 设 美 好 家 园奠 定宏 观 基 构 , 实 现转 变 用地 方 式 和 经 济 增 长 有 条 件 建 设 区土 地 用 于 规 划 础 。 方 式 的 目标 。 建设用地 区的布局调整 。符合规 定 2 4 系统 安排国土整治 . 2 2引导城 乡用地合理布局 . 的 ,可依程序 办理建设用地 审批手
合 利 用 分 区 、土 地 利 用 功 能分 区 、
设。
设用地 总量 控制为主要手段 ,系统 制线型基础设施 和独立建设项 目建 安 排 国 土 整 治 工 程 ,增 加 耕 地 和 绿
色空 间 ,合 理调整建设用地布局 ,
自然 保 护 区 核 心 区 、 森 林 公 园 、列 入 省 级 以上 保 护 名 录 的 野 生
国 土 整 治 以 优 化 土 地 利 用 空
在规划修编过程 中,通过合理 续 ,同时相 应地 核减允许建设 区用 进 行 规 划 空 间分 区 、 科学 划 定 基 本 地规模 。规 划期 内建设用地扩展 边 农 田保 护 区 、确 定 城镇 村 建 设 边 界 界原则上不得调整 。 限 制 建 设 区 内 土 地 主 导 用 途 来引导各类用地 空间布局 。有效协
城 镇 村 建 设 扩 展 边 界 示 意 图
2 0 I Roecmsca 司 上 滹 5 0 .Nu eu nlfl 寸 司 赘 锰希 13a srE oc h co 。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新一轮规划修编重大 问题的思考
规划修编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国办[2005]32号文件
1.
2.
3. 4. 5. 6.
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问题 促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问题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问题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问题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强化规划管理保障措施问题
1、 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
3)按土地环境承载能力和已开发利用程度设定
以合理配置土地利用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以引导土地利用活动促进资源环境和谐统一 以合理安排土地利用时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6、总体规划修编的主要目标

耕地过快减少得到有效控制 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土地利用布局得到合理调整 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土地整理复垦得到全面推进 土地退化与污染的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土地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得到不断完善

用地集约度

2)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大城市战略


自我增殖及生长 效益高、成本高 大城市病、贫困化
自我增殖及生长难 效益低、成本低 城市群,特别是“星系”式的城市群,“以大带小”

小城镇战略


个人想法

3)布局及土地配置

布局

存在同心圆、扇形、多核心等理论

从伸展轴的组合关系、用地聚散状况、平面几何形状三要素看:
从五个方面考虑保护耕地(1)

粮食安全(95% 自给)-----资源基础

耕地理论需求:18.37亿(2004),18.24亿(2010),18.5亿(2030) 国内供给:急需时: 4万车皮粮/天(占铁路运力的90%) 国际供给:缺米、多面

经济和社会安全------最大的弹性就业岗位


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剂------用途刚性而非价格 制约


用地方式转变 抑制建设用地的过度需求 节约集约用地的倒逼机制 产业结构调整
2、 促进节约和集约用地
1)各类、各业用地均衡协调

合理规模

建设用地 10-30%? 林地 40-80% ? 耕地 10- 40%?

建设用地均衡比例


4、新一轮规划修编的方针

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

贯彻国策为优先目标 社会经济的主要载体、用地矛盾的主要方面

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


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

实现科学发展,最终解决用地矛盾的根本途径
5、总体规划修编的原则

以统筹安排各类土地规模保障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主 要 内 容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体系
二、新一轮规划修编重大问题的思考
三、各类用地规模的规划原则和方法
四、各类用地布局的规划方法和手段
五、城乡建设用地挂钩优化用地布局
六、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概念和体系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本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精准的技术科学,更是深奥的决

国际惯例:建设用地面积 <30%? 英国6%;韩国 6%,计划 11%;荷兰 15%; 香港22%;上海27%;我国 31.76万平方公里,3% 实际比例与区域面积有关
2)土地利用的合理密度

决定建筑密度的关键因素----交通

目前:老城区过密;平均容积率<2,但交通运转组织困难 新城区贪大求洋;平均容积率<2,过疏; 开发区铺张浪费,平均容积率0.5~1, 过早高密度----城市更新困难,地产经济无法良性循环
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先东后西,先城后乡
摒弃区域产业雷同,过度竞争

区域分工及产业协作


产业梯度转移

顺应产业调整和转移,还是阻止
协调发展是建立在非均衡发展战略基础上的,形成区域分工及 协作

区域协调发展

2)土地资源禀赋不同区域的差异利用政策



土地多、耕地多-----宽松 土地多、耕地少-----少占耕地 土地少、耕地多-----退耕、休耕 土地少、耕地少-----少用
2.
落实用途管制,促进节约集约

3.
部署国土整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改善生态环境和宜居家园的基础性措施
对经济运行的资源总体消耗量长期控制
4.
调控资源总量,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体系
1)五级规划体系

全国、省级、地市级、县级、乡镇级
2)各级规划作用和重点

全国规划和省级规划-----规模控制 用地规模总量控制 用地规模的区域分配和分区管制 地市级和县级规划-----空间布局 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 各类用地的结构、比例安排 乡镇级规划-----用途管制 地块用途管制 法定图则和规则
策科学,准确地说是一门以决策为导向,以技术为基 础的空间统筹学。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统筹各类土地规模、比例和空间 布局的工具,是落实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构想的用地预
安排,是社会各方在土地统筹和用地诉求之间相互博
弈的最终产物。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作用
统筹各类用地,促进经济合理发展

1.
发展用地的构想和预安排 用途管制制度在数量和空间上的体现
第一大产业 农村的社会保障 建设用地缓慢释放------避免同时代建筑的雷同,同步折旧 建设空间预留

建设用地战略储备-----后备资源

从五个方面考虑保护耕地 (2)

宜居环境基础----具生态功能田园城乡格局


雨林 〉疏林 〉湿地〉水田 〉草地 〉旱地 〉未利 用 〉建设地 基本农田进城、休耕、优化布局

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的用地合理搭配

3)土地的合理、优化的布局

各类土地的分布及格局 建设用地的空间形态----集约用地的重要方式
3、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
1)城乡容量不足;20%(60’s)~55%(2020) 八亿人口在农村----常量? 大城市 〉中城市 〉小城镇 〉乡村 70-100 90-120 100-140 120-180平方米/人

集中形(单中心式----大饼式) :块状、带状、指状 组群形(多中心式----组团式):双城、带状组合、散点星状

几何形态


单核点状、带状、多核组合团状、星状、轴向发散状 等图形 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公众拥戴
4、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1)经济发展区域的土地配置…..要有利于:

非均衡发展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