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路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姚仪 R 余姚市长江温度仪表厂 XMT -JK408型多路智能温控仪表使用说明书

1XMT*-JK408型多路智能温控仪表使用说明书(使用此产品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以便正确使用,并请妥善保存,以便随时参考)一、概述XMT*-JK408型仪表是四路温度控制仪,可以同时配接4路传感器,传感器输入类型可选,独立的自整定模式和PID 参数,同时控制4路温度,整机控制性能精确可靠。
二、技术指标1、输入类型(可选):CU50(-50.0~150.0℃)、Pt100(-199.9~600.0℃)、K (0~1300℃)、E (0~700.0℃)、J (0~900.0℃)2、控制方式:二位式控制、PID 控制3、继电器输出:继电器220V 5A(阻性负载)4、固态继电器驱动信号:电流≥15mA 电压≥9V5、测量精度:±0.5%F·S±1字,冷端补尝误差≤±2℃6、工作电源:AC85~242V 50/60Hz 功耗:小于5W7、工作环境:0~50℃,相对湿度≤85%RH ,无腐蚀性及无强电磁辐射场合8、外型尺寸(mm ):160×80×110开孔尺寸:156×7696×96×110开孔尺寸:92×9272×72×110开孔尺寸:68×68三、面板说明四、仪表接线2浙江省余姚市长庆路9号五、基本设置及操作1、一级菜单设置按功能键(SET 键)3秒,进入一级菜单,此时‘第1路显示窗’和‘第2路显示窗’分别显示参数符号和参数值,可分别按◄(移位键)、▲、▼三键来更改参数值,修改完成后按SET 键保存进入下一个参数;同样方法修改其它参数。
2、二级菜单设置各通道参数分别按CH1、CH2、CH3、CH4三秒进入相对应的通道菜单项,可按◄、▲、▼三键来更改参数值修改完成后按SET 键保存进入下一个参数;各参数见下表:序号提示符名称设定范围说明出厂值一级菜单LOCK密码锁0~50密码锁为18时,允许修改所有参数,不为18时禁止修改所有参数181Sn 输入规格CU50、Pt100、K 、E 、J 随机2ALP报警定义0~60:无报警;1:上限报警2:下限报警;3:上上限报警4:下下限报警;5:区间外报警6:区间内报报警13t 输出周期0~120S 设定继电器控制时的动作周期10S 4dp 小数点位置0~10.无小数点;1.有小数点05P-SH 设定值上限P-SL ~满量程此参数限制了设定值的上限随机6P-SL设定值下限量程起点~P-SH此参数限制了设定值的下限随机注意1、打印机接口接线,‘R’即为打印机并排的第‘21’线,‘T’即为打印机并排线的第‘19’线,‘地’即为打印机并排线的‘10-18’、其余排线不用接。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软件设计(附程序,元件清单)编辑:Nancy 来源: 作者:Team 指数:28 编号:544020120419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软件设计(附程序,元件清单)(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毕业论文9000字)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资料来源:毕业设计(论文)网 〗温度测量控制系统在工业、农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温度采集在林业,农业,化工甚至是军工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能否对这些地区的环境温度实现有效的监测。
是一个要解决的重要的课题。
采用温度传感器构成的电子监控装置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因此利用Mcs-51单片机系列设计了一个温度采集系统。
数字式多路温度采集系统由主控制器、温度采集电路、温度显示电路、报警控制电路及键盘输入控制电路组成。
它利用单片机AT89C51做控制及数据处理器、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做温度检测器、LED数码显示管做温度显示输出设备。
实现多监测点的温度采集。
并且具有显示,报警等功能。
能够应用于一般的环境的温度采集环境。
软件设计主要采用汇编语言设计,设计工具用keil,程序主要由键盘扫描子程序,温度转换子程序,读出温度子程序,计算温度子程序,显示数据刷新子程序,报警控制子程序组成。
用汇编的主要优点是编程的效率高。
适用于简单的但是要求较高的电路。
本文主要是采用的是汇编语言设计。
. 〖资料来源:毕业设计(论文)网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单片机软件software design base on SCM multi-channel temperature gathering system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control system of industrial, agricultural and People's Daily life plays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life, and it has very important effect,Temperature gathering in the forestry, agriculture, chemical and even military domain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So effective monitor the environment temperatureof these regions Is an important task to solve. A temperature sensor constitute electronic monitoring device is a better solution, so use Mcs - 51 SCM series designa temperature gathering system.the digital multi-channel temperature gathering system by the master control regulator, the temperature gathering electric circuit, the temperature display circuit, reports to the police the control circuit and the keyboard entry control circuit is composed .It makes the control and the data processor,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using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AT89C51 makes the temperature detector, the LED numerical code display tube makes the temperature demonstration output unit. Achieve more monitoring stations in the temperature gathering. And display, alarm functions. Can be used in the general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environment.〖资料来源:毕业设计(论文)网 〗The software design use assembly language,The design tool adopt keil, Program mainlyby the keypad scanning subroutine, the temperature conversion subroutine, read temperature subroutine, the calculation of temperature subroutine, display datarefresh subroutines, alarm control subroutines composition.The advantage of the assembly language is high efficiency, and fit for the circuit which simple but require expert . This paper is mainly uses assembler languageKeyword: temperature ensor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software毕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主要用于采集多个监测点的温度,当某个监测点的温度超过一定的范围时进行报警。
余姚市腾辉温控仪表厂 XMTJK多回路温度控制仪说明书

XMT-JK系列多路PID温度控仪使用说明书(2008版)XMT- JK系列多路温PID控仪表可以同时配接多路传感器,同时控制多路温度,每路具有独立的PID自整定功能。
仪表设计时采用了先进的双向通讯原理,内部结构采用集成电路设计,选用超低功耗主控芯片.大大提高了仪表的实用性,稳定性及测控温精度.此系列仪表可配加打印模块,通讯模块,对仪表数据进行打印,计算机远传通讯,PLC通讯等功能。
一.技术指标:1.输入类型;各项指标如下:热电阻输入:PT100、CU50热电偶输入:J、K、S、E2.显示精度:优于0.5级。
3.采样时间:3次/秒/每路。
4.控制方式:PID控制,位式控制及回差控制。
5.输出方式:继电器常开触点输出.6.工作电源:AC220V 50Hz 功耗:小于5W7.规格:外形尺寸:80×160×110 mm 开孔:76×152mm二. 面板及功能定义1.指示灯:仪表上有八个OUT灯,分别指示每路的输出状态。
2.显示窗在断偶情况下仪表的八个窗口显示 ‘HH’, 正常情况下显示实际测量温度.三. 键盘定义及参数设定设定主控温度正常情况下,按进入菜单,当前通道闪动,并显示当前通道设修改温度值..设定共用参数正常情况下,, 共用参数有:输出周期T, 回差HY, 仪表地址ADD,波特率: BAUD菜单参数参数意义说明LOCK 功能密码锁当LOCK为222时可进入共用参数菜单T 输出周期(S) 仪表输出一个周期时所用的时间,周期越小,精度越高,反之精度越差,但频繁启动可能会缩短负载的使用寿命.一般继电器输出周期为20S。
如果是固态继电器或可控硅输出建议为2-8秒.HY 公用回差设定参数如果采用位式控制时为了避免负载的频繁通断可设定HY,比如回差设为20 , 主控设为100度, 则温度到100度时停止加热,当温度低于80度时启动加热。
SN 输入信号仪表为热电阻输入时: 0表示PT100 为1时为CU50输入仪表为热电偶输入时: 0表示K型热电偶1时为E型热电偶输入2时为J型热电偶输入3时为S型热电偶输入说明:此系列仪表分热电偶和热电阻两种,热电偶系列仪表兼容上面列出的热电偶,热电阻系列仪兼容以上列出的热电阻型号ADD 仪表地址仪表通讯地址或打印周期,为打印周期时单位为分,最大周期为1439分BAUD 波特率通讯速率,出厂为9600bpsCN 通讯方式为0时为可与计算机通讯,通讯输出为RS485接口为1时可连接微型打印机说明:只有安装了通讯模块的仪表才具有此功能,默认没有安装;T1 打印时间年T2 打印时间月T3 打印时间日T4打印时间时T5 打印时间分如果仪表安装了打印功能,可调节这组参数来调节系统时间控制设定:1) 传感器误差修正:按当前通道显示SC,2秒后当前通道显示传感器修正参数值,修改修正值,出厂时为0.2) 启用或关闭PID控制:P=0时,关闭PID控制,开启位式及回差控制,P≠0时,启用PID参数,公用参数失效.3) 设定PID参数:执行完第1)选项步骤后后,, 当前通道显示P, 2秒后当前通道显示P值,修改P值,,显示I, I表示积分时间,以秒为单位,修改I值, 再次按,显示D值,D表示微分时间, 修改微分时间,微分单位为秒.4) 开启和关闭自整定执行完第1) 选项和第3)选项步骤后,, 仪表当前通道显示再次按SET键盘,显示值,当=0时关闭自整定, 当=1时开启自整定, 在通常情况下, 经过自整定后能取得一组较好的PID控制能数.在使用PID时,建议开启自整定.是一个共用参数,用来设定回差值,只有采用位式控制时才是有效参数:即P=0时;应用说明:比如回差设为20 , 主控设为100度, 则温度到100度时停止加热,当温度低于80度时启动加热。
多路温度控制模块

多路温度控制模块是一种用于控制多个温度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设备。
它通常包含多个独立的控制回路,每个回路都能独立地监测和控制一个温度传感器和一个执行器。
多路温度控制模块主要用于需要同时监测和控制多个温度点的应用,例如工业生产过程、环境控制系统等。
它能够实时读取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设定的温度阈值,控制相应的执行器进行温度调节,以达到所需的温度控制效果。
多路温度控制模块的功能通常包括:
多路温度测量:能够同时读取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实时监测不同位置的温度。
多路温度控制:根据设定的温度阈值,对每个温度传感器对应的执行器进行控制,实现温度调节。
温度数据显示与记录:能够显示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测量数据,并可以将数据记录下来,用于后续分析和追溯。
报警功能:当某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能够触发报警,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处理。
远程监控与控制:支持远程监控和控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通信方式对多路温度控制模块进行远程操作。
多路温度控制模块的设计和功能会因应用需求而有所差异,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模块。
D4系列四通道温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1·
TEMPERATURE REGULATOR D4
ALTEC
3 .型号定义
D4系 列 四 通 道 电 脑 温 度 控 制 仪 根 据 输 入 信 号 的 性 质 及 功 能 不 同 共 分 十 二 种 标 准 型 号 。 用 户 如 选 用模 拟 量输 出 或双向 可 控硅输 出 或其它 特 殊功能,订 货 时需特 别 注明。
ALTEC
Microcomputer-Controlled TEMPERATURE REGULATOR D4
INSTRUCTION MANUAL D 4系 列 四 通 道 电 脑 温 度 控 制 仪
使用说明书
TEMPERATURE REGULATOR D4
ALTEC
目录
1 .概 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1 2 .功 能 特 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1 3 .型 号 定 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2 4 .面 板 介 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2 5 .包 装 和 储 存 …………………………………………………………………………………0 3 6 .仪 器 安 装 及 外 形 尺 寸 ……………………………………………………………………0 3 7 .机 芯 拆 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4 8 .工 作 原 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4 9 .接 线 方 式 ……………………………………………………………………………………0 5 1 0 .抑 制 干 扰 措 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1 1 .工 作 状 态 显 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1 2 .循 环 显 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1 3 .实 测 值 的 显 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1 4 .设 定 值 的 显 示 和 修 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5 .参 数 的 显 示 及 修 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1 6 . 故障 显 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1 7 .调 节 参 数 的 整 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技 术 参 数 ………………………………………………………………………………………1 4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数字温度测量系统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名称:多路数字温度温度测量系统设计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讲师成绩:20年07月05日目录摘要 (1)一、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1.1 系统总体框图 (1)1.2 基本原理及设计思想 (2)二、系统的硬件设计 (2)2.1. 单片机AT89S51 (2)2.2 温度传感电路设计 (5)2.3 报警温度调节电路设计 (6)2.4 显示电路的设计 (7)2.5 键盘电路 (8)2.6 晶振电路 (9)2.7 单片机I/O口功能说明 (9)2.8 复位模块电路......................................................................... . (9)三、系统的软件设计 (10)3.1 系统程序流程图 (10)3.2 键盘管理 (11)3.3 噪声处理 (12)四、结论 (13)五、参考文献 (14)六、附录 (14)6.1程序 (14)6.2系统主电路图 (19)摘要:本设计是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测量系统,温度信号由模拟温度传感器采集后传送给单片机AT89S51.。
文中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温度传感电路、报警电路、键盘电路、显示电路。
文中还着重介绍了软件设计部分,在这里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模块有:数码管显示程序、键盘扫描及按键处理程序、温度信号处理程序、超温报警程序。
整个系统结构紧凑、简单可靠、操作灵活、功能强、本温度计功能:1、可以监测8路环境温度;2、键盘控制,可随时查看指定通道的温度值;3、可以设置上下报警温度,当温度超过设置范围时报警。
一、系统总体方案设计1.1 系统总体框图温度计电路设计系统总体方框图如图1.1所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AT89S51,AD 转换器ADC0809,温度传感器采用LM35,用单片机的串口和74LS164扩展并口实现LED 静态驱动温度显示。
基于 STC12 C5 A60 S2多路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0 9 7 2 . 2 0 1 4 . 0 1 . 0 2 8
基于 S T C 1 2 C 5 A 6 0 S 2 多 路 温 度 监 控 系统 设 计
罗 浩 , 刘尚武 , 王 书 易, 张莉莉 , 霍 向阳, 周 晓蕊 , 李 明振
( 信 阳师范学 院 物理 电子工程学 院 , 河南 信 阳 4 6 4 0 0 0 )
摘 要: 介绍 了一种基 于 S T C 1 2 C 5 A 6 0 S 2的 多路 温度监控 系统设计. 以单 片机 S T C 1 2 C 5 A 6 0 S 2作 为核 心处
理 器, 选用热 电偶作为温度检测传感 器, 能够 实现 对炉体 温度 的精 确 测量 与控 制 ; 另 外, 该 系统 增设 了4 8 5接
Hu o Xi a n g ya n g,Zho u Xi a o r u i ,Li Mi ng z h e n
( C o l l e g e o f P h y s i c s &E l e c t r o n i c E n g i n e e r i n g , X i n y a n g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X i n y a n g 4 6 4 0 0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e d e s i g n o f mu l t i — c h a n n e l t e mp e r a t u r e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S T C1 2 C 5 A 6 0 S 2 w a s i n t r o d u c e d .I n
基于CAN总线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主机硬件

基于CAN总线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学生姓名:朱广东指导教师:黄震梁浙江树人大学信息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114班摘要以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总结CAN总线通信技术,设计一套由一个主机,两个从机组成了温度采集的系统,两个从机使用Pt100温度传感器来采集各自部分的温度值,通过CAN 总线将两个从机的温度数据传输给主机,主机接收到从机数据,并将各个从机的温度值显示在LCD液晶屏上。
关键词:温度采集;ARM7;CAN总线;1引言1.1CAN总线研究背景与意义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温度是极为普遍又极为重要的热工参数之一。
例如:在冶金工业、化工生产、电力工程、造纸行业、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温度控制不好就可能引起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产量等一系列问题。
尽管温度控制很重要,但是要控制好温度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采用CAN总线对温度迸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控制器局部网(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BOSCH公司为现代汽车应用领先推出的一种多主机局部网,由于其卓越性能,现己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多种控制设备、交通工具、医疗仪器以及建筑、环境控制等众多部门。
CAN总线从形成并应用于汽车工业至今,其突出的特点和优异的性能使它的应用范围不断的扩大。
目前在机械工业、纺织工业、机器人、医疗器械、传感器、智能小区管理和家用电器等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而且CAN也是目前为止唯一具有国际标准的现场总线,因此CAN具有广阔的前景。
CAN总线与一般的通信总线相比,它的数据通信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
概括起来有下列一些突出的特点:1.CAN总线为多主工作方式,网络上任一节点均可在任意时刻主动地向网络上其它节点发送信息,而不是传统的主从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系统的总体设计1.1 DSP系统简述通常,一个典型的DSP系统应包括抗混叠滤波、数据采集A/D 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A转换器和低通滤波器等,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输出图1 DSP系统框图在许多应用系统中,为了应用DSP卓越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我们必须先将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A/D转换),再对采样数据进行相应的算法处理,最后经过数字信号模拟化(D/A转换)后输出。
2.1 TMS320VC5402TMS320VC5402是一个工作灵活、高速、具有较高性价比、低功耗的16位定点通用DSP芯片。
其主要特点包括:采用改进的哈佛结构,1条程序总线(PB)条数,3 据总线(CB、DB、EB)和4条地址总线(PAB,CAB,DAB,EAB),带有专用硬件逻辑 CPU,片存储器,片外围专用的指令集,专用的汇编语言工具等。
TMS320VC5402含4K字节的片ROM和16K字节的双存取RAM,1个HPI (Host Port Interface)接口,2个多通道缓冲单口MCBSP(Multi-Channel Buffered Serial Port),单周期指令执行时间10ns,双电源(1.8V 和3.3V)供电,带有符合IEEE1149.1标准的JTAG 边界扫描仿真逻辑。
VC5402芯片提供了两个增强型的高速、全双工多通道缓存串行口,这使得它可以与音频CODEC、串行ADC/DAC直接相连。
MCBPS具有全双工的通信机制以及双缓存的发送寄存器和三缓存的接收寄存器,允许连续的数据流传输,数据长度可以为8bit、12bit、16bit、20bit、24bit、32bit。
VC5402的MCBPS接口信号包括:接收数据DR、发送数据DX、发送时钟CLKX、接收时钟CLKX、接收帧同步FSR和发送帧同步FSX。
MCBSP通过这6个管脚为外部设备提供了数据通道和控制通道。
其中引脚CLKR、FSR、DR构成接收信号组,引脚CLKX、FSX、DX构成发送信号组。
接收和发送用的移位时钟信号、帧同步信号可以由DSP部提供,也可以由AD/DA提供。
串行口在发送和接收数据之前必须进行初始化,通过对SPCR、SPGR、RCR、XCR、MCR等串口控制寄存器写入适当的控制字完成MCBPS的初始化工作。
3.1 温控系统温控系统主要由温度集、显示, 温度开关控制两部分构成。
本设计利用TMS320VC5402数字信号处理器的I/O口与温度传感器DS18B20相连, 进行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测, 将采集的温度数据进行十进制转换后, 通过LCD显示;同时将此数据与键盘设定的温度阈值进行比对, 其结果用于产生模拟开关的控制信号, 即实现了温度监控的目标。
温控系统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图2 温控系统的设计框架3.1.1 温度采集、显示模块系统采集温度的传感器为DS18B20,其测温围为55~+125,固有测温分辨率0. 5 ,它具有单总线接口方式, 因此与处理器的双向通讯仅需要一条线即可实现; DS18B20还支持多点组网功能, 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唯一的总线上, 实现多点测温; 其测量结果以9位数字量方式串行传送, 电源选用外部供电模式, 与TMS320VC5402的硬件连接方式如图3所示+5VGND +5VDQ图3 TMS320VC5402与DS18B20的连接方式图3中, DQ为数据输入/输出脚, 漏极开路, 常态下高电平。
DS18B20采用16位符号扩展的二进制补码形式输出温度值, 以0. 0625/LSB形式表达, 设计中处理器采集到实时温度后, 数据进行十进制转化, 通过LCD显示即可。
由于实验台上集成了LCD,设计中DSP只需对LCD映射的I/O口地址输出数据, 即实现对LCD的显示控制。
3.1.2 温度开关控制模块本模块由HD7279A键盘、显示电路、处理器TMS320VC5402及模拟开关三部分组成。
HD7279A是一片具有独立串行接口, 可同时驱动8位共阴极数码管的显示驱动芯片,该芯片可连接64键的键盘矩阵, 单片即可完成LED显示、键盘接口的全部功能。
HD7279A的键盘显示电路包括串行键盘/显示接口控制电路、8位数码管显示器和8 8键盘电路,该电路不需要地址、数据总线和总线提供的片选信号。
TMS320VC5402则通过MCBSP同步串口实现与HD7279A的连接, 连接方式如图4所示图4 HD7279A通过MCBSP1与DSP处理器的连接TMS320VC5402的CPU与MCBSP之间的数据传送一般分为三种方式: 查询方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 系统采用的是中断方式, 完成数据的显示、存储、按键次数控制, 最终通过阈值设定、比对, 产生模拟开关信号。
2 硬件设计硬件的工作原理:系统基于TI公司的TMS320VC5402实验台, 在此平台下完成如下设计。
下面以TMS320VC5402芯片为系统核心,设计DSP硬件系统的电路,包括时钟电路、电源电路、复位电路、功能配置引脚连接以及程序存储空间扩展和数据空间扩展电路。
2.1 时钟电路时钟电路用来为TMS320VC5402芯片提供时钟电路,由一个部振荡器和一个锁相环PLL组成,可通过晶振驱动。
另外外部中断均上拉高电平,并在个电源接口加去耦电容。
电路原理图如图5所示图5 TMS320VC5402芯片及时钟电路2.2 电源电路和复位电路图6 功能配置引脚连接电路图7 电源电路和复位电路2.3 存储空间扩展电路TMS320VC5402的程序存储空间扩展RAM选用IS61LV6416,程序存储空间扩展FLASH选用AT29LV1024,数据存储空间扩展RAM选用IS61LV6416。
考虑到上电及复位时,引导的执行以及用户程序要存放到读取速度较快的外部程存RAM中,所以要设计程存空间和数存空间在转换的逻辑电路,即用DSP的XF外部标志输出引脚和非门74HC32来实现引导期间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在程存空间和数存空间的切换,具体电路如图8所示图8 存储空间扩展电路2.4 JTAG标准仿真接口设计与所有的微处理器一样,DSP的开发同样也需要一套完整的软硬件开发工具。
选用 TDS510型uSB接口仿真器.其仿真信号线采用 JAG标准。
IEEEl149.1,采用14线标准仿真接头。
DSP目标系统与仿真器的距离小于152-4 mm(6英寸),故用无缓冲的简单连接。
其中,EMU0和EMU1必须接1只上拉电阻器(一般为4.7kΩ),使信号上升时间小于10μs。
仿真器只参与数据的传输,即将目标代码通过JIAG接口从计算机下载到目标系统的存储器中,而仿真是在DSP完成的,因此,JTAG标准仿真接口是仿真器与DSP目标系统之间必须的通信接口,为DSP目标系统的仿真和调试带来了方便。
在系统调试阶段,可以通过此仿真接口将编译后的程序代码下载到外部扩展的程序存储器,在线调试用户程序,查看存、CPU寄存器、各种图表等容。
系统调试成功后可以利用烧写程序通过此仿真接口将调试好的程序烧到DSP 的Flash中,使DSP目标系统成为可以独立运行的系统,使DSP的开发更为方便。
3 软件的设计3. 1设计流程图系统软件的设计主要完成测温显示、开关温度值的键值输入、开关控制任务等。
以下给出设计的总流程图, 如图9所示图9 系统软件设计流程由于DS18B20与处理器间采用串行数据传送,因此在对DS18B20进行读写编程时, 必须严格保证读写时序。
其中采温、测温的子函数DS18b20Temp( )流程图如图10所示图10 DS18b20Temp( )子函数流程图3.2 部分程序代码TMS320VC5402中断及串口初始化部分程序如下所示……stm #0002h, 48hstm #0040h, 49h;设置串口1工作在每帧一个字每个字16位模式……stm #0006h, 48hstm #0100h, 49h;设置CLKGDV=0,使串口1工作在最大频率stm #0007h, 48hstm #0a000h, 49h;设置CLKSM=1采样率发生器时钟由DSP部产生stm #000eh,48hstm #0008h,49h;设置FSXP=1,使帧同步脉冲低电平有效stm #0080h,imr;DMA一通道中断使能rsbx intm;开放所有可屏蔽中断……总结本周的课程设计,增强了我们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虽然只是短暂的一周,但在这期间,却让我受益匪浅。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认识到了知识和实践的重要性。
只有牢固掌握了所学的理论知识,才能有清晰的思路,知道每一步该怎样走,才能顺利的解决每一个问题。
但在实际应用中还要更深入思考。
通过查阅书籍和上网搜索资料,我发现所说的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实际操练,上机编程来验证,才能发现问题的所在,从而真正掌握知识技能。
其中,温控系统设计过程中总结如下:( 1) DS18B20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单总线数字式传感器, 硬件设计简单, 有严格的运行时序, 运行可靠。
通过C编译器编译出的C语言延时程序, 可以得到对应的汇编语言, 再通过定时器计时及单指令周期, 就能够精确地计算出软件延时程序所需的时间,满足单线总线通讯的时序要求, 从而顺利完成DSP与DS18B20的通讯。
( 2)通常DS18B20是与单片机配合使用的, 本设计中详细介绍了DS18B20与DSP的结合过程, 其区别主要是在端口的操作上和延时的控制上。
本设计的端口操作选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 HPI、通用I/O口、8255拓展口, 最后综合采用了通用I/O口与DS18B20的DQ相连。
参考文献[ 1] 建亭, 毛善坤. DS18B20工作原理及基于C语言的接口设计[ J].仪器仪表用户, 2005, 12( 6): 138 140.[ 2] 王社会. 基于DS18B20的数字式测温计设计[ J].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 25( 5): 29 31.[3] 邹彦. DSP原理及应用[M]. : 电子工业, 2005.[4] 红, 吴冠. TMS320C54XDSP应用系统设计[M]. : 航空航天大学, 2002.[5] 鸣, 车立新,兴梧,等. 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特性及程序设计方法[ J].电测与仪表, 2001, 38(10): 47 51.[6] 军. 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及其应用[ J]. 仪表技术, 2010( 4): 68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