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外文化礼堂解说词

合集下载

校园文化建设解说词

校园文化建设解说词

校园文化建设解说词各位领导、老师:上午(下午)好!我叫,是校园文化解说员。

我很荣幸,能给各位老师介绍我校的校园文化。

本学期,我们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以营造外在文化环境为主,围绕一个“雅”字,进行立面文化、走廊文化和班级文化的建设。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我校的立面文化。

我们小学共有三幢教学楼,南边的行政楼、中间的教学楼、北边的食堂综合楼,分别美其名曰“童雅楼”、“童真楼”、“童趣楼”。

这三幢楼楼名凝结着我们全体师生的智慧。

我们每一个学生只要一读楼名,就能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对我们的浓浓关爱,就能想象到在舒家小学学习和生活的种种快乐。

这三幢楼的西立面图案的总设计师是我校的竺科杰老师。

图案设计几经易稿,每一次变动,都是竺科杰老师通宵达旦的呕心沥血之作。

设计花时达三四十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饱含深意的精美图案。

行政楼取名为“童雅楼”,主题词为“润泽教师生命:雅志、雅兴、雅量、雅行”,墙面主色调采用深沉而淡雅的蓝色,整个画面犹如宁静的深海,给人一种宽广和包容的感觉。

墙面自上而下分别由一本翻页的书籍,一盘博弈中的围棋,一座古老的城堡和一位庄重的骑士组成。

这些元素不仅用自己的色彩点缀着西面的墙壁,更是将各自所体现出来的内涵铭刻在墙面上,用不同的方式阐述着“雅志、雅兴、雅量、雅行”这八个字,随时作为一种学校的文化和精神指引着教师的方向。

瞧,这“一本翻页的书”,意味着我们的老师必须博览群书,先自我提升充实,只有不断站得更高,方能育得后来人。

可以表示这个图案的文字为“雅志”。

“一盘博弈的围棋”,以围棋作为教师雅兴的标志。

兴趣爱好陪伴人生左右,学高为师,育人者不但要有丰富的智慧,更是要有高雅的爱好,在这些爱好中丰富自己的阅历,提升自身的品味,而围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

它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有着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意识的特点。

希望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爱好,更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各种兴趣爱好丰富自身的内涵,打造出一个拥有阳光般的教师。

横渡村文化礼堂解说词.doc-江山市文化礼堂

横渡村文化礼堂解说词.doc-江山市文化礼堂

横渡村文化礼堂解说稿尊敬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您莅临我们坛石镇横渡村参观、指导文化礼堂建设。

在此,我谨代表横渡村的父老乡亲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参观横渡村文化礼堂建设情况。

说得不当之处,敬请多多指教。

说到“横渡村”,大家是否想到了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著名山水诗《滁州西涧》中的句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我们横渡村似诗中意境深幽的有韵之画,村名为何取“横渡”,是因为以村南田垄中横一土墩,形似河中之渡船,故称为横渡。

全村区域面积12.0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52.5亩,山场面积11880亩,水域面积105亩,全村下辖村民小组17个,702户,2349口人。

大家看,这座宏伟的建筑就是我们村的文化大礼堂。

今年,在市委宣传部的关心指导下,我村投入80余万元,对村老大会堂进行改建、翻修,老大会堂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筑面积720平方米,是当时“农业学大寨”的产物。

目前,这座改建一新的礼堂精气神十足地呈现在村民面前,村民们茶余饭后又多了一个学习、休闲、健身、聚会的好去处。

该礼堂共三层,“幸福乡村大舞台”、“特色产业微展厅”、“科普知识展览馆”为各楼层的主题。

各位领导,我们先到礼堂大厅看看,门厅内,我们展示了村史村情、乡风民俗、美好家园版块。

“村史村情一”版块展示了横渡村的村庄介绍、历任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及荣誉情况。

横渡村于2008年由原横渡乡所属横渡、中心、际上三村合并而成。

原属横渡乡所辖,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由坛石镇所辖。

“美好家园”版块展示了我村的村容村貌及特色产业。

近年来,横渡村坚定不移地贯彻“生态立村、特色强村、产业富村”发展战略,按照中国幸福乡村建设要求,在现有基础上,将进一步优化发展和偕生活环境,提升构筑特色产业平台,大力发展白银耳鸡、毛竹等产业,积极创造条件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

全村人民将同心协力建成一个全新的中国版美丽乡村。

《古城文化客厅》解说词141009

《古城文化客厅》解说词141009

《古城文化客厅》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欢迎来到开封古城文化客厅厅参观指导。

古城文化厅位于碧波荡漾的龙亭湖畔,紧邻六朝皇宫龙亭。

整个文化客厅契合古城开封的“宋韵彰显、亲切温润、外在古典、内在时尚”的人文诉求。

一楼序厅-1走进序厅,映入眼帘的是“大梁汴观”的浮雕。

整个铸铜浮雕用色考究、层次分明、意蕴深远,涵盖了古城开封的铁塔、龙亭等代表建筑,是文化客厅的迎客名片之一。

浮雕两侧是“半城碧水黄河源四河五湖绮丽洗练尽显汴梁水城风情、满城菊香宋韵根千头万朵纤秾冲淡都道东京阆苑奇葩”的对联,是对“大梁汴观”浮雕的具象诠释。

说到典型建筑,就要提起代表开封“仁、义、勇、信”人文精神的鸡爪牌坊。

浮雕下方的全木质手工鸡爪牌坊,仿制山陕甘会馆的“关公牌坊”,因形似鸡爪,故称鸡爪牌坊。

此牌坊由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程民生先生提出,开封民间著名工匠耗时数月精制而成。

关于鸡爪牌坊的兴建,有段民间佳话:清乾隆年间,山陕甘籍三地商人筹建会馆,求关老爷庇佑,扬言要为他建一座独一无人的牌坊,并公开招标。

开封的一绰号“神雕手”的年轻人准备投标,但是设计了数十种,都觉得拿不出手。

“神雕手”到大兴国寺的斗鸡场观看斗鸡状元选拔大赛,一只号为“猛张飞”的斗鸡,打败了所有对手,当上了鸡王。

新晋鸡王护身乌黑,两腿粗壮,铁爪抓地,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威风凛凛。

“神雕手”盯着它发呆,眼前的鸡王在他眼中忽然变成了一座奇特的牌坊。

在会馆争标时,“神雕手”造型奇特的模型获胜。

不久,一座雄伟壮丽,形似斗鸡鸡爪的关公牌坊矗立会馆正中。

一楼序厅-2俗话说“高朋远方来,当以墨宝待”,这样方可显示古人君子之交的洁净品德和雅士之乐的行为标准。

开封素有“书画之乡”“宋词之都”的美誉,我们效仿古人,在古城文化客厅精心选取了宋代最为著名的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一来款待至宾远朋,二来诠释和构建整个序厅的古色古香、翰墨书香的悠远意境。

序厅,开门迎客,用最具开封的人文特色,欢迎各位领导的到来。

文庙导游词开场白

文庙导游词开场白

文庙导游词开场白文庙的悠久历史和古香古色是令人期待的。

yuwenm小编整理了文庙导游词开场白,欢迎欣赏与借鉴。

文庙导游词开场白【篇一】吉林文庙位于风景秀丽的松花江畔,是吉林省最著名的古曲建筑群。

吉林文庙南北长221米,东西宽74米,占地16364平方米。

主体建筑按正南北中轴线排列。

院内共有殿堂、配庑64间。

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

吉林文庙规模之宏伟、建筑之精细、工艺之精巧,不仅在东北三省数一数二,而且在全国也相当有名。

吉林文庙的前身是乾隆元年(1736年)由乾隆皇帝亲下圣旨兴建的。

1907年,吉林巡抚朱家玉和提学使吴鲁,鉴于原来的文庙殿堂简陋,不足以尊孔展敬,遂聘江苏训导管尚莹去江宁考察文庙(即南京夫子庙建筑),取回图样,在朱家宝的主持下,于东莱门外择定新址(即现址)拓地兴修,经两年多的时间,于宣统元年(1909年)文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崇圣殿、大成门和东西配庑和围墙等全部建成。

文庙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构成三进院落。

院外最南面的垣墙称照壁。

此墙比其余三面的墙高大、坚厚,长30米,高5米。

据说当地不出状元不能将照壁辟为大门。

因吉林文庙落成后已废除科举,所以清至民国年间一直没有开辟正门,人们进出文庙只能走东西辕门。

照壁前面东西建成有砖楼各一,其中有“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石碑二,以示路人对孔子的尊崇。

东西辕门呈牌楼式建筑,为木柱、锡顶、瓦盖,对开红漆大门,其上分悬吉林提学使曹广桢书写的“德配天地”、“首冠古今”匾额,每年的祭孔活动都要从此门进出。

泮池,是用青砖砌成,形如弯月,故又称月牙池。

状元桥,是花岗岩石构筑的单孔雕栏拱桥,横跨泮池之上,据说只有状元才有资格从此桥上通过。

棂星门,在状元桥的北面,是一座由四根花岗岩石柱组成的牌坊,每柱顶端均有“神兽”,牌坊的横梁正中有“棂星门”三字。

所谓“棂星”,即是古代传说的“文曲星”,让“文曲星”和“神兽”为孔子守大门,是将孔子神化的象征。

楼星门之后有石碑两通。

重庆市大礼堂导游词

重庆市大礼堂导游词

重庆市大礼堂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来宾们,大家好!欢迎您来到重庆市大礼堂,我是您的导游。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座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首先介绍一下大礼堂的基本情况。

它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建于1951年,是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座现代化革命纪念馆,也是全国最早的大型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之一。

大礼堂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拥有4600个座位,是一个容纳大量观众的会议展览中心。

大礼堂的建筑风格是中西结合的现代主义风格,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杏花楼。

它的外部设计采用绿色的陶瓷砖和曲线形的玻璃幕墙,创造了一种动态和流畅的美感。

除了作为文化活动场所外,大礼堂在中国历史上也拥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它曾是中央人民政府的办公地点,1955年曾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宣告了中国政治制度的转型和变革,是中国新政治体制建设的开端。

此外,在大礼堂的内部,我们可以欣赏到众多的艺术品和文物。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大礼堂中央大厅的“双创”雕塑。

这座巨大的钢铁雕塑体现了两条被剥夺了稳定的家庭的工人和农民手牵手共同建设新中国的情景。

它也成为了中国新政治体制和社会正义的象征之一。

此外,还有很多雕塑和壁画,它们的主题都涉及到中国新政治体制、劳动阶层的崛起和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这些艺术品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也见证了中国艺术的创新和进步。

最后,我希望您在参观大礼堂时,能够感受到这个场所所带来的历史、文化和政治价值。

感受到中国新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的巨大成就和进展。

同时,也欣赏到了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卓越创造,以及艺术和政治的交汇融合。

谢谢大家!。

介绍农村文化礼堂解说词范文

介绍农村文化礼堂解说词范文

介绍农村文化礼堂解说词范文英文版Rural Culture Auditorium IntroductionThe rural culture auditorium is a place where the traditions and customs of the countryside are celebrated and preserved. It serves as a hub for community gatherings, performances, and educational events that showcase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of rural life.One of the key features of the rural culture auditorium is it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which is designed to reflect the unique style of the local area. The building is often constructed using locally-sourced materials such as wood, bamboo, and thatch, and is adorned with intricate carvings and decorations that symbolize the values and beliefs of the community.Inside the auditorium, visitors can find a variety of exhibits and displays that highlight the history, art, music, and cuisine of the region. From ancient artifacts and traditional crafts to folk songs and dance performances, the auditorium offer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rural culture and traditions.In addition to serving as a cultural center, the rural culture auditorium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our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By attracting visitors from near and far, the auditorium helps to generate revenue for local businesses and create opportunities for cultural exchange and collaboration.Overall, the rural culture auditorium is a vital resource for preserving and promoting the unique heritage of rural communities. It serves as a focal point for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events, and helps to ensure that the traditions and customs of the countryside continue to thrive for generations to come.中文翻译农村文化礼堂介绍农村文化礼堂是一个庆祝和保存乡村传统风俗的地方。

清湖镇花园岗村文化礼堂解说词

清湖镇花园岗村文化礼堂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莅临花园岗村指导参观文化礼堂建设。

我是解说员王琳玲,如有表述不当的地方请多多指教。

今年以来,在市委宣传部的关心指导下,我们村投入资金20多万元,因地制宜,对原有的村委办公楼、文化活动广场、农家书屋等资源进行整合,建成一个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科技知识、举办文化活动、休闲锻炼健身于一体的“文化礼堂”。

大家看这一幅幅美丽的江山风景墙绘,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仙霞古道等景点一一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当然,还有我们清湖镇自己的历史遗迹:有始于4000年前的和睦彩陶,仙霞古道必经之路、记录着清湖码头繁华印记的清溪锁钥,走在这里犹如倘佯在世外桃源。

大家在欣赏的同时,听我介绍下我们村的文化礼堂建设,我们是以“移民客家文化”、“农家乐旅游文化”为主线。

大家现在看我们的后面,马路对面风格独特、古色古香的建筑就是被评为四星级农家乐的移民山庄,创建于2010年1月,营业面积600平方米,可一次性可容纳500个人共同就餐。

(重点)大家和我一起举目望去,这条绿村成荫的村道两边正是我们的文化长廊,里面的内容分为村史村情、乡风民俗、最美人物和美好家园四个部分,为了使版块有整体性,我们并没有按顺序排列,首先,在我们右边的是我们村史村情,左边是美好家园。

我们先来说说“村史村情”这版块,他们展示我们村的建村历史和发展历程。

花园岗村是库区移民新建村,2001年5月,原定村乡日西山村东岭口、梅溪口、东岭坑四个自然村共100户,361人,全部移民到这里,成为花园岗村的首批村民。

我们村的大部分村民都是从江山市最偏远、最落后的山村里搬迁出来的,建村初期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白手起家”。

可是花园岗人,人穷志不穷。

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全村人民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锐气,按照“生态立村,工业强村、旅游旺村”的发展思路,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使昔日的黄土荒坡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幸福乡村。

目前,村里共有欧派门业等工业企业11家,年产值超2亿元;推出“中国幸福乡村浙江江山农家乐三日游”活动,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以上。

梦开始的地方校园文化建设解说词

梦开始的地方校园文化建设解说词梦开始的地方校园文化建设解说词范文一、迎检路线及介绍重点凤凰山校门(题词及校门造型)――学校操场(古诗词文化墙和教学楼名字由来)――代英楼底楼门厅(两侧学校精神文化栏标志)――与天府中学共用操场(阳光体育锻炼与社团开展)――参观1.7班教室(个性班牌、课表、“七优星”框及室内文化)――代英楼右楼梯间随上至三楼(参观学校部分百名特长之星)――参观学校三年级语数办公室(年级思想及文化布置)――转至子俊楼二楼上至六楼(参观大会议室、实验室、舞蹈室、音乐室、电脑室、阶梯教室等各教室)――由六楼转至代英楼六楼(参观图书室、科技室、电脑机器人室等各专业教室)――小会议室(观看学校迎检专题片及迎检资料和听取汇报)――代英楼右楼梯下――学校升旗台拍照合影(参观浮雕)――主干道校门(看《泸师附小赋》)。

二、文化建设解说词1.开场白: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欢迎大家光临我校。

我是泸师附小教师(学生)×××,很荣幸由我为大家解说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座落在凤凰山上,凤凰山上那一棵棵挺拔的红樟树护卫着美丽的校园。

凤凰山的灵气滋养着泸师附小的学子们,他们勤奋,志存高远。

我校成立于1902年,革命先辈恽代英、李求实、肖楚女曾在这里从事过革命活动,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也是一所百年老校。

百年的历史传承,让泸师附小变得如此厚重;百年的文化积淀,让泸师附小风采依然。

2.上校门: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校的上校门,校门的造型设计以四本书的立式造型为主,在每一本书的书脊上我们都雕刻上了一句题词,这四句题词为“百年名校,百年树人,百年和谐,百年锦绣”。

这四句题词蕴含着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历程和办学成果。

它体现了百年名校的厚重与书香文化的渲染。

学校具有百年的办学历程,百年树人是我们担当的责任,百年和谐是我们追求的特色,百年锦绣是我们向往的一种境界。

在校门的右侧,是由我市著名书法家余安中老先生题写的校名,“泸州师范附属校”几个字苍劲古朴,与泸师附小的百年历程遥相辉映,一脉相承。

【精品文档】大礼堂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大礼堂导游词篇一:大礼堂导游词各位朋友,欢迎您来到山城重庆做客。

首先请大家注意我手中拿着的这个烟盒,您认识它吗?如今这座宏伟壮观、华丽典雅的建筑早已是家喻户晓;哪怕三岁孩童走过这里,也会抬起小手自豪地对您说:这就是重庆人民大礼堂。

常言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么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饱览它的雄奇和壮丽吧。

大礼堂建于上世纪50年代,占地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0平方米,总高65米,主体高55米,是新中国的十大建筑之一。

在1987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主编的《比较建筑史》一书中,它和其设计者张家德先生均名列第二;同时,它还是詹天佑工程奖,鲁班工程奖的获得者,这在重庆的建筑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朋友们,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古香古色、气宇不凡的牌坊。

上书八个金光灿灿的大字“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牌坊四列三跨,具有典型的明、清(来自:WWw. : 大礼堂导游词 )建筑风格。

它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的仿木建筑形式,飞檐翘角,古朴典雅。

穿过牌坊,宏伟的人民大礼堂就在我们眼前了。

首先我们踏上的这128级台阶,一共三层,由下至上,恰当地烘托出整个建筑的立体美感。

若无台阶,建筑则无所倚持,我国古代建筑结构由于受到木材长度、粗细、易燃等局限,因此单个建筑体不可能象希腊式、哥特式建筑那样建得很大。

而人民大礼堂则不然,沿山势修建,不仅地势高,而且有多级宽阔坚实的台基和石阶作为烘托,自然而然地避开了这一缺点。

台阶两侧的白玉兰灯柱宛如整齐的仪仗队在恭候您的到来。

白玉兰是春天的象征,聪明的设计者在这里则用它代表着解放后的重庆人民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来,大家随我走几步?站在平台前,您是否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礼堂主体部分的圆形建筑好似北京天坛的“祈年殿”,门楼则像极天安门城楼。

古文化街导游词作文

古文化街导游词作文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欢迎来到这座保存着丰富古文化的街区——古文化街!
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古文化街的历史背景。

这里位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在唐朝时期,这里曾是唐德宗时期著名的“西门舶口”,是唐朝与中亚及
境外各国之间的交通要道。

此外,古文化街也是兵团历史上
的文化中心,是传承和弘扬兵团文化的重要载体。

其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这里的代表性景点和文化遗产。

首先是“西门塔”,它是古文化街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兵团唯一
保存完好的古代城门塔楼,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其次是“中华
瑰宝”,这里聚集了大量中华文化经典,包括《道德经》、《孟子》、《论语》等,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也成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

此外,还有“民俗博物馆”、“模范民居”
等景点,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展示了兵团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历史。

同时,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也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在我的眼里,古文化街不仅是一处展示传统文化的场所,也是让人们了解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历史遗迹。

我认为,古文化街的存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探索中华文化的精髓,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保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美。

最后,我想向大家强调一下,保护古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唯有通过文化保护和传承,才能让中华文化这座宝库发扬光大。

因此,我希望所有游客朋友在游览古文化街时,要尊重历史和文化,爱惜古迹和文物,共同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文明的瑰宝!
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门外村文化礼堂解说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在这春光灿烂、阳光和煦的日子里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西门外村文化礼堂。

首先,我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下西门外村的基本情况,西门外村位于风景秀美的龙山镇,村域面积3.7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500余人。

西门外村的文化礼堂建设采用了典型的“1+X”组合模式,分别为一馆、一园、一台、所有工程至2013年4月底全部竣工,在这里非常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感受西门外村的文化魅力。

大家这边请,现在大家所在的位置就是西门外村的乡风文明馆,此馆占地面积200余平方米,是村里把出租的6间沿街铺面收回改建而成。

馆内以图文写真、实物展示等形式,展示内容涵盖了村史村情、古今名人、民俗文化、尚德励志、乡风文明、发展成就等。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整个场馆其实可以用六字主题来概括,“生态、文明、和谐”,这也是西门外村建设美丽乡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板块就是古今名人,说起西门外村从落后贫穷到现在的美丽富有,我们不得不提到为之奋斗的每一届村领导班子,更值得一提的就是而今69岁,勤勤恳恳当了20年书记的全国劳动模范陆永康同志。

相信在陆书记的带领下今后的西门外村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副巨型石刻是整个场馆的最大亮点。

这副巨型古代西门外地图经由多方查找,人工雕琢而成,让人们生动直观地了解古代西门外,体会到西门外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我们在
此地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到“西门外”这个村名的来历,是由村的具体
位置因在龙山所西面而得名。

大家现在所参观的板块是此馆最具活力“民风廊”,包括了早先
的生活用品和文化习俗展示。

在这个民风廊展示品的收集过程中,村
民十分踊跃,展示品一时摆放不下,村书记只得劝说先带回,至时再
轮流展示。

在这里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感人的小故事,其实在西门外村整个
文化礼堂的筹备建设过程中,许许多多而今已经定居在上海、宁波等
地的的老一辈村民特地回到西门外为我们提供资料。

在场馆建成后,
他们还特地赶回来参观,许多老人看到自己的祖先父辈出现在我们的
馆记里激动的热泪盈眶。

文化礼堂的建成真正让村民们感受到了乡风
文明。

文化礼堂的大楼同时也是我们村委会的所在地,大厅比较宽敞,
村民们办事的时候也不会拥挤,大家各司其职为百姓服务。

大家现在所在的这个广场呢又被村民们叫做村综合楼广场,是我
们文化礼堂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个广场也是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
地方之一,比如说每年的国庆节,我们都会在广场上进行升旗仪式,
弘扬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大家现在来到是法制一条街,大家可以看到左手边这些整齐排列
的房子是村内建造的第一期农民集中居住区又叫金鹤家园,一共40 套户型,每个户型202平方米,建造面积8000余平方米,全部的工
程在2007年竣工,并于次年分房。

而今二期的农民公寓“龙门花苑”
也已经施工分房完成。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村落文化小公园,村民们亲切的叫它河滩公园,这个村落小公园别看它面积不大,功能可不小,这里是村民们健身娱乐的好场所,健身器具一应俱全,正前方这个LED大屏,聘请专人定期播放电影和宣传片。

晚上的公园就更加热闹了,夏天的时候,老人们拿着蒲扇纳凉、拉家常,大妈们跳起广场舞,锻炼身体愉悦身心。

村里也会定期在河滩公园举行文体活动,让大家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市文联举办的“送文艺、进礼堂”,村里的老人们个个乐开了花,因为宁波电台名主持来发和慈溪金黄道地的两位名主持也来到了西门外,当时就像明星见面会一样。

旁边的小河道更是钓鱼协会老人们最爱的地方,村里定期放养鱼苗,供钓鱼协会的会员娱乐。

走过这个小桥,前面那幢古色古香的建筑就是西门外村的农民大戏台,又叫喜庆楼,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投资350万余元。

这个场所也是村民们为之津津乐道的地方,古色古香的韵味让中式婚礼成为村里嫁娶主要潮流,平时还会开展一些礼仪教化等活动,将中华千年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除此之外,有了这个大戏台,村民们自发成立了戏曲协会,邀请了小百花艺术团的老师来指导,现在村里打麻将的人少了,学唱戏的人多了。

西门外村的文化礼堂建成后,让村民们多了一个好去处。

白天,村民结伴参观乡风文明馆,了解村里的历史沿革、古今名人;晚上,去河滩公园健身,拉家常;闲时,去喜庆楼里品茶、听戏。

真正做到了文化礼堂建设“有阵地、有队伍、有活动、有保障”。

今天的参观到这里也就全部结束了,美丽的西门外村文化礼堂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