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满艺术(吉林)
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二、吉林市的国家级风景区、国家级旅游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吉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吉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吉林市曲艺家协会非遗艺术展演正文一、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吉林市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故事、曲艺等方面,是吉林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吉林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申报和评审。
二、吉林市的国家级风景区、国家级旅游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吉林市拥有众多的国家级风景区和旅游区,如长白山、松花湖等,这些景区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吉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满族大秧歌、吉林面人胡、牛马行传统牛肉饸饹等都是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吉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吉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包括 9 大类 75 项,其中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故事等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关云德剪纸、马氏布偶、潘氏剪纸、王氏布贴画等都是吉林市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吉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吉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 11 项,包括蒙古族长篇英雄史诗《阿勇干·散迪尔》、长篇故事《陶克陶胡》、长白山老把头传说、火烧船厂的传说、白花点将的传说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丰富了吉林省的文化内涵。
五、吉林市曲艺家协会非遗艺术展演为了展示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吉林市曲艺家协会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举办了非遗艺术展演。
在展演中,演员们表演了评书、相声、川剧变脸、二人转等传统曲艺节目,吸引了众多市民观看。
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教的美术造型艺术

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教的美术造型艺术北方少数民族中的萨满教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宗教信仰系统,其所涉及的美术造型艺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
这些艺术作品通常表现了人们对神灵、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崇拜,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神秘的艺术语言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教的美术造型艺术以其独特的符号和象征语言而闻名。
这些符号和象征通常是用来表达神灵、精灵和自然元素的形象。
比如,萨满教中常见的动物形象包括狼、鹿、熊等,它们被视为神的化身或象征。
同时,各种几何图形和纹样也是萨满教美术作品中常见的元素,它们传达了一种象征性的意义,与自然界的力量和平衡紧密相连。
二、宗教仪式的视觉表达萨满教在宗教仪式中运用美术造型艺术来表达信仰和崇拜。
仪式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绘画、雕刻、装饰等多种形式。
其中,绘画是最常见和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
萨满教画家通常使用自然颜料和特殊工具,将神话故事、神灵形象绘制在画布上,营造出神秘而生动的艺术场景。
三、装饰艺术的独特风格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教的美术造型艺术也表现在人们的服饰和装饰品上。
这些装饰品通常由美丽的宝石、动物骨骼、图案繁复的刺绣等制成,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萨满教的服饰和装饰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了民族文化和信仰的象征意义,传递了神秘和神圣的力量。
四、影响力与传承萨满教美术造型艺术对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通过艺术的表达和传承,萨满教信仰得以传播和延续,使得这些北方少数民族在自然与信仰之间建立起独特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同时,萨满教美术造型艺术也受到了当代艺术家的关注和研究,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参考。
总结: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教的美术造型艺术以其独特的符号和象征语言为人们所熟知。
这些艺术作品通过神秘的语言表达了对神灵、自然和生活的崇拜和理解。
同时,萨满教的美术造型艺术还以绘画、装饰等多种形式在宗教仪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展示。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具有视觉冲击力,更承载了民族文化和信仰的象征意义。
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而以“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现了吉林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和优秀传统文化,是吉林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涵盖了吉林市的传统民俗、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戏剧和传统体育等多个方面,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感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感受吉林市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
传统民俗是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长春市书法甲骨文创作、吉林市双语教学、延边州鹤舞和梆子等非遗项目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长春市书法甲骨文创作,是通过书写甲骨文来弘扬传统文化和文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吉林市双语教学则以保护和传承满族地区文化为己任,让更多人了解满族文化。
延边州鹤舞和梆子则是延边州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代表了延边州非常浓厚的鹤舞文化和梆子技艺,经过多年的历史传承,已成为延边地区普遍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
传统音乐方面,吉林市传统民间音乐非常丰富多彩,镇赉县民间艺术团、舒兰市专业二胡社、辉南县秧歌队等多个传统音乐团体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他们通过继承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到吉林市传统音乐的独特之处。
传统技艺是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制茶技艺、水仙花灯制作、草编技艺、锡器制作、木雕技艺等都是传统技艺非常珍贵的代表,它们代表着吉林市非常独特的年代文化和技术传承。
如制茶技艺,是以辽东地区制茶技艺为基础,通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成为吉林地区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技艺和特色品牌;水仙花灯制作则是吉林市非常有特色的节日盛会,代表了东北地区非常独特的灯笼制作和灯光展示技艺。
传统戏剧是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重要方面,满族大秧歌、赵雷戏、扎古调、抚林大鼓、庆云戏等以及各类相关非遗项目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戏剧文化活动。
蒙古族萨满艺术原生态美研究

就是狩猎音 乐。由此可 见 , 古代 歌舞艺 术被 萨满 吸 收并 保存
下来 , 后又送还 于民间。 之
装 的裙摆 上缝绣 有 九 个拉 手人 形 , 代 表挡 鬼 魂 的墙 , 力 这 法
大 , 以阻 止 邪 魔 的侵 扰 。 可
二、 图腾 崇 拜 图 腾 崇 拜 是 原 始 社 会 人 类 的 精 神 支 柱 , 界 上 所 有 的 古 世 老 民族 , 是 在 图 腾 崇 拜 的 社 会 阶 段 成 长 起 来 的 。北 方 地 区 都
人也戴面具 。面具也 是人 神身 份转换 的重 要媒 介 , 是在 今 但 天 的萨满教仪式 中已看不 到了。 目前在 萨满教 中使用 最频 繁的 法冠就 是 “ 多锅 拉 嘎” 这 , 种铜冠 的前 面排 列着 五个 莲花瓣 状 的铜 片, 中间 的铜 片 上刻 着 萨满 的祖 师爷郝伯 格特 的形象 , 铜冠上还插 有i 根铜柱 , 铜 柱 的顶端立有三 只鹰 鸟 , 鸟身上拴着三个挂有铜 铃的彩绸。 其实 , 蒙古族萨满教服饰 中不 包括腰镜 、 鼓 、 神 神鞭等 , 但 因为萨满举行巫仪 时必须 全副武装 , 服装 、 腰镜神 鼓配套 成一 个整体 , 以, 所 对腰镜 、 神鼓略做 了解也是必 要的。 萨满选 用铜 镜做为法器是 因为它 能反映 图像 , 据说 , 魂灵 被镜子 一照就被 吸进 去 了, 子互相 摩擦 发 出的声 音魂 灵非 镜 常害怕 , 都躲着走 。所 以, 铜镜有收魔 驱魔 的功能 。腰 镜 的大
感、 自卑感逐渐 消失后 , 就漫漫演 变成娱 乐工具 。蒙 古族面具 由庄重威严的萨满祭奉逐渐转 为戏剧娱 乐表演。 在清朝 , 宫廷 和民间 已广为 流传着 玛虎 戏。“ 玛虎 ” 满 为 语, 即假 面舞 , 或称面具舞 。早年 , 具多用 草枇 、 面 兽革 、 龟盖 、 贝壳制成 。近世多用高丽纸 、 桦树皮 制成 , 再刻绘 人 、 、 鸟 鬼怪 脸面形象 , 慈祥 , 或 或狰狞 , 千姿百态 。 《 清史稿 》 一百零一卷 中记述 : 乾隆八年 , “ 更名庆隆舞 , 内
东北吉林民间艺术

东北吉林民间艺术吉林简称“吉”,它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
北接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
吉林省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它文化艺术上丰富多彩的多样化。
吉林省的民间艺术工艺也同样的多姿多彩、比如树雕、剪纸、乡村民间画、根须画、葫芦艺、微雕、石雕、偶人、核雕、砚雕、奇石、树皮画、泥塑、铁艺、刺绣、松花湖浪木根雕、松花湖奇石、树皮画、满族剪纸、吉林彩绘雕刻葫芦、黄柏木刻象棋、泥玩具、绢花、吉林手工彩绘木雕等等。
“大红大绿,平面构图,色彩特别的鲜艳,对比也特别强烈。
”这是东北民间艺术品的普遍又特殊的特点。
这些作品基本反映了东北农村的现实生活,表达了他们真实的这种情感,同时,它也突出了地方的一些特点,风土风情,比如有的反映了东北一些村姑,在扭完大秧歌之后,那种喜悦心情,也有的表现了东北的这种雪情,浓郁的隆冬情趣,就像骑爬犁,一些小村庄,雾凇这些雪树,表达了真实生活。
东北的民间艺术基本都是用来表达我们真是生活的。
真实的北方乡村风情,四季分明的表现题材,民间审美意识的重新解构,这都是使得东北民间艺术品能迅速发展的因素。
吉林民间艺术品作品中的独特审美意识也是它的价值所在。
它一方面表现出农民审美意识上从传统到现代的渐变,又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与经济社会中完全不同的审美情调。
从东北乡村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场景,通过红色块与绿色块之间自然随意的搭配,在艺术场景的提炼上则更注重自身体验的细腻感受。
乡村生活的一草一木,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对自然界生命之美的赞美,体现出朴素而又十分重要的哲学意义。
看似平淡无奇的一景一物,仔细品味起来,会令人陷入深深的思索。
完全不拘一格,没有统一的范式,每个人都有自己在技法上的追求,这是它的另一个特点,它们直接透露出一种浓重的乡土气息,大红大绿色块之间,用金线画银线勾勒出富有传统吉祥意义的抽象图案,色彩与色彩连接处显得更加突出现代农村生活的审美追求,在创作主题上也更加突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直入主题的画面效果。
浅析满族萨满舞蹈形态特点

142艺术家The artists(一)历史上的满族萨满舞蹈先秦时期,自夏代至战国,肃慎人在富饶的松辽大平原和白山黑水上生息繁衍,他们以歌舞祭天、娱乐。
秽貊、东胡两大族群一起被中原华夏统称为东夷人。
东夷诸部落自古以来均能歌善舞,既有春秋大祭之礼,又有出事凯旋祭天之礼。
虽然在这一阶段其没有发展成为完全的宗教,但巫俗活动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当时巫俗与舞蹈浑然一体。
随着岁月的流逝,到了秦汉时期肃慎改称挹娄,到了南北朝时期又由挹娄发展为勿吉,与古肃慎族系一脉相承,到了隋唐时期,勿吉称靺鞨。
在这一历史时期,对满族先世乐舞方面的记载寥寥无几,直到十世纪前,辽灭渤海时才以女真之名见称于世。
金朝女真人的萨满舞与清朝满族的萨满舞几乎一致。
“满洲”一名,是后金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爱新觉罗皇太极改建州为满洲。
由于满族人崇信萨满教,明清时萨满活动颇盛。
归纳起来,其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娱神,二是驱魔。
(二)现当代满族萨满舞蹈辛亥革命以后,满族在与其他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不同的民族文化,也放弃了众多的自有的特色文化。
但是满族文化并不是完全被其他文化吞并和融合,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其他民族人数较少的地方,满族的传统文化还是被完好地保存下来。
萨满文化作为文化习俗被人们保存与探寻。
人们通过收集、整理,剔除负面的因素,使萨满文化得以传承。
萨满文化开始以多种形式走上艺术的舞台,成为民族艺术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二、满族萨满舞蹈形态特点(一)示意性特点直接以神歌形式表达神谕是近世萨满教的特征之一。
而原始萨满舞蹈则多以动作进行传达。
当神附体后,萨满的舞蹈动作配合以服饰、神器,共同组成表意符号,具有明确的象征意义,向族众传达神意。
例如,满族柳祭主神佛多妈妈是一位主司人类繁衍的母亲神,她降临时,身披用柳叶粘成的皮斗篷,击鼓跳舞,舒缓地表演一个或数个舞蹈,即向族人降赐神谕。
以舞蹈动作传达神谕,体现了人类早期的思维特征。
北方民族萨满服饰艺术研究综述

在写生 、创作的过程中收集到部分萨满造型艺术元素 ,将其运用到 自己的艺术作品中,他们关注的重点是 写生实践及美术创作方面 ,而不是学理上的阐述 。其三 ,考古学的涉猎 ,对 于造型艺术品 ,考古学从开始 无意识地发掘 、 征集 、展示考古资料到有意识地创建学科体系的基础工作 ,有一个逐渐发展 的过程 ,这个 过程 中产 生 的大量 调研 报 告 ,多是 从本 专业 角 度探 讨艺 术 品源 流 、工艺 、年代 等 问题 ,如 阿木 尔 巴 图编著 的 蒙古族 民间美7
・
1 1 9f・
料 ,列举 了满 族 、鄂 温克 、鄂 伦春 、达尔 哈特 ( ) 蒙古 、埃 文克 、赫 哲等 民族 萨满 服饰 造 型资 料 ,并对 其 材
质 、造型 、着色方法加以说 明 , 可视为中国萨满服饰艺术的图说选萃。 关于萨满服饰形态演变研究 ,以富育光 、孟慧英 的 《 满族萨满教研究》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 年) 91
研究成果 。本文从史料典籍 中的相关 记载 、萨满服饰形制 与演变 、服饰的属性与功能 、服饰 中的象形 符号及服饰的艺术审美等几方 面 ,概述北方 民族萨满服饰艺术 的研究状况。
[ 关键词1 北方 民族 ;萨满 ;服饰艺 术
【 中图分类号】5 3 J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0 8 18 2 1 )1 o 8 - 4 10 - 7 X(0 2 0 - 19 0
艺术 、装饰 图案 ,特 别 是服饰 和 器具 上 的 图案进行 了深入 探讨 ,论 证 了各 种 图案 的来 源 及其 作 用 。该 书 以
西伯利亚民族造型艺术为研究对象 ,其中那乃 、埃文克等 民族属中俄跨界民族 ,与我国东北一些民族文化 同源同种 ,是研究东北 民族服饰 的重要参考资料 。19 年 ,孙运来根据该书编译 的 《 90 黑龙江流域 民族 的造 型艺术》天津古籍 出版社)一书出版 ,对我国萨满造型艺术研究 的影响颇大。 ( 国际萨满教研究会主席米哈依 ・ 帕尔所著 《 霍 图说萨满教世界》 内蒙古 自治区鄂温克族研究会选 编 , ( 2 0 年) 0 1 ,虽为介绍分属于乌戈尔 、阿尔泰语族 的各民族萨满教 ,但其 中搜集了各地萨满造型艺术 图片资 料 ,包括蒙古诸 民族 、满——通古斯系诸 民族的萨满服饰艺术 ,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 国内学者较早涉猎萨满造型艺术研究的学者为鄂 ・ 日台先生。在早期民族学调研过程 中,他对萨满服 苏 饰中所蕴念 的人与 自然密切联系的艺术符号给予高度关注 ,并开启 了萨满服饰符号造型的搜集 、整理工作 , 成果丰硕。先后出版 猎民族原始艺术》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19 年) 、鄂伦春狩猎民俗与艺术》 内蒙 ( 92 《 ( 古文化出版社 ,20 年 )《 00 、原生态民俗信仰文化》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 ( 06年)等著作和 ( 萨满 ( 博)服 饰与原始信仰 比较研究》 《 ( 内蒙古社会科与 ,2 0 年第 5 00 期)等代表性论文 , 从材质 、造型、色彩等多方 面详细解构了蒙古 、达斡尔、鄂温克 、鄂伦春诸 民族 的萨满服饰及丰富的服饰符号元素 ,为后继研究 的可 鉴之作。王纪 、王纯信编著的 《 萨满绘 画研究》 时代文艺出版社 ,2 0 年)收列大量萨满绘画 、造型 资 ( 03
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吉市政发[2008]17号
![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吉市政发[2008]17号](https://img.taocdn.com/s3/m/2a0a271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1.png)
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正文:---------------------------------------------------------------------------------------------------------------------------------------------------- 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吉市政发〔2008〕1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市政府批准市文化局确定的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0大类106项),现予公布。
各县(市)区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的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建立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传承和弘扬。
二○○八年十一月十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0大类106项)一、民间文学(共计20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001 Ⅰ-1 莲花山官马溶洞神奇传说磐石市002 Ⅰ-2 韩边外的传说桦甸市003 Ⅰ-3 火烧船厂的传说船营区004 Ⅰ-4 鳇鱼圈珠山的传说舒兰市005 Ⅰ-5 白花点将的传说龙潭区006 Ⅰ-6 望祭殿遥祭长白山的故事丰满区007 Ⅰ-7 阿什摩崖与龙王庙的传说丰满区008 Ⅰ-8 朱雀山的传说丰满区009 Ⅰ-9 龙潭灵燕锁孽龙的传说市直010 Ⅰ-10 阿巴亥的传说市直011 Ⅰ-11 大金牛的传说桦甸市012 Ⅰ-12 金沙河的传说桦甸市013 Ⅰ-13 牛子厚的传说市直014 Ⅰ-14 满语地名传说市直015 Ⅰ-15 乌拉陈汉军坛续传说故事市直016 Ⅰ-16 打渔楼的传说市直017 Ⅰ-17 康熙东巡的故事市直018 Ⅰ-18 九龙山的传说市直019 Ⅰ-19 吉林乌拉满文满语市直020 Ⅰ-20 完颜希尹石雕群的传说舒兰市二、民间音乐(共计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021 Ⅱ-1 舒兰鼓吹乐舒兰市022 Ⅱ-2 乌拉满族萨满音乐市直023 Ⅱ-3 乌拉陈汉军常氏旗香音乐市直024 Ⅱ-4 乌拉陈汉军张氏旗香音乐市直三、民间舞蹈(共计9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025 Ⅲ-1 腾氏高跷绝活磐石市026 Ⅲ-2 磐石明城民乐舞磐石市027 Ⅲ-3 乌拉满族秧歌市直028 Ⅲ-4 朝鲜族长鼓舞市朝鲜族艺术馆029 Ⅲ-5 朝鲜族顶水舞市朝鲜族艺术馆030 Ⅲ-6 乌拉陈汉军张氏单鼓舞蹈市直031 Ⅲ-7 乌拉陈汉军常氏花鼓舞蹈市直032 Ⅲ-8 乌拉满族萨满舞蹈市直033 Ⅲ-9 吉林汉族大秧歌丰满区四、传统戏剧(共计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034 Ⅳ-1 磐石评剧艺术磐石市035 Ⅳ-2 吉林京剧市直五、曲艺(共计5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036 Ⅴ-1 磐石地区左赵评书磐石市037 Ⅴ-2 舒兰皮影舒兰市038 Ⅴ-3 沙拉鸡、手玉子绝活舒兰市039 Ⅴ-4 东路二人转市直040 Ⅴ-5 磐石奉尾大鼓艺术磐石市六、杂技与竞技(共计17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041 Ⅵ-1 满族欻嘎拉哈市直042 Ⅵ-2 满族珍珠球市直043 Ⅵ-3 满族少儿竞技游戏狩猎市直044 Ⅵ-4 满族少儿竞技游戏赛威虎市直045 Ⅵ-5 永吉民间棋弈永吉县046 Ⅵ-6 罗氏戏法魔术市直047 Ⅵ-7 朝鲜族“尤茨”游戏市朝鲜族艺术馆、船营区048 Ⅵ-8 满族翻子拳市直049 Ⅵ-9 双翼太极拳市直050 Ⅵ-10吉林洪拳市直051 Ⅵ-11萧氏太极拳市直052 Ⅵ-12 武当太乙门蟾月图内功市直053 Ⅵ-13 太极元功市直054 Ⅵ-14太乙混元球市直055 Ⅵ-15如意太极拳市直056 Ⅵ-16玄都玉女图市直057 Ⅵ-17铁松遗真市直七、民间美术(共计9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058 Ⅶ-1 张氏版画满族女神形象设计永吉县059 Ⅶ-2 乌拉刻纸市直060 Ⅶ-3 潘氏剪纸市直061 Ⅶ-4 王氏布贴画市直062 Ⅶ-5 宋氏民俗剪纸市直063 Ⅶ-6 吉林乌拉赫舍里满族剪纸市直064 Ⅶ-7 吉林乌拉满族民俗剪纸市直065 Ⅶ-8 马氏布偶舒兰市066 Ⅶ-9 马氏剪纸舒兰市八、传统手工技艺(共计20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067Ⅷ-1 福源馆糕点加工技艺船营区068Ⅷ-2 漂河烟栽种技艺蛟河市069Ⅷ-3 风筝制作工艺市风筝协会070Ⅷ-4 满族旗袍传统工艺市直071Ⅷ-5 古老运输工具-爬犁制作工艺永吉县072Ⅷ-6 满族粘食传统制作工艺永吉县073Ⅷ-7 满族饸饹条传统制作工艺永吉县074 Ⅷ-8 乌拉满族民居建造技艺市直075Ⅷ-9 缸窑传统制缸烧造技艺龙潭区076 Ⅷ-10吉林松花江浪木根雕技艺市直077Ⅷ-11满族萨满骨制神偶的造型与工艺永吉县078Ⅷ-12太盛园白肉血肠市直079Ⅷ-13罗氏魔术花扎制技艺市直080Ⅷ-14满族柳编及传统技艺永吉县081Ⅷ-15夹皮沟砂金技艺与脉金技艺桦甸市082Ⅷ-16吉林彩扎技艺市直083Ⅷ-17凤吉园乌拉满族锅子加工技艺市直084Ⅷ-18吉林面塑制作技艺市直085Ⅷ-19吉林福源兴蛋糕制作技艺市直086Ⅷ-20林蛙酒制作技艺桦甸市九、传统医药(共计5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087 Ⅸ-1 满医满药市直088 Ⅸ-2 王氏中医秘方市直089 Ⅸ-3 爱新觉罗家藏宫廷秘方市直090 Ⅸ-4 石氏正骨市直091 Ⅸ-5 宋氏中医儿科祖传秘方市直十、民俗(共计15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092Ⅹ-1 关东吸烟烟具使用习俗蛟河市093 Ⅹ-2 北山庙会船营区094Ⅹ-3 乌拉满族瓜尔佳氏家祭习俗市直095 Ⅹ-4 乌拉陈汉军常氏续谱习俗市直096 Ⅹ-5 乌拉陈汉军张氏续谱习俗市直097 Ⅹ-6 乌拉陈汉军常张氏续谱习俗市直098 Ⅹ-7 放山习俗桦甸市099Ⅹ-8 松花江河灯市直、船营区100Ⅹ-9 吉林冰灯市直101 Ⅹ-10 乌拉满族鹰猎习俗市直102Ⅹ-11吉林回族婚俗船营区103Ⅹ-12吉林回族丧俗船营区104Ⅹ-13数术文化市直105Ⅹ-14祭江放排习俗桦甸市106Ⅹ-15开江鱼习俗蛟河市——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萨满艺术(教学设计)
【教材】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主编:常锐伦、欧京海)
【教师】王瑜
【学校】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第二十二中学
【学情分析】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初步的美术鉴赏能力但对理论性强的赏析课大多兴趣缺缺。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萨满教文化,感知其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萨满图片和图腾面具,探究其含义、表现内容、色彩,尝试再现萨满艺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萨满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愉悦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萨满面具造型艺术特征。
2、教学难点:根据萨满面具的艺术特征小组制作萨满面具。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在课前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PPT: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它们的母教是什么教?——萨满教
师: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它们的母教便是萨满教,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萨满的文化艺术。
出示PPT:课题:萨满艺术同时(板书:萨满艺术)
【新知讲授】
师:萨满教曾经风靡全球,因此萨满教也是人类各种宗教的母教,它是历史上起源最早、延续时间最久的原始自然宗教之一。
它曾广布于地球北半部的寒土上,是众多民族信奉的一种宗教形态。
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是国际上公认的萨满文化核心区域,是世界萨满文化的典型代表。
那么什么是萨满?什么又是萨满教呢?
PPT:萨满:音译于女真语巫师、巫人的意思。
据说他们有将人的意志转达给神灵又能将神灵的旨意传递给人的本领。
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
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
古代的女真、匈奴、契丹近代的满族、蒙古、哈萨克等民族都在一定程序上保留了萨满教的某些习俗。
师: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萨满舞蹈《沸腾的萨满》。
思考:这个视频里的舞蹈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教学活动(一)】
PPT:视频播放舞蹈《沸腾的萨满》(视频时间:3分20秒)
师:提问:这个舞蹈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师:大家对萨满的服饰和萨满鼓很感兴趣,接下来我就让大家欣赏一下最传统服萨满服饰。
师:图上的这套神服是最传统、最经典的萨满服饰。
PPT:萨满神服
(图解:神服上不仅有自然崇拜物与动物图腾崇拜物的造型,而且有各种花草图案。
神服各部分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大小铜镜象征日月星辰,寓辟邪护身之意,神帽上的图案,佩饰象征萨满的神系。
)
PPT:神鼓:
(图解: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近代多用圆形的萨满鼓,鼓面直径50厘米、鼓框高5.5厘米。
单面蒙以牛皮或蟒皮,背部铁制或皮绳编制的圆环,并在环中串有三个小环,手掌抓握大环,拇指、食指、中指伸入小环。
以鹿、狍的前小腿或藤棍为鼓棰。
)
师:这是一个与游牧训猎有关的古老民族满族人跳的舞蹈,他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叫“沸腾的萨满”,在我们东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许多少数民族,如满族,蒙古族,锡伯族,鄂温克族,鄂伦村族等都信仰萨满教,因此也就成了东北地区独特而神秘的萨满艺术。
师:萨满文化的艺术形式丰富:造型艺术独具特色,各种图画、文字、面具、图腾、摩崖石刻众彩纷呈。
师:接下来我们欣赏一下各具特色的萨满艺术
PPT:亚沟摩崖石刻拓[tà]片
(图解:该画像为亚沟镇以东5公里的一处山崖石岩上。
这是一位女真族将领,头戴战盔,身穿圆领短袍,肩着披风,双腿一伸一盘,足蹬战靴,一手扶靴,一手持剑;刻凿技法以线刻为主,多变线条,主次分明,娴熟技艺。
)
师:我国北方诸民族的萨满文化以独特的审美情趣、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植根于民俗活动中,数千年来在北方广大地区造成了深远影响。
【教学活动(二)】
师:前段时间呢,老师利用5.1小长假去了三角龙湾旅游,那里的景色宜人,最重要的是老师在那里发现了一处奇怪的景色,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这个奇怪的景色。
PPT:自己在三角龙湾拍的与图腾的合照。
师:看到我拍的照片,谁能猜猜我旁边的柱子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知识面很广,见识也很广)对,就是图腾。
师:谁能告诉我图腾是什么呢?或者在你心里图腾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么图腾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
PPT: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做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
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
师:看了什么是图腾其实说白了就是神,那么这么多图腾,这么多神,它们都是什么神?
PPT:萨满图腾
(图解:萨满图腾代表的神分别为: 长白山主(满语音超哈占爷)、方位女神(和硕赫赫)、父亲神(乌伸阔马发)、母亲神(佛朵妈妈)、蘑菇神(森车妈妈)、多乳妈妈(那丹忽荤妈妈)、雪神(芒你恩都哩)、绣花女神(伊尔哈格格)、金神(爱新恩都哩)以及堂子神、蛇神、鹰神、豹神等。
)
师:萨满图腾主要崇拜自然、动物、祖先,下面我们来看另一种萨满艺术的表现形式,萨满面具。
师:看看萨满面具在色彩。
造型还有内容上有什么特色?
PPT:萨满面具
A、鹰神
(图解:满族主要以鸟为图腾,以鹰鸟作为太阳的象征,鹰在萨满教中是领略神,萨满借神鹰在空中展翅飞翔,可以随空通达于天堂地府。
赞颂鹰神自由奔放不可战胜的精神。
)
B、七色鸟神
(图解:七色鸟原是一种长有七种颜色羽毛的小鸟,它是自由、飞翔、坚韧、阳光、生命、色彩和爱的象征,它是凤凰的雏形。
)
C、鹿神
(图解:鹿神节来源于赫哲族早年对虎神的崇拜,把猎物丰收以寄托于虎神的保佑。
每年九月九,赫哲族就要过鹿神节。
目的是为了祭把虎神,庆祝出猎顺心如意,祝贺部族人丁兴旺。
)
D、始母神
(图解:始母神象征“子孙后代众多,象柳树一样柳叶茂盛。
”一般满族称其为“柳枝娘娘”或“子孙娘娘”。
)
E、玛虎面具
(图解:“玛虎”为满语,即假面舞,或称面具舞。
早年,面具多用草枇、兽革、龟盖、贝壳制成。
近世多用高丽纸、桦树皮制成,再刻绘人、鸟、鬼怪脸面形象,或慈祥,或狰狞,千姿百态。
)师:欣赏了这5个别具一格的面具,我们来总结一下面具从色彩、造型、表现内容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我们来归纳一下萨满面具的造型、色彩、以及表现内容。
PPT:造型方面:简拙质朴、粗狂自然、夸张变形、荒诞怪异、(无后天雕琢痕迹体现出原始艺术的风格特色。
)
色彩方面:大多色彩鲜艳、单纯浓重、对比性强、(这种自然无修饰的色彩也说明了萨满艺术充满了原始的味道。
)
表现内容:自然崇拜、神抵形象、(这完全符合萨满教多神崇拜观念和万物有灵观念,是人类当时面对自然界的天灾人祸无能为力,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面具给人们心灵上的慰藉。
)
师:欣赏了这么多面具是不是觉得萨满面具很独特,很有魅力,这只是刚刚开始,接下来我想请大家放松放松,来娱乐一下猜猜下面的面具都是由什么变化的?
【教学活动(三)】
PPT:萨满面具(猜猜看)
1)财神:为芸芸众生赐予福祉,招财进宝
2)山神:战神、胜利之神
3)七乳妈妈:为人间恩赐子孙、家族人丁兴旺。
4)天花妈妈:护佑人们健康平安
师:大家猜过这些面具是根据什么造型演变的,是不是觉得很有趣。
这些面具是我们东北地区独有的艺术特色。
师:白山黑水,广袤的关东大地萨满文化源远流长,人们通过岩画、图腾柱、萨满舞蹈、萨满面具传承着萨满文化。
学到这里,我们大家也要用一种形式来传承萨满艺术,那就是绘制一幅你心中的萨满面具。
【教学活动(四)】
PPT:请同学们分组合作绘制一幅萨满面具
要求:色彩鲜艳、和谐
造型夸张、粗狂
内容可根据自然、动物以及反映祖先所崇拜的神抵形象进行创作。
作品完成后每组派一名同学对作品进行讲解
提示:讲解时刻根据以什么形象创作、色彩方面、象征什么进行说明)
PPT:作品创作中(音乐循环播放)
PPT:作品展示
师:巡视并指导、针对小组展示进行评价给予肯定
师:刚才同学们的作品那一组最好啊?不管哪一组最好,在老师心中你们每一组的作品都是最好的。
为我们心中最好的作品自己给自己鼓掌,加油!
师:我们了解学习萨满艺术,并且亲自动手制作了萨满艺术作品,老师希望大家继承萨满艺术的精髓——崇敬自然万物,保护自然万物。
师:接下来看看我们的作业是什么?
【作业】
PPT:课下利用萨满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制作艺术作品。
师: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萨满艺术正逐步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走向世界舞台。
好了,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希望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好心情,下课!。