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二单元易错题

九下第二单元易错题
九下第二单元易错题

第二单元错题

一、单选题

1、Why did you leave the room with the door ?

A、opening

B、opened

C、to be opening

D、open

2、Don’t you remember me ?

A、Yes, I don’t

B、Yes. I do

C、No. I do

D、No. I don’t

3、Linda has bought a large house a swimming pool.

A、with

B、in

C、on

D、from

4、Not only you but also he the secret.

A、knows

B、is know

C、know

D、isn’t know

5、There great changes in our hometown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A、are

B、were

C、has been

D、have been

6、She is very and has never played jokes with others.

A、outgoing

B、serious

C、careful

D、quiet

7、He used to watch TV or computer games at home on weekends.

A、to play

B、playing

C、play

D、played

8、The man left his home a terrible rainy night. A、in B、at C、for D、on

9、The little boy has got used to up early. A、get B、getting C、got D、gets

10、She is so busy that she has time to see her parents

A、often

B、always

C、even

D、hardly

11、Must I stop smoking ? For your health , I’m afraid you

A、can

B、have to

C、need

D、should

12、The speech contest is coming . I feel really nervous. Be brave! There is nothing

A、to do

B、to talk aboput

C、to work on

D、to be afraid of

13、Don’t you like history? .It’s difficult and boring.

A、Yes, I do

B、No, I don’t

C、Yes, I don’t

D、No, I do

14、The terrible traffic accident caused a lot of A、die B、died C、dead D、deaths

15、Tom did’t use to have long hair ,did he ? . But now hia hair is long

A、Yes, he didn’t

B、No, he did

C、Yes, he did

D、No,he didn’t

16、I didn’t answer the telephone because I a shower at that moment.

A、have taken

B、will take

C、was taking

D、am taking

17、He works very hard present. However , he used to pay no attention his lessons.

A、at ; to

B、to ;to

C、to ; at

D、at ; at

18、He used to in the morning ,but now he is used to at night

A、reading ; read

B、read ; read

C、reading ; reading

D、read ;reading

19、Please turn off the light. OK, Mom. I won’t leave the room the light

A、when ; on

B、with ; on

C、with ; off

D、when ;off

20、Do you always spend lots of tim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No, but I spend much time my homework

A、In; on

B、on; on

C、on ; in

D、in; in

22、He is terrified of alone in the street at night.

A、to walk

B、having walk

C、walking

D、walked

23、I used to in the morning ,but now I’m used to before going to bed.

A、reading ; read

B、read ; read

C、reading ; reading

D、read ;reading

24、I like taking lots of notes in class and go over them after class.

But first of all,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cher in class

A、hear

B、hearing

C、listen to

D、listening to

二、根据要求完成句子

1、Let us have a break , ?(完成反意疑问句)

2、It seems that he has changed a lot.(改为同义句) He changed a lot.

3、She has to buy a computer. (改为一般疑问句) she to buy a computer.

4、This kind of machine (被用来) make clothes

5、There used to be a lot of trees here. ( 改为否定句) There be many trees.

6、He used to sleep the windows (开着窗户)

7、She used to live in Beijing Hutong (完成反意疑问句)

She used to live in Beijing Hutong ,

8、I show great interest in his speech. (改为同义句) I his speech.

9、He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alone. (改为同义句) He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10、你还害怕在公众面前说话吗?

You still speaking a group?

11、We can speak better than before. (改为同义句) We speak better than before

12、It seems that they have known each other. (改为同义句)

They have known each other

13、The old man used to be a soldier.(改为同义句) The old man was a soldier in the

14、他的情绪终于平静下来了。(in the end)

15、不但是我,他昨天也迟到了。(as well as)

16、The students don’t have much time to play with their friends , (完成反意疑问句)

三、用所给词语的适当形式填空

1、Most children like to eat (candy)

2、He (be afraid of) failing in the math tese.

3、She has made a final (decide) to be a teacher in the western part of China.

4、I’m still afraid to (speak) in front of a group.

5、You don’t have enough (pride) of the Great Wall

6、He has given away the secret (descide) to other

(易错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检测(有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检测(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算式中结果最小的是()。 A. 4.56×21 B. 21×0.0456 C. 45.6×0.21 D. 4.56×0.021 2.买4个风筝需要()元。 A. 12.2 B. 32.8 C. 328 3.李老师骑车的速度是14千米/时,他从家骑到学校要用0.26小时。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km,用0.8小时能到学校吗?() A. 能 B. 不能 C. 无法确定 4.12.7×5.61的积有()位小数。 A. 一 B. 两 C. 三 5.6.7×(100+1)=6.7×100+6.7运用了()。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分配律 6.求51.23的17倍是多少,列式是()。 A. 51.23÷17 B. 51.23×17 C. 17÷51.23 7.超市里最便宜的玩具车是每辆26.50元,最贵的是每辆68.90元,贝贝要买4辆送人,一共需要花()元。 A. 少于100 B. 100~275.6 C. 106~275.6 D. 大于300 8.用乘法分配律计算3.7×9.9,下面第()种算法是正确的。 A. 3.7×10-0.1 B. 3.7×9+0.9 C. 3.7×10-3.7 D. 3.7×10-0.37 9.下列算式中乘积可能是46的选项是()。 A. 2. □□×14 B. 6.□□×8 C. 5.□□×8 D. 7. □□×7 10.计算28×0.25,最简便的方法是()。 A. 28×0.5×0.5 B. 28×0.2+28×0.05 C. 7×(4×0.25) 11.因为0.16×0.32=0.0512,所以5.12=0.16×()。 A. 32 B. 3.2 C. 320 D. 0.32 12.在估算5.09×7.9时,误差较小的是估成() A. 6×8 B. 5×8 C. 6×7 D. 5×7 二、填空题 13.根据23×45=1035,那么10.3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6×2.4=2.4×________ 7.8×(5.6+3.5)=7.8×________+________×3.5 15.6×4×2.5=6×(4×2.5),运用了乘法________律。 (20+4)×2.5=20×2.5+4×2.5,运用了乘法________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易错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易错题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 1、在()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两组对边()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组对边平行。 3、常见的四边形有()。 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有()组对边平行。 5、()的梯形叫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具有()。 6、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厘米。 7、右图中有()个平行四边形,()个梯形。 8、两条直线相交成()度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9、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10、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为底,能作出()条高,这些高的长度都()。 11、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2、()和()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3、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度,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度。 二、“对号入座”选一选 1、下面错误的是() A、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B、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两条直线相等。 C、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D、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和都是3600 。 2、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比原长方形的周长()。 A、大 B、小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指这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的长。 A、线段 B、射线 C、直线 D、垂直线段 4、下面四边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A、、、 5、在一个等腰梯形中画一条线段,可以将它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 A、梯形 B、平行四边形 C、三角形 6、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可以相交成4个()。A、锐角B、直角C、钝角D、平角 7、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可以引()垂线。A、一条B、两条C、无数条 8、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A、平行四边形B、梯形C、长方形 9、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长方形 B、圆形 C、平行四边形 D、等腰梯形 10、右图中有()个梯形。A、5 B、7 C、9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试题(含答案)(1)

一、选择题 1.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是学习历史的要求之一,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到2019年相距的年限是 A.2047年 B.2046年 C.2045年 D.2044年 2.“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阻碍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导致希腊文明走向衰落D.导致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3.2020年元旦刚刚过去。“元旦”所依据的历法,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公历。该历法的基础是 A.古埃及的太阳历B.苏美尔人的阴历 C.中国的夏历D.罗马人的儒略历 4.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帝国对于法学的主要贡献有() ①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②制定《十二铜表法》 ③制定用于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④制定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法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古代罗马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以下属于古罗马对世界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是 ①《掷铁饼者》②《十二铜表法》③《荷马史诗》④《儒略历》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②③ 6.下列有关罗马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恺撒独裁②罗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③屋大维掌握国家最高权力④斯巴达克起义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①③④②D.③②①④ 7.方方在学习某段历史时做了以下记录。根据记录判断这是哪一历史时期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斯巴达D.罗马共和国 8.古罗马法律缜密,法律体系完备。该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这部法律是 A.《法理概要》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新法典》 9.古代希腊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下列属于这一地区宝贵遗产的有 ①雅典民主政治②麦加大清真寺③《荷马史诗》④佛教⑤狮身人面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③ 10.有个家庭,成员是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若去参加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可以去几个人?() A.1B.2C.3D.4 11.古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战争,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下列属于罗马《十二铜表法》内容的是( ) ①诉讼程序②所有权③债务权④宗教法⑤契约关系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2.“当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利这段话中的“她”位于() A.亚平宁半岛 B.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希腊半岛 13.分析下图,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数乘法易错题习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乘法习题 1、0.4+0.4+0.4+0.4+0.4写成乘法算式是()。 2、m+m+m+m写成乘法算式是()。 3、a.b+a.b+……+a.b写成乘法算式是()。 N+1个 4、9.9+9.9+9.9+9.9+9.9+9.9+9.9+9.9+9.9写成乘法算式()。 5、2.5+2.5+2.5+1.25写成乘法算式是()。 6、3.6+3.6+3.6+1.2+3.6+3.6+3.6写成乘法算式是()。 7、4.5×8与8×4.5这两道算式所表示的()不同,计算的()相同。 8、1.75与32相乘,列成乘法算式可以是(),也可以是() 9、89个1.66是多少?7.42的百分之八十五是多少? 0.96的1.25倍是多少? 10、3.3、3.30、3.300这三个数有什么异同? 11、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是10.0,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12、近似数 5.2是把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时所得到的,这样的小数共有()个,最大是(),最小是()。 13、9.995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末尾的零()舍去,因为()。 14、1.05×3.6共有()位小数,其结果与3.78()相同,()不同。 15、给下面各题中的积点上小数点。 0.87 × 0.26= 2 2 6 2 38.7×0.25=9 6 7 5 449.5×1.2=5 3 9 4 0 1.38 × 0.015=2 0 7 0 16、根据积不变的性质填空 根据96 ×0.018=1.728写出 ()×()=1.728 ;()×()=1.728;()×()=1.728。()×()=();()×()=();()×()=()。 1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单元检测卷(答案解析)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 检测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用两个这样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厘米。 A. 12 B. 48 C. 144 2.一个正方形中,互相垂直的线段有()对。 A. 5 B. 6 C. 3 D. 4 3.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条。 A. 1 B. 2 C. 4 D. 无数 4.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一定不能拼成()。 A. 长方形 B. 梯形 C. 三角形 D. 平行四边形5.下图中共有()个平行四边形。 A. 10 B. 6 C. 4 6.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折痕会() A. 互相平行 B. 互相垂直 C. 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7.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间最多可以画()条垂线。 A. 0 B. 1 C. 2 D. 无数 8.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这个平行四边形的()条高. A. 1 B. 2 C. 无数条 9.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可以引()垂线。 A. 1 B. 3 C. 无数 10.在图上找一点D,使ABCD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种选法。 A. 1 B. 2 C. 3 D. 4 1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 A. 相交 B. 互相垂直 C. 互相平行 D. 不确定12.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 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 平行四边形 二、填空题

13.平行四边形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图中,a∥b,c∥d,则下图中有_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________个梯形。 15.过点P画出线段MN的垂线,并量出∠M的大小. ∠M=()° 16.下图中,________∥________,点A与b边上的点相连的线段中,线段________最短。 1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相邻边长度和是10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18.看图线段a垂直于线段b,请填出每种角的个数。 (________)个直角,(________)个锐角, (________)个钝角,(________)个平角。 19.这张试卷的两条对边互相________,相邻的两条边互相________. 20.平行四边形可以从边上________向对边画________,画出的________都是高。 三、解答题 21.给一块平行四边形草地围栅栏,它相邻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12米和15米,一共需要多少米的栅栏? 22.过A点画直线BC的垂线和平行线.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试题附答案(2)

一、选择题 1.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伯里克利在演说中曾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希腊的学校。”与他自豪的原因无关的是( ) A.经济繁荣B.帝国庞大C.民主政治D.文化昌盛 2.2020年元旦刚刚过去。“元旦”所依据的历法,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公历。该历法的基础是 A.古埃及的太阳历B.苏美尔人的阴历 C.中国的夏历D.罗马人的儒略历 3.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帝国对于法学的主要贡献有() ①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②制定《十二铜表法》 ③制定用于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④制定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法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古代罗马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以下属于古罗马对世界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是 ①《掷铁饼者》②《十二铜表法》③《荷马史诗》④《儒略历》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②③ 5.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这句话的含义是() A.古希腊是一切文明的发源地B.古希腊是海洋文明的发源地 C.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D.欧洲文明是海洋文明发源地 6.“不断的扩张使其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并将其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材料中的“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 7.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古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这句话的含义是A.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B.古代希腊人是欧洲人的祖先 C.古代希腊是一切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D.希腊文明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源 8.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如下图漫画场景最早出现于()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易错题汇总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第二单元) 一、填空题。 1、在()里填合适的单位。(夏青) 一幢教学楼高约18();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约8844();一个集装箱装货25(); 一只老虎的体长约1.8(),体重约是250() 雨燕每小时能飞行110(),成人每分钟步行56() 宁通高速公路全长约是160(),一辆轿车行完全程大约需要2()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茜茜) 从到的距离大约90()。黑板的周长为9 ()。 刚出生的婴儿的体重3500()。一头牛的体重500 ()。 一个集装箱的载重4()。珠穆朗玛峰高8844()。 一条鲫鱼的重量大约600()。一袋面粉大约25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佳杰) (1)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约6300()。 (2)沿着一个环形跑道跑一圈需要跑400(),跑5圈正好是2()。 (3)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约为海拔8844()。 (4)乐乐今年10岁了,他身高134(),体重34(),每分钟步行70()。 (5)一个乒乓球重4(),一袋面粉重50(),一条鲸鱼重15()。 (6)500( )+500( )=1( ) 50( )+50( )=1( ) 4、小明家一个月大约节约用水50千克,那么半年节约用水()千克,60 个月大约节约用水()吨。(茜茜) 5、爷爷练习跑步,前4天共跑了1200米,后3天平均每天跑600米,这7天爷 爷一共跑了()米,相当于()千米。(茜茜) 6、在○里填“<”、“>”或“=”。(马丽) 4300米○4千米800千克○8吨 4吨20千克○4200千克10千米○9999米 7、单位换算。(马丽) 3千米30米=()米 7040千克=()吨()千克2吨-1吨80千克=()千克 5千米20米+1千米80米=()米8、一位数除三位数最多是()位数,最少是()位数。(小伟)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检测(有答案解析)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检测(有答案解 析) 一、选择题 1.下面各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 3厘米、4厘米、7厘米 B. 4厘米、3厘米、6厘米 C. 6厘米、6厘米、12厘米 2.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1.6厘米和1.2厘米,第三条边可能长()。 A. 0.4厘米 B. 2.8厘米 C. 2厘米 3.下面每组三个角,不可能在同一个三角形内的是()。 A. 124° 27° 39° B. 85° 45° 50° C. 24° 78° 78° 4.王强用一根6cm长的小棒和2根2cm长的小棒围三角形,结果发现()。 A. 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B. 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C. 围不成三角形 5.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10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厘米。A. 5 B. 12 C. 18 6.在一个钝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钝角和两个锐角,其中两个锐角的和比90°() A. 大 B. 小 C. 相等 7.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30厘米、40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要在下面的三个量中选出,只能选() A. 50厘米 B. 70厘 C. 80厘米 8.在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度数比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和大2°,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9.下面三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 6cm、6cm、12cm B. 4cm、6cm、7cm C. 3cm、3cm、3cm 10.下面各组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 6cm 7cm 8cm B. 3cm 3cm 5cm C. 5cm 3cm 8cm 11.能组成三角形的一组线段是()。 A. 6cm,5cm,11cm B. 3cm,4cm,6cm C. 4cm,2cm,1cm 1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1、∠2和∠3,已知∠2的度数是∠1的2倍,∠3的度数是∠1的3倍,这是一个()三角形。 A. 直角 B. 钝角 C. 锐角 二、填空题 13.三角形ABC中,∠A=35°,∠B=52°,∠C=________,这是一个________三角形.1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A,∠B,∠C。∠A的度数是∠B的2倍,∠C的度数是∠B的3倍,这是一个________三角形。 15.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25°,另一个角是它的3倍,第三个角是________度,这是一个________三角形。 16.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底角是34°,那么它的顶角是________,这是一个________三角形。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模拟试题带答案(1)

一、选择题 1.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他”是 A.但丁B.莎士比亚C.巴尔扎克D.列夫·托尔斯泰2.下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域市人口和农村人() A.新航路的开辟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发展D.海外殖民地的扩大 3.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下列发明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A.珍妮机 B.蒸汽机车 C.汽车 D.电子计算机 4.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①蒸汽机的产生②汽车的发明③飞机的研制④核能的利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5.下列图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A.

B. C. D. 6.分析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 A.英国依然是工业头号强国B.法国增长率在四国中始终最小 C.美德工业增长速度超越英法D.德国增长速度始终超过美国 7.它在当时的科学界和公众之中都引起了巨大反响,宗教领袖和维多利亚王朝都非常震惊,人类和动物的祖先居然是一样的。它的理念对西方社会和思想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里的“它”是 A.《物种起源》B.《战争与和平》 C.《社会契约论》D.《英雄交响曲》 8.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主张维新变革,所宣传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来源于() A.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B.牛顿的科学理论 C.达尔文的进化论D.伏尔泰的启蒙思想 9.诗人拜伦在《唐璜》中写道:“牛顿与亚当,一个解决了物体的坠落,一个解决了精神的堕落,而且都源于一个苹果”。“解决了物体的坠落”的原理是 A.光学分析B.微积分学C.万有引力定律D.进化论

第二单元易错题

第二单元易错题语文测试卷 出题人:刘春华 一、积累运用。计40分 1、读拼音写词语。5+3 wàng túxīmièlóu tīpúshàjiéduàn ()()()()( ) fēng ( )利顶()()火 chú( )房衣()( )夕 2、选择正确读音,打上“√”。4分 凌晨( líng lín ) 诺言(nuòruò) 伪装( wěi wéi )歼灭( jiān qiān ) 截止(jiéjiē)明晃晃(huǎng huàng) 挑衅(xìn pàn ) 拘束(sùshù) 3、填写成语。4分 万( ) 俱寂同仇敌( ) 震耳( )聋()不及防 如火如( ) 夜以( )日( )谋已久鬼哭狼() 4、照样子写词语。3分 (1)至.仁至.义(3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势汹汹 .. (3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2分 时间时候时刻 激动人心的()终于到来了!国家主席胡锦涛步入人民大会堂,接见从雅典归来的体育代表团全体人员,这(),全场一片欢腾…… 6、农家乐。看到这农具,你想到了哪句诗?3分 镰刀:________ ____ 木犁:________ ________ 锄头_______________ 7、根据要求写句子。5分 (1)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我军杀得哭爹爹喊娘,狼狈而逃。(改为“把”字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小女儿。”(不用引号,意思不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伯诺德夫人说。 请把划线的部分放在句子前面来表达。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走进生活。2分 “危机英雄,中国骄傲”中当代英雄李晓辉的颁奖词: 在火灾中将呼吸面罩让给被困者的消防战士李晓辉------当他把自己的呼吸面罩传给两位被困群众的一刹那,这个时代关于英雄的万千注释,瞬间清晰起来,这一馈赠是对消防员这一神圣天职的礼赞,也把温暖和希望长久地留在了我们的心里。 你从这段颁奖词中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口语交际。2分 奥运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大街小巷,人人话奥运,轮到你说了,你最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传真。8分 (1)“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可以看出当时情况___________,请你几个成语来形容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伯纳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宁,其中我对__________印象最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迸发。”则充分反映了大刀队员们抗日杀敌的_________心情。1分 (5)《卢沟桥烽火》一文中我们看到,全国军民投入了紧张的战斗,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保卫自己的家园。让我想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中的“以_______________为荣,以______________为耻”。2分 二、阅读直通车。 (一)《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节选10分 两个日本孤女很快被送到了指挥部。聂将军先抱起不满周岁的小妹妹,看到她的伤口包扎得很好,便马上让警卫员去老乡家给她找奶吃。然后,又慈爱地拉过那个大一些的女孩,亲切地问她叫什么名字。这个女孩叫美穗子,她不会说中国话,只是不停地说:

小数乘法易错题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填空。 1.0.15小时=()分20500平方米=()公顷 24分=()0.5公顷=()平方米 35dm2=()cm27.4m2=()dm2 7.5m=()cm2350m2=()公顷 500平方米=()公顷3平方米70平方分米=()平方米 3小时15分=()小时 1.8时=()时()分 2.15小时=()分7.6米=()米()厘米 2.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2.56,这个小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3.13.65扩大到原数的()倍是13.65;6.8缩小到原数的()是0.068。 4. 1.205×0.35的积有()位小数;14.7里有()个0.7。 5.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后,比原数大1237.5,这个数是()。 6. 3.6×1.9+0.36×81=36×(1.9+ )。 7.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3.6分钟,锯成8段要()分钟。 8.0.85×0.06的积有()位小数,1.04×17的积有()位小数。 9. 1.265保留一位小数是(),精确到百分位是(); 0.95×36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十分位大约是(); 10.两个因数的积是3.75,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积应是()。 11. 3.6里有()个十分之一,82个百分之一是();0.24里有()个0.01。 1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米,宽是0.8米,它的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如果长扩大为原来的10倍,宽不变,面积就()。 1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一个新数,与原数相差44.55,原数是()。 14.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后近似值是10.00,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二、判断: 1.近似数5.2与近似数5.20完全相同。() 2.把7.6×0.346改写成76× 3.46,积扩大到原来的20倍。() 3.去掉小数点后面的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4.两个两位小数相乘,积一定是四位小数。() 5.任何数乘0.1都会变小。() 6.一个数的1.25倍一定大于这个数。() 7.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完全相同。() 8.一个数乘0.8,积比原来的数小。() 9.近似数7.0和7的大小相等,但精确度不一样。() 10.8.4×0.5就是求8.4的一半是多少。() 11.两个都比1小的数(0除外)相乘,积一定小于其中的每一个因数。()

(易错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单元检测题(有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检测题(有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用两个这样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厘米。 A. 12 B. 48 C. 144 2.下列各句话中有()句是错误的。 ⑴两条直线相交,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⑵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这两条直线的垂足。 ⑶平行线之间的线段处处相等。 ⑷两条直线都与另一条直线相交,这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A. 1 B. 2 C. 3 D. 4 3.上午9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A. 互相平行 B. 互相垂直 C. 互相平行或相交 D. 不能确定 4.以下方格图中已经画了三个点,请在图中再找一个点,使图上的四个点依次相连后成为平行四边形,一共有()种方法。 A. 1 B. 2 C. 3 D. 无数 5.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折痕会() A. 互相平行 B. 互相垂直 C. 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6.将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展开后的折痕()。 A. 相互平行 B. 相互垂直 C. 相互平行或垂直 7.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外)相邻两边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那么8厘米这条边上的高可能是()厘米。 A. 4厘米 B. 5厘米 C. 6厘米 D. 7厘米8.用长3cm,3cm,5cm,5cm的四根小棒可以搭成()个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A. 1 B. 2 C. 3 D. 无数个 9.在同一平面内,a∥b,b⊥c,那么直线a与直线c()。 A. 相交但不互相垂直 B. 互相平行 C. 互相垂直 D. 不确定 10.平行线间的距离()。 A. 相等 B. 不相等 C. 不能确定 1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 A. 相交 B. 互相垂直 C. 互相平行 D. 不确定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德国著名的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他制造出的汽车这一交通工具的核心技术是 A.使用蒸汽机B.使用电动机C.使用内燃机D.使用发电机 2.在1750—1850年间欧洲的人口从1.4亿增加到2.65亿,到1900年猛增到4亿。这主要是由于 A.欧洲城市扩大与发展B.欧洲开放的移民政策 C.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欧洲国家联合的结果 3.如图为英,美等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据此推知 A.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发展迅速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英国的实力 C.英美两国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垄断组织 4.1900年以后,美国家庭广泛使用洗衣机等生活电器,这让妇女们有了更多自主的时间实现参与政治活动的夙愿,这表明电气时代的到来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B.丰篇了女性的娱乐生活 C.加快了美国城市化进程D.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5.《寂静的舂天》的章节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书中警示的是 A.人口问题 B.环境问题 C.毒品问题 D.战争问题 6.右下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对该表格解读正确的是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861~1873 3.3 5.0未统计 3.8 1874~1890 1.7 5.2 2.1 3.5 1891~1900 1.6 3.5 2.6 4.8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B.美、德后来居上,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D.英、法两国基本没有参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7.一位19世纪的法国伟大批判现实主文作家曾说过:“拿破仑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材料中的“他”是 A.巴尔扎克B.列夫托尔斯泰C.高尔基D.伏尔泰 8.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事件是 ①制定《1787年宪法》 ②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③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④明治维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②④① 9.1908年,采用流水装配线大规模作业的福特T型车面世,以其低廉的价格使汽车作为一种实用工具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美国亦自此成为了“车轮上的国度”。福特T型车普及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技术的进步B.蒸汽机的发明 C.电力时代的到来D.内燃机的应用 10.对于神学来说,这是一次致命的危机,他不仅仅否定了上帝造人造万物,而且彻底否定了神学的神圣性。引发材料中“致命的危机”的理论来自于 A.马克思B.牛顿C.达尔文D.巴尔扎克 11.有位著名的生物学家以充分的事实证明了物种的可能性,并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他是() 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伏尔泰 12.历史课上,九(1)班同学举行“我最崇拜的发明家”评选活动。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把手中的那一票投给四位候选人中的任意一位。投票结果如下: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易错题集锦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易错题集锦 1、如果规定前进、收入为正, 后退、亏损为负, 那么下列语句中错误的是( ) A. 前进-8 m的意义是后退8 m B. 收入-5万元的意义是亏损5万元 C. 上升的相反意义是下降 D. 升高-10米的意义是升高10米 2、在-3, -1, 0, -, 2 002各数中, 正数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2012浙江丽水, 1, ★☆☆) 如果零上2 ℃记作+2 ℃, 那么零下3 ℃记作( ) A. -3 ℃ B. -2 ℃ C. +3 ℃ D. +2 ℃ 4、如图2-2-1, 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可能是( ) 图2-2-1 A. 1.5 B. -1.6 C. -2.6 D. 2.6 5、如图2-2-5, 若A是实数a在数轴上对应的点, 则关于a, -a, 1的大小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图2-2-5 A.a< 1< -a B. a< -a< 1 C. 1< -a< a D. -a< a< 1 6、比较大小: -(-0.3) (填“=”“>”或“<”).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0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 ②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负数 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 ④两个数比较, 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8、+2的相反数是; -7的相反数是. 9、已知a、b、c大小如图2-3-3所示, 则++的值为( ) 图2-3-3 A. 1 B. -1 C. ±1 D. 0 10、与15互为相反数, 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11、若|x|=|-4|, 则x= . 12、计算3+(-5) 的结果是( ) A. 2 B. -2 C. 8 D. -8 12、若|x|=3, |y|=2且x< y, 则x+y=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难题易错题

第三单元 知识梳理: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既可以说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也可以说是求这个小数的几倍是多少。如:30.5?可以看做是求( )个( )相加的和,也可以看做是求( )的( )倍。 2、小数点是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它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的( )变化。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 )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 )到原来的( )。如:1.85去掉小数点后,相当于( )到原来的( )。将18.5( )到原来的( )是0.185。 3、在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的( )。如:0.60.74?的积有( )位小数。 4、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一般要把位数多的乘数放在上面,位数少的乘数放在下面,这样计算比较简便。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 )乘法计算,再确定积的小数位数。如果积的位数不够,先在乘得的整数积( )边添( )补位,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小数末尾有0,要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在计算 0.240.06?时,先算( )×( ) ,再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发现位数不够,应该( )。 5、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 6、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 )的。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乘法或只有加减法,要按照( )的顺序计算;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 )法,再算( )法;如果有括号,要先算( ),再算( )。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应用运算律可以使小数混合运算计算简便。如:计算20.8 3.2 1.5-?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4.50.7+4.50.3=4.50.70.3???+运用了( )律。 难点、易错点 一、填空 1、0.2是2的( ),0.03是3的( ),3米是0.3米的( )。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易错题训练试题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易错题训练试题(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汇总 一、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知识点1】倍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例如:6是倍数、3和2是因数。(×)改正:6是3和2的倍数,3和2是6的因数。 练习: (1)8×5=40,()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2)因为36÷9=4,所以()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3)在18÷6=3中,18是6的(),3和6是()的()。(4)在14÷7=2中,()能被()整除,()能整除(),()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5)若A÷B=C(A、B、C都是非零自然数),则A是B 的()数,B是A的()数。 (6)如果A、B是两个整数(B≠0),且A÷B=2,那么A是B的,B是A的。 (7)判断并改正: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

因数。() 因为15÷5=3,所以15和5是3的因数,5和3是15的倍数。() 5是因数,15是倍数。() 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8)甲数×3=乙数,乙数是甲数的()。 A、倍数 B、因数 C、自然数 【知识点2】倍数因数只考虑正数,小数、分数等不讨论倍数、因数的问题。 例如:0.6×5=3,虽然可以表示0.6的5倍是3但是,0.6是小数是不讨论倍数因数问题。 因此类似的:因为0.6×5=3,所以3是0.6和5的倍数。是错误的说法。 练习: (1)有5÷2=2.5可知() A、5能被2除尽 B、2能被5整除 C、5能被2整除 D、2是5的因数,5是2的倍数 (2)36÷5=7……1可知() A、5和7是36的因数 B、5能整除36 C、36能被5除尽 D、36是5的倍数 (3)属于因数和倍数关系的等式是()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易错题

一、填空 1、1.5时=()分 2.12千米=()千米()米 2、计算1.2×0.48时,把两个因数看成整数,积就()倍,要是原式的积不变,乘得的积应该()。 3、城市绿化队在道路两旁栽种树木(两端都栽),每隔2.5米栽1棵,两旁各栽了1229棵,这条路长()米。 4、9.9×7.8=()×7.8-()×7.8=()。 5、根据下面算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6×54=1944 ()×()=19.44 ()×()=194.4 ()×()=1.944 ()×()=0.1944 6、去掉3.36的小数点后,这个数比原数扩大()倍,扩大后的数比原数增加()。 7、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到百分位后是3.90,那么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8、两个数的乘积是7.6,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那么积是()。 二、判断 1、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数,结果不一定比原来小。() 2、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结果一定大于这个数。() 3、0.24平方米就是24平方分米,0.24小时就是24分。() 4、两个因数相乘,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叶一定有几位小数。() 5、1.896保留两位小数约是1.90。() 6、一个大于0的数的1.25倍一定比原数大。() 三、选择 1、要使3.65×□>3.65,那么□应是()。 (1)大于1的数(2)小于1的数(3)等于1 2、下列各数中精确到百分位的是()。 (1)2.560 (2)10.00 (3)500 (4)7.560 3、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为2.81,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1)2.814 (2)2.815 (3)2.805 (4)2.795 四、计算 3.04×3.8(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38×0.15(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4.07×2.5 3.04×0.03 17.5×2.48 1.15×1.6 0.99×6.4 (12.5+1.25)×0.8 4.44×0.25 2.4+7.6×0.2 0.25×3.2×1.25 1.25×(80+0.8) 10.1×4.2 (14.1+14.2+14.3+14.4+14.5)×0.2 8.5×4.8+8.5×6.2-8.5 17.6×84+176×1.6 五、观察思考发现。 3.54×7.6的积是()位小数;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模拟试题(及答案)(4)

一、选择题 1.《新全球史》中写道:“哥伦布向西半球的航行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主要是因为哥伦布的远航() A.到达了真正的印度 B.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完成了环球航行 D.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 2.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过:“越小的国家越容易实现民主。”下列能够证实孟德斯鸠观点的是 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雅典D.斯巴达 3.哲学闪耀着智者的光芒,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他将思考转向人类社会,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这位哲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德谟克里特C.柏拉图D.苏格拉底 4.“不断的扩张使其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并将其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材料中的“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 5.“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A.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世界 B.罗马法最终带来了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 C.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 D.罗马法对后世各国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6.公元前5世纪的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会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如果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B.实施残暴的统治 C.统治遭到公民的反抗 D.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7.希腊的建筑艺术对后世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 ) A.寺庙B.神庙C.宫廷D.水利 8.《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它是 A.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B.阿拉伯帝国民间故事集 C.古希腊的著名悲剧代表作品D.研究法国城市兴起的史料 9.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如下图漫画场景最早出现于()

三上数学第二单元易错题

第二单元易错题整理 一、填一填 1、32+45=□ 可以这样想: 32+40=+= ????? ,表示成分解形式: 或者30+40=+= +=???????, 表示成分解形式: 2、一件衣服原价205元,现价98元,约便宜( )元。 3、某小学一年级有学生408人,二年级有学生397人,两个年级一共约有学生( )人。 4、小明上学走了15分钟,回来因在中途有事比上学多用了6分钟,小明这天上学放学共用( )分钟。 5、在○里填上“>”、“<”、 “=”。 35+28 ○ 27+36 380-170 ○ 620-350 60-31 ○ 52-28 620-400 ○ 390+380 306+432○ 800 644-328○ 350 138+587 ○ 700 652-318 ○ 360 407+352 ○ 800 二、竖式计算 930-370= 850-640= 490+150= 640+150= 600-540= 820-290= 840-560= 440-150=

三、解决问题 1、小兰家、小飞家和少年宫都在明珠大道上,小兰家距少年宫680米,小飞家距少年宫220米。小兰家距小飞家多少米? 2、从武汉到桂林的飞机票为780元,火车票为226元,乘火车比乘飞机大约便宜多少元钱? 3、1号楼接待288人,2号楼接待312人,2号楼比1号楼大约多接待了多少人? 4、小明给爸爸买了一双鞋花了389元,又给妈妈买了一条围巾,比那双鞋便宜231元,估一估买这两件大约要花多少元? 5、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做得下吗? 6、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